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纤维非织造物增强复合材料概述

合集下载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_邹君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_邹君

!


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的一些性能及应用进行探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材料科学的一 个重要分支, 以其优异的性能取得了飞速发 展, 并且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 用。传统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玻璃纤 维、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或碳纤维等人造合成 纤维组成的,它们一般都存在着耗能大、 造 价高、 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与玻璃纤维 及碳纤维相比, 各种天然纤维( 如麻纤维、 竹 纤维、 甘蔗渣纤维等) 具有价廉、 可回收、 可 降解、 可再生等优点, 其复合材料的研究与 开发应用, 近年来成为人们对材料研究开发 麻、 竹等含纤维素的天然植物具有质轻、 廉价易得的特点, 其化学组成以纤维素为主, 其次是半纤维素、 木质素、 甲胶等, 植物纤维 本身就是天然的复合材料。各种纤维具有各 自的性能优势,如麻的纤维长度是天然纤维 中最长的, 具有高强低伸的特性, 适合做复合 材料增强剂。麻类纤维的物理性能如表#$#%所 示。
!8! #8!5 &2" !8’
!!
广西化纤通讯
!""! 年第 ! 期
从表 # 中可知,虽然麻纤维的拉伸强度 和模量都比玻璃纤维低, 但是苎麻纤维的比 强度与玻璃纤维接近, 所以天然纤维完全可 以替代玻璃纤维, 作为制备环保型复合材料 的理想增强材料, 将之用来增强可降解塑料 基体, 制备可完全降解的环保型复合材料。 由于天然纤维的不均匀性和纤维与疏 水聚合物基体的不相容性, 对其在复合材料 中的增强作用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天然 纤维的不均匀性在于它在植物中的部位、 植 物生长地域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组 成和结构差异。纤维素大分子的重复单元中 每一基环含有 $个羟基( , 这些羟基在分 %&’) 子内或分子间形成氢键, 并使植物纤维具有 纤维素的亲水 亲水性, 含湿率达 () —#!*+)。 性也是导致其在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局限性 的一个重要原因。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组 分的性能和组分间的界面相容性。纤维素类 聚合物中的羟基可与基体聚合物之间形成 强烈的分子间氢键、共价键或其它化学键, 但是纤维素中未反应羟基的吸湿性会引起 基体聚合物与纤维之间的粘附性变差, 这样 就使纤维素增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随时间 推移而解除键合。缺乏良好的界面粘合性所 导致的恶果是界面张力的增加, 材料多孔性 和环境降解的出现 。一般可通过对纤维进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天然纤维和树脂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从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制备工艺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是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增强材料,再通过树脂等粘结剂将其粘结在一起形成的复合材料。

根据不同的增强材料种类,可以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分为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竹质纤维复合材料和棉麻纤维复合材料等多种类型。

这些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天然纤维的优良性能,还能通过树脂的增强作用,提高其整体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制备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纤维预处理、树脂浸渍、成型和固化等多个步骤。

首先,需要对天然纤维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调节含水率等。

然后将处理好的纤维与树脂进行混合,并通过浸渍等方式使得树脂充分渗透到纤维中。

最后,将混合好的材料进行成型,通过加热或固化剂等手段使其固化成型。

这样制备出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的特性,被用于制造飞机的舱壁、内饰等部件,能够有效减轻飞机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在汽车制造领域,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被应用于汽车内饰、车身结构等部位,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建筑材料领域,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符合现代建筑的环保理念。

综上所述,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保材料的需求增加,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必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将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结合了天然纤维和聚合物基质的新型
材料。

在复合材料领域,天然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其在提高材料性能、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然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天然纤维来源广泛,如木质纤维、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等,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

其次,天然纤维具有低密度、易加工、可降解的特性,符合现代工业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要求。

另外,天然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表现良好,能够有效增强材料的抗拉强度、耐冲击性和耐磨性。

在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天然纤维材料和
聚合物基质是关键。

不同种类的天然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根据复合材料的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增强材料。

同时,通过调控纤维的取向、含量和界面改性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

对于聚合物基质的选择和制备也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到与天然纤维的相容性、成本、加工性等因素。

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汽车工业中,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替代部分金属材料,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在建筑领域,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隔热性能,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制备;在航空航天领域,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因其优越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件制备。

总的来说,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材料,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这种材料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做出贡献。

高性能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

高性能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

高性能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天然纤维为一类具有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特性的材料,其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阻尼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

而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则是将这些天然纤维与基体材料结合,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性能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天然纤维是制备高性能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关键。

