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例题分析

合集下载

数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数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数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1. 问题描述,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如果男生人数增加了20%,女生人数减少了10%,那么现在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多少?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分别是3x和2x。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男生人数增加了20%,即3x增加了0.23x=0.6x,所以现在男生的人数是3x+0.6x=3.6x;女生人数减少了10%,即2x减少了0.12x=0.2x,所以现在女生的人数是2x-0.2x=1.8x。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出现在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6x:1.8x=2:1。

2. 问题描述,甲、乙两地相距480公里,两车同时开出,甲地开往乙地的汽车每小时行80公里,乙地开往甲地的汽车每小时行60公里,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解答,假设两车相遇的时间为t小时,那么甲地开往乙地的汽车行驶的距离为80t,乙地开往甲地的汽车行驶的距离为60t。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这两个距离之和等于两地的距离480公里,即80t+60t=480,解得t=3。

所以,两车相遇的时间为3小时。

3. 问题描述,某种商品原价为200元,商家打8折促销,然后又在打折的基础上再减50元,问现在商品的价格是多少?
解答,首先,商品打8折后的价格为2000.8=160元,然后在打折的基础上再减50元,所以现在商品的价格是160-50=110元。

通过以上几个数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案例题的练习,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

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

三餐吃什么的表述
“搭配〞的表述
固搭的正确运用
根底知识
没有偏题怪题在里面
试题既有易错点的考查,也 有难度题的表达 难度题主要紧扣阅读理解
略提升难度 照顾到平时花功夫的学生 能拿到满意的根底分
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感 受到思考的乐趣
平时踏踏实实背诵默写打好根底 自身不懈努力,弥补起点低的同学 对自己这种正确的刻苦的学习态度有了收获感 提升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打下了“兴奋剂〞 试卷的难度主要表达在阅读上 关注理解能力,关注阅读能力的要求
3.哪些题目或题型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从老师教授和自身上思 考,有哪些学习的经验或缺乏。
在薄弱环节表达出的掌握上的问题,从而利用寒假时间 及时查漏补缺
知识点 理解力 语感语音
第30题与37题 第5、20和33题
29、87、88 第75题、 79题、 86题
82. The computer is 5,000 yuan. (同义句)
83. 我想在聚会上扮成美猴王。 I__________________ Monkey King at the party.
85. 宝宝们的脸摸起来既柔软又光滑。 The babies’ fac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运用能力
冠词运用
some/any的运用 介词的运用
“有〞的辨析 名词单复的变化
名词可数与不可数对应的“多〞的辨析 “找〞的辨析 特问词的运用
进行时态的运用 人称宾格的运用
频率副词的正确运用 四会单词的拼写
“告诉/说〞的辨析 连系动词的运用
辅音字母组合
“花费〞的辨析及正确运用
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辨析 制作的两种表达辨析及运用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三)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三)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三)1.某班40名学生某课程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按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 将学生的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计算本班学生的考核平均成绩并分析本班学生考核情况。

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平均成绩: =全班总人数全班总成绩,即平均成绩77403080==∑∑=f xf x (分)答题分析:先计算出组距式分组数列的组中值。

本题掌握各组平均成绩和对应的学生数资料(频数),掌握被平均标志值x 及频数、频率、用加权平均数计算。

(4)本班学生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77分,说明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课程学习的要求。

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商品规格销售价格(元) 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甲 乙 丙20-30 30-40 40-5020 50 30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参考答案:商品规格销售价格 (元)组中值(x )比重(%)()∑f f/x()∑f f/成 绩 人数 频率(%)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3 6 15 12 4 7.5 15 37.5 30 10 合 计40100甲 乙 丙 20-30 30-40 40-50 25 35 45 20 50 30 5.0 17.5 13.5 合计----10036.036==∑∑ffxx(元)答题分析: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财务管理例题分析3

财务管理例题分析3

考题分析3一、判断题1.每股收益越高,意味着股东可以从公司分得越高的股利。

()(1998年)【答案】×【分析】股东分得股利的高低与每股收益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决定于股利支付率。

2.某公司今年与上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10,净利润增长8,资产总额增加12,负债总额增加9。

