第十五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
九年级十五章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十五章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特点: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和方向。
2. 力的计算:力的计算公式为力 = 质量 ×加速度。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第二章:机械波1. 机械波的概念和特点:机械波是沿介质传播的能量传递现象,具有振幅、频率、周期等特点。
2. 波的分类: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
3. 波的传播和反射: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4. 声速和音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5. 声音的质量和音调: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第三章:电和电路1. 电荷和静电:电荷是物体带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3. 电阻和电压:电阻是电流受到的阻碍,电压是电流驱动电荷移动的力。
4.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5.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元件的电压相同,串联电路中元件的电流相同。
第四章: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直线传播和折射等特性。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反射面上发生反射,光通过不同介质界面时发生折射。
3. 光的成像和光的光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光的强度与光源亮度有关。
4. 镜子和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用途。
5. 光的颜色和光的频率:光的颜色与频率和波长有关,白光是各种颜色的合成。
第五章:磁与电磁1. 磁铁和磁场:磁铁具有两极性和磁场,磁场可以使物体受力。
2. 磁感线和磁场力:磁感线的方向和力的方向相同,磁场力的大小与电流和磁场强度有关。
3. 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改变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
4. 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铁:欧姆定律和电磁铁的构造和用途。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 电磁波的功率与振幅成正比 电磁波的能量和功率都可以通过电磁波的强度来衡量 电磁波的能量和功率都可以通过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来计算
极化定义:电磁波电场强度矢量的空间取向 极化类型: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极化方向:垂直极化、水平极化和45度极化 极化效应:影响电磁波的传播和接收,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
均匀平面波的定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电磁波 产生条件: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且与传播方向垂直 传播特性:电场和磁场的振幅和相位都与距离成正比 应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等都属于均匀平面波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
01
射线等
02 电磁波谱中的各种波段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电磁兼容性的改进措施:优化设备设计、选用低噪声器件、增加屏蔽措施等
电磁污染的定 义和来源
电磁污染的危 害:对人体健 康、电子设备、 环境等方面的
影响
电磁污染的防 治措施:屏蔽、 滤波、吸收、
隔离等方法
电磁污染的法 律法规和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和政策要
求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电磁波的安全与防 护
电磁辐射对人体 健康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神经 系统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生殖 系统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免疫 系统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眼睛 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皮肤 的影响
增加距离:尽量远离电磁辐 射源,如微波炉、电视等
屏蔽防护:使用电磁屏蔽材 料,如金属网、金属箔等
吸收防护:使用电磁吸收材料, 如吸波材料、电磁屏蔽涂料等
减少电磁辐射源:尽量减少使 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
健康防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物理教案认识电磁感应和电磁波

物理教案认识电磁感应和电磁波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2.了解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关系;3.能够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的关系。
教学难点:1.电磁感应如何产生电磁波;2.应用电磁感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讲义、课件或黑板、白板;2.演示用的线圈、导线、磁铁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会不会引起另一个线圈产生电流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Step 2:引入电磁感应(10分钟)1.介绍电磁感应的概念,并解释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当磁场线与导线相交时,导线内会产生电流。
2.提问学生:如果将线圈中的电流改变,另一个线圈中是否会有电流产生?引导学生思考。
Step 3:电磁感应实验(15分钟)1.进行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将一个线圈与一个磁铁放置在一起,然后改变线圈中的电流,观察磁铁的运动。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改变线圈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从而使磁铁受到力的作用。
