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教案
蒸馏和萃取教学案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 2 课时蒸馏和萃取【新课导入】在平时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衣服上沾一些油、墨是常有的事,也是令人不快乐的事,有没有方法赶走衣服上的这些不请自来呢?假如你在吃饭时,衣服上沾了些肉汤,或许在印报时,沾了点油墨,能够请汽油来帮忙:在油迹处用汽油揉洗,把油脂从衣服上溶解下来,这样便能除掉油迹。
好多有机化学溶剂,如四氯化碳、乙醚等,也都能很好地溶解油脂,可是,不如汽油那样简单弄到罢了。
墨是烟炱做的。
依据化学成分来说,烟炱就是碳。
翻遍全部的化学书本,你找不到一种溶剂能将碳溶解。
很显然,想用什么溶剂来把墨迹从衣服上溶解掉,这是办不到的。
但是能够另找方法:一旦沾上墨迹后,你应当马上把衣服脱下来浸在水中,吃饭粒搓洗,这样能够洗去墨迹。
总之,衣服沾了油、墨以后不要焦急,我们总有方法让它们消逝。
化学是一门充满奇特色彩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达成化学实验所必要的技术是学好化学的重点。
让我们一同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找寻开启化学殿堂的金钥匙,早日走进奇特的化学世界,这儿有你丰富的营养,伴你走过多梦的年光。
【教材解说】[ 纠正作业 ] 作业中的问题:语言表达不严实,不切合逻辑,无因果关系;规范答案。
[ 复习发问 ] 过滤、蒸发操作及SO42-查验方法。
[ 设问 ] 过滤、蒸发操作是用于固体混杂物仍是液体混杂物的分别?[ 学生回答 ] 过滤、蒸发操作合用于固体混杂物分别。
[ 过渡 ]今日我们学习液体混杂物的分别方法[ 板书 ]2、蒸馏和萃取[ 幻灯 ]展现:自来水制取蒸馏水表示图[ 思虑与沟通 ] 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利用了什么原理?[ 阅读 ]P7 最后一自然段。
[ 解说并板书 ] (1)蒸馏—利用沸点不一样除掉液体混杂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 实验 ]1- 4;先阅读实验内容。
[ 思虑、回答 ] 氯离子的查验方法:[ 老师演示 ] 制取蒸馏水的操作方法。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的教案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的教案
实验名称:蒸馏和萃取
实验目的:通过蒸馏和萃取实验掌握这两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
1. 水,甲醇,氯仿等实验用溶液
2. 蒸馏器,试管,冷凝器等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1. 蒸馏实验
(1)将实验溶液置于蒸馏瓶中。
(2)将蒸馏瓶与冷却水冷凝器连接好。
(3)加热蒸馏瓶中的溶液,控制火力,观察溶液的沸腾情况。
(4)收集蒸馏液,观察收集管中的液体。
2. 萃取实验
(1)将两种不相溶的溶液放入漏斗中。
(2)将萃取剂滴加入漏斗中的溶液中。
(3)轻轻地摇动漏斗,使两种溶液充分接触混合。
(4)将漏斗静置一段时间,待两种溶液分层后,打开下部阀门放出底层的溶液。
实验原理:
1. 蒸馏: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液体沸腾,然后再以气体形式冷凝回液体的分离方法。
2. 萃取:利用萃取剂选择性溶解其中一种物质,达到物质的分离目的。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2. 蒸馏瓶与冷凝器连接处要严密,避免蒸气外泄。
3. 萃取剂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意可溶性和选择性。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蒸馏和萃取实验,我们掌握了这两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同时也了解了不同条件下的溶液分离效果的差异。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运用这两种技术,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教案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教案课题:高中化学实验——蒸馏和萃取教学目标:1. 了解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及应用;2. 掌握蒸馏和萃取的操作步骤;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和应用;2. 蒸馏和萃取的操作步骤;3.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难点:1. 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操作技巧;2. 掌握蒸馏和萃取的适用范围。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蒸馏器、冷凝管、烧杯、玻璃棒等;2. 实验材料:水、酒精、食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蒸馏和萃取的概念及应用,并引入实验内容。
二、实验操作(30分钟)1. 蒸馏操作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2)在烧杯中放入水和酒精混合物,用火加热;(3)观察瓶口处是否有气泡产生,收集冷凝后的水和酒精分离液。
2. 萃取操作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2)在烧杯中放入水和食盐混合物,搅拌均匀;(3)加入有机溶剂,振荡混合;(4)观察并分层,分离出上层有机相。
三、实验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和实验操作经验,总结蒸馏和萃取的应用场景及操作技巧,并与同学分享。
四、实验讨论(10分钟)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并探讨蒸馏和萃取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蒸馏和萃取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蒸馏和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还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必修I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一、教材分析:蒸馏和萃取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海水淡化问题是目前解决全球淡水日益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为选修《化学与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萃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复习蒸馏的原理,掌握实验室规范的蒸馏装置。
这部分内容只作复习和简单的扩充;(二)、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装置,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细节。
