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高新区薄壳山核桃发展可行性与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山核桃是一种珍贵的水果,被誉为“百果之王”,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如维生素E、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

山核桃产业在过去几年里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分析山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山核桃产业现状分析1.发展现状山核桃产业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甘肃、陕西、四川等地。

据统计,我国山核桃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年产量达到100多万吨。

山核桃深加工产品也在不断丰富,如山核桃油、山核桃酱等,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山核桃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存在问题尽管山核桃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山核桃产业的发展不够均衡,一些地区的山核桃种植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山核桃产品的加工技术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山核桃的价格波动较大,给种植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山核桃产业缺乏统一品牌和营销渠道,竞争力不强。

二、对策建议1.加强技术支持为了提高山核桃的质量和产量,需要加强技术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山核桃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的支持力度,培训种植者和加工者,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2.建立统一品牌山核桃产业需要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政府可以组织山核桃生产者和加工企业,共同制定品牌标准,推出统一的包装和标识,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还可以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加强推广,拓宽销售渠道。

3.建立市场监测体系山核桃产业的价格波动较大,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山核桃产业的市场监测体系,定期发布相关市场信息,指导种植者和加工企业调整产量和产品结构,降低市场风险。

政府可以适时采取措施稳定山核桃产品的价格,保障种植者的利益。

4.加强合作交流山核桃产业需要加强地区间和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山核桃场调研报告

山核桃场调研报告

山核桃场调研报告山核桃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的坚果,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备受喜爱。

由于其营养丰富,山核桃种植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山核桃场的生产、销售情况,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本报告将对山核桃场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调研范围:本次调研主要以位于一些县的山核桃场为对象,调研内容包括:山核桃的种植、生产流程、市场销售情况等。

调研方法:1.实地考察:我们前往山核桃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种植环境、生产设施和管理情况。

2.采访调查:我们采访了山核桃场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种植管理经验和出售情况。

3.实地观察:我们对山核桃的成熟度、产量和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研结果:1.种植环境:该山核桃场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适合山核桃的生长。

场地附近有固定水源,有利于山核桃的生长和灌溉。

2.种植管理:该山核桃场采用科学种植管理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他们注重山核桃的生长环境和土壤养分的管理。

3.产量和质量:经抽样调查,该山核桃场的产量较稳定,并且压榨出来的山核桃油质量较好。

但是还需进一步加强品种选择和病虫害防治。

4.销售情况:该山核桃场主要通过批发和零售渠道进行销售,多数产品出口到其他省市。

他们的山核桃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并且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发展前景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高脂肪、高蛋白的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山核桃作为一种天然坚果被认为是优质的健康食品,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种植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山核桃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包括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高效节水灌溉等,有望提高山核桃的质量和产量。

3.销售渠道:山核桃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和零售渠道销售,未来可以考虑拓展电商渠道和农特产品销售平台,以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4.品牌建设:建立山核桃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口碑,并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销售额。

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年第38卷第11期【导读】薄壳山核桃是集优质坚果、园林绿化、木本油料和珍贵木材于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的历史有120多年。

相比柑桔、苹果等水果,薄壳山核桃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多少显得有些陌生,但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一直在为产业的发展默默奉献。

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薄壳山核桃原产于美国、摩西哥,1900年引入我国,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薄壳山核桃具有果壳薄、含仁率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的亲睐,消费量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薄壳山核桃坚果年产量仅1000t 左右,而且主要用于苗木繁育,由此可见薄壳山核桃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1]和富根容器苗育苗技术的攻克[2-6],薄壳山核桃已推广到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十余个省份。

薄壳山核桃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建园方面。

第一,品种问题突出。

一方面,部分果农对薄壳山核桃这一外来树种认知度不够,误种植了薄壳核桃。

实际上,前者属于胡桃科山核桃属,后者属于胡桃科核桃属。

另一方面,薄壳山核桃品种命名混乱,存在“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

由于种苗来源不同,在新建果园中,同一个品种的种苗可能名字不同,而不同品种的种苗可能名字相同,导致授粉品种搭配错误,影响坚果产量。

第二,苗木质量问题。

薄壳山核桃是深根性树种,采用传统的直接播种育苗的方法,培育的裸根苗,主根发达、侧根少,导致苗木移栽成活率很低,恢复期长,建园慢,后期会生长成“小老苗”,直接影响果园经济效益。

