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计量溯源性

合集下载

测量的溯源性

测量的溯源性

映的信息,应与有关的法规、规程或规范的要求相一致。 对持有某一等级测量仪器的部门或企业,至少应按溯源等级图提供其上一等
级测量标准特性的有关信息,以便实现其向国家基准溯源。
三、检定系统表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 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 性,称为溯源性。
× × 国家基准

(实现/复现的量的范围)

(不确定度)


检定方法
× 等标准 ××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



检定方法
工作标准× ×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
检定方法


计 (名称)(测量 量 范围)(不确定度 器 或允许误差) 具
(名称)(测量 范围)(不确定度 或允许误差)
诊断器具的导则(Directive 98/79/EC),该导则的一项关键内容是对体外诊断器具 的溯源性要求,“其校准物质和/或质控物质定值的溯源性必须通过已有的高一级 的参考方法和/或参考物质予以保证”。欧洲导则是法律文件,生效后各成员国必 须实行。欧洲体外诊断器具导则的签署意味着体外诊断器具的量值溯源问题在欧 洲已上升到了法律高度。虽然该导则只是欧洲导则,而且主要针对体外诊断器具 的生产,但在目前国际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其深远的国际影响是显而易 见的,作为体外诊断器具的使用者,实验室的量值溯源也将成为检验医学的重要 课题。
检定的依据,是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我国《计量法》规 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 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 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 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因此,任何企业和其他实体是无权制 定检定规程的。

计量标准溯源性控制程序

计量标准溯源性控制程序

计量标准溯源性控制程序、目的为使测量设备能持久稳定地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确保量值得准确可靠,应将各测量设备测量的量值逐级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

2、适用范围所用测量设备,包括计量标准和工作用测量设备的确认(校准)溯源。

3、职责计量室负责溯源工作的具体实施,质检部负责溯源工作的监督管理。

4、工作程序4.1、计量室应对公司计量标准建立档案资料应包括:4.1.1、计量标准履历书长期保存4.1.2、计量标准证书长期保存4.1.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保存5年4.1.4、检定证书(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保存5年4.2、计量室做好每次的校准记录,并妥善保存。

应记录的内容有:检定单位、检定证书号、测量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出厂编号、检定结果、检定员、检定日期、有效日期及其它说明等。

4.3、计量室负责对公司各种测量设备编制溯源链,即绘制量值传递系统图以此证明此溯源性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

4.3.1、本公司需要编制的量传图内容包括:a.上级计量部门b.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已建标的标准器)应注明标准名称、精度等级、测量范围、规格型号、配备位置及数量、检定周期等。

c.工作用测量设备,应注明其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分度值或测量极限误差等。

a.温度类量具量值传递系统图b.压力类量具量值传递系统图c.电位差计量值传递系统图e.力学量具量仪量值传递系统图f.热学量具量仪量值传递系统图4.4、工作程序4.4.1、质检部应不定期对溯源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做好记录,对所做记录应集中保存。

5、相关文件:量传图6、记录a.计量标准履历书b.计量标准证书c.计量标准技术报告d.检定证书(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

医学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性

医学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性

医学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性医学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性1.术语VIM——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由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医学联合会(IFC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理论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发布。

1.1 量[1](quantity)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VIM:1993,定义 1.1] 可分为:广义量(quantity in a general sense):在化学界和临床化学界常称量类(kind-of-quantity)[2]。

特定量(particular quantity):为规定了一定条件的量类,很多情况下简称为量。

原则上需三要素来描述,即系统(system)、组分(component)和量类。

“系统”在临床实验领域可简单理解为样品物质,如血液、血清、尿液等;这里的组分指样品中的被测(measurand)物质成分。

如“24小时尿液(系统)中葡萄糖(组分)的物质量(量类)”是一个特定量[2]。

1.1.1分析物(analyte):定义为单一化合物[3]。

溯源到SI(国际单位制)的通用系统。

如电解质/金属、代谢物(胆固醇、尿素、尿酸等)、类固醇、甲状腺激素(T4和T3)和维生素,测量的试验结果以每升摩尔数(分数)术语表示。

1.1.2物质(substance):指的是以异构体、糖化型式和破碎产物等所有形式存在的一种不纯的混合物的“生物物质”[3]。

如:所有的蛋白质和糖化蛋白——常用某种免疫化学技术测定——试验结果不以SI单位表示,有的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单位或生产商制备的质量单位表示。

