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
《孔子学琴》文言文翻译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孔子一生好学,遍访贤者,以广其学。
孔子尝游于齐,闻齐人善鼓琴,心向往之,遂往学琴。
孔子至齐,访琴师师旷,师旷闻孔子求学,大喜过望,遂以琴授孔子。
孔子拜师,虚心求教,师旷见孔子好学,倍加器重。
孔子学琴,日以继夜,孜孜不倦。
孔子学琴之初,师旷曰:“吾闻之,学琴者,先学《关雎》,次学《鹿鸣》,再学《伐檀》,后学《清商》。
此四曲,乃琴之根本,孔子宜先学之。
”孔子闻言,如获至宝,遂以四曲为纲,专心致志,苦心孤诣。
孔子学《关雎》时,师旷告诫曰:“《关雎》者,琴曲之始也,其曲调优美,寓意深远。
孔子宜用心体会,领悟其中之意。
”孔子闻言,反复品味,渐悟其中之妙。
孔子学《鹿鸣》时,师旷又曰:“《鹿鸣》者,琴曲之中也,其曲调悠扬,寓意吉祥。
孔子宜把握曲调,领悟其吉祥之意。
”孔子遵师旷之教,潜心钻研,渐入佳境。
孔子学《伐檀》时,师旷再曰:“《伐檀》者,琴曲之末也,其曲调激昂,寓意刚毅。
孔子宜以刚毅之心,领悟其意。
”孔子心领神会,奋发向前,不断进取。
孔子学《清商》时,师旷赞曰:“《清商》者,琴曲之巅峰也,其曲调清丽,寓意高远。
孔子宜以高远之志,领悟其意。
”孔子闻言,胸怀壮志,矢志不渝。
孔子学琴数载,琴艺大进。
一日,师旷问孔子:“孔子,吾观汝琴艺日进,然汝所弹之曲,有何妙处?”孔子答曰:“吾学琴,非为技艺,乃为修身养性。
吾所弹之曲,虽各有妙处,然皆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师旷听后,拍案叫绝,曰:“善哉!孔子之学,已至化境矣。
吾闻之,学艺之道,莫如修身。
孔子学琴,实乃修身养性之典范也。
”孔子学琴,不仅技艺高超,更以琴修身养性,感悟人生。
孔子曰:“吾学琴,意在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学琴,成为后世修身养性的楷模,其精神永存于世。
孔子学琴之事,传遍天下。
后人纷纷效仿,以琴修身养性,传承了孔子的精神。
孔子学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千古流传,永不磨灭。
孔子学琴,一则展示了其虚心好学、孜孜不倦的精神风貌;二则彰显了其修身养性、以琴悟道的境界。
孔子学琴曰文言文翻译

原文如下: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师襄子曰:“夫子之学琴,三年而成,其技益进,而志未尝不在音声之中也。
夫子之学,岂独琴乎哉?吾闻之,君子之学也,必求其道。
夫子之学,可谓得道矣。
”孔子学琴三年,未尝一日懈怠。
一日,师襄子见孔子琴艺大进,问道:“夫子之学琴,三年而成,其技益进,而志未尝不在音声之中也。
夫子之学,岂独琴乎哉?”孔子答曰:“吾闻之,君子之学也,必求其道。
吾学琴,非为技也,为道也。
吾志在道,故琴音与吾志合。
”师襄子曰:“夫子之志,固在道矣。
然则夫子之学,必得道矣。
吾闻之,得道者,其技自进。
夫子之技,可谓得道矣。
”孔子闻言,稽首再拜,曰:“师襄子,汝真吾师也!吾学琴,三年未尝一日懈怠,然吾志在道,故琴艺日进。
今得师襄子教诲,吾心甚慰。
吾愿终身学习,以求道矣。
”孔子学琴,志在道。
他深知,君子之学,必求其道。
因此,在学琴的过程中,孔子始终以道为志,以琴为媒,探究人生的真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技艺,都要以道为志,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
翻译如下: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
师襄子说:“夫子学习弹琴,三年之后技艺大进,而志向从未离开过音乐之中。
夫子的学习,难道仅仅是弹琴吗?我听说,君子的学习,一定是追求大道。
夫子的学习,可以说是已经得道了。
”孔子学习弹琴三年,从未懈怠过一天。
有一天,师襄子看到孔子的琴艺有了很大的进步,便问道:“夫子学习弹琴,三年之后技艺大进,而志向从未离开过音乐之中。
夫子的学习,难道仅仅是弹琴吗?”孔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的学习,一定是追求大道。
我学习弹琴,不是为了技艺,而是为了大道。
我的志向在大道上,所以音乐与我志向相合。
”师襄子说:“夫子的志向,确实在大道上。
那么夫子的学习,可以说是已经得道了。
我听说,得道的人,技艺自然会进步。
夫子的技艺,可以说是已经得道了。
”孔子听后,稽首再拜,说:“师襄子,您真是我的老师啊!我学习弹琴,三年从未懈怠过,但我的志向在大道上,所以琴艺日有进步。
现在得到您的教诲,我心中非常欣慰。
列子学谢文言文翻译

孔子学琴于师襄,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鼓志深微,善若良医无病自呻吟。
师襄子曰:“已习其为人,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类也。
”遂习之,三月不知肉味,曰:“丘得矣!丘得矣!”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以为足矣,弟子敢不敏?”孔子曰:“丘闻之,曲肱而枕之,可以乐矣;一瞑不视,可以死矣。
吾于琴瑟之间,得三益,其惟圣乎?”《列子·学》文言文翻译: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还没有任何进步。
师襄子对孔子说:“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
”孔子回答说:“我已经学会了这首曲子,但还没有掌握它的节奏和技巧。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你已经学会了节奏和技巧,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
”孔子说:“我还未领会到这首曲子的意境。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到这首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
”孔子说:“我还未理解到这位作曲者的性格。
”再过了一段时间,孔子在弹奏时,情感深沉而微妙,就像一个好的医生在没有病痛时也会自己呻吟一样。
师襄子说:“你已经理解了这位作曲者的性格,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
”孔子说:“我还未领会到这位作曲者的精神实质。
”于是,孔子继续学习,三个月的时间里,他竟然不知道肉的味道。
他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师襄子离开座位,再次向孔子行礼,说:“老师认为已经足够了,学生我怎敢不勤奋学习?”孔子说:“我听说,曲肱而枕之,可以享受到音乐的乐趣;一闭眼不看,就可以达到死亡的状态。
我在琴瑟之间,得到了三种益处,这难道不是圣人的境界吗?”。
孔子学琴的故事主要内容

《孔子学琴的故事主要内容》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呀,是个特别爱学习的人。
有一回,他决定要学琴。
他找了一位很棒的老师,然后就开始认真学起来。
一开始,孔子就像咱们刚开始学写字一样,一点点地练。
他学会了一首曲子,就不停地弹呀弹。
别人都觉得他已经弹得很好啦,可以学新的曲子了。
可是孔子不这么想,他说:“我还没明白这首曲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孔子继续弹,一边弹一边琢磨。
他想着这首曲子要表达的心情,想着作曲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过了些日子,孔子好像明白了一些,可他还是不停下来,还是一直弹。
