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技术第二节 雾化器

合集下载

喷雾干燥原理及过程

喷雾干燥原理及过程

喷雾干燥原理及过程
喷雾干燥是一种常用的干燥技术,其原理是将待干燥的液体物料通过雾化器分散成微小的雾滴,然后在高温下快速干燥。

该技术适用于大量液体的处理,常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工等行业。

喷雾干燥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液体物料通过管道进入雾化器,雾化器将其分散成微小的雾滴。

雾滴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雾化器的类型和操作条件。

2. 雾滴进入干燥塔,与热空气接触。

热空气将雾滴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使雾滴变成干燥的固体颗粒。

3. 干燥后的颗粒通过重力或气力收集器收集,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得到最终产品。

喷雾干燥的优点包括:
1. 处理量大,适用于大量液体的干燥。

2. 干燥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液体的干燥。

3. 干燥后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4.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产品的粒度和形状。

然而,喷雾干燥也存在一些缺点:
1. 干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因此能耗较高。

2. 如果液体物料中含有易挥发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会在高温下挥发损失。

3. 干燥后的产品中可能会残留一些未挥发的溶剂或有害物质,
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浓缩干燥技术《精品》.ppt

浓缩干燥技术《精品》.ppt
(4)干燥产品与空气分离 干燥的粉
末或颗粒落在干燥室的锥体四壁并滑落到 锥底,通过星形阀之类的排灰阀排出,少 量的细粉则随空气进入旋风分离器进一步 分离。然后将成品输送到另一处混合后储 入成品库或直径包装。
最新.课件
35
并流
逆流
混流
按喷雾液滴和 热风流动方向 分: 并流型——液 滴和热风呈同 一方向流动。 逆流型——液 滴和热风呈反 方向流动。 混流型——液 滴和热风呈不 规则混合流动。
最新.课件
20
物料干燥速率
物料的干燥速率是指干燥时单位干燥面积,单位 时间内气化的水量,其影响因素包括:
(1) 物料的性质、结构和形状 (2) 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 (3) 干燥操作条件 干燥介质与物料的接触方式,
干燥介质与物料的相对运动方向和流动状况 (4) 干燥器的结构形式
最新.课件
蒸发是溶液表面的溶剂分子获得的动能 超过了溶液内溶剂分子间的吸引力而脱 离液面而逸向空间的过程。当溶液受热, 溶剂分子动能增加,蒸发过程加快;液 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根据此原理, 蒸发浓缩装置常常按照加热、扩大液体 表面积、低压等因素设计。
最新.课件
2
二、常用的浓缩方法 1.薄膜蒸发浓缩
最新.课件
14
2. 减压蒸发浓缩
减压或真空蒸发有如下优点: ①由于减压,沸点降低,加大了传热温度差,
使蒸发器的传热推动力增加; ②适用于热敏性溶液和不高温的溶液; ③可利用二次蒸汽作为加热热源; ④加热器的热损失减少。 缺点:溶液沸点降低粘度增大,对传热过程不
利;需要真空装置,并增加了能量的消耗。
21
2.3 常用的干燥方法
直接干燥 加热方式 间接干燥
常压干燥 气流干燥

第八章 干燥技术

第八章 干燥技术
一定干燥条件下,水分除去的难易,分为结合水与非结合水。
非结合水分:与物料机械形式的结合,附着在物料表面的水,具有和独立存
在的水相同的蒸汽压和汽化能力。 结合水分:与物料存在某种形式的结合,其汽化能力比独立存在的水要低, 蒸汽压或汽化能力与水分和物料结合力的强弱有关。
热干燥过程的基本流程
新鲜空气 过滤器 鼓风机 加热器
中多余的湿份。
除湿方法
机械除湿——如离心分离、沉降、过滤。 物理化学除湿——加干燥剂如硅胶、无水氯化钙、石灰等 干燥 ——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湿份汽化。除湿程
度高,但能耗大。
惯用做法:先采用机械方法把固体所含的绝大部分湿份除去,
然后再通过加热把机械方法无法脱除的湿份干燥掉,以降低
除湿的成本。
干燥分类



因此,干燥速率也是一个定值;
实际上,该阶段的干燥速率决定于物料表面水分汽化的速率、决 定于水蒸气通过干燥表面扩散到气相主体的速率。因此,又称为 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此时的干燥速率几乎等于纯水的汽化速度,和物料湿含量、物料 类别无关; 影响因子主要有:空气流速、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等外部条件。