对此,富根容器苗培育技术应运而生。

富根容器苗包括小容器苗和大容器苗,可以培育侧根发达的富根容器苗。

江苏泗洪县城东碧根果生态园2018年春种植薄壳山核桃富根小容器苗(2年生苗)成活率99%以上,且恢复生长快,2019年苗木枝条平均生长量均在1.5m 以上,地径平均生长量2cm 以上。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山核桃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果树,主产于我国西北地区。

它在民间有“长寿果”之称,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誉为“绿色食品”和“天然保健品”。

山核桃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山核桃产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山核桃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山核桃产业在我国西北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不仅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而且产量也在逐年提高。

目前,山核桃已经成为西北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2.产品营销渠道亟待拓宽虽然山核桃的产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营销渠道过于狭窄,不少山核桃产品只能在当地销售,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导致销售难度加大,产品陈旧,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3.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山核桃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种植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山核桃产品未能达到国家标准,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

4.缺乏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目前,我国山核桃产业缺乏知名度高的品牌,宣传推广工作相对薄弱,使得山核桃的市场竞争力较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山核桃产业发展对策1.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高效的宣传推广工作可以提升山核桃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

加大对山核桃产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2.推广科学种植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山核桃产业应该引进科学种植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并向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质量。

建立山核桃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山核桃产业需要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销售额。

加强与地方农业合作社、超市、连锁店等客户的合作,打开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市场。

4.加强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应该加大对山核桃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对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的补贴力度,降低经营成本,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山核桃产业,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山核桃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山核桃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影响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 市场预期,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更多资 本进入山核桃行业。
VS
建议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合理调整投 资策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实现投资回 报最大化。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与合作,共同推动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
06
CATALOGUE
山核桃行业案例研究
成功企业经验分享
政策环境
分析国内外政府对山核桃行业的政策支持和限制措施 ,评估政策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
当前山核桃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市场规模仍有较大的增长 空间。
增长趋势
未来几年,随着消费者对山核桃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
市场竞争格局
品牌竞争
01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个知名山核桃品牌,品牌之间的竞争较为激
政策风险
政府对山核桃产业的政策变化可能对投资产 生影响。
自然灾害风险
山核桃种植易受气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影 响,可能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
投资机会与潜力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 加,对山核桃等坚果的需求不
断增长。
产业链延伸
山核桃产业链可延伸至深加工 领域,如山核桃油、山核桃粉 等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
深加工发展
加大在山核桃深加工领域的投入,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
合作共赢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市场。
05
CATALOGUE
山核桃行业政策环境
国家政策对山核桃行业的影响

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

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

我国薄壳山核桃是一种优良的果仁作物,具有更加优越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变化,薄壳山核桃的生产现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产业发展策略也需要重新思考和制定。

一、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份。

据统计,目前薄壳山核桃的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余万亩,占据了全国核桃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其中,陕西省是最大的产区,其产量也占据了全国薄壳山核桃产量的50%以上。

二、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的变化,薄壳山核桃生产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价格的波动,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不稳定,价格波动也比较大。

其次,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尤其是实现无公害生产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最后,生产技术不尽完善,很多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未能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

三、产业化发展策略要解决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和落实。

首先,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推进现代化的种植模式,优化生产结构和提升品质,以此进一步巩固薄壳山核桃市场竞争力。

其次,应该注重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完善薄壳山核桃的销售体系,尤其是电商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最后,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强财税政策、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为薄壳山核桃产业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未来展望总的来看,作为我国优质的果仁作物,薄壳山核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未来,应该依托科技进步和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规模化和高效生产,为薄壳山核桃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还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维护工作,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薄壳山核桃的产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现状分析
2.品种单一,品质参差不齐。

山核桃主要品种是巴桃,这种品种的口感和质量较好,
但是由于种植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的不同,山核桃的品质参差不齐。

一些不规范的种植、加
工和销售方式,使得山核桃的检测合格率偏低,甚至存在不少农产品质量问题。

3.行业标准存在缺陷。

山核桃生产和销售的规范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相对落后,导致
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

同时,山核桃产品标签不统一,很难进行产品追溯,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二、对策建议
1.推进品种更新,加强种植管理。

科学挑选适宜地区的山核桃品种进行更新,提高产
品的质量和品质稳定性。

加强山核桃种植的科技支撑力度,引导农户进行规范的种植和管理,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建立规范化生产体系。