常用的天然纤维包括木质纤维、竹纤维、麻纤维等。

在选择时要考虑纤维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质、可再生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其中竹纤维因其高强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天然纤维的处理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步骤。

在天然纤维的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去除纤维表面的杂质和非纤维物质。

这可以通过浸泡、洗涤、分离等方法实现。

其次,对纤维进行强化处理,可以通过热处理或化学处理等方法增加纤维的强度和刚度。

最后,纤维的尺寸分布和长度也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

接下来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首先是制备基体材料。

基体材料可以选择合适的树脂,如环氧树脂、聚丙烯等。

在制备过程中,要确保树脂的质量,避免杂质的混入。

其次,将预处理过的天然纤维与基体材料进行混合。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混合的均匀性和纤维的分散。

最后,将混合物进行成型。

常用的成型方法包括压制、注塑、层积等。

在成型过程中,要保证材料的均匀性、致密性和成型的精度。

制备完成后,对复合材料进行后处理是必要的。

首先是热固化过程。

对于树脂型复合材料,需要进行热固化反应,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热稳定性。

其次是表面处理。

通过涂覆、抛光等方法,可以改善复合材料表面的光洁度和外观,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表面硬度。

最后是机械加工。

复合材料可以通过钻孔、铣削、切割等方法进行机械加工,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在高性能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的过程中,还需注意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

首先,要合理利用天然纤维资源,避免过度采集和浪费。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文 | 郭耀伟 蔡 明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Natural Fiber ReinforcedPlasticsAbstract: Natural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NFRP) is a new type of material that uses natural fibers and a thermoplastic resin matrix or a thermosetting resin matrix to compound. Natural fibers have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their advantages, including low density, good specific modulus performance, good sound insulation effect, recyclability and low price. Therefore, the use of natural fibers as reinforcing materials to prepare composite materials, that is, the sustainability of composite materials, has become one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present, green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natural fibers have been applied in many industries, including automotive, construction, aviation, rail transit, and sporting goods.Key words: natural fiber; composites; chemical compositi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design method摘要:天然纤维复合材料(NFRP )是利用天然纤维与热塑性树脂基体或热固性树脂基体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众多新材料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纤维和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纤维通常由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等。

而基体则是固化剂和填充剂的混合物,可以是树脂、金属或陶瓷等。

这种复合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纤维的高强度和基体的韧性相结合,使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中,碳纤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和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体育器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碳纤维的生产成本较高,且在高温和湿度环境下容易发生氧化和脆化。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改进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和增强效果,以提高其性能和降低成本。

除了碳纤维,玻璃纤维也是常用的纤维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耐腐蚀性和低成本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和船舶制造等领域。

然而,玻璃纤维的强度和刚度相对较低,且容易破碎。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改善玻璃纤维的性能,并寻找更好的替代材料。

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中,航空航天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由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特点,使其成为制造飞机和航天器的理想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同时增加飞机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此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航天器的外壳和热屏障材料,以保护航天器免受高温和高速空气流动的影响。

除了航空航天领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还在汽车制造、建筑和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汽车制造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并增加车辆的安全性能。

在建筑领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强度和耐久性的结构材料,如桥梁、楼梯和墙板等。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业应用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业应用

2001/ 02-04/
05
2 465
0.35 (1.5/0.9-2)
利时,分别占了欧洲生
20*
2006
长区域的 74%和 15%)
亚麻
加拿大 美国
中国
751
0. 5-1 .5
26*
(yr 2004)
(2/4)
13*
2004 21*
印度
11*
中国
39*
2004
欧洲(法国 55%,英 大
国 11%,罗马尼亚 麻
廷)、亚洲(中国、印度、孟加拉国、日本)、太平洋西南岸(新西兰)。
表 2 产量、主要生长区域以及天然纤维的价格。
纤维
国家
世界产量 世界产量百分比

(千吨)
(%)
世界产量 价格(毡/织物)
(千吨)
印度
黄麻
孟加拉国
尼泊尔
欧洲(主要为法国和比
1,533 872.75 1 6. 83
6 2. 19 35.4 0.61
表 1 天然纤维和玻璃纤维的主要力学性能
纤维
密度 (g/cm3)
拉伸强度 (MPa)
杨氏模量 (GPa)
断裂伸长率(%)
比拉伸强度 (MPa* g/cm3)
比杨氏模量 (GPa* g/cm3)
亚麻 1.4-1.5 345-1,500
50-110
1.2 -3. 3
238-1,000
34-76
大麻 1.4-1.5 310-1,834
10%,德国 8%,捷
8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6-1 .8
9*
2006
(yr 2004)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与制造概述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与制造概述

