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的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本教案包括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的所有教学内容,包括课文、课后题和扩展阅读。
三、教学步骤
1. 预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新课呈现:依次教授每一课的课文和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课后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4. 扩展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扩展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视野。
5. 反思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研究情况,总结教学要
点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2.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完成的课后题和扩展阅读的情况,检查
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反思评估:与学生共同进行反思总结,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中包括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估,可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
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14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细致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14篇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较珍贵的东西。
”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及为我们村里人带来的欢乐,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知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一课时一、研究中心,初知珍贵。
1、板书课题。
提问:见到“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贵的?2.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
1.学习一段。
(1)“珍惜”是什么意思?画出一段中写水珍贵(或者是说水缺乏)的句子。
(2)交流、逐句引导理解。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里较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3)再读全段,反复感受水的缺乏,体会水的珍贵。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该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较珍贵的东西”的句子。
哪些句子描写出那里因缺水而过得很苦。
(2)相互交流所选择的句子,说说理由。
着重理解:①“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②“只有在下雨日子里……洗上一回澡。
”③“在雨中奔跑踊跃……吃来自天空的水。
”(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为什么会这样呢?)(4)学习“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一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课小故事,感受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过自己的阅读,从我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将相和2、课文长吗?觉得难吗?同学们觉得概括主要内容难吗?(新方法:由题目概括出来)3、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思考:(1)“将”的读音有()()。
这里应读(),“将”指的是(泛指高级军官,武将)。
(2)“相”的读音有()()。
这里应读(),“相”指的是(古代特指高级官吏,上卿)。
(3)“和”的读音有()()。
这里应读()。
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不和)。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1、从题目概括出一句话:本文主要写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出示文中句子了解背景并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3、补充背景资料:“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
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
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三、理清脉络,概括主要内容1、按要求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四、学习第一个故事1、一篇好文章除了有一个严谨的结构以外,还要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故事,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1)文中有一个词准确地概括出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勇敢机智)(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五、总结方法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023年苏教五年级语文下册名师备课教案(5篇)

2023年苏教五年级语文下册名师备课教案(5篇)2023年苏教五年级语文下册名师备课教案篇一一、课前热身1、课前咱们现在复习下以前学的古诗、名句,教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言必信——与朋友交——读书破万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黑发不知勤学早2、真不错,那咱们再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句子,来试试你们的朗读水平: (大屏幕出示古诗名句)二、谈话导入1、刚刚我们沟通的这些语言都叫文言,用文言写出来的文章呢就叫文言文。
今日这节课,咱们将一起来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什么意思呢?(这个“子”在文章中可以当儿子,也可以是女儿。
“之”是“的”的意思,那么连起来说也就是古时候姓杨的家里的家里有一个孩子)。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意师:自由的读一读这篇课文,说说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分?(古文比现代文简洁、像古诗一样凝练、故事好玩,但不好读。
) 师:谁情愿把大屏幕上的古文读一读?同学们要留意啊,梁国是一个地方。
师:下面再请一位同学大声读。
(生读完一句,于教师再指导,再示范,让这位学生读,直到读完。
)很好,太棒了。
完全正确。
再请一位同学读。
“你读,要超过女同学啊。
”(像指导女同学一样,再指导第一句。
待读完一句,让全体同学一起读第一句。
再让男同学接读。
) 师:不错。
请坐下。
四、品读课文五、背诵积存师:看谁记忆力超常,现在就会背了,站起来,英勇试一试,考一考记忆力。
总是你第一个举手。
1、指名背诵2、齐背诵六、拓展延长师: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写的,《杨氏之子》是记叙文,你能把它用现代文把这个故事表达出来吗,他长得什么模样?想象一下?外貌、穿戴,都写下来好不好?杨修家是大户人家,谁来款待,谁来开门呢?小孩子出来是谁叫出来的?小孩出来以后,会怎么样跟孔君平见面?2023年苏教五年级语文下册名师备课教案篇二《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案5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案5篇苏教版五班级下册语文老师教案1《桥》一、读课文,学习词语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桥》。
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在这堂课上你们确定会有非凡的表现!有信念吗?出示词语:咆哮狞笑放纵没腿深拥护清瘦沙哑揪出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认识吗?谁能来读读?(请两位同学读。
齐读)老师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
(板书:洪水老汉)请你们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1.这毕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洪水的,把它划下来。
(学生交流)同学们找得都很准,但是,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老师也摘录了几个句子,请看屏幕上,请你们反复读读,通过朗读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生自由读好后,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
老师相机引导:读到“受惊的野马”这个词时,你脑海里消失了怎样的画面?有了这种体会,你确定会读得更棒。
可你觉得是人在跳舞吗?是魔鬼、是野兽、是死神在跳舞,是死亡之舞啊!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声?是什么在逼近?是死亡啊!读得好,是有缘由的,老师留意到你的表情,来让我们一起把脸沉下,把声音提高,一起读。
