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气象学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气象课后思考题答案(自己做的)

气象课后思考题答案(自己做的)

第八章全球气候系统1、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候形成的基本因子,也是地球——大气系统中一切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形成的基本能源。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2)宇宙地球物理因子;(3)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1)环流与热量输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气候中热量的重新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

一方面,它们将低纬度的热量传输到高纬度,调节了赤道与两极间的温度差异;②海洋与陆地间的热量输送。

另一方面,又因大气环流的方向有由海向陆与陆向海的差异和洋流冷暖的不同,使同一纬度带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有明显的差异。

2)环流与水分循环水量平衡是水分循环过程的结果,而水分循环又必须通过大气环流来实现。

(4)下垫面因子(包括海陆分布、地形与地面特性、冰雪覆盖);①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差异可使气候发生很大变化,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②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包括海陆风和季风。

③地形起伏对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此外,受地形影响的地方性风,包括高原季风、山谷风、焚风和峡谷风。

④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对气候的影响、海流异常与ENSO事件。

⑤冰雪覆盖对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5)人类活动的影响。

2、辐射是如何影响气候形成的?答:太阳辐射的作用,应特别强调它是形成气候最基本的因子。

联系太阳高度角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弱的关系,说明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地球上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是形成热带、温带、寒带及决定各地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同时,由于这种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分配不均,又导致了大气环流的形成。

3、下垫面不同如何影响气候?答:下垫面是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

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

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和植被等,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部分答案 - 副本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部分答案 - 副本

华东师大《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答案)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3、从大气组成推导大气摩尔质量u=? (答案)4、体积相同、P和T相同的干湿空气重量是否一样? (答案)5、P=1010hPa,e=10hPa,t=27 ℃ ,求 Tv(虚温)。

(答案)6、当气温为25 ℃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10、某地两时刻f,p相同,当T1>T2时,a,q是否相同? (答案)11、简述静力学方程成立的条件、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12、什么是地面总辐射,与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案)13、分别涂为黑白色但性质相同的两个物体,在露天下其夜间与白天的表面温度是否相同? (答案)14、温度为20 ℃ 的气块在 r=-0.1 ℃ /100m 的大气中绝热上升或下沉 500m后的温度是多少? 这时气块周围的气层温度是多少,气层是否稳定? (答案)15、求地气系统的短波反射率为0.7时,地气系统的平均平衡温度 (设此系统对长波而言是黑体) 。

(答案)16、为什么云层存在会使白天气温降低,夜间气温升高? (答案)17、同为睛夜静风,清晨但较干燥地区夜间的降温幅度一般总比湿润地区大,这是为什么?(答案)18、假定地球的行星反射率=0.3,地球处于辐射平衡状态时的等效黑体温度应为多少?(答案)19、大气中除贴地层γ,γd外,很少出现γ<γd情况,为什么?(答案)20、大气的特殊量T、Td、(T-Td)各有什么含义?(答案)21、大气保温作用与温室效应是一回事吗?(答案)22、静力不稳定与潜在不稳定有什么不同。

气象气候学复习内容+答案(综合各版本)解读

气象气候学复习内容+答案(综合各版本)解读

气象气候复习题---一些要点概念和问答内容一、概念1.为什么可以把90公里以下的干洁大气看成为有固定分子量的单一气体成分?90km以上,大气的主要成分仍然是氮和氧,但平均从80km开始,由于紫外线的照射,氮和氧已有不同程度的离解,在100km以上,氧分子已经全部离解为氧原子,到250km以上,氮也基本上离解为氮原子。

2.大气成分中哪些成分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水汽与气象关系最为密切。

在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内,水汽可以凝结或凝华为水滴或冰晶,成云致雨,落水降雹,成为淡水的主要来源。

水的相变水分循环不仅把大气圈、海洋、陆地和生物圈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得能量转化和变化,以及对地面和大气温度都有重要影响。

3.大气中悬浮颗粒的种类,作用和分布规律?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按形成:一次颗粒物、二次颗粒物按来源:天然来源、人为来源)分布规律:多集中于大气的低层。

作用:对云雾形成起重要作用。

固体微粒能散射、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也能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外逸,对地面和空气温度有一定影响,使大气的能见度变坏。

