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who 婴幼儿喂养指南原文

WHO婴幼儿喂养指南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应尽早开始,并持续至2岁或以上。
母乳喂养可为婴儿提供全面的营养,并有助于降低婴儿感染、过敏、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可促进母子情感交流,有助于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母乳喂养的优点营养丰富:母乳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易于消化: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比较容易消化吸收,适合婴儿的消化系统。
免疫保护:母乳中的抗体可帮助婴儿抵御感染。
情感交流:母乳喂养可促进母子情感交流,有助于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在最初的6个月内应尽可能只喂养母乳,不添加任何其他食物或饮料。
母乳喂养时应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头损伤。
母乳喂养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在6-24月龄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并添加辅食。
辅食应从单一食物开始添加,逐渐增加种类和数量。
辅食应以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肉类、豆类为主。
婴幼儿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规律进餐、咀嚼食物、不挑食、不偏食。
辅食添加的原则从单一食物开始添加,逐渐增加种类和数量。
应从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开始,如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
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婴幼儿的反应。
应根据婴幼儿的需要和喜好调整辅食的种类和数量。
辅食添加的注意事项辅食应充分煮熟,避免食物残渣或异物。
辅食应新鲜制作,避免存放过久。
辅食应添加到母乳或配方奶中,避免婴幼儿直接食用。
婴幼儿饮食的注意事项婴幼儿应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每日应安排4-6次进餐。
婴幼儿应学会咀嚼食物,避免囫囵吞枣。
婴幼儿应避免挑食、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婴幼儿饮食的误区●过早添加辅食: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婴幼儿消化系统的负担,并增加过敏的风险。
●添加过多辅食:添加过多辅食会导致婴幼儿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增加肥胖的风险。
0-12个月宝宝喂养计划(共五则)

0-12个月宝宝喂养计划(共五则)第一篇:0-12个月宝宝喂养计划0-12个月宝宝喂养计划一、0~3个月新生儿喂养新生儿主要是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其他任何乳类所不能比拟的丰富的营养素,其比例恰当、均衡,易消化,生物利用率高,含有大量免疫物质,具有很强的防病、抗病能力,所以母乳(尤其初乳)是婴儿最佳天然营养品,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可采取混合喂养,若无母乳可采用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喂奶时间不固定,一般每隔三个半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喂15分钟左右,初乳非常珍贵,应让新生儿尽量多次吸吮。
人工喂养:在不能得到母乳的情况下,应采用鲜牛奶或经卫生部门许可出售的奶粉、配方奶粉(或其他同类制品),按指定的食用方法喂养。
每天喂6~7次,每4小时左右喂一次。
混合喂养:一般喂母乳后,可接着喂牛奶或配方奶粉(米粉),也叮在两次喂母乳间隔时喂。
坚持每天保证喂三次母乳。
喂水: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不需要喂水。
人工及混合喂养可在两次喂奶中间喂温开水,每天可喂2-3次,每次40毫升左右(可逐渐增多)。
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从第二周起应给新生儿添加富含维生素C 的菜水(或汁)、水果水(或汁),上下午各喂一次。
由于母乳、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可在医生指导下从第三周起对新生儿每日喂一次鱼肝油。
二、4-6个月婴儿营养餐4-6个月婴儿开始有吞咽非流质食物的能力,开始出牙。
在这个阶段单乳类不能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因此除坚持乳类喂养外,还应及时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素,应逐渐添加辅食。
