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指数法测量废水中的COD
水中cod的测定原理

水中cod的测定原理
水中COD的测定原理是基于化学氧化反应原理进行的。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水溶液中的可氧化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化学氧化剂氧化所需的氧化剂的量。
测定水中COD的常用方法是使用高锰酸钾法。
高锰酸钾法是通过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然后根据氧化剂的消耗量来间接测定水中的COD。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用高锰酸钾溶液构造反应体系。
高锰酸钾溶液是测定COD 的氧化剂,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硫酸中,得到充分溶解的高锰酸钾溶液。
2. 取一定量的水样。
将待测水样取适量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使其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3. 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
将预先调好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到水样中,初始时高锰酸钾为紫色,滴定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浅,直至褪色。
4. 滴定终点判定。
当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从紫色完全褪去,变为浅黄色时,表示滴定终点已经达到。
这是因为高锰酸钾与水样中的有机物进行反应消耗,当有机物完全氧化后,高锰酸钾的颜色就会完全褪去。
5. 计算COD浓度。
根据滴定所使用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和
浓度,结合滴定过程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与水样中COD的关系,就可以计算得到水样中的COD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COD测定时,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特别是温度和滴定时间,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及注意事项

环境监测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一、水体污染地球上大约有13.9亿立方千米的水,其中97.2%在海洋中,2.15%是冰山和冰川,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约占0.65%。
人类就是依靠这些水来维持生命和从事生产的。
在这些天然水中含有K+、Na+、Ca2+、Mg2+、Cl-、SO42-、HCO3-、CO32-等离子。
如果使不属于水体的物质进入水体,而且进入的数量已经达到破坏水体原有用途的程度,就叫水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根据污染源可分为城市生活废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农田流水污染(喷洒的农药、施用的化肥被雨水冲刷流入水体)、固体废物污染(工业废渣中的有毒物质,经水溶解后进入水体)及工业烟尘废气污染(烟尘废气落入水体或被雨水淋洗流入水体)等。
污染水体的物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无机污染物:包括酸、碱、无机盐等。
2.有机污染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碳氢化合物、合成洗涤剂等。
3.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铬、汞、镉等)盐类、氰化物、氟化物、砷化物、酚类、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农药等。
4.致病微生物:包括各种病毒、细菌、原生物等。
5.耗氧污染物:有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使水发黑变臭,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6.植物营养物质:有些物质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如含磷洗衣粉、化肥、饲料等),这些物质能促使水中藻类疯长,从而消耗水中的氧气,危害鱼类的生长,造成水质恶化。
此外,还有石油工业带来的油污染、热电厂造成的热污染、核电厂带来的放射性污染等,不仅污染水体,危及水生动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体质量的控制项目之一,它是量度水中还原性污染物的重要指标。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换算成以O2作为氧化剂时1L 水样所消耗O2的质量(mg/L),通常记为COD。
实验十三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十三、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COD 的分析方法。
2、了解测定COD 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系指用适当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水样中需氧污染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通常以相应的氧量(单位为mg/l )来表示。
COD 是表示水体或污水的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是环境保护和水质控制中经常需要测定的项目。
COD 值越高,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
COD 的测定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碱性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K 2Cr 2O 7法 记为CODCr, 目前应用最广泛,国际公认,适合各种水体,KMnO 4法 测得值记为高锰酸钾指数,仅适用于污染不太重的地表水、饮用水、生活污水。
本实验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并且采用的是反滴定法。
