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形式语义学
《语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义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课程代码(Course Code)EN391*学时(Credit Hours)32*学分(Credits)2*课程名称(Course Name)语义学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课程性质(Course Type) 专业必修课;Mandatory授课对象(Target Audience)英语本科授课语言(Language of Instruction) 英语:English *开课院系(School)外国语学院: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先修课程(Prerequisite)语义学;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授课教师(Instructor)汪玉霞课程网址(Course Webpage)*课程简介(Description)《语义学》为英语专业本科必修课程,授课对象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课时间为第五学期。
英文授课。
课程采用全英文教材与语义学发展史上经典文献为阅读材料。
教学内容从词汇-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介绍语义学的研究,从语义学、语用学和篇章研究等多角度出发探讨语义分析和语义研究。
学完该课程,预期学生能够就语义分析和语义描写形成理论框架和概念,能够了解语义学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分支,及他们的主要观点。
教学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并采用讲授、论文阅读、讨论和问答、分组讨论、小组报告、作业评阅等课堂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语义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
*课程简介(Description)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is a mandatory course for third-grade undergraduates of English majors during the 5th semester. The course is conducted in English. English textbooks and classical artic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mantics theories are referenced to as teaching material. In the course, the study of meaning is realized at both the lexico-grammatical and discourse levels, with a focus on how meaning is studied and analyzed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including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studies. Upon completion, students should poss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emantic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and know the basics in major semantic approaches. Multimedia equipment together with internet access is required. Diverse classroom activities such as lecturing, article reading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and answers, group discussion and presentation, homework combined together will make the course interesting, informative and inspiring. Thus,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learn the basics of semantics, including its knowledge,development, theory and methodology.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本课程的具体学习目标如下:1.提升学生语义学的基础知识和知识水平(A1)。
南理工研究生课表

现代推进原理与进展 082501B02 推进系统结构动力学 分析及其应用 飞航导弹战斗部与引 信 固体火箭发动机热防 护理论 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 过程数值仿真 现代人机工程学 火炮现代设计理论与 方法 燃气射流理论及其数 值分析 火箭导弹现代发射技 术 发射系统实验与机电 检测技术 火炮系统分析与总体 设计 数字化火炮与检测技 术 弹药工程设计 弹药智能技术 082501B06 082501C01 082501C04 082501C07 082501C13 082601B02 082601B03 082601C04 082601C07 082601C08 082601C10 082601C13 082601C14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生物催化与转化 现代生物技术 Ecomaterial 环境催化技术
081702B16 081703C10 083002B09 083002C10
生物催化与转化 现代生物技术 Ecomaterial 环境催化技术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环生院
现代光学设计与制造 080304C06 技术 光学遥感技术 成像原理 成像系统噪声理论 080304C07 080304C09 080304C10
现代光学设计与制造技术 光学遥感技术 成像原理 成像系统噪声理论 光电成像与计算机处理 光电技术综合实验I 光电技术综合实验II 非线性电路理论 Thin Film Electronic Technology 计算电磁学 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Semiconductor Oproelectronic Technology 智能传感器及接口技术 CMOS集成电路与系统 物理电子发射理论 EDA技术与应用 射频电路与微波电子学 微波/毫米波工程中的优化方 法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智能天线 微波与天线测量 Phys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semiconductor Devices 微带天线理论与技术 电磁兼容与电子对抗 现代电路理论 电网络理论 雷达信号理论 信号分析与处理 现代信号处理
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课程设计

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课程设计简介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课程旨在探究设计形态语义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形态语义学是认为人类视觉功能和心理机制对视觉形态创作和感知具有必然的影响,是一门通过研究视觉符号及其组合规律的学科,涉及到设计、心理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艺术形态语义是将设计形态语义学理论应用于艺术方面,比如艺术设计原理、色彩心理、视觉对比等。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学习设计形态语义学以及艺术形态语义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并针对艺术设计师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案例分析和探讨。
学习内容第一章设计形态语义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设计形态语义学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学科内涵等基本内容,让学生对该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章设计形态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设计形态语义学的理论模型、符号分类、符号组合规律等基本内容,让学生对设计形态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章艺术形态语义概述本章主要介绍艺术形态语义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发展历程、概念内涵等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艺术形态语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第四章视觉元素在艺术形态语义中的应用本章主要介绍设计视觉元素在艺术形态语义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点、线、面、形状、纹理、颜色、空间关系等,让学生了解视觉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第五章形式语法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本章主要介绍形式语法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视觉规律、知觉原则、视区、构图原理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形式语法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第六章颜色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本章主要介绍颜色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基本颜色、颜色特点、色彩环境与情感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颜色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创作应用。
第七章视觉对比原理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本章主要介绍视觉对比原理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色彩对比、大小对比、形状对比、位置对比、方向对比、重复与变化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视觉对比原理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形式语义学

