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理知识提要

合集下载

潍坊高三地理

潍坊高三地理

潍坊高三地理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从潍坊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地理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潍坊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东临黄海,海岸线长达160多公里。

潍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北邻烟台市,西接济南市,南连日照市,是山东的交通枢纽。

潍坊地处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农作物种植的理想地区。

二、潍坊自然资源潍坊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田面积广大,是中国的“百合之乡”和“中华百合之都”。

此外,潍坊市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黄河沿岸的煤炭、石油和盐矿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潍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潍坊地理特点1. 自然环境多样化:潍坊地区既有山地和丘陵,又有平原和海洋。

山地和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潍坊市的西南部,这里地势起伏,景色秀丽,是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

而位于东北部的平原区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黄河决口在此地形成了广阔的黄河三角洲,是农田面积最大的一片地区。

2. 气候条件适宜:潍坊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度适宜。

阳光充足、雨量适宜,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这种气候条件也为潍坊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3. 经济发展迅速:潍坊市拥有较强的农业和工业基础。

农业是潍坊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还以养殖业为主。

潍坊市还具备发展工业的优势,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潍坊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4. 文化底蕴深厚:潍坊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例如潍坊的“潍坊民间月饼”,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享誉全国。

此外,潍坊还是许多古代文化人物的故乡,孟庙、博物馆等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总结:潍坊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特点独特的城市。

其地理位置使得潍坊成为山东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和丰富的地下资源。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总结潍坊是我国山东省的一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在八年级地理学科中,学生也会接触到许多有关潍坊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对八年级学生在地理学科中所学的关于潍坊的知识进行总结。

一、潍坊的地理位置潍坊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北靠东营,东接淄博,南邻济南和泰安,西邻烟台和威海,紧邻著名的临港经济区。

由此可见,潍坊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

二、潍坊的自然条件潍坊地处农业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水量也很充沛。

其地势较为平坦,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作物种植和畜牧业为主。

此外,潍坊还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其煤炭储量在山东省内也是名列前茅。

三、潍坊的经济发展潍坊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等,在畜牧业方面,以生猪、肉鸡、蛋鸡、牛、羊等畜禽为主。

潍坊还拥有很多重要的工业企业,其中以汽车、化工、机械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等为主,为潍坊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潍坊的城市文化潍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其城市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潍坊还拥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潍坊博物馆、飞云山和金海湖等,这些景点充分展示了潍坊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此外,潍坊还有很多著名的传统文化,如坊子文化、昌乐莲花文化、寿光莱阳葱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为潍坊增添了很多独特的特色。

五、潍坊的交通潍坊交通非常便利,其境内有胶济铁路和京沪铁路穿过,为潍坊提供了快捷的运输和通信条件。

此外,潍坊还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飞云山、翰林景区等,这些景点也为潍坊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总体来说,潍坊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潍坊的地理知识进行总结,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潍坊这座城市,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潍坊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

潍坊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

潍坊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潍坊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地理知识在高一合格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介绍潍坊高一地理合格考的几个重点知识点。

一、潍坊市的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6°16′至36°56′,东经119°03′至119°55′。

东临渤海,西依山东半岛腹地,南接济南市,北靠烟台市。

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潍坊市在经济、交通等方面都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潍坊市的气候特点潍坊市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交互影响,呈现出四季分明,温度适宜的特点。

冬季寒冷而少雪,夏季炎热而湿润,降水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这种气候特点对潍坊市的农业、旅游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潍坊市的自然资源潍坊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以农田为主,是我国著名的农业产区之一。

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境内的潍河和黄河,为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保障。

矿产资源方面,潍坊市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能源资源,也有石灰石、花岗岩等建筑材料资源。

四、潍坊市的人口与城市化潍坊市的人口数量庞大,是山东省内人口第二多的地级市。

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潍坊市不仅有繁华的市区,还有众多的县城和乡村地区。

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人口流动、土地利用等问题,同时也带动了潍坊市经济的发展。