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工艺标准、加工设备及环保标准等,提升山核桃产业的整体规范化水平。

加强对山核桃生产、运输、储存等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3.完善行业标准,提高质量监管水平。

加强对山核桃的品种、生产、加工、贮藏等方
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建立行业标准和检测体系。

同时,加强对整个生产流程的
监督检验,如出厂检验、现场抽检等,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4.加强市场营销推广,提高消费者认知度。

发挥农村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山核桃
品牌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加强山核桃品牌推广,扩大
产品销售渠道,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三、结论。

种植薄壳核桃前景分析及每亩投资效益预算

种植薄壳核桃前景分析及每亩投资效益预算

种植薄壳核桃前景分析及每亩投资效益预算近年来随着核桃价格攀涨,全国各地种植薄壳核桃的热情高涨,这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如何?一直是欲发展核桃产业的种植户最关心的问题,小编就种植薄壳投资预算和它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前景给于详细介绍:市场前景分析:核桃是四大干果之王,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在全国范围内均有种植。

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连年上升,且一直呈上升之势。

核桃之所以价格连年走升,与几大因素有关:一是国内消费市场需求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核桃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二是核桃加工业的兴起。

核桃仁可制成食品,可加工成油料,也可添加到其他食品之中,广泛的用途使核桃消费量、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三是国际市场需求量增加。

由于核桃营养丰富、风味好,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出口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发展核桃产业前景广阔。

种苗投资预算:优质嫁接薄壳核桃苗价格每株10元,一亩地栽植56株(株距3米,行距4米)每亩种苗款560元。

土地费用预算:个人土地(无费用)承包土地,根据目前个地区的土地承租平均价,应在每亩每年550元。

栽植管理预算栽植一亩新品种核桃苗人工工资100元,打药除草(可使用除草剂)200元,浇水施肥300元。

三项共计600元。

以上每亩地前期总投入资金是560元+550元+600元=1800元。

第2年到第3年没有苗木费用和栽植费用每年投资费用是1140元,两年共计2280元,3年总投入资金是3420元。

新品种薄壳核桃第4年进入丰产期,每株品均可产干果12斤。

5年后每株产干果20斤以上,产量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效益相当可观。

按照目前薄壳核桃市场价格(每斤15元计算)第4年收益10080元,收回成本后纯利润是6666元,5年后亩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投资种植核桃树要做好见效慢的心理准备投资种植核桃树还是需要做好见效慢的心理准备,虽然定植后第三年开始见效益,不过产量依然较低,可以说不到5、6个年头核桃树都算不得丰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高新区薄壳山核桃发展可行性与现状调查摘要阐述了薄壳山核桃未形成商品性生产的原因,分析了发展薄壳山核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总结了其发展现状,以期为薄壳山核桃形成商品性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发展;必要性;可行性;现状;江苏常州;高新区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136-03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moensis)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在我国引种栽培虽有100余年历史,但一直未形成产业,是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身的优良树种,既可作为干果林经营,也可作为优质用材林培育,还可用作城乡绿化和营造生态防护林等。

近年来,在国家粮油安全局势受到威胁的背景下,木本油料的开发利用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国家粮食局信息中心测算,我国植物油对外依存度由2000年的36%提高到2009年的63%。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木本油料产业加以积极引导、鼓励和大力扶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核桃产业的迅猛发展。

薄壳山核桃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习性,对我国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有很好的适应性,因而在中国核桃(juglans regia)、铁核桃(juglans sigllata)不宜栽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极大重视和广泛引种栽培,尤其是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引种栽培甚多。

1 薄壳山核桃未形成商品性生产的原因薄壳山核桃在我国有长期和广泛的引种栽培,但至今尚未形成商品性生产,更谈不上产业化,其根本原因是:幼年期长,开花结实晚,早期的产量低,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因此,薄壳山核桃在我国要形成产业,就必须探索出让中国人能接受的短、平、快的投资和经营模式。

1.1 特殊的生物学习性幼年期长,开花结实晚,早期(3.1 气候常州市高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年均气温15.3 ℃,最高年均气温19.9 ℃(多出现在7—8月),最低年均气温11.9 ℃(一般出现在1—2月);年平均降水量为1 077 mm,年最大降水量1 888.5 mm(1991年),年最小降水量639 mm(1978年);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汛期5—9月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3%左右;区内年均日照时数2 035.1 h;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均风速为3.0 m/s。

