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八上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人教八上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人教八上物理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课方案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课方案(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观点及其单位。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着水的密度。

3、试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说生活中一些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丈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丈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5、会调理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6、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要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的观点。

[ 知识梳理 ]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特色:不随形状、状态、地点而改变3、单位: kg、 g、 mg4、丈量:天平、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2、特色: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3、公式:ρ =m/v4、单位: kg /m3 、 g /cm35、物理意义:天平: 1、结构:横梁、均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2、使用:a、测固体质量b、测液体质量c、特别丈量a、测固体密度b、测液体密度计算: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2、质量计算3、体积计算4、密度计算[ 复习内容 ]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一样的观点。

全部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

(2) 、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 t g mg对证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3)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地点、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自己的一种属性。

(4)、丈量:在丈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 平常生活中常用的丈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丈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经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1 / 5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察看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
3.探究作业:
-探究物质的密度与其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如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特点,并尝试解释这些特点。
-研究浮力与密度的关系,通过实验或资料查询,了解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则沉入水底。
4.思考作业:
-思考质量与密度在工程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质量与密度在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的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测量密度的方法,强调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2.教学重点: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有效结合,进行问题分析。
对于这一难点,我计划采取以下教学设想:
-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如设计一系列与质量、密度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强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如通过图表、公式等工具,帮助学生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互动式教学:
-利用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内化。
-通过角色扮演,如让学生扮演科学家、工程师等角色,模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代入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如力的概念、简单机械等。但在质量与密度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质量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密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验操作方面,可能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技能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代数运算、函数关系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实践性教学:
-设计一系列由简到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质量与密度的测量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 教案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 教案设计
(2)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通过密度知识的学习,可为我们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提供新的办法。如可用天平“称出”物体的体积,用直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密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①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②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③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④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密度公式ρ=m/V变形后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公式: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天平的正确使用:
(1)放: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处;
(2)调: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3)称:把物体放在里,用向右盘中从至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记: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
1. 密度:某种物质的与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单位是。
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 水的密度ρ=1.0×103kg/cm3表示:
4. 密度知识的应用:





重点:突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查缺补漏,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查、自纠、自补。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前导学
自行复习教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量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千克=克=毫克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它不随物体的、、、而改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案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目标:1.回顾本章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3.会运用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密度知识的应用 难点:理解密度的概念 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形成网络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

(学习要求:请课前自主完成,并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

定义: 叫质量。

单位: 、g 、mg 、t ;其换算关系 实验室用工具 ——质量 工具常用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测量 直接测量:固态(或粉状)质量方法 特殊测量:微小质量、液体质量 定义 : 叫密度。

公式:密度 单位:kg/m 3、常用单位 , 换算关系:测定:测质量、测体积,用公式ρ= mV计算密度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 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例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ρ甲:ρ乙=4:1B .ρ甲:ρ乙=1:4C .若V 甲=V 乙,则m 甲< m 乙 D.若m 甲= m 乙,则V 甲>V 乙 规律小结:质量和密度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例2.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规律小结: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当物体的密度小于物质的密度时,该物体一定是空心的规律小结:瓶子装满水后的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也等于装满另外一种液体的体积。

即:V 水=V 容积=V 某液体(前提条件:瓶子装满水和其它液体) 课堂小结: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1.在使用天平测量物理的质量时,应注意2.测量物质的密度的方法是3.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达标检测:1.在食用油、盐水、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 .食用油 B .盐水 C .白酒 D .水2.工人师傅根据用料需要,把一块钢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切割后的这两块钢板( ) A .质量相等 B .密度相等 C .体积相等 D .重力相等3.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 ,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式 ( ) (ρ水=1g/cm 3,ρ酒精=0.8 g/cm 3) A.400cm3B.350 cm 3C.250 cm3D.200 cm 34.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5.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62g ,合 kg ;若这个苹果的体积是180cm 3,则该苹果的密度为 g/cm 3。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精选全文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精选全文

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a物质的密度最大B c物质的密度最大C 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5、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密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7、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赵鑫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示数为V1 ②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③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④计算出矿石的密度(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填数字代号)(2)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g,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矿石的密度为kg/m3.8、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玉镯的质量是 g。

(2)按图乙如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积是 cm3。

(3)玉镯的密度为 kg/m3。

6.浇铸某一铸件,称出该铸件的木模质量是6kg,已知木模的密度是0.6×103kg/m3,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如果要浇铸这样铅铸件需要多少千克的铅水?。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汇报时间:2024-03-12
目录
• 复习目标 • 复习重难点 • 课时安排 • 教学过程 • 课堂总结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01
复习目标
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03
质量和密度的定义、单位及关系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基本 属性。密度: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大小 ,物质的特性。关系:ρ=m/V
01
质量的基本属性
质量代表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位置如何变化
,物体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02 03
天平作为测量工具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主要工具。在测量时,需确保天平平衡,物体放在左 盘,通过砝码或游码达到平衡。对于液体,需先测空烧杯质量,再测液 体与烧杯的总质量,相减得到液体质量。
测量技巧
02
03
固体密度的测量
需使用天平测质量,量筒 测体积,进而计算密度。
液体密度的测量
先以天平测量烧杯与液体 的总质量,然后倒部分液 体至量筒测体积,最后计 算密度。
误差处理
误差来源于实验操作、仪 器等,需掌握误差分析技 巧,降低其对测量结果的 影响。
03
课时安排
复习指导
用5分钟的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 识,包括质量、密度、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等。同时,教 师介绍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如构建知识体系、解题技巧等
质疑问难
问题提出
01
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让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思考
、讨论和解答。
问题分类
02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将问题分为不同类型,如概念理解

