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资料讲解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主题:《城里最漂亮的巨人》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了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绘本阅读和讨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2.图片或实物:树苗、花草、城市建筑等3.教学卡片:城市和农村的图片4.幼儿涂鸦纸和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播放一段城市交通的视频,引导幼儿回忆和讨论所见到的车辆和建筑。
2.出示城市和农村的图片,让幼儿比较两者的异同,引导幼儿思考城市和农村的特点。
二、阅读绘本(15分钟)1.出示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封面,询问幼儿对封面内容的猜测。
2.读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逐页讲解故事情节。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三、讨论故事(15分钟)1.师问:故事中的巨人为什么病了?幼儿回答后,师可补充答案。
2.师问:故事中的城市变化有哪些?幼儿回答后,师可出示教学卡片,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
3.让幼儿讨论城市建设对自然的影响和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和不好处,引导幼儿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展示和讨论实物或图片(15分钟)1.出示或展示树苗、花草等实物,引导幼儿描述它们的特点,并询问幼儿它们在城市中的作用。
2.出示或展示城市建筑的图片,引导幼儿描述它们的特点,并询问幼儿它们在城市中的作用。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五、创作活动(15分钟)1.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幼儿涂鸦纸和彩色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城市景象。
2.让幼儿口头描述自己涂鸦纸上的城市景象,鼓励幼儿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师语:我们今天通过阅读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讨论了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请幼儿回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2.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

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教案: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1.教学目标:-了解和理解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故事叙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友善的行为习惯2.教学准备:-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幻灯片或白板-纸和铅笔3.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和主题。
-询问学生是否见过巨人,巨人是怎样的形象。
步骤二:阅读绘本(15分钟)-请学生自行阅读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纸和铅笔记录重要的情节和细节。
-有需要可以适当展示绘本页面的插图。
步骤三:讨论和解读(20分钟)-请学生就绘本的故事情节、主题和人物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故事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巨人?他为什么被称为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描述巨人和小杰的相遇和相处过程。
-为什么小杰喜欢和巨人一起玩耍?巨人对他有什么样的影响?-故事的主题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步骤四:个人创作(25分钟)-让学生以《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为主题,创作一幅插画或写一个短小的故事。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自己的巨人形象和情节。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友善的行为习惯。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想法。
-在听取分享时,其他学生可以对创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互相学习和成长。
4.教学延伸:-继续探讨“美”和“友善”这两个主题,在其他绘本或故事中寻找相关的情节和教育意义。
-引导学生创作更多关于“美”和“友善”的作品,如绘画、故事、诗歌等。
5.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的理解。
-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创意、表达能力和对主题的把握。
6.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了解到美和友善的重要性,并能够用自己的创作表达对美和友善的理解和感受。
(完整版)公开课《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

引入经典绘本,让爱和快乐温暖童心《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学设计湖滨:刘晨花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阅读,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2、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看懂图意,了解词句意思。
教学过程:一、悦读绘本,启发想象。
说封面,读课题,猜测人物形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聪明豆系列”的绘本书:《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这本书是由德国名画家阿克塞尔舍夫勒作画的绘本,请大家看这本故事书的封面,你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吗?看到这么多,你觉得最特别的是什么?(画上有一双巨大的漂亮的鞋子。
)知道这鞋子的主人叫什么吗?这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叫乔治,看着这双漂亮的鞋子,你能猜猜乔治,他的(头上、脖子上、上身、下身、腰上、手腕上、手指上)会是怎样的打扮呢?)二、学习1—3页,感受“乔治”邋遢的形象。
1、引导观察画面,理解“邋遢”。
2、体会“难过”,读好文字。
三、学习4-7页,感受“乔治”漂亮的打扮。
1、观看乔治买的衣物,积累量词,熟记六样物品。
2、体会“得意”,侧面感受乔治心地的善良。
四、学习7-9页,细读乔治和长颈鹿的故事,通过角色演读和复述故事,了解乔治的内心世界。
1、运用引读法,指导学生读长颈鹿和乔治的对话,感受乔治对长颈鹿的关爱,以及长颈鹿需要围巾的迫切心理。
2、观察画面,延续快乐。
(1)此时走在大街上的乔治,虽然没有了领带,但还是非常漂亮,大家又是怎样看待他的?(从女巨人、晒衣服的妇女、走路的人去说,他们心里好像在说:好漂亮的巨人啊)(2)没有了领带的乔治依然快乐无比,他把双手插在裤袋里,一路往家走,嘴里唱道:(老师领着读)3、演读对话,重温快乐。
真的好开心哪,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演一演第一个小故事。