3.2 水文常州市高新区境内河道较多,纵横交错,水系畅通,区域骨干河道有新孟河、德胜河和澡江河3条河流,形成“ⅲ”形结构的水系架构,引排条件优越,此外境内还有桃花港河、友谊河、浦河、十里横河等130多条河流,形成通江入河的平原河网。

境内河道总长逾700 km,河道水面积约14.8 km2。

内河道水的流向依据地形由南向北汇入长江。

区域河道之间的水流基本由西向东,南部靠运河侧河道水流有南流趋势。

3.3 土壤境内土壤大部分为水稻土。

水稻土土壤表土偏酸,心土中性,通体无石灰反应,土体深厚,潴水淀积现象显著。

潴育层发育良好,渗育层、潴育层棱柱状结构,结构体表面形成大量胶膜。

铁的淋溶淀积现象显著。

剖面从上向下各发生层晶胶率逐步增高,潴育层中有较多铁锰斑点。

土壤质地偏黏、耕性较差,适耕期较短,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适宜栽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豆类、西瓜等多种作物。

3.4 地形地貌常州市高新区地处湖西和武澄锡虞北部的平原,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坡度小于0.5%,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在4~8 m。

平原占84.3%,圩区占14.6%,丘陵占1.1%。

平原区地面高程5.5~7.5 m,地势较高,其中有局部4.5 m左右的低地,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澡港河附近;圩区地面高程一般为4~5 m,主要分布于黄山河以北地区、沿江下滩与录安洲;丘陵分布于区域西北部、浦河以南的小黄山一带。

3.5 生物资源常州市高新区区域宽广的平原圩区,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动、植物生长。

常见的裸子、被子植物门所属植物繁多。

中药资源丰富,已发现多个品种可入药,包括紫苏、荆芥、半夏、苍术等。

常见的环节、软体、节肢、脊索动物门所属动物达100种以上,可供食用的有蚌、虾、蟹、鱼、野鸡、兔等,可作裘皮的有黄鼬、豹猫、草兔、獾等。

3.6 历史渊源常州市高新区孟河镇是个有着将近2 500年历史文化的江南水乡古镇,自古以来就有“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医派冠吴中”的说法,全国赫赫有名的“孟河医派文化”是常州清代五大文化学派之一,是“四大名医”的发源地。

3.7 社会经济状况一是行政区划与人口。

常州市高新区是由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进西北部7个乡镇于2002年合并组建的新区,土地总面积439.16 km2,辖3个街道和6个镇,包括河海街道、三井街道、龙虎塘街道和新桥镇、薛家镇、罗溪镇、西夏墅镇、春江镇、孟河镇。

总人口以汉族为主,由于婚嫁等原因,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侗族、苗族、土家族、壮族等。

二是交通运输。

高新区位于常州市城北,北枕长江,南靠沪宁铁路。

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与苏州、无锡、镇江连袂成片,距上海、南京不到2 h车程。

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38省道、常澄路以及京沪高速铁路、镇南铁路、常泰高速公路等穿区而过;拥有常州市全部长江岸线,具有建立深水良港的天然条件,已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州港,并已开通国际远洋运输航线;位于区内的常州机场已开通至国内20多个城市的航班;藻江河、德胜河、新孟河3条等级河道纵贯全区,连通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构成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水、陆、空立体对外交通网。

三是供电及通讯。

电力供应属常州市电力公司管辖,电力充足;邮政通讯发达,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业务已开通多年,各类邮政、通讯业务畅达全国。

3.8 林业生产状况根据2010年江苏省森林覆盖率监测结果,常州市高新区2010年底拥有林地面积2 553 hm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722 hm2,四旁树折算面积1 524 hm2,全区森林覆盖面积4 799 hm2,森林覆盖率10.9%,林木覆盖率11.3%。

“十一五”以来,新北区委、区政府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大力发展造林事业。

充分结合全区发展规划,秉承“见缝插绿”的原则,采取“五个结合”(亦即造林绿化与城市美化、发展旅游、绿色廊道工程、农业开发、湿地保护相结合),进一步挖掘造林潜力,是常州市高新区现代林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6-10]。

4 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调查常州市高新区孟河镇境内的农业企业——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2000年10月注册成立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常州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常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曾多次承担并完成市、区农业科技项目,研发技术力量雄厚。

