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

MIS TLIF介绍: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

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疾病的方法,PLIF是

一种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但手术中需要广泛剥离椎旁肌和切除后方结构,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因此,TLIF技

术应运而生,它的优势在于手术中不必牵拉神经根,但肌肉入路并没有改变,仍然存在对肌肉的损伤。MIS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这个问题,MIS TLIF技术在手术技术和适用指征等方面得

到不断完善和充实,并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

手术适应征包括腰椎滑脱症、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退变性侧、后凸。经过研究和研究,作者对MIS TLIF技术进行了改良,使得研究曲线降低,手术时间和

费用减少,更多的医生可以掌握该技术,更多的患者可以受益。

手术采用全麻,患者俯卧于标准手术台。手术技术包括减压和椎间固定融合。在C臂透视下确定手术切口,切口一般

位于正中线旁开2指处,深入分离间隙,进行减压和椎间固定融合。

总之,MIS TLIF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肌肉和神经,提高手术效果和疗效。

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open-TLIF手术。此外,MIS-TLIF手术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完成MIS-TLIF手术,需要放置逐级牵开管道,并将工作通道底部置于椎间小关节复合体,然后旋紧固定臂。对于单侧神经根致压者,切口应选在症状侧。切除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完全显露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如果病人存在中央椎管狭窄或对侧侧方椎管狭窄,可以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并将工作通道向内倾斜,以清晰显露增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骨赘,以椎板咬骨钳或带弧度高速磨钻实现充分减压。

在椎间隙准备阶段,需要逐级放置椎间撑开器,切除软骨终板及大部分纤维环和髓核,显露骨性终板。在操作过程中需

要注意保护上位神经根,避免损伤。完成椎间隙准备后,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操作。自体三面皮质髂骨是理想的植骨材料,但同时也会带来附加的手术创伤,造成取骨区并发症。作为替代手段,目前常用的选择是应用内置自体松质骨的椎间融合器(Cage),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率和临床疗效。

在椎间融合的基础上,也可以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实现360度融合。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器械固定阶段,需要在C臂透视辅助下选择椎弓根螺钉的进针点。通常进针点位于横突根部和上关节突基底的连线交点。和开放腰椎后路手术相比,椎弓根螺钉进针点可更偏外,以获得更大的向内角度,增加螺钉的抗拔出力。

术后第一天可以下地活动,三天内出院。一般而言,MIS-TLIF的疗效与常规TLIF手术相当,但在手术相关创伤、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有多项研究比较MIS-TLIF和open-TLIF手术的两年随访结果,临床疗效相似,但MIS-TLIF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open-TLIF手术。此外,MIS-TLIF手术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更具优势。

MIS-TLIF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早期疼痛较轻,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与开放TLIF手术相比,MIS-TLIF的临床疗效并不逊色,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

尽管MIS-TLIF手术在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和手术和治疗的相对费用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仍然需要专业的医生和先进的设备来保证手术的成功。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患者应该慎重考虑,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定。

总的来说,MIS-TLIF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虽然它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是选择手术方式时,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做出明智的决定。

椎间孔外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LIF)

椎间孔外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LIF) 目前,脊柱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各种微创理念。现在,中国正处于老龄化阶段,很多以前认为是手术禁忌症的脊柱疾病,可通过MIS技术解决,其创伤小,康复快,患者易接受,有时仅局麻就可安全的解决问题,更符合最近热推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 腰椎椎间融合术(1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的经典且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相继出现如PLIF、TLIF、ALIF、XLIF、DLIF、OLIF、ELIF等等各种术式,但是每一种融合入路都有它的价值与边界。所以不应盲目追求,对待每个患者应个性化的谨慎选取。 图示:各种腰椎椎间融合术