热空 气流 过湿 物料 表面
热量 传递 到湿 物料 表面 传热过程
内部 水分 扩散 到表 面 传质过程
传热推动力:热空气的温度t空气 >物料表面的温度t物表
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 U 或干燥速度 N 与湿含量 X 的关系曲线。 干燥过程的特征在干燥速率曲线上更为直观。
干速率 U 或 N C
喷雾干燥设备

采用雾化器,将料液分散成细小雾滴,在喷雾干燥器内 直接进行干燥,并采用旋风分离器对干燥后的物料进行 回收;

干燥技术及其应用

干燥技术及其应用

干燥技术及其应用摘要:干燥是食品加工和保藏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食品领域干燥技术发展迅速,有大量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干燥技术,对其进行改良的改进。

本文从近年来食品干燥领域中的较新研究成果及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等方面作了归纳总结,分别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远红外干燥技术、微波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技术、热风干燥技术和太阳能干燥技术6种食品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食品干燥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真空冷冻远红外热风喷雾微波太阳能干燥技术干燥技术是一门跨专业、跨行业、具有科研性质的技术,因为其面对的产业众多、物料的理化性质不同、产品质量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千差万别。

在干燥技术的开发及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需要了解被干燥物料的性质。

第二要熟悉传递工程的原理。

第三实施手段[1]。

现代的干燥技术起始于20 世纪5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许多的干燥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主要有真空冷冻干燥、太阳能干燥、喷雾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等。

其中一些设备已达到国际当代水平并出口到国外。

干燥也是食品保藏的一种重要方法。

干燥是通过各种方法(如晒干、风干等)脱去食品中的水分,降低其水分活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

干燥后的食品质量轻、体积小,便于贮藏和运输,因而应用广泛[2]。

食品干燥的设备按照设备的特征可以分为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现在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大多数是人工干燥法。

近年来,食品干燥设备的设计更多的是以能量利用率、产品质量、安全性、环境影响、成本等作为评价指标。

现代消费者追求更加健康、营养和天然的食品,因此食品干燥设备在设计时,需将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3]。

1.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简称冻干,是将湿物料或溶液在较低的温度(-10℃~-50℃)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1.3~13P)下使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使物料脱水的干燥技术[4]。

1.1原理真空冷冻干燥的原理是基于水的三种变化。

干燥设备设计手册说明书

干燥设备设计手册说明书

图书基本信息书名:<<干燥设备设计手册>>13位ISBN编号:978711125875910位ISBN编号:7111258754出版时间:2009-7出版时间:机械工业出版社作者:刘广文 编页数:915字数:1992000版权说明: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前言物料的干燥有多种方式,本书中所述的“干燥”是指通过热介质传递过程的蒸发现象去除湿物料中湿分的“热力干燥”过程。

干燥设备在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单元设备,干燥多为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

干燥操作是高耗能过程,因而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干燥设备投资较高,用户对干燥设备的选择十分慎重。

干燥设备的设计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原因是干燥设备的形式复杂。

常用的干燥设备近五十种,派生出的结构更是难以计数。

干燥设备对物料有很强的针对性,所处理的物料更是千差万别,少有相同,更增加了干燥设备设计的复杂性。

因此,干燥设备具有因人而异、因物而异、因地而异的特点。

所谓因人而异是指用户对产量、产品质量、能源种类、环保指标都有特定的标准;因物而异是指针对具体物料及产品要求进行设备及系统设计;因地而异是指设备安装场地的自然环境不同,设计条件也不同,有些设计参数必须依据设备安装地的条件而定。

干燥设备之所以复杂,主要是因为它的非标准性,最佳的干燥设备常常是量身定做的专用设备。

多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干燥技术与干燥设备的进步,新结构、新机型不断出现,全面系统介绍新型干燥设备的参考材料为业内人士所盼。

基于上述原因,作者在查阅近百部国内外干燥专著、逾千篇干燥文献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干燥设备设计手册》一书,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热力干燥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

同时,书中还收集了大量物料的工业化数据,方便读者在工程设计时使用。

本书对干燥设备按篇、章进行分类。

中药制药新技术喷雾干燥技术(实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

中药制药新技术喷雾干燥技术(实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

中药制药新技术喷雾干燥技术(试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干燥在制药生产中占有紧要地位。