4个月婴儿日参考食物:奶类:母乳、牛乳及其他乳制品 900毫升~1000毫升谷类:米糊、米汤,2匙~3匙 20克~30克蛋类:蛋黄泥,1/4个~1/2个 12克~25克豆类:豆浆、豆奶,4匙 40毫克左右水果:西瓜水、苹果汁(泥)、橘汁 100毫升蔬菜:菜水(西红柿)、土豆糊 100毫升水:温开水(注:在医生指导下可服小儿鱼肝油。
)4个月婴儿营养餐谱(0-12个月宝宝食谱制作大全)时间6:009:3011:0013:0016:3017:3020:00星期一奶奶、米糊菜水奶奶水果泥奶星期二奶奶、米汤菜水或果水奶奶苹果泥奶星期三奶奶、蛋黄泥西红柿汁奶奶胡萝卜泥奶星期四奶奶、米糊西瓜水奶奶梨泥奶星期五奶豆奶、米糊苹果汁奶奶胡萝卜泥奶星期六奶奶、藕粉香蕉泥奶奶苹果汁奶星期日奶奶、土豆糊果汁奶奶香蕉泥奶5个月婴儿营养餐谱时间6:009:3011:0013:0016:3017:30睡前星期一奶青菜汁、奶、米糊苹果泥奶奶枣泥奶星期二奶蛋黄泥、奶、米糊橘子汁奶奶苹果泥奶星期三奶奶、肝泥香蕉泥奶奶香蕉泥奶星期四奶奶、藕粉梨汁奶奶土豆泥奶星期五奶青菜汁、奶、米糊苹果水奶奶枣泥奶星期六奶奶、米糊西红柿水奶奶香蕉泥奶星期日奶奶、胡萝卜泥苹果泥奶奶橘子汁奶6个月婴儿营养餐谱时间6:009:3011:0013:0015:3017:30睡前星期一奶大米烂粥肝泥苹果泥奶鸡蛋、菜泥、烂饭香蕉泥、奶奶星期二奶小米烂粥鱼泥橘子汁奶菜泥、烂饭枣泥、奶奶星期三奶鸡汤、青菜汁、薄面片香蕉泥奶青菜泥、蛋黄粥胡萝卜泥、奶奶星期四奶蛋、米糊碎血豆腐梨泥奶土豆泥、米粥西瓜汁、奶奶星期五奶蛋黄、烂面条、虾仁泥菜水奶米粥苹果泥、奶奶星期六奶蛋黄粥、碎豆腐枣泥奶面包粥、土豆泥橘子汁、奶奶星期日奶蛋黄、米汤、胡萝卜泥苹果泥奶鸡蛋羹、菜泥香蕉泥、奶奶三、7-9个月婴儿营养餐婴儿到了7-9个月时,能用小手拿食物、玩具,多数婴儿K1~2颗牙齿。
(完整word版)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1、纯母乳喂养提要:母乳是6月龄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合理,含有其他动物乳类不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质,非常适合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
母乳喂养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可更好地细心护理婴儿,并可促进母体的复原。
同时,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遍布,不易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应首选纯母乳喂养婴儿.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应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6—8次以上.至少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从满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同时应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最好到2岁。
在4-6月龄时,如果婴儿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时,需要增加母乳喂养次数。
全社会应该鼓励母乳喂养,支持母乳喂养,保护母乳喂养。
提示:推荐坐着喂奶。
两侧乳房轮流喂,吸尽一侧再吸另一侧。
若一侧乳房奶量已能满足婴儿需要,应将另一侧乳汁用吸奶器吸出。
喂奶后,不要马上把婴儿平放,应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靠在妈妈肩上,轻拍背部,排除起吞入胃里的空气,以防溢奶。
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按需喂奶即可获得理想的体重增长.判断母乳量是否充足的方法请参见附录3;-判断婴儿体重是否正常,请参见附录7。
2、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提要:在分娩后7天内,乳母分泌的乳汁呈淡黄色,质地黏稠,称为初乳。
初乳对婴儿十分珍贵,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
因此,应尽早开奶,产后30分钟即可喂奶.尽早开奶可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
提示:分娩后,若母子健康状况良好,则应让婴儿尽快吸吮母亲的乳头,以获得初乳。
并且婴儿吸吮母亲乳头具有刺激泌乳的作用。
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在开奶前,应尽量避免糖水和奶粉喂养,以利于成功进行母乳喂养,并降低过敏风险.3、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提要: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家长应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适宜的阳光可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制剂,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这种补充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尤为重要。
中国0-3岁婴幼儿平衡膳食指南,附:详细说明!