课件出示:◆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慢慢窜上来,放纵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板书:如魔2.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五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
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命的欲望。
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命的?一起读。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2023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案

2023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案我们编写的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支配,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案1《冬阳•童年•骆驼队》1.相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相识的字,学会多音字“嚼”。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四个片断中,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宠爱,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爱的段落。
有爱好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难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课时支配:2课时单元学情分析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一、揭题,走近林海音。
1.时间静静消逝,但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妙的回忆。
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好玩的事呢?过渡:刚才大家谈了许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
一个人,一件玩具,一次嬉戏,都能够唤起我们对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宝和珍藏。
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这里是什么唤起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呢?2.读题。
这个题目与我们平常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3.老师读题,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画面多么充溢诗情画意。
今日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在她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的画面吧。
再读课题。
4.“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关于作者林海音我们已不再生疏,我们曾在上学期学过她的作品《窃读记》,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酷爱读书的林海音。
在这里,林海音女士要向我们展示什么呢?5.知道了作者,了解了写作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课文,请读读课后资料袋,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然后想一想,课文按什么依次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1)学词:咀嚼渐渐地嚼倒嚼(2)沟通:板书:学咀嚼谈铃铛想剪毛问去处2.读读小标题,你发觉了什么?(写的都是关于骆驼的事,看起来写的事情许多,却都是围围着骆驼队来写的。
202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

202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202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教学活动过程应当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独立的学习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应当在设计时强调教师教学的外部推动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202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方便大家学习。
202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分角色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学习了《窃读记》,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阅读的同龄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
接下来,请大家随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爷爷的家,静心聆听他对读书的见解。
(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生齐读课题。
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的生提问:小苗是谁大树是谁他们在对话中都谈了些什么等等。
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
二、自学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用--画出生字生词。
2、思考:苗苗与季老先生讨论了哪几方面的问题6分钟后看谁学得!三、检测学情1、指名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出示下列词语:季羡林水浒传彭公传三侠五义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滚瓜烂熟偏科指名认读。
3、师: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生回答。
(师板书:苗苗季羡林)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
4、在对话中,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你的感受又怎样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篇】导读:本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小编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材分析:《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
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教学理念:把读贯穿课堂始终:朗读——读中感悟;诵读——读中生情;诗歌朗诵——以诵立志。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
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谁来读题。
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还可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么来读。
(陶醉或发问)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1、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
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
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
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5、师: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2023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一、研究中心,初知珍贵。
1、板书课题。
提问:见到“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们认为它会写些什么?而这篇课文又是写“水”的什么?2、浏览课文,交流:__写人们珍惜水而表现了水的珍贵。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贵的?2、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
1、学习第一段。
(1)“珍惜”是什么意思?画出第一段中写水珍贵(或者是说水缺乏)的句子。
(2)交流、逐句引导理解。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3)再读全段,反复感受水的缺乏,体会水的珍贵。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该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
哪些句子描写出那里因缺水而过得很苦。
(2)相互交流所选择的句子,说说理由。
着重理解:①“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②“只有在下雨日子里……洗上一回澡。
”③“在雨中奔跑踊跃……吃来自天空的水。
”(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为什么会这样呢?)(4)学习“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
(5)朗读体会。
四、小结。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你从哪里地方感受到这儿的“苦”?2、交流。
