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 新人教版必修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蒸馏和萃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共45张PPT)

2.(2019·云南马关二中高一开学考试)下列关于蒸馏实验操 作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是利用液态物质沸点不同将其混合物分离的实验方 法
B.蒸馏时,混合物中沸点低的物质先气化逸出,再冷凝变 为液体
C.蒸馏可用来分离各种沸点不同的液态或固态混合物 D.用蒸馏的方法可以除去混合物中沸点低、易挥发的杂质
1.蒸馏 (1)蒸馏实验原理 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 1 _蒸__气___,再重 新冷凝成 2 __液_体___的过程。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 用蒸馏可以除去 3 __易_挥__发_、__难__挥_发__或_不__挥__发_的__杂__质________。
(2)实验仪器装置 ①指出图中序号所示各仪器的名称
③用水作冷却介质,将蒸气冷凝为液体。冷凝水的流向要 从低处流向高处,即 15 _下__口___进水, 16 __上_口___出水。
④加入碎瓷片(或沸石)是为了 17 ___防_止__蒸_馏__烧__瓶_内__液_体_______ _暴__沸___。
【归纳总结】 蒸馏实验装置的改进
当用蒸馏的方法分别获取几种沸点不同的液体时,应该用温度计控制收 集沸点不同的馏分,装置改进如下:
淀法,易引入其他杂质离子,故 D 错误。
4.(2019·云南通海二中高一月考)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时,正确的操作是( )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使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打开 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 放出
答案:(1)四氯化碳 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 (2)苯019·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关于用自 来水制取蒸馏水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教学课件1

进行海水的淡化。
[思考]: 油与水的混合物叫什么? 如何将两者进行分离?
乳浊液
分液:
将互不相溶的两种液 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
分液漏斗
[问题]如何将碘(I2)的水溶液中的碘分离出来?
[背景知识]
碘单质(I2)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单质,在水中的 溶解度不大,更易溶于有机溶液(如四氯化碳CCl4、 苯C6H6等)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蒸馏和 萃取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蒸馏和 萃取ppt
中国目前年缺水近四百亿立方米。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蒸馏和 萃取ppt
缺水,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解决淡水缺 乏问题的方 法除了厉行 节约以外, 还可以怎么 样?
第一章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ppt
从实验学化学
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蒸馏和 萃取ppt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蒸馏和萃取
只有一种液体时的简单蒸馏装置
蒸馏: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 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
一种或多种液体时的标准蒸馏装置
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 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
[注意]
1、萃取剂的选择: (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2)不发生化学反应 (3)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更大(大的多)。
2、萃取与分液的区别与联系
3、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常见萃取剂: CCl4 (密度大于水) 苯、汽油(密度小于水)
[思考] 从碘水中提取碘时能不能用酒精代替四氯化碳?
[思考]: 油与水的混合物叫什么? 如何将两者进行分离?
乳浊液
分液:
将互不相溶的两种液 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
分液漏斗
[问题]如何将碘(I2)的水溶液中的碘分离出来?
[背景知识]
碘单质(I2)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单质,在水中的 溶解度不大,更易溶于有机溶液(如四氯化碳CCl4、 苯C6H6等)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蒸馏和 萃取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蒸馏和 萃取ppt
中国目前年缺水近四百亿立方米。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蒸馏和 萃取ppt
缺水,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解决淡水缺 乏问题的方 法除了厉行 节约以外, 还可以怎么 样?