为了与“分析物”区别的方便,指定这类叫做“物质”。

1.1.3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是指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量值常可简称为值(value)[2]。

量值的溯源性的名词解释

量值的溯源性的名词解释

量值的溯源性的名词解释在科学领域中,量值的溯源性是指测量结果和测量标准之间的关联性和可追溯性。

量值的溯源性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要素,它对于保证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量值的重要性量值在现代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新材料开发、医学诊断,还是在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各个领域,准确的量值都是决策和判断的基础。

因此,量值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对于各个领域的正确评估和辅助决策至关重要。

二、溯源性的含义量值的溯源性是指测量结果和测量标准之间建立关联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追溯到一个良好定义且决定测量结果的标准。

当我们测量一个物理量时,基于国际统一的单位定义和标准,我们将其与这一标准进行比较,并通过校准和测量链的各个环节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测量的链条量值的溯源性是通过构建测量链条来实现的。

所谓测量链条,是指将测量过程分为多个步骤,并将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保证起来。

测量链条一般包括测量仪器的校准、测量方法的验证、测量标准的建立等环节。

这些环节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与国际上公认的标准相关联。

四、国际度量衡制度国际度量衡制度是保证量值溯源性的一项重要机制。

国际度量衡制度通过国际度量单位制(SI制度)来确保量值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SI制度中,通过定义几个基本单位(例如米、千克、秒等),以及导出单位(例如焦耳、帕斯卡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量值体系。

科学家们在测量和实验中使用这些单位,并与国际上的标准进行比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五、应用领域量值的溯源性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医学领域,准确的测量结果是判断和诊断的基础。

例如,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的准确测量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准确测量各种污染物和有害物质浓度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环境状况和食品质量,保证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在工业生产中,准确测量各种物理和化学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第三章计量溯源性(第一、第二节)-2

第三章计量溯源性(第一、第二节)-2

第三章计量溯源性主要内容第一节计量溯源性第二节测量标准第三节校准第四节计量检定第五节计量比对第一节计量溯源性一、有关术语及定义1、计量溯源性——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

1)参照对象:可以是实际实现的测量单位的定义,或包括无序量测量单位的测量程序,或测量标准。

注:序量——JJF1001-3.28条款:由约定测量程序定义的量。

如洛氏硬度HRC标尺:洛氏硬度是以压头压入的深度值计量被测材料硬度值的,规定每压入0.002mm,为洛氏硬度一个单位。

HRC是总载荷为150kgf,压头为120º圆锥金刚石测试的硬度值。

2)计量溯源性要求建立校准等级序列。

3)“溯源性”有时是指“计量溯源性”,有时用于其他概念。

当有产生混淆的风险时,最好使用全称“计量溯源性”。

2、校准等级序列——从参照对象到最终测量系统之间校准的次序,其中每一等级校准的结果取决于前一等级校准的结果。

1)沿着校准的次序,测量不确定度必然逐级增加。

2)校准等级序列由一台或多台测量标准和按测量程序操作的测量系统组成。

3、计量溯源链——用于将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测量标准和校准的次序。

简称溯源链。

1)计量溯源链是通过校准等级关系规定的。

2)计量溯源链用于建立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

4、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参照对象是实际实现的测量单位定义时的计量溯源性。

简称向单位的计量溯源性。

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是计量溯源性的一种形式。

5、溯源等级图——一种代表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测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溯源等级图是对给定量或给定类别的测量仪器所用比较链的一种说明,以此作为其溯源性的证据。

6、国家溯源等级图——在一个国家内,对给定量的测量仪器有效的一种溯源等级图,包括推荐(或允许)的比较方法或手段。

在我国,也称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7、量值传递——通过对测量仪器的校准或检定,将国家测量标准所实现的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的测量标准传递到工作测量仪器(工作计量器具)的活动,以保证测量所得的量值准确一致。