纤维增加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与制造概述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质的材料通过特地的成型工艺和制造方法复合而成的一种高性能材料,按使用要求可分为构造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到目前为止,主要的进展方向是构造复合材料,但现在也正在进展集构造和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材料。

通常将组成复合材料的材料或原材料称之为组分材料〔constituent materials〕,它们可以是金属、陶瓷或高聚物材料。

对构造复合材料而言,组分材料包括基体和增加体,基体是复合材料中的连续相,其作用是将增加体固结在一起并在增加体之间传递载荷;增加体是复合材料中承载的主体,包括纤维、颗粒、晶须或片状物等的增加体,其中纤维可分为连续纤维、长纤维和短切纤维,按纤维材料又可分为金属纤维、陶瓷纤维和聚合物纤维,而目前用得最多的和最重要的是碳纤维。

范围在 6~8μm 内,是近几十年进展起来的一种型材料。

目前用在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主要有两大类: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分别用聚丙烯腈原丝〔称之为前驱体〕、沥青原丝通过特地而又简单的碳化工艺制备而得。

通过碳化工艺,使纤维中的氢、氧等元素得以排出,成为一种接近纯碳的材料,含碳量一般都在 90%以上,而本身质量却大为减轻;由于碳化过程中对纤维进展了沿轴向的预拉伸处理,使得分子沿轴向进展取向排列,因而碳纤维轴向拉伸强度大大提高,成为一种轻质、高强度、高模量、化学性能稳定的高性能纤维材料。

用碳纤维和高性能的树脂基体复合而成的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目前用得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构造复合材料。

此外,用自然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作增加体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也在快速发展。

1、纤维增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特性1)比强度、比模量大碳纤维、硼纤维等有机纤维增加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钛合金高 3-5 倍,比模量比金属高 4 倍。

这种性能因增加的纤维排列不同会在肯定的范围内浮动。

2)耐疲乏性能好金属材料的疲乏破坏经常是没有明显预兆的突发性破坏,而聚合物基复合才来哦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能阻挡材料的受力所致裂纹的扩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29卷第1期中国麻业科学PLANTFIBERSCIENCESINCHINA45文章编号:1673—7636(2007)01—0045—04天然纤维非织造物增强复合材料概述兰红艳,靳向煜(东华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上海.200051)摘要:本文阐述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说明了麻纤维在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天然纤维;非织造;增强;复合材料中图分类号:TSl02.2+2文献标志码:B1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简介材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高科技的三大支柱。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与成熟,人们对材料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且越来越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材料已成为国际高科技新材料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各国在研究具有净化环境、防止污染、替代有害物质、减少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1。

目前,各个行业都致力于传统材料向环境材料的过渡或转型,绿色工程已经以其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起来。

在环境材料中,天然纤维以其资源丰富、可再生且能自然降解的优势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复合材料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涌现出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材料,它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各种工艺组合而成。

复合材料的各个组成材料在性能上起协同作用,得到单一材料无法比拟的综合性能。

它具有刚度大、强度高、质量轻等特点,可根据使用条件进行设计与制造,以满足各种特殊用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结构的性能陋】。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由天然纤维和基体组成。

纤维作为增强体分散在基体中,起最主要的承载作用。

目前已经把麻、竹纤维大量用作木材、玻璃纤维的替代品来增强聚合物基体,与合成纤维相比,天然纤维具有价廉质轻、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等优良特性,最为关键的是天然纤维属可再生资源,可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构成负担。

以天然纤维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同样具有优良的性能,随着技术的提高,应用领域已从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扩展到建筑与土木工程、陆上交通运输、船舶和近海工程、化工防腐、电气与电子、体育与娱乐用品、医疗器械与仿生制品以及家庭办公用品等各个部f-jb】。

在众多的天然纤维中麻类纤维的强度最好,而且麻类植物易种植,收获期短,产量高。

尤其在石油资源日益短缺、木材资源日益受到保护的21世纪,麻类纤维的优良特性正好满足人们追求自然、绿色、环保的要求。

麻纤维与玻璃纤维、碳纤维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单纤维粗细不均匀,支数和纤维根数在长度方向上不确定;②纤维有很多支叉;③纤维是亲水性的,自然状态下吸收大量水分。

用天然植物纤维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亲水性强的纤维与亲油性强的基体之间的匹配问题;其次是天然纤维如何在基体中均匀分散的问题。