五、猜测故事的发展,激发阅读的兴趣。
乔治遇见受冻的长颈鹿,把领带围在长颈鹿的脖子上给他当围巾,接下来,乔治会遇到谁,又会把衬衫、皮带、鞋子、袜子等身上的物品分别送给谁做什么呢?(猜)六、阅读完整故事,升华主题,体会“最漂亮”的含义。
中班语言绘本活动《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含课件

中班语言绘本活动《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含课件中班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本次中班绘本活动《城里最漂亮的巨人》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明白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以上是本篇教案基本内容。
完整教案请往下观看!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合理猜测巨人帮助小动物的故事情节,感知乔治乐观、善良的个性积极运用获得的经验大胆发表见解。
2、感知与理解故事,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ppt、图片教具活动过程:一、引出人物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聂老师请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和我们哪里不同,有什么特别的?老师:他的名字叫乔治。
乔治是一个子很高的巨人,你们知道什么是巨人吗?巨人是指发育异常,身材特别高大的人。
出示PPT11.乔治他想跟城里的人成为朋友,可是大家都不理睬他,你们知道别人为什么不愿意跟他做朋友吗?幼:太高,太丑,衣服很旧很脏。
提问: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帮助他呢?幼儿:用洗衣机把衣服洗干净,洗澡二、观察理解画面、讨论故事情节1、观察ppt,(巨人去了商店)师:有一天,乔治去了一个新开的服装店,你们猜猜他会买些什么?2、出示图片:一件衣服、一条裤子、皮带,领带、鞋子,袜子。
乔治穿上新衣服后变得怎么样了?大家心里会怎么想?幼:漂亮极了,他想大家肯定会喜欢他,和他做朋友3、继续观察ppt(巨人遇到长颈鹿后,帮助长颈鹿)师:巨人得意的往前走,他碰到了长颈鹿,他怎么了?幼:长颈鹿的脖子很冷,很难受。
巨人会如何帮助长颈鹿呢?“乔治把...送给了谁做...?”幼:乔治把领带送给了长颈鹿做围巾。
长颈鹿对乔治说:谢谢你!4、继续观察ppt师:巨人乔治高兴的往前走,听听这次他又碰到了谁?幼:山羊出示PPT图3张,猜测山羊发生了什么事?遇上什么困难了呢?师:巨人乔治如何帮助它呢?幼:乔治把衬衫送给了小山羊做帆。
5、继续观察ppt,老鼠,小狗,狐狸都来找乔治帮忙,那乔治会怎么帮助他们呢?乔治把领带给长颈鹿做了围巾乔治把衬衫给山羊做了船帆乔治把皮鞋给老鼠一家做了房子乔治把袜子给狐狸做了睡袋乔治用皮带帮小狗过了沼泽地三、情感交流部分。
大班语言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

大班语言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第一章:主题活动导入1.1 活动目的:让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1.2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巨人图片、相关教具。
1.3 活动过程:(1)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主题,引发幼儿好奇心。
(2)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巨人为什么变得漂亮。
1.4 活动延伸: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漂亮巨人。
第二章:巨人变形记2.1 活动目的: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巨人的变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巨人图片、相关教具。
2.3 活动过程:(1)教师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巨人的变化过程。
(2)教师展示巨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巨人的变化。
(3)让幼儿分组讨论,思考巨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4 活动延伸: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巨人,展示给大家。
第三章:巨人的善行3.1 活动目的:让幼儿学习巨人的善行,培养幼儿的善良品质。
3.2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巨人图片、相关教具。
3.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中巨人的善行,引导幼儿学习并模仿。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巨人的善行。
(3)让幼儿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人。
3.4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中的善行,并尝试在生活中实践。
第四章:巨人的美丽心灵4.1 活动目的:让幼儿理解美丽不仅仅是外表,更是内心。
4.2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巨人图片、相关教具。
4.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中巨人的内心美丽,引导幼儿思考美丽的重要性。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心中的美丽。
(3)让幼儿进行创意绘画,展示自己心中的美丽巨人。
4.4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对美丽的理解,并尝试在生活中展现美丽。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活动目的:让幼儿对本次主题活动进行总结,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巨人的形象特点。
2. 能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词语:漂亮、城里、巨人、窗户、床、地毯等。
4.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分享、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城里最漂亮的巨人》2. 图片:巨人、房子、窗户、床、地毯等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巨人形象。
2. 故事讲述: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及巨人变化的过程。
3.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故事中巨人、房子、窗户、床、地毯等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对应的词语。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巨人为什么成了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情景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6. 绘画环节: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讲述巨人的变化过程。
2. 家长协助幼儿用词语卡片进行词语复习,加强记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参与讨论和表演的积极性。
2. 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词语的能力。
3. 关注幼儿在绘画环节的表现,观察其对故事角色的认知和想象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故事讨论,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故事的分享和表达情况。