从2006年开始引种栽培薄壳山核桃,现已经建立起逾20 hm2的薄壳山核桃基地。

经多年的探索,在园艺化栽培、种苗培育、林下养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投资经营和技术模式,使种植薄壳山核桃的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同时,及时总结提炼,进一步集成优化薄壳山核桃的投资、经营和技术模式,建立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研发和示范推广基地,对推动产业形成和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在核桃园空隙地套种中药材和牧草,散养“雪山草鸡”和扬州四季鹅,是公司的又一项技术创新成果。

现套种的半夏、丹参、薏苡、荆芥、薄荷、射干、红花等中草药均已成“材”。

核桃园内的广阔空间和野生食物丰富的林间生态环境,为鸡、鹅自觅天然食饵创造了条件,种、养植的共作互补,达到了“零排放”和“零污染”,符合国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要求,真正实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1 坚果市场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商品化生产,市场所销的坚果基本上全部来源于进口,并且绝大多数是进口美国存货,在国内加工成炒货后在我国市场销售。

这主要是由于近2年国内需求大增引起的。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核桃消费国,全国每年生产的核桃坚果,除少部分出口国际市场外,主要供应国内消费。

尽管中国核桃消费总量很大,但人均消费量仍然很低。

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核桃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必将越来越大,预示着我国核桃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4.2 种苗市场目前,薄壳山核桃苗木繁殖的常用方法有2种,即实生繁殖和嫁接繁殖。

据调查,薄壳山核桃种苗在我国江苏、云南和浙江等省均有培育繁殖销售。

根据种苗年龄、培育方式不同,种苗的价格也有很大差别。

一年生实生苗,成活率在98%以上,价格一般为10元/株左右;二年生实生苗,品种纯度在95%,树苗成活率在90%,价格一般为15元/株左右;而二年生优良嫁接苗,树苗成活率75%,结果年限3年,价格约为30元/株;另外特殊品种的价格较贵,如薄壳山核桃种苗市场价格一般是70~80元/株,而且种苗供不应求。

部分种苗公司每年山核桃销售量将近200万株以上,销售收入达3 000万元以上,因此山核桃种苗市场具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4.3 林下生态养殖鸡、鹅市场自从林下养殖这个概念提出后,我国各地政府与企业相应提出合作模式,促进了林下养殖的快速发展。

由于近年来食品添加激素等问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生态食品,而林下养殖鸡、鹅,其生长环境纯天然,食料无添加剂。

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

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林下养殖鸡、鹅,一方面能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能利用鸡、鹅捕食害虫,消除杂草,达到除虫除草的效果。

因此,林下养殖能加快经济回收,缩短林业经济周期。

林下养殖鸡、鹅,食料投资少,发病较少,管理方便,周期短,经济收入高。

市场上林下养殖的生态鸡、鹅,价格高,一般100~200元/只。

由于生态鸡鹅口感好,味道香,因此很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5 参考文献[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eb/ol].(2008-11-13)[2009-02-10].http:///jrzg/2008-11/13/content_1148414.htm.[2] 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财发[2010]46号)[eb/ol].(2010-08-26)[2010-10-20].http:///view/5282542.htm.[3] 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规山函〔2012〕58号)[eb/ol].(2012-06-11)[2012-08-09].http:///art/2012/6/19/art_171_62522.html.[4] 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议书编写大纲》和《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函(规山函[2011]80号)[eb/ol].(2011-06-03)[2011-10-29].http:///portal/main/s/198/content-484608.ht ml.[5] 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02-15)[2011-09-03].http:///view/b88101f0f61fb7360b4c654e.html.[6] 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绿色江苏林业行动2011-2015年规划[eb/ol].(2011-11-22)[2012-03-05].http:///art/2011/11/22/art_165_33209.html .[7] 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的通知(苏林计[2012]50号,苏财农发[2012]49号[eb/ol].(2012-07-10)[2013-10-27].http:///art/2012/7/10/art_7_57118.html.[8] 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eb/ol].(2009-12-31)[2010-02-05].http:///view/2cd2125 bbe23482fb4da4c09.html.[9] 常州市新北区国土局.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eb/ol].(2012-07-13)[2012-09-10].http:///html/tdgl_01/2012-7-13/12713171535581 4542.html.[10] 常州市高新区(新北区)农业局.常州市高新区(新北区)现代林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eb/ol].(2011-11-09)[2012-03-08].http:///art/2011/11/9/art_159_5223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