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试题汇编
2017-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考题及答案汇集

2017-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考题及答案汇集一、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操曰:“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曰:“十倍于昱,”操曰:“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昱曰:“徐成虽在彼,丞相要用,召来不难。
”操曰:“安得彼来归?”昱曰:“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
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师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
”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
【乙】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
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
主公宜若留之,切勿放去。
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
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
”玄德曰:“不可。
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
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众皆感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1. 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作者(人名)(1分)22. 依据选文[甲]说明曹操想要“召来”徐庶的原因。
(2分)23. 由【甲】【乙】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曹操和刘备在品性上有什么不同?(2分)答案:24、三国演义(0.5分)罗贯中(0.5分)25、(1)徐庶之才十倍于昱(1分)。
(2)若归于刘备,羽翼成矣(1分)评分标准:引用原文或填写概括内容均可。
26、(1)曹操利用徐庶之孝待其母,召其归之,可见曹操品性奸诈虚伪,但也有爱惜人才的一面。
(1分)(2)刘备通过反对孙乾留元直一事,反映出刘备“仁义”,通过讲究“仁义”来留住人才。
(1分)二、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题。
(1)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A.《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也留下了不少英雄名言。
如:“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土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2.下列故事情节与曹操无关的一项是()A. 割发代首错杀吕伯奢B. 马跃檀溪水淹七军C. 煮酒论英雄劝降关羽D. 祢衡之死许田打猎3.下列战役不是诸葛亮参与指挥取得胜利的是()A.火烧博望坡B.火烧新野C.火烧赤壁D.火烧连营七百里4.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了他的忠B.“斩颜良、诛文丑”表现了他的勇C. “水淹七军”表现了他的谋D.“单刀赴会”中他把吕蒙作为人质表现了他胆识过人。
5.下列选项中对刘备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野自身难保时,因舍弃不下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坚持携民渡江。
可见其“仁”。
B.两个结义兄弟遇难后内心悲伤,并成功为他们报仇。
可见其“义”。
C.“三英战吕布”中可见其“勇”。
D.“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赵云单骑救主后,刘备摔阿斗,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
6.下列选项中对“夷陵之战”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张飞被杀之仇,亲率大军攻吴。
B.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用以逸待劳的方法,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C.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火烧连营,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D. 幸亏赵云救驾,刘备才逃到白帝城。
一病不起,后亡故于白帝城。
7.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B.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败走麦城、过关斩将、华容道释曹操、千里走单骑。
C.“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写的人物是关羽,“汉相”指的是曹操,所寻之“兄”是刘备。
D.关羽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夺得了战略要地——瓦口隘。
8.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借得东南风之后,周瑜大喜过望,为诸葛亮请功,并大宴君臣,至夜方才散去。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本文档收集了中考语文中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真题汇编,旨在帮助同学们熟悉中考试题形式,掌握中考考点,提高语文阅读与解析能力。
