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达院士简介

合集下载

李衍达院士访谈录

李衍达院士访谈录

李衍达院士访谈录人物小传李衍达,男,汉族,1936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东莞。

中国信号处理和生物信息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IEEEFellow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195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系,1958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至2018年10月退休。

1978—1981年作为文革后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习。

历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主任、信息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等。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常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电子学报》主编。

李衍达在波抵达时延估计、信号重构等方面的理论、算法及应用中取得重要成果。

他提出了一种时延估计的新方法,放宽了信号重构理论的应用条件。

他将信号重构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地震勘探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提出综合地震剖面、测井与地质知识预测地下油层的新方法,取得一系列开拓性的成果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为我国石油地球物理信号处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后,他致力于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他把基因组看作信息系统,在基因组和生物分子系统分析中引入信息论和复杂系统的思想,在基因调控分析与建模,中医药理论分析,疾病与靶点的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若干研究成果,是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院士访谈院士访谈第 14 卷一我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我的父亲李禄荣祖籍广东南海,在行政机关中做过职员,后来又投靠亲戚在上海做过店员。

我的外祖父是前清举人,家境富裕,我的母亲张瑞文继承了外公的聪慧,她上过学,当过小学教师;她思维缜密,遇事有主见,在父亲长年在外的情况下,全家就由母亲全力支撑。

1936年,我出生在外婆家—东莞县城,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小孩,不久又有了第二个—我的弟弟。

院士题词 - 山东农业大学百年校庆网站

院士题词 - 山东农业大学百年校庆网站

院士题词(排名不分先后)☆原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题词:发展农业科学培育英才,是科教兴国之首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振声题词:登高必自,宁静致远;登高必自,行健不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石元春题词:扬齐鲁之学韵,育中华之英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题词:实施科教兴农,加强人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建设现代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题词:齐鲁大地,百年学府。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山仑题词:发扬求实传统,再创新的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魏江春教授题词:风雨一百载,桃李海内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题词:加强农业教育,培养科技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科院吴明珠题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硕果累累,人才辈出,服务三农,富民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题词: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题词:粮蔬大省,花果之乡,科技兴国,无限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荣廷昭题词:桃李满天,硕果盖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盖钧镒题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营造氛围,培育精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题词:百年学府,英才辈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题词:百年风雨沧桑,百年桃李芬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向仲怀题词:百年春秋创伟业,时逢盛事更辉煌。

☆中科院资深院士、南开大学申泮文题词: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农业科学任重道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农李正名题词:齐鲁大地,百年学府。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题词:百年育人黄河情,千载兴农泰山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题词:百年桃李满天下,千秋硕果遍神州。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题词:根深叶茂,春花秋实。

Frontiers系列期刊详细介绍

Frontiers系列期刊详细介绍

Frontiers系列期刊详细介绍1、Frontiers of Chemistry in China 中国化学前沿期刊介绍:主编为复旦大学杨玉良院士,荣誉主编为北京大学王夔院士。

主要刊登化学主要分支学科领域前沿课题的综述、原创性研究论文、快讯及新闻等。

涉及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及理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研究领域。

本刊已被ChemWeb 和SCOPUS 索引收录。

主要学科:化学ISSN:1673-3495 E-ISSN:1673-3614 频率:4期/年2、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地球科学前沿期刊介绍:主编为中国地质大学殷鸿福院士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高炜教授。

涉及领域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环境遥感等。

特别关注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聚焦于一些蓬勃发展的领域。

得到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家气象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支持。

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INSPEC,CA 和SCOPUS 等收录。

主要学科:地球科学ISSN:2095-0195 E-ISSN:2095-0209 频率:4期/年3、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 中国数学前沿期刊介绍:主编为北京大学张恭庆院士。

收文范围包括数学领域的综述、研究论文,涵盖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统计学等各学科分支。

本刊已被SCI,Zentralblatt MATH,Math Review 和SCOPUS 等收录。

主要学科:数学ISSN:1673-3452 E-ISSN:1673-3576 频率:6期/年4、Frontiers of Physics 物理前沿期刊介绍:主编为北京大学赵光达院士。

本刊主要刊登物理学各领域新进展的评述、前沿课题的综述及研究论文,涉及领域主要包括量子力学与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凝聚态与材料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宇宙学与天体物理,统计与非线性物理,等离子体与加速器物理,软物质、生物物理与其他交叉学科领域。

中科院院士名单(按产业分类)

中科院院士名单(按产业分类)