这时候,他不光想着曲子,还想着作曲的人可能经历过什么事情。
就这样,孔子一直弹一直想,最后呀,他终于明白了这首曲子的所有东西,连作曲的人是什么样的性格,有着怎样的想法,他都清楚啦。
小朋友们,孔子学琴是不是很认真呀?《孔子学琴的故事主要内容》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想学琴,那可是下了大决心的。
他跟着老师学,一开始,弹得还不太熟练呢。
但是孔子不着急,慢慢地练。
等他能把那首曲子顺顺溜溜地弹出来了,别人都觉得可以啦,可孔子觉得不行。
他不停地弹,心里想着:“这曲子里面肯定还有好多我不知道的东西。
”他就这么一直琢磨,好像走进了作曲人的心里。
他想知道作曲的人是高兴还是难过,是在想什么事情。
一天又一天,孔子不停地弹,终于把这首曲子里所有的秘密都搞清楚啦。
小朋友们,孔子学琴是不是很厉害?《孔子学琴的故事主要内容》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讲孔子学琴。
孔子呀,可喜欢琴啦,他说要学琴,就认认真真地开始啦。
刚学的时候,他弹得不太好,但是他不放弃。
等能弹完整首曲子了,大家都说不错不错,可孔子摇摇头。
他一直弹,边弹边想,这曲子背后有啥故事呢?他不停地弹,想着作曲的人是不是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才有了灵感,还是遇到了伤心的事才写出这样的曲子。
就这样,孔子一直努力,最后把这首曲子完完全全搞明白了。
小朋友们,咱们要像孔子一样认真学习哟!。
孔子学琴课文原文

孔子学琴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精通音乐。
如弹琴、鼓瑟、吹笙、击磬,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好琴。
但孔子从不满足。
他五十岁那午,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
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
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望。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师襄轻轻地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
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
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
师襄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
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
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琴声抑扬起伏。
突然,琴声戛然停止,孔子激动得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
他就是行善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
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
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摘要:一、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1.读谱,熟悉全曲风格和大致结构2.不断琢磨,反复咀嚼,一段一段学习、体会3.在磨练中达到技艺纯熟,掌握乐曲的内在韵致4.完全将乐曲融化在心,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境正文: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音乐行家。
他尤其擅长弹琴,对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
孔子学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读谱,熟悉全曲风格和大致结构;不断琢磨,反复咀嚼,一段一段学习、体会;在磨练中达到技艺纯熟,掌握乐曲的内在韵致;完全将乐曲融化在心,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境。
第一个阶段是读谱,熟悉全曲风格和大致结构。
孔子学琴时,首先会仔细阅读曲谱,了解乐曲的曲式、旋律、节奏等特点,将全曲的风格和结构熟记于心。
这一阶段是基础,为后续深入学习和理解乐曲打下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不断琢磨,反复咀嚼,一段一段学习、体会。
孔子会根据曲谱,一段一段地学习、练习,不断琢磨每个音符的表达意义,体会音乐的情感。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咀嚼,不断反思,以求对乐曲有更深的理解。
第三个阶段是在磨练中达到技艺纯熟,掌握乐曲的内在韵致。
孔子通过不断地练习、磨练,使自己的琴艺越来越高超,能够熟练地演奏乐曲。
同时,他也逐渐掌握了乐曲的内在韵致,将音乐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个阶段是完全将乐曲融化在心,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境。
在这个阶段,孔子已经将乐曲深深地印刻在心,达到了心手相应的境界。
他能够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境,将音乐的真谛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是:读谱,熟悉全曲风格和大致结构;不断琢磨,反复咀嚼,一段一段学习、体会;在磨练中达到技艺纯熟,掌握乐曲的内在韵致;完全将乐曲融化在心,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境。
孔子学琴阅读理解

孔子学琴阅读理解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言行举止一直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在《论语》中,有一则关于孔子学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
孔子曾经说过:“学琴不厌五十子,始可以为子矣。
”这句话的含义其实非常深远。
孔子认为学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气质,更可以培养人的耐心和毅力。
五十子也就是指五十首曲子,这意味着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琴艺。
在古代,学琴是一种高雅的修身养性的行为,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和境界,更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神奇。
孔子之所以强调学琴不厌五十子,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掌握琴艺,才能够达到高超的水平。
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只有在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中,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