阅读理解例题(1) 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中,“罗贯中”之名的意义是什么?(1分)A.表明作者是贯通古今、渊博博学的人物B.表示作者是活跃于唐代的著名学者C.说明作者的先祖曾入仕任官D.说明作者性格刚强,以明确的目标奋勇前进真题(1) “程昱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了刘备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2)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曹操得曹丕而失天下。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曹操失去了天下?(4分)题意分析例题(1) 题干提到《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为“罗贯中”,要求学生解释其意义。
选项中,只有A符合实际情况,故选择A。
真题(1) 题干要求学生根据“程昱三顾茅庐”的故事,推断出刘备的性格特点。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三顾茅庐”故事传达的“仁义之师”的思想内涵。
(2) 题干要求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导致曹操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曹操和曹丕的关系,考虑曹丕的出现给曹操带来了什么影响。
实用技巧- 平时要多读书,尤其是名著,这有利于增加词汇量并且有助于理解文章。
- 考试时,应该先阅读题干,明确考点和考查方式,分析文章中与之相关的部分,再对选项进行分析,最后做出答案。
- 题目中经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等,学生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通过阅读这些中考语文的真题和分析,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备战中考,取得好成绩!。
中考四大名著阅读练习题——《三国演义》含答案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
体裁:《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主要内容: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练习题一、单选题1.献连环计火烧赤壁的是谁?(C)A.诸葛亮B.郭嘉C.庞统D.曹操2.曹操在哪场战役中大败袁绍?(A)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讨伐董卓D.合肥之战3.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得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谁? (A)A.吕布B.魏延C.孙权D.孙策4.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什么?(D)A.美女B.金银C.奴役D.赤兔马5.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A)A.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B.士可杀不可辱C.如果今天不杀了我,你会后悔的D.快杀了我吧6.“垂手过膝,目能顾其耳。
”描写的是谁?(B)A.庞统B.刘备C.伊籍D.诸葛亮7.被尊为“中国武圣”的英雄是(C)A.马超B.赵云C.关羽D.吕布8.刘关张三人出场时(C)最有钱。
A.刘备B.关羽C.张飞D.无法确定9.煮酒论英雄时他们看到了(C)的自然现象。
A.台风B.沙尘暴C.龙卷风D.彩虹10.官渡之战中(D )投靠曹操而使曹操获得了胜利。
A.高览B.荀彧C.荀攸D.许攸11.“割发代首”的人是(B)。
A.刘备B.曹操C.张飞D.诸葛亮12.“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C)A.刘备张飞B.诸葛亮周瑜C.曹操刘备D.赵云关羽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谁说的?( C)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1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B )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孙权15.刘备三顾茅庐,请谁出山辅佐他?( C )A.许攸B.鲁肃C.诸葛亮D.杨修16.赤壁之战时,周瑜曾经和哪位大将使用“苦肉计”:( D )A.程普B.吕蒙C.黄忠D.黄盖17.在赤壁之战中,是谁听取庞统的连环计,导致所有战船被烧?( B )A.孙权B.曹操C.刘备D.周瑜18.张飞在长坂坡吓死谁?( B )A.关羽B.夏侯杰C.曹仁D.吕布19. 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A )A.黄盖B.许诸C.典伟D.王允20. 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B )A.长坂坡B.五丈原C.新野D.街亭21.王允通过谁使董卓与吕布反目?(C )A、曹操B、袁绍C、貂蝉D、孙尚香22.庞统殒命何处?(B )A、白门楼B、落凤坡C、三江口D、铜雀台23.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A )A、徐庶B、赵云C、曹仁D、蔡瑁24.官渡之战中是谁离开袁绍改投曹操使得曹操扭转战局?(D )A、荀攸B、贾诩C、曹洪D、许攸25.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属下哪位将军单骑救幼主?(C )A、马超B、魏延C、赵云D、黄忠26.谁大闹长坂坡?(C )A、赵云B、吕布C、张飞D、甘宁27.谁前往东吴单刀赴会平安而返?(C )A、赵云B、鲁肃C、关羽D、姜维28.马谡失守何处?(B )A、汉中B、街亭C、公安D、荆州29.木牛流马是谁制造的?(C )A、司马懿B、曹真C、诸葛亮D、姜维30.曹操为何发兵徐州攻打陶谦?(D )A、报杀兄之仇B、报杀妻之仇C、报杀子之仇D、报杀父之仇31.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关羽兵败,退守何处?(A )A、麦城B、襄阳C、江夏D、公安32.脑后有反骨的是谁?(A )A、魏延B、董卓C、袁绍D、曹操33.孔明死后,蜀军用孔明的木人像惊走了谁?(B )A、陆逊B、司马懿C、鲁肃D、孟获34.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的是谁?(C )A、司马懿B、许攸C、陆逊D、吕蒙35.布下八阵图以退吴军的是谁?(D )A、徐庶B、庞统C、郭嘉D、诸葛亮、36.姜维兵败何处?(C )A、三江口B、上方谷C、牛头山D、玉泉山37.诸葛亮派往东吴劝孙权退兵的是?(C )A、马超B、孟获C、邓芝D、蒋干38.