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2020 - 填空版

合集下载

潍坊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

潍坊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

潍坊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潍坊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地理知识在高一合格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介绍潍坊高一地理合格考的几个重点知识点。

一、潍坊市的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6°16′至36°56′,东经119°03′至119°55′。

东临渤海,西依山东半岛腹地,南接济南市,北靠烟台市。

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潍坊市在经济、交通等方面都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潍坊市的气候特点潍坊市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交互影响,呈现出四季分明,温度适宜的特点。

冬季寒冷而少雪,夏季炎热而湿润,降水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这种气候特点对潍坊市的农业、旅游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潍坊市的自然资源潍坊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以农田为主,是我国著名的农业产区之一。

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境内的潍河和黄河,为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保障。

矿产资源方面,潍坊市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能源资源,也有石灰石、花岗岩等建筑材料资源。

四、潍坊市的人口与城市化潍坊市的人口数量庞大,是山东省内人口第二多的地级市。

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潍坊市不仅有繁华的市区,还有众多的县城和乡村地区。

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人口流动、土地利用等问题,同时也带动了潍坊市经济的发展。

五、潍坊市的交通网络潍坊市的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贯穿全境。

其中,济青高速公路、潍坊至烟台高速公路等连接了潍坊市与周边城市。

另外,潍坊火车站是山东省内的重要铁路枢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

六、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潍坊市的经济发展较快,主要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为支柱。

工业方面,潍坊市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农业方面,潍坊市以粮食种植、畜牧业为主要农业产业;服务业方面,潍坊市的商贸、旅游等行业也蓬勃发展。

潍坊新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

潍坊新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

潍坊新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潍坊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地理条件和特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了解潍坊的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自己地方的了解,还能使我们对地理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梳理潍坊地理知识的一些重点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以及资源优势等方面。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地理位置优越。

它东临渤海,南濒黄河,北倚胶州湾,西接临淄和济南两大城市。

融合了山、海、湖、河四大自然要素,为潍坊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潍坊的地貌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平原地貌,潍坊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山东半岛的北部平原上,地势相对平坦。

另一方面是沿海地貌,潍坊的东部是渤海,形成了丰富的滨海湿地和沙洲状地貌,这些地貌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潍坊的气候特点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较大。

潍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多风。

这种气候特点对于潍坊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种植农作物的农民需根据气候的变化合理选择作物品种和种植时间。

潍坊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农业和工业方面。

首先,农业是潍坊的传统产业,潍坊被誉为“中国麦乡”,盛产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基地。

另外,潍坊还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养殖业也十分发达。

其次,潍坊工业发达,尤以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汽车、机床、食品加工设备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关于潍坊的地理知识,以上只是概述了一些重点内容。

实际上,潍坊的地理知识远不止于此,还包括了人文地理、交通状况、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潍坊地理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潍坊这座城市。

同时,也希望通过掌握这些地理知识,能够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潍坊地理知识提要

潍坊地理知识提要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一、概况:1、潍坊市北临渤海得湾,南依山,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就是世界著名得之都。

潍坊市辖潍城、奎文、寒亭、坊子四个市辖区,潍坊政府驻地在 ,寿光、青州、安丘、诸城、高密、昌邑六市, 、两县, 、、高新技术、经济区四个市属开发区。

市为潍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得县级市。

2、潍坊市人口稠密,人口得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渡。

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就是受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得影响。

)人口稠密得地区就是地区(特别就是包括沿岸、沿岸、铁路沿线,大致呈形地带,就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得地带),原因:这里 ,所以人口稠密。

北部滨海地区人口。

(稠密或者稀疏)(原因)与南部丘陵山区人口。

(稠密或者稀疏),(原因)3、民族:潍坊市居民以族为主,人口较多得少数民族有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得地区市。

4、潍坊市存在得人口问题:我市人口问题主要就是:(1)(2)(3)(4)、(5)原因就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经济得发展不相适应。

解决措施:5、城市分布与城市化:(1)潍坊市依据“”得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得城镇空间结构。