中国0-3岁婴幼儿平衡膳食指南,附:详细说明!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妇女分会制定完毕并正式发布《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0-3岁婴幼儿各生长阶段的平衡膳食宝塔作为理论也同步推出。
中国0~6月龄婴儿膳食指南中国0~6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一、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1. 纯母乳喂养2. 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3. 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4. 给新生儿和1~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5. 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6.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二、母乳喂养母乳是6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于生后0~6月龄的婴儿应坚持给予纯母乳喂养。
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
中国6~12月龄婴儿膳食指南中国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一、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1.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2.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3.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4.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5.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6. 注意饮食卫生二、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的食物建议量说明:第一层:继续母乳喂养第二层:母乳不足时,可补充婴儿配方食品(母乳、婴儿配方食品600~800ml)第三层:逐渐添加辅助食品,至12月龄时,可达到如下种类和数量:谷类40~110g;蔬菜和水果各25~50g;蛋黄1个或鸡蛋1个;鱼/禽/畜肉25~40g;烹调油5~10g。
中国1~3岁幼儿膳食指南中国1~3岁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一、1~3岁幼儿喂养指南1、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2.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3. 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4. 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5. 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6. 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7.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8. 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二、1~3岁幼儿平衡膳食宝塔的食物建议量说明:第一层: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每日应供应不少于相当600ml 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或稀释的鲜牛奶,即350ml鲜牛奶或幼儿配方奶粉80~100g或相当量的乳制品。
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卢慧琴
前
言
6月龄内婴儿处于1000d机遇窗口期的第二 个阶段,7~24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 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 系到婴幼儿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其长 期的健康。针对我国6月龄内婴儿的喂养需求 以及为更好地帮助宝宝们顺利完成从母乳喂 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中国营养学会发 布了《6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与《7~24月 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以下为两份指南的主 要推荐意见。
一、《6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1.1关键推荐 (1)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 (2)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3)生后体质量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7% 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4)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5)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 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一、《6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
3.2如何判断婴儿因饥饿哭闹 婴儿生后最初几周内,鼓励妈妈每24小 时进行8~12次喂养。婴儿饥饿的早期表 现包括警觉、身体活动增加、脸部表情 增加;婴儿饥饿的后续表现才是哭闹。 随着喂养,若母乳喂养适宜,喂养次数 可降至每24小时8次,最长夜间无喂养睡 眠可达5h。
二、《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关键推荐 (1)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 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 (2)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 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 (3)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 辅食添加时间。 (4)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 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二、《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2024年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课件

2024年0 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指南》第5章“024月龄婴儿喂养”进行设计,详细内容涉及06月龄纯母乳喂养原则、612月龄及时合理添加辅食、1224月龄科学喂养及营养补充。
二、教学目标1. 掌握0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原则及方法。
2. 学会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其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
3. 能够识别并解决婴幼儿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各阶段喂养原则的掌握、辅食添加的时机与顺序、营养需求的合理满足。
教学重点: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科学喂养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婴幼儿喂养模型、辅食制作工具。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出024月龄婴幼儿喂养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06月龄纯母乳喂养原则及方法。
b. 612月龄辅食添加时机、顺序及注意事项。
c. 1224月龄科学喂养及营养补充。
3. 实践操作:a. 演示辅食制作过程。
b. 学员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婴幼儿喂养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喂养案例分析。
六、板书设计1. 06月龄纯母乳喂养原则2. 612月龄辅食添加时机与顺序3. 1224月龄科学喂养及营养补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06月龄纯母乳喂养的优点。
b. 说明612月龄辅食添加的顺序及注意事项。
c. 论述1224月龄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及科学喂养方法。
2. 答案:a. 纯母乳喂养的优点: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促进母子感情等。