液体微粒悬浮于大气中的水滴和冰晶等水汽凝结物中,聚集在一起,以云雾的形式出现,使能见度变坏,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对气候有很大影响。

4.大气中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污染物是哪些?其中哪一种含量最多?它们产生的主要来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氨,固体和液体的气溶胶粒子等。

)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5.气象要素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主要气象要素有哪些?各主要气象要素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是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

兰州大学气象学复习思考题

兰州大学气象学复习思考题

、气候学地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气候学在国民经济中地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什么是气候系统? 它由哪些因子组成?列出四个与大气相关地环境问题,并说明哪些是全球性地,哪些属于区域性或地方性地.、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地原因及其可能地后果是什么?、臭氧地分布特点是什么? 大气中地臭氧在气象学和生物生命活动中有什么意义?、什么是大气气溶胶粒子?它在哪些大气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假如大气中完全不存在大气气溶胶,地球大气环境回有什么变化?、对流层地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试导出等温大气和多元大气中空气密度随高度分布地表达式,画出均质大气、等温大气和多元大气地温度、压强、密度地垂直变化曲线示意图,并分析比较.、气压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形式?什么是深厚系统和浅薄系统?怎样地温压配置有利于上述系统地形成?第二章复习思考题、何为辐射? 辐射遵循哪些基本定律?、太阳辐射光谱可分为哪三部分? 各占太阳辐射总能量地多少?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起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大气在比较干洁时,天空呈蔚蓝色?而浑浊时天空呈灰白色?并解释早晚地红日.、到达地面地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 试比较二者地不同?、太阳辐射随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如何变化地?、地面有效辐射地大小与地面和大气地哪些性质有关?、地气系统地辐射差额随纬度如何变化?、什么是干绝热过程,什么是湿绝热过程?在干湿绝热过程中分别有哪些保守量?写出露点温度直减率地表达式.、为何湿绝热直减率( )小于干绝热直减率( )?地大小与什么有关? 如何通过,,判断大气地层结稳定度?第三章复习思考题、饱和水汽压地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它们如何影响饱和水汽压?、大气中水汽凝结地条件是什么?达到凝结地途径通常有哪些?、根据上升运动地特点,云可分为哪几类?了解各类云地主要特征.各类云与什么样地降水相联系?简要说明云滴增长为雨滴地物理过程.、说明人工降水、消雾、消云和抑制冰雹地原理和方法.第四章复习思考题、什么是气压梯度和气压梯度力?写出其数学表达式.、地转偏向力有哪些特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什么叫地转风、梯度风?其风速大小与哪些因子有关?风向与气压场地关系如何?、什么是热成风?热成风与温度场地关系如何?、根据受力分析,比较同一纬度相同气压梯度,相同曲率半径条件下,地转风、高压中梯度风和低压中梯度风地大小.、埃克曼螺线所表示地风向、风速随高度地变化有何规律?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地?、了解风地日变化规律和原因.、根据本章原理,解释或说明下列情况:()气压梯度力地垂直分量比水平分量大得多,但大气运动地垂直速度却比水平速度小得多;()在赤道上不能出现地转风;()为什么愈往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愈小?()气温差异能产生气压差异,并最终形成风(列举—例进行说明):()为什么近地面地风穿越等压线而高空地风平行等压线?、画图并说明经向三圈环流及与其相对应地近地层行星风系、纬圈气压带地形成和分布.、说明海陆分布如何改变低空和高空气压场地纬向带状结构.、以青藏高原为例说明大地形对大气环流地影响.、冬夏季大气环流有那些显著差异?说明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地差异.第五章复习思考题、什么是气团?其形成条件是什么?分为几类?冬夏半年影响我国地气团有哪几种?、什么是锋?锋分类地依据是什么?锋可分为哪些类型?锋附近气象要素有哪些突变表现?、比较冷锋(第一型)和暖锋过境时天气有何不同?、试从形成条件和天气特征比较气旋和反气旋地不同点.、冷空气活动和寒潮是否是一回事?寒潮经过地区出现哪些天气现象?淮河以北和以南寒潮天气有何不同?、台风形成地必要条件是什么?说明台风地结构以及台风云系和天气分布地主要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地季节活动规律与我国雨带位置地变动有何联系?、何谓梅雨?试述梅雨出现地季节、地区及其天气气候特征.、试述中国主要雨带地移动规律,如果这种移动规律发生异常变化将对中国地气候产生何影响?第六章复习思考题、为什么说黄赤交角是季节形成地根本原因?如何理解季节是一种半球性现象.、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何区别?、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大陆东、西岸气候有何差异?它是如何形成地?、何谓循环?试述其发生规律、形成原因及对赤道太平洋地区和我国气候地影响?、高大山脉对气温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高大山脉往往成为气候地分界线?、山地降水量随坡向和海拔高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青藏高原季风是如何形成地?它对大气环流和我国地气候有何影响?第七章复习思考题、世界气候分类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它们地分类依据和指标有何区别?其优缺点有哪些?、柯本气候分类地基础与划分界线地主要指标是什么?气候带或气候型地界线是怎样划分地?、试比较下列气候类型地异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干湿季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试从气候特征和地理分布说明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地异同,并就成因上加以分析.、试述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地形成,并比较其天气气候特征.、北半球冬季地“寒极”为什么出现在东西伯利亚地维尔霍扬斯克而不出现在相应纬度地北美加拿大东部?试从气候形成地地带性因子与非地带性因子加以说明.、高山自山足至山顶垂直气候带地分异与由赤道至极地天文气候带地分布在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上有何联系与区别.、现代世界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哪些地区?试分析他们地成因,为什么在古代干旱气候地分布与现代不同?第八章复习思考题、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地主要特征.、造成气候变化地原因有哪些,它们地影响机制是什么?、现代气候在气候变化长河中处于什么地位?根据是什么?、人类活动排放地温室气体主要有哪几种等温室气体地增加会对气候造成怎样地影响?、人类活动对臭氧层造成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有什么危害?、人类活动是怎样影响气候地?试举三个实例加以说明、为什么说人类活动对气候地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最为突出?试就城市气候地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说明之.、人工防护林可形成哪些有益地气候效应?、解释名词: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太阳常数,总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差额,地球有效温度,位温,抬升凝结高度,假相当位温,大气稳定度,自由对流高度 ,潜热,冰晶效应,重力冲并,下降末速度,临界尺度.沃克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焚风 .天气系统,天气过程,锋面气旋,阻塞高压(切断低压),极锋,台风。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P12 ,饱和水汽压P16,相对湿度P16 ,露点(温度)P17,饱和差P172.气候与天气有哪些不同?P2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1-13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P7-85.如何用饱和差(d)、露点温度(td)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P17饱和差当空气饱和时,d=0;当未饱和时,d>0;当过饱和时,d<0。