图示:各腰椎融合术式入路方向 最早应用于临床的ALIF可采用腹膜后入路和小切口撑开装置或内窥镜系统等技术,减小了手术创伤,但其大血管损伤和逆行性射精等并发症仍很难完全避免。XLIF避免了后路融合损失后路张力带的缺点,且降低了ALIF大血管损伤的风险,但腰大肌和腰丛神经的损伤却不容忽略。最近热捧的OLIF技术,不需打开椎管,对神经无干扰,可扩大融合面积,使用更宽大的融合器,但其间接减压作用有限。 PLIF是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LIF技术,已普及于各大县医院,但其创伤大,需打开椎管减压,破坏脊柱后方结构,易导致术后医源性腰痛的发生。TLIF技术是在PLIF技术的基础上改良而来,通过切除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不仅减少了对硬膜和神经根的牵拉,同时又保留了棘上、棘间韧带以及骶棘肌椎板附着等后方张力结构。随着MIS 理念的推广,mini-TLIF(minimally invasive TLIF)技术应运而生,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 绍 MIS TLIF介绍: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 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疾病的方法,PLIF是 一种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但手术中需要广泛剥离椎旁肌和切除后方结构,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因此,TLIF技 术应运而生,它的优势在于手术中不必牵拉神经根,但肌肉入路并没有改变,仍然存在对肌肉的损伤。MIS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这个问题,MIS TLIF技术在手术技术和适用指征等方面得 到不断完善和充实,并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 手术适应征包括腰椎滑脱症、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退变性侧、后凸。经过研究和研究,作者对MIS TLIF技术进行了改良,使得研究曲线降低,手术时间和 费用减少,更多的医生可以掌握该技术,更多的患者可以受益。 手术采用全麻,患者俯卧于标准手术台。手术技术包括减压和椎间固定融合。在C臂透视下确定手术切口,切口一般

位于正中线旁开2指处,深入分离间隙,进行减压和椎间固定融合。 总之,MIS TLIF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肌肉和神经,提高手术效果和疗效。 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open-TLIF手术。此外,MIS-TLIF手术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完成MIS-TLIF手术,需要放置逐级牵开管道,并将工作通道底部置于椎间小关节复合体,然后旋紧固定臂。对于单侧神经根致压者,切口应选在症状侧。切除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完全显露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如果病人存在中央椎管狭窄或对侧侧方椎管狭窄,可以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并将工作通道向内倾斜,以清晰显露增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骨赘,以椎板咬骨钳或带弧度高速磨钻实现充分减压。 在椎间隙准备阶段,需要逐级放置椎间撑开器,切除软骨终板及大部分纤维环和髓核,显露骨性终板。在操作过程中需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比如感染、创伤、畸形、退变以及脊柱肿瘤切除后等各类疾病,已有近一个世纪了。典型的融合术是后路、后外侧及前路椎间融合。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要获得足够的显露需要开放的手术入路,然而,伴随外科解剖学理解的增强的新技术的到来,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一些常用于的腰椎间融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被提出。后路主要包括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而前路主要是腹膜后及经腹膜的椎间融合(ALIF)术;其它还有近来被提出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及轴向腰椎间融合术(AxiaLIF)。接下来讨论每种手术的历史回顾、手术适应证、简要概述及手术技术。 历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apener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腰椎间融合术。最初是用前路方法来治疗腰椎滑脱,即ALIF,行椎间盘完全切除、峡部复位,并用尸体骨及辅助自体骨移植。后来到来五十年代,Cloward描述了一种经后路椎板切除的椎间融合术,即PLIF。最初PLIF程序设计是保留腰椎小关节、神经根需后拉以允许有充分空间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或安装cage。为降低神经根损伤及刺激的危险,并提高椎间盘的可视化,TLIF方法出现了。随后的几年中,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的XLIF方法被报导了,这一技术是经腹膜后脂肪及腰大肌的外侧入路抵及腰椎。从理论上说,该方法避免了前路腹膜后及经腹膜入路的潜在并发症,因而避开了传统ALIF入路可能会遇到的大血管。最近,通过骶前间隙的经皮至腰骶椎前的入路已被描述。 手术适应证 腰椎间融合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似。尽管适应证在不同医生及不同患者间有轻微变化,但是大多情况下,决定行椎间融合术需明确有术前节段性不稳、畸形引起的椎管狭窄在减压后可致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致医源性失稳的广泛减压以及有可能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 手术技巧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 概述及优缺点 TLIF技术最开始是由Blume及Rojas提出,然后由Harms等推广,它是对Cloward最先描述的PLIF技术的改进。TLIF技术是单侧入路经椎间孔至椎间隙,这就赋予了它很多理论上的优点。首先,它使用常用的后侧入路,该技术为大多脊柱外科医生所熟知,TLIF进入后侧结构及椎间隙,可获得环形融合。其次,保