8.量值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详解

8.量值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详解

量值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一、计量学溯源【计量学定义】•metrology•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注:计量学涵盖测量的所有理论与实践的方面,包括其测量不确定度和应用领域。

计量学工作特点是:–准确性:测量结果和真值一致性。

–一致性:在一定不确定度、误差极限、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准确性。

–溯源性:是准确性和一致性的来源。

–法制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测量仪器检定表【测量定义】•测量(measurement):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

•注1:不适用于标称特性。

•注2:意味着量的比较并包括实体的计数。

•注3:测量先决条件是对测量结果预期用途相适应的量的描述、测量程序、根据规定测量程序(包括测量条件)进行操作的经校准的测量系统。

【量定义】•量(quantity):现象、物体或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个数和一个参照对象表示。

•注1:量的属概念可分为几个层次的种概念。

•注3:量的符号见国家标准“量和单位”。

一个给定符号可表示不同的量。

•注4:医学实验室中量的名称首选国际理论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规定的格式,即系统-成分:量的类型。

如血浆(血液)-钠离子:特定人在特定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等于143mmol/L。

•注5:量从概念上一般可分为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或基本量和导出量。

•注6:这里定义的量是标量。

然而,各分量是标量的向量或张量也可认为是量。

【测量程序定义】•测量程序(measurement procedure):根据一种或多种测量原理及给定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模型和获得测量结果所需计算的基础上,对测量所做的详细描述。

•注1:通常要写成充分而详尽的文件,以便操作者能进行测量。

•注2:可包括有关目标测量不确定度声明。

•注3:有时被称作标准操作程序/SOP。

【测量系统定义】•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一套组装的并适用于特定类型量在规定区间内给出测得值信息的一台或多台测量仪器,通常还包括其他装置,诸如试剂和电源。

量值溯源基础知识

量值溯源基础知识

第四章量值溯源一、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性的定义量值传递――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一致。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也称为“可溯源”,这条不间断的比较链称为溯源链。

溯源性一般通过溯源等级图(国家溯源等级图或国际溯源等级图)来表达。

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从技术上说是一件事情,两种说法。

过去我们建标时常说:“建立起来,传递下去”。

这是计量部门主动做的事情。

现在国际上要求各生产厂的量值都要有溯源性,这是要求生产厂主动将自己的测量结果与相关的国家标准或国际基准联系起来。

其目的都是一样。

也就是实现测量结果在误差的范围内统一,而且是统一到国际基准上。

近年来,各发达国家为了保证量值的溯源,保证量值的统一,对负责校准的实验室开展了认可,获得认可的实验室,不仅对其用于校准的标准,校准的方法及影响标准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考核,而且有较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因此,由经过认可的实验室对标准进行校准,能获得可靠的溯源性。

我国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考核,类似上诉的实验室认可。

在我国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或经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对其测量仪器进行检定,也就保证其溯源性。

我国的计量法规定要对企(事)业单位的最高标准进行考核。

这是我国保证获得溯源性的一种有效措施。

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性的区别量值传递是按照计量检定系统将计量基准所哦复现的量值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逐级传递下去,以确保全国的计量器具的量值,在一定允差范围内有可比性,准确一致。

量值溯源是通过不间断的比较链,是测量结果能够与国家或国际的标准联系起来。

因此,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

单从术语含义看,存在以下区别:(1)量值传递是强调从国家建立的基准或最高标准向下传递;量值溯源是强调从下至上寻求更高的测量标准,追溯求源直至国家或国际基准,是量值传递逆过程。