这部分知识为新知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蒸馏和萃取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的操作及过程,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四、学情分析:(1)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简易的蒸馏操作方法,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对规范装置和实验原理做深入的探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
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2)萃取的引入采用学生回家做西红柿汤并进行观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蒸馏和萃取》教案演示教学

《蒸馏和萃取》教案《蒸馏和萃取》教学教案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过滤的方法可得到比较纯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成淡水,该怎么做呢?看过电影《少年派》的举个手,派在海上漂泊的时候是怎么获得可饮用的淡水的呢?当年郑和下西洋,那么长一段时间,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展示】用课件放照片,加深了解。
【提问】在做汤的时候,大家观察过锅盖吗?锅盖上有水珠,这水珠与汤不同,这水珠什么成分呢?为什么会有水珠呢?【学生】这是因为汤沸腾之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
【讲解】那么这是个什么过程呢?这个过程在化学上我们称为蒸馏,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物质呢?【学生】分离沸点不一样的混合物。
【过渡】是的,所以蒸馏是一种分离提纯的方法,上节课学过过滤和蒸发两种分离提纯的方法,本节课将学习另外两种分离提纯的方法:蒸馏和萃取。
1.蒸馏的原理【讲解】蒸馏原理:互溶的液体沸点不同,加热使沸点低的液体组份汽化,再冷凝为液体加以收集,以分离液体混合物。
【提问】那蒸馏和蒸发一样的吗,有哪些地地方不同呢?【学生】蒸馏需要将蒸发出来的液体冷凝,蒸发是物理现象,蒸馏是物质提纯的方法。
【讲解】是的,蒸发和蒸馏有本质性的区别,(放映ppt)通过这个表格来了解它们的区别:蒸发蒸馏实验装置图原理液体汽化的过程利用沸点不同,沸点低的先汽化,在冷凝成液体收集本质物理现象物质提纯方法目的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为了收集蒸汽的冷凝液体教学过程2.蒸馏的实验装置【课件放映】在之前学过的过滤、蒸发操作当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细节,同样在蒸馏的实验操作当中有哪些我们需要注意的呢?气密性检查:连接好装置,在冷凝器的出口处接一橡胶管,并将橡胶管插入水中,将烧瓶微热,水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到室温,橡胶管中有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1.1.3《蒸馏、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引入】在海滨浴场嬉戏,偶尔喝上一二口海水,你会感到又咸又苦;用海水浇灌普通的农作物,不用多久农作物就会被“腌死”。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讲解】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盐类。
海水的平均含盐量可达35‰左右,也就是说,在1立方千米的海水里大约含有3500万吨的盐类物质。
人们日常的饮用水的含盐量仅在0.5‰左右,而工农业用水的含盐量也不能超过3‰。
人类面对着浩瀚无比的海洋,难道就不能把海水变成淡水吗?【过渡】神话中的观音菩萨有一种高超的本领:只要把手中的杨柳枝条轻轻一甩,就可以把海水变成甘露。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把海水变成淡水呢?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把海水变成淡水的“法宝”。
【讲解】亚里士多德的实验【投影】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做过一个当时看起来十分有趣的实验:他把咸水放在半封闭的容器里,然后加热将咸水烧开。
随之,他惊奇地发现,水蒸气中已不再含有盐分,凝结成的水珠也不再有咸味。
亚里士多德曾在实验记录中写到“通过蒸馏,先使水变成蒸汽继而使之变成液体状,可使海水变成可饮用水”。
这个实验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海水淡化试验,亚里士多德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蒸馏法。
【投影】海水淡化工厂【思考】大家想一想蒸馏是不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果是,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过渡】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萃取【板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板书】活动一、认识蒸馏【交流】蒸馏的原理:对于液态混合物,利用液体—液体(或液体-固体)中各组分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成液体,以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操作过程。
化学教学设计《蒸馏和萃取》

化学教学设计《蒸馏和萃取》化学教学设计模板《蒸馏和萃取》化学教学设计模板《蒸馏和萃取》需要怎么备好课程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看下范文吧!以下是店铺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化学教学设计模板《蒸馏和萃取》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化学教学设计模板《蒸馏和萃取》第1课时介绍实现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的几种常见方法,重点让学生在实验中训练掌握过滤和蒸发在物质分离中的应用。
第2课时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蒸馏和萃取的原理,通过学生操作性实验学会运用蒸馏器和分液漏斗的方法。
一、新课引入1、复习巩固:师:过滤和蒸发中都用到了玻璃棒,请分别指出它们的作用?生:……(反思:通过玻璃棒作用作为切入点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使知识更加鲜活特殊。
)师:阅读P7—8,实验并填空(学案中完成):(1)蒸馏:a、原理:利用___________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b、装置图特点:可分为三部分① 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
d、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在试管自来水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如上图操作加热取蒸馏后的液体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反思:蒸馏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经验,如我们喝的娃哈哈牌蒸馏水,所以关键是通过阅读和实际操作体会实验的情景,学会思考物质分离的原理,训练操作性语言的表达)师:蒸馏操作中如果在烧瓶中插一根温度计,则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学案上。
