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达标率检查表

合集下载

进食安全评价表

进食安全评价表

广医二院老年护理小组护理质量评价表(目标七) 科室:日期:年月日备注:满分100分,≥85分合格。

评价员:安全饲喂技巧:一、喂食前①评估:喂食前必须对病人进行评估,包括观察病人精力是否充沛,能否配合护士指令性要求、自主张口进食能力、唇能否有力闭合、咀嚼食物时唇能否控制食物外溢、食物在口腔内的感知觉辨别、舌对食物的上下左右搅拌及前后运送功能、吞咽食物时软腭的活动、能否自行咳嗽及咳嗽力量、每餐进食能耐受的时间、口腔内是否残留痰液及唾液,必要时在进食前做清洁排痰工作。

②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为使病人能安心进食,要有一个舒适、安静、宽松的环境。

在病人进餐时段,护士要清理病房闲杂人员,避免大声说话,分散病人的进食注意力,增加进餐误吸的危险,并协助做好就餐前的准备(如洗脸、洗手、口腔清洁、摆好餐桌及就餐用具等)。

③进食者体位摆放:病人在进食过程中尽量采用坐位并保持躯干90°;体力不支的病人可健侧侧卧30°~60°半坐卧位,颈和头稍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头垫起,喂食者站于病人健侧,该体位能减少食物向鼻腔反流误吸的危险,颈前肌肉放松,使喉上抬变得容易,从而减少误咽发生。

④人工调配食物:病人经口进食,需严格按治疗师评估后制定的饮食计划执行。

除了按平衡膳食的种类和比例选择食物外,必须考虑既容易吞咽又不引起误吸的安全食物。

因此,调配食物时选糊状、密度均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容易变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的食物。

应用搅拌机将煮熟的食物(谷类、肉、菜、豆类等)混合搅碎,制成易于口腔移送和吞咽的食物。

对于吞咽液体食物容易误吸的病人,可在食物中加入加稠剂,调制成黏稠度适中的糊状食物。

未经允许,禁止把不同形态的食物混合喂食,这样不仅难以形成食团,液体部分还可能会流入咽部,易致误咽。

二、喂食中喂食技巧是病人由管饲注食→少量治疗性进食→全餐经口进食的安全保证。

护士在喂食中必须同时对病人及陪人进行喂食宣教及培训,使他们掌握安全喂食技巧是关爱生命的体现。

吞咽功能评估单

吞咽功能评估单

不能

舌灵活度
速度
正常

减慢

范围
正常

减小

舔嘴唇
左侧
充分

不充分

右侧
充分

不充分

上唇
充分

不充分

下唇
充分

不充分

下颌运动
张开
正常

不充分

闭合
正常

不充分

悬雍垂
居中

歪斜
偏左

偏右

反射
咽反射
左侧
正常

迟钝



右侧
正常

迟钝



咳嗽反射
正常

微弱

无力

发音
发“a”音

持续≥5s
1、口腔功能的评估
观察
唇粘膜
完好

破损

口腔粘膜
完好

破损

牙齿
正常

缺齿

义齿

口舌功能
闭唇
正常

闭合不全
左侧

右侧

唇力度
正常

减弱
左侧

右侧

无力

撅嘴
正常

减弱
左侧

右侧

龇牙
正常

异常
左侧

右侧

EAT-10吞咽功能筛查量表

EAT-10吞咽功能筛查量表

EAT-10吞咽功能筛查量表
简介
EAT-10吞咽功能筛查量表(Eating Assessment Tool-10)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吞咽功能的工具。

该量表由Belafsky等人在2008年开发,并在临床和研究中广泛应用。

测量项目
EAT-10量表一共包含10个项目,用于评估吞咽功能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这些项目的简要描述:
1. 咀嚼:评估咀嚼食物的能力和效率。

