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理与环境
潍坊高三地理

潍坊高三地理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从潍坊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地理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潍坊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东临黄海,海岸线长达160多公里。
潍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北邻烟台市,西接济南市,南连日照市,是山东的交通枢纽。
潍坊地处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农作物种植的理想地区。
二、潍坊自然资源潍坊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田面积广大,是中国的“百合之乡”和“中华百合之都”。
此外,潍坊市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黄河沿岸的煤炭、石油和盐矿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潍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潍坊地理特点1. 自然环境多样化:潍坊地区既有山地和丘陵,又有平原和海洋。
山地和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潍坊市的西南部,这里地势起伏,景色秀丽,是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
而位于东北部的平原区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黄河决口在此地形成了广阔的黄河三角洲,是农田面积最大的一片地区。
2. 气候条件适宜:潍坊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度适宜。
阳光充足、雨量适宜,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这种气候条件也为潍坊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3. 经济发展迅速:潍坊市拥有较强的农业和工业基础。
农业是潍坊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还以养殖业为主。
潍坊市还具备发展工业的优势,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潍坊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4. 文化底蕴深厚:潍坊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例如潍坊的“潍坊民间月饼”,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享誉全国。
此外,潍坊还是许多古代文化人物的故乡,孟庙、博物馆等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总结:潍坊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特点独特的城市。
其地理位置使得潍坊成为山东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和丰富的地下资源。
潍坊市地质简介

第一类地质潍坊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
沂沭断裂带纵贯山东南北,其西部为鲁西隆起区,东部为鲁东古隆起区。
潍坊市所辖各县(市、区)横跨鲁东古隆起区西部、鲁西隆起区东部及沂沭断裂带北段,3个次级构造单元。
第一辑地层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太古界及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东西两地块的结晶基底;古生界及中生界分别不整合于两侧古老结晶基底之上;新生界形成断陷盆地、山间盆地河湖相沉积和沿海滨海相沉积。
辖区内地层属华北地层区。
以沂沭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断裂为界将山东分成鲁东、鲁西两个地层分区。
两分区地层发育有很大的差异,沂沭断裂带内与鲁西相近,但也有差别。
潍坊市位于鲁西地层分区的东北部,包括潍坊小区和泰安小区的东缘;鲁东地层分区西端,包括蓬莱、莱阳、胶南3个地层小区的西部。
属鲁西地层分区的有寿光、青州、临朐、昌乐、潍城、坊子、寒亭和昌邑、安丘的西半部。
出露的地层是太古界泰山群;上元古界(震旦亚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中、上统)、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缺失下元古界;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奥陶系上统、石炭系下统;中生界三迭系。
属鲁东地层分区的有高密、诸城、五莲和昌邑县东部,安丘县的东半部。
出露的地层是下元古界胶南群,五莲群和粉子山群;中生界侏罗系(上统莱阳组)、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缺失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侏罗系中、下统。
辖域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泰山群(Art) 分布于沂山凸起和汞丹山凸起。
上部和下部为泥砂质碎屑岩建造,中部为碎屑--火山岩建造,岩石普遍受中高级变质作用,属铁铝榴石角闪岩相,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强烈。
根据岩石组合和原岩建造,自下而上分为万山庄组、太平顶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
万山庄组(Artw)分布于临朐县辛山、蒋峪一带。
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和各种混合岩。
潍坊简介

一、地理位置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海岸线长113公里。
现辖寿光、诸城、青州、安丘、高密、昌邑六市,昌乐、临朐二县,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区。
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47.5万人。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18°10'~120°01',东邻青岛、烟台市,西接淄博、东营市,南连临沂、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
市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山区、平原、滩涂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8.7%和13.6%。
海岸线长113公里。