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

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

计量溯源性要求 解读(10)
上 一 级 计 量 标 准 本 单 位 计 量 器 具 被 测 对 象
检定/校准机构名称:XX市计量院 计量标准名称: 电子天平 测量单位名称/单位: 容量/mL 测量范围: (0.1~3000)mL 不确定度: U=(0.007~10)mL,k=2
设备名称: 单标线容量瓶 测量单位名称/单位: 容量/mL 测量范围: (10~250)mL 准确度等级: A级/B级
计量溯源性要求 解读(2)
对于在测量模型中有一个以上输入
量的测量,每个输入量值本身应当是经
过 计量溯源的,并且校准等级序列可形 成一个分支结构或网络。为每个输入量
值建立计量 溯源性所作的努力应与对测
量结果的贡献相适应。
计量溯源性要求 解读(3)
U0 ≤(1/3~1/5) U1 国家计量基准 复现量的范围 不确定度 U0( k2) 一等计量基准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U1( k2) 二等计量基准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U2( k2) ZZ测量仪器 测量范围 最大允差 2 U1 ≤(1/3~1/5) 2 XX测量仪器 测量范围 最大允差 3 U2 ≤(1/3~1/5) 3 YY测量仪器 测量范围 最大允差 1 U0 ≤(1/3~1/5) 1
实验室一定要对被校仪器设备的校准结果 进行核查、确认!包括校准结果是否符合仪器 本身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是否满足检测标准 、方法的要求!实验室一定要检定或校准机构 提供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一定要经过技术 负责人确认,包括是否需要使用修正值或修正
因子,或停用、报废相关设备!
例1:某实验室用于监控被检测胶粘剂样品 表干时间的养护室的温湿度表 [标准要求:(20 ±2)℃;(50%RH ±5%RH )] 1、温度(MPE:±2℃) 校准结果(℃) 实际值 被校仪器读数 示值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测量设备溯源回来后,由设备负责人检查设备、附件、资料等是否齐全完整;对溯源技术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或报告》或《检定证书》,设备负责人和技术主管对溯源的信息、数据和结论以及是否满足开展工作的要求等进行有效确认。同时,根据设备的使用状态和使用频次,依据JJF 1139《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TRL-004《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确定测量设备的溯源周期要求,并完成《设备溯源结果确认记录》。
文件编号:CX10-2018
计量溯源性的控制程序
版本/更改次数:V2.1 目的
为了保证检测校准设备的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标准)、或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或经CNAS认可实验室,确保检测校准物品的量值准确、单位统一且有效,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实验室检测校准测量设备、标准装置、配套设备的量值溯源性的控制管理。
6 质量记录
6.1××××年度《设备溯源方案》
6.2 《设备溯源结果确认记录》
6.3《设备不满足要求时有效性评价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JJF 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
3.6TRL-004:2017《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4 职责
4.1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编制统一的年度设备溯源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4.2 设备负责人和技术主管负责对设备计量溯源的结果进行有效确认。
4.3 设备负责人和技术主管负责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期间核查工作。
5.7 不需要溯源的设备如配套装置,由设备负责人在使用前验证其功能是否满足检测校准方法的要求、或检测校准工作使用要求。
5.8 测量设备原则上只允许用于实验室内的检测校准工作,除非能够证明离开实验室的工作现场不会对测量标准产生失效性影响。否则经管理层审批后,方可实施。
5.9 测量设备一般不外借使用。特殊情况下,在保证不影响其性能和技术指标的条件下,经管理层审批后方可借出。
5.10 测量设备在技术上没有溯源途径、不能完成溯源工作,如标准物质需提供有效的标准物质证书,特殊用途的设备可通过实验室间比对、计量比对、量值核查等方式证明量值准确、保证满足使用要求。
5.11 当测量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向管理层报告,并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测量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性能,完成《设备不满足要求时有效性评价表》。
5 工作程序
5.1 需要溯源的测量设备,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年度《设备溯源方案》,内容包括校准参数、量值范围、不确定度、校准周期等内容,经审批后实施。
5.2 测量设备根据溯源方案,直接溯源到国家基准(标准)、或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或经CNAS认可实验室等有资质和能力的单位。
5.3 如实验室本身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首先由实验室完成测量设备的计量溯源工作。
3 引用文件
3.1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2017)
3.2CL01-G0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3.3CL01-G002:2018《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
3.4 CL01-A025: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
5.4 测量设备每次计量溯源工作统一派专人负责溯源工作,明确溯源的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保证溯源途中的安全。
5.5 测量设备进行量值溯源时,要求溯源技术机构给出完善、准确的不确定度信息,即
文件编号:CX10-2018
计量溯源性的控制程序
版本/更改次数:V2.0版/0
实施日期:2018年09月01日
在《校准证书或报告》、或《检定证书》明确出具溯源结果的不确定度信息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