(2)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中心城市按照得发展战,规划为得空间结构。

主要形成四大板块:中心城区重点发展 ,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 ,西部重点发展 ,北部冰海地区重点发展。

(3)潍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带来得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人们婚育观念得变化、青少年犯罪等。

解决措施:加强管理与保护,进行合理得规划与设计。

二、自然环境:(一)地形:1、地形特征:(1)地形以为主,(2)地势。

2、山地就是我市石灰岩分布最广得地区,喀斯特地形分布广。

3、位于西南部得山与山就是潍坊主要河流得发源地。

山主峰顶,海拔1032米,就是潍坊市得最高峰。

4、潍坊地形自南向北分为三个地形区及适合发展得农业:南部区,发展业;中部区,发展业;北部地区,发展业。

潍坊地理填空题(带答案)

潍坊地理填空题(带答案)

潍坊地理复习题纲一.填空题。

1.潍坊市面积最大的县市是诸城,人口最多的县市区是__寿光__。

2.潍坊临海的县市区有__寿光__、_寒亭_、__昌邑_。

3.潍坊市人口密度_大_(大、小),是一个以__农业_人口为主的地级市。

潍坊人口的年龄构成由__青年__迅速向__老年_过渡。

4.潍坊人口存在的问题:__(1)人口文化素质低;(2)年龄构成不合理;(3)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4)人口老龄逐年上升(5)人口城市化水平依然比较低__,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__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长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5.潍坊市人口分布不均,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6.潍坊人口稠密区中部平原地区(包括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呈“H”型),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潍坊人口稀疏区分布在北部滨海地区,原因北部滨海地区土壤直盐碱化严重;南部丘陵、山区,原因丘陵山区交通不便,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

7.潍坊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有 50 个,少数民族中回族和满族人数较多。

其中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8.潍坊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三大地形区是:○1南部低山丘陵区;○2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3北部滨海地区。

9.潍坊属于暖温带(温度带),半湿润区(干湿区),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潍坊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的三个特点:○1降水量分布南多北少○2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2/3集中于夏季○3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

上述特点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夏季风进退方向、控制时间的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

10.潍坊第一大河是潍河,第一大水库是峡山水库。

潍坊市河流特点:多源于南部鲁山、沂山山地,流向多自北向南,注入渤海的莱州湾,以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水位和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 (大、小)。

11.潍坊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土地的耕地率高,后备资源少;○3非生产用地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锐减。

潍坊地理知识

潍坊地理知识

潍坊地理考点知识梳理一、位置:1、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北临莱州湾二、居民:2、以农业人口为主,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满族3、人口稠密地区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原因:4、人口稀疏地区:北部滨海地区、南部丘陵地区原因:5、人口问题三、环境与资源:6、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三大地形区:南部低山丘陵、中部平原、北部滨海7、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点降水特点:分部南多北少;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成因:夏季风进退的方向、控制时间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的。

8、河流:流程短,以降水为补给;水位、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有结冰期最大河是潍河,上游建有山东最大水库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9、资源:水资源特点: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改漫灌、畦灌为喷灌、滴灌工业扩大污水和废水的净化能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城市用水管理,提倡节约用水和一水多用矿产:昌乐蓝宝石;莱州湾畔的卤水、石油(寿光的清河油田、昌邑潍北油田)最大盐场:羊口盐场10、灾害:地震:原因位于郯城——庐江大断裂带发生时应采取的避震措施:气象灾害:旱涝、寒潮、冰雹、干热风旱灾是最主要的灾害:原因洪涝:夏季风的年份,锋面雨带到达而结束,雨季,。

