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和萃取》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的教案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的教案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的教案
实验名称:蒸馏和萃取
实验目的:通过蒸馏和萃取实验掌握这两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
1. 水,甲醇,氯仿等实验用溶液
2. 蒸馏器,试管,冷凝器等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1. 蒸馏实验
(1)将实验溶液置于蒸馏瓶中。

(2)将蒸馏瓶与冷却水冷凝器连接好。

(3)加热蒸馏瓶中的溶液,控制火力,观察溶液的沸腾情况。

(4)收集蒸馏液,观察收集管中的液体。

2. 萃取实验
(1)将两种不相溶的溶液放入漏斗中。

(2)将萃取剂滴加入漏斗中的溶液中。

(3)轻轻地摇动漏斗,使两种溶液充分接触混合。

(4)将漏斗静置一段时间,待两种溶液分层后,打开下部阀门放出底层的溶液。

实验原理:
1. 蒸馏: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液体沸腾,然后再以气体形式冷凝回液体的分离方法。

2. 萃取:利用萃取剂选择性溶解其中一种物质,达到物质的分离目的。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2. 蒸馏瓶与冷凝器连接处要严密,避免蒸气外泄。

3. 萃取剂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意可溶性和选择性。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蒸馏和萃取实验,我们掌握了这两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同时也了解了不同条件下的溶液分离效果的差异。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运用这两种技术,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分离的必要性。

让学生理解蒸馏和萃取的基本原理。

1.2 教学内容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分离的必要性。

蒸馏和萃取的基本原理。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混合物、蒸馏和萃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示例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混合物分离的重要性。

第二章:蒸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让学生了解蒸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蒸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演示,介绍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通过案例和实际应用,展示蒸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三章:萃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萃取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让学生了解萃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萃取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萃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演示,介绍萃取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通过案例和实际应用,展示萃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四章: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操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操作技能。

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蒸馏和萃取的实验。

4.2 教学内容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实践活动,介绍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操作步骤。

通过实验指导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蒸馏和萃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在工业和科研中的应用。

5.2 教学内容分析蒸馏和萃取在工业和科研中的应用案例。

引导学生运用蒸馏和萃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介绍蒸馏和萃取在工业和科研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六章:蒸馏的进阶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蒸馏在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工业等领域的进阶应用。

让学生掌握蒸馏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优化和控制。

《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讲课稿

《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讲课稿
可能回答:勺子舀和用吸管吸取油层。都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行分离的。勺子舀法较快但不能很彻底分离,而滴管吸取虽效果较好但很慢。
【讲解】我们试想一下,可否想办法使汤从下面流走,让油刚好留在容器中。容器下面有通道,汤从下面流走,在汤刚好流完时,关闭通道,这样汤和油不就分开了吗,而这正好符合分液漏斗的结构。
【扩展】
如果把书上P7图1-4的装置里的蒸馏烧瓶的活塞改成一个插入温度计的活塞,你认为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学生讨论,回答
水银球应放在烧瓶的支管口处。
通过理解蒸馏的概念得出结论。
【扩展】展示海水淡化的新闻和图片。
观看,倾听
了解蒸馏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环节二
体验分液
【展示图片】还是美味的鱼汤,现在想把上面的油层和下面的汤分开,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分离方法?
2、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实验仪器和实验设计的巧妙,感受化学之美
【实验演示】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讲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呢?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室制蒸馏水的全过程。
实验完毕,检验锥形瓶中的液体是否含有氯离子。
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有明显白色沉淀生成。
可能的回答:
①加入新试剂(但是会引入新杂质)
②使用加热将水变为水蒸汽,然后再冷凝为纯净的液态蒸馏水。
四、教学用品、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第2课时 离子的检验 蒸馏和萃取

第2课时  离子的检验  蒸馏和萃取

返回目录
课前导学
要点突破
2.萃取操作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的使用 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若漏液可在活塞上涂少量凡士林。
检漏方法: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把瓶 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2)萃取剂必须具备的四点性质 ①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溶解;②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 远大于在溶剂中的溶解度;④溶质与萃取剂容易分离。 (3)萃取剂萃取原则:少量多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课前导学
要点突破
解析:(1)将海藻灰的悬浊液分离成残渣和溶液是通过过滤的实验操作来实现的;含 碘的水溶液转化成含碘的有机溶液则需要先萃取再分液来完成。(2)四氯化碳的密度 大于水,分层后出现在下层,结合碘水和CCl4的体积分别为3 mL和1 mL可以判断D正确。 (3)由蒸馏的基本实验装置图和原理可知,温度计下端的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处,冷 凝管中水流方向应为下进上出。 答案:(1)过滤 萃取分液 (2)D (3)①温度计下端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溶液中,应放在支管口 ②冷凝管中水流方向反了 特别提示:(1)常见的萃取剂:①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②CCl4:难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2)由于酒精与水互溶,故酒精一般不做萃取剂。 (3)Cl2、Br2、I2的性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CCl4等,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返回目录
实验操作
现象 出现不溶 于稀 NO3 的白色沉 淀
结论 自来水 中含有 Cl

