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小故事——孔子学琴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小故事——孔子学琴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小故事——孔子学琴
[原文]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译文]看着容易,要学会就很难了。

不要把容易得到的东西看得很平凡而不知道去珍惜。

[故事]孔子学琴
孔子不但是春秋时的大教育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他会弹奏许多种乐器,还会作曲、唱歌。

他跟师襄过一首曲子,曲名叫《文王操》。

孔子练习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怎么弹了,可是还没学会技法。

孔子又练了许多天,师襄又说他弹得可以了,孔子说自己尚未掌握乐曲的主旨。

又过了很久,师襄认为孔子确实弹得可以了,但是孔子还是不满足。

他反复地弹奏这首曲子,直到体会出曲子所要表现的主题才罢手。

孔子的这种不厌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师襄。

[解读]学习看似简单,要学好可就不容易了。

我们要学习孔子不厌学习的精神,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孔子学琴》文言文翻译

《孔子学琴》文言文翻译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孔子一生好学,遍访贤者,以广其学。

孔子尝游于齐,闻齐人善鼓琴,心向往之,遂往学琴。

孔子至齐,访琴师师旷,师旷闻孔子求学,大喜过望,遂以琴授孔子。

孔子拜师,虚心求教,师旷见孔子好学,倍加器重。

孔子学琴,日以继夜,孜孜不倦。

孔子学琴之初,师旷曰:“吾闻之,学琴者,先学《关雎》,次学《鹿鸣》,再学《伐檀》,后学《清商》。

此四曲,乃琴之根本,孔子宜先学之。

”孔子闻言,如获至宝,遂以四曲为纲,专心致志,苦心孤诣。

孔子学《关雎》时,师旷告诫曰:“《关雎》者,琴曲之始也,其曲调优美,寓意深远。

孔子宜用心体会,领悟其中之意。

”孔子闻言,反复品味,渐悟其中之妙。

孔子学《鹿鸣》时,师旷又曰:“《鹿鸣》者,琴曲之中也,其曲调悠扬,寓意吉祥。

孔子宜把握曲调,领悟其吉祥之意。

”孔子遵师旷之教,潜心钻研,渐入佳境。

孔子学《伐檀》时,师旷再曰:“《伐檀》者,琴曲之末也,其曲调激昂,寓意刚毅。

孔子宜以刚毅之心,领悟其意。

”孔子心领神会,奋发向前,不断进取。

孔子学《清商》时,师旷赞曰:“《清商》者,琴曲之巅峰也,其曲调清丽,寓意高远。

孔子宜以高远之志,领悟其意。

”孔子闻言,胸怀壮志,矢志不渝。

孔子学琴数载,琴艺大进。

一日,师旷问孔子:“孔子,吾观汝琴艺日进,然汝所弹之曲,有何妙处?”孔子答曰:“吾学琴,非为技艺,乃为修身养性。

吾所弹之曲,虽各有妙处,然皆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师旷听后,拍案叫绝,曰:“善哉!孔子之学,已至化境矣。

吾闻之,学艺之道,莫如修身。

孔子学琴,实乃修身养性之典范也。

”孔子学琴,不仅技艺高超,更以琴修身养性,感悟人生。

孔子曰:“吾学琴,意在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学琴,成为后世修身养性的楷模,其精神永存于世。

孔子学琴之事,传遍天下。

后人纷纷效仿,以琴修身养性,传承了孔子的精神。

孔子学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千古流传,永不磨灭。

孔子学琴,一则展示了其虚心好学、孜孜不倦的精神风貌;二则彰显了其修身养性、以琴悟道的境界。

孔子学琴曰文言文翻译

孔子学琴曰文言文翻译

原文如下: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师襄子曰:“夫子之学琴,三年而成,其技益进,而志未尝不在音声之中也。