蛮王孟获共被诸葛亮擒获几次?(C )A、五B、九C、七D、八39.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大破藤甲军?(A )A、火烧B、水淹C、落石D、滚木40.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使得司马仲达退兵?(D )A、反间计B、苦肉计C、离间计D、空城计二、填空题。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2.下列故事情节与曹操无关的一项是()A. 割发代首错杀吕伯奢B. 马跃檀溪水淹七军C. 煮酒论英雄劝降关羽D. 祢衡之死许田打猎3.下列战役不是诸葛亮参与指挥取得胜利的是()A.火烧博望坡B.火烧新野C.火烧赤壁D.火烧连营七百里4.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了他的忠B.“斩颜良、诛文丑”表现了他的勇C. “水淹七军”表现了他的谋D.“单刀赴会”中他把吕蒙作为人质表现了他胆识过人。
5.下列选项中对刘备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野自身难保时,因舍弃不下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坚持携民渡江。
可见其“仁”。
B.两个结义兄弟遇难后内心悲伤,并成功为他们报仇。
可见其“义”。
C.“三英战吕布”中可见其“勇”。
D.“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赵云单骑救主后,刘备摔阿斗,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
6.下列选项中对“夷陵之战”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张飞被杀之仇,亲率大军攻吴。
B.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用以逸待劳的方法,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C.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火烧连营,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D. 幸亏赵云救驾,刘备才逃到白帝城。
一病不起,后亡故于白帝城。
7.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B.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败走麦城、过关斩将、华容道释曹操、千里走单骑。
C.“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写的人物是关羽,“汉相”指的是曹操,所寻之“兄”是刘备。
D.关羽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夺得了战略要地——瓦口隘。
8.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借得东南风之后,周瑜大喜过望,为诸葛亮请功,并大宴君臣,至夜方才散去。
最新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试题汇编

2017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试题汇编Llt321007.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后回答问题。
(4分)答案:7.(共4分)(1)(共2分)答案:①华容道义释曹操(1分)②关羽(1分)(2)(2分)答案示例:我今日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
五关斩将之时,将军还能记否?9.“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是清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赞誉,小说中,下列哪个人物也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请说说你的具体理由。
(3分)A.赵云 B.吕布 C.诸葛亮 D.刘备(1)选择:。
(2)理由:。
9. A.赵云: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赵云奋不顾身,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单骑在长坂坡曹军中七进七出,救出刘备之子阿斗.)C.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义,诸葛亮殚精竭虑,南征北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不屈不挠,抱恨死于五丈原。
D. 刘备:为了维护兄弟情义给关于报仇,刘备不顾一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摆七百里长蛇阵发动夷陵之战),大败于东吴陆逊,病死白帝城。
【2017 延庆期末】(2)《三国演义》中蜀国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其中一个大将,曾经“桃园结义薄云天,偃月青龙刀刃寒。
一骑绝尘走千里,五关斩将震坤乾”;还有一个白马长枪的大将,曾经在长坂坡曹营中七进七出勇救阿斗。
(3)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足智多谋,作战善于用火,请写出他以火破敌的两个战例,;还有一个军师曾经给曹操献“连环计”,名气和诸葛亮相仿的人是,可惜英年早逝。
《水浒传》中和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作用类似的人物是。
答案:(2)关羽关云长赵云赵子龙(只写名或字不扣分)(3)火烧(博望坡新野赤壁藤甲军上方谷)庞统吴用(每空1分,共10分)。
【2017 昌平期末】10.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
(共4分)(1)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①这一精彩片断。
在整个论辩过程中,诸葛亮面对众人,展现了他②的一面。
在后续的情节中,诸葛亮最终说服了③,使其与刘备联盟共抗曹操。
三国演义中考题(含答案)

三国演义中考题(含答案)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三国演义的考题及其答案。
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 答案:罗贯中
2. 三国演义中的三个主要国家是哪三个?