第一章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ppt
从实验学化学
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蒸馏和 萃取ppt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蒸馏和萃取
只有一种液体时的简单蒸馏装置
蒸馏: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 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
一种或多种液体时的标准蒸馏装置
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 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
[注意]
1、萃取剂的选择: (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2)不发生化学反应 (3)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更大(大的多)。
2、萃取与分液的区别与联系
3、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常见萃取剂: CCl4 (密度大于水) 苯、汽油(密度小于水)
[思考] 从碘水中提取碘时能不能用酒精代替四氯化碳?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2《蒸馏和萃取》ppt课件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 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A→H→___
___→E→F (2)D步骤为什么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3)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2.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 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 验(加试剂),根据实验时所表现的现象不同, 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类:
(1)生成气体,如NH4+、CO32-的检验。 (2)生成沉淀,如Cl-、SO42-的检验。 (3)显现特殊颜色,如Cu2+、Fe3+等。
3.常见离子的检验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 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 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 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 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 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42- B.一定有CO32- 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 【解析】 向①中生成的白色沉
淀中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时,沉淀部 分溶解,且产生CO2气体,证明原溶 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CO32-。
解析:(1)CO32-+2H+===CO2↑+H2O; SO32-+2H+===SO2↑+H2O。弱酸的酸根离 子与H+(强酸)不能共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 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A→H→___
___→E→F (2)D步骤为什么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3)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2.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 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 验(加试剂),根据实验时所表现的现象不同, 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类:
(1)生成气体,如NH4+、CO32-的检验。 (2)生成沉淀,如Cl-、SO42-的检验。 (3)显现特殊颜色,如Cu2+、Fe3+等。
3.常见离子的检验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 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 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 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 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 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42- B.一定有CO32- 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 【解析】 向①中生成的白色沉
淀中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时,沉淀部 分溶解,且产生CO2气体,证明原溶 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CO32-。
解析:(1)CO32-+2H+===CO2↑+H2O; SO32-+2H+===SO2↑+H2O。弱酸的酸根离 子与H+(强酸)不能共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2《蒸馏和萃取》ppt课件

(3)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 水层 体分层。上层为 ,无色;下层为 四氯化碳溶液 碘的 ,显 色。 紫 (4)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 凹槽 漏斗 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 对准 上的小孔 活塞 ),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 烧杯壁 拧开,使下层液体沿 流下。上层 上口 液体从分液漏斗 倒出。
③再次检验Cl-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 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试 -。 管内 。说明制得的蒸馏水不含 Cl 无沉淀
二、萃取与分液 1.原理 (1)萃取 互不相溶 溶解度 利用物质在 的溶剂里 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 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 两种互不相溶 将 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 以下两点: (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 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而进行的提 取操作。 (2)熟练掌握萃取、分液的操作及 注意事项。
【解析】 (1)题中给出了八个步骤, 后五个步骤的顺序也已给出了其中四个: A→H→( )→E→F,只要考虑到静置、 分层后才能分液,操作顺序应为 A→H→(G)→E→F。前三个步骤应为: 查漏→装液→振荡,即C→B→D。 (2)振荡分液漏斗时,会产生气体, 导致漏斗内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
(3)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②分液时要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 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保证漏斗内与外界大气相通,同时漏斗 下端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从而使液体 顺利流下。 ③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上层液 体要从上口倒出。
特别提醒 分液既是萃取操作中的一个步骤, 也是一个独立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工 业生产和实验室中经常利用萃取分液的 方法分离提纯物质,如分离水和CCl4的 混合物时可用分液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1.1.2蒸馏萃取课件ppt

3.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 C 从漏斗上口倒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
A.分液时,原溶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萃取剂溶液
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
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拧开活塞把 气体放出
1 2 3 4 5 6
4.下列关于仪器使用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上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
闭活塞,把分液漏
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
C B D 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
使漏斗颈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装置。
1 2 3 4 5 6
回答下列问题: 冷却水的方向接反了 球插入溶液中 、
。 (填序号)。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 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 、
互不相溶 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不发生反应 2.萃取剂必须具备的三点性质
(1)萃取剂和原溶剂
远大于 ;
(2) 萃取剂和溶质 ; 常见的萃取剂:四氯化碳、汽油、苯
3.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三防止、两保证
操作 振荡过程中不时旋 开活塞放气 分液时要先打开分 液漏斗上口的玻璃 塞 分液时要使分液漏 斗的下端管口紧贴 烧杯内壁 待下层液体恰好流 尽时及时关闭活塞
1.工业酒精是含水约 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 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 CaO + H2O===Ca(OH)2 。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1.1.2《蒸馏和萃取》 课件 (共23张PPT)

3、若分离碘酒(碘的酒精溶液)中得碘选用哪 种分离方法?
