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节点技术交底(一)

合集下载

梁柱凿毛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梁柱凿毛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项目:梁柱凿毛施工安全技术二、交底目的:为确保梁柱凿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三、交底内容:1. 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无安全隐患。

(2)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了解梁柱凿毛施工的工艺流程。

(3)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

(3)施工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4)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现场环境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施工操作要点(1)梁柱凿毛前,应清除表面浮尘、油污等杂物,确保施工质量。

(2)凿毛时应采用适当的凿毛工具,如风镐、锤子等,不得使用尖锐、硬质物品进行凿毛。

(3)凿毛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对梁柱结构造成损害。

(4)凿毛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被飞溅的碎石击伤。

4. 施工现场管理(1)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施工人员通行安全。

(2)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休息区,为施工人员提供休息场所。

(3)施工现场应定期清理,保持环境整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 应急措施(1)如遇施工人员受伤,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急救措施。

(2)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四、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安全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施工过程的重要依据,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安全技术交底文件,提高安全意识。

3. 施工现场应设立专人负责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落实和监督。

五、交底时间:[填写具体时间]六、交底人:[填写具体姓名]七、审核人:[填写具体姓名]八、备注:1. 本安全技术交底文件适用于梁柱凿毛施工全过程。

2. 施工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梁、板、柱节点混凝土技术交底

梁、板、柱节点混凝土技术交底
确定现场施工中,底板(底板梁)、侧墙、暗柱采用混凝土等级为C35P8;顶板(顶板梁)采用混凝土等级为C35P8微膨胀;中板(中板梁)、内墙采用混凝土等级为C35;立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梁、板与柱节点位置混凝土与立柱混凝土相同采用C45混凝土。
二、梁、板与柱节点施工方法:
结合图纸说明及施工规范要求:由于立柱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C35~C45),因此须按规范要求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四、质量控制
1、快易收口网沿底板钢筋横向布置,必须垂直于上下层钢筋且垂直于待浇筑混凝土面,形成90°角。
2、快易收口网肋骨必须冲向待浇筑混凝土面。
3、快易收口网相搭接部分必须沿V字形肋骨重合,并绑扎牢固。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0mm。
4、浇筑顺序必须从坡下至坡上,顺序浇筑,严禁由坡上至坡下浇筑。
5、要避免在快易收口网模板450mm范围内使用振捣器,特别是对于湿的混凝土而言。在施工缝附近也应避免过分的振动。务必保证模板后面没有空隙产生。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
承包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编号:
技术交底记录A3.12
工程名称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土建施工Ⅳ-TS-00标1号站
交底部位
车站主体结构
工序名称
节点区混凝土浇注
交底提要:车站主体结构板、梁、柱节点区混凝土施工方法
交底内容:
一、设计概况:
根据设计图纸说明:①顶板(顶板梁)、中板(中板梁)、底板(底板梁)、侧墙、暗柱、内墙采用混凝土等级C35。顶、底板及顶、底梁、侧墙应采用高性能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P8。顶板及与顶板一次浇筑的侧墙采用具有补偿收缩能力的混凝土。②立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同立柱混凝土标号。

(完整版)梁板柱模板技术交底

(完整版)梁板柱模板技术交底
3.3.4检查模板上表标高及平整度: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四、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4.1两木模板所有板缝必须设置海绵条并用宽胶带粘贴防止漏浆;
4.2模板支撑应按要求加固到位,保证有足够的稳定性;
4.3水电预埋专业的在合模前必须经过隐检合格,并且相关专业负责人在联检单上签字后方可合模;
二、施工准备:
2.1 梁、板、柱钢筋已绑扎完毕,钢筋保护层垫块已绑扎完毕,(柱、板钢筋保护层分别为30mm、20mm,垫块间距为1000mm×1000mm梅花型布置,梁钢筋保护层为30mm,垫块间距1000mm)且钢筋已办理隐蔽手续;
2.2水、电预埋已安装完毕,
2.3 柱根施工缝处必须清除浮浆并凿毛、垃圾及杂物已清理干净;
3
2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4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5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五、成品保护措施
5.1安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得碰撞掉已安装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水电预埋件等处,加强对钢筋及水电安装构件的成品保护;
5.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板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3.2.5复核梁模位置及尺寸:复核检查梁模板的定位及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有楼板模板时,在梁上连接阴角模,与板模拼接固定。
3.3楼板模板安装:
工艺流程:搭设支架→安装主次龙骨→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块→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3.3.1搭设支架:板底模板支架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经计算再确定。