Step 4: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的关系(10分钟)1.介绍电磁波的概念,并解释电磁波产生的原理:电磁波是由改变的磁场和电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2.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实验中,改变线圈中的电流产生了磁场,是否也会产生变化的电场?那么,是否也会产生电磁波?Step 5:电磁波实验(15分钟)1.进行一个简单的电磁波实验:将一个线圈与一个电容放置在一起,然后改变线圈中的电流,观察电容充电的情况。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改变线圈中的电流会产生变化的电场,从而使电容充电。
Step 6:应用实例(15分钟)以发电机为例,简要介绍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其中的电磁感应过程。
Step 7:小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关系,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电磁感应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重难点归纳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物理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重难点归纳单选题1、研究发现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流强度成正比,与到导线的距离成反比。
如图所示,两根互相垂直的长直导线a、b放置于同一平面内,导线a通以向上的电流,导线b通以向右的电流,a中电流是b中电流的2倍。
P、Q是平面内的两点,P点到导线a的距离为r,到导线b的距离为3r;Q点到导线a的距离为2r,到导线b的距离为r。
若P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Q点的磁感应强度()A.大小为65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大小为76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大小为65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D.大小为76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B=k I r由安培定则可知ab两导线在Q点的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则B Q=k 2I2r+kIr=2kIr由安培定则可知a导线在P点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导线在P点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B=k2Ir −k I3r=5kI3r=56B Q解得B Q=6B 5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故选A。
2、美国埃隆·马斯克等人为纪念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把上市的第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命名为“特斯拉”,“特斯拉”是物理量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下列单位中也属于磁感应强度单位的是()A.WbB.Wb/m2C.N/CD.V/m答案:B解析:A.Wb是磁通量的单位,A错误;B.由B=ΦS可知,Wb/m2也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B正确;C.由E=Fq可知,N/C是电场强度的单位,C错误;D.由E=Ud可知,V/m是电场强度的单位,D错误;故选B。
3、如图所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垂直xoy平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5T的匀强磁场。
ab=od=0.5m,bo=ef=ad=be=of=0.4m。
则通过面积Saefd的磁通量为()A.0B.0.1WbC.0.08WbD.0.2Wb答案:C解析:根据磁通量的定义可知Φ=BS⊥根据题中图形,aefd面积在垂直磁感线方向的有效面积为befo面积,则通过面积Saefd的磁通量为Φ=B⋅S befo=0.5×0.4×0.4Wb=0.08Wb故C正确,ABD错误。
中学物理教案实验研究电磁感应和电磁波

中学物理教案实验研究电磁感应和电磁波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应能:1. 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2. 掌握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步骤;3. 了解电磁波的特性。
二、实验材料1. 直流电源;2. 铜线圈;3. 磁铁;4. 灯泡;5. 指南针;6. 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电磁感应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个铜线圈,将两端连接到灯泡和电源上。
操作步骤:a.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铜线圈上,将频率调至100Hz;b. 打开电源,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c. 移动磁铁靠近铜线圈,再远离铜线圈,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d. 用指南针测量磁铁的两个极性,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和指南针的结果,学生应能得出结论,即当磁铁靠近或远离铜线圈时,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存在。
2. 实验二:电磁波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个直流电源和铜线圈。
操作步骤:a. 将电源连接到铜线圈上;b. 打开电源,观察铜线圈产生的磁场;c. 将手机或无线电调至收音状态,靠近铜线圈,观察接收效果。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学生应能得出结论,即电流在铜线圈中产生变化时,会产生磁场,而手机或无线电能够接收到这个磁场变化,因此电磁波能够传播。
四、实验拓展学生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拓展:1. 探究磁铁靠近或远离铜线圈时,灯泡亮度的变化规律;2. 探究改变铜线圈的圈数、磁场强度等对灯泡亮度的影响;3. 探究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对灯泡亮度的影响;4. 探究在电磁感应实验中使用不同材质的线圈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电源的使用,避免触电事故;2. 打开灯泡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灯丝,以免烫伤;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归位并关闭电源。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学生也培养了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的关系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的关系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的关系电磁感应与电磁波是高中物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的作用下,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而电磁波是指由振动的电场和磁场所组成的波动现象。