6.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以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P16水面:a=7.45 b=235 冰面: a=9.5 b=265露点温度第二章第三章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P36 、大气透明系数(P)P40 、太阳高度P32 、太阳直接辐射P39 、总辐射P42 、大气逆辐射P47 、地面有效辐射P47、地面净辐射P48、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P78、活动积温有效积温P85大气之窗(8~12um处大气对长波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因此称此波段为“大气窗口”。

这一波段内的辐射,正好位于地面辐射能力最强处,所以地面辐射有20%的能量透过这一窗口射向宇宙空间。

)、2.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P32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

P414.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

P39-425. 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

有哪些影响因子?P476. 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意义。

P487. 画图并说明土壤温度的铅直变化类型。

P698. 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和解释各项的意义。

P679. 常见的逆温有哪几种?P78 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天气:晴朗而有微风的夜晚,无云或云层很薄很高。

地形:在山谷或凹地、干燥地区有利于辐射逆温的形成。

10. 什么叫土壤日较差P68、气温日较差P74?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P68 P7511. 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P85积温在林业生产中有何意义?P87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1. 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P89道尔顿定律。

01《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01《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兰州大学气象学思考题2

兰州大学气象学思考题2

1、解释下列诸词:气候系统,干洁空气,气温直减率,温跃层,盖雅假说,露点,相对湿度,水汽压,标准大气压,虚温,单位高度气压差,均质大气,等温大气,多元大气,位势高度,太阳常数,总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差额,地球有效温度,位温,抬升凝结高度,假相当位温,大气稳定度,自由对流高度,潜热,冰晶效应,重力冲并,下降末速度,临界尺度,天气系统,天气过程,锋面气旋,阻塞高压(切断低压),极锋,台风,沃克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焚风,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