2. 开展类似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巨人。
3. 组织类似的公益活动,让幼儿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馈,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讨论和表演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和勇气。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巨人的善良和慷慨。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人物外貌和内心特点。
3. 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描述人物外貌和内心特点。
难点: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描述自己心中的漂亮巨人。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城里最漂亮的巨人》2. 巨人图片若干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谈谈他们对巨人的印象,引导孩子们思考巨人的外貌和内心特点。
2. 故事分享: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孩子们跟随故事情节,感受巨人的善良和慷慨。
a. 故事中的巨人有什么特点?b. 为什么说巨人是最漂亮的?c. 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巨人的善良和慷慨?4. 绘画活动:邀请孩子们画出自己心中的漂亮巨人,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巨人的外貌和内心特点。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讨论巨人的人物特点。
2.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个关于漂亮巨人的故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较高,能够积极参与讨论。
在绘画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角色扮演:分组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理解。
2. 家庭作业: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有关善良、慷慨行为的例子,共同讨论这些行为带来的美好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对于巨人形象的想象和创作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意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和需求,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2. 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优秀语言活动设计及课后反思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优秀语言活动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2.提高幼儿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帮助幼儿们积极参与到团体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化能力的发展;3.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引导幼儿懂得关爱他人,学习珍惜友情,并且培养幼儿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自信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1. 课前情境营造老师提前准备好一只很大的假手,然后让一位幼儿充当假手的主人公,同时拿出一张《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插图让幼儿们看。
老师和幼儿们一起猜测,假手主人公的故事会是关于什么。
2. 小组阅读分析老师安排幼儿们分成小组,每组5-6人,让他们一起阅读《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共同分析故事的主题、情节以及其中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3. 幼儿交流分享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幼儿们展开交流分享。
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让其他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此环节旨在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听取别人意见的能力。
4. 语言活动设计a.让幼儿们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手偶戏《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情节。
b.给幼儿准备几幅插图,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并根据插图的情景,为故事续写一至两段话的情节。
c.带着幼儿们创建故事听写,在故事读过两遍后,让幼儿将记录在笔记本上的关键词添入读写练习。
5. 综合反思分析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让幼儿们进行综合反思分析。
让幼儿们想一想,在这次的活动中,自己学到了些什么?感受到了哪些好处?以及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主题围绕《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展开设计,旨在通过幼儿的文学阅读,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语言互动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们自由表达和相互沟通,极大地激发了幼儿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其中,手偶戏的创编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更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教学目标:
⒈了解故事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走进“乔治”这个人物。
⒉通过读图,了解文字之外的故事,感受绘本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初步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
⒊通过阅读,体会“最漂亮”的含义,感受经典绘本的魅力,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走进乔治这个人物形象,体会“最漂亮”的含义,感受经典绘本的魅力。
难点:感受绘本的丰富内涵,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猜测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也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一个绘本故事。
故事啊从一双脚开始——
2.出示:巨人双脚图。
问:猜猜看,这会是一双什么人的脚呢?说说理由。
3.师:原来这是一双巨人的脚。
这个巨人名叫乔治,瞧,他来了——出示(乔治图)。
跟他打个招呼吧。
二、看扉页,观察人物形象,感受乔治的“最邋遢”
⒈仔细看看乔治的穿着打扮,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乔治啊?