中科院院士名单网址:/sourcedb_ad_cas/zw2/ysxx/qtysmd/产业分类:(一)汽车产业:沈志云,翟婉明,(二)电子信息产业:查全性,王越,张煦,王崇愚,程时杰,刘永坦,韩祯祥,朱中梁,张煦,李启虎,简水生,黄宏嘉,陈星弼,吴一戎,王阳元,王启明,李衍达,黄维,陈俊亮,杨学军,徐宗本,王占国,王圩,侯洵,郭光灿,王越,刘盛纲,侯朝焕,(三)云计算产业:梁栋材,陈国良,侯朝焕。

夏培肃,杨芙清,张景中,保铮,李未,沈绪榜,张效祥,董韫美,陆汝钤,周国治,叶培建,包为民,林惠民,孙钟秀,梅宏,杨学军,怀进鹏,何积丰,张钹,过增元,张佑启,钟万勰,周巢尘,周兴铭,(四)低空产业(航空产业、直升机等):江龙,何国钟,严东生,包为民,陆元九,吴宏鑫,匡定波,陈桂林,李济生,任新民,高镇同,顾逸东,刘竹生,孙家栋,屠守锷,过增元,王希季,曹春晓,闵桂荣,邢球痕,颜鸣皋,余梦伦,吴承康,庄逢辰,谢光选,叶培建,朱森元,陈定昌,吴一戎,顾诵芬,胡海岩,申长雨,李天,于起峰,朱荻,赵淳生,陆元九,包为民(五)高端装备产业:梁思礼,王大中,谢光选,陈星旦,王越,张嗣瀛,梁思礼,欧阳予,陈能宽,宋家树,刘宝镛,闵桂荣,郑哲敏,吴承康,周炳琨,薛永祺,夏建白,吴德馨,王育竹,王守觉,刘国治,梁思礼,陈桂林,郑有炓,姚建铨,许宁生,林尊琪,郑耀宗,匡定波,保铮,郑建华,吴宏鑫,秦国刚,金亚秋,陈星旦,(六)生物医药产业:白春礼,程镕时,黄志镗,卢佩章,陈凯先,陈新滋,黄量,段雪,陈茹玉,彭少逸,陈宜张,刘新垣,韩济生,士新,沈善炯,施教耐,苏国辉,鞠躬,庄文颖,陈可冀,饶子和,邓子新,沈自尹,王大成,张树政,张学敏,魏于全,(七)文化产业:齐康,陈学俊,潘家铮,杨槱,郑时龄,吴良镛,林为干,黄民强,(八)现代物流产业:许学彦,(九)现代金融产业:不需要进行分类的版块:数学物理学部、地学部这两个版块的名单不用管。

祖籍广东的院士

祖籍广东的院士

祖籍广东的院士一,江门五邑地区(28名)新会郭景坤广东新会人。

材料科学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梁思礼广东新会人。

导弹控制专家。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资深院士陈国达广东新会人。

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家。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本立广东新会人。

光谱化学家。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佑启广东新会人。

计算力学、土木工程专家。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成广东新会人。

建筑学家。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薛社普广东新会人。

细胞生物学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资深院士陈焕镛广东新会人。

植物学家。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椿萱广东新会人。

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专家。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灏珠广东新会人。

内科心血管病专家。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志强广东新会人。

普通外科学专家。

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钊猷广东新会人。

肿瘤外科专家。

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台山朱经武广东台山人。

美国物理学家。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蔡睿贤广东台山人。

工程热物理学家。

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余国琮广东台山人。

化学工程专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资深院士邝宇平广东台山人。

理论物理学家。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玉如广东台山人。

女。

神经生物学家。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为干广东台山人。

微波理论学家。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资深院士黄乃正广东台山人。

有机化学家。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新滋广东台山人。

有机化学家。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翠芬广东台山人。

女。

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绍珍广东台山人。

女。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名单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名单
黎乐民Li Leming
生物学部(34人)
毛江森Mao Jiangsen
尹文英(女)Yin Wenying
石元春Shi Yuanchun
田波Tian Bo
庄巧生Zhuang Qiaosheng
刘新垣Liu Xinyuan
许根俊Xu Genjun
孙曼霁Sun Manji
阳念熙Yang Nianxi
李振声Li Zhenshen
戴汝为Dai Ruwei
戴念慈Dai Nianci
钦俊德Qing Junde
施立明Shi Liming
施教耐Shi Jiaonai
洪孟民Hong Mengmin
洪得元Hong Deyuan
姚开泰Yao Kaitai
唐崇惕(女)Tang Chongti
阎隆飞Yan Longfei
谢联辉Xie Lianhui
强伯勤Qiang Boqin
翟中和Qu Zhonghe
张滂Zhang Pang
张乾二Zhang Qianer
陆婉珍(女)Lu Wanzhen
陆熙炎Lu Xiyan
陈俊武Chen Junwu
陈敏恒Chen Minheng
陈耀祖Chen Yaozhu
周同惠Zhou Tonghui
周维善Zhou Weishan
赵玉芬(女)Zhao Yufen
俞汝勤Yu Ruqin
保铮Bao Zheng
侯洵Hou Xun
俞鸿儒Yu Hongru
闻邦椿Wen Bangchu
姚熹Yao Xi
夏培肃(女)Xia Peisu
顾诵芬Gu Songfen
高为炳Gao Weibing
高镇同Gao Zhentong