2、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后果是什么?3、臭氧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大气中的臭氧在气象学和生物生命活动中有什么意义?5、为什么水汽和尘埃是大气的重要成分?6、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7、写出等温大气压高方程的表达式,举例说明其应用的方面。

8、气压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形式?什么是深厚系统和浅薄系统?怎样的温压配臵有利于上述系统的形成?9、已知f =40%,t =15℃,p =1000hPa ,求。

和r q a e ,,10、求出气压为1000hPa ,气温分别为30℃和﹣30℃的饱和湿空气的虚温差。

说明虚温差在高温,高湿时大,还是低温,低湿时大?当计算高层和低层大气密度时应如何合理使用虚温?11、若甲气象站的海拔高度为200m ,测得气压为988hPa ,气温为﹣11℃,邻近的乙气象站气压为980hPa ,气温为﹣13℃,试问乙气象站的海拔高度为多少?12、已知某测站H=100m ,某次气压观测值经过温度和重力订正后为1000hPa ,气温为20℃,求海平面气压。

13、某高山的相对高度为3000m ,在山脚测得气压为1010hPa ,气温为25℃,求山顶上的气压。

14、某一中纬度城市的海平面气温为10℃,探空资料显示大气温度递减率为6.5℃〃km -1,对流层顶部气温为﹣55℃,试问:其对流层顶的高度是多少?同一天赤道地区某地的气温为25℃,探空资料给出气温递减率为6.5℃〃km -1,对流层顶高16km ,那么,对流层顶部的气温是多少?15、何为辐射? 辐射遵循哪些基本定律?16、太阳辐射光谱可分为哪三部分? 各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多少?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起了什么变化?17、为什么大气在比较干洁时,天空呈蔚蓝色? 而浑浊时天空呈灰白色?并解释早晚的红日。

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15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15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卫星气象学》15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带状云系是指一条大体上连续、具有明显长轴、长宽之比至少为___的云系。

A. 1正确答案:2
B. 2正确答案:1
C. 1正确答案:4
D. 4正确答案:1
正确答案:D
2. 对热带辐合带内的涡旋云系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___
A. 在夏季7-8月间出现的频数最高
B. 当热带辐合云带的位置较南时活跃
C. 多出现在热带辐合带北界附近
D. 有时会成串出现
正确答案:B
3. 对倒“V”状东风波云型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___
A. 经常在亚洲东部海岸发展
B. 向西移动的速度近似于信风的平均速度
C. 在北大西洋东部和中部最清楚
D. 云带的排列与低层风切变相平行
正确答案:A
4. 我国的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是正确答案:___
A. FY-1A
B. FY-2A
C. FY-3A
D. GMS1
正确答案:B
5. 下列不属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是正确答案:___
A. GOES
B. GMS
C. FY-2
D. RADARSAT
正确答案:D
《卫星气象学》15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对于雷暴不同阶段,在卫星云图上,中高压表现为下面两种形式正确答案:___
A. 大风云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候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气候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2、什么是气候系统? 它由哪些因子组成?列出四个与大气相关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哪些是全球性的,哪些属于区域性或地方性的。

3、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4、臭氧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大气中的臭氧在气象学和生物生命活动中有什么意义?
5、什么是大气气溶胶粒子?它在哪些大气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假如大气中完全不存在大气气溶胶,地球大气环境回有什么变化?
6、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
7、试导出等温大气和多元大气中空气密度随高度分布的表达式,画出均质大气、等温大气和多元大气的温度、压强、密度的垂直变化曲线示意图,并分析比较。

8、气压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形式?什么是深厚系统和浅薄系统?怎样的温压配置有利于上述系统的形成?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1、何为辐射? 辐射遵循哪些基本定律?
2、太阳辐射光谱可分为哪三部分? 各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多少?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起了什么变化?
3、为什么大气在比较干洁时,天空呈蔚蓝色?而浑浊时天空呈灰白色?并解释早晚的红日。

4、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 试比较二者的不同?
5、太阳辐射随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6、地面有效辐射的大小与地面和大气的哪些性质有关?
7、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如何变化?
8、什么是干绝热过程,什么是湿绝热过程?在干湿绝热过程中分别有哪些保守量?写出露点温度直减率的表达式。