降水。

诸城和安丘多洪涝因为寒潮:时间,带来天气,危害冰雹:主要集中在小麦成熟期和大豆黄熟期,所以造成很大灾害干热风一、经济11、农业发展条件: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经济作物:瓜菜、黄烟、花生畜牧业:近年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今后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四大农业批发中心:寿光蔬菜、昌乐尧沟西瓜、安丘白芬子姜蒜、青州花卉三大水产区:寿光北部、昌邑北部、寒亭北部12、工业: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北部滨海发展盐化工的有利条件13、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胶济线沿途站点自西向东青州、昌乐、潍坊、岞山、高密重要铁路枢纽是青州海运:潍坊港、洋口港、下营港14、著名旅游景点:临朐:老龙湾(温泉)、沂山、石门坊红叶、山旺古生物化石青州:范公亭、偶园、云门山(寿)、玲珑山、驼山、仰天山潍坊:十笏园(小巧玲珑,兼有南北)、富华游乐园(东方迪斯尼、齐鲁第一园)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诸城:恐龙化石15、各具特色的县市:中华古城——青州,化石之乡——临朐,恐龙之乡——诸城蔬菜之乡——寿光,蜜桃之乡——安丘,宝石之乡——昌乐,丝绸之乡——昌邑。

潍坊地理最基础知识

潍坊地理最基础知识

潍坊地理基础知识一、写出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潍坊市行政区划:①寿光②青州③昌乐④临朐⑤安丘⑥诸城⑦高密⑧昌邑潍坊相邻的地级市:A 烟台B 青岛C 日照D 临沂E 淄博F 东营二、交通运输业:1。

写出字母代表的高速公路名称A。

荣乌高速 B。

济青高速 C。

青兰高速 D。

长深高速E。

潍莱高速2。

写出字母代表的铁路线名称F。

胶济铁路 G. 青羊铁路 H. 胶新铁路 I。

大莱龙铁路三、基础知识点1.诸城市为潍坊面积最大的县市, 寿光为人口最多的县市.2.人口稠密地区:中部平原地区(包括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大致呈“H"形.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人口稀疏地区:①南部丘陵山区(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北部滨海地区(原因:土壤盐碱化严重)3。

潍坊市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和满族,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

4。

地形特点: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三大地形区:(1)南部低山丘陵区,其中临朐沂山玉皇顶是潍坊的最高峰。

(发展林果业)(2)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发展种植业)(3)北部滨海低地区北邻莱州湾。

(发展海水养殖业)5。

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6.降水分布特点:(1)降水分布南多北少;原因:夏季风从南向北移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地,多地形雨(2)季节分配不均,2/3集中在夏季;(3)年际变化大.7.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发源于鲁沂山地,自南向北注入渤海莱州湾。

8。

潍坊市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是潍河;峡山水库是山东最大的水库。

9。

水资源的三个特点:①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③人均占有量少10.寿光大家洼的羊口盐场是山东省最大的盐场。

寿光是潍坊市海产总量最大的县市。

11.潍坊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潍坊市多地震的原因是因为位于郯城——庐江断裂带。

12.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大的灾害是干旱 .潍坊春旱严重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旺盛,降水少,又恰逢春季播种、冬麦旺长的需水时期。

潍坊地理中考题总结归纳

潍坊地理中考题总结归纳

潍坊地理中考题总结归纳潍坊地理中考题主要涉及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的综合运用。

通过对潍坊地理中考题的总结归纳,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解题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文将从地理知识点、典型考题分析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期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地理中考成绩。

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 自然地理知识:潍坊地理位置:潍坊位于山东省东北部,东临黄海,北靠渤海,地处滨海平原和胶济平原的连接部位。

地形地貌:潍坊地势东高西低,以平原为主,地貌类型有平原、丘陵和河流等。

气候特点:潍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分布不均。

2. 人文地理知识:人口分布:潍坊人口密度较高,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农村地区。

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潍城区、奎文区等市区,农村人口分布较为分散。

经济发展:潍坊经济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农产品产量较高,主要有棉花、小麦、玉米等;制造业以纺织、机械制造等为主要产业。

交通状况:潍坊交通便利,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完善,对外交通主要通过潍坊机场和港口进行。

二、典型考题分析与解决方法1. 选择题:(1)潍坊的地理位置属于以下哪个地貌类型?A. 高原B. 平原C. 山地D. 高山解析:根据潍坊位于胶济平原和滨海平原连接部位的地理特点,可以得出答案为B。