可以判断,该公司权益净利率比上年下降了。

()(2000年)【答案】√【分析】今年权益净利率= 上年净利润(1+8)/上年资产(1+12)-上年负债(1+9),因此该公司权益净利率比上年下降。

3.可持续增长思想表明企业超常增长是十分危险的,企业的实际增长率决不应该高于可持续增长率。

()【答案】×【分析】企业某一年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及权益乘数这四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增加,则实际增长率就会高于可持续增长率。

二、综合题1. ABC公司是一家零售业上市公司,请你协助完成1998年盈利预测工作。

上年度的财务报表如下:(1998年)1997年度损益表单位:万元资产负债表1997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其它财务信息如下:(1)下一年度销售收入预计为1512万元;(2)预计毛利率上升5个百分点;(3)预计经营和管理费和变动部分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不变;(4)预计经营和管理费的固定部分增加20万元;(5)购置固定资产支出220万元,并因此使公司折旧额达到30万元;(6)应收账款周转率(按年末余额计算)预计不变,上年应收账款均可在下年收回;(7)年末应付账款余额与当年进货金额的比率不变;(8)期末存货金额不变;(9)现金短缺时用短期借款补充,借款的平均利息率不变,借款必须是5万元的倍数,假设新增借款需年初借入,所有借款全年计算.年末不归还,年末现金余额不少于10万元;(10)预计所得税30万元;(11)假设年度内现金流动是均衡的,无季节性变化。

要求:(1)确定下年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新增借款数额;(2)预测下一年度税后利润;(3)预测下年度每股盈利;[答案](1)确定借款数额和利息现金流入:①应收账款周转率=1260+144=8.75(次)②期末应收账款=1512+8.75=172.8(万元)③现金流入1512+144-172.8=1483.2(万元)现金流出:①年末应付账款=1512×(80%-5%)×(246/1008)=276.75(万元)购货支出=1512×75%+246-276.7=1103.25(万元)②费用支出=1512×(63/1260)+(63+20)=158.6(万元)③购置固定资产支出:220万元④预计所得税:30万元现金流出合计1511.85万元现金多余或不足(14+1483.2-1511.85)=-14.65万元新增借款的数额40万元利息支出(200+40)×(10/200) =12万元期末现金余额13.35万元(2)预计税后利润收入1512万元销货成本1512×(80%-5%)=1134万元毛利378万元经营和管理费:变动费用(1512×(63/1260)) 75.6万元固定费用(63+20)=83万元折旧30万元营业利润189.4万元利息12万元利润总额177.4万元所得税 30万元税后利润147.4万元(3)预计每股盈余147.4/500=0.29元/股评析:本题前后连接,综合考查考生对本章各内容的掌握程度。

【冲击高考】高考历史总复习 精典例题+详细解析 第16讲 战争风云,历史启迪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冲击高考】高考历史总复习 精典例题+详细解析 第16讲 战争风云,历史启迪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冲击高考】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典例题+详细解析第16讲战争风云,历史启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厦门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

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

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

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和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劳秀斯对战争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其思想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一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民众对战争的看法,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对战争的看法;第(2)问,“主张”概括材料二即可,本问的难度在于“原因”和“历史意义”,“原因”的解答要与一战的残酷性联系起来,“历史意义”要从减轻战争灾难的角度归纳。

答案:(1)欧洲民众: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

国家: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

(2)主张:格劳秀斯主张国际战争应受法律约束,并提出诸如交战规则、战俘待遇、武器使用等原则。

原因:第一次世界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人们普遍渴望和平。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概念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部门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构成,用公式表示为:AD = C + I + G + NX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会导致总需求减少。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财富效应:当物价水平下降时,货币的实际价值增加,消费者感到更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导致总需求增加。

2、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

3、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使本国利率下降,汇率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

三、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在于粘性工资、粘性价格和错觉。

在短期内,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产品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的利润增加,会增加产出,导致总供给增加。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表示在长期中,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是固定的,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长期总供给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此时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称为均衡物价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