返回目录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必修I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一、教材分析:蒸馏和萃取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海水淡化问题是目前解决全球淡水日益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为选修《化学与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萃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复习蒸馏的原理,掌握实验室规范的蒸馏装置。

这部分内容只作复习和简单的扩充;(二)、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装置,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细节。

这部分知识为新知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蒸馏和萃取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的操作及过程,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四、学情分析:(1)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简易的蒸馏操作方法,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对规范装置和实验原理做深入的探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

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2)萃取的引入采用学生回家做西红柿汤并进行观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分组实验制取蒸馏水萃取和分液教案

分组实验制取蒸馏水萃取和分液教案

制取蒸馏水、萃取无机物的分离与提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无机物分离与提纯常用的方法;掌握蒸馏、萃取、分液等实验的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亲自动手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会合作和探究..教学重点:认识分液漏斗;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蒸馏、萃取、分液的实验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法课堂类型:分组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演示教学用具:化学仪器教学过程:一、知识准备1.蒸馏常用的仪器及操作注意事项..1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其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胶管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溶液不可蒸干..2.萃取分液1原理:萃取;就是一种物质在溶剂A中的溶解度小于溶剂B;那么;根据物质扩散原理;该物质就会从A扩散到B;且大部分都会扩散到B..分液;就是A与B互不相容;就会分成上下两层;比如说油和水;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上层和下层的液体通过分液漏斗分别从上口和下口分理出..2主要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②先装入溶液再加入萃取剂;振荡;③将分液漏斗放在铁圈上静置;使其分层;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⑤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二、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自来水;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碘水;沸石器材:铁架台带铁圈;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分液漏斗;烧杯;胶皮管三、探究过程1.制取蒸馏水:1将蒸馏烧瓶;冷凝管仪器装配好..2在蒸馏烧瓶里加入普通水自来水至烧瓶容积的一半左右;再加入一些碎瓷片;然后用插有温度计150℃的橡皮塞塞紧..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的位置;给蒸馏烧瓶加热..3当水温达到约100℃时;水沸腾;水蒸气经过冷凝管冷凝后;收集在锥形瓶中;这就是蒸馏水..2.萃取碘水中的碘:1用量取10mL碘的溶液;倒入;然后再注入4mL;盖好玻璃塞..2用右手压住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是内气体放出..3将分液放在上;静置..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壁而流下..现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层为水溶液;无色;下层为的碘溶液;呈紫红色..原理:水与对比;碘更易溶于四氯化碳板书设计:1.制取蒸馏水2.萃取碘水中的碘学生实验:作业布置: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绘制蒸馏操作的装置图课后反思:部分同学动手能力弱;操作起来感觉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部分预习较好的同学能很快的规范的做完实验..。

高中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蒸馏和萃取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蒸馏和萃取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1.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操作,进一步认识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和主动进行交流。

3.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1.蒸馏(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用加热蒸发、冷却凝结的方法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或的杂质。

(2)制取蒸馏水①仪器及装置图图1-1-7②实验操作a.检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试管中产生,说明自来水中含有。

b.蒸馏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 (或沸石),按图1-1-7所示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c.再次检验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试管内,说明制得的蒸馏水中不含。

2.萃取和分液(1)原理①萃取利用物质在的溶剂里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②分液将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

(3)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①加萃取剂②振荡萃取③静置分层④分液图1-1-8①加萃取剂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中,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在下层。

②振荡萃取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左手握住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③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

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显色。

④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打开(或使塞子上的对准 ),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拧开,使下层液体沿流下。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倒出。

【交流与思考】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来分离和检验物质的方法有很多,如用试纸对血糖或、农产品残余农药的快速检测、大气中污染物的测定,以及法医常用的等。

化学方法和技术是我们探索世界奥秘的有力助手,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高中化学必修一蒸馏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蒸馏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蒸馏教案
一、教学内容:
1. 蒸馏的概念
2. 蒸馏的原理
3. 蒸馏的种类
4. 蒸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蒸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理解蒸馏的种类和应用;
3. 能够实际操作进行蒸馏实验。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蒸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展示蒸馏的实际操作过程。

4. 学生实地操作蒸馏实验。

5. 总结并讨论蒸馏实验的结果。

6. 结束: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难点:掌握蒸馏实验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辅助手段:
1. 实验室设备:酒精灯、试管、冷凝管等。