(头发凌乱,衣服破旧,鞋子老式,垂头丧气,弯着腰的,一点都不自信的……)
出示词语:邋遢。
齐读。
2.绘本中是这样描写乔治的邋遢的——播放音频:乔治是个巨人,城里最邋遢的巨人。
他总是穿着同一双棕黄色的旧凉鞋,同一件打着补丁的旧袍子。
三、看第一页,观察其他人物对乔治的看法
⒈一天,乔治来到了大街上。
(出示课件)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⑴衣着。
大街上的人穿着讲究,与穿着邋遢的乔治形成鲜明的对比。
预设(关注三个细节):周围的人都衣着讲究,连猫都穿着西装,优雅地洗手,扫地的大妈也穿戴整齐,两位巨人不仅西装革履还戴着礼帽,是风度翩翩的绅士。
⑵眼神。
大街上的人看待乔治的眼光异样,似乎在说()。
预设:美人鱼爸爸用不屑的眼光来看他,男巨人斜着眼睛看他,还有一个人
从窗户里探出头来看。
预设:这人走在大街上怎么能穿成这样?这也太奇怪了吧。
这个人穿得这么破旧,太寒酸了吧。
预设评价语:
一、你很会观察,能把主人公和周围的人对比起来看。
二、你观察很细致,透过表情里看人物的内心世界确实是绘本阅读的好方法。
⒉周围的人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乔治明显感觉到了自己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如果你就是乔治,心里——难过(指名说),会怎么说?(指名说)播放音频:“唉,我可不想当城里最邋遢的巨人。
”
指名读。
⒊接下来乔治会怎么做呢?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关注绘本细节处——“新货,巨人尺寸”
预设评价语:能从图的细微处找到故事发展的线索,你真是一位会读书的孩子。
四、学习4-6页,感受乔治外形的“最漂亮”
1.播放音频:这天,乔治发现城里开了家新商店,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漂亮的衣服。
于是他走进店里,买了……
2.乔治会买些什么呢,猜猜看……
出示课件:一件漂亮的衬衫……(指名读)
3.穿上了这身新的行头,乔治仿佛换了一个人(出示课件)。
谁来夸夸乔治:乔治,你真——
4.听到你们的夸奖,乔治手摸着条纹领带,心里得意极了(出示:得意),他说——
出示音频:现在,我可是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了。
指名读。
五、学习7-9页,读乔治和长颈鹿的故事
⒈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出示课件。
师述:乔治把旧袍子、旧凉鞋留在了商店里。
他走出门,准备回家,忽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
2.这个奇怪的声音会是谁发出来的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出示课件:播放音频。
(只见人行道上站着一头长颈鹿……要是有一条温暖的长围巾那该有多好!)
3.长颈鹿遇到了什么困难?听了长颈鹿的话,乔治会怎么做呢?(大胆地猜一猜)
4.真被同学们猜对了!播放音频:别担心……谢谢你!长颈鹿说。
5.领带真的跟袜子不相配吗?(出示袜子、领带图)乔治为什么要这么说?