五、潍坊市的交通网络潍坊市的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贯穿全境。

其中,济青高速公路、潍坊至烟台高速公路等连接了潍坊市与周边城市。

另外,潍坊火车站是山东省内的重要铁路枢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

六、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潍坊市的经济发展较快,主要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为支柱。

工业方面,潍坊市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农业方面,潍坊市以粮食种植、畜牧业为主要农业产业;服务业方面,潍坊市的商贸、旅游等行业也蓬勃发展。

潍坊新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

潍坊新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

潍坊新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潍坊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地理条件和特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了解潍坊的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自己地方的了解,还能使我们对地理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梳理潍坊地理知识的一些重点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以及资源优势等方面。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地理位置优越。

它东临渤海,南濒黄河,北倚胶州湾,西接临淄和济南两大城市。

融合了山、海、湖、河四大自然要素,为潍坊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潍坊的地貌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平原地貌,潍坊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山东半岛的北部平原上,地势相对平坦。

另一方面是沿海地貌,潍坊的东部是渤海,形成了丰富的滨海湿地和沙洲状地貌,这些地貌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潍坊的气候特点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较大。

潍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多风。

这种气候特点对于潍坊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种植农作物的农民需根据气候的变化合理选择作物品种和种植时间。

潍坊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农业和工业方面。

首先,农业是潍坊的传统产业,潍坊被誉为“中国麦乡”,盛产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基地。

另外,潍坊还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养殖业也十分发达。

其次,潍坊工业发达,尤以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汽车、机床、食品加工设备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关于潍坊的地理知识,以上只是概述了一些重点内容。

实际上,潍坊的地理知识远不止于此,还包括了人文地理、交通状况、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潍坊地理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潍坊这座城市。

同时,也希望通过掌握这些地理知识,能够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潍坊地理知识

潍坊地理知识

潍坊地理考点知识梳理一、位置:1、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北临莱州湾二、居民:2、以农业人口为主,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满族3、人口稠密地区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原因:4、人口稀疏地区:北部滨海地区、南部丘陵地区原因:5、人口问题三、环境与资源:6、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三大地形区:南部低山丘陵、中部平原、北部滨海7、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点降水特点:分部南多北少;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成因:夏季风进退的方向、控制时间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的。

8、河流:流程短,以降水为补给;水位、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有结冰期最大河是潍河,上游建有山东最大水库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9、资源:水资源特点: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改漫灌、畦灌为喷灌、滴灌工业扩大污水和废水的净化能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城市用水管理,提倡节约用水和一水多用矿产:昌乐蓝宝石;莱州湾畔的卤水、石油(寿光的清河油田、昌邑潍北油田)最大盐场:羊口盐场10、灾害:地震:原因位于郯城——庐江大断裂带发生时应采取的避震措施:气象灾害:旱涝、寒潮、冰雹、干热风旱灾是最主要的灾害:原因洪涝:夏季风的年份,锋面雨带到达而结束,雨季,。

降水。

诸城和安丘多洪涝因为寒潮:时间,带来天气,危害冰雹:主要集中在小麦成熟期和大豆黄熟期,所以造成很大灾害干热风一、经济11、农业发展条件: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经济作物:瓜菜、黄烟、花生畜牧业:近年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今后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四大农业批发中心:寿光蔬菜、昌乐尧沟西瓜、安丘白芬子姜蒜、青州花卉三大水产区:寿光北部、昌邑北部、寒亭北部12、工业: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北部滨海发展盐化工的有利条件13、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胶济线沿途站点自西向东青州、昌乐、潍坊、岞山、高密重要铁路枢纽是青州海运:潍坊港、洋口港、下营港14、著名旅游景点:临朐:老龙湾(温泉)、沂山、石门坊红叶、山旺古生物化石青州:范公亭、偶园、云门山(寿)、玲珑山、驼山、仰天山潍坊:十笏园(小巧玲珑,兼有南北)、富华游乐园(东方迪斯尼、齐鲁第一园)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诸城:恐龙化石15、各具特色的县市:中华古城——青州,化石之乡——临朐,恐龙之乡——诸城蔬菜之乡——寿光,蜜桃之乡——安丘,宝石之乡——昌乐,丝绸之乡——昌邑。