本文将对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的关系进行总结。
一、电磁感应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与磁场相对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内将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定律表明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与磁场的相对速度、磁感应强度以及导体本身的长度有关。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由楞次定律决定,即感应电流方向总是使磁场与导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减弱。
3. 磁场中的感应电流当导体中存在感应电动势时,如果导体形成闭合回路,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也由楞次定律决定,总是使磁场与导体的相对运动朝着减弱的方向。
二、电磁波1.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一组偏微分方程。
其中,麦氏方程是描述电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电磁感应定律相互结合而得出的。
同时,麦克斯韦方程还表明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变化而产生的。
2. 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即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电磁波在真空以及各种介质中都能传播,并且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射线、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三、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的关系1. 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波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感应的原理,当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时,周围就会形成相应的电场和磁场。
这些电场和磁场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相互影响,产生电磁波。
2. 电磁波感应电磁感应与此同时,电磁波也可以产生电磁感应。
当电磁波与导体相交时,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对导体产生作用,导致感应电动势的产生。
这个过程常用于无线通信、无线充电等技术中。
电磁学中的电磁波和电磁感应

电磁学中的电磁波和电磁感应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场的性质和行为。
在电磁学中,电磁波和电磁感应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和现象。
本文将从电磁波和电磁感应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现象,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是自然界中最快的速度。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是由振荡的电荷或电流引起的。
当电荷或电流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和能量等特性,根据波长的不同,可以将电磁波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线电和电视广播、手机通信、雷达和卫星通信等都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
此外,电磁波还被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如X射线用于骨骼检查,核磁共振用于脑部成像等。
二、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当磁场发生变化时,在磁场中的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重要现象,也是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使产生它的磁通量变化减小。
如果导体是闭合回路,感应电动势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电力设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发电机通过转动磁场和导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来产生电能。
变压器则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电能从一个电路传输到另一个电路,实现电能的变压和传输。
三、电磁波和电磁感应的关系电磁波和电磁感应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也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当电磁波传播到导体附近时,由于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可以用于无线电接收和电磁波的探测等应用。
此外,电磁波和电磁感应还有着重要的实验基础。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关系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关系电磁感应和电磁波是电磁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定义、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电磁感应的定义和特性电磁感应指的是磁场相对于一定的导体或回路发生变化时,由于磁通量的变化而在导体或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感应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即当一个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该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的特性主要包括:1. 磁通量的变化率与感应电动势成正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即当磁通量发生较大变化时,感应电动势也会相应增大。
2.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方向相反:感应电动势的方向遵循楞次定律,即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使得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相反。
3. 导体的形状和位置对电磁感应的影响:导体的形状和位置会改变磁通量的变化率,从而影响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当导体环绕磁场的面积增大时,磁通量的变化率也会相应增大。