近年来有很多适合中药生产的干燥技术和设备问世喷雾干燥是干燥技术(试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中较为的方法之一,由于其干燥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破坏少,浸膏粉溶解性好又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已越来越多地被利用于中药提取液的干燥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目前已有利用此技术制备微囊、应用PVA进行薄膜包衣等新工艺的讨论报道。

因此,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生产以及新剂型的开发上起着愈来愈紧要的作用。

1 基本原理、设备及流程喷雾干燥是流化技术用于液态物料干燥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雾化器将yi定浓度的液态物料,喷射成雾状液滴,落于yi定流速的热气流中,使之快速干燥,获得粉状或颗粒状制品。

其特点是:瞬间干燥,适用于热敏性物料;产品质量好,保持原来的色香味,且易溶解;可依据需要调整和掌控产品的粗细度和含水量等质量指标;制剂体积小;有利于制剂卫生。

喷雾干燥设备一般由干燥室、喷头、空气滤过器、预热器、气粉分别室、收集桶、鼓风机构成。

喷雾器是喷雾干燥设备的关键部分,它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能量消耗。

常用试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有三种类型:压力式小型喷雾干燥机、气流式小型喷雾干燥机、离心式小型喷雾干燥机。

压力式小型喷雾干燥机应用较多,它适用于粘性药液,动力消耗Z小。

气流式喷雾器结构简单,适用于任何粘度或稍带固体的药液。

离心式喷雾器适用于高粘度或带固体颗粒料液的干燥,但造价较高。

另外还有流动造粒干燥机、喷粉塔以及适用于教学和科研的自动间歇喷雾干燥机等。

喷雾干燥简单工艺流程为:药材提取浓缩喷雾收集药粉。

实在操作过程(压力式喷雾干燥)如下:中药饮片置提取罐内蒸汽加热浸出数次,浸出液通过真空抽滤管抽入减压浓缩罐内,浓缩至yi定浓度,药物由导管经流量计至喷头下,进入喷头的压缩空气(39123104~49104104Pa),将药液自喷头经涡流器利用离心力增速成雾滴喷入干燥室,再与热气流混合进行热交换后很快即被干燥。

喷雾干燥雾化器原理

喷雾干燥雾化器原理

喷雾干燥雾化器原理喷雾干燥雾化器是一种将液体物质转化为颗粒状固体物质的装置。

其原理基于液体物质的雾化和颗粒物质的干燥过程。

具体来说,喷雾干燥雾化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雾化和干燥两个过程。

首先,液体物质通过传输系统引入喷雾干燥雾化器。

传输系统包括液体供应系统(如泵)和喷嘴。

液体物质在供应系统的作用下被送入喷嘴。

喷嘴是喷雾干燥雾化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它可以将液体物质分散成小颗粒的细雾。

喷嘴的设计通常采用高速旋转盘、压力喷嘴或超声波喷雾器等技术。

当液体物质通过喷嘴时,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高速气流的剪切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被拉伸成细小液滴,并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形成雾粒。

接下来,通过出现在雾化器内的热空气,雾粒进一步干燥转化为固体颗粒。

热空气由加热器产生,通过气流管道进入喷雾干燥雾化器。

雾粒在与热空气接触的同时,逐渐失去水分并形成固体颗粒。

这是因为热空气具有较低的相对湿度,其水分量远低于雾粒的含水量,从而使雾粒中的水迅速蒸发。

在干燥的过程中,固体颗粒逐渐变大,并因重力作用而下降。

为了确保颗粒大小和干燥性能的一致性,喷雾干燥雾化器通常配备旋转碟片或离心分离器来收集和排除颗粒。

需要注意的是,喷雾干燥雾化器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液体物质的性质,包括其粘度、表面张力、浓度等。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雾化的效果和雾粒大小。

其次是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较高的热空气温度和较低的湿度将有助于更快的干燥速度和更好的热效率。

此外,喷雾干燥雾化器的设计和操作参数也会影响其性能。

例如喷嘴的类型和定位、热空气的流速和温度控制等。

总之,喷雾干燥雾化器通过液体物质的雾化和颗粒物质的干燥过程,将液体物质转化为颗粒状固体物质。

其原理是将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然后通过与热空气接触,使液滴迅速蒸发并形成固体颗粒。

喷雾干燥雾化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在在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雾化器说明书