二、自然资源与气候潍坊资源丰富。
沿海地域辽阔,拥有4462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
沿海地下卤水面积1100平方公里,净储量58亿立方米,动储量75亿立方米,平均浓度是海水浓度的2-6倍,具有发展盐业和盐化工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最大的盐及盐化工基地。
目前盐田面积达4.2万公顷,年生产能力600多万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盐业产品发展到50种;纯碱年生产能力100万吨,产量、质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工业溴、氯化镁7万多吨,占全国的90%以上。
矿产资源已发现金、银、铁、煤、石油、蓝宝石、重晶石、沸石、膨润土、花岗岩、矿泉水等58种,探明储量的36种,有12种矿产储量居山东省首位。
【地形】由北向南,海拔逐渐增高,大体由潍北滨海低地区,潍中洪积、冲积平原区,潍南低山丘陵区3个地貌区的18个地貌类型组成。
【地质】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衔接部位,各县市区横跨鲁东古隆起区西部、鲁西隆起区东部及沂沭断裂带北段。
市域内岩浆岩分布较广,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最强烈,形成大面积的火山岩、侵入岩。
【山脉】境内西部为泰山山脉的鲁山和沂山北麓,分布在青州、临胸、昌乐、安丘等县市的中南部,最高点在临朐县南部与沂水县交界处的沂山玉皇顶,海拔1032米。
潍坊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问题探究】P20 潍坊耕地占用现象严重,耕地越来越紧张,你认 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我们有限的耕地资源? 解决的办法:①控制人口的增长 ②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和坊子煤矿、临朐五 井煤矿是我市三大煤 矿。
4.主要油田是寿光的 清河油田 和昌邑的
潍北油田 .(图中圈出)
5.铁矿:朱崖、店子、
文登(青州市)
海洋资源 1.潍坊北部滨海地区发展海洋运输、海水养 殖、海洋捕捞及海盐生产条件极为有利。 2.潍坊市海盐生产的有利条件:
北部沿海地下卤水丰富,滩涂面积广阔。
3、潍坊气候四季分明, 雨热同期 有利于 农作物生长。
读潍坊市一月和七月气温分布图,分别总结潍坊 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西北风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原因:①北部平原受冬 季风影响大。②北部纬 度高,南部纬度低。
夏季东南低西北高 原因:东南部地势高,西 北部地势低
读潍坊降水分配图,总结 潍坊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并分析原因。
流)
重要河流和水利建设 ①潍河:潍坊市最大河流——流程最长、流域面 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
峡山水库是山东省最大水库,也是潍坊市区及 潍河下游人民农业及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潍坊 专门成立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统一管辖、治理 峡山水库及其周边地区。 ②弥河:潍坊第二大河流 上游建设水库有:冶源水库、嵩山水库。 ③白浪河:流经城区,成为潍坊市区新的生态走 廊和涉水商业景观带。
水资源 1.特点:
①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②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③人均占有量较少。 调水工程:北部平原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但水量少且水质 差,要从南部丘陵调水。目前潍坊市区的 供水水源,主要来自 峡山水库。
潍坊地理知识

潍坊地理考点知识梳理一、位置:1、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北临莱州湾二、居民:2、以农业人口为主,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满族3、人口稠密地区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原因:4、人口稀疏地区:北部滨海地区、南部丘陵地区原因:5、人口问题三、环境与资源:6、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三大地形区:南部低山丘陵、中部平原、北部滨海7、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点降水特点:分部南多北少;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成因:夏季风进退的方向、控制时间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的。
8、河流:流程短,以降水为补给;水位、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有结冰期最大河是潍河,上游建有山东最大水库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9、资源:水资源特点: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改漫灌、畦灌为喷灌、滴灌工业扩大污水和废水的净化能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城市用水管理,提倡节约用水和一水多用矿产:昌乐蓝宝石;莱州湾畔的卤水、石油(寿光的清河油田、昌邑潍北油田)最大盐场:羊口盐场10、灾害:地震:原因位于郯城——庐江大断裂带发生时应采取的避震措施:气象灾害:旱涝、寒潮、冰雹、干热风旱灾是最主要的灾害:原因洪涝:夏季风的年份,锋面雨带到达而结束,雨季,。
降水。
诸城和安丘多洪涝因为寒潮:时间,带来天气,危害冰雹:主要集中在小麦成熟期和大豆黄熟期,所以造成很大灾害干热风一、经济11、农业发展条件: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经济作物:瓜菜、黄烟、花生畜牧业:近年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今后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四大农业批发中心:寿光蔬菜、昌乐尧沟西瓜、安丘白芬子姜蒜、青州花卉三大水产区:寿光北部、昌邑北部、寒亭北部12、工业: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北部滨海发展盐化工的有利条件13、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胶济线沿途站点自西向东青州、昌乐、潍坊、岞山、高密重要铁路枢纽是青州海运:潍坊港、洋口港、下营港14、著名旅游景点:临朐:老龙湾(温泉)、沂山、石门坊红叶、山旺古生物化石青州:范公亭、偶园、云门山(寿)、玲珑山、驼山、仰天山潍坊:十笏园(小巧玲珑,兼有南北)、富华游乐园(东方迪斯尼、齐鲁第一园)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诸城:恐龙化石15、各具特色的县市:中华古城——青州,化石之乡——临朐,恐龙之乡——诸城蔬菜之乡——寿光,蜜桃之乡——安丘,宝石之乡——昌乐,丝绸之乡——昌邑。