学习琴艺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取得进步,才能够超越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
除了学琴,孔子还强调了“始可以为子”。
这里的“子”可以理解为一种荣誉和身份,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境界和修养。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琴艺,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人,才能够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
在古代,琴是一种象征高雅的乐器,学琴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通过学琴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和境界,使人更加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总的来说,孔子学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积累,才能够真正掌握一项技能,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
学琴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更可以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神奇,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
学习琴艺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更是为了提高人的修养和境界,让人变得更加优雅和高尚。
愿我们都能够像孔子一样,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取得真正的成功,成为有修养有内涵的人。
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精选3篇]
![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7150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3.png)
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精选3篇]【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第1篇】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的创始人。
有一次,孔子找他的师傅学琴,老师教了他一首曲子。
过了几天,老师说:“你弹的已经很好了,该教你第二首了。
”孔子却说:“我虽然弹的很好了,可是还没掌握好它的节奏,还需要多多练习。
”又过了很多天,老师找到他说:“现在我可以教你第二首曲子了吗?”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它的节奏,可是还没有掌握好音乐形象那,还要多多练习。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学习不要光靠别人,要根据自己来判断来推测,就象孔子一样,学什么都要要求自己学的精益求精。
【读孔子学琴的道理启示第2篇】今天,我们学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它使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向师襄学琴,他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灵深受触动,我被孔子那种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为了学好琴,他每天不断的练习,不断进取,连师傅都说他学得可以了,他却还不满足,最后竟把音乐掌握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可再看看我,平时我总觉得我们的课程进度太慢了,别的班都上三十多课了,我们班还像老牛拉破车样落后几课。
在我的想象中,我觉得学课就是把课文读几遍,把生字和词语认识完毕,一篇课文就该学完了。
但我从没想过,学一篇课文不仅要认识生字和词语,更重要的是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要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要我们从中学会什么。
我们不说要像孔子把课文掌握得炉火纯青,但你至少要完成你需要掌握的知识。
而孔子身上更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就是他那种学无止境的精神。
他已经上大学问家了,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可他还要不断学习。
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
”时间不等人,你多学一天,你学到的知识就越多。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向孔子学习吧:学习他那种凡事虚心好学、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吧,让我们努力把每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善于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孔子学琴》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是位音乐行家呢。
弹琴、鼓瑟(sè)、吹笙(sh ēng)、击磬(qìng),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好琴。
但孔子从不满足。
五十岁那午,他还特意向著名音乐家师襄(xi āng)学弹琴。
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
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个究竟。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师襄轻轻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
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
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
师襄听得如醉如痴(chī),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
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jìn)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
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抑(yì)扬的琴声起伏不平。