b. 辅食添加顺序: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
注意事项:避免过敏源、适量添加、观察婴儿反应等。
c. 1224月龄婴幼儿营养需求: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科学喂养方法:多样化食物、合理搭配、定时定量等。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婴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合理的喂养。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帮助您正确地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新生儿期(0-1个月)在新生儿期,婴儿主要以喝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
由于胃的容量很小,每次喂养量应适度,保证宝宝的舒适感。
根据宝宝的体重和健康状况,母乳喂养一般为每次10-20毫升,每天8-12次。
配方奶喂养每次30-60毫升,每天6-8次。
1-3个月随着宝宝的成长,每次喂养量逐渐增加。
每次母乳喂养量可适当增加到20-30毫升,每天7-8次。
配方奶喂养每次60-90毫升,每天5-6次。
同时,可以逐渐延长喂养间隔,让宝宝适应更长时间的饥饿感。
4-6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更加完善,可以逐渐引入辅食。
开始尝试米粉、果泥等稀糊状的食物。
辅食的引入应逐渐进行,每天一次,一开始只尝试一小勺,然后逐渐增加至一天两次。
继续母乳或奶粉喂养,每次喂养量可增加至120-180毫升,每天4-5次。
7-9个月在这个阶段,辅食逐渐成为主要食物来源。
可以增加蔬菜泥、肉泥、鱼泥等食物的种类和质量,并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口感。
同时,每天的母乳或奶粉喂养次数可减少至3-4次,每次150-210毫升。
10-12个月宝宝的饮食逐渐接近成人食物。
辅食的质地逐渐过渡到软食,可以增加面条、饺子等固体食物的摄入。
每天的母乳或奶粉喂养可以减少到2-3次,每次180-240毫升。
同时,提供水和奶饮料以满足宝宝的水分需求。
总结: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如下:1.新生儿期:每次喂养量适度,保证宝宝舒适感。
2.1-3个月:喂养量逐渐增加,延长喂养间隔。
3.4-6个月:开始引入辅食,持续母乳或奶粉喂养。
4.7-9个月:辅食逐渐成为主要食物来源,减少母乳或奶粉喂养次数。
5.10-12个月:食物逐渐过渡到软食,减少母乳或奶粉喂养次数。
这份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旨在帮助家长们正确管理宝宝的饮食,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每个宝宝的成长发展都不尽相同,因此请根据宝宝的个体差异和医生的建议来调整喂养计划。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pptx

脑重增加1倍,达600g-700g,2岁时达900g-1200g,7岁时已接近成年人的脑重。脑神经细胞的主要分化增值在3 岁时已基本完成,即3岁之前是脑细胞数量的增长期,3岁后脑细胞数量一般不再明显增多,主要是脑细胞的重量和 体积增大或形态结构的改变。因此,在3岁前的婴幼儿期,脑细胞的处于快速分化增殖期,合理的养分供应对脑和日 后智力的发育特殊重要。
母乳中的钙含量比牛乳低,但是钙磷比例适当,为2:1,有利于钙的汲取,而牛乳中过高的磷会干扰钙的汲取。 铁的含量母乳中与牛乳接近。但母乳中铁的汲取率可高达50%,远高于牛乳。母乳中的锌、铜含量也高于牛乳,有利 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5)母乳中维生素的含量易受乳母养分状况的影响,尤其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和脂溶性的维生素A。母乳中的维 生素A、维生素E及维生素C一般都高于牛乳,而且维生素E往往与多不饱和脂肪同时出现。母乳中的维生素K低于牛 乳,故孕期母体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肯定的意义,例如摄食深绿色的蔬菜。乳母假如日光照耀少而食物中维 生素D摄入量又不足时,母乳的维生素D不能满意婴儿的生理须要,需而外补充。
(6)母乳中还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质,包括丰富的免疫活性蛋白,如乳铁蛋白、溶菌酶、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以 及低聚糖等,母乳中的这些免疫过程的破坏,可以干脆进入人体。
(3)母乳中的乳糖含量较牛乳高,不仅供应婴儿能量,而且他的肠道中被乳酸菌利用后产生乳酸,促进肠道内 钙的汲取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母乳中的矿物质含量比牛乳更适合婴儿的须要。由于婴儿肾脏的排泄和浓缩实力较弱,食物中的矿物质过多或 过少
都不适于婴儿的肾脏及肠道的渗透压的耐受实力,会导致腹泻或增加肾脏的溶质负荷。母乳的渗透压比牛乳低 ,更符合婴儿的生理须要。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威的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最新版《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以帮助更多妈妈坚定母乳信心,实现科学喂养。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新鲜出炉,以更好地帮助7~24月龄婴幼儿顺利完成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因为婴儿在满6月龄后,需要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多样化的食物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
两份指南涵盖了0~2岁婴幼儿所有的喂养要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0~6月龄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高于其他任何时期。
但婴儿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仍较低。
母乳既可提供优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营养素,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适应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并促进其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
此外,0~6月龄婴儿需要完成从宫内依赖母体营养到宫外依赖食物营养的过渡,来自母体的乳汁是完成这一过渡最好的食物,基于任何其他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母乳中的营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为婴儿提供全方位呵护,助其在离开母体子宫的保护后,仍能顺利地适应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健康成长。
0~6月龄婴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二个阶段,营养作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和后续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乳中适宜数量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因此,对0~6月龄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喂养。
针对我国0~6月龄婴儿的喂养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提出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母乳喂养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提要】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
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
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三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新生儿饥饿,可密切关注婴儿体重,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准备母乳喂养应从孕期开始。
【关键推荐】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提要】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此外,母乳有利于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建立和肠道功能成熟,降低感染性疾病和过敏发生的风险。
母乳喂养营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环境,给婴儿最大的安全感,有利于婴儿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母乳喂养的婴儿最聪明。
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同时有利于避免母体产后体重滞留,并降低母体乳腺癌、卵巢癌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的积极支持。
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保护母乳喂养。
