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优势开发

旅游资源优势开发

旅行资源优势开发一、云南旅行资源的特点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名。

这里河山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峰,茂盛苍莽的原始丛林,陡峭深沉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遗迹、多姿多彩的风俗风情、神奇的宗教文化,更加云南增加了无穷魅力。

从云南旅行资源的散布、组成、景观质量及特点、开发水平、社会状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行资源的特点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多样性云南山川秀美,其旅行资源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天气;有宏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长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点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怪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顶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窟可供登攀、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供给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目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休养。

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结构,加上特别的地理地点,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全部天气种类和景色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唯一无二的。

此外,特别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络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形成云南旅行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奇异性经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像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好多地区地学景观都拥有奇异性,有的景观可谓世界自然奇景,组成旅行资源优势。

比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伟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别的高石芽喀斯专门貌景观而举世有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种类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时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好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均匀深度20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还要深,为世界有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沿的腾冲火山群种类齐备,规模弘大,保留完好,散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别的地下喀斯专门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孔明山环境与现状简单介绍

孔明山环境与现状简单介绍

孔明山旅游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西双版纳)东北部、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境内,距景洪市64千米,方圆60平方千米,是著名的六大古茶山的最高峰和主要入口处之一。

该旅游区是西双版纳建成的第一个以户外旅游、探险活动为主的旅游区,已被纳入《西双版纳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战略》之中,是西双版纳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也是西双版纳“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的旅游项目,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孔明山旅游区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境内,地跨东经101°08′—101°26′,北纬21°59′—22°19′之间,东北面与易武、曼腊接壤,西南面与勐仑镇和景洪县毗邻,总面积60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1778.2米。

由于该区低纬度、高海拔,热量较多,具有夏温不高、冬温不低的热带北缘山原气候性质,平均气温17.4℃,适合躲寒避暑、休闲旅游。

第二章孔明山旅游区环境与现状2.1区位条件分析2.1.1地理区位孔明山旅游区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境内,地跨东经101°08′—101°26′,北纬21°59′—22°19′之间,东北面与易武、曼腊接壤,西南面与勐仑镇和景洪县毗邻,总面积60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1778.2米。

由于该区低纬度、高海拔,热量较多,具有夏温不高、冬温不低的热带北缘山原气候性质,平均气温17.4℃,适合躲寒避暑、休闲旅游。

2.1.2交通区位孔明山旅游区距离省会昆明632千米,距州府景洪64千米,213国道横跨勐腊县境内。

从景洪出发,经勐仑——勐醒——易武乡岔路口——象明乡政府——曼赛寨——安乐村——石良子,即可到达孔明山,全程约190千米。

2005年3月开通了景洪——基诺山——孔明山的便道,从景洪至孔明山需2个小时左右(越野车),大大缩短了交通距离,降低了旅游的时间成本。

云南导基总复习(云南导游资格考试)

云南导基总复习(云南导游资格考试)

云南导游基础总复习第一章一、1965年,元谋上那蚌村,两男人齿化石,据今170万年。

二、沧源崖画,共10处,面积400多平方米,可辨1063,据今3000多年,我国较早的崖画.三、云南古为“梁州”之域,云南人称“西南夷”四、1956年11月,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滇王金印,《史记》曾记载。

五、云南最早出处:益州郡24县中云南县(今祥云)六、以保山为中心,澜沧江以西、怒江中下游,有哀劳夷,建哀劳国。

七、南方丝绸之路组成: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及黔中古道八、三国时期诸葛亮将云南统治中心由滇池地区迁至曲靖,实行羁縻(民族自治)政策.云南统治中心一共有以下几次变化:1、滇——曲;2、曲——大理;3。

大理——昆明九、爨中心为味县(今曲靖),西称西爨,东称东爨,踞滇400多年。

十、南诏铁柱为权力转移的象征;唐标铁柱为纪念南诏和唐朝唐九征共敌吐蕃而立。

十一、天宝元年(750年),南诏五代王阁逻凤与唐战争。

十二、765年,南诏凤迦异于昆川置拓东城,昆明建城开始,称鄯阐。

十三、794年,唐袁滋册封异牟寻,赐“贞元册南诏印"十四、12世纪,版纳有“景龙金殿国”,称“泐国”,王帕雅真,第四子继位为勐泐王。

共传39代,770年。

十五、今天桑植县白族由来:1258年随元兀良合台攻鄂州的爨bo人形成十六、元世祖对云南统治早内地18年,元朝后省会由大理迁至中庆(今昆明),云南正式成为行省.十七、郭沫若《孔雀胆》,讲述了梁王、阿盖公主、段功的故事。