预设:乔治想宽慰长颈鹿,怕长颈鹿拒绝自己的帮助,让长颈鹿接受帮助以后能心安理得。
⒍此时走在大街上的乔治,虽然没有没了领带,但还是非常漂亮,大家又是怎么看待他的?
预设:女巨人看得呆了;晒衣服的妇女看得入了迷;走路的人一直回头看着,都差点摔跤了。
他们心里在说:(好漂亮的巨人啊!)
⒎没有了领带的乔治一路回家,嘴里唱道:(老师领着读)。
听,乔治真的在唱歌呢。
(课件:声音——领带给受冻的长颈鹿做围巾,可是你们瞧瞧我,我还是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我们一起来当当快乐的乔治,乔治的表情,把双手插在裤袋里,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看谁最像漂亮的、快乐的乔治。
⒏真的好开心哪,让我们一起分角色完整地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一名同学当乔治,一名同学当长颈鹿,旁白老师来读。
可以边读边把动作演进去。
预设评价语:我们读绘本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当成绘本中的人物去演一演,这样读起来就更有意思了。
六、出示结尾,猜测故事的发展,感受乔治的“最狼狈”。
⒈让我们继续往下读故事。
出示课件(25页图):哎呀,乔治怎么成这幅样子了,仔细瞧瞧都少了什么?(课件出示:皮带、袜子、鞋子、衬衫)这些东西都哪里去了,让我们大胆地来猜一猜。
2.出示课件:此时的乔治啊,虽然很狼狈,但他还在唱着快乐的歌呢,听——播放音频:这是刮起了大风,可是乔治满不在乎。
他继续单脚跳着走,边跳边唱道:“领带给受冻的长颈鹿做围巾,衬衫给山羊的小船做船帆,皮鞋给老鼠一家做房子,袜子给狐狸做睡袋,皮带帮小狗过沼泽地,可是……”
3.问乔治帮助了哪些小动物?
4.播放音频(呼呼的西北风):这时刮起了的大风,树叶漫天飞舞,乔治光着膀子,他的裤子一直掉到了脚后跟,乔治成了这个城里最狼狈、最受冻的巨人。
(出示:城里最受冻的巨人)可是你们看(指图),乔治还是那么开心。
老师想来采访一下乔治——
采访学生:乔治啊,你都冻成这样了,为什么还这么开心呀?
5.课件出示:(领读)一个人,如果真是愿意帮助别人,那么这种快乐就会是抑制不住的。
七、观察乔治戴金冠图,感受乔治形象的“最美丽”
1.出示:乔治戴金冠图。
快来看看,乔治又有了什么变化?
穿回了原来的那身旧衣服、那双旧鞋子。
头上多了一顶金冠。
2.这顶金冠是哪里来?(乔治曾经帮助过的小动物送的)
依次指图:长颈鹿、山羊、狐狸、小狗和老鼠一家,他们给乔治送来了一大盒礼物,里面是一顶用金纸做的美丽王冠,还有一张精美的卡片,卡片上写着——
出示课件:
你把领带给长颈鹿做了围巾
你把衬衫给山羊做了船帆
你把皮鞋给老鼠一家做了房子
你把袜子给狐狸做了睡袋
你用皮带帮小狗过了沼泽地
现在,我们要送你一顶美丽的金冠
因为你是城里心眼儿最好的巨人
这顶金冠跟你的袍子和凉鞋最相配
指名依次读。
3出示课件:乔治图。
这个巨人你喜欢吗?为什么?
八、总结升华,揭示书名,推荐阅读
1.出示课件。
(配乐)
师述: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几幅画面——无论是这个最邋遢的巨人,还是这个最帅气、最漂亮的巨人,或者这个最受冻、最狼狈的巨人、抑或这个戴着金冠的巨人,他都是这个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2.齐读书名——《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3.介绍作者和绘图者。
4.聪明豆系列绘本推荐——出示课件
《小房子变大房子》
《女巫扫帚排排坐》
《咕噜牛妞妞》
《咕噜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