形式语义学形式语义学是程序设计理论的组成部分。
以数学为工具,运用符号和公式,严格地定义程序设计语言的语义,使语义形式化。
程序设计理论的组成部分。
它以数学为工具,运用符号和公式,严格地定义程序设计语言的语义,使语义形式化,故称形式语义学。
程序设计语言是用来和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并控制其工作的人工语言。
作为语言,人工语言和自然语言(如汉语、英语等)一样,有其语法、语义和语用范畴。
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是指程序的组成规则,语义是指程序的含义;对于语用则说法不一,大致指程序的使用效果。
形成和历史为了正确、有效地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必须了解语言中各个成分的含义,并且要求计算机系统执行这些成分所产生的效果与其含义完全一致。
程序设计语言的语义通常是由设计者用一种自然语言非形式地解释的,实施者和使用者依据各自的理解实现和使用这种语言。
但是,使用自然语言和非形式的方法解释语义,容易产生歧义现象,造成语言设计者、用户和实施者对语义的不同理解,影响语言的正确实施和有效使用。
程序设计语言中的过程调用语句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人们发现对过程调用语句的非形式的解释可能导致各种不同的理解,产生多种不同的效果。
人们对语义精确解释的要求产生了形式语义学,形式语义学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期,在程序设计语言ALGOL60的设计中,第一次明确区分了语言的语法和语义,并使用巴科斯-瑙尔范式成功地实现了语法的形式描述。
语法的形式化大大推动了语义形式化的研究,围绕ALGOL60的语义出现了形式语义学早期的研究热潮。
美国斯坦福大学J.麦克阿瑟于1962年系统地论述了程序设计语言语义形式化的重要性,以及它同程序的正确性、语言的正确实施等的关系,并提出在形式语义学研究中使用抽象语法和状态向量等方法。
内容通常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是规定程序组成方法的一些规则,称为具体语法,但在定义程序的语义时,必须首先识别给定的程序,分析程序的语法结构。
因此,在形式语义学中使用一种讨论程序分解的语法规则,这种语法称作抽象语法。
程序设计语言的形式语义学

Why formal semantics?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semantics is formal, systematic and machine-independent to provide
1. The user with an unambiguous description of the effect of a program, e.g., assignment in Pascal is described as:
user
implement properly transferable reusable
use correctly
Why formal semantics?(cont.2)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be formal to provide sound reasoning support about programs. ┇
introduction, Jone Wiley & Sons, 1992.
(http://www.daimi.au.dk/~hrn) 屈延文,形式语义学基础与形式说明,科学出
版社,1989。 陆汝钤,计算机语言的形式语义学,科学出版
社,1992。 陈意云,形式语义学基础,中国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4
What is formal semantics?(cont.)
A formal semantics of a program language is a subject on giving meanings rigorously to the constructs in the language with mathematical tools. 以数学为工具严格地解释程序设计语言的 语义的学问。
程序设计语言的形式语义