夫子之学,岂独琴乎哉?吾闻之,君子之学也,必求其道。

夫子之学,可谓得道矣。

”孔子学琴三年,未尝一日懈怠。

一日,师襄子见孔子琴艺大进,问道:“夫子之学琴,三年而成,其技益进,而志未尝不在音声之中也。

夫子之学,岂独琴乎哉?”孔子答曰:“吾闻之,君子之学也,必求其道。

吾学琴,非为技也,为道也。

吾志在道,故琴音与吾志合。

”师襄子曰:“夫子之志,固在道矣。

然则夫子之学,必得道矣。

吾闻之,得道者,其技自进。

夫子之技,可谓得道矣。

”孔子闻言,稽首再拜,曰:“师襄子,汝真吾师也!吾学琴,三年未尝一日懈怠,然吾志在道,故琴艺日进。

今得师襄子教诲,吾心甚慰。

吾愿终身学习,以求道矣。

”孔子学琴,志在道。

他深知,君子之学,必求其道。

因此,在学琴的过程中,孔子始终以道为志,以琴为媒,探究人生的真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技艺,都要以道为志,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

翻译如下: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

师襄子说:“夫子学习弹琴,三年之后技艺大进,而志向从未离开过音乐之中。

夫子的学习,难道仅仅是弹琴吗?我听说,君子的学习,一定是追求大道。

夫子的学习,可以说是已经得道了。

”孔子学习弹琴三年,从未懈怠过一天。

有一天,师襄子看到孔子的琴艺有了很大的进步,便问道:“夫子学习弹琴,三年之后技艺大进,而志向从未离开过音乐之中。

夫子的学习,难道仅仅是弹琴吗?”孔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的学习,一定是追求大道。

我学习弹琴,不是为了技艺,而是为了大道。

我的志向在大道上,所以音乐与我志向相合。

”师襄子说:“夫子的志向,确实在大道上。

那么夫子的学习,可以说是已经得道了。

我听说,得道的人,技艺自然会进步。

夫子的技艺,可以说是已经得道了。

”孔子听后,稽首再拜,说:“师襄子,您真是我的老师啊!我学习弹琴,三年从未懈怠过,但我的志向在大道上,所以琴艺日有进步。

现在得到您的教诲,我心中非常欣慰。

孔子学琴的故事主要内容

孔子学琴的故事主要内容

《孔子学琴的故事主要内容》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呀,是个特别爱学习的人。

有一回,他决定要学琴。

他找了一位很棒的老师,然后就开始认真学起来。

一开始,孔子就像咱们刚开始学写字一样,一点点地练。

他学会了一首曲子,就不停地弹呀弹。

别人都觉得他已经弹得很好啦,可以学新的曲子了。

可是孔子不这么想,他说:“我还没明白这首曲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孔子继续弹,一边弹一边琢磨。

他想着这首曲子要表达的心情,想着作曲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过了些日子,孔子好像明白了一些,可他还是不停下来,还是一直弹。

这时候,他不光想着曲子,还想着作曲的人可能经历过什么事情。

就这样,孔子一直弹一直想,最后呀,他终于明白了这首曲子的所有东西,连作曲的人是什么样的性格,有着怎样的想法,他都清楚啦。

小朋友们,孔子学琴是不是很认真呀?《孔子学琴的故事主要内容》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想学琴,那可是下了大决心的。

他跟着老师学,一开始,弹得还不太熟练呢。

但是孔子不着急,慢慢地练。

等他能把那首曲子顺顺溜溜地弹出来了,别人都觉得可以啦,可孔子觉得不行。

他不停地弹,心里想着:“这曲子里面肯定还有好多我不知道的东西。

”他就这么一直琢磨,好像走进了作曲人的心里。

他想知道作曲的人是高兴还是难过,是在想什么事情。

一天又一天,孔子不停地弹,终于把这首曲子里所有的秘密都搞清楚啦。

小朋友们,孔子学琴是不是很厉害?《孔子学琴的故事主要内容》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讲孔子学琴。

孔子呀,可喜欢琴啦,他说要学琴,就认认真真地开始啦。

刚学的时候,他弹得不太好,但是他不放弃。

等能弹完整首曲子了,大家都说不错不错,可孔子摇摇头。

他一直弹,边弹边想,这曲子背后有啥故事呢?他不停地弹,想着作曲的人是不是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才有了灵感,还是遇到了伤心的事才写出这样的曲子。