人名

人名

光、电磁微波、物理王明新,1957年3月1日数学物理方程刘继军1965-01-19缪国庆. 1945年8月刘南生1946年10江风益1963年10月底赵凯华,祖籍浙江杭州,1930年5月26日刘文江1935-10-16李人厚1935-5-1刘纯亮1959-11-13黄伯云1945.11.24贾瑞皋1948年2季家镕1946年11庄钊文,1958年6俞宽新1946.10赵峥1943年8宋文淼1938年5丁祖荣1944年11陈维桓1940年3马礼敦1935年5耿信笃1941年4朱自强先生(1934-1995),物理学家,1934年10月23日出生于上海朱自强1936年9月1日力学朱自强1930年10月董曾南1932年11章梓雄1944 年11董湘怀1955年11范维澄(1943.1.28-)陈秉乾1937年11月chen bq@王稼军1947-09-12吴有庭1968年11月高锟(Charles Kao 1933-11-4)李新洲1946年3月17何济洲1962年10月31日出生赖珍荃1963-6-19徐旭明1964年9吴思诚1938-01-09陈熙谋1934年8马伯强1962-7-13李定平1965-4-9高春媛1972-3-7邓卫真1963-8-3刘林华,男,1966年1月生,江西省瑞金市人戴锅生男,1939年12月生吕英华男,1944年7月徐善驾1939年7月9日周文斌,1960年10月20陸衛博士,1962年5月10日阮双琛,1963年10陆学善1905年9月21日-1981年5月20日张贤科1944年3(农历2月)张光寅1932年10成平1932年6月17陈懋章1936.2.10胡刚复1892年3月24日-1966年2月19日洪嘉振1944年7朱克勤1946年10刘延柱1936-7-6包光伟59-10-31余其铮1933年10月18日彭惠民1949年6郑春开1936年3赵连城(1938.2.18-)。

协调会实施方案【精品文档】

协调会实施方案【精品文档】

协调会实施方案篇一:社区党建协调会工作方案xx 线社区党建协调会工作方案Xx 社区党总支下设 x 个支部,x 个党小组,辖区内有单位 x 家,党员 xxx 名。

为适应社区党建新形势的需要,依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加社区建设,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有力地促进城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特制定了本社区党建协调会工作方案如下:一、选准载体,搭建社区共建工作的平台选准载体, 1、建立载体,疏通社区共建渠道。

我社区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由社区总支书记 xx 任会长,x 个驻区单位为成员单位,对协调会如何履行好工作职能、发挥好协调作用做出具体的要求。

在 xx 年协调会要以创建区级社区党建示范点为契机,增强工作力度,为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章立制,保障起步规范运行。

为保证协调会工作的规范运行,按照街工委《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明确协调会是做好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主导力量,在社区共驻共建中发挥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明确了协调会议事规则、工作程序、职能任务及活动方式等,制定了工作例会制度,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有重大事项或任务可随时召开,共同协商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宣传发动,营造社区共建氛围。

协调会组建之初,我社区支部将把共驻共建活动作为对驻区单位综合评价的一项内容。

并通过座谈会、网络宣传等形式,使协调会的职能作用和社区共建的任务意义深入人心。

协调会也主动工作,向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发出了参与社区共建活动的倡议书,召开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座谈会进行交流沟通。

二、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发挥作用, 1、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居民群众活动难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居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社区公用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衍达院士简介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1936年10月出生,广东南海人。

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校任教至今。

1979年10月至1981年3月,作为中国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访问。

1983年回国,1985年晋升为清华大学教授,1986年受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控制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科学院信息学部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

曾担任《电子学报》主编,Frontier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Electronics in China主编。

长期从事信号处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的研究,如利用部分数据重构信号、小波分析、分形信号处理以及这些方法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近年来,主要从事智能信号处理的方法及系统的研究,如人工神经元网络、模糊系统、专家系统、进化算法的理论模型及其在信息网络智能控制中的应用。

研究了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发掘、提取与多媒体数据的压缩和组织,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及设备的智能控制。

21世纪之初,开始致力于生物信息学跨学科研究,将复杂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在分子生物学中;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结构研究、基因调控网络的建模和仿真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先后培养百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出版《信号重构理论及应用》、《神经网络信号处理》等多部著作及一百余篇高水平论文。

曾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研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四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电子部优秀教材奖及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