潍坊地理最基础知识

潍坊地理最基础知识

潍坊地理基础知识一、写出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潍坊市行政区划:①寿光②青州③昌乐④临朐⑤安丘⑥诸城⑦高密⑧昌邑潍坊相邻的地级市:A 烟台B 青岛C 日照D 临沂E 淄博F 东营二、交通运输业:1。

写出字母代表的高速公路名称A。

荣乌高速 B。

济青高速 C。

青兰高速 D。

长深高速E。

潍莱高速2。

写出字母代表的铁路线名称F。

胶济铁路 G. 青羊铁路 H. 胶新铁路 I。

大莱龙铁路三、基础知识点1.诸城市为潍坊面积最大的县市, 寿光为人口最多的县市.2.人口稠密地区:中部平原地区(包括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大致呈“H"形.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人口稀疏地区:①南部丘陵山区(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北部滨海地区(原因:土壤盐碱化严重)3。

潍坊市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和满族,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

4。

地形特点: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三大地形区:(1)南部低山丘陵区,其中临朐沂山玉皇顶是潍坊的最高峰。

(发展林果业)(2)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发展种植业)(3)北部滨海低地区北邻莱州湾。

(发展海水养殖业)5。

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6.降水分布特点:(1)降水分布南多北少;原因:夏季风从南向北移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地,多地形雨(2)季节分配不均,2/3集中在夏季;(3)年际变化大.7.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发源于鲁沂山地,自南向北注入渤海莱州湾。

8。

潍坊市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是潍河;峡山水库是山东最大的水库。

9。

水资源的三个特点:①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③人均占有量少10.寿光大家洼的羊口盐场是山东省最大的盐场。

寿光是潍坊市海产总量最大的县市。

11.潍坊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潍坊市多地震的原因是因为位于郯城——庐江断裂带。

12.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大的灾害是干旱 .潍坊春旱严重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旺盛,降水少,又恰逢春季播种、冬麦旺长的需水时期。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2020 - 填空版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2020 - 填空版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一、概况1、地理位置:山东半岛的西部,北温带(北纬35度—北纬37度);南依沂山,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临青岛、烟台;南接日照、临沂;西临淄博东营。

面积占全省的。

2、行政区划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是世界著名的。

潍坊市辖、奎文、、坊子四个市辖区,、青州、安丘、、高密、昌邑六市,、两县,滨海、峡山、高新技术、经济区四个市属开发区。

(诸城、寿光、青州为2008年全国百强县)。

、、三县区临海。

市政府驻地在奎文区。

为潍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二、人口与民族1、潍坊市人口稠密,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的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渡。

2、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和的影响。

)(1)中部平原地区(包括沿岸、沿岸、铁路沿线,大致呈H形地带,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带),原因:这里,,,所以人口稠密。

、是全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2)地区(原因土壤盐碱化严重)(3)南部(原因:,,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

)人口稀疏。

3、民族:潍坊市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族和族,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

回族乡是我市唯一的民族乡,是回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4、潍坊市存在的人口问题:我市人口问题主要是:(1)人口文化素质较低(2)(3)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4)人口老龄化逐年上升(5)人口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适应。

解决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2)大力推进科教兴潍战略,提高人口技术和文化素质。

(3)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

5、城市分布与城市化:(1)潍坊市依据“壮大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的城镇空间结构。

(2)潍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青少年犯罪等。

山东潍坊

山东潍坊

山东潍坊一、地理位置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海岸线长113公里。

现辖寿光、诸城、青州、安丘、高密、昌邑六市,昌乐、临朐二县,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区。

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47.5万人。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18°10'~120°01',东邻青岛、烟台市,西接淄博、东营市,南连临沂、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

市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山区、平原、滩涂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8.7%和13.6%。

海岸线长113公里。

二、自然资源与气候潍坊资源丰富。

沿海地域辽阔,拥有4462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

沿海地下卤水面积1100平方公里,净储量58亿立方米,动储量75亿立方米,平均浓度是海水浓度的2-6倍,具有发展盐业和盐化工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最大的盐及盐化工基地。