方法提要是:在酸性条件下,向被测水样中定量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加热水样,使高锰酸钾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充分反应,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一定量的草酸钠还原,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返滴过量的草酸钠,由此计算出水样的耗氧量。
反应方程式为:O H CO Mn H O C MnO 222242481021652+↑+=++++-- 三、实验步骤1、取适量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加硫酸(1:2)10ml ,再加入w 为0.10的硝酸银溶液5ml 以除去水样中的Cl -(当水样中Cl -浓度很小时,可以不加硝酸银),摇匀后准确加入0.005mol/LKMnO 4溶液10.00ml (V 1),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中加热30min ,氧化需氧污染物。
稍冷后(~80℃),加入0.013 mol/LNa 2C 2O 4标准溶液10.00ml ,摇匀(此时溶液应为无色),在70~80℃的水浴中用0.005 mol/LKMnO 4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内不腿色即为终点,记下KMnO 4溶液的用量为V 2。
2、在250ml 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100ml 和1:2硫酸10ml ,移入0.013 mol/LNa 2C 2O 4标准溶液10.00ml ,摇匀,在在70~80℃的水浴中,用0.005 mol/LKMnO 4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红色,30s 内不腿色即为终点,记下KMnO 4溶液的用量为V 3。
COD测定方法国标检测方法

COD测定方法国标检测方法一、COD测定的目的和意义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水或废水中氧化性物质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所需的氧化还原电位差。
COD测定方法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质的总量,是评价废水水质和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COD高的水体表明有机物质较多,水质差,说明水体有机物质降解的能力较差,会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1.常规方法目前国标中,常用的COD测定方法有三个:高锰酸钾法、二硫代硫酸盐法和硼酸氧化法。
(1)高锰酸钾法:COD的测定是利用高锰酸钾(KMnO4)作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用碘量滴定法测定剩余氧(溶液中未氧化的KMnO4)。
该方法适用于COD浓度较高的废水样品,操作简单,但存在测定误差较大的问题。
(2)二硫代硫酸盐法:COD的测定是利用二硫代硫酸盐(Cr2O2-7)作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用碘量滴定法测定剩余氧。
该方法适用于COD浓度较低的废水样品,但操作相对复杂。
(3)硼酸氧化法:COD的测定是利用硼酸作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用平衡电位滴定法测定剩余氧。
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测定方法的干扰,操作简便,误差较小,适用范围较广,但对设备要求较高。
2.智能监测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监测仪器也成为COD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智能监测仪器通过光电(石蕊)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测定容器中的COD浓度。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现场快速监测。
三、COD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1.溶液溶解性:COD测定中,溶液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和电导率等性质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因此,应在国标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氧化剂浓度:不同的氧化剂对有机物的氧化反应速度存在差异。
氧化剂浓度过高,可能导致过量氧化,造成COD值偏高;氧化剂浓度过低,则可能导致COD值偏低。
高锰酸钾法测定COD

高锰酸钾法测定COD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是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
COD 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高锰酸钾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高锰酸钾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高锰酸钾法的原理高锰酸钾法是通过高锰酸钾的氧化还原反应,测定有机物中所含的可氧化物质 (COD) 的含量。
COD 包括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反应中,高锰酸钾将可氧化物质氧化,生成锰离子(Mn2+),锰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碘离子反应,生成一碘酸锰(MnO4-)。
其中,高锰酸钾的消耗量与反应中有机物所含的可氧化物质(COD)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用量来反映 COD 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在进行高锰酸钾法测定 COD 前,需要正确的采集和处理样品。
首先应选择符合要求的样品位置,并将适量的水样采集到样品瓶中。
如果水体中有色度较高的物质,最好使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此外,还需要进行急流冷却,以避免样品中的有机物受到氧化后再氧化。
2、试剂的配制准备0.025mol/L高锰酸钾(KMnO4)溶液,将称取的高锰酸钾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使用稀硫酸稀释至pH值为1.0左右。