- 答案:魏国、蜀国和吴国
3.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刘备是哪个国家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 答案:刘备是蜀国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4.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曹操是哪个国家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 答案:曹操是魏国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5.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孙权是哪个国家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 答案:孙权是吴国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6. 三国演义中的三个主要英雄是谁?
- 答案:刘备、关羽和张飞
7.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反派人物是谁?
- 答案:曹操
8.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是谁?
- 答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
9.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赤壁之战是谁与谁之间的战争?
- 答案: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刘备联军对抗东吴的战争
10.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分裂事件是什么?
- 答案:三国时期的主要分裂事件是董卓之乱
以上是关于三国演义的一些考题及其答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真题专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真题专练一、选择题1.(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列对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语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
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
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
”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
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须臾,血流盈盆。
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
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
君侯真天神也!”A.文中的“公”“君侯”都是指关羽。
他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
B.文中的“佗”指神医华佗,他被曹操陷害而死,所著的《青囊书》失传。
C.“悉悉有声”“皆掩面失色”从侧面突显了“佗”医术高超,令众将佩服。
D.“大笑而起”中的“笑”“起”,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公”的神威。
2.(2020·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题。
下列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计,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是他作为足智多谋化身的集中展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表态正是他作为忠臣形象的真实写照。
B.和诸葛亮类似,梁山泊军师吴用则是《水浒传》中的“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梁山泊十面埋伏,都是吴学究运筹惟幄、善谋智取的著名战例。
C.在《西游记》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几个神魔人物形象中,猪八戒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一个。
他既有贪吃懒做还好进谗言的缺点,也有善良憨厚又率真乐观的优点。
D.与猪八戒具有喜剧色彩形象相类似,《红楼梦》中最接地气的人物则是三进贾府的乡下老太婆刘姥姥。
她贫穷卑微而谙于世故,精明圆滑而善于讨好,语言粗俗别具一格,自嘲取乐甘做笑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试题汇编7.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后回答问题。
(4分)答案:7.(共4分)(1)(共2分)答案:①华容道义释曹操(1分)②关羽(1分)(2)(2分)答案示例:我今日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
五关斩将之时,将军还能记否?9.“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是清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赞誉,小说中,下列哪个人物也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请说说你的具体理由。
(3分)A.赵云 B.吕布 C.诸葛亮 D.刘备(1)选择:。
(2)理由:。