目前盐田面积达4.2万公顷,年生产能力600多万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盐业产品发展到50种;纯碱年生产能力100万吨,产量、质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工业溴、氯化镁7万多吨,占全国的90%以上。

矿产资源已发现金、银、铁、煤、石油、蓝宝石、重晶石、沸石、膨润土、花岗岩、矿泉水等58种,探明储量的36种,有12种矿产储量居山东省首位。

【地形】由北向南,海拔逐渐增高,大体由潍北滨海低地区,潍中洪积、冲积平原区,潍南低山丘陵区3个地貌区的18个地貌类型组成。

【地质】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衔接部位,各县市区横跨鲁东古隆起区西部、鲁西隆起区东部及沂沭断裂带北段。

市域内岩浆岩分布较广,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最强烈,形成大面积的火山岩、侵入岩。

【山脉】境内西部为泰山山脉的鲁山和沂山北麓,分布在青州、临胸、昌乐、安丘等县市的中南部,最高点在临朐县南部与沂水县交界处的沂山玉皇顶,海拔1032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一、概况:1、潍坊市北临渤海得湾,南依山,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就是世界著名得之都。

潍坊市辖潍城、奎文、寒亭、坊子四个市辖区,潍坊政府驻地在 ,寿光、青州、安丘、诸城、高密、昌邑六市, 、两县, 、、高新技术、经济区四个市属开发区。

市为潍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得县级市。

2、潍坊市人口稠密,人口得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渡。

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就是受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得影响。

)人口稠密得地区就是地区(特别就是包括沿岸、沿岸、铁路沿线,大致呈形地带,就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得地带),原因:这里 ,所以人口稠密。

北部滨海地区人口。

(稠密或者稀疏)(原因)与南部丘陵山区人口。

(稠密或者稀疏),(原因)3、民族:潍坊市居民以族为主,人口较多得少数民族有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得地区市。

4、潍坊市存在得人口问题:我市人口问题主要就是:(1)(2)(3)(4)、(5)原因就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经济得发展不相适应。

解决措施:5、城市分布与城市化:(1)潍坊市依据“”得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得城镇空间结构。

(2)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中心城市按照得发展战,规划为得空间结构。

主要形成四大板块:中心城区重点发展 ,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 ,西部重点发展 ,北部冰海地区重点发展。

(3)潍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带来得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人们婚育观念得变化、青少年犯罪等。

解决措施:加强管理与保护,进行合理得规划与设计。

二、自然环境:(一)地形:1、地形特征:(1)地形以为主,(2)地势。

2、山地就是我市石灰岩分布最广得地区,喀斯特地形分布广。

3、位于西南部得山与山就是潍坊主要河流得发源地。

山主峰顶,海拔1032米,就是潍坊市得最高峰。

4、潍坊地形自南向北分为三个地形区及适合发展得农业:南部区,发展业;中部区,发展业;北部地区,发展业。

(二)气候:1、潍坊市地处温度带、干湿地区属于地区,气候类型: 气候。

2、特征: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3、气候与农业:潍坊市降水分布特点:(1)降水量得地区分布特点(原因:(受夏季风与地形影响)降水最多得地区: , 最少。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季;(3)降水年际变化。

(由于夏季风进退得方向、控制时间得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得)(三)河流与水利建设:潍坊河流流程都比较 (长或短) ,多独流入海。

1、河(潍坊市最大河流——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水库有:(山东省最大水库水库,就是我市市区及河下游人民农业及生活用水得重要来源)、牟山,高崖、于家河、墙夼等水库。

2、河(潍坊第二大河流)水库有: 、嵩山3、河:流经潍坊市区。

4、河流受地形与断裂带影响,河流得流向就是 ,注入 ,潍坊市得河流以为主要补给来源,所以水位与流量得季节与年际变化很大(解决措施:上游修建大中型水库等),中下游地下水超采导致河流在冬春季节经常。

5、南水北调,引黄济青渠,就是我国东部经过潍坊得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三、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频繁(一)土地资源我市土地资源得特点:①土地资源 ,类型 ;②土地得耕地率 ,后备资源 ;③非生产用地 ,人均耕地。