资料华西-强生:脊柱微创手术技术会议,经典术式MIS-TLIF实战培训

资料华西-强生:脊柱微创手术技术会议,经典术式MIS-TLIF 实战培训 我是小助理 临床科研两手抓业务能力顶呱呱 启帆医学专注于SCI量身定制,SCI免费评估、SCI翻译润色、SCI发表协助;职称/硕博论文写作;科研课题标书设计撰写。如果有需要,您可以随时和我联系~~ 领取请看文末~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微创脊柱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MISS)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其具有如下优点,软组织损伤少、失血量少、手术部位感染率低、美容效果好以及早期下床或重返工作岗位等。 所以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也应运而生,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更好的肌肉软组织保护减少了术后腰痛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MIS-TLIF 释义 从定义看有三层意思: 1、MIS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微创外科,其核心是保护椎旁肌肉; 2、T是transforaminal ,经椎间孔,说的是显露途径; 3、LIF是lumbar interbody fusion,腰椎椎体间融合,这是我们的手术目标。

MIS-TLIF示意图 今天小助理分享的是由华西和强生医疗专业教育共同组织的培训班,分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讲解,体现出对脊柱微创外科的总体把握,该课程还可以作为医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起点,为进入临床实践 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录一览: MIS TLIF 手术通道放置技术 MIS TLIF 通道减压技术 MIS TLIF 学习曲线 MIS TLIF困难及并发症 MISS学习曲线 MIS-TLIF进阶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mistlif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mistlif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腰椎融合术是一种手术方法,通常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和退变性疾病引起的腰背疼痛。在这个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接入植入物来修复或替换损坏的椎间盘或脊柱部分,在该部 位形成新的骨组织,从而实现椎体融合。 在腰椎融合术中,使用Mistlif联合技术是一个相对新的理念,已经在近几年的外科 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利用锥形管将椎间隙打开、清理并填充临床辅助设备(Mist),从而帮助患者安全快速地恢复的技术。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其手术切口小、无需 切除腰椎的后部结构和快速恢复,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Mistlif联合技术。 使用Mistlif联合技术的腰椎融合手术,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术前准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疾病情况制定手术计划,并告知患者手 术前需要做些什么。 2. 麻醉:在手术进行前,医生会给患者进行麻醉。一般手术麻醉有局部麻醉、硬膜 外麻醉和全麻。 3.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患者腰部正中央位置进行手术切口,一般为1.5到2.5 英寸 的小切口。然后通过离合器工具和锥管将基底椎体抬起,锥管是Mistlif联合技术的关键 设备。 4. 打开椎间隙:医生使用专业工具打开椎间隙并清理椎间盘。这个过程有时会使用Mist来填充清理出来的空隙,从而帮助促进融合痊愈。 5. 植入材料:医生会将植入材料,如螺钉或骨板等,放置在椎间隙中。这些材料有 助于固定脊柱,并在骨组织形成的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 6. 结束手术:当植入材料放置后,医生会修复并关闭手术切口。 使用Mistlif联合技术的腰椎融合手术有几个优点。首先,由于手术切口小,术后恢 复快;其次,患者不需要切除腰部的后部结构,减轻出血和病程;最后,这个技术有助于 增加椎间隙的清晰度,从而使Mist更有效的填补椎间隙。 不过,这个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因此,患者需要 向医生咨询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并注意术后恢复过程。