9. A.赵云: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赵云奋不顾身,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单骑在长坂坡曹军中七进七出,救出刘备之子阿斗.)C.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义,诸葛亮殚精竭虑,南征北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不屈不挠,抱恨死于五丈原。
D. 刘备:为了维护兄弟情义给关于报仇,刘备不顾一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摆七百里长蛇阵发动夷陵之战),大败于东吴陆逊,病死白帝城。
【2017 延庆期末】(2)《三国演义》中蜀国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其中一个大将,曾经“桃园结义薄云天,偃月青龙刀刃寒。
一骑绝尘走千里,五关斩将震坤乾”;还有一个白马长枪的大将,曾经在长坂坡曹营中七进七出勇救阿斗。
(3)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足智多谋,作战善于用火,请写出他以火破敌的两个战例,;还有一个军师曾经给曹操献“连环计”,名气和诸葛亮相仿的人是,可惜英年早逝。
《水浒传》中和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作用类似的人物是。
答案:(2)关羽关云长赵云赵子龙(只写名或字不扣分)(3)火烧(博望坡新野赤壁藤甲军上方谷)庞统吴用(每空1分,共10分)。
【2017 昌平期末】10.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
(共4分)(1)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①这一精彩片断。
在整个论辩过程中,诸葛亮面对众人,展现了他②的一面。
在后续的情节中,诸葛亮最终说服了③,使其与刘备联盟共抗曹操。
(3分)(2)根据前8幅画的内容,为第9幅画补写一句话。
(1分)答:10.答案示例:(1)①诸葛亮舌战群儒②机敏智慧(有超人胆识、足智多谋等)③孙权(2)对答如流,侃侃而谈(共4分,每处1分)【2017 密云期末】13. 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第(1)-(3)题。
(6分)(1)上面的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故事叫__①__,这个故事发生在刘备__②__之后。
(2分)(2)根据前面各幅画的内容,为第12幅画补写一句话。
(1分)(3)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有什么特点?请再举出两个有关诸葛亮用兵的经典故事。
(3分)答案:13.答案示例:(6分)(1)(2分,每空1分)①七擒孟获②白帝城托孤(2)(1分)丞相天威,孟获心服口服,永不再反了。
(3)(3分,每空1分)诸葛亮极富智慧和战略眼光,做事谨慎特别注重取信于民;草船借箭、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空城计等【2017 朝阳期末】7.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回答问题。
(共9分)(1)上面的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故事叫__①__,这个故事发生在刘备__②__之后。
(2分)(2)根据前面各幅画的内容,为第12幅画补写一句话。
(1分)(3)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有什么特点?请再举出两个有关诸葛亮用兵的经典故事。
(3分)答案:13.答案示例:(6分)(1)(2分,每空1分)①七擒孟获②白帝城托孤(2)(1分)丞相天威,孟获心服口服,永不再反了。
(3)(3分,每空1分)诸葛亮极富智慧和战略眼光,做事谨慎特别注重取信于民;草船借箭、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空城计等【2017 朝阳期末】7.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回答问题。
(共9分)(1)连环画讲的是关羽的故事。
在鲁肃和关羽的交谈中,鲁肃一步步地追问,而关羽侃侃而谈,轻描淡写地化解了鲁肃的责问,也讲清楚了不归还荆州的原因。
从中可以看出关羽的特点。
(2分)(2)根据前后连环画的内容,补全第6幅中鲁肃的话。
(3分)答:(3)荆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战略要地,曹操、刘备、孙权对荆州都是势在必得。
他们围绕荆州发动了大大小小的战役,如。
荆州因此闻名遐迩,随之产生了很多与荆州有关的成语、歇后语等,如。
(2分)12.(1)(2分)单刀赴会机智(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近即可)(2)(3分)有件事要对君侯讲,过去刘皇叔借荆州,要我在吴侯面前担保,约定取西川后归还。
现西川已得,但荆州还不归还,不要不讲信用!”(评分说明:内容2分、表达1分,意近即可)(3)(2分)答案示例:赤壁之战大意失荆州10.下面两组名著阅读题,请任选一组,完成相应的题目。
(4分)第一组甲却说A在山东,闻知车驾已还洛阳,聚谋士商议。
荀彧进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
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 A大喜。
(选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乙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
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
”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
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
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
”(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1)甲段中谋士荀彧的这一计谋被称为“①”,A ②(人名)常借此计谋使自己“出师有名”。