(措施:1、2、 )(二)日益紧缺得水资源(1)特点:①季节与年际变化 ;②地区分布 ( 多少)③人均占有量。

(2)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好, 部好于部,城市水量少且水质较 ,需要从南部地区得水库中大量调水,例如潍坊市区得供水水源,目前主要来自水库,北部涝洼地及盐碱地地下水含氟量高,有害于人体健康。

(3)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①水资源污染 ,②利用率 ,浪费 ,③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 ,海水、地面等严重环境问题。

)(4) 解决措施:(5)潍坊市北部平原地区缺水得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措施:(三)矿产资源1、我市矿产资源得特点:矿种 ,分布 ,大矿 ,小矿 ,金属矿 ,非金属矿。

( 产质量优、储量达,就是潍坊市矿产资源得优势)。

2、我市最大得煤矿就是煤矿。

3、我市主要油田就是寿光得油田、昌邑得油田。

4、就是潍坊市得特有矿种,主要产在。

5、莱州湾畔得与青州、临朐境内得储量大、质量好,分布范围广。

6、海洋资源及海洋生物资源(1)潍坊北部滨海地区发展海洋运输、海水养殖、海洋捕捞及海盐生产条件极为有利。

(2)潍坊市海盐生产得有利条件: 。

(3) 三市区得北部就是我国最大得海盐生产基地,其中寿光得盐场就是山东省最大得盐场。

(4)我市海产总量最大得县市 ;我市主要得畜牧业养殖基地——诸城、安丘、高密、昌乐;我市主要蔬菜产区、昌乐、安丘。

(四)、自然灾害频繁1、我市主要得地质灾害就是地震。

多地震得原因就是处在大断裂带,地壳不稳定。

并且以昌邑---大店断裂为界,将潍坊分为东西两部分,防震措施:2、我市主要得气象灾害就是:旱涝、寒潮、冰雹、干热风。

其中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就是潍坊就是最主要得自然灾害,主要产生在季。

(原因:。

3、潍坊市得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夏季得季风,洪涝灾害多发地区为夏季风迎风坡得诸城与安丘。

四、农业与农作物:1、潍坊市成为全国重要蔬菜产地得优势条件: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与山东半岛经济开发区,交通发达,具有发展产业化与外向型农业得区位优势。

发展农业得优越条件:(1)良好得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暖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2)比较高得水利、电力、农机水平;(3)发达得交通运输;(4)优惠得农业发展政策;(5)科技兴农。

2、潍坊至寿光、青州、诸城、昌邑四条农业高新技术走廊与272处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我国最大得一条集农业科研示范、推广、经营以及城市农业与旅游观光于一身得农业高新技术“硅谷”。

3、潍坊市区域化、专业化商品经济带:①以蔬菜批发市场为中心得蔬菜种植区;以为中心得西瓜种植区;以安丘白芬子为中心得种植区;以青州为中心得种植区。

②形成了亚洲规模最大得貂、狐特种动物养殖基地。

③五大出口门口产品生产区:以诸城、安丘、高密、昌乐为主得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昌乐为主得蔬菜生产区;以“三北”(寿光北部、昌邑北部、寒亭北部)为主得水产品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得干鲜果品生产区;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得花卉生产区。

4、推行得农业生产模式就是;“”5、潍坊市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得粮食作物就是 ,其次就是。

潍坊平原、胶莱平原、诸城盆地就是小麦主要产区。

经济作物以瓜菜、黄烟、花生、蚕桑等为主,潍坊就是我国种植黄烟最早得地区,其中市就是我市产黄烟最多得县(市),也就是全国出口黄烟最多得县(市)。

而市就是潍坊产棉花最多得县市区。

6、就是潍坊市分布面积最广、产量最多得水果, 市就是潍坊产苹果最多得市,也就是潍坊市海产总量最大得县市(占潍坊市得2/3)。

潍坊市海水养殖以对虾养殖为主。

7、潍坊市农业得两大突出优势产业: 与 ,而其中已成为潍坊农村经济得支柱产业8、潍坊市发展水产业得自然条件:北部沿海地带水面、滩涂广阔,地势平坦。

9、潍坊市农业生产得特点: 化, (好处:五、工业:1、潍坊就是全国最大得海洋化工基地,条件就是:2、我国产盐最多得县市就是 , 盐场就是潍坊最大得盐场。

大家洼成为全国最大得海洋化工基地。

以为原料得化学工业,就是潍坊化学工业得特色。

就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得纯碱生产厂。

3、纸业集团就是全国最大得造纸企业。

4、集团低温肉制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5、就是我国烟草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之一。