9、为何湿绝热直减率( )小于干绝热直减率( )?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如何通过,,判断大气的层结稳定度?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1、饱和水汽压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它们如何影响饱和水汽压?
2、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达到凝结的途径通常有哪些?
3、根据上升运动的特点,云可分为哪几类?了解各类云的主要特征。

各类云与什么样的降水相联系?
4简要说明云滴增长为雨滴的物理过程。

5、说明人工降水、消雾、消云和抑制冰雹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气压梯度和气压梯度力?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2、地转偏向力有哪些特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3、什么叫地转风、梯度风?其风速大小与哪些因子有关?风向与气压场的关系如何?
4、什么是热成风?热成风与温度场的关系如何?
5、根据受力分析,比较同一纬度相同气压梯度,相同曲率半径条件下,地转风、高压中梯度风和低压中梯度风的大小。

6、埃克曼螺线所表示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7、了解风的日变化规律和原因。

8、根据本章原理,解释或说明下列情况:(1)气压梯度力的垂直分量比水平分量大得多,但大气运动的垂直速度却比水平速度小得多;(2)在赤道上不能出现地转风;(3)为什么愈往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愈小?(4)气温差异能产生气压差异,并最终形成风(列举1—2例进行说明):(5)为什么近地面的风穿越等压线而高空的风平行等压线?
9、画图并说明经向三圈环流及与其相对应的近地层行星风系、纬圈气压带的形成和分布。

10、说明海陆分布如何改变低空和高空气压场的纬向带状结构。

11、以青藏高原为例说明大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2、冬夏季大气环流有那些显著差异?说明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差异。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气团?其形成条件是什么?分为几类?冬夏半年影响我国的气团有哪几种?
2、什么是锋?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锋可分为哪些类型?锋附近气象要素有哪些突变表现?
3、比较冷锋(第一型)和暖锋过境时天气有何不同?
4、试从形成条件和天气特征比较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点。

5、冷空气活动和寒潮是否是一回事?寒潮经过地区出现哪些天气现象?淮河以北和以南寒潮天气有何不同?
6、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说明台风的结构以及台风云系和天气分布的主要特征。

7、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活动规律与我国雨带位置的变动有何联系?
8、何谓梅雨?试述梅雨出现的季节、地区及其天气气候特征。

9、试述中国主要雨带的移动规律,如果这种移动规律发生异常变化将对中国的气候产生何影响?
第六章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黄赤交角是季节形成的根本原因?如何理解季节是一种半球性现象。

2、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何区别?
3、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大陆东、西岸气候有何差异?它是如何形成的?
4、何谓ENSO循环?试述其发生规律、形成原因及对赤道太平洋地区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5、高大山脉对气温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高大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6、山地降水量随坡向和海拔高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7、青藏高原季风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大气环流和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
1、世界气候分类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它们的分类依据和指标有何区别?其优缺点有哪些?
2、柯本气候分类的基础与划分界线的主要指标是什么?气候带或气候型的界线是怎样划分的?
3、试比较下列气候类型的异同:
(1)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干湿季气候;(2)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3)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4)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5)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4、试从气候特征和地理分布说明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异同,并就成因上加以分析。

5、试述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并比较其天气气候特征。

6、北半球冬季的“寒极”为什么出现在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而不出现在相应纬度的北美加拿大东部?试从气候形成的地带性因子与非地带性因子加以说明。

7、高山自山足至山顶垂直气候带的分异与由赤道至极地天文气候带的分布在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上有何联系与区别。

8、现代世界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哪些地区?试分析他们的成因,为什么在古代干旱气候的分布与现代不同?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1、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2、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它们的影响机制是什么?
3、现代气候在气候变化长河中处于什么地位?根据是什么?
4、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哪几种?C0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对气候造成怎样的影响?
5、人类活动对臭氧层造成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有什么危害?
6、人类活动是怎样影响气候的?试举三个实例加以说明
7、为什么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最为突出?试就城市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说明之。

8、人工防护林可形成哪些有益的气候效应?
9、解释名词: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

太阳常数,总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差额,地球有
效温度,位温,抬升凝结高度,假相当位温,大气稳定度,自由对流高度 ,潜热,冰晶效应,重力冲并,下降末速度,临界尺度。

沃克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焚风 .天气系统,天气过程,锋面气旋,阻塞高压(切断低压),极锋,台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