2. 蒸馏实验演示视频。

3. 相关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通过蒸馏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掌握了蒸馏的原理和应用。

2.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和解释蒸馏的过程。

3. 学生理解蒸馏在生产和实验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1. 撰写蒸馏实验报告。

2. 查阅相关资料,探讨蒸馏的进一步应用。

3. 准备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八、教学反思:
蒸馏实验是化学课程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还能够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态度。

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和工业中的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蒸馏的应用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馏和萃取》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①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和操作
②掌握蒸馏和萃取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③掌握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④掌握冷凝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教材分析重点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难点学会对混合物采取合理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教具课件、课本、习题资料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过滤的方法可得到比较纯
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成淡水,该怎么做呢?看过电影《少年派》的举个手,派在海上漂泊的时候是怎么获得可饮用的淡水的呢?当年郑和下西洋,那么长一段时间,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
【展示】用课件放照片,加深了解。

【提问】在做汤的时候,大家观察过锅盖吗?锅盖上有水珠,这水珠与汤不同,这水珠什么成分呢?为什么会有水珠呢?
【学生】这是因为汤沸腾之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

【讲解】那么这是个什么过程呢?这个过程在化学上我们称为蒸馏,是一种分离
混合物的方法,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物质呢?
【学生】分离沸点不一样的混合物。

【过渡】是的,所以蒸馏是一种分离提纯的方法,上节课学过过滤和蒸发两种分
离提纯的方法,本节课将学习另外两种分离提纯的方法:蒸馏和萃取。

1.蒸馏的原理
【讲解】蒸馏原理:互溶的液体沸点不同,加热使沸点低的液体组份汽化,再冷
凝为液体加以收集,以分离液体混合物。

【提问】那蒸馏和蒸发一样的吗,有哪些地地方不同呢?
【学生】蒸馏需要将蒸发出来的液体冷凝,蒸发是物理现象,蒸馏是物质提纯的
方法。

【讲解】是的,蒸发和蒸馏有本质性的区别,(放映ppt)通过这个表格来了解
它们的区别:
蒸发蒸馏





原理液体汽化的过程
利用沸点不同,沸点低的先汽化,在冷凝成液
体收集
本质物理现象物质提纯方法
目的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为了收集蒸汽的冷凝液体
2. 蒸馏的实验装置
【课件放映】在之前学过的过滤、蒸发操作当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细节,同样在蒸馏的实验操作当中有哪些我们需要注意的呢? 气密性检查: 连接好装置,在冷凝器的出口处接一橡胶管,并将橡胶管插入水中,将烧瓶微热,水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到室温,橡胶管中有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用于测馏出物的沸点。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
3,也不能少于1
3。

④为了确保馏出的蒸气及时得到冷却,要先向冷凝管中通冷却水,然后才能加热。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以使馏出物充分冷却。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的物质的沸点。

⑥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除仪器。

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锥形瓶,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和蒸馏烧瓶。

几种新仪器的用途:
● 蒸馏烧瓶:用于液体蒸馏或分馏的仪器。

● 直形冷凝管:主要用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蒸馏、分馏操作。

(高于140℃
的一般用球形冷凝管,冷凝效果更好)
● 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有机化合物的气体合成装置中的回流作用。

● 尾接管:又名牛角管,通常和冷凝器配套使用,将蒸馏液导入承接容器。

(比
导管内部接触面积大,冷凝效果好)
3. 习题
例题1、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蒸馏烧瓶中盛约2
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3
B. 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
C. 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 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例题2、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为56℃。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B.升华C.过滤D.蒸发
例题3、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
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
例题4、将下面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填写完整
①蒸馏烧瓶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容积的,在加热时蒸馏烧瓶里面应
放入,防止溶液。

②冷凝管中冷却水从口进,从口出。

③蒸馏完毕,应先,再。

例题5、现有一瓶物质甲与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化学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甲C3H6O2-9857.50.93可溶
乙C4H8O2-84770.90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例题6、请简要叙述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方法、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4.萃取的原理
a)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
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b)分液:将萃取以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c)萃取剂:用来进行萃取的溶剂。

d)萃取剂的选择原则: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更不能与溶质和原溶剂发生反
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5.萃取的实验装置
①装液:将原溶液和萃取剂依次装入分液漏斗,盖好瓶塞。

②振荡:用压住分液漏斗的口部,捏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静置:把分液漏斗放在上,静置。

④分液:待后,将打开,或使对准漏斗上的小空打开上活塞,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内壁
生石灰中混有石灰石
食盐中混有少量纯碱
硝酸锌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铜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
例子
CO2中混有HCl气体
CO 中混有少量CO2气体,可将其混合气
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
铜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固体,可向其中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图片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