雾化器说明书

USER INFORMATION - 使用者需知................................................................................1 About this instruction - 关于本说明书 .............................................................................. 1 Symbols - 符号................................................................................................................. 1 EU Directives and Harmonized Standards - EU 指示和符合标注 ................................... 1 EC 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 - 符合 EC 的声明 ............................................................... 2 General safety instructions - 总的安全指导 ..................................................................... 2 Markings - 标识................................................................................................................ 2 Packaging, handling and transport - 包装,处置和运输 ................................................. 3 Protection of the atomizer - 雾化器的保护....................................................................... 3 Recycling and disposal - 循环利用和处理 ....................................................................... 4 Disposal of packaging 包装的处理 .................................................................................4 Disposal of the rotary atomizer and accessories - 雾化器和附件的处理 ......................4 2.5 2.6 2.7 2.7.1 2.7.2 2.8 2.9 2.9.1 2.9.2 2.9.3 2.9.4 2.1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喷嘴的结构 有的喷嘴出口壁太厚,约4~5mm,影响气 -液接触,进而影响雾化。同时,在出口管厚 壁的端面上,黏附湿物料,产生湿料块脱落, 影响产品质量。


适宜的壁厚为0.5~0.6mm。
若气体和液体喷嘴的同心度偏差较大时,会 出现大雾滴,严重时会产生局部粘壁现象。因 此,在加工制造时,必须保证同心度要求。
压力式喷嘴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旋转型、离心型、压力-气流型 喷嘴。
(1) 旋转型压力喷嘴 此型的雾化原理见图5-36、图5-37。这种结 构有两个特点: 一是有一个液体旋转室,二是有液体进入旋 转室的切线入口。 凡是液体经过旋转室喷出的结构形式,一般 称为旋转型压力喷嘴。
图5-39所示为镶人造宝石的喷嘴。 图5-40所示为镶碳化钨的喷嘴。
当气-液两相的相对速度足够大时,一个正常的雾化 状态应是一个充满空气的锥形薄膜,薄膜不断地膨 胀扩大,然后分裂成极细雾滴。如下表所示。 薄膜的残余周边则分裂为较大的雾滴。
(3)气流式喷嘴的优点
①喷嘴结构简单,磨损小; ②对低黏度或高黏度料液(包括膏状物、糊状物及滤饼等)均 可雾化,因此,适用范围很广; ③操作压力低,不需要高压泵; ④此种喷嘴所得雾滴较细,可以获得滴径约为5~ 30μm; ⑤气流式喷嘴操作弹性大,即处理量有一定的伸缩性,调节 气液比也可控制雾滴大小,因而也就控制了产品粒度。