当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和产出减少。

总习题解答 Microsoft Word 文档

总习题解答 Microsoft Word 文档

练 习 题 一1-1理想流体在同一流管中做定常流动时( C )A.管中各点流体的速度相同;B.管中各点的压强相同;C.通过管道中任意横截面上流体的流量相同;D.管中各点流体的速率相同 解答: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管道粗细的变化情况,所以管中各点流体的速度 压强都不能确定相同。

A 、B 、D 都不能确定成立。

根据连续性原理2211S v S v =,只有C 成立。

1-2理想流体是( B )A.不可压缩的流体;B.不可压缩无黏滞性的流体C.不可压缩有黏滞性的流体; C.可压缩无黏滞性的流体答:由理想流体的定义:理想流体是不可压缩无黏滞性的流体。

所以选B 。

1-3 如图所示,若管中流有理想流体,管的两段水平部分落差为h ,S 、P 、v 分别代表横截面积、压强和流速,且有S 1=S 2,则有( D )成立。

A.P 1-P 2 = 0,1v -2v >0B.P 1-P 2< 0,1v -2v >0C.P 1-P 2> 0,1v -2v = 0D.P 1-P 2< 0,1v -2v = 0解:根据连续性原理2211S v S v = S 1=S 2 1v -2v = 0再根据伯努利方程222212112121gh v P gh v P ρρρρ++=++ 得:2211gh P gh P ρρ+=+ gh h h g P P ρρ-=-=-)(1221<0 所以选择D1-4如图, 已知三管的截面积分别为S 1=100cm 2,S 2= 40cm 2, S 3= 80cm 2. 在截面S 1, S 2两管中的流速分别为v 1= 401s cm -⋅, v 2=301s cm -⋅。

则S 3管中的流速为 ;S 2管中的流体的流量为 。

解:根据332211S v S v S v +=题1-4图21v v =∴有804030100403⨯+⨯=⨯v 得S 3管中的流速为13s cm 35-⋅=vS 2管中的流体的流量为)s (m 102.11040103013324222----⋅⨯=⨯⨯⨯==S v Q1-5在水平流管中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速____________,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_________。

7道经典资料分析例题

7道经典资料分析例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1~105题2011年全国共举办展览6830场,比2010年增加9.2%;展出面积为8120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8.5%;50人以上专业会议64.2万场,比2010年增加17.4%;万人以上节庆活动6.5万场,比2010年增长3%;出国境展览面积60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3.8%,实施项目1375个,参展企业4万家;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980万人次;直接产量3016亿元,比2010年增长17.7%,占全国GDP的0.64%,占全国第三产业的13%。

根据统计分析,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增长幅度较大,三个城市共举办展览1380场,比2010年增长33.8%,占全国的20%;展览面积为2523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3.4%,占全国展览面积的31%,在世界商战百强排行榜中,中国占14席,其中北京4席,上海4席,广州3席,香港2席,深圳1席。

从展会的类型分析,经贸的占70%,消费品的占25%。

文化展示类的占5%,从组展商分析,国有、集体、股份、联营等占30%,民营及其他内资企业占25%,港澳及外商投资企业占5%,行业商(协)会占25%,政府或事业单位占15%。

2011年Z省共举办展会696场(列全国第一),展览面积为734万平方米,50人以上企业会议2.85万场,万人以上节庆活动452场,出国境参加面积25.9万平方米,出省参展面积34.5万平方米,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22万人次,会展业的直接收入327亿元,占全省GDP的1%,占全身第三产业的23%。

101.2011年,从展会的类型分析,消费类的比文化展示类的多多少场:A.1707B.1528C.1366D.1124102.2011年全国第三产业产值约为多少亿人民币?A.47125B.32584C.28956D.23200103.2010年平均每场展览展出面积约为多少平方米?A.11000B.12000C.13000D.14000104.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举办的展览场次占全国的比重与2010年相比约:A.增加了4个百分点B.减少了4个百分点C.增加了8个百分点D.减少了8个百分点105.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2010年全国万人以上节庆活动场次不到6万B.在世界商展百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城市中有一半为北方城市C.从组展商分析,2011年国有、集体、股份、联营以及政府或事业单位比例超过一半D.2011年,Z省出国境参展面积占全国比重超过40%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6~110题2012年某市开展了市民阅读情况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题 分 析
例1、无限长同轴电缆内导体半径为R 1,外导体半径为R 2,内外导体之间的电压为U 。