重点研究:“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①齐读这句子。
②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事?2、用“▲”标出第四自然段中妈妈的动作。
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思考:如果你是四兄弟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读一读吗?3、仔细阅读第五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写的是什么:是写妈妈给我们洗澡的本领高,还是写别的什么?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是什么意思?2、小组内说一说。
再集体交流。
(“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缺水,而“饿”表现出极度的缺水。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拓展延伸。
1、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
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愈是写用雨水“洗澡”的痛快,愈反衬出平时不能“洗澡”的痛苦,愈是写“一勺水”洗一次“淋浴”的舒服,愈反衬出平时无水“淋浴”的难受。
在这种“乐”中,饱含着因缺水带来的“苦涩”,这样更能深刻体会到水的珍贵。
)2、简介、交流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知识。
3、说一说:你打算怎样珍惜水资源?【作业设计】1、设计两条节约用水的宣传语。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本课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27、水雨中洗澡痛快水最珍贵的东西一勺水洗澡舒服习作7【教学目标】1、晴朗的夜晚,远眺皎洁的月亮,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美妙的遐想。
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
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关于月夜的插图,布置学生观察月夜景色。
【教学时数】二课时(其中一课时给学生习作)一、创设情景,激发想象。
1、谈话,创设情境。
在晴朗的夜空你看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学生交流谈话)2、描述,激发想象。
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我们不禁沉醉其中,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啊飞……二、激发情感,放飞想象。
1、陶冶情感:配上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看月夜星空图,进入想象的境界。
2、放飞想象:学生在想象中思考、编撰故事。
三、激发练说,追求个性。
1、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说出来,好吗?出示要求: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
2、学生小组内自由口述。
3、指名口述故事。
4、组内互相交流、评议。
(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写法,练习写作。
1、学生自主构思,动笔写作。
2、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文体不限。
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
4、完成习作后自读,发现问题自行修改。
5、请同学们把习作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和他们一起修改。
五、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2023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2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一天下午,我和同伴来到了林场。
下了车,轻轻走进林内。
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
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
周围静得出奇。
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
同伴和儿女。
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
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一、学习目标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通过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预习内容】(一)我会读灰椋鸟水杉郁郁葱葱翘首仰望椭圆互相应和栖息地毯翩翩起舞扑棱棱深涧情不自禁呼朋引伴(二)我能行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给文中的多音字“和”、“翘”标注拼音,读顺文中的长句,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
2、文中描写鸟的句子很多,你最喜欢那些,好好读一读,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三)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5自然段。
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组合作探究】1、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说说为什么喜欢。
2、细读课文,用笔找出能体会出百鸟归林的“壮观”的词句。
3、想像说话:“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向归来的同伴倾诉些什么见闻和收获?在你欢呼、赞叹之时,你是否想过该感谢谁?【深入探究】学生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集体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精讲点拨,升华认识】1、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那我们小学生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请你为保护动物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诗词觅趣:唐诗觅“鸟””请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鸟名,使之组成一句完整的唐诗。
(1)细雨鱼儿出,微风______斜。
(2)草枯______眼疾,雪尽马蹄轻。
(3)落霞与孤_____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身无彩______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5)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殷勤为探看。
四、课堂检测(一)语音世界(读拼音,写词语)ǒu rán shèng zhuāng huì hé guī mó()()()()gǎn rǎn qīng sù qiáo shǒu yáo wàng()()()hū péng yǐn bàn qī xī dì tǎn()()()(二)巧手连线(把能搭配的词用直线连起来)挑着箩筐坚强的基础挂着红榜坚决的立场贴着黑板坚定的态度栽着杏树坚实的性格(三)能力广角(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的句子打“√”,不是的打“×”)1、一个像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向我走过来,把我扶起来。
( )2、岩石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开了。
( )3、这时,好像在谁的指挥下,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了起来。
( )4、工人们愤怒极了,像山洪一样往里冲。
( )(四)难不倒我(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五)课文传真(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
没过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
它们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先回来的鸟在林子里不停地鸣叫,好像在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好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
后回来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急急地寻找自己的栖息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林中热闹极了,到处可以听到灰椋鸟的叫声。
1、仔细想一想,作者站在观察灰椋鸟的。
2、这段话是按顺序记叙的。
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
3、在这段话中,最后三句话之间是关系。
4、用“﹏﹏”划出作者由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的句子。
五、课后作业1、摘抄课文中10个词语抄写两遍。
2、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把它们积累下来吧。
《灰椋鸟》的教学反思《灰椋鸟》一文主要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壮观景象以及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灰椋鸟的赞美,对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