PLIF、ALIF 及 TLIF 手术

PLIF、ALIF 及TLIF 手术 脊柱融合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连接或融合在一起。融合手术通常需要采用骨移植来促进融合。这种手术需要从患者盆骨取下少量骨组织(自体移植),或从供体获取少量骨组织(异体移植),然后将获得的骨组织放置在两个脊椎之间,使得它们“融合”在一起。借助于生物力学的椎间隔板的植入,植骨将取代在手术中被完全移除的椎间盘。脊柱融合术是脊柱病常见的治疗方法,比如滑脱、脊柱侧凸、重度椎间盘退变或脊柱骨折等。一般在采用广泛的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才考虑融合治疗。本诊所提供三种常见的融合手术,包括PLIF, ALIF 和TLIF。 PLIF PLIF 是指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这种融合术通过患者的背部(后入路)切口达到椎骨。PLIF 手术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术前规划和模板创建。手术前,外科医生使用MRI 和CAT 扫描,以确定患者需要的植入物尺寸。 ∙准备椎间隙。根据融合的级数,在患者的背部开3-6 英寸的切口,然后将脊椎肌肉收缩(或分开),进入椎间盘。外科医生然后小心移除椎弓板(椎板),这样才能够看到和进入神经根部。可对神经根部上面的小关节进行修整,以让出更多空间给神经根。外科医生然后清除受累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并在相邻椎骨表面为椎体融合做些准备。 ∙插入植入物。一旦椎间隙准备完成,把装在融合架里的异体或BMP 骨移植物插入到椎间隙中,以促进两个椎体之间的融合。其它内固定物(诸如棒或螺杆),也可在这时候插入使用以进一步稳定脊椎。 TLIF TLIF 是指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这种融合术是PLIF 手术的一种精细化和最近对腰椎受累的脊柱疾病施行的流行的外科治疗手术。这种TLIF 技术采用与PLIF 术类似的方法到达脊椎,不同的是在患者背部从椎管更侧面的中线切口进入。这一做法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中肌肉剥离数量,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到达椎骨、椎间盘及神经所需要的神经操作量。我们诊所喜欢使用TLIF 方法进行椎体间融合术,因为这种方法通常对脊椎造成的创伤更小,对神经更安全,而且在进行椎骨融合中允许最小入路和最少使用内镜技术。 在PLIF 和ALIF 术中,椎间盘组织从脊椎中移除,并代之以插入椎间隙的骨植入物(如果有必要的话,连同融合架,螺杆或棒)。这些器材的使用有助于促进融合,增加脊椎的力量和稳定性。我们目前应用多种最先进的融合器技术,包括由骨组织、钛、聚合物甚至包括可吸收材料制成的融合架。 ALIF ALIF是指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这种手术与PLIF 术类似,不同的是从身体正面(前部)进行,通常是通过一个在下腹区或侧面3-5 英寸的切口进入。这种切入可能切开小腹肌肉然后再对其进行修复。 我们诊所采用一个非常小的切口进入脊椎的ALIF 方法,这样可以保留肌肉和到达脊椎的正面。这种方法维持了腹部肌肉的力量和功能,常常用来融合L5-S1 的椎间盘间隙。

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之TLIF操作方法、技术优势及技术要点

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之TLIF操作方法、技 术优势及技术要点 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一个主流术式,手术入路多种多样,包括前路的 ALIF,侧路OLIF,DLIF/XLIF,后路的TLIF及PLIF,下面为腰椎 TLIF/PLIF 技术。 TLIF全称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临床主流术式。

图 1:TLIF 技术 TLIF 技术从后方椎间孔间隙进入目标椎间盘,并对所在节段进行椎间隙处理,如椎间盘减压,椎间隙准备及植骨融合。 TLIF 技术是临床最为实用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PLIF 技术在二战期间诞生,通过后方切除椎板,棘突,黄韧带等结构来暴露椎管,解除神经压迫,而后在椎间隙植骨达到椎体间融合的目的。 图 2:PLIF 技术

PLIF 的手术入路需要切除后方椎板、棘突及棘突间韧带等结构,将神经向一侧做一定程度的牵拉(图 3),从而暴露目标椎间盘结构。 其潜在优点是在可以有效保留上下位椎体的关节突关节结构,在早期脊柱没有相对牢靠的固定方法,传统椎板钩等固定方式均无法提供非常有效的固定把持力的时代,这一优点可以很好的弥补脊柱内固定力学上的不足。 PLIF潜在缺点非常明显,因需要保留关节突关节结构来维持脊柱的力学稳定性,在处理椎间隙时必然要对神经一定程度牵拉。 在腰椎偏下部位是腰 3 以下节段,神经适度牵拉并不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对上位椎间盘突出,如腰 2 以上水平,通常此处为圆锥位置,神经非常脆弱,椎板切除的震动或者轻微的椎管挤压就可能造成神经损伤,牵拉神经等操作是绝对禁忌,PLIF 技术基本已经没有应用空间。 PLIF 另一个潜在问题是,椎体后方的稳定结构 PLC 在手术过程中会被切除,而随着对脊柱力学稳定性的认知提高,脊柱后方 PLC 结构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

M-TLIF与W-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

M-TLIF与W-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 王同林;王博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17(14)1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M-TLIF)与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W-TLIF)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M-TLIF组(28例)和W-TLIF组(33例),对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TLIF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更短[(5.0±0.8)cm],术中出血量更少[(89.3±11.2)mL],而手术中X 线片透视次数[(47±10)次]和手术费用[(6.6±1.1)万元]明显高于W-TLIF组患者的(7±2)次和(4.8±0.9)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LIF组术后切口处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和随访腰痛VAS得分优于W-TLIF组,其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率分别为84.9%、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LIF和W-TLIF都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M-TLIF其手术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有效改善术后的腰痛程度;而W-TLIF 其X线透视次数少,手术费用相对更低廉.%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TLIF and W-TLIF in the treatment of single segment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Methods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3,61 patients with single segment lumbar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were trea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which were divided into M-TLIF group (28 cases) and W-TLIF group (33 cases),the clinical efficacy,interbody fusion rate and