(2)潍坊属于以下哪种气候类型?A. 季风气候B. 沙漠气候C. 高原气候D. 大陆性气候解析:由于潍坊地处沿海地区,而且受到季风的影响,因此答案为A。

2. 判断题:(1)潍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

正误:正确解析:根据人口分布的特点,潍坊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市区,因此答案为正确。

3. 解答题:(1)简要叙述潍坊的经济特点。

解析:潍坊的经济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农产品产量较高,主要有棉花、小麦、玉米等;制造业以纺织、机械制造等为主要产业。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数据和实例来展开回答。

三、解题技巧与方法总结1. 理解题意:在解答选择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确保理解题意。

潍坊地理(全-免费)

潍坊地理(全-免费)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自编2016-3-3)一、概况1、地理位置:山东半岛的西部,北温带(北纬35度—北纬37度);南依沂山,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临青岛、烟台;南接日照、临沂;西临淄博、东营。

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2、行政区划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是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

潍坊市辖潍城、奎文、寒亭、坊子四个市辖区,寿光、青州、安丘、诸城、高密、昌邑六市,临朐、昌乐两县,滨海、峡山、高新技术、经济区四个市属开发区。

(诸城、寿光、青州为2008年全国百强县)。

寿光、寒亭、昌邑三县区临海。

市政府驻地在奎文区。

诸城市为潍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二、人口与民族1、潍坊市人口稠密,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的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渡。

2、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中部平原地区(包括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大致呈H形地带,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带),原因: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潍城、奎文是全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北部滨海地区(原因土壤盐碱化严重)和南部丘陵山区(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

)人口稀疏。

3、民族:潍坊市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和满族,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

云峡河回族乡是我市唯一的民族乡,是回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4、潍坊市存在的人口问题:我市人口问题主要是:升学、就业压力大,交通阻塞,农村劳动力过剩,受教育水平过低,以及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突出等。

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适应。

解决措施:(1)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大力推进科教兴潍战略,提高人口技术和文化素质。

(3)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一、概况1、地理位置:山东半岛的西部,北温带(北纬35度—北纬37度);南依沂山,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临青岛、烟台;南接日照、临沂;西临淄博东营。

面积占全省的。

2、行政区划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是世界著名的。

潍坊市辖、奎文、、坊子四个市辖区,、青州、安丘、、高密、昌邑六市,、两县,滨海、峡山、高新技术、经济区四个市属开发区。

(诸城、寿光、青州为2008年全国百强县)。

、、三县区临海。

市政府驻地在奎文区。

为潍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二、人口与民族1、潍坊市人口稠密,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的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渡。

2、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和的影响。

)(1)中部平原地区(包括沿岸、沿岸、铁路沿线,大致呈H形地带,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带),原因:这里,,,所以人口稠密。

、是全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2)地区(原因土壤盐碱化严重)(3)南部(原因:,,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

)人口稀疏。

3、民族:潍坊市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族和族,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

回族乡是我市唯一的民族乡,是回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4、潍坊市存在的人口问题:我市人口问题主要是:(1)人口文化素质较低(2)(3)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4)人口老龄化逐年上升(5)人口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适应。

解决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2)大力推进科教兴潍战略,提高人口技术和文化素质。

(3)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

5、城市分布与城市化:(1)潍坊市依据“壮大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的城镇空间结构。

(2)潍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青少年犯罪等。

解决措施:加强管理与保护,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三、地形:1、地形特征:(1)地形以为主,(2)地势。

2、主要地形:(1)南部低,其中临朐沂山玉皇顶是潍坊的最高峰(沂山主峰,海拔1032)。

(2)中部、平原区,主要由弥河、白浪河和潍河冲积;(3)北部滨海区北邻莱州湾。

3、鲁山山地是我市岩分布最广的地区,喀斯特地形分布广。

位于西南部的鲁山和山是潍坊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4、潍坊地形自南向北分为三个地形区及适合发展的农业:南部低山丘陵区——业,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业,北部滨海地区——业。

四、气候:1.潍坊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类型: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特征:春季较短,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易出现春旱;夏季炎热降水较多而集中,易洪涝;秋季短促,天高气爽;冬季较长,雨水较少,寒冷干燥。

