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迷信的定义和危害;2.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科学的重要性;4.能在日常生活中辨别迷信和科学。
二、教学内容1.迷信的定义和危害;2.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方法;3.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理解科学的概念和方法;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科学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辨别迷信和科学;2.了解科学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式教学法;3.视听教育法。
六、教学过程1. 思维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什么迷信;•引导学生讨论迷信的危害;•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2. 教学过程1.讲解迷信的定义和危害;2.讲解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3.录制相关科学实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4.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5.引导学生评价迷信和科学的应用,对比分析。
3. 思维输出•要求学生总结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要求学生描述科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科学的认知。
七、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2.作业评价;3.给予学生思维导图、实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的评价。
八、教学参考1.王波. 科学类电视剧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小学教育,2014,(30):22-23.2.河北省教育厅. 小学社会及品德与生活(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宋菲. 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基础教育,2017,(11):17-17+20.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计划,希望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辨别科学和迷信,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标语、作文)进行科普宣传。
板
书
设
计
3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封建迷信害人不浅
向邪教宣战
课
后
反
思
揭示课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二、建迷信害人不浅
1、1教师通过作磷发光和药液辫字的实验,让学生看清将迷信欺骗人的伎俩。
2议一议:你对这些迷信活动怎样看?
三、向邪教宣战
1放有关邪教受害者刘思影的录像片。
2.向学生展示乌干达邪教组织自杀纪录的有关材料,说明世界上还有很多的邪教组织,它们披着美丽的外衣,变幻着不同的面孔欺骗人、迫害人。
使学生懂得封建迷信活动是有害的、骗人的会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认识社会和辨别是非的能
教学方法
演示法情景法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封建迷信骗人、害人的事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封建迷信害人不浅向邪教宣战
上课时间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程Biblioteka 一、讲故事导入教师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封建迷信害人的故事。在志明清学生讲一讲发生自己听说或看见过的有关事例。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第三课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成员
教学目标
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陋习。
使学生懂得封建迷信活动是有害的、骗人的会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认识社会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陋习。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和迷信的区别。
2. 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迷信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活动:1. 讨论科学和迷信的定义。
2. 分析科学和迷信的区别。
3. 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章节二:迷信的起源和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起源。
2. 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教学内容:1. 迷信的起源。
2. 迷信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讲解迷信的起源。
2. 分析迷信的危害。
3. 引导学生远离迷信。
章节三:常见迷信现象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迷信现象。
2. 让学生能够理性分析迷信现象。
教学内容:1. 常见迷信现象。
2. 迷信现象的理性分析。
教学活动:1. 介绍常见迷信现象。
2. 分析迷信现象的理性原因。
3. 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迷信现象。
章节四: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2. 让学生树立科学的attitude。
教学内容:1. 科学的方法。
2. 科学的态度。
教学活动:1. 讲解科学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
3. 进行科学实验或探究活动。
章节五:培养科学素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素养的定义。
2. 让学生明白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科学素养的定义。
2. 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讲解科学素养的定义。
2. 分析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章节六:生活中的科学普及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普及。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学普及。
2. 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介绍生活中的科学普及。
2. 分析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章节七:科学家故事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说课稿

3.《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是冀人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共有四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封建迷信害人不浅》,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封建迷信活动及其危害,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小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移风易俗。
二、学情分析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一些迷信的东西,作为反面的社会事物和现象,至今在社会上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些就发生在小学生的身边。
六年级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高,很容易受到这些封建思想的影响。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 了解封建迷信活动及其危害。
2. 提高正确观察、认识社会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 从小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移风易俗。
教学重点是:了解封建迷信活动及其危害。
难点是:从小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移风易俗。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主要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这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已经学过《西门豹》这篇课文,请一名同学再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引导到有关封建迷信的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学目标•了解科学与迷信的概念,明确科学的重要性•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分辨科学与迷信的区别,理性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怀疑和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内容1.科学与迷信的区别2.常见迷信现象与科学解释3.学科知识与科学研究教学重点•科学与迷信的区别•常见迷信现象的科学解释教学难点•学科知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与多媒体设备2.活动材料:迷信现象图片、科学解释卡片等3.学生实验用具:放大镜、显微镜等4.教学参考资料:科学原理讲解视频、科学实验操作指南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播放一个迷信现象视频,并呈现题目:科学与迷信,你能分清吗?•引导学生讨论迷信现象,了解学生对科学与迷信的理解探究(25分钟)1.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根据提供的迷信现象图片和科学解释卡片,进行配对–每组选一组迷信现象进行展示,并解释迷信现象的科学原理2.教师讲解科学与迷信的区别:–讲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对比科学与迷信,明确二者的区别思考(15分钟)1.学科知识与科学研究讨论:–通过学生探究的迷信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学科知识对科学研究的作用2.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科学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并总结出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过程拓展(20分钟)1.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食品安全、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使用科学工具的乐趣,如放大镜、显微镜等2.科学原理讲解视频观看:–通过观看科学原理讲解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科学领域进行观看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学生进行小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后作业1.阅读科普文章,了解一个迷信现象的科学解释,写一篇观后感2.思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学习科学方面的打算和目标参考资源1.《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河北版2.科普文章:《为什么月亮会变圆缺?》3.科学实验操作指南:《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上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破除迷信,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科学素养。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1》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迷信行为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身边的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同时,他们也会受到一些迷信观念的影响,比如星座、风水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迷信行为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力量。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迷信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迷信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破除迷信。