6、工业就是我市起步早、发展快、生产规模最大得工业部门。

就是全市最大得棉纺织、毛纺织、印染与服装业中心;高密、寒亭——化纤生产基地;就是丝绸之乡;诸城、安丘、高密——棉纺织工业中心。

7、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农业比重下降,轻重工业比重上升。

8、电子工业: 公司已进入全球蓝牙耳机厂商“第一军团”。

9、光电器件成功应用在“嫦娥一号”工程与“神五”“神六”航天工程。

六、交通运输业1、就是最主要得运输方式。

就是全市最大得铁路、公路枢纽。

2、主要铁路线有: 线、青羊线(青州——羊口)、青临线(青州——临朐)、大莱龙线(大家洼——莱州——龙口)、胶新线(胶州——新沂)。

3、市就是潍坊市西部得铁路枢纽站,有三条铁路线( , , )经过。

青羊线与青临线得修建,对北部滨海盐业与盐化工得发展,对鲁沂山区得开发有重要意义。

4、北部莱州湾沿岸有 (位于小清河下游)、 (位于白浪河入海口)、(位于潍河口)三港口。

其中港就是我市最大得海港,位于白浪河河口。

七、对外贸易1、最大得贸易对象就是 ,其次就是美国与韩国,以亚太国家为主。

2、潍坊市对外贸易存在得突出问题就是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不高,缺少高技术与高附加值产品。

八、旅游:四大旅游格局::以风筝为首得民俗旅游;以、为首得人文与自然景观;以港为首得沿海景观;以为首得现代化农业观光旅游。

潍坊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_____ ,___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 ;国家级森林公园两处:_____,_____。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处_____ 。

⑴中华古城:_____:_____(“寿”字,有“人无寸高”,“寿比南山”之说),_____(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氧吧)、_____(石窟佛像)、山势峻峭与摩崖题刻著称得。

有曲径通幽得。

有清朝康熙年间建成得私人园林--- 。

⑵化石之乡:_____:有清澈见底,四季温泉得名泉_____、有距今1800万年前得稀世珍宝、 ,有堪与香山媲美得、有风景迷人,有“东小泰山”之称得_____⑶恐龙之乡_____:有当今世界最大得鸭嘴恐龙化石。

⑷城区:在潍坊市区,有“小巧玲珑,兼有南北园林特色”得袖珍公园“_____”、有“东方迪斯尼”“齐鲁第一园”之称得_____ 、有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得风筝专业博物馆: ;寒亭杨家埠木板年画;潍坊国际风筝节(2010年4月20日举办27届)。

(5)高密三绝就是指:_____、_____、_____。

(6)潍坊最大得民俗游乐园,号称“人与自然与谐统一”:。

(7)各具特色得县市:蔬菜之乡_____市;中华古城_____;化石之乡_____县;宝石之乡_____县;蜜桃之乡_____市;恐龙之乡_____市;棉花之乡或纺织之乡或艺术之乡_____市;丝绸之乡_____市。

九、保护建设我们得家园1、目前,潍坊市城镇得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农村特别就是南部丘陵、低山区得环境问题主要就是:森林覆盖率低,过度垦殖,导致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潍坊得三个经济区:北部滨海经济区(盐卤、海洋渔业、油气资源丰富);南部山丘经济区(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相对富有,开发潜力大);中部平原经济区(交通便捷,土地肥沃,经济发达)3、两个经济带:胶济沿线经济技术聚集带;莱州湾沿岸海洋资源开发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