十八、明军攻云南以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洒英为副将军,而后沐英镇滇10年。

南京填滇30万人,自此汉族为云南主体民族。

十九、清在云南设三首:迤东、迤南、迤西道。

蔡鄂命名“三迤”。

二十、1874年腾越,今腾冲,马嘉理事件(骑士马);1911年,片马事件(11片马)、重九事件.二十一、杜文秀、李文学。

杜文秀占大理,称“总统兵马大元帅”;李文学,弥渡,称“夷家兵马大元帅”二十二、李根源建云南陆军讲开堂。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和战略罗明义博士教授(云南省旅游局局长,云南大学旅游管理博士生导师)云南,即彩云之南。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云南旅游资源和特色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ˊ39″—106°11′47″和北纬21°8′32″--29°15′8″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省。

其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造就了云南神秘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一)良好的区位条件云南的国土总面积39.4万km2,总人口4400万人,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

陆路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km;水路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相通;有10个国家级口岸和近20 个省级口岸,有中缅公路、昆洛公路、昆河公路、滇越铁路及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直通国外。

良好的区位条件,不仅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使云南具有秘境特色和异国风情的边境旅游优势;而且为云南旅游业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构成了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客源对流通道。

(二)独特的地理环境云南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是西北部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东南部河口县境的南溪河与红河交汇处,海拔76.4米。

在南北跨距不到1000公里的范围内,平均相对高差超过4000米。

全省属层状立体地貌,在39.4万km2平方公里大地中,包含了高山、峡谷、中低山、丘陵、台地、河谷地、盆地等各种地貌类型。

其中,山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盆地仅占6%。

(三)典型的立体气候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几乎囊括了中国从南到北的各种气候类型,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点。

云南省大理州旅游业发展剖析

云南省大理州旅游业发展剖析

云南省大理州旅游业发展剖析作者:马雨珊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年第03期摘要:大理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云南省旅游热点城市之一,随着云南建设旅游大省战略的实施,丽江、保山、香格里拉等周边地区旅游热点逐步崛起,大理旅游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和挑战。

本文对大理州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大理;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大理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了旅游热门地之一,近几年,大理州旅游业成为全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龙头。

一、云南省大理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1.大理州旅游资源分布概况根据大理州旅游资源的集聚状况和空间分布规律,可将大理州划分为5个旅游资源大区。

以大理市为中心的中部苍洱观光度假旅游区,东部佛教文化旅游区,南部南诏文化民俗旅游区,西部澜沧江森林生态观光旅游区,北部高原水乡休闲旅游区。

2.大理州旅游資源优势第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貌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

有“四季如春”的适宜气候;有以苍山、鸡足山、巍宝山、石宝山等为代表的群山;160多条遍布全州的河流分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四大水系;有以洱海、天池、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等为代表的高原湖泊,其中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

第二,沉淀深厚的历史文化。

历史学家曾称大理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全州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多个,有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石钟山石窟、南诏铁柱等为代表的历史遗迹;有大理古城和巍山古城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等。

第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全州有除汉族外,白、彝、回、傈僳、纳西、阿昌、傣、布朗、哈尼、佤、景颇、瑶、怒、独龙等20多个少数民族;因此大理州有集20余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文化、艺术、宗教为一体的奇特风景。

二、云南省大理州旅游业发展现状1.旅游接待设施齐全2017年,大理州130多个景区景点中,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9个,与此相配套的旅游六大要素齐全;列入建设各级各类的特色小镇16个,其中国际一流2个,全国一流2个;星级酒店80多家,大理古城等古村古镇客栈数千家。