还需要配制0.1mol/L硫酸(H2SO4)溶液、0.02mol/L碘化钾(KI)溶液、0.1mol/L纳OH溶液。
3、实验操作将20mL样品移入试管中,加入1mL硫酸和10mL高锰酸钾溶液,密封放置20min,颜色变浅的平衡液再加入1mL碘化钾溶液中和,反应30s,加入几 drops硫酸,继续反应1min。
颜色变化后,用0.1mol/L纳OH溶液进行滴定,使反应液的颜色变为黄色,终点一般选在10秒左右。
实验时需进行空白实验,用其结果进行修正。
每个样品都需要进行三次测定,记录消耗高锰酸钾的用量。
4、计算 COD 含量COD =(消耗的KMnO4 毫摩/千克样品)×(样品的总体积)三、注意事项1、无论是样品的采集、还是试剂的配制和操作,都需要使用无污染、清洁的器材和环境,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高锰酸钾指数法测量废水中的COD

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COD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锰酸钾法滴定原理及操作。
2.学习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水中部分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
因此,高锰酸钾指数常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加入硫酸使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的时间。
剩余的高锰酸钾加入过量草酸钠溶液还原,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求出高锰酸盐指数。
三、仪器1.水浴装置2.250mL锥形瓶3.50mL酸式滴定管四、试剂1.高锰酸钾溶液(C(1/5 KMnO4)=0.1mol/L):称取3.2g高锰酸钾溶于1.2L 水中,加热煮沸,使体积减少到约1L,放置过夜,用G-3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后,滤液储于棕色瓶中保存。
2.高锰酸钾溶液(C(1/5 KMnO4)=0.01mol/L):吸取25mL上述高锰酸钾溶液,•用水稀释至250mL,储于棕色瓶中。
使用前进行标定,并调节至0.01mol/L 准确浓度。
3.1+3硫酸4.草酸钠标准溶液(C(1/2Na2C2O4)=0.1000mol/L)•:称取0.6705g在105-110℃烘干一小时并冷却的草酸钠溶于水,移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5.草酸钠标准溶液(C(1/2Na2C2O4)=0.0100mol/L)•:吸取10.00mL上述草酸钠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五、实验步骤1.取100mL混匀水样(如高锰酸盐指数高于5mg/L,则酌量少取,并用水稀释至100mL )于250mL 锥形瓶中。
2.加入5mL (1+3)硫酸,摇匀。
3.加入10.00mL0.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摇匀,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
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
4.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0.0100mol/L 草酸钠标准溶液,摇匀,•立即用0.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实验十三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十三、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COD 的分析方法。
2、了解测定COD 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系指用适当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水样中需氧污染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通常以相应的氧量(单位为mg/l )来表示。
COD 是表示水体或污水的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是环境保护和水质控制中经常需要测定的项目。
COD 值越高,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
COD 的测定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碱性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K 2Cr 2O 7法 记为CODCr, 目前应用最广泛,国际公认,适合各种水体,KMnO 4法 测得值记为高锰酸钾指数,仅适用于污染不太重的地表水、饮用水、生活污水。
本实验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并且采用的是反滴定法。
方法提要是:在酸性条件下,向被测水样中定量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加热水样,使高锰酸钾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充分反应,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一定量的草酸钠还原,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返滴过量的草酸钠,由此计算出水样的耗氧量。
反应方程式为:O H CO Mn H O C MnO 222242481021652+↑+=++++-- 三、实验步骤1、取适量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加硫酸(1:2)10ml ,再加入w 为0.10的硝酸银溶液5ml 以除去水样中的Cl -(当水样中Cl -浓度很小时,可以不加硝酸银),摇匀后准确加入0.005mol/LKMnO 4溶液10.00ml (V 1),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中加热30min ,氧化需氧污染物。
稍冷后(~80℃),加入0.013 mol/LNa 2C 2O 4标准溶液10.00ml ,摇匀(此时溶液应为无色),在70~80℃的水浴中用0.005 mol/LKMnO 4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内不腿色即为终点,记下KMnO 4溶液的用量为V 2。
