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路

合集下载

专题01 一带一路(上)-2020高考历史热点专题直击冲刺·三轮复习

专题01 一带一路(上)-2020高考历史热点专题直击冲刺·三轮复习
——《汉书·张骞传》
(1)根据史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 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从汉代政治上 大一统对商路的开拓、经济上中外贸易交流和产品需 求、贸易动力等方面分析其条件;第二小问,可从汉 朝经贸往来上分析其特点。
【参考答案】
历史条件:西汉建立,张骞通西域,交通条件较好;中 国丝织技术先进,丝绸影响扩大;罗马帝国对中国的 丝绸有强劲需求。
汉代主要特点:历史悠久;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商品; 贸易动力主要来自罗马帝国;以中亚为桥梁;区域范 围广。
2、唐朝: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
史料二:“其后贞元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鸿 胪者,莫不毕纪。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入安东道, 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 回鹘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宋元 海上 丝绸 之路 繁盛
(1)概况: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 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 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由陆路为主转为海路为主的原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陆上 丝绸之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 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易陆路运输;经济重心南移,南 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 经验的积累;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的活动
“交流、合作、共赢” 历史主题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史背景:“丝绸之路”的历程
看“一带一路”
• 国内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 国际背景:当代世界发展特点和趋势 • 战略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同享机遇 共谋发展(热点课件)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同享机遇 共谋发展(热点课件)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

史料价值题答题模板 1.首先,明确固定的答题格式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来源
……
……
材料内容 2.其次,填充具体内容
……
……
(1)材料来源:根据材料出处和史料性质(是实物史料还是文字史料,是一手史料
还是二手史料)判断其史料类型,并分析其作用。比如一手史料可以作为直接证
据,证明该史实的存在;二手史料可以作为一手史料的补充,从更多角度去了解
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建设 2014.11,中国设立丝路基金, 2019.4,各方达成多项务 “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对相关建设给以资金支持。 实成果以及项目合作协议等。
1.21世纪的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有利条件。
(1)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 世界。”
——【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2023春晚链接:中西合璧《一带繁花一路歌》 以花为名,飞花为令,唱响各国经典歌曲,
以开放姿态展现文明交流互鉴带给各国人民的 喜悦与欢欣。
哈萨克斯, 郁金香
中国 茉莉花
二、触摸 “丝路”的时代脉搏——继承与超越
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 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 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 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 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 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海上丝绸之路
= 一带一路
【知识链接】
“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历史经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真题研析】 (2022·全国甲卷·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 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 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答案】D【解析】由材料“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 可知宋代主要出口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手工业制成品,由材料“政府每年从海上 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可知手工业发达,产品享誉海外,故选D项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之一带一路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之一带一路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之一带一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一带一路”是当今社会热点,也是高考重点,复习备考我们应重点关注。

“一带一路”构想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是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后来不断演变为沟通中国与亚欧非多国的商贸、物流及文化大通道的古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1.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1)丝绸之路是张骞于西汉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连接亚欧非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的总称。

(2)汉武帝以后,国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采取积极对外政策,与西域地区建立联系。

(3)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4)开辟“海上丝绸之路”:(3)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

4.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迅速(1)宋代由于国家政权极为薄弱,与西域的联系受到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废弃。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2)元代,丝绸之路再度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发展迅速。

(3)元统一中国,社会环境安定,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昌盛。

5.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趋于萧条,几近停滞(1)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不再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要道,而是作为记录中外交往历史遗迹的标志而存在。

(2)清朝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薄西山,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

(3)清朝虽然开设“十三行”,但是与西方的联系大为减少,因此,当西方正在革新政治体制,开展经济运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时候,古老的东方还沉浸在自己的文明里“自我陶醉”,此时的中国已距离先进的西方很远很远,丝绸之路的价值已被“暴殄天物”了。

高考历史 一带一路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

高考历史 一带一路复习素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素材

“一带一路”【概念阐释】“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古代背景史实】丝绸之路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人开创的以某某、长安为起点,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