2.气候总体特征:潍坊气候,,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3.降水:诸城南部最多(800mm),潍坊平原北部最少。

(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与夏季风的进退的方向、控制时间长短和势力强弱、地形有关。

潍坊市降水分布特点:(1)降水量的分布南多北少(原因:南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3)降水年际变化大。

(由于夏季风进退的方向、控制时间的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的)五、河流:1、主要的河流:(1)潍河:发源于沂水县,注入莱州湾,是潍坊市最长、最广、最大的河流;水库有:峡山、牟山、高崖等水库,其中水库是山东最大的水库,是我市市区及潍河下游人民农业及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2)弥河:注入莱州湾,是我市大河,上游建有、嵩山水库。

(3)白浪河:注入莱州湾,建有白浪河水库、符山水库。

2、河流的主要特点:河流受地形和断裂带影响,干流多是走向,自向流入渤海莱州湾。

潍坊市的河流以为主要补给来源,所以和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解决措施:上游修建等),中下游地下水超采导致河流在冬春季节经常断流;冬季有结冰期。

解决的办法:修建水库。

3.引黄济青渠,是我国东部经过潍坊的大型工程。

六、资源1、土地资源特点:(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种多样;(2)耕地率高,后备资源少;(3)非生产用地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锐减。

解决的办法:一是控制,二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水资源:(1)水资源的三个特点:和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

我市属最缺水城市,淡水是我市最紧缺资源之一。

(2)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好,南部好于北部,北部涝洼地及盐碱地地下水含氟量高,有害于人体健康。

(3)水资源利用的问题:①水资源严重,②利用率低,严重③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严重环境问题。

)解决措施:①在河流中下游增建河闸、增加拦蓄能力。

②最主要的措施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例如:农业灌溉方式改漫灌、畦灌为、;工业上扩大工业污水和废水的净化能力,提高水的率;生活上提倡节约用水和一水多用。

(4)解决我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工程(5)潍坊市北部平原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用水量大;需从地区的水库中大量调水。

3、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是优势,如昌乐蓝宝石4、海洋资源及海洋生物资源(1)潍坊北部滨海地区发展海洋运输、海水养殖、海洋捕捞及海盐生产条件极为有利。

(2)潍坊市海盐生产的有利条件:北部沿海地下卤水丰富,滩涂面积广阔。

(3)寿光、寒亭、昌邑三市区的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其中寿光的是山东省最大的盐场。

(4)我市海产总量最大的县市——寿光;我市主要的畜牧业养殖基地——诸城、安丘、高密、昌乐;我市主要蔬菜产区——寿光、昌乐、安丘。

海洋资源:莱州湾—对虾、梭子蟹、贝类、海盐七、自然灾害频繁1、我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多地震的原因是处在郯城——庐江大断裂带,地壳不稳定(由于郯城—庐江大断裂带南北纵贯潍坊,潍坊市处于地震比较频繁的地区。

)。

防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定期举行防震演习和防震知识竞赛等。

2、我市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寒潮、冰雹、干热风。

其中灾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是潍坊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主要产生在春季。

(原因:春季气温,大,蒸发旺盛,降水少,又恰逢、的需水时期,自古有“春雨贵如油”之说)洪涝灾害多发地区为夏季风迎风坡的诸城和安丘。

八、农业(1)四大农业批发中心:蔬菜;尧沟西瓜;白芬子姜蒜;花卉(2)水产品生产区:三北地区:北部、北部、北部。

寿光海产品总量最大,产量占我市的2/3。

(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其次是玉米;(4)经济作物瓜菜,黄烟,花生,桑蚕。

其中诸城产最多;寿光产量最大;1、潍坊市成为全国重要蔬菜产地的优势条件: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和山东半岛经济开发区,交通发达,具有发展产业化和外向型农业的区位优势。

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1)良好的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暖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2)比较高的水利、电力、农机水平;(3)发达的交通运输;(4)优惠的农业发展政策;(5)科技兴农。