潍坊研究报告

潍坊研究报告
根据我的了解,潍坊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城市,也是山东省的第二大城市。
以下是一份关于潍坊的研究报告概述:
1. 地理位置和人口: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东临渤海,邻近威海和青岛等城市。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潍坊市的人口约为900万人。
2. 经济发展:
潍坊市是中国的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纺织等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该市还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区域之一,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水稻、苹果等。
在经济发展方面,潍坊市也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3. 资源和环境:
潍坊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4. 文化和旅游:
潍坊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著名的景点包括孔庙、文昌阁和潍坊博物馆等。
此外,潍坊还以其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而闻名,如潍坊剪纸和泥塑等。
总结来说,潍坊市是山东省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
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努力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潍坊的发展前景。
潍坊地理与环境

潍坊地理与环境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东经118°10′至120°01′,北纬35°41′至37°26′。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
潍坊市是世界风筝都,连续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际和平城市”等称号。
潍坊市域属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繁。
境内历年平均气温7℃。
年极端最高气温8℃(2002年7月5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972年1月4日)。
全年平均降水量8毫米。
潍坊市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
潍坊市土地总面积.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公顷、园地.9公顷、林地.4公顷、草地.7公顷、商服用地.5公顷、工矿仓储用地.8公顷、住宅用地.8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7公顷、其他土地.8公顷。
潍坊市属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年平均气温7℃,无霜期200天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为650毫米左右。
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左右。
潍坊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亿立方米。
全市多年平均入境客水总量为3亿立方米。
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450立方米左右。
潍坊市的地理与环境特点包括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类型以及水文条件等等。
这些因素都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潍坊市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状下降C.潍坊市以平原为主,分布有少量丘陵和山地D.潍坊市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弥河、潍河等B.潍坊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与东营市、淄博市相邻D.潍坊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不属于任何区C.潍坊市的降水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600-1200毫米之间D.潍坊市的四季分明,温度和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关于潍坊市的经济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潍坊市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制造业和旅游业基地B.潍坊市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拥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C.潍坊市的农业发达,是全国的粮食、棉花和水果的重要产地D.潍坊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独特的文化历史遗产潍坊市位于______半岛的东北部,______河和______河在此交汇。
潍坊地理与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与资源
经济与社会
各具特色的县市
可爱的家乡-潍坊
潍坊市的地理位置 位置:山东半岛的 西部,北温带(北 纬35度—北纬37 度);南依沂山, 北濒渤海莱州湾。 东临青岛、烟台; 南接日照、临沂; 西临淄博、东营。 面积占全省的十分 之一。是著名的世 界风筝都。
潍坊的行政区划
潍坊市辖潍城、奎文、 寒亭、坊子四区,寿 光、青州、安丘、诸 城、高密、昌邑六县 级市,临朐、昌乐两 县,滨海、峡山、高 新技术、经济区4个市 属开发区。共50个街 道68个乡镇,9600个 自然村。市政府驻地 在奎文区。
A B C
试题11:
潍坊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是A 潍坊市主要的气象灾害有BCDE
经济与社会------农业
潍坊市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是 小麦,其次是玉米。潍坊平原、胶莱平原、诸 城盆地是小麦主要产区。 潍坊是我国种植黄烟最早的地区,其中诸城市 是我市产黄烟最多的县(市),也是全国出口 黄烟最多的县(市)。 苹果是潍坊市分布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水果, 寿光市是潍坊产苹果最多的市,也是潍坊市海 产总量最大的县市(占潍坊市的2/3)。潍坊 市海水养殖以对虾养殖为主。