2. 吞咽困难:评估吞咽食物时是否感到困难。

3. 过程中的疼痛:评估吞咽过程中是否感到疼痛。

4. 吞咽速度:评估吞咽速度是否正常。

5. 吞咽频率:评估吞咽的频率是否正常。

6. 吞咽食物的种类:评估吞咽不同种类食物时是否有问题。

7. 咳嗽或窒息:评估吞咽过程中是否经常出现咳嗽或窒息的情况。

8. 肚子胀气:评估吞咽后是否会感到肚子胀气。

9. 食物残留:评估吞咽后是否会有食物残留在口腔或喉咙中。

10. 流香口水:评估吞咽过程中是否会有流香口水的情况。

评分方式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5分量表,用于评估该项目的程度。

评分从0到4分,分别表示无问题、轻微问题、中度问题、严重问题和无法进食。

使用范围
EAT-10量表可用于评估各种人群的吞咽功能,包括患有各种吞咽障碍的患者、老年人、中风患者等。

它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了解患者的吞咽问题,并为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结论
EAT-10吞咽功能筛查量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工具,用于评估个体的吞咽功能。

它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快速了解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并为治疗和康复提供指导。

吞咽障碍患者防止误吸的质量考核标准

吞咽障碍患者防止误吸的质量考核标准

分值 考核方法
时间 评分依据
床号
5
查看记录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5
查看记录 患者进食途的选择正确
5
查看记录
正确的进食体位及良好 的进食环境
5
现场查看 食物选择合适
5
现场查看 营养搭配合理
5
现场查看 家属是否操作
11 现场查看 鼻饲操作正确
8
现场查看 鼻饲操作体位正确
8
现场查看 鼻饲后护理符合要求
6
现场查看 进食方法正确
吞咽障碍患者防止误吸质量考核标准 (总分:100分)
项目
标准及要求
1、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2、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确定适合患者进食的途径 评估 3、评估适合患者进食的体位、配合能力及进食环境
食物的 1、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食物,软食或流食 选择 2、营养搭配合理,满足病情需要
1、鼻饲患者不可由家属操作
正确的 进食方 法
2、鼻饲的量、间隔时间、方法正确 3、鼻饲患者注食时床头抬高30度,进食后保持30分钟 4、鼻饲患者进食后30分钟内不可进行吸痰、翻身、叩背操作
5、由口进食的患者进食方法正确
1、告知患者及家属吞咽合适的食物 导
3、家属掌握患者出现误吸时的症状
5
询问家属 家属是否了解相关知识
5
询问家属
患者家属能够正确选择 合适的食物
6
询问家属 家属掌握
4、教会家属对口进食患者正确的喂食方法
1、患者无误吸发生 效果评

2、患者及家属满意
5
询问家属 家属掌握
11 查看病人 是否发生误吸
5
询问家属 家属是否满意
总分
考核人 合格:90分

(完整版)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

(完整版)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

推荐: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标签:吞咽困难评估量表卒中康复分类:卒中单元2009-05-14 23:54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量表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

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

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1 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 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3 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4 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 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7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8 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 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10 正常摄食吞咽能力疗效判定标准: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提高6~8分:明显好转;提高3~5分:好转;1~2分:无效。

量表2: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量表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2级: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3级:具备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5级:如注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6级:吞咽正常。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团标解读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团标解读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post stroke dysphagia
01 脑卒中引起的吞咽相关中枢部位或神经受损, 使吞咽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损伤而导致一系列进食困难症
状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治疗性经口进食 therapeutic oral feeding
02 通过改变进食环境、体位、食物形态、食团入口位置、食团性质、一口量和进食速度等措施,帮助患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01 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02 T/CNAS 19—2020 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03 T/CNAS 20—2021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VVST-CV
01
改良容积-黏度吞咽测试 (VVST-CV)评估无安全性 受损、伴或不伴有效性受损 的患者,宜选择治疗性经口 进食。
02
能主动配合、但改良容积-黏 度吞咽测试(VVST-CV)评 估中存在安全性受损(伴/不 伴有效性受损)、或经口进 食不能达到目标营养量的 60 %的患者,宜选择间歇经 口至食管管饲法。
05 基 本 要 求
06 吞 咽 功 能 筛 查 与评估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的基本要求、吞咽功能筛查 与评估、进食途径选择及进食护理。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应根据筛查和评估 结果,为吞咽障碍 患者制订个体化的 进食方案。
每周应至少进行两次 吞咽功能筛查与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 调整进食途径。

吞咽障碍患者防止误吸核查表

吞咽障碍患者防止误吸核查表
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防止误吸核查表
是否做到以下措施