梁柱支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梁柱支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施工现场梁柱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将梁柱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要求(1)所有参与梁柱支护施工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梁柱支护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2. 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等,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材料、设备应齐全,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施工工艺(1)梁柱支护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支护结构稳定可靠。

(2)支护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

(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支护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4. 安全操作规程(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3)施工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及其他人员安全。

(4)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工艺。

5.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2)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区域内的通风、照明、排水等设施完善。

(3)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三、安全措施1.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

4.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5.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梁柱连接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梁柱连接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梁柱连接施工技术交底一、概述混凝土梁柱连接施工技术交底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梁柱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本文将从施工前准备、梁柱连接方式选择、施工工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梁柱连接施工技术。

二、施工前准备1. 设计图纸确认:施工前应仔细查阅和确认设计图纸中有关混凝土梁柱连接的细节,包括连接方式、尺寸、轴线等信息。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连接材料,如钢筋、混凝土、连接件等。

3. 工具设备检查:检查施工所需工具设备的完好性及数量,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4. 现场环境整理: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场地平整、干净,并清除障碍物。

三、梁柱连接方式选择1. 基本要求:混凝土梁柱连接方式应满足承载力要求、耐久性要求等基本要求。

2. 常用连接方式:a. 锚固钢筋连接:将钢筋预留在梁和柱中,通过梁柱之间的钢筋相互连接,再灌注混凝土实现连接。

b. 钢板连接:使用钢板连接梁和柱,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使其连接紧密。

c. 预制连接件:使用预制连接件连接梁和柱,如梁柱连接板、连接块等。

3. 连接方式选择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考虑构件的尺寸、荷载、使用环境等因素。

四、施工工序及注意事项1. 梁柱准备:a. 测量标志:根据设计要求,在梁和柱的相应位置进行测量并做好标记。

b. 梁柱表面处理:清理梁和柱的表面,确保无浮浆、油污等杂质,以便于后续连接施工。

2. 钢筋安装:a. 钢筋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加工梁和柱的钢筋,包括直径、长度、弯曲等。

b. 钢筋安装定位: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在梁柱连接处定位好,确保与设计图纸一致。

c. 钢筋绑扎:将钢筋按照要求绑扎牢固,确保连接处的钢筋连接良好。

3. 混凝土浇筑:a. 浇筑前准备: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搭设模板、安装支架等辅助设施,确保浇筑顺利进行。

b. 混凝土配制:根据设计要求配制好的混凝土,确保配合比正确,搅拌均匀。

c. 浇筑施工:将混凝土均匀倒入模板中,利用振捣棒等工具进行震实,确保混凝土充实连接部位。

钢结构梁柱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钢结构梁柱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钢结构梁柱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钢结构梁柱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打好基础:合理设计和施工混凝土基础,确保承重能力和稳
定性。

2.钢构件检查:对所有钢构件进行检查,确保没有缺陷和损伤。

3.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合适的安全帽、安全网和警示标志,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4.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钢材、焊条、螺栓等施工材料。

二、图纸与方案
施工前需仔细阅读和理解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确保施工符合
设计要求和规范。

如有疑问,及时与负责人沟通。

三、梁柱制作安装
1.制作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和制作图纸,进行钢梁、柱等构件
的加工和焊接。

2.焊接技术: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材,确保焊缝牢固、无
缺陷。

3.安装顺序: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先安装主梁,再安装次梁和柱子。

4.校正与调整:在安装过程中,及时进行校正和调整,确保构件与图纸要求相符。

四、焊接质量控制
1.焊工资质:确保焊工持有有效的焊工资格证书。

2.焊接质量检查:对焊缝进行可视检查和射线检测,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焊接记录:及时记录焊接过程、焊接参数和焊材情况,以备施工和验收使用。

五、验收与交接
1.施工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确保钢结构梁柱工程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