就这样,孔子一直努力,最后把这首曲子完完全全搞明白了。

小朋友们,咱们要像孔子一样认真学习哟!。

孔子学琴

孔子学琴
孔子向师襄学琴,反复练了十天。师襄说:“可以 再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然练习了这支曲子, 但还没有掌握弹奏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认为他 弹奏得和谐悦耳,又劝他学习新曲子。孔子说:“我虽 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情感!”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说:“你已经领会了思想情感,可 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说:“可我还没有体会出 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兴奋地说:“我体察到作者 的为人了。他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眼光明亮而高瞻远 瞩,好像有统治天下的帝王气魄,他莫非是周文王吗?” 师襄既惊讶又敬佩:“你说得很对!我的老师告诉我, 这首曲子的作者就是周文王。” 这个故事的内涵很丰富,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请 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提炼论点,按照“纵向论证” 的方式,写一篇提纲。
(对所提供的作文题目或作文材料是赞同、认 可,一般选用这样的递进形式。)
反向递进
析材料、列观点
联现用于时评类材料)
二、纵向论证: 方法1: 不同层面的论证
是什么:论点或论题的内涵 有什么:论点或论题的外延 为什么:论点或论题的价值、意义、作用 怎么办: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法2:正向递进 方法3:反向递进
正向递进 点——亮出观点,点明中心; 正——正面论述; 反——反面论述; 深——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联——联系现实; 总——收束全文,重申论点,呼应中心;

孔子学琴的故事及感悟_名人故事素材

孔子学琴的故事及感悟_名人故事素材

孔子学琴的故事及感悟从前,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

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

过了十天,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品味出这首曲子的神韵。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尚未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

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

”师襄子听后,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我们学习应如“孔子学琴”般深入。

有些人看书总是看一半,这本读了几页,又翻翻那一本,那本掀了几章,又换另一本……这样一来,书桌上摊满了要读的书,可是一本也没有读完。

曾国藩说:“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

”否则,桌上放的书太多了,说明你心不专一,肯定学不好、学不精。

有人可能问:“既然读书要专一,那我们上学时,同时要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好几门功课,这是不是不合理呢?”也不是。

刚开始学文化知识时,需要对各种学问广泛涉猎,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但到了最后,还是要专学,像现在的大学,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业。

实际上,学佛也要如此。

刚进入佛门时,对显宗、密宗,包括世间知识,都要广闻博学,以博采众家之长。

然后在此基础上,你可以选择一门专修,要么念佛,要么参禅,要么修大圆满。

就像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的知识全部学完后,上大学时可以钻研自己的专业,因为他已经学过了语文、数学、物理等各种学科,故从中选出一门“专”学即可。

但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他从未学过数理化,那即使让他去“专”,他也不一定“专”得进去。

我们学佛也是同样,先要通过广泛闻思,遣除相续中的各种怀疑,然后闻思到量之后,就应像无垢光尊者所说,所知犹如天上繁星般学不尽,故应选择最具有实义的法,终身行持。

孔子学琴课文原文

孔子学琴课文原文

孔子学琴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精通音乐。

如弹琴、鼓瑟、吹笙、击磬,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好琴。

但孔子从不满足。

他五十岁那午,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

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

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望。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师襄轻轻地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

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

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

师襄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

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

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琴声抑扬起伏。

突然,琴声戛然停止,孔子激动得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

他就是行善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

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

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精选3篇]

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精选3篇]

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精选3篇]【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第1篇】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的创始人。

有一次,孔子找他的师傅学琴,老师教了他一首曲子。

过了几天,老师说:“你弹的已经很好了,该教你第二首了。

”孔子却说:“我虽然弹的很好了,可是还没掌握好它的节奏,还需要多多练习。

”又过了很多天,老师找到他说:“现在我可以教你第二首曲子了吗?”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它的节奏,可是还没有掌握好音乐形象那,还要多多练习。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学习不要光靠别人,要根据自己来判断来推测,就象孔子一样,学什么都要要求自己学的精益求精。