极值: 气温:最低值(-24.5℃)——高密; 最高值(41.7℃)——昌乐。 降水:诸城南部最多(800mm),潍坊平 原北部最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与夏 季风、地形有关。 潍坊市降水分布特点:(1)降水量的 分布南多北少(原因:南部地形以低山丘 陵为主,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2)降水 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3)降水年 际变化大。(由于夏季风进退的方向、控 制时间的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的)。
其他资源(农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试题11:
潍坊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是A 潍坊市主要的气象灾害有BCDE
经济与社会------农业
潍坊市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是 小麦,其次是玉米。潍坊平原、胶莱平原、诸 城盆地是小麦主要产区。 潍坊是我国种植黄烟最早的地区,其中诸城市 是我市产黄烟最多的县(市),也是全国出口 黄烟最多的县(市)。 苹果是潍坊市分布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水果, 寿光市是潍坊产苹果最多的市,也是潍坊市海 产总量最大的县市(占潍坊市的2/3)。潍坊 市海水养殖以对虾养殖为主。
潍坊市人口概况
2008 1997 1984 1966
1949
特点:总人口862.5万,人口密度542人/平方千 米,人口稠密,特别是中部平原地区(包括弥 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大致呈“H” 形。即沿河、沿铁路),民族单一:汉族为主, 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以回族 和满族为主。人口大约占全省的1/11。青州云峡 河回族自治乡是潍坊唯一的民族乡。 青州市是少数民族(主要是满族和回族)分布 比较集中地地区。各民族的平等互助和亲密团 结为潍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工业
大家洼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以海盐 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是潍坊化学工业的特色。 潍坊纯碱厂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 的纯碱生产厂。 寿光晨鸣纸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 诸城得利斯集团低温肉制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青州卷烟厂是我国烟草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之一。
潍坊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种多样; (2)耕地率高,后备资源少; (3)非生产用地不断增长,人均耕地 锐减。 解决的办法:一是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水资源:
(1)特点:①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 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③人均占 有量较少。 (2)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好, 南部好于北部,北部涝洼地及盐碱地 地下水含氟量高,有害于人体健康。 (3)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①水资 源污染 严重 ,②利用率低,浪费严 重③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 下降,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严重环 境问题。)
C
试题三:潍坊市面临人口问题
我市人口问题主要是:升学、就业压力大,交 通阻塞,农村劳动力过剩,受教育水平过低, 以及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突出 等。
解决措施:A B
试题四:潍坊的人口稠密区
人口分布不均:(主 要是受自然条件和经 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中部平原地区(包括 A沿岸、B沿岸、C铁 路沿线,大致呈 D形 地带,是潍坊市人口 最密集的地带),
A B C D
试题五:“A” 的城镇空间结 构。
试题六
地形特征:地形 以A为主。地势B。 主要地形:(1) 南部低山丘陵, 地势最高的地区 是鲁沂山地,其 中临朐沂山C是 潍坊的最高峰。 (2)中部洪积、 冲积平原区, 主 要由D河、丹河、 白浪河和E河冲 而成。(3)北
试题七
潍坊地形自南向 北分为三个地形 区及适合发展的 农业: 南部低山丘陵 区——A业 中部洪积、冲积 平原区——B业 北部滨海地区— —C业
试题八
降水:A最多 (800mm), B北部最少。 (南多北少) 影响因素与夏 季风、地形有 关。
试题九
A(潍坊市最大河 流——流程最长、 流域面积最广、流 量最大)水库有: 峡山水库 B(潍坊第二大河 流)水库有:冶源、 嵩山 C:白浪河水库、 符山水库。
试题10 潍坊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潍坊主要的河流
河流和水利建设 潍河(潍坊市最大河流——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 流量最大)水库有:峡山水库(山东省最大水库, 是我市市区及潍河下游人民农业及生活用水的重要 来源)、牟山,高崖、于家河、墙夼等水库。 弥河(潍坊第二大河流)水库有:冶源、嵩山 白浪河:白浪河水库、符山水库。 河流受地形和断裂带影响,干流多是南北走向,自南 向北流入渤海莱州湾。潍坊市的河流以降水为主要 补给来源,所以水位和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 (解决措施:上游修建大中型水库等),中下游地 下水超采导致河流在冬春季节经常断流。 引黄济青渠,是我国东部经过潍坊的大型跨流域调水 工程。
经济与社会
各具特色的县市
可爱的家乡-潍坊
潍坊市的地理位置 位置:山东半岛的 西部,北温带(北 纬35度—北纬37 度);南依沂山, 北濒渤海莱州湾。 东临青岛、烟台; 南接日照、临沂; 西临淄博、东营。 面积占全省的十分 之一。是著名的世 界风筝都。
潍坊的行政区划
潍坊市辖潍城、奎文、 寒亭、坊子四区,寿 光、青州、安丘、诸 城、高密、昌邑六县 级市,临朐、昌乐两 县,滨海、峡山、高 新技术、经济区4个市 属开发区。共50个街 道68个乡镇,9600个 自然村。市政府驻地 在奎文区。
断裂带是我市地形的重要分界线, 大致以昌邑—大店断裂为分界线分 成东西两部分。鲁山山地是我市石 灰岩分布最广的地区,喀斯特地形 分布广。 位于西南部的鲁山和沂山是潍坊主 要河流的发源地。(临朐)沂山主 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是潍坊市 的最高峰。