2.工程交接:将完成的工程交接给相关负责人,并提供必要的技术交底和相关资料。

以上是钢结构梁柱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希望能为施工过程提供帮助和指导。

钢结构梁柱支撑技术交底

钢结构梁柱支撑技术交底

钢结构梁柱支撑技术交底
概述
该文档旨在对钢结构梁柱支撑技术进行详细交底,以确保项目
中的梁柱支撑工作按照规范和要求完成。

1. 支撑类型
钢结构梁柱支撑主要包括临时支撑和永久支撑两种类型。

临时
支撑用于施工过程中,永久支撑用于最终结构的支撑。

2. 材料选用
在选择钢结构梁柱支撑材料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负荷计算,
选择合适的钢材。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钢材有Q345B和Q235B等。

3. 梁柱支撑布置
梁柱支撑的布置应根据结构设计图纸进行,确保支撑的位置和
数量满足设计要求。

支撑的布置应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施工步骤
(1)临时支撑施工:根据临时支撑设计图纸进行支撑立柱的
安装和调整,确保支撑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2)永久支撑施工:根据永久支撑设计图纸进行支撑立柱的
安装和固定,确保支撑的位置准确和稳定。

5. 质量控制
在梁柱支撑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支撑
材料的验收、支撑位置的检查和支撑稳定性的评估。

对于问题支撑,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修复。

6. 安全注意事项
在梁柱支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包括施
工现场的封闭、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以及工人的个人防护装备的
使用。

结束语
钢结构梁柱支撑技术交底的目的是确保支撑工作符合规范和要求,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
的落实,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风险。

技术交底(钢筋混凝土梁柱)

技术交底(钢筋混凝土梁柱)

技术交底(钢筋混凝土梁柱)技术交底(钢筋混凝土梁柱)一、背景介绍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主流。

作为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梁柱承担着承重、支撑和传递力量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二、技术要求1. 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设计需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其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设计需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其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施工工艺要求:施工过程应遵循设计要求,并确保梁柱的尺寸、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符合规范。

梁柱的细部处理应符合防腐、防火要求,并与其他构件进行良好的连接。

施工工艺要求:施工过程应遵循设计要求,并确保梁柱的尺寸、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符合规范。

梁柱的细部处理应符合防腐、防火要求,并与其他构件进行良好的连接。

3. 固定与连接要求:梁柱的固定与连接应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和方法,确保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特别需要注意梁柱与地基、墙体等其他构件的连接,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固定与连接要求:梁柱的固定与连接应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和方法,确保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特别需要注意梁柱与地基、墙体等其他构件的连接,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4. 质量控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梁柱的尺寸精确、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钢筋布置准确,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验收。

质量控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梁柱的尺寸精确、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钢筋布置准确,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验收。

三、施工流程1. 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的清理、标志的设置、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配备等。

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的清理、标志的设置、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配备等。

2. 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梁柱模板,保证模板的强度和尺寸准确。

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梁柱模板,保证模板的强度和尺寸准确。

3. 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和计划要求,进行钢筋的定位、剪断、焊接和绑扎,确保钢筋的布置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现场如与交底不符,请与工程部联系。
交底人:复核人:接收人:
B.节点处平面交叉的KL梁底标高相同时,可将一方向梁下部纵筋在支座处自然弯曲排布于另一方向梁下部纵筋之上,梁下部纵筋保护层不变;在梁下纵筋自然弯起位置沿梁纵向设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直径6mm,间距不大于150mm,深入支座150mm,与梁下部纵筋弯起前搭接150mm;
C.钢筋排布躲让时,梁上部纵筋向下(或梁下部纵筋向上)竖向位移距离不得大于需躲让的纵筋直径;
当柱节点两侧梁标高不同时,梁纵筋在支座处做弯锚:
当柱节点两侧梁底标高不同时,且c/(hc-50)≤1/6时,梁下部相同位置纵筋在支座处弯折贯通:
当柱节点两侧梁顶标高不同时,且c/(hc-50)≤1/6时,梁上部相同位置纵筋在支座处弯折贯通:
节点钢筋排布说明:
A.节点处平面交叉的KL梁顶标高相同时,其一方向梁上部纵筋将排布于另一方向梁上部同排纵筋之下,纵筋排于下方的梁顶保护层加厚,增加的厚度为另一方向梁上部纵筋直径;
(8)钢筋绑扎不得缺扣,松扣、顺扣现象。
7、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7.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制度。
7.2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责任工长在安排生产工作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7.3钢筋原材进场后及加工成型的钢筋必须按规格码放整齐。
7.4钢筋加工场地应由专人统一管理,电气设备必须做好接地保护。
H.梁下部纵筋可在中间节点处锚固,也可贯穿中间节点。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节点;
I.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若梁顶部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而梁顶有现浇板钢筋配置通过时,可视为采取防裂构造措施;
6、质量标准:
(1)hc为柱截面长边尺寸;
(2)钢筋直径d≤25时laE取37d,d>25时laE取41d;
2、设计情况:
KZ、KL节点按图集06G901-1;
3、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
支架搭设完毕,报验合格;模板、钢筋已具备施工条件。
3.1材料准备:钢筋加工成品、绑丝等
3.2机械准备:切割机、电焊机等
4、施工进度要求;
主体结构节点工期:2011年10月24日。
5、施工工艺;
楼层放线