现固定外导体半径
R 2,调整内导体半径R 1,问:
(1)内外导体半径的比值R 1 /R 2为多少时内导体表面上的电场强度最小,和最小电场强度E min =?; (2)此时电缆的特性阻抗Z 0为多少?(设该同轴电缆中介质的参数为μ0和ε0).
分析:解:(1)由高斯定律可得,内外导体间的电场强度沿径向方向,且大小为
ρE ετ
π2=
)(21R ρR <<
电介质中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内导体表面上,
1max 2R E πετ
=
(1)
内外导体间的电压
12
ln
π221
R R d U R R ε
τ

=
⋅=ρE (2)
把式(1)代入式(2),可得2R 和max E 一定时,电压U 与内导体半径1R 之间的关系
12
1max ln
R R R E U = (3)
为了求出1R 取什么数值时电压为最大值,令
0)1(ln d d 1
2max 1=-=R R
E R U
由此得
e 1
2
=R R
即当内外导体半径的比值e 12=R R 时,内导体表面的电场强度最小。

且最小电场强度
1min R U E =
(2)此时电缆的特性阻抗
Ω
==
60ln
π211
2
000R R Z εμ
例2、双线平行传输线导线半径为a ,两轴线距离d ,如果此双线传输线周围的介质电导率为 .求
双线传输线漏电导。

分析:利用恒定电场和静电场之间的比拟关系求解,也可以利用漏电导的定义求解。

解:双线传输线的电容在第二章里例中已经计算过.结果为 ln d a
C πε
=
,根据恒定电场与恒定电场的
对应关系。


,把上述结果中的相应参量替换得到ln
d
a
G πσ
=
当然这里也可以利用例4的方法,求出双线传输线总的横向电流以及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再根据定义I
G U
=
求出双线传输线的漏电导,结果是一样的。

总结:掌握如何利用恒定电场和静电场之间的比拟关系求解典型传输设备的漏电导. 例3、一半径为a 的导体球,作为接地电极深埋于地下,土壤的电导率为 ,求此电极的接地电阻.
分析:
1、 假定不计导体球自身的电阻,那么导体球为等位体,导体球面为等位面.
2、 因为是深埋地下,可以不考虑地面的影响,所以电流是以球心对称的形式,沿着径向(和导体球表面垂直)在土壤中扩散。

解:
如图所示,导体球深埋于地下,可以忽略地面的影响,电流流入导体球后,垂直于导体球表面向土 壤扩散,土壤中距导体球球心处的电流密度为
,相应土壤中电场强度为
则导体球电位:
所以土壤中导体球的接地电阻为
总结:此题也可利用静电比拟法,因为孤立导体球的电容为4C a πε=,所以由C G 的比拟关系,电导
4G a πσ=。

掌握接地电阻的计算.
例4、均匀平面波从理想介质(μr =1,εr =16)垂直入射到理想导体表面上,测得理想介质中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00V/m ,第一个最大电场强度值与理想导体表面的距离为1m ,求:
(1)该平面波的频率和相位常数;
(2)试写出介质中电场和磁场的瞬时表达式。

解:
m/s
10751
6⨯==
με
v
Ω==
π300εμ
Z
(1)第一个最大电场强度值离理想导体表面的距离应为4λ
,即
1
4

因此,该平面波的波长
m 4=λ
所以,该平面波的频率、角频率分别为
Hz
10875.14107576
⨯=⨯==λv
f
f π2=ω
相位常数
rad/m
2
π

λ
β=
=
(2) 介质中电场和磁场的瞬时表达式
()()V/m
90cos sin 200,y -=t x t x E ωβ
()A/m cos cos 320
,z t x t x H ωβπ=
例5、y 方向线性极化的均匀平面电磁波在ε=9ε0的理想介质中沿x 方向传播,在x =0处垂直入射到ε=4ε0的理想介质表面,如图所示。

若入射波的角频率ω=300rad/s ,在介质分界面处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0.1V/m 。