碘酒中的酒精为易物质,若采用蒸发 来分离,挥发出的乙醇蒸气易燃烧而出现安 全问题,故选用蒸馏法进行分离。
三、蒸馏的应用 1、酿酒工业
葡萄 发酵
发酵
高粱
多次发酵, 多次蒸馏
蒸馏 葡萄酒
蒸馏
白酒
2、海水淡化
3、石油分馏
四、萃取和分液 必修1教材实验1-4 仪器介绍
普通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实验步骤: (1)用量筒取10mL碘的饱 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 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 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 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 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 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 塞,使漏斗内的气体放出。
深入探究:
1、为什么要弃去先得到的液体?
最开始有一些易挥发性(沸点低于水) 的气体随着水蒸气一起出来了(如CO2、HCl) 等 它们到了冷凝管又溶进了蒸馏水中。 所以 最先收集到的蒸馏水中会含有碳酸、盐酸、氯 酸一类的易挥发性杂质。
2、蒸馏和蒸发有何区别? 蒸馏是将液态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溶解的 固体成分)放在蒸馏烧瓶中加热到某组分的沸点 时,使这种成分变成蒸气,经冷凝收集而与原混 合物分离的方法,需要收集馏出成分。 蒸发是将液态混合物(其中一定含有溶解的 固体成分)放在蒸发皿中加热使其中液态成分变 成蒸气除去而保留固体成分的分离方法。 二者所用的仪器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弃留 物质不同,但分离的本质原理是相同的。水中混 有少量食盐应用蒸馏的方法除去,食盐中混有少 量水应用蒸发的方法除去。
4、分液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检验是否漏水。 (2)把盛有待分液体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 上,使漏斗颈末端紧贴在烧杯内壁,静置片刻。 (3)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流出,上层液体须从漏斗上 口倾倒出。 深入探究: 分液漏斗中盛有已分层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 合液,但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 简便的判断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pptx

(3)化学方程式(如向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N;aCl+AgNO3===AgCl↓+
(4)N结aN论O:3 某溶液白色沉淀
沉淀,证明原溶液中 有Cl-.
不消失
二、萃取与分液
1.萃取的原理 利用溶质在互的不两相种溶溶剂里的不同,溶用解一度种溶剂把溶
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是(写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①和③中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点三 物质的检验—————————————
[例3] 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 K2CO3,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 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l- 向待测液中加入几滴稀硝酸,然后加入几滴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 淀产生,证明有 Cl-
(1)当试样是固体时,需要先将少量试样配成溶液. (2)每次应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
考查点一 蒸 馏———————————————
[例1] 在蒸馏实验中,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是从上向下流 C.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D.加热时,蒸馏烧瓶下面要垫石棉网
(4)N结aN论O:3 某溶液白色沉淀
沉淀,证明原溶液中 有Cl-.
不消失
二、萃取与分液
1.萃取的原理 利用溶质在互的不两相种溶溶剂里的不同,溶用解一度种溶剂把溶
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是(写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①和③中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点三 物质的检验—————————————
[例3] 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 K2CO3,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 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l- 向待测液中加入几滴稀硝酸,然后加入几滴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 淀产生,证明有 Cl-
(1)当试样是固体时,需要先将少量试样配成溶液. (2)每次应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
考查点一 蒸 馏———————————————
[例1] 在蒸馏实验中,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是从上向下流 C.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D.加热时,蒸馏烧瓶下面要垫石棉网
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1.1.3蒸馏和萃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 。
首页
X 新知导学 Z重难探究
INZHIDAOXUE
HONGNANTANJIU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 :(1)仪器的名称 A 为冷凝管;B 为蒸馏烧瓶;C 为锥形瓶。 (2)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一般是下进上出,所以冷却水应该从 c 进入,从 d 流出。 (3)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4)在蒸馏过程中,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 沸。 答案 :(1)冷凝管 蒸馏烧瓶 锥形瓶 (2)c d (3)e—i,h —a—b —w (4)防止暴沸
2 .实例 (用 CCl4 萃取碘水中的碘) (1)加萃取剂。 用量筒量取 10 mL 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 4 mL 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 (2)振荡萃取。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 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
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 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下 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 A.过滤法 B.蒸馏法 C.分液法 D.萃取法 解析 :过滤、分液和萃取不能除去海水中的溶质。 答案 :B
首页
X 新知导学 Z重难探究
INZHIDAOXUE