评估患者意识
评估 评估患者吞咽功能
评估患者进食体位
食物选择
食物适合患者吞咽 食物适合鼻饲
患者进食躯体仰卧、抬高45度,头前倾体位
护士进行鼻饲注食、注水操作
鼻饲注食、水前进行胃管回抽
进食方法 鼻饲注食、水时抬高床头30度
鼻饲注食量不超过200ml
鼻饲注食、水后30分钟内不更换体位鼻饲注食、水后30分钟内不翻身 Nhomakorabea扣背、吸痰。
患者家属食物准备合适
健康教育 患者家属掌握进食呛咳是出现误吸。
患者家属掌握进食正确体位

(完整版)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doc

(完整版)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doc

推荐: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标签:吞咽困难评估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量表卒中康复分类:卒中单元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2009-05-14 23:54量表 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

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0~ 10 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 10 分表示正常吞咽。

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1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3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4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1~ 2 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3 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73 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8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10正常摄食吞咽能力疗效判定标准:大于等于 9 分:基本痊愈;提高6~ 8 分:明显好转;提高3~ 5 分:好转;1~2 分:无效。

量表 2: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 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 级(优)能顺利地 1 次将水咽下2 级(良)分 2 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 级(中)能 1 次咽下,但有呛咳4 级(可)分 2 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 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 1 级, 5 秒之内;可疑: 1 级, 5 秒以上或 2 级;异常: 3 ~5 级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 1 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 2 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 3 级以上量表 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 3 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 1~ 6 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 6 级为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检查口腔残留量
10
每日能量摄人不足目标量的60%,应给予鼻饲
安全管理措施
1
备吸痰装置,在鼻饲前翻身叩背、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2
鼻饲流质饮食的温度39 ~ 41℃,建议分次喂养时,单次喂养量< 400ml
3
鼻饲泵温度38~ 40℃,首日速度20 ~ 50ml/h,如耐受,次日每8~ 12小时增加10~ 20ml/h,逐渐加至80 ~ 100m/h, 12 ~ 24小时输注完毕
表3-41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达标率检查表
项目: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达标率检查表 护理单元:
督查时间: 年 月 日 督查人:
项目
序号
内容
督查总人数次数
完全达标

分达标
不达标
不适用
完全达标率

分达标


达标率
备注
吞咽功能障碍筛查
1
护士知晓PSST和洼田饮水试验方法
2
吞咽障碍等级与患者的饮食分级护理措施符合
7
胃残留量> 200ml时,结合腹部体格检查行床旁评估,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再调整鼻饲量
8
胃残留量> 200ml时,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考虑空肠喂养;胃残留量持续> 200ml时,考虑空肠喂养,胃残留量> 500ml暂停进食
9
餐后保持进食体位30 ~ 60分钟
10
口腔清洁、无异味
11
对于误吸风险较高的患者,延长鼻胃管插人长度,保证胃管末端达到胃幽门后
12
护士知晓发生误吸后的紧急处置和应急预案
13
家属知晓安全饮食和高风险食物的内容
合计
督查意见:
数,填写实际督查数目。
实际督查结果在“完全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栏中填写数目,并计算“完全达标率”“部分达标率”“不达标率”,如无此条目内容,在“不适用”栏中打“
患者清醒状态、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配合进食
5
进食前洗手,清洁餐具;使用合适的汤勺或饮水杯。
6
无法端坐者向健侧转动30°;无法起身者保持床头抬高角度为30°~45",禁忌证除外:
7
喂食者立于患者健侧
8
进食理想温度为40~ 60C ;食物一口量在20ml以内,一般先1~ 3ml试食,再逐渐增加至适合患者的饮食量。糊状食物勺为3~ 5ml,水5~ 10ml;咀嚼、吞咽时间充分
4
鼻饲营养袋、营养管和营养液容器应每24小时更换;配制的营养液冷藏,24小时内未用完应丢弃
5
持续鼻饲时,每4小时用20 ~ 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1次:间歌或分次喂养时,
每次喂养前后用20 ~ 30ml温水脉中式冲管:每隔4~ 8小时检查胃残留量:间歇鼻饲每
次喂养前检查胃残留量。
6
持续鼻饲时,每隔4~ 8小时检查胃残留量:间歇鼻饲每次喂养前检查胃残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