3.实践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实践破除迷信的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迷信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准备一些科学知识,用于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迷信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话题,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迷信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迷信行为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如何破除迷信。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破除迷信的行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2》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崇尚科学破除迷信2》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表现和危害,以及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良好品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迷信的定义、迷信的表现、迷信的危害、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迷信现象有所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迷信的危害和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可能存在一些迷信行为,如相信算命、风水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到迷信的荒谬和科学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表现和危害,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态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表现和危害,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态度。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迷信的荒谬和科学的力量。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表现和危害。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图片。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班级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迷信现象的图片,如算命、风水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合理?为什么?2.呈现(10分钟)介绍迷信的定义、表现和危害。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迷信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身边存在的迷信现象,并思考如何破除迷信。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强调科学的方法和态度。
让学生认识到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冀教版品社六下《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社六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社六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科学和迷信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价值观。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认识迷信的表现和危害,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探究的欲望。
但部分学生可能受到地域、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迷信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表现和危害,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表现和危害,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认识迷信的表现和危害。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解决问题的过程。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材料,确保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4.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堂个别辅导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迷信案例,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个典型的迷信现象,让学生分析其危害。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迷信对个人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迷信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邪教组织
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 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 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 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 会的非法组织。邪教都是以拯救 人类为幌子,散布迷信邪说,都 有一个自称开悟的具有超自然力 量的教主,都是以秘密结社的组 织形式控制群众,都不择手段地 敛取钱财。
乔尔丹诺· 布鲁诺
尼古拉· 哥白尼
1473年出生于波兰。40岁时,哥白尼提 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 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 列的演讲,但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 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世 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 的书。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 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 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 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 遗产。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 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鬼火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 在农村,阴雨的天气里出现在坟 墓间。原因仍然未知,因为人的 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 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 的气体,重量轻,风一吹就会移 动,不过还没有得到证实。走路 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 头一看,很吓人的,所以被那些 胆小或者迷信的人称作“鬼火”。 总的来说鬼火仍然是一个未解之 谜。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 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 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 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 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 芬· 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 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 大概无人能及。”
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 家和文学家。他勇敢的捍卫和发展 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 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 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 的殉道者。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 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 宙观、宗教哲学,1592年被捕入狱, 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 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主要著作有 《论无限宇宙和世界》、《诺亚方 舟》。
斐迪南· 麦哲伦
(全名费迪南德· 麦哲伦,1480年 春天—1521年4月27日),葡萄 21年率领船队首次环 航地球,死于菲律宾的部族冲突 中。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他船 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 回到欧洲。
托马斯· 阿尔瓦· 爱迪生
(1847年-1931年),美国电工学家、企业 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传媒授予 “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的他,是历史上第 一个发明家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工业研究实 验室来生产发明专利的人。他拥有超过2000 项发明,包括对世界极大影响的留声机,电 影摄影机,钨丝灯泡等。在美国,爱迪生名 下拥有1093项专利,而他在美国、英国、法 国、德国等地的专利数累计超过1500项。 1892年创办通用电气公司。他是有史以来最 伟大的发明家,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也没有 一个人打破由他所创造的专利数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