二、电磁波的定义和特性电磁波是指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传播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产生的,它们以光速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的特性主要包括:1. 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垂直:在电磁波传播的过程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彼此,并且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这种垂直关系被称为电磁波的横波性质。
2.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关系: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关系,即频率乘以波长等于光速。
这个关系由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确定。
3.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约为3×10^8米/秒。
光速是一个常数,不会受到介质的影响。
三、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的关系电磁感应和电磁波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产生的,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电磁感应的现象。
例如,无线电和电视台在发射电磁波时,通过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教学时数] 12[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第二节动生电动势第三节感生电动势第四节自感和互感第五节磁场的能量第六节电磁波[教学要求] (1)熟悉电磁感应现象,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2)深刻理解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互感电动势等概念;(3)能熟练求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4)了解磁场能量、能量密度等概念,会求磁场能量、能量密度;(5)理解位移电流的概念,知道电磁波的产生机制。
[重点] 求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难点] 互感电动势[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范例教学法[教学方案]1. 内容安排每小节用两个课时完成2. 活动安排理论讲授、例题讲解、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第一节 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1. 电磁感应现象2.1831年实验物理学家法拉第从实验中发现,当通过任一闭合导体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回路中有电流的原因是电路中有电动势,直接由电磁感应得到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
2.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指出: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总是企图使它自己所产生的磁场反抗原磁通量的变化。
因此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可按相反的顺序分三步进行:(1)原磁场的方向及磁通量Φm 如何变?(2)由“反抗”Φm 的变化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3)由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确定感应电流(电动势)方向。
这里要注意“反抗”的含义,反抗并不是相反,“反抗”是指Φm 若变大,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应与之相反;而Φm 变小,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应与之相同。
例如在图8(a)中,导体CD 向右滑动,(1)回路中B 垂直低面向内,Φm 在增加;(2)由“反抗”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应相反,即垂直纸面向外;(3)要得到这样的磁场,电流(电动势)必为C →D 。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全面总结了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动势之间的关系而得出:不论任何原因使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其表达式为ε = - dtd φ式中负号表明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和磁通量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是楞次定律的数学表示,判断时先任取一个回路方向(绕行方向),并按右螺旋法则定出回路法线n 的方向;再定磁通量的正负,与n 同向为正,异向为负;最后由d Φ/dt 的正负确定εi 的正负,如图8.1.2所示。
显然用这种方法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很复杂,因此在实际解算中,常常是利用楞次定律来判断电动势的方向,而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仅求电动势的大小。
第二节 动生电动势1.动生电动势由于闭合回路或一段导体在稳恒磁场中运动而回路或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动生电动势。
ε = dtd φ = Bl dtdx= Blv动生电动势的本质是自由电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的结果。
导体CD 向右运动时,自由电子在磁场中会随着导体一起向右运动从而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e 向下运动,也即正电荷向上运动。
电荷在CD 两端堆积,从而在CD 上形成由D →C 的电场,达平衡时, CD 就是一个电源,非静电力就是洛仑兹力。
非静电力场Ek=F/e=v ×B所以动生电动势ε= ⎰E k·d l = ⎰(v ×B)·d l上例中由于洛仑兹力只出现在CD导体段,且此即(8。
5)式,中学学习过的“切割磁力线”就是这种情况,“切割”很形象,也很容易用“右手定则”判断方向,但那只是特例。
在一般情况下还是要用6)式,不过一定要注意叉乘、点乘的关系以及电动势的方向。
2.动生电动势的能量来源设导体在匀强磁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中以速度v向右运动,如图所示。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由于受到非静电力场的作用,而以速度u相对于导体向下运动。
这样,电子相对于静止参照系的运动速度为V,磁场作用于自由电子的总洛仑兹力为F = -e V×B总洛仑兹力F垂直于自由电子的运动速度V,所以不作功。
F不作功,并不排斥F的分力可以作功。
将F分解为平行和垂直于导体的两个分力f和f′,f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一致,f′是导体向右移动时所受的阻力。