德宏旅游总体规划

德宏旅游总体规划

德宏旅游总体规划目录第一章总论一、规划总则二、规划的范围和期限(一)规划范围(二)规划期限三、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四、旅游规划的战略选择(一)政府组织协调、市场主导战略(二)跨跃式发展战略(三)形象提升战略(四)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战略(五)旅游精品战略(六)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章旅游业发展评价一、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1、旅游业已成为德宏州的主导产业2、边境口岸旅游占绝对的主要地位,是德宏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二、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1、旅游发展竞争优势2、旅游发展竞争弱势3、旅游发展机遇4、旅游发展的挑战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二、利用现状评价1、边、情、绿、宝是德宏最核心的资源2、资源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观光旅游产品占绝大部分3、民族风情浓郁,但目前开发利用不够,没有树立起品牌,知名度不高4、边境旅游资源的开发未见成效,简单的观光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旅游资源潜力评价1、德宏边境旅游的潜力无限2、特色突出的纵歌风情有待挖掘和开发3、“宝”文章大有可为三、旅游资源利用的市场竞争分析1、在云南边境旅游发展中,德宏的优势和地位最突出2、云南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类型多样,其中原生态最具吸引力3、云南各地有珠宝旅游购物,但德宏珠宝贸易的优势非常凸现4、德宏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绿色生态资源5、云南温泉产品遍地开花,德宏的温泉资源开发必须突出特色,加大开发力度第四章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一、客源市场分析(一)客源市场构成分析1、以国内游客占绝对主导地位,国际游客比例非常低2、游客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其中散客省内游客比例高于团队3、昆明自驾车是一个突出的重要的潜在需求市场4、省内市场中昆明游客占绝对的主导地位5、省外市场是以西南地区,尤其是以四川为主(二)旅游客源的旅游行为特征分析1、旅游客源出游特征2、旅游客源消费特征(三)旅游客源对德宏的认知与评价1、整体的认知与评价2、对景点的选择与评价(四)总结二、客源市场定位三、客源市场预测第五章旅游发展战略与目标一、发展战略二、发展目标三、发展策略四、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五、旅游区发展策略(一)潞西国际休闲旅游中心(二)瑞丽一江两国经济合作区(三)陇川—盈江—梁河绿色生态文化民族旅游区(四)畹町历史文化博览区第六章旅游产品策划与线路组织一、旅游产品策划(一)潞西国际休闲旅游中心(二)瑞丽一江两国经济合作区(三)陇川—盈江—梁河绿色生态文化民族旅游区(四)畹町历史文化博览区二、游览线路组织第七章旅游形象策划一、目的地LOGO设计二、目的地主题形象口号策划第八章旅游发展重点项目规划一、重点项目专项规划(一)孔雀湖中央游憩区(二)勐巴娜西公社园(四)生态狩猎场(五)东方珠宝城(六)瑞丽江风情游(七)一寨两国(八)景成地海温泉度假区(九)莫里热带雨林景区(十)抗战博览一条街(十一)纵歌风情谷(十二)葫芦丝小镇(十三)南甸宣抚司署(十四)民族风情养生中心(龙窝温泉)(十五)榕树王及铜壁川风景区(十六)大盈江漂流度假区(十七)允燕山划三、重点产品专项规划(一)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二)珠宝旅游产品(三)边境旅游产品(四)绿色生态旅游产品(五)温泉旅游产品(六)节庆活动策划第九章旅游资源环境保护规划一、旅游资源环境保护规划二、旅游环境卫生系统规划第十章旅游项目分期建设规划与评价一、旅游服务设施分期规划二、旅游基础设施分期规划三、旅游规划实施的总体投资分析第十一章旅游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一、旅游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措施二、旅游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措施三、旅游规划实施的资金保障措施四、旅游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附件1:旅游项目列表第一章总论一、规划总则本次规划走差异化、精品化、产业化发展路子,以特色树形象,以精品为龙头,以产业为实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力争把德宏州建设成为“候鸟式旅游生态公园”,形成以旅游产业为先导,与珠宝产业、文化产业、水电产业等互动发展的复合型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实现德宏旅游发展的五个突破,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简介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位于中国滇西南地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区。

该旅游区地处澜沧江与湄公河交汇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自然风光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

澜沧江峡谷是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其宽阔的河谷和陡峭的山峰构成了壮丽的景观。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沿澜沧江顺流而下,欣赏到千姿百态的峡谷景色。

旅游区内还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如普洱湖和腾冲湖。

这些湖泊清澈透明,周围有茂密的森林环绕,是休闲、钓鱼和观鸟的理想场所。

此外,湄公河流经旅游区的一局部,河水清澈见底,河岸两侧是茂密的热带雨林,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人文历史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

这里是多个民族的聚居地,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

旅游区内的村寨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手工艺品。

游客可以深入这些村寨,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此外,旅游区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庙会,如普洱寺和腾冲庙会。

参观这些寺庙和庙会,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宗教气氛和庄严的仪式。

此外,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还有许多历史景点和纪念碑,如纳西族的丽江古城、傣族的西双版纳景区和缅甸的仰光。