MIS-TLIF与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MIS-TLIF与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 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的治疗效果。 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50 例分为两组:行MIS-TLIF治疗的15例纳入观察组,行TLIF治疗的35例例纳入对 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2.01±0.49cm)、住院时 间(6.53±1.84d)、术中出血量(258.55±62.67ml)显著优于对照组(7.10±0.56cm、9.55±2.09d、335.35±78.05ml),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13±0.26分)、ODI评分(25.05±1.28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79±0.25分、21.37±1.36分),P <0.05;两组术后融合率相当(P>0.05)。结论:对于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给 予MIS-TLIF与TLIF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 【关键词】临床疗效;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腰椎退变性疾病;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6-0390-01 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常见手 术方法,虽然治疗有效,但存在机体损伤大、术后恢复慢以及并发症多等缺点。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技术也日益成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 研究将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和TLIF手术应用于腰椎 退行性病变治疗,观察其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宜兴市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腰椎退变性疾 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一节段发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行MIS-TLIF 手术治疗的15例纳入观察组,病程7个月~7年,平均(11.52±1.62)个月;年 龄44~69岁,平均(54.62±6.27)岁;女6例,男9例。将行TLIF治疗的35例 纳入对照组,病程8个月~6年,平均(12.10±1.49)个月,年龄45~67岁,平 均(53.18±5.83)岁,女15例,男20例。两组患儿平均病程、年龄和性别相当(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确定病变节段后,与后正中做一长度为6~ 8cm切口,常规暴露病变节段后,置入椎弓根螺钉,并将关节突、椎板、棘突依 次咬除,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术,暴露椎间盘后,进行植骨,并放入椎间融合器安装,缝合切口,术毕。 观察组: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在C臂机下进行手术,标记定位后,于中线 旁作2cm处做2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确订病变关节后,放置撑开器做Quadrant通道,将并将关节突、椎板、棘突依次咬除,行椎间孔减压并填植间隙后,拆除工作通道,进行植骨,透视检查满意后,椎间隙加压处理,缝合切口, 术毕。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情况、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ODI评分[1]、VAS评分、融合率。 1.4 统计学分析

MIS-TLIF结合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

MIS-TLIF结合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早 期疗效 孙余生;张文志;李旭;段丽群;张峰 【摘要】目的评估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结合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 方法对3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 MIS-TLIF结合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观察手术前后影像学变化;采用疼痛VAS评分和ODI评价患者腰腿 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 完成手术,无硬膜撕裂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70~140(97.0±11.7)min,术中出血量60~380(140.5±40.7)ml,术后住院时间3~6(4.6±1.4)d.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18个月.患者术后CT检查显示椎管均得到有效扩大.所有患者术后临床 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 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 床疗效:优18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3.8%.结论 MIS-TLIF结合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 察.%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 with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via unilateral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canal stenosis.Methods Total 32 patients of degenerative lumbar canal stenosis were treated with MIS-TLIF with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via unilateral approach.Operative time and the 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recorded as well a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imaging change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

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背痛疾病,可引起明显的腰椎间盘退变、突出和压迫神经根等症状。为了治疗这一疾病,医学界不断进行研究,逐步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腰突手术方法。 目前,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有几种,包括微创椎间固定术(MIS-TLIF)、经皮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Lumbar Fusion,PLF)、微创植骨融合术(MIS-ALIF)等。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微创椎间固定术(MIS-TLIF)。这种手术方法通过微小切口切开腰背部肌肉,通过可视化操作技术,实现椎间盘突出病变的切除和椎间融合的稳定。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椎间固定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等优势。此外,由于手术切口小,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第二种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是经皮椎间融合术(PLF)。这种手术方法通过一小切口或经皮穿刺的方式,操作椎间融合装置将椎骨固定在一起,达到脊柱稳定的目的。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椎间融合术的切口更小,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降低。此外,经皮椎间融合术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期,提高手术疗效。 最后一种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是微创植骨融合术(MIS-ALIF)。这种手术方法通过腹部切口,经腹腔操作,在椎间盘突出病变的同时,植入人工椎骨或同种异体

骨植入物完成植骨融合。相比于传统的经腹手术,微创植骨融合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出血和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腰突手术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微创椎间固定术、经皮椎间融合术和微创植骨融合术是目前的最新腰突手术方法,它们在创伤和并发症的控制、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每种手术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相信腰突手术方法会越来越先进和精确,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今日公开课】TLIF技术治疗腰椎疾病,一文掌握!