因F⊥V,所以F·V =0,其中f·u是总洛仑兹力F的分力f对一个自由电子付出的功率,显然,f·u的宏观表现必定是动生电动势的电功率εI。
因为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其中包含的所有电子都要受到总洛仑兹力的分力f的作用,所以宏观功率应是所有自由电子共同提供的。
如果该导体内自由电子的密度为n,导体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S,那么洛仑兹力提供的总功率P = nSL f·u =(vBL)(-neuS)其中 vBL=ε-neuS=If′是阻碍导体运动的力,为了维持导体以v的速度运动,外界必须提供大小等于f′,方向与f′相反的力-f′,显然力-f′一定与速度平行。
这就表示外界为维持导体运动必须付出功率。
对于导体中的每一个自由电子,外界付出的功率为f′,对于导体的个自由电子,外界付出的总功率P,= (nSL)(-f,·v )= -εI可见外界为维持导体的运动必须付出的总功率,其数值等于动生电动势的电功率,式中负号表示外界克服阻力f而提供的功率。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洛仑兹力并不提供能量,但在外力克服洛仑兹力的一个分力f′所作的功通过另一个分力f转化为感应电流能量的过程中,洛仑兹力传递了能量。
第三节感生电动势1.涡旋电场导体或导体回路处于静止状态而磁场随时间发生变化时,在导体或导体回路内产生的电动势叫感生电动势。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因,即非静电力是什么?前面我们学过的电荷所受的力无非是库仑力和洛仑兹力两种,但在产生感生电动势的过程中,非静电力既不是库仑力(因为无静电场,且库仑力是静电力),又不是洛仑兹力(因为自由电荷无运动)。
那么是什么力呢?麦克斯韦经过分析研究后提出感生电场的假设:即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会激发一种电场,这种电场称为感生电场,也叫涡旋电场。
在涡旋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电荷受力运动而形成感生电动势,所以形成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就是这种涡旋电场力,这一假设已被很多实验所证实。
涡旋电场和静电场虽对电荷有力的作用,但却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电场。
静电场产生于电荷,是有源场,而涡旋电场产生于变化的磁场,是无源场;静电场的电力线不闭合,是无旋保守场,而涡旋电场电力线闭合,是有旋非保守场。
2.感生电动势设涡旋电场强度为E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ε = ⎰E · d l又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在回路l 和面积S 不变时,ε=d φ/d t =-dtd ⎰B ·d S = -⎰tB ∂∂·d S故 ⎰E · d l = -⎰tB ∂∂·d S该式是电磁场的基本方程之一,是推广了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式中S 是以l 为边界的面,且二者的方向满足右手螺旋法则。
它表明变化的磁场 B/t 在其与B 垂直的平面内会产生感生电场Ek ,Ek 的环量不为零,所以是有旋场,由此原则上可求出任意涡旋电场Ek 的分布和导体内的电动势εi ,但由于数学上的原因,因此只有少数具有对称性的问题容易求得。
例7.3.1 在半径为R 的长直螺线管中通有变化的电流使dB/dt 为大于零的常数,试求管内外涡旋电场的分布。
3.电子感应加速器如图所示, 电子感应加速器主要由强大的圆形电磁铁和极间的真空室组成, 它的柱形电磁铁在两极间产生磁场, 在磁场中安置一个环形真空管道作为电子运行的轨道。
在交变的强电流激励下,环形真空室中形成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又在环形真空室中产生很强的涡旋电场。
由电子枪注入真空室的运动电子,一方面在洛仑兹力作用下作圆周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涡旋电场力作用下沿轨道切线方向加速运动,以致在几十分之一秒时间内绕轨道几十万圈,能量达到数百万电子伏。
4.涡电流当交变磁场中有大块金属时,为涡电流,由于大块金属电阻很小,所以涡电流一般很大,交变磁场的频率越高,涡电流越大,产生的焦耳热就越多。
为了避免电机和变压器铁芯中的能量损耗,因此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都是由硅钢片迭合而成的。
利用涡电流又可作成高频感应冶金电炉,由于金属不与外界接触,因此可冶炼各种特种合金和高纯度活泼难熔金属,利用涡电流的阻尼作用,可制成各e E-e =种电磁阻尼装置,如图所示。
(1)阻尼摆在一些电磁仪表中,常利用电磁阻尼使摆动的指针迅速地停止在平衡位置上。
电镀表中的制动铝盘,也利用了电磁阻尼效应。
电气火车的电磁制动器等也都是根据电磁阻尼的原理设计的。
(2)高频感应炉利用金属块中产生的涡流所发出的热量使金属块熔化。
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易控制、材料不受污染等优点第四节 自感和互感1.自感当通过一个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电流产生的磁场也随之变化,从而使通过线圈自身的磁通量发生改变,因而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这种因线圈中电流变化而在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叫自感现象,自感现象产生的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由毕萨定律知,B ∝I ,而Φ∝B 所以Φ∝I ,设L 为回路的自感系数,简称自感,则Φ = L I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回路的自感电动势ε = -dtd ϕ = - L dtdI该式表明,当电流增加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当电流减少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同,自感系数L 越大,自感作用越大。
自感系数如同力学中的惯性质量和转动惯量一样,是描述回路“电流惯性”的物理量,单位是享利 (H),1H=1Ω·s 。
例8.4.1 设长直螺线管的长为l,半径为R ,总匝数为N ,介质的磁导率为μ,试求其自感系数。
解:假设流经螺线管的电流为I ,则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B=μ,所以通过N 匝磁通链数N φ = NBS得 L = N φ/I = Sl lN 22μ = μn 2V2.互感两邻近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互相在对方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叫互感现象,互感现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互感电动势。
设Φ12是线圈1中电流1在线圈2中产生的磁通量,Φ21是线圈2中电流I2在线圈1中产生的磁通量,则有N 1Φ12=M 12I 1N 2Φ21=M 21I 2比例系数M21和M12是由每一线圈的形状、大小、匝数、介质及两线圈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叫互感系数,简称互感。
可以证明 M 12 = M 21 这样两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ε12= -MdtdI 2 ε21= -MdtdI 1互感系数的单位也是亨 (H),大小一般由实验测定,也可由(16)式求出。
例8.4.2 紧绕在一起的长为l ,匝数分别为N1,N2的两个长直线圈,试求线圈的互感系数与自感系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