潍坊市年降水图
潍坊的气候类型
气候: 1、气候类型: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暖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 2、气候特点:春季短,少雨多风,气温回升快, 易出现春旱;夏季高温多雨,易洪涝;秋高气爽, 时间短;冬季长,寒冷干燥; 3、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农 作物生长。 4、降水分布特点:(1)降水分布南多北少; (原因:南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处夏季风 的迎风坡)(2)季节分配不均,2/3集中在夏季; (3)年际变化大。(原因:夏季风的进退的方向、 控制时间长短和势力强弱决定的)。
潍坊地形图
南
北
潍坊的自然环境-地形
地形特征: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 高北低。 主要地形:(1)南部低山丘陵,地 势最高的地区是鲁沂山地,其中临朐 沂山玉皇顶是潍坊的最高峰。 (2)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 主要 由弥河、丹河、白浪河和潍河冲而成。 (3)北部滨海低地区北邻莱州湾。
潍坊地形自南向北分为三个地形区及适合 发展的农业: 南部低山丘陵区——林果业 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种植业 北部滨海地区——海水养殖业
解决措施:①在河流中下游增建河闸、增 加拦蓄能力。②最主要的措施是节约用水, 提高水的利用率。例如:农业灌溉方式改 漫灌、畦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上扩大工 业污水和废水的净化能力,提高水的重复 利用率;生活上提倡节约用水和一水多用。 (4)解决我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兴修水利工程 (5)潍坊市北部平原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 决措施: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用水量大;需从南部丘陵地区的水库中大 量调水。
潍坊市存在的人口问题
我市人口问题主要是:升学、就业压力大, 交通阻塞,农村劳动力过剩,受教育水平过低, 以及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突出 等。 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 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潍坊市人口问题解决方案
解决的办法:计划生育,具体内容:控制人口 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 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 动,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
其他资源(农产品)
潍坊是全国的禽畜、温带水果和 蔬菜的重要产区之一。主要的水 果有苹果、梨、山楂等。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我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多地
震的原因是处在郯城——庐江大断 裂带,地壳不稳定。防震措施:提 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地震监 测和预警系统,定期举行防震演习 和防震知识竞赛等。
潍坊市人口分布图
潍坊市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 展水平的影响。)中部平原地区(包括弥河沿 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大致呈H形地 带,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带),原因:这 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所以人口 稠密。潍城、奎文是全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北部滨海地区(原因土壤盐碱化严重)和南部 丘陵山区(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发展 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人口稀疏。
潍坊地理与环境
北关初级中学 闫昌
考试内容
可爱的家乡-潍坊
考试要求
知道潍坊市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பைடு நூலகம் 潍坊市目前的人口问题和城市化发展
自然环境与资源
潍坊市的地形特征 气候类型 市的主要河流 潍坊市主要的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的特点 潍坊市主要的地址灾害和气象灾害
潍坊市农业发展特点 潍坊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及产品 穿过潍坊市的主要铁路 高速公路干线 潍坊市的主要旅游景区及分布县市区 潍坊市各类教育和分布状况 了解潍坊市区各县市主要的地理特点
极值: 气温:最低值(-24.5℃)——高密; 最高值(41.7℃)——昌乐。 降水:诸城南部最多(800mm),潍坊平 原北部最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与夏 季风、地形有关。 潍坊市降水分布特点:(1)降水量的 分布南多北少(原因:南部地形以低山丘 陵为主,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2)降水 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3)降水年 际变化大。(由于夏季风进退的方向、控 制时间的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的)。
城市分布与城市化
潍坊市依据“壮大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 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一 主五副两翼”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五副两翼” 的城镇空间结 构。
潍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带来的问题: 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人 们婚育观念的变化、青少年犯罪等。 解决措施:加强管理与保护,进行 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潍坊市各县市区概况(重点)
名称 奎文 区 青州 面积(KM2)人口(万人) 其他 183 1569 53 90.6 潍坊市政府驻地 2008年全国百强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