2、在250ml 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100ml 和1:2硫酸10ml ,移入0.013 mol/LNa 2C 2O 4标准溶液10.00ml ,摇匀,在在70~80℃的水浴中,用0.005 mol/LKMnO 4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红色,30s 内不腿色即为终点,记下KMnO 4溶液的用量为V 3。
水样COD测定KMnO4法

K=10/V
2、分析步骤:
移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 加入5mL H2SO4(1+3)。准确加入
三、 实验原理:
a、在水样中加入定量且过量的KMnO4 标准溶液
4KMnO4+6H2SO4+5C 2K2SO4+4MnSO4+6H2O+5CO2
b、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定量且过量的草酸钠溶液 2MnO4-+5C2O42-+16H+ 2Mn2++8H2O+10CO2
c、过量的草酸再用KMnO4 标准溶液滴定 2MnO4-+5C2O42-+16H+ 2Mn2++8H2O+10CO2
KMnO4法测定水样COD
KMnO4法测定水样COD
一、试验目的 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水样COD的方法原理和实验 现象。
二、仪器与试剂
电子天平;电炉;容量瓶、吸量管、移液管、锥 形瓶,烧杯等。 Na2C2O4(0.01015mol/L);KMnO4 (0.002mol/L);H2SO4(1+3);水样等。
K: KMnO4 矫正系数; 10:加入草酸钠的体积; C:Na2C2O4浓度; 8:氧(1/2O)摩尔质量;
V2:移取测定水样体积。
五:数据纪录:
CO4 / mol/L V0 KMnO4 Na2C2 K Na2C2O4/ KMnO4 V2水样/mL V1 KMnO4 /mL
KMnO4 溶液10mL,摇匀。用玻璃皿盖住 瓶口,沸水浴加热水样10min。取出锥形瓶, 趁热加入Na2C2O4溶液10mL,用KMnO4 溶液滴至粉红色为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COD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锰酸钾法滴定原理及操作。
2.学习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水中部分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
因此,高锰酸钾指数常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加入硫酸使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的时间。
剩余的高锰酸钾加入过量草酸钠溶液还原,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求出高锰酸盐指数。
三、仪器
1.水浴装置
2.250mL锥形瓶
3.50mL酸式滴定管
四、试剂
1.高锰酸钾溶液(C(1/5 KMnO
4
)=0.1mol/L):称取3.2g高锰酸钾溶于1.2L 水中,加热煮沸,使体积减少到约1L,放置过夜,用G-3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后,滤液储于棕色瓶中保存。
2.高锰酸钾溶液(C(1/5 KMnO
4
)=0.01mol/L):吸取25mL上述高锰酸钾溶液,•用水稀释至250mL,储于棕色瓶中。
使用前进行标定,并调节至0.01mol/L 准确浓度。
3.1+3硫酸
4.草酸钠标准溶液(C(1/2Na
2C
2
O
4
)=0.1000mol/L)•:称取0.6705g在
105-110℃烘干一小时并冷却的草酸钠溶于水,移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5.草酸钠标准溶液(C(1/2Na
2C
2
O
4
)=0.0100mol/L)•:吸取10.00mL上述
草酸钠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五、实验步骤
1.取100mL混匀水样(如高锰酸盐指数高于5mg/L,则酌量少取,并用水
稀释至100mL )于250mL 锥形瓶中。
2.加入5mL (1+3)硫酸,摇匀。
3.加入10.00mL0.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摇匀,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
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
4.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0.0100mol/L 草酸钠标准溶液,摇匀,•立即用0.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5.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标定:将上述已滴定完毕的溶液加热至70℃,•准确加入10.00mL 草酸钠标准溶液(0.0100mol/L )再用0.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
记录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按照下式求得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K ):
K=
V
00
.10 式中:V —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L )。
若水样经稀释时,•应同时另取100mL 水,
同水样操作步骤进行空白实验。
注意事项:
1.在水浴加热完毕后,溶液仍应保持淡红色,如变浅或全部褪去,说明高锰酸钾的用量不够。
此时,应将水样稀释倍数加大后再测定。
2.在酸性条件下,草酸钠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温度应保持在60-80℃,所以滴定操作必须趁热进行,若溶液温度过低,需适当加热。
六、计算
1.水样不经稀释 高锰酸钾指数(O 2,mg/L)=
100
1000
8]10)10[(1⨯⨯⨯-+M K V
式中:V 1—滴定水样时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mL); K —校正系数;
M —高锰酸钾溶液浓度(mol/L); 8—氧(1/2 O 2)摩尔质量。
2.水样经稀释 高锰酸钾指数(O 2,mg/L)=
2
011000
8}]10)10[(]10)10{[(V M C K V K V ⨯⨯-+--+
式中,V 0—空白实验中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L); V 2—水样量(mL);
C —稀释的水样中含水的比值,例如:10.00mL 水样用90mL 水稀释至100mL ,则C=0.90。
数据列表表示如下:
七、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