这些景点和纪念碑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是游客了解当地历史的重要窗口。

民族文化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各个民族特色的艺术表演、传统音乐和舞蹈。

旅游区内还有许多民族村寨,游客可以参观这些村寨,亲自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此外,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还有许多民族手工艺品,如絮语布、哈尼族的刺绣和傣族的银饰。

这些手工艺品都表达了不同民族的独特品味和工艺技巧,是游客购置和收藏的好选择。

结语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介绍及发展目标

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介绍及发展目标

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介绍及发展目标作者:kmcctlyw标签:旅游2010-08-30 22:09 星期一晴(一)六大旅游片区发展目标云南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立足国内外旅游大格局,以创新旅游区域体系为目标,初步形成了六大旅游区域,即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西“腾冲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现在云南正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完善六大旅游区域,提升面向世界的游击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面向亚洲和世界的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积极开发建设完善滇西“腾冲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面向全国和亚洲的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和面向云南省周边省市的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

(二)六大旅游区的发展方向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包括以昆明为中心的昆明市、玉溪和楚雄。

依托滇中良好的区位条件及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乡村旅游为基础、度假休闲、会展商务等旅游产品为重点,完善以高尔夫球、自驾车、体育娱乐运动为主的康体娱乐设施,使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成为中国西南著名的观光度假国际旅游胜地,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内外旅游集散地。

(三)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包括大理、丽江、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以世界、文化遗产为重点,以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依托融合少数民族风情的生态旅游精品,使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和中国香格里拉旅游的核心区,并使大理、丽江、迪庆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区和连接西藏、四川的旅游休散中心。

(四)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以热带雨林、民族风情和边境旅游为特色,完善生态旅游、跨国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精品和水电工业旅游产品、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旅游线路,使滇西南成为云南面向东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国际旅游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包塔和塔包树
四、临沧旅游区 临沧,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 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占全国佤族总 人口的三分之二;
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世界种茶的 原生地之一,也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 上捷径,因此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西南丝茶古道”。
滇红(云南红茶) • • 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 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 产地的境内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 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8~22℃,年积温 6000℃以上,昼夜温差悬殊。 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有“晴时早晚 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气候特征。

2. 石佛洞遗址
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由地壳的自然运动 变化而形成,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洞穴遗址, 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洞深不可测,秘不可探,从考古发现看, 石佛洞遗址的主人早在三千年前就会牛耕, 会种稻,会烧陶,其石器精致,陶彩精美, 造型精细,创造了西南最先进的新石器文化。
3. 沧源佤山 沧源佤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境 内,与缅甸接壤,国境线 147.78公里。
7. 版纳野象谷
滨江酒吧街
街边咖啡店
三、普洱旅游区
4. 孟连宣抚司署 孟连:傣语“寻找到的好地方”; 孟连宣抚司署,坐落于云南省孟连傣族拉 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娜允古镇内。 这座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融傣、汉建筑特 色为一体。
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袭土司的统治,自明清 延续到民国时期,历经500余年。
景区由勐来、南滚河、勐董、拉勐河、班列 五个片区,勐省 ──茫卡南游览线组成,景 点199个,总面积147.34平方公里。 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传说诞生的地方。
3. 沧源佤山(续) 该风景区是国内典型的佤族自然山水风情区, 佤族风情浓郁独特,服饰工艺丰富多彩,历 史文化古朴丰厚,崖画文物闻名遐。 自然环境优美,佤山碧绿苍翠。热带雨林茫 茫,珍稀生物荟萃。珍禽异兽出没,孔雀大 象穿梭。 陡岩刀砍斧劈, 溶洞迷宫成群。日出彩霞满 天,云海变幻莫测。
边境口岸购物,出国旅游缅甸。

滇红(续) • 其地森林茂密,落叶 枯草形成深厚的腐殖 层,土壤肥沃,致使 茶树高大,芽壮叶肥, 着生茂密白毫,即使 长至5~6片叶,仍 质软而嫩,尤以茶叶 的多酚类化合物、生 物碱等成分含量,居 中国茶叶之首。

几十年来,滇红特级工夫茶,其品质独特,一直 被国务院定为外交之茶,专供中央外事使用;英 国女王访问昆明时,我省领导人曾以滇红特级工 夫茶馈赠,女王视为稀世宝物。
第五节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
一、概况
二、西双版纳旅游区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 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澜沧江沿江旅游线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仑植物园)
版纳野象谷
江边酒吧街 咖啡吧
1. 澜沧江沿江旅游线
澜沧江漂流
4.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仑植物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