求:
(1)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2)两种介质中电场、磁场的瞬时表达式;
解:
V /m 1.0max =E
Ω==
π401
1
01εμZ Ω==
π602
2
02εμZ
rad/m 1036111-⨯==εμωβ
rad/m 1026222-⨯==εμωβ
(1)反射系数
2
.001
0201
02=+-=
Z Z Z Z Γ 透射系数
2
.1201
0202
=+=
Z Z Z T
(2)由于反射系数Γ大于零,因此在两种介质分界面处出现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即
()ΓE E +=+1max
因此
V/m 121
1max =+=
+ΓE E

V/m 601=
=+-ΓE E V/m 101'==+TE E
介质1中的电场、磁场的瞬时表达式
()()()
V/m 103300cos 601
103300cos 121,661y x t x t t x E --⨯++⨯-=
()()()
A/m
103300cos π24001
103300cos π4801,66z1x t x t t x H --⨯++⨯-=
而介质2中的电场、磁场的瞬时表达式
()()
V/m 102300cos 101
,62y x t t x E -⨯-=
例6、频率分别为
110f MHz =,21000f MHz = 的平面波在金属铜里传播。

已知金属表面上
的磁场幅度为00.1/y H A m =,铜的电参量为75.810/S m σ=⨯ ,1r ε= ,1r μ= 。

试求:
(1)金属铜内波的相移常数β,衰减常数α,以及相速度
p v 和波长λ。

(2)金属铜内的波阻抗及金属表面上的电场幅度0x E .
(3)趋肤深度δ及表面阻抗s Z 。

分析: 由于铜的电导率σ非常高,在频率分别为110f MHz =及21000f MHz =时,其/σωε值都很大(对
1f 、2f 分别为1110和910),显然对于这两个频率,铜均为良导体。

因此,可直接利用良导体中平面波的公
式进行计算。

解:(1),
,p v αβ和λ的计算
因为77
410 5.810f f αβπμσππ-===⨯⨯⨯⨯,分别把
1f 、2f 代入式中,

41 4.78510/Np m α=⨯,4247.8510/Np m α=⨯ 41 4.78510/rad m β=⨯,4247.8510/rad m β=⨯
因为2p f
v f ωπλββ
===,分别把1f 、2f 及1β、2β代入式中可得
3
1 1.31310/p v m s =⨯,3
213.1310/p v m s =⨯
可见,电磁波在良导体中的传播速度是很慢的,远远小于光速(8
310/m s ⨯)。

而且,频率
越低速度越慢.因为2p v f
π
λβ
=
=
,分别把1β、2β代入式中可得
41 1.31310m λ-=⨯,52 1.31310m λ-=⨯
显然,1f 、2f 在自由空间的波长分别为1(0)30m λ=、2(0)3m λ=,而此时1λ、2λ之值远远小于它们在自由空间的波长。

(2)金属的波阻抗c η及表面上的0x E .因为
,于是有
,()
显然,金属的波阻抗为复数,由于铜的电导率很高,因而它的波阻抗值很低。

因为

,把

代入上式,则得:
(V/m ),(V/m )
(3)趋肤深度及表面阻抗
因为,把所求的、之值代入上式,则得:
= , = (m)
因为,把所求的及代入上式则得:
(), ()
例7、为了进行有效的电磁屏蔽,常以屏蔽材料中的一个波长作为屏蔽层的厚度.求:
(a )收音机中周变压器铝(7
3.7210/S m σ=⨯,1r ε= ,1r μ=)屏蔽罩的厚度。

(b)电源变压器铁屏蔽罩的厚度(铁:7
10/S m σ=,1r ε=,410r μ=).(中周的频率为465kHz )
分析:1.、求屏蔽罩的厚度即求屏蔽罩材料中的波长;
2、因为 ,所以解题思路为;
3、若 ,则可视为良导体,。

解:1、本题中的两种材料,在所使用频率下均满足 ,视为良导体。

2、铝屏蔽罩的厚度
3、铁屏蔽罩的厚度
结果:掌握如何利用趋肤效应理论解决实际的电磁屏蔽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