2、潍坊市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次是玉米。

潍坊平原、胶莱平原、诸城盆地是小麦主要产区。

经济作物以瓜菜、黄烟、花生、蚕桑等为主,潍坊是我国种植黄烟最早的地区,其中诸城市是我市产黄烟最多的县(市),也是全国出口黄烟最多的县(市)。

3、是潍坊市分布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水果,寿光市是潍坊产苹果最多的市,也是潍坊市海产总量最大的县市(占潍坊市的2/3)。

潍坊市海水养殖以养殖为主。

业已成为潍坊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3、潍坊市农业的两大突出优势产业:瓜菜和畜牧业。

4、潍坊市发展水产业的自然条件:北部沿海地带水面、滩涂广阔,地势平坦。

九、工业1、制盐工业和盐化工业:潍坊是全国最大的基地,条件是:北部沿海地下卤水资源储量大,浓度高,易开采,开滩晒盐条件优越。

我国产盐最多的县市是,寿光原盐产量占全市的3/4,盐场是潍坊最大的盐场。

潍坊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

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是潍坊化学工业的特色。

潍坊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纯碱生产厂。

寿光纸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

诸城集团低温肉制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青州是我国烟草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之一。

2、能源工业:煤:坊子—坊子;五井—临朐;朱刘、五图—昌乐;石油:寿光—油田、昌邑—油田。

发电厂是全市最大的发电厂。

3、机械工业:潍柴为中心的同心柴油机集团;潍坊拖拉机厂是我国最大的小四轮拖拉机生产基地;巨力机械厂是全国最大的农用三轮车制造产之一。

诸城的福田。

4、纺织工业:高密、寒亭——化纤生产基地;昌邑是丝绸之乡;诸城、安丘、高密——棉纺织工业中心。

5、电子工业:“华光Ⅰ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标志着我国印刷技术上的一次技术革命,我国印刷技术进入“计算机时代”和“激光时代”。

潍坊已进入全球蓝牙耳机厂商“第一军团”。

6、轻工业:寿光纸业集团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诸城的低温肉制品产量居全国之首;青州是我国烟草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之一。

7、乡镇企业:寿光鲁丽集团;诸城得利斯集团;高密发达集团等。

十、交通运输业1、公路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高速公路有济青、潍莱(潍坊---莱阳)、东青(东营—青州)2、铁路:经过潍坊市的铁路主要有:胶济线(青岛----济南)、青羊线(青州----羊口)、青临线(青州---临朐县冶源)、大莱龙线(大家洼---莱州---龙口)、胶新线(胶州——新沂)。

3、市是潍坊市西部的铁路枢纽站,有三条铁路线(胶济线、青羊线、青临线)经过。

青羊线和青临线的修建,对北部滨海盐业和盐化工的发展,对鲁沂山区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4、潍坊市四大交通枢纽:潍坊:全市最大的铁路、公路枢纽。

高密:潍坊东部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有胶济铁路和平日公路(平度—日照)交汇于此。

青州:潍坊西部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

诸城:潍坊南部的公路交通枢纽,有平日路(平度—高密—诸城—日照),泰青路(泰安—诸城—黄岛)、潍徐路(潍坊—诸城—徐州)5、海洋运输:北部莱州湾沿岸有羊口(位于小清河下游)、潍坊(位于白浪河入海口)、下营(位于潍河口)三港口。

其中港是我市最大的海港,位于莱州湾白浪河入海处,白浪河河口。

6、航空运输:潍坊机场军用、民用两用机场。

十一、旅游资源;四大旅游格局:以杨家埠风筝为首的民俗旅游;以青州、临朐为首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以潍坊港为首的沿海景观;以寿光蔬菜为首的现代化农业观光旅游。

1、青州:山、山、山、山、公园、园等。

“四山、两园、一馆、一寺”云门山(有“寿比南山”“人无寸高”的“寿”字) ;齐鲁最大佛窟—驼山石佛造像(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仰天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山势峻峭和摩崖题刻著称的玲珑山;曲径通幽的范公亭;清朝康熙年间建成的私人园林---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