初中物理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重难点突破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学生独立进行基础练习,强化基础知识,小组交流答案,教师指导。

考点2: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应用考点2: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应用1.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B.kg/m3和g/cm3都是密度的单位C.从公式ρ= 不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D.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也减小2.(2017•连云港)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3.(2017•南充)容积为250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则容器质量为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g/cm3。

(ρ水=1.0×103kg/m3)考点3:密度图像分析1.(2017·自贡)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重难点突破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2.(2016·苏州)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量杯质量为40g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考点4:密度的测量(2017•连云港)为了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小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小石块质量为________g,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mL,所测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一、情景创设、引入复习:
教师展示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属块。

问:我手上的拿的是什么物质呢?
师:利用什么来鉴别物质的种类呢?
师:要测量金属块的密度,需要测量金属块的哪些物理量呢?
师:利用什么器材来测量金属块的质量?
师:利用什么器材来测量金属块的体积?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质量:
师:现在,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的单元复习。

师:老师,想了解下同学们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同学们独立完成“知识点梳理〞第一点。

教师展示FLASH天平仿真实验,学生总结天平的使用。

教师去学生中随意抽取一份练习,投影,让学生生1:黄金
生2:铜
生3:铁
……
生:密度
生:质量和体积
生:天平
生:量筒或量杯
学生利用导学稿中的提示
翻阅课本,独立完成。

学生认真观察FLASH天平
总结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读数
学生“找茬〞
一块金光闪闪
“金属块〞一下
子抓住学生的眼
球,充分调动学
生探索的欲望,
和学习积极能动
性。

通过知识点梳
理唤醒学生潜
在的记忆。

不做学生式样,
而是利用仿真
实验,可以节约
课堂时间,让学
生再次掌握天
平的使用,提高
课堂效率。

设置“找茬〞游
戏,让学生订正
“找茬〞
教师打出PPT “2.实验室测量工具:天平〞让学生对照刚刚填写是否有误。

PPT 图片:读数——金属块的质量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

师:对了,读数是要跟上单位,非常的好! 师: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常用单位?生活中常用的单位?及其它们间的相互换算。

师:请学生完成“随堂练习3〞
师生共同总结质量不随物体状态、形状、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师:我们知道了金属块m 物=79.2g ,还要知道它的体积,必须使用到量筒,请同学观察桌面的量筒,一起回忆它的使用方法。

师:ml 是谁的单位? 师:还有什么单位? 师:固体的单位是? 师:它们间的换算:
学生认真比对,并订正。

学生认真观察,并读数 生1:
学生认真完成“随堂练习1、2〞
学生完成“随堂练习3〞
生1:量程0—100ml 生2:1mL
生1:液体 生2:L
生3:cm 3或m 3
学生,激发他们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师:现在请同学帮助测量这个金属块的体积。

师生总结:
请学生分别俯视和仰视读数,并总结:
请同学,计算这个金属块的密度,并判断它是否真金制成的。

请一名学生上台板书:
师生总结,查找密度表。

引导学生对水的密度的查找,并理解其物理含义。

引导学生比照水和冰的密度不同,并理解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的原因。

学生演示测量金属块体积。

学生俯视和仰视读数,并总结: 俯视偏大 仰视偏小
生1:V 水 生2:V 总 生3:V 物
学生认真计算
学生查找密度表,并回忆水的密度及其含义。

学生认真观察仿真实验,并
通过亲自实验,历经实验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通过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表达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密度的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也不同。

通过仿真实验得出,同一物质,密度是定值,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思考:密度与什么有关呢?
老师演示:用保鲜膜包住封闭一定质量气体的锥形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保鲜膜鼓起。

引导学生,发生火灾时,被困人员要捂住口鼻,匍匐地面逃生的原因。

思考:如果这个10cm3的金属块是真金制成的,金属块的质量为多少?
思考:测得79.2g的金属块是真金制成的,那么金属块的体积为多大?得出:
1.同一物质,密度是定值。

2.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
作出答复。

生:被封闭住的气体质量不
被,温度升高,密度变小,
体积变大。

学生积极思考,并作出答
复。

学生认真计算,并请一名同
学上台板书:
学生认真计算,并请一名同
学上台板书:
学以致用。

通过生活中常见
的实例,让学生
感受生活处处有
物理。

通过层层递进的
问题设置,让学
生对密度公式ρ
=
m
V的两个变形
公式的应用与掌
握,并学会鉴别
物质的多种方
法。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体积为10cm3,质量为79.2g 的金属块是真金制成的,那么空心局部的体积为多大?
思考:假设在空心局部充满水,那么这个金属块的总质量为多少?
引导总结,密度公式ρ=m
V的两个变形公式的应
用与掌握。

学生认真计算,并请一名同学上台板书:
学生认真计算,并请一名同学上台板书:
作业布置教师展示:一个玉手镯
提问:如何测量玉手镯的密度?
通过测量大件固
体的密度,提升
学生思维能力,
和现实生活中实
际问题的解题能
力,拓宽学生的
思维。

板书设计: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