HONGNANTANJIU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例题 2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 CCl4 从碘水中 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 10 mL 碘水和 4 mL CC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 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 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检验自来水中的 Cl-时,可先用稀盐酸酸化,再加 AgNO3 溶液。
( ×) (3)用酒精作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 × )
(4)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 )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蒸馏
细解教材 1.蒸馏原理:蒸馏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适用于相互溶解且沸 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的分离。 通过蒸馏可以把混在液体里的难挥发的物质去掉,也可以用于分 离和提纯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2.蒸馏仪器:铁架台、酒精灯、 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 度计、牛角管、锥形瓶。实验仪 器连接情况如下图所示。
典例精析 [例 1] (2015·南郑中学高一检测)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仪 器 的 名 称 是 ______________ , B 仪 器 的 名 称 是 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 A 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其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收 集 完 蒸 馏 水 后 , 是 先 撤 酒 精 灯 还 是 先 停 冷 凝 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 a.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 不断挥发的过程。 把滤液(或溶液)倒入蒸发皿里,再把 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 热,见右图。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 热。
注意: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如果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棉网。
3.Cl-的检验
(1)自来水硝的―酸硝―酸酸→化银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中 含 Cl-。
(2)蒸馏水硝的―酸硝―酸酸→化银 无白色沉淀,说明蒸馏水中 不含 Cl-。
4.SO24-的检验
未知溶液稀―过―盐量→酸 无明显现象 ―B过a―C量→l2 产生 白色沉淀 。
结论:原溶液中含有 SO24-。
特别提醒 蒸馏装置的组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拆卸顺序相反。
3.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 (1)加热蒸馏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2)蒸馏时在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3)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 1/3~2/3 之间,不可将溶 液蒸干。 (4)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相平,因为它 测定的是蒸气温度。 (5)冷凝管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先通冷凝水,后加热蒸 馏烧瓶。 4.蒸发与蒸馏操作的比较 (1)蒸发与蒸馏是混合物分离的重要操作,二者都需加热,但意义 不同,学生易搞混。 蒸发:加热使溶剂挥发而分离出溶于溶剂中溶质的方法。 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液态混合物的方法。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上层液体
【答案】 D
5.填写蒸馏装置的主要仪器名称
【答案】 (1)圆底烧瓶 (2)石棉网 (3)沸石 (4)冷凝管 (5)牛 角管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体中。( × )
D.汽油和植物油
【答案】 C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属于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是( ) A.过滤 B.蒸馏 C.溶解 D.分液
【答案】 C
3.有关萃取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C.溶质溶于萃取剂中所得溶液不一定有颜色 D.分液时,原溶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萃取剂溶液从漏斗上口 倒出
5.向混有 Na2SO4 的 NaCl 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无 白色沉淀生 成;再滴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BaCl2===BaSO4↓+2NaCl。
问题探索
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学习目标 1.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所适用的范围。 3.通过蒸馏和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建立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
新知预习
1.蒸馏适物用的范分围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 实例:蒸馏水的制取
适用范围:将溶质从一种溶剂 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2.萃取实例:用CCl4苯、汽油萃取出碘 水中的碘
【答案】 D
4.实验课上几名同学对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 CCl4 为萃 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饱和碘水和 CC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 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 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准备放出液体)
b.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汽化),并使其冷凝(液化)的操 作过程。蒸馏的目的是从溶液中分离出某种纯液态物质。它要求溶液 中的其他组分是难挥发的或沸点与馏出物相差很大的物质。如用天然 水制取蒸馏水,从烧酒中提取酒精等。
在蒸馏前,装置气密性要好,为了防止暴沸,加热前放入几片碎 瓷片,先接通冷却水,下口进、上口出,停止加热后仍要继续通冷却 水一段时间。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 1.39×1018m3,海水占 96.5%,淡水仅占 2.53%,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只约 占其中 30.4%。节约用水和开发新的淡水资源成为当今的一个大问题, 人们已经开始试着把贮量丰富的海水变成可饮用水,目前常用的一种
淡化海水的方法是蒸馏法,你知道什么是蒸馏吗?
下图是农村自制烧酒的装置示意图。大铁锅中加入经大米或红薯 或高粱等发酵后含有酒精、水和酒糟等的混合物,经过加热至沸,产 生蒸气,冷却后可得到烧酒。已知,酒精的沸点是 78.5℃。
请思考:(1)该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2)该操作的原理与化学上的什么实验原理一致? (3)沸点不同的物质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离?