【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第2篇】今天,我们学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它使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向师襄学琴,他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灵深受触动,我被孔子那种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为了学好琴,他每天不断的练习,不断进取,连师傅都说他学得可以了,他却还不满足,最后竟把音乐掌握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可再看看我,平时我总觉得我们的课程进度太慢了,别的班都上三十多课了,我们班还像老牛拉破车样落后几课。

在我的想象中,我觉得学课就是把课文读几遍,把生字和词语认识完毕,一篇课文就该学完了。

但我从没想过,学一篇课文不仅要认识生字和词语,更重要的是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要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要我们从中学会什么。

我们不说要像孔子把课文掌握得炉火纯青,但你至少要完成你需要掌握的知识。

而孔子身上更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就是他那种学无止境的精神。

他已经上大学问家了,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可他还要不断学习。

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

”时间不等人,你多学一天,你学到的知识就越多。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向孔子学习吧:学习他那种凡事虚心好学、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吧,让我们努力把每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善于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2.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卡纸音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孔子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孔子弹琴》。

二、板书齐读。

三、深入学习课文
(一)我们知道孔子学琴的时候其实已经多大年纪了?是五十岁了,那他还能学会吗?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呢?(炉火纯青)
(二)大家同意吗?你真是火眼金睛!提到“炉”,《西游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道士炼丹时,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才算成功。

这里指的是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你会在什么情景下用炉火纯青呢?(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三)技术十分高超,这时对孔子琴艺的直接赞美,就是直接描写。

那你还从哪里看到孔子成功了?
有直接说孔子弹得好吗,但是我们却体会到了(间接描写)。

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四)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
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

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
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
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一)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课件:(对比读)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二)练习朗读。

(三)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本文讲述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琴,勤学苦练,最后琴艺炉火纯青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五、课外拓展
(一)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二)积累孔子的名言。

那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述的?请用笔勾画关键词。

根据时间顺序(一晃十天——练琴过了很久——练琴好久——
练琴),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弹琴经历了几个阶段。

老师特地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独特的礼物,谁完成得最美丽就可以送给老师,一分钟进行前后分享。

时间到。

老师来解黑白键了。

刚开始已经会弹琴了---不满足,还想变得更好,掌握了弹奏技巧——还想变得更好,领会音乐精神——还要更好,知道作曲者——结束了吗?还要学习,还要努力(……)
你体会到了什么?(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接着,我们具体去学习孔子学琴的过程。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并旁批自己的感受。

毕恭毕敬:学习态度认真有礼貌(真会学习)(这位同学抓住了重点词语进行学习,真会读书)(神态描写)
“弹了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刻苦勤奋学而不厌孜孜不倦)
请你融入自己的感情,讲这一句表达出来。

(你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还有想要试一试的吗?那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掌声)
(只)永不满足,想让自己达到什么地步?(老师特别喜欢你这样认真的学生。

)(语言描写)
数天后,师傅又来了,他看到了什么?手指灵活自如也就是掌握了弹奏的技巧了。

老师此刻突然想起来一个成语,形容乐曲弹得太好了,像小溪流水一样自然顺畅,悦耳动听。

(行云流水)
老师让他再次换新曲子,他是怎么回应的(使劲摇头,很坚定)(动作和语言描写)
最终他做到感动别人了吗?已是如痴如醉,为什么如痴如醉,因为乐器太激情洋溢,也就是领悟到曲子的感情了。

你看到了师襄的如痴如醉了吗?我看到了,请看课文插图,请同学来表演插图的对话……可能在想?(作曲是谁)这么多天,他可能经历了什么?(勤奋的练习刻苦的练习夜以继日的练习废寝忘食的练习)
你听,琴声,有高有低,其实就是抑扬,戛然而止了,怎么说(激动蹦起来说手舞足蹈的说)他知道了作曲是谁了,你想感慨: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呀真是水滴石穿呀
老师的表现是?为什么惊异?(他竟然自己知道了做曲人)为什么佩服(坚持刻苦)?
从孔子练琴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变?可什么又没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或者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是啊,只有刻苦练习,你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你想对自己说什么?课下的时候,写一写你是如何学习特长的?可以用上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名言。

泰戈尔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们的人生只有刻苦勤奋才能赢得成功,世界上并没有天才,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