(反思:抓住装置中的关键节点,拓展学生对蒸馏原理的理解)师:已知酒精和水容易同时出来,且酒精的沸点常压下为78℃,讨论如何制得无水酒精?生甲:直接蒸馏。
生乙:好像不行……生丙:因为要获得无水酒精,但酒精和水会同时出来,应该想办法让水不出来……师:怎样将水固定在烧瓶中?生:用无水硫酸铜师:大家说行吗?生:齐声说行。
师:用生石灰,会更好吗?为什么?生:因为无水硫酸铜与水化合后加热也会分解,不好。
蒸馏萃取教案

蒸馏萃取教案教案标题:蒸馏萃取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蒸馏萃取实验,帮助学生了解蒸馏萃取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蒸馏萃取的实验步骤,并理解其在化学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了解蒸馏萃取的定义、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蒸馏萃取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3. 理解蒸馏萃取在化学分离和纯化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和材料:蒸馏装置、加热设备、试管、烧杯、冷凝器、水槽等。
2. 实验药品:酒精、水、食盐溶液等。
3. 实验安全措施:安全眼镜、实验外套、手套等。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蒸馏萃取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蒸馏萃取,并鼓励他们分享相关经验或知识。
2. 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蒸馏萃取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 解释蒸馏萃取在化学分离和纯化中的作用。
3. 实验操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 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 学生按照指导操作,进行蒸馏萃取实验。
- 教师和助教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实验观察与记录(15分钟):-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 学生讨论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蒸馏萃取的效果和纯化程度。
- 学生讨论蒸馏萃取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6. 实验总结(5分钟):- 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实验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 学生讨论蒸馏萃取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
7.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
- 学生提问和解答。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参考相关文献,了解更多蒸馏萃取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可进行相关实验设计和探究,拓展对蒸馏萃取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
本章、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
实验是了解无机物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
本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理念。
教科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了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节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混合物的分离和离子的检验
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本章、节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
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
本节还结全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
这样由已知到末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已介绍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也介绍了过滤、蒸发等分离方法。
本节选择“粗盐的提纯”实验,其目的是:(1)学生已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2)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包含着较多的分离操作,而且过滤是所有分离方法中最常用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3)粗盐经溶解、过滤后所得的滤液并不只是NaCl的溶液,仍然含少量可溶性杂质,而要进一步检验并除去。
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一实验进一步介绍离子检验的方法。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有的学校实验条件较好,有的学校实验条件可能较差,因此学生的实验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初中课改教材与高中新教材内容的衔接分析及处理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复习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教法与学法设计
1.强调实验室规则,严格规范实验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多采用演示、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认真指导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3.通过比较和归纳,使学生学会选择物质检验和分离的方法
课题:蒸馏和萃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并掌握蒸馏、萃取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蒸馏和萃取的操作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5.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
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馏.
6.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自来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⑶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
加入少量_______,其作用是___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