近几年来,把天然纤维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使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纤维的表面处理机理和处理工艺的研究;②与天然纤维匹配的基体树脂的研究;③天然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和工艺研究;④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

其中,麻纤维的表面改性和增强体的制备是其中较为基础的两个环节H】。

麻纤维非织造布结构中,纤维束缠结,而且彼此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通过针刺工艺可以收稿日期:2006—09—20作者简介:兰红艳(1977一).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46中国麻业科学PLANTFIBERSCIENCESINCHINA2007年第29卷第1期使纤网表面的一些纤维随刺针穿过纤网,同时由于摩擦力作用而使纤网受到压缩,犹如许多的纤维束“销钉”钉人纤网,缠结力和摩擦力得到很大增强。

在这种非织造布中,纤维三维分布,呈现宏观有序、微观无序的状态。

这种结构既不同于单向纤维增强材料,也不同于短纤维增强材料。

与二维织物相比,其结构中纤维的自由度大,可以很容易地向三维各方向移动与伸缩,并且通过铺网层数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厚度。

与相同厚度层合玻璃纤维平纹织物成型比较,非织造布的树脂预浸材料在模压过程中不会出现象前者那样的层问滑移和织物折皱等现象,表现出良好的深度模压成型性睁】。

2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国外对麻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较早。

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就将黄麻及其织物用来增强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

这种麻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比模量高、耐冲击、耐腐蚀、隔热、耐温、绝缘性好和废旧品可回收再生等优点。

亚洲以印度等国的研究为主,印度作为黄麻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地,在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绝大部分工作是将黄麻和橡胶复合¨l,或者采用黄麻、剑麻、亚麻等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与热固性和热塑性聚合物复合,制成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品,已开始工程应用。

欧洲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德国、英国、丹麦和意大利为主。

德国BASF公司采用黄麻、剑麻和亚麻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与聚丙烯等热塑性塑料复合,制备出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重量范围可以从500—18009/m2变化,厚度在2—3mm范围内变化,比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轻17%,加工方法也比较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Bayer与其子公司Hennecke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利用亚麻纤维增强聚氨基甲酸酯生产汽车装饰物的技术nl。

采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TM),用天然纤维垫生产壁厚仅1.5mm~2.Omm的部件,最终产品比那些用传统注塑材料生产的产品约轻45%。

德国麻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汽车行业,比如Benz、Ford等汽车公司。

Kafus环境工业公司开发的洋麻增强材料¨】,也用于汽车工业。

该种材料可代替聚合物模板复合材料,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

该公司多年在欧洲汽车工业的开发研究证明,洋麻纤维可与聚合物如聚丙烯结合用来生产汽车装饰部件,如车门面板、座椅靠板、顶篷、行李盘。

该公司用洋麻纤维生产的汽车内饰材料正用于Volvo(沃尔沃)jSaab、Renault(雷诺)和Ford(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中191。

Kafus环境工业公司现在投资1亿美元生产洋麻非织造毡、板产品,该产品将首先用于北美的汽车工业公司。

荷兰科学家近年在黄麻纤维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他们研制成功的“麻塑粒子”含麻35%,可以完全替代聚丙烯而且物理性能明显优于纯聚丙烯,同时其制品可降解性大大提高,用途十分广泛n比利时Procotex公司在技术纺织品展览会上展出了一种以亚麻为基材的生物复合材料nll。

它是用50%亚麻和50%聚丙烯混合制成的毡,毡厚2cm,把它制成压缩平板或模压成组件用于汽车工业。

在巴黎西北部诺曼底地区的伊夫洛Yvetol一家名为“工业亚麻技术公司”的生产企业用亚麻纤维生产汽车车门的内饰板,据统计,2002年该公司加工了800吨亚麻纤维,每天生产的车门内饰板可以装备2000辆汽车。

现在,该公司为欧宝的Corsa和雪铁龙C5生产车门的内饰板,为雷诺的Twingo车生产后窗台装饰板n引。

我国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展高性能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

各科研部门尤其是一些高校已经开始研究制备不同麻纤维的复合材料。

到目前为止,总的说来还处于研究阶段,制品至今还没有广泛应用。

2007年第29卷第1期中国麻业科学PLANTFIBERSCIENCESINCHINA473发展趋势非织造技术是纺织工业新的工艺技术。

非织造材料具有许多其它纺织品不可比拟的突出性能,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各产业领域。

新型非织造材料与计算机学科、高分子材料学科相结合,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印刷等技术,充分利用了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有关研究成果。