程序设计语言的形式语义形式语义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描述程序设计语言中程序的含义和行为。
形式语义是一种精确的数学方法,通过定义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则,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形式语义可以分为静态语义和动态语义两个方面。
静态语义主要关注程序的类型检查和变量的作用域规则,它通过一系列规则来判断程序是否满足语法要求和类型约束,从而确保程序的合法性。
动态语义则描述了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行为和结果,它通过一系列规则来定义程序的执行步骤和语义含义。
在形式语义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操作语义和公理语义。
操作语义通过定义一系列的转换规则来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它使用状态转换和语义规则来说明程序的语义含义。
公理语义则通过一系列的公理和推理规则来描述程序的语义,它使用公理和推理规则来推导程序的含义和行为。
在操作语义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结构操作语义和语言操作语义。
结构操作语义是一种基于程序的结构和语句的执行顺序来描述程序的语义,它通过定义一系列的转换规则来说明程序的执行过程。
语言操作语义则是一种基于程序的语言特性和语句的语义含义来描述程序的语义,它通过定义一系列的语义规则和语义函数来说明程序的含义和行为。
在公理语义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公理化语义和推理规则。
公理化语义是一种基于逻辑公理和推理规则来描述程序的语义,它使用公理和推理规则来推导程序的含义和行为。
推理规则则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和证明方法来描述程序的语义,它使用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来推导程序的语义含义和行为。
除了操作语义和公理语义,形式语义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方法,如轨迹语义和模型检测。
轨迹语义是一种基于程序的执行轨迹和状态变化来描述程序的语义,它使用轨迹和状态变化来说明程序的含义和行为。
模型检测则是一种基于模型和属性规约来描述程序的语义,它使用模型和属性规约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形式语义是程序设计语言中描述程序含义和行为的一种精确的数学方法。
设计语义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该课程为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层面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一起可以加深学生对设计的人文特性的理解,同时该课程也是一种设计方法,一种从符号学、传播学的角度对人与产品的沟通进行设计的方法。
该课程将围绕人对产品的交流的角度对语义学进行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对设计较深层面内容加深理解,并学习一定的设计方法。
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够关注产品设计的人文特性,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亲和力。
2.设计思路:该课程根据教学计划中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能力提升的理念下开设的课程,是基于学生对设计的基本技能与基础理论的学习之后,对设计素养的提升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型学习,该课程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设计文化、设计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对设计进行思考与探索,适合高年级学生对设计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索。
课程内容编排:该课程内容设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功能性语义与情感性语义为主线,设计方法为重点,结合学生对现实世界和该阶段对设计的理解程度,从深度和广度进行合理分布。
主要有四部分构成:(1)产品的语言和语义的构成;(2)设计中的指示性语义;(3)设计中的情感性语义;(4)用语义学的方法进行设计。
其中第一部分将学生引入设计语义学的领域;第二和第三部分是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结- 4 -合人体工学、消费心理等角度将不同的设计语言与产品的功能与情感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第四部分也是该课程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对语义设计方法的运用。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是基础课程设置后在一个设计方向上深入研究型课程,先修课程所培养的学生的设计理解能力与设计表达能力是该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该课程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与研究方向的选择能够起到引导作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通过产品的语义去体现设计的文化,理解文化的深层含义,培养较强的观察力和体验能力,理解符号学理论对设计的帮助作用,同时,能够把设计文化、设计心理学、人体工学等知识进行一定的融会贯通,更深入的对设计专业进行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博士研究生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博士研究生课程专业名称:系统分析与集成课程编号:B0112010711003 课程名称: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课程英文名称:Nonlinear Control-System Theory and Application学分: 3 周学时总学时:54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 反馈系统分析(包括绝对稳定性,小增益定理,描写函数方法)2. 反馈线性化(包括输入-状态线性化,输入-输出线性化,状态反馈控制)、3. 微分几何方法(包括微分几何工具,输入-输出线性化,输入-状态线性化4. Lyapunov设计方法5. Backstepping方法6. 滑模控制7. 自适应控制。
基本要求:要求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巧。
考核方式及要求:笔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线性系统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 Hassan K. Khalil:《Nonlinear System (Second edition)》。
填写人:陈树中教授审核人:顾国庆教授课程编号:B0112010711004 课程名称:分布计算与分布式系统课程英文名称:Systems and Architecture of Distributed Databases学分: 3 周学时总学时:54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讨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原理,技术和系统结构。
在第一部分,介绍DBMS的主要成分。
第二部分介绍经典的分布数据库系统理论和系统。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Internet/Intranet时代的分布数据库理论和系统。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技术有全面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数据库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周龙骧等:《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技术》,科学出版社,19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形式语义学
英文名称:The Formal Semantics of Program
一、课内学时: 32 学分: 2
二、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预修课程;
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
四、教学目的:
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系统研发人才的要求,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有必要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程序形式语义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两个必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形式语法和形式语义。
本课程的内容是程序设计理论的组成部分,它以数学为工具,利用符号和公式,精确地定义和解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语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计算机语言的形式语义学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形式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重要结论,并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热点,为以后的研究做好准备。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此外还包括25%的实验内容(基于Hoare公理化方法的公理语义证明)。
六、教学主要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
1 语义、真值与逻辑
1.1 命题、句义和话语义
1.2 句义的信息类型
1.3 程序形式语义学的研究范围、
1.4 逻辑在语义研究中的地位
2 指称语义
2.1 指称语义的基础
2.2 存储语义
2.3 环境语义
2.4 命令语义
2.5 指称语义举例
3 操作语义
3.1 程序的结构化操作语义与属性文法
3.2 施用表达式的机器计算
4 公理语义
4.1 Hoare公理系统
4.2 Dijkstra的最弱前置条件
4.3 Martin-Lof类型论
4.4 程序正确性证明方法
5 并发程序设计语言的语义
5.1 并发系统
5.2 并发程序设计语言及其指称语义和公理语义
5.3 通讯顺序进程及其操作语义
6 辅助性形式语义描述实例应用
7 基于Hoare公理化方法的公理语义证明实验
7.1 Hoare公理化规则的编程实现
7.2 待证程序的语义性质P(前置条件)和Q(后置条件)的描述
7.3 逻辑式的推导和验证
要求学生查阅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并阅读参考文献,做好课程的技术讨论环节。
七、参考书及学生必读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书目:
1.《程序设计语言理论基础》,许满武等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2.《程序设计语言的形式语义》,宋国新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3.《形式语义学的稳定论域理论》,陈仪香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学生必读参考书籍:
1.《程序设计方法学》,李传湘著.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
2.
八、大纲撰写人:张琨
九、任课教师:张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