突然,琴声戛(jiá)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
他就是体恤(xù)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
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chún)青啊!我听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初读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时,学生抓住孔子学琴时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师襄学琴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孔子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还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
孔子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
孔子学琴共经历了四个层次,由师襄四看孔子弹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学曲谱;二是练技巧;三是领会内容;四是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
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学习本课课文的目的:一是熟读课文内容,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
二是学习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三是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2、学习孔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难点: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还记得上节课的内容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呢?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引导学生说说哪几段讲的是孔子学琴的经过?2、自由读孔子学琴的段落,让学生找出孔子学琴句子画出来,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读文、勾画写体会)3、出示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孔子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优质品质。
如: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4、师生分角色朗读师襄和孔子的对话。
5、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白:无论学什么都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三、小组合作,学习3—5自然段1、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3—5段。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3、交流自学情况4、课堂小结师:孔子体会出了作者是周文王,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和她学琴时的一丝不苟、不断进取、精益求精是分不开的。
四、讲一讲、演一演、想一想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
再想一想: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五、拓展延伸,加深对孔子的认识。
六、作业1、回家给父母讲一讲孔子学琴的故事。
2、推荐学生阅读孔子其它的故事,搜集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孔子学琴精益体会作者(炉火纯青)求领会思想精掌握技巧学会曲谱一丝不苟《孔子学琴》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3、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
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理解:毕敬厌倦诚恳如痴如醉戛然而止席地而坐顺畅悦耳知道:厌倦、诚恳的近义词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重点: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深入学习课文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
(炉火纯青)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
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课件:(对比读)@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1、朗读课文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你们一起上课,高兴吗?我也非常高兴。
你们想知道老师姓什么叫什么吗?师:我告诉你们,老师的名字单名一个“俊”字。
老师的姓呢是百家姓的第一个字姓赵。
谁知道老师叫什么了?(学生可能举手或说出来)师:同学们一起大声说吧:老师的名字叫……师:真聪明。
好!现在赵俊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琴的故事。
板书课题:孔子学琴二、交流学习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论语》中关于学习和做事的名言和语句,谁愿意给大家说一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它的含义。
(学生可能会说出下面的一些语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学而不厌”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上面这些关于学习和做事的语句中,哪句最能表达孔子学琴的过程?(学生可以能会说)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生:学而不厌师:现在,我们再来阅读和分析孔子学琴这篇文章,看一看能受到什么启发?三、品读课文师: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孔子学琴这篇文章。
(一)播放“孔子学琴”情境朗读课件师:谁来说一说孔子是怎样学琴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学曲谱——练技巧——领会内容——体会作者(二)用课文品读课件,逐段分析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品读课文,把描写孔子学琴时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