(3) 三流式喷嘴 图5-25所示为先内混合 而后外混,内混、外混结 合式三流式喷嘴原理示 意图。 物料在内混合室被一次 空气雾化,当气-液混 合物离开混合室出口时, 又被二次气体雾化,二 次气体是旋转的。 此型是国内应用较多的 一种形式。
图5-27所示为先内混后外混的三流式喷嘴结构。
(2) 离心型压力喷嘴
此型结构液体通过内插头变成旋转运动,然后由喷嘴喷出。具有使液体 旋转的内插头喷嘴统称为离心型压力喷嘴。 旋转型和离心型压力喷嘴,在雾化机理方面,基本上无差别。 离心型压力喷嘴的内插头结构类型如图5-43所示。
(3) 压力-气流型喷嘴
根据旋转动量矩守恒定律,旋 转速度与旋涡半径成反比, 因此,愈靠近轴心,旋转速 度愈大,其静压力亦愈小 (见图5-37), 结果在喷嘴中央形成一股压力等 于大气压的空气旋流,而液 体则形成绕空气心旋转的环 形薄膜,液体静压能转变为 向前运动的液膜的动能,从 喷嘴高速喷出。 液膜伸长变薄,最后分裂为小雾 滴。这样形成的雾滴群的形 状为空心圆锥形,又称空心 锥喷雾。
(2) 二流体外混合喷嘴
指气一液两相在喷嘴出口外部接触、混合,液体被雾化为小 雾滴。其结构如图5-10所示,此种结构是气体和液体喷嘴出 口在同一水平面上。图5-13所示为液体喷嘴高出气体喷嘴 1~2mm,此处接近气体流的缩径,气体速度最大,静压最 小(一般情况,此处为负压,其值大小决定于气体喷射速度), 使液体获得较大的吸力。
内混合与外混合的雾化原理是相同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两点: ①内混合喷嘴要求在气一液接触的平面处,气体必须保持足够大 的速度,以形成负压,将液体吸人,否则液体要加压输入; ②和外混合比,内混合能较好地利用气体能量来雾化液体。
下面介绍一些实际使用的二流体喷嘴结构类型, 供设计、研究及实验者参考。 图5-14所示为用螺纹直接连接而固定的用于干燥 活性黄K-6G的喷嘴,这种喷嘴,因经常拆卸,螺 纹变松而偏心。 图5-15所示为螺帽压紧式的用于干燥士林蓝的气流 式喷嘴,可以克服图5-14所示结构上的缺点。
旋转式雾化器的液滴大小和喷雾的均匀性,主要取
决于旋转盘的圆周速度和液膜厚度,而液膜厚度又 与溶液的处理量有关。 当盘的圆周速度小于50m/s时,得到的雾滴很不均 匀。喷雾的不均匀性,随盘的转速增加而减小。 当盘的圆周速度为60m/s时,就不会出现上述不均 匀现象。所以,这一圆周速度可以作为设计的最小 值。通常采用的旋转盘的圆周速度为90~160m/s。
3.2.3旋转式雾化器 3.2.3.1 操作原理、类型及优缺点
(1) 操作原理 当料液被送到高速旋转的盘上时,由于旋转表 面上伸展为薄膜,并以不断增长的速度向盘的边缘运动,离开 盘边缘时,就使液体雾化,如图5-57所示。
(2)雾化机理 也是滴状、丝状及膜状分裂,如图5-58所示。以哪一种分裂状 态为主,则与盘的形状、直径、转速、进料量及料液性质等 因素有关。旋转式雾化器产生的雾滴尺寸范围,见表5-6。
离 心 转 盘
② 旋转式雾化器的优缺点 优点: a.塔内只安装一个雾化器便可完成生产任 务, 最小喷雾量为6kg/h以下,最大喷雾量 为200t/h; 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雾滴尺寸; c.生产能力调节范围大。 缺点:雾化器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传动装置、 液体分布装置及雾化轮,对加工制造技术要 求甚高。结构复杂,检修不便。
缺点:
①需要一台高压计量泵; ②因为喷嘴孔径很小,必须严格地过滤,防止堵塞喷嘴; ③喷嘴磨损大,要采用耐磨材料制造; ④一个喷嘴的最佳操作范围较窄(即弹性小),大产量时需多个喷 嘴; ⑤高黏度物料不易雾化。
3.2.2.2 压力式喷嘴的结构 压力式喷嘴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使液体获 得旋转运动,即液体获得离心惯性力,然后 由喷嘴孔高速喷出。因此,通常把压力式喷 嘴统称为离心压力喷嘴。
3.2 雾化器
前已指出,雾化器是喷雾干燥装置的关键部件,常 用的雾化器有气流式、压力式和旋转式。
3.2.1气流式雾化器 3.2.1.1 气流式雾化器的操作原理 气流式雾化器通常称气流式喷嘴,是实验室和中间
工厂常用的一种形式。 气流式喷嘴主要用于雾化高黏度料液。流化床喷雾 造粒干燥中,主要用气流喷嘴雾化料液,如尿素、药 品等。
(4) 四流式喷嘴