( ×) (3)用酒精作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 × )
(4)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 )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蒸馏
细解教材 1.蒸馏原理:蒸馏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适用于相互溶解且沸 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的分离。 通过蒸馏可以把混在液体里的难挥发的物质去掉,也可以用于分 离和提纯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2.蒸馏仪器:铁架台、酒精灯、 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 度计、牛角管、锥形瓶。实验仪 器连接情况如下图所示。
典例精析 [例 1] (2015·南郑中学高一检测)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仪 器 的 名 称 是 ______________ , B 仪 器 的 名 称 是 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 A 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其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收 集 完 蒸 馏 水 后 , 是 先 撤 酒 精 灯 还 是 先 停 冷 凝 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 a.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 不断挥发的过程。 把滤液(或溶液)倒入蒸发皿里,再把 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 热,见右图。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 热。
注意: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如果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棉网。
3.Cl-的检验
(1)自来水硝的―酸硝―酸酸→化银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中 含 Cl-。
(2)蒸馏水硝的―酸硝―酸酸→化银 无白色沉淀,说明蒸馏水中 不含 Cl-。
4.SO24-的检验
未知溶液稀―过―盐量→酸 无明显现象 ―B过a―C量→l2 产生 白色沉淀 。
结论:原溶液中含有 SO24-。
特别提醒 蒸馏装置的组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拆卸顺序相反。
3.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 (1)加热蒸馏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2)蒸馏时在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3)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 1/3~2/3 之间,不可将溶 液蒸干。 (4)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相平,因为它 测定的是蒸气温度。 (5)冷凝管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先通冷凝水,后加热蒸 馏烧瓶。 4.蒸发与蒸馏操作的比较 (1)蒸发与蒸馏是混合物分离的重要操作,二者都需加热,但意义 不同,学生易搞混。 蒸发:加热使溶剂挥发而分离出溶于溶剂中溶质的方法。 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液态混合物的方法。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上层液体
【答案】 D
5.填写蒸馏装置的主要仪器名称
【答案】 (1)圆底烧瓶 (2)石棉网 (3)沸石 (4)冷凝管 (5)牛 角管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体中。( × )
D.汽油和植物油
【答案】 C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属于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是( ) A.过滤 B.蒸馏 C.溶解 D.分液
【答案】 C
3.有关萃取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C.溶质溶于萃取剂中所得溶液不一定有颜色 D.分液时,原溶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萃取剂溶液从漏斗上口 倒出
5.向混有 Na2SO4 的 NaCl 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无 白色沉淀生 成;再滴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BaCl2===BaSO4↓+2NaCl。
问题探索
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学习目标 1.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所适用的范围。 3.通过蒸馏和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建立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
新知预习
1.蒸馏适物用的范分围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 实例:蒸馏水的制取
适用范围:将溶质从一种溶剂 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2.萃取实例:用CCl4苯、汽油萃取出碘 水中的碘
【答案】 D
4.实验课上几名同学对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 CCl4 为萃 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饱和碘水和 CC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 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 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准备放出液体)
b.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汽化),并使其冷凝(液化)的操 作过程。蒸馏的目的是从溶液中分离出某种纯液态物质。它要求溶液 中的其他组分是难挥发的或沸点与馏出物相差很大的物质。如用天然 水制取蒸馏水,从烧酒中提取酒精等。
在蒸馏前,装置气密性要好,为了防止暴沸,加热前放入几片碎 瓷片,先接通冷却水,下口进、上口出,停止加热后仍要继续通冷却 水一段时间。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 1.39×1018m3,海水占 96.5%,淡水仅占 2.53%,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只约 占其中 30.4%。节约用水和开发新的淡水资源成为当今的一个大问题, 人们已经开始试着把贮量丰富的海水变成可饮用水,目前常用的一种
淡化海水的方法是蒸馏法,你知道什么是蒸馏吗?
下图是农村自制烧酒的装置示意图。大铁锅中加入经大米或红薯 或高粱等发酵后含有酒精、水和酒糟等的混合物,经过加热至沸,产 生蒸气,冷却后可得到烧酒。已知,酒精的沸点是 78.5℃。
请思考:(1)该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2)该操作的原理与化学上的什么实验原理一致? (3)沸点不同的物质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