西汉时期,X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于(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从长安(今某某某某)出发,联合大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

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

西汉末年,丝绸之路一度断绝。

东汉时期,班超从某某出发,再次出使西域,他到达了西域,他的随从到达了罗马。

这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对话。

唐代,某某人玄奘沿着丝绸之路历时19年到印度求取真经,促进了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

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高考热点-一带一路

高考热点-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一带一路”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贸易和交流网络,“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

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等国家。

中国-南亚-东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海上战略堡垒:分别由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一带一路”意义:有利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有利于推动区域合作,走向共同繁荣;有利于增强中国实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从未来态势:有利于我国西部开发,实现产业升级,又使沿海地区更加便利,开展全球贸易,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开拓国际市场,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高三历史热点专题一:一带一路专题复习共29页文档

高三历史热点专题一:一带一路专题复习共29页文档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三历史热点专题一:一带一路专题复习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பைடு நூலகம்,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考历史热点一带一路

高考历史热点一带一路

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一带一路,你了解多少?一、概念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 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二、为什么借丝绸之路的名号?1、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推动了国家的繁荣,使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两三成,排名第一。

(穿越到那个时代,中国梦就成了!)2、当今中国发展不错但面临内忧外患①内忧:国内大规模基建投资,地方政府债务高居不下,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实体经济待转型,环境也不允许走从前的老路,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大火、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

②外患:美国正试图绕开中国推进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重新制定全球新的贸易规则(到那时我们就被OUT了!)总之,经济增速下滑,而传统的出口、投资等拉动方式不可持续,消费又没跟上!3、为什么想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①这块区域包括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约46亿,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29%。

它们多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行,而且还有资金瓶颈。

②而中国恰好有优质过剩产能又有资金支持。

像高铁、核电、高端装备、、生产线等都是我们希望向一带一路国家拓展的出口领域;而我国的海外资产总额达6。

29万亿美元,储备资产达3。

95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收益很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好可以用来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的区别一带一路对外输出产能并给予资金扶持的模式,被很多人类比为“马歇尔计划”(两者相同点:都以“走出去”为核心;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都重视金融货币上的合作)其实两者有本质区别。