搭设满堂支架
8.2作好成品保护,避免钢筋上粘染油污等杂物,避免弯起筋被踩踏,要及时修理,施工人员在弯起筋上或上层钢筋上走动,须垫上200×50mm的木板作桥。
8.3明确职责,严禁出现漏筋等重大质量事故。
8.4焊接半成品不能浇水冷却。
8.5加工成型后的钢筋应按型号、部位分类码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做好防雨措施,防止钢筋锈蚀。
8.6对已绑好的钢筋,不得乱踩,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8.7墙柱立筋用相应的塑料包裹套住,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污染钢筋。
8.8振动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以免钢筋变形。
8.9绑扎钢筋时,严禁碰动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要求位置重新固定牢固。
8.10要保证预埋电线管位置准确,水暖管道正确,如管线与钢筋冲突时,可将竖直钢筋沿墙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以保证保护层尺寸,严禁任意切断钢筋。

搭设梁板模板

KL钢筋绑扎、下放
→绑扎KZ钢筋
KZ模板安装
→顶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养护
(1)中间层端节点做法
梁纵筋深入柱做直锚:
一方向的梁上部保护层加厚,增加厚度为另一方向梁上部纵筋的直径:
如果柱截面边长不满足梁筋直锚长度要求,则梁纵筋做弯锚:
当梁纵筋弯折时,直径大的纵筋在弯折处重叠时:
(2)中间层中间节点做法:
7.5钢筋加工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并佩带防护用具。
7.6抬运钢筋人员必须协调配合,防止扭伤和碰伤。
8、成品保护措施;
8.1墙柱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进行修整,套上塑料管,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被污染,浇筑混凝土时要设专人看管钢筋,浇筑后再次调整,以防止钢筋位移,保证位置准确。如有被污染的钢筋及时用湿布擦净。
(3)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绑扣要紧密、牢固、绑扣一律朝模板里。
(5)网架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6)箍筋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弯钩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7)钢筋绑扎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绑丝扎牢。
F.当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其他排纵筋在节点内的构造要求与第一排纵筋相同;
G.当梁侧面纵筋为构造钢筋时,其深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为15d;当梁侧面纵筋为受扭钢筋时,其深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梁下部纵筋;弯折锚固的梁侧面纵筋应伸至柱外边(柱纵筋内侧)向横向弯折,当梁上部或下部纵筋也弯折锚固时,梁侧面纵筋应伸至上部或下部弯折锚固纵筋的内侧向横向弯折。横向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应满足不小于0.4laE;
D.梁纵向钢筋在节点处排布躲让时,对于同一根梁,其上部纵筋向下躲让与下部纵筋向上躲让不应同时进行;
E.梁纵向钢筋在支座处弯锚时,上部(或下部)的上、下排纵筋竖向弯折段之间保持净距25mm;上部与下部纵筋的竖向弯折段可以贴靠,纵筋最外排竖向弯折段与柱外边纵向钢筋净距大于等于25mm。上部与下部的竖向弯折段重叠时,宜采用交底中的做法;
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名称:长城汽车徐水项目编号:XSTG---023
工程名称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徐水项目一期涂装车间(1-23轴)土建工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文件图号
1149.8A5GT2A-02
施工部位
涂装车间(1-23轴)KZ、KL
交底日期
2011.8.21
技术交底内容:
KZ、KL节点做法
1、技术交底范围:
涂装车间(1-23轴)KZ、K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