非织造材料的飞速发展,充分体现了构成非织造材料基础的化学纤维、粘合剂及其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表现在非织造产品及其市场用途的迅猛拓展fl随着全世界非织造布工业的总体发展,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十年来,发展速度很快。

第二代纺粘熔喷技术的逐渐成熟和第三代水刺技术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全球非织造布工业的发展n制。

2000年亚洲地区已达到年产90万t的规模。

近5年来,我国的非织造布产量以年均15%以上的增长率增长,总产量现已居亚洲第一位,非织造材料是重要的产业用纺织品,与相同用途的产品相比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世界非织造布需求的增长率始终高于经济的增长率‘15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非织造材料产业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传统纺织品不可取代的高新技术产业。

进人新世纪非织造材料产业的发展如何适应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提升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已成为我国非织造产业界面临的紧迫问题。

汽车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正朝着轻量化、安全、节能、高速、低公害和延长使用寿命方向发展n61。

汽车轻量化的目的就是节能和减轻排放污染。

同时环境保护以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延长使用期以及可再生的方向发展,这都是对环境有益的。

非织造材料具有许多织造布无可比拟的优点,在汽车领域上的应用正在增长。

据统计,北美和欧洲汽车内饰件用纤维材料用量约为5—6亿m2/年,其中非织造材料占有相当份额。

如今在汽车中应用的基于非织造材料的零件已超过40种,从空气、油过滤介质到内饰材料等,内饰非织造材料包括声、热绝缘材料、结构件以及装饰件。

模压成形的非织造内饰件包括门内饰、行李舱盖板、车顶、车厢衬垫、座椅靠背等。

平均每辆汽车所用非织造材料约20m2(折合重量15kg一20kg),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加。

目前,采用天然纤维的热塑性或热固性模压件(如车门板等)已成为欧系轿车的标准配置‘171。

麻纤维是一种天然的、可每年新生(循环)的一种资源;比重轻、可制成轻质结构材料;在发生碰撞事故中,与玻纤增强塑料件比其模压件不会产生锐利碎片,因而更安全,同时也不像玻纤会引起皮肤及呼吸道过敏发应。

参考文献:【1】王天民.生态环境材料【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2】曹令俊.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汽车工艺与材2000,(12):31—33【3】王善元,张汝光,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4】张长安,张林文,张一甫,等.短切麻纤维无纺针刺毡的制备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4,(5):41—43.【5】尹志强,王瑞.亚麻非织造布成型性及其复合材料强度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23(1):5—7.[6】曾竟成,肖加余,梁重云.黄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3):30—33【7]Lightweighttrimsreinforcedwithsisalandflax[J】.HighPerf(1rmanceTextiles,1998,(12):5—6.【8】Plasticreinforcedwithnaturalfibersfortrimcomponents[J】.Hi【shPerformaneeTextiles,1998,(12):6—7.【9】曲丽君.麻纤维在汽车用装饰材料中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02,(8):36—39.【10】龚友才,黎宇,粟建光,等.恢复黄麻生产开发黄麻新产品[J】.中国麻业,2003,(6):300—303.【11】Flax—basedbiocomposite[J】.HighperformanceTextiles,1997,(6):6.【12】晓文.亚麻和大麻纤维在汽车上的新用途【J】.汽车与配件,2004,(8):18—20.【13】靳向煜,柯勤飞.非织造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2.【14】冷纯廷.针刺非织造布的应用现状和前景【J].北京纺织,2002,(5):13一15.【15】胡兴军,向群.我国非织造布进入高速发展时期【J】.非织造布,2004,(2):7—9.48中国麻业科学PLANTFIBERSCIENCESINCHINA2007年第29卷第1期【16】曹令俊.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0,(12):31—33.【17】向阳.非织造材料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非织造汽车内饰材料的发展前景【c】.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0.ThestudyofNaturalFiberNonwovensReinforcingCompositesLANHong—yan,JINXiang—yu(DepartmentofNonwovenMaterialandEngineering,DonghuaUniversity,shanghai200051)Abstract:Withintroducedthesituationanddevelopmentofnaturalfibercomposites,thispaperex-plainedthatflatfibercompositeshasexpansiveapplicationdevelopmentforeground.Keywords:naturalfiber;nonwoven;reinforced;composites·争·夺·夺·々·夺··争··争·夺··争·夺·奇···争·夺·—争·—争·寺-·夺·夺·夺·夺·夺·夺·—争·夺·寺···夸··争·夺·寺-·夺··争·啼-·争·夺·夺·夺·夺·夺··争·夺·夺··争··争··争·《中国麻业科学》征稿简则一、《中国麻业科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刊物,双月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