(2分)(2)乙段中徐庶所说的“奇士”是指③,刘备为了得到这位“奇士”,曾经④(情节),其爱才、敬才的举动为后人所称道。
(2分)第二组甲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乙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
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
”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1)甲段中石猿话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出自我国儒家经典《①》。
众猴尊称石猿为王,可以体现出他们②的特点。
(2分)(2)阅读乙段师徒二人的对话,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
(2分)孙悟空因③(情节)而被如来佛祖惩罚,他所说的“恩”指的是④。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答案:10.第一组:(1)①挟(或“迎”)天子以令诸侯②曹操(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2)③诸葛亮④三顾茅庐(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第二组:(1)①《论语•为政》②守信(或“诚信”)(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2)③大闹天宫④示例:唐僧揭去如来佛祖贴在五行山顶的金字压帖,救出压在山下的孙悟空。
(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2016 朝阳一模】4.阅读连环画,完成第(1)-(4)题。
(共8分)(1)结合连环画的内容,推断A处的人物是。
(2分)(2)阅读第9幅画,简要写出当年曹操后代“将军”的事例。
(2分)(3) 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曹操是在战败之后落荒而逃的。
(只填序号)(2分)A.官渡之战B.夷陵之战C.赤壁之战D.徐州之战(4) “批评”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用简洁的语言在文中空白处写上点评或注解的内容,表达自己阅读时的体会和思考。
毛宗岗对曹操的“三笑一哭”批注道:“宜哭反笑,宜笑反哭,奸雄哭笑,与众不同”。
请你结合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了解,谈谈如此批注的依据。
(2分)答:答案:4.(1)答案:关羽(关云长)(2分)(2)答案示例一:曹操擒而不杀关羽,反而待为上宾,赐予赤兔马。
答案示例二:曹操擒关羽后许关羽高管爵位,上马金下马银。
(2分)(3)答案:B(2分)(4)答案示例一:败走途中遇险,曹操三次大笑,掩饰了内心恐惧,也稳定了军心,足见其心智与众不同。
答案示例二:路遇关羽拦截,曹操自知有望脱险。
本应高兴而笑,却故意泪流满面,谈起旧事,果然让重义的关羽念恩放行。
【2016 怀柔一模】1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⑴-⑶题。
(6分)⑴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这是情节,这一情节是因为马谡而起。
(2分)⑵结合前后连环画内容,为第四幅补上一段合适的文字。
(2分)答:________⑶诸葛亮向来以谨慎多谋而被后世称为“智绝”,这一情节我们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他的治军风格,这与《出师表》中他给后主提的建议是一致的。
(可用《出师表》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2分)1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⑴-⑵。
(4分)【甲】当我稍微跑远野人自相残杀的现场后,我还是心有余悸,呆呆地站在原地好一会儿,后来,我慢慢恢复过来,使双手张开仰望天空,内心怀抱着最真挚的情感,满含泪水,感慨着:我的境况远远称不上是最糟糕不幸的,。
【乙】又有一条船遇到了和我以前一样的情况,看到这种情景,我内心产生出一种无法言明的,强烈的愿望。
因此我突然脱口说道:“啊!哪怕有一两个,甚至是一个人能从这条船上逃出来,跑到我这儿来,跑到我这座小岛来,该有多好!”在人类的情感里,常常会存在着某些神秘的、令人激动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
⑴这两段文字,选自①,作者是②。
⑵把最符合名著内容的语句,分别填到【甲】和【乙】两段文字的空白处。
(只填序号)A. 某种看得见的目标,并会推动着我们的灵魂不断向那个目标前进,努力就会实现目标。
B. 一种动力,以我的脾气,一旦决定一件事情,不成功就绝不会放手。
C.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处境同处境更糟的人相比,就会对生活心怀感恩,而不会怨天尤人。
答案:11.(6分)⑴(2分)孔明挥泪斩马谡;失街亭⑵(2分)从前孙武所以能打胜仗,就是由于执法严明的缘故,目前战事方起,如果军纪废弛,那还能讨贼吗?(能联系“严明军法”来写即可)⑶(2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有严明赏罚的意思就可以12.(4分)⑴①《鲁宾逊漂流记》②笛福;⑵【甲】C 【乙】A【2016 燕山毕业】7.名著阅读(6分)(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和数字“三”有关的情节,如“宴桃园豪杰三结义”、“陶恭祖三让徐州”等。
你还能再写出两个吗?①、②。
有后人评价《三国演义》时说作品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它指的是③。
(4分)(2)脸谱是指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它的作用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各种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