它特别适用于高粘度 物料的雾化。 料液被旋转喷出的一次 压缩空气初次雾化,形 成气-雾混合物,此混 合物在出口处又被干燥 热风及旋转喷出二次压 缩空气雾化一次,此混 合物受两面摩擦,雾化 效果较好。 热风的引用还有利于 干燥。
(5) 喷嘴的设计、制造及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①用于工业生产的气流式喷嘴,液体出口管径(内径)应尽 量大一些,这样能增加气-液接触周边,使液膜变薄,更有 利于雾化。 在气-液质量比相同的条件下,液体喷嘴内径越大(以不产 生液体脉冲现象为极限),雾滴越细。若雾滴大小保持一定, 则液体喷嘴内径越大,越省压缩空气。 大喷嘴另一个突出优点是不易被料块或杂质堵塞。小喷嘴(喷 嘴直径3~5mm)由于经常堵塞,给操作者带来许多麻烦,并 影响产品质量及产量。目前采用的喷嘴内径可达二十多毫米, 只用粗过滤即可,几乎不存在堵塞问题,操作比较稳定。因 此,设计工业用喷嘴时,采用大直径为宜。
雾化机理和喷雾角有关。一般来说,膜状分裂时的 喷雾角要比单纯丝状分裂大一些。喷雾角取决于气 液间的相对速度、喷嘴结构及物料性质。 当液体流量很小时,喷雾角与气流速度无关。当气 流速度超过300m/s时,喷雾角则与液体流量无关。 一般而言,气流式喷嘴的喷雾角通常为20~30°。 液体喷嘴与气体喷嘴的环形通道必须是同心的。若 喷嘴结构设计正确时,雾滴应均匀地分布在喷雾锥 中,喷雾锥是对称的。 如二者不同心时,雾化角就偏离中心线而不对称, 有时出现液线,这时喷雾锥包含部分大雾滴,这是 由于雾化空气分配不均匀的缘故。
(4)气流式喷嘴的主要缺点
用于雾化的压缩空气的动力消耗较大,约为压力式及旋转式 雾化器的5~8倍。
3.2.1.2 气流式喷嘴的结构 (1) 二流体内混合喷嘴
指气一液两相在喷嘴内部的混合室接触、混合(即雾化),如 图5-12所示。空气经旋转叶片5变成旋转运动进入混合室, 雾化后的雾滴群从喷出口3高速喷出。实践证明,旋转的气 体与液体接触有利于雾化。
图5-16所示为喷雾干燥链霉素用的喷嘴,气体经旋 转叶片后旋转喷出,其喷雾炬比较短。 图5-17所示为实验室用的气流式喷嘴。
图5-18所示为雾化糊状物或滤饼的喷嘴及输料系统。
图5-20所示 是一个特殊结构 的雾化器,它 是利用高温气 流将料液雾化。 进料管设置夹 套,用水或空 气冷却。从扩 散器的周围吹 入空气或烟道 气。
(3) 三流式喷嘴
也称三流体喷嘴,有三个
流体通道,即一个液体通 道,两个气体通道。 当某种高黏度料液,二流 体喷嘴不能雾化时,采用 三流式喷嘴就有可能使料 液雾化。 如图5-23所示。物料在第 一混合室与一次气体接触, 初步被雾化,雾化后的雾 滴再进入第二混合室,与 二次气体接触,被第二次 雾化。
(1) 操作原理
现以二流式喷嘴为例说明其 操作原理。如图所示: 料液 走中心管,液体流出的速 度不大(一般不超过2m/s); 压缩空气 经气体分布器后从环 隙喷出,速度很高,一般为 200~340m/s,也可以达到 超声速; 当气-液 二流体在喷嘴出口端 面接触时,之间存在着很大 的相对速度,从而产生相当 大的摩擦力,使料液雾化。 喷雾用 压缩空气压力一般为 0.3~0.7MPa。
(2) 雾化机理
气流式喷嘴的雾化机理有三种类 型:滴状、丝状和膜状分裂。 在一般情况下,气流式喷嘴属膜 状雾化,这种膜的形成方式如图 5-11所示。 当雾滴群离开喷嘴时,其形状是 一个被空气心充满的锥形薄膜, 因而也称空心锥喷雾。 空心锥的锥角θ,一般称为喷雾 角或雾化角(20-30°)。此锥 形薄膜雾滴群称为雾炬或喷雾锥。
压力式喷嘴的雾化机理,也是滴状、丝状及膜状分 裂,工业生产用的压力式喷嘴,通常是在膜状分裂 条件下操作。 压力式喷嘴所形成的液膜厚度范围大致是0.5~ 4μm。 压力式喷嘴的雾滴(或颗粒)的尺寸范围(低黏度、牛 顿型流体)如表5-5所示。
(2)压力式喷嘴的优点
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②全部零件,维修简单,拆装方便(图5-38所示为喷嘴在塔侧面 的一种安装方法); ③与气流式喷嘴相比,大大节省雾化用动力。
③喷嘴的保养与维护 在安装和拆卸喷嘴时,必须小心地操作。机械 加工的金属零件,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必 须防止任何轻微的损坏。喷雾操作停止时, 要拆下喷嘴,进行清洗,以备再用。 ④雾化用压缩空气的压力要保持恒定。过大的 波动,会引起雾化不均匀,特别是压力突然 下降时,会产生严重粘壁现象。因此,压缩 空气最好由专门设备供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