【关键推荐】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按需喂奶,两侧乳房交替喂养;每天喂奶6~8次或更多。
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
特殊情况需要在满6月龄前添加辅食的,应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后谨慎做出决定。
3.顺应喂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要】母乳喂养应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
婴儿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一般每天可喂奶6~8次或更多,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
婴儿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家长应明确感知其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
随着月龄增加,婴儿胃容量逐渐增加,单次摄乳量也随之增加,哺喂间隔则会相应延长,喂奶次数减少,逐渐形成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
如果婴儿哭闹明显不符平日进食规律,应该首先排除非饥饿原因,如胃肠不适等。
非饥饿原因哭闹时,增加哺喂次数只能缓解婴儿的焦躁心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及时就医。
【关键推荐】母乳喂养应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
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一般每天可喂奶6~8次或更多,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
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形成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
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应积极就医。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提要】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
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
婴儿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10μg(400IU)。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
推荐新生儿出生后补充维生素K,特别是剖宫产的新生儿。
【关键推荐】婴儿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310μg(400IU)。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
新生儿出生后应肌肉注射维生素K11mg。
奶粉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提要】由于婴儿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选适合于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婴儿。
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纯母乳喂养失败后无奈的选择,或者6月龄后对母乳的补充。
6月龄前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婴儿配方奶,对婴儿的健康是不利的。
【关键推荐】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母乳喂养失败后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对母乳的补充。
以下情况,建议选用适合于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喂养:婴儿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严重母乳性高胆红素血症。
母亲患有HIV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结核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期间,以及滥用药物、大量饮用酒精饮料和吸烟、使用某些药物、癌症治疗和密切接触放射性物质。
经过专业人员指导和各种努力后,乳汁分泌仍不足。
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0~6月龄婴儿。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提要】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疾病或喂养不当、营养不足会使婴儿生长缓慢或停滞。
6月龄前婴儿应每半月测一次身长和体重,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并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婴儿是否得到正确、合理喂养。
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过快、过慢生长都不利于儿童远期健康。
婴儿生长存在个体差异,也有阶段性波动,不必相互攀比生长指标。
母乳喂养儿体重增长可能低于配方奶喂养儿,只要处于正常的生长曲线轨迹,既是健康的生长状态。
【关键推荐】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6个月龄前婴儿每半月测量一次身长和体重,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
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生长状况。
出生体重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
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不宜追求参考值上限。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本指南所称7~24月龄婴幼儿是指满6月龄(出生180天)后至2周岁(满24月龄)的婴幼儿。
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
与此同时,7~24月龄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感受和尝试,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
这一过程从婴儿7月龄开始,到24月龄时完成。
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特殊性还在于,父母及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对其营养和饮食行为有显着的影响。
顺应婴幼儿需求喂养,有助于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并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7~24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
针对我国7~24月龄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的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证据,同时参考WHO等的相关建议,提出7~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指南。
【推荐条目】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提要】母乳仍然可以为满6月龄(出生180天)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
继续母乳喂养也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促进婴幼儿发育。
因此7~24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
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
同时,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
此时开始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关键推荐】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
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
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
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米糊2.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提要】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来自辅食的铁更高达99%。
因而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
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
辅食添加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
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