2020届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热点主题四 “一带一路”—承载“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0届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热点主题四 “一带一路”—承载“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一带一路”促进经贸合作,能源、金融、人力 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是加强东西方文化、政治交流的好 机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3)共创繁荣发展 “一带一路”是各国发展与合作,物质与精神相结 合的道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单纯的经济合作之路。 同时更是政治沟通、文化交流之路,必将对相关国家和 地区的共同繁荣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5.丝绸之路留给人们的历史启迪 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悠久,虽然发展历程复杂艰难, 但是它在各个朝代都有发展和变化,其总体趋势是不断得 到开拓和发展的,这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历史发展中的丝 绸之路,更好的分析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的相关问题。 二、“一带一路”的时代新内涵 1.提出“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 (1)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的主题。
3.“一带一路”的开放性 (1)开展区域合作 ①“一带一路”是在各国着力寻找新的火车头带动经 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出的,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当 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各国迫切需要新的力量发展经济, 区域合作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式。 ②“一带一路”倡议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东边 连着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这对于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有积极的意 义。
2.隋唐是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 (1)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状态, 社会环境稳定,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 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2)唐初以后的两百年,是丝绸之路通畅,贸易发 展,经济交往顺畅的全盛时期。自贞观以来,唐与西方 的大食、印度等建立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关系。
(3)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 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
3.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迅速 (1)宋代由于国家政权极为薄弱,与西域的联系受到 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废弃。 (2)元代丝绸之路再度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发展 迅速。 (3)元统一中国,社会环境安定,经济发展,丝绸之 路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昌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 业 中
仓心
制瓷中心
临安
造船中心
泉州
广州
外贸中心
2、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北宋海 外贸易的发达?
①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 港;
②外贸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 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管理机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 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有利因素 有哪些?
3/23/2022
(三)、时代背景
——适应陆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需要。 ——顺应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需要。 ——中国对外开放实现新突出的迫切需要。
3/23/2022
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推进情况
1.战略构想
——合作重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 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1、 西北、东北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2、清西初南顾地区炎:武打评造价西北南方、文中南化地时区曾战说略:支‘点今,形日成北方21
世有纪二海患上,丝一绸曰之路地与荒丝,绸一之曰路人经荒济带。有’机地衔荒接是的指重北要门 户方;经发济挥的云衰南退区位,优人势荒,是推指进文与化周边上国的家衰的落国。际运输通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 路(共40 张PPT)
五、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模块知识点
中国古代: 1、从西汉到明朝中期的陆海丝绸之路 2、江南开发与唐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3、商业: 唐、宋的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手
工业: 丝绸 瓷器 4、港口: 泉州 广州 明州 杭州 登州 扬州 5、中东: 四大发明的传播; 6、教训: 闭关锁国政策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 路(共40 张PPT)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 路(共40 张PPT)
人物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 达·伽马到 比较结果
达美洲 达印度
(特点)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时间早
次数 7次 郑和下西4次洋是世1次界
三、“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
1.提升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影响力。 2.推动区域合作发展。 3.增强中国战略安全。 4.引领中国深入实施向西开放战略。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 路(共40 张PPT)
四、一带一路”命题方向
1.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手工 业的发展与对外贸易。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 路(牵涉到汉唐宋元明清的对外贸易)
在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节课后,我设计了 三道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课后练习题,来 弥补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处理经济重心 南移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一笔带过的不足。
1、观察比较唐宋时期两幅中外交往线路 图,至少找出两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阿拉伯半岛

印 度

高丽、 日本
临 安
明州
广泉 州州
苏门答腊岛
纺织中心

湖 粮
——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东 盟10+1、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州合 作对话、亚信会议、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 作等。
3/23/2022
3、应对策略 1、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2、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3、完善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 4、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2.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为切入点, 考查区域经济集团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3.以“一带一路”地区政府合作为切入点,考查 国家安全与区域稳定(中国与上合组织)。
4.考查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及全球经济的意义。 5.考查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 6.以“一带一路”的战略目的为切入点,考查政
人数 船数
22航70800多海0艘史上的1157艘0壮0 举!14艘60
次数多 人数多 船数多
船只 长44丈(151.8米)长24.5米 大小 宽18丈(61.6米) 宽6米
船只大
到达 亚非30多个国 美洲 范围 家和地区
印度 范围广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 路(共40 张PPT)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 路(共40 张PPT)
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 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 内陆地区。
3/23/2022
3、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给长江经济带战略江南地 区带来重大机遇。
4、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西北、西南)和民族贫困 地区支持力度,为我国加快推进扶贫攻坚,改善 发展条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古代外交
汉朝: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大唐 西域记》) 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海外贸 易超过前代 元朝: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纪》) 明朝: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 澳门居住权 清朝: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闭关锁 国
一带一路——真题回顾
•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 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 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 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 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 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 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 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 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 政治: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 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 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国手工业发达,手工 业品瓷器等在世界得到广泛的欢迎。
• 思想文化:指南针的运用;造船技术的进 步。
• 对外:政府推行开明的对外开放的政策。
• 民族关系:北方多战乱,陆上丝绸之路受 阻。
“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
投资) 11.通商口岸; 1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战后中国逐渐成为国
际政治的重要一员。 13、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如四大发明
的传播;14、新殖民主义或殖民扩张、资源的 争夺(中东成为新冷战的重要战场);西方文 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碰撞。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 路(共40 张PPT)
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转变(战后资本主义经 济的调整、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 路(共40 张PPT)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一带一 路(共40 张PPT)
7.马歇尔计划(有放(走出去); 9.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古代、近代、现代); 10.经济的转型升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