【今日公开课】TLIF技术治疗腰椎疾病,一文掌握! 课程导读 经腰椎后正中入路的椎间融合术(PLIF)显露范围广泛,视野清晰,术后融合率明显提高,曾一度成为腰椎手术的“金标准”,但PLIF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会削弱腰椎节段的稳定,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等。而于2003年,Foley首先报道的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技术(MIS-TLIF),在手术技术、适用指征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 本次课程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潘新主任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为我们详细讲解如何通过正中切口Wiltse间隙入路TLIF治疗腰椎疾病。 戳↑↑↑二维码、免费观看课程视频 ◆◆◆ ◆◆ 课程知识点 知识点1 mis-TLIF的优缺点 (一)优点 1、椎旁肌损伤小; 2、手术失血少; 3、术后疼痛轻; 4、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 5、住院时间短。 (二)缺点 1、手术时间长(早期); 2、手术费用高; 3、学习曲线长;

4、X线透视多; 5、微创通道和镜下操作。 知识点2 常用的mis-TLIF技术 1、单侧旁正中纵行切口经Wiltse入路微创通道下TLIF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2、双侧旁正中纵行切口经Wiltse入路微创通道下TLIF; 3、正中切口皮下游离Wiltse间隙入路微创通道下TLIF(mo-TLIF)。 附:病例分析 病例1:48岁男性患者,腰痛2年,右下肢麻木疼痛半年,腰间盘突出。 查体:跛行步态,右侧股后方及右小腿后方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右侧踝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 手术:mo-TLIF 病例2:46岁男性患者,LDH,mo-TLIF术后6天 问题:与open-TLIF及mis-TLIF相比,mo-TLIF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扫码观看免费视频,学习完整知识点) 知识点3 mo-TLIF技巧要点 1、术前MRI或CT预计旁开距离; 2、透视定位; 3、旁开距离;

2023年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研究现状及展望(完整版)

2023年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研究现状及展望(完整版)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成熟手术方式之一。与传统开放腰椎融合术比较,MIS-TLIF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复工快、术后早期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并且远期能达到与开放手术基本相同,甚至更佳的疗效。 同时,MIS-TLIF在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随着手术器械和技术的发展进步,MIS-TLIF存在的手术视野受限、学习曲线陡峭、射线暴露多等问题有望逐步得到改善。 腰椎退行性疾病(LDD)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严重时可伴有下肢感觉异常、下肢肌力减退、行走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已成为治疗LD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1],然而传统TLIF需较长的手术切口,对椎旁软组织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恢复较慢。2002年FOLEY等[2]首次提出微创TLIF(MIS-TLIF)能减少出血和软组织损伤,加快术后恢复,并且能达到与TLIF基本相同的疗效。然而MIS-TLIF也存在手术视野受限、学习曲线陡峭、射线暴露多等问题[3]。 现将MIS-TLIF治疗LDD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综述如下。

01、操作要点 相较于腰骶肌劈开入路,临床多选用Wiltse间隙入路放置减压通道,因Wiltse间隙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脂肪填充,无神经、血管穿行,较易分离且相对安全[4]。手术切口通常旁开后正中线3.5~4.0cm。 微创通道穿过皮肤、软组织、腰后群肌肉抵达操作区,显露椎板外缘和关节突关节,然后使用磨钻、椎板咬骨钳、超声骨刀切除部分上下关节突、部分椎板、外侧黄韧带,显露硬膜囊及下行神经根[5]。将神经根拉向内侧可见突出的椎间盘取出游离髓核并切除椎间盘,刮除上、下终板软骨面,完成对中央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的减压。随后置入大小合适的椎间融合器。 目前,MIS-TLIF手术内固定方式大致分为4种,即双侧切口双侧椎弓根螺钉(BPS)固定、单侧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BPS)固定、双侧切口UPS联合对侧关节突螺钉(UPFS)固定、单侧切口UPS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PS+TLS)固定。选择单侧还是双侧固定的学术观点尚未达成一致。 有研究发现,BPS与UPS的临床效果、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UPS存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短期优势[6]。目前,UPFS与UPS+TLS临床应用和学术研究较少见,尚需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02、疗效评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