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植被概况

合集下载

我国的植被类型

我国的植被类型

我国的植被类型我国的植被类型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多种类型。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森林是我国最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华东地区。

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了21.66%,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森林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等。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而混交林则分布在西南地区。

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

草原是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

我国的草原面积广阔,被誉为“东方的大草原”。

草原有助于保护水源和土壤,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的草原类型有草甸草原、草原草甸和荒漠草原等。

草原植被丰富,草类植物和灌木居多,生物多样性较高,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沙漠是我国的特色植被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我国的沙漠面积较大,占全国总面积的近15%。

沙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少,适应干旱和高温的能力强。

沙漠的植物主要有沙蒿、沙柳、沙橐吾等,它们具有耐旱、耐寒的特点。

沙漠地区的植被对于固定沙丘、防止风沙侵袭具有重要的作用。

湿地是我国独特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

我国是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达到了3360万公顷。

湿地植被种类繁多,包括芦苇、莲藕、水稻等。

湿地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也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

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

不同的植被类型在不同地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我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我们应该加强植被保护,促进植被恢复,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高寒草原
分布区域
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四 川西部等地区。
植被特点
高寒草原由适应高寒环境的草本植物组成,以高山草甸和草甸草原 为主,植物群落的生长和演替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较大。
生态功能
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防止水土流 失、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
热带荒漠
01
分布区域
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份的热带沙漠和戈壁地带。
02
植被特点
热带荒漠的植被以热带旱生植物为主,如仙人掌、霸王鞭等。这些植物
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和储水能力,能够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中生存。
03
生态环境
热带荒漠的生态环境同样十分恶劣,降雨量极少,气候炎热干燥,地表
生态环境
生长在亚热带气候区,土壤主要为红壤和黄壤。
03
草原植被类型
温带草原
分布区域
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 新疆、青海、甘肃等省份。
植被特点
温带草原由耐寒的草本植物组成,通常以针茅、羊茅、碱草等草种 为主,草原植物群落的生长和演替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
生态功能
温带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提供生态服务等多种功能。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目录
• 中国植被概述 • 森林植被类型 • 草原植被类型 • 荒漠植被类型 • 水生植被类型
01
中国植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植被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 群落的统称,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和地理分布 ,可以将植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区相关习题含答案剖析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区相关习题含答案剖析

第十一章《华东旅游区》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华东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2、掌握华东旅游区主要游览地概况及旅游线路3、掌握华东旅游区重点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旅欧资源特点二、知识点梳理1.华东旅游区位于我国东部,包括市、省、省、省、省等四省一市,总面积51.7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5亿。

2.华东旅游区的地形是以平原及平原、平原、丘陵、丘陵及山地为主,区内平原大都是而成。

3.华东旅游区大部分地区属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是本区的气候特点。

4.华东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旅游区中名山胜水集中之地,最为著名的有以雄伟、险峻、奇特、壮观著称于世的;有号称“东南第一山”的;有挺拔、秀丽的;有以“奇”、“秀”闻名的浙东名山;有被称为“海天佛国”的。

此外还有山、山、山、山、山、山等名山。

5.华东旅游区有24个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上海市简称,是我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位于长江入海口,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气候。

7.上海的城市建筑群享有“”之誉,尤其是“万国建筑”的,已成为国内外游客慕名向往之地。

8.上海、上海于2007年5月8日被公布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9.位于上海市东南部豫园路老城隍庙,是具有明清两代园林建筑风格的江南名园之一,始建于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园主曾任四川布政使,为供其父亲养老,取名豫园。

10.是上海最为正规、完整的古刹,在中轴线上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经楼。

11.外滩位于黄浦江西岸,北自起,南至,全长约4 000 m,是上海的标志,是最具上海特征的景观。

12.浦东新区的范围是指以东,西南,以北,呈三角形的一块地区。

浦东新区共分为、、、、、、、等八个功能各异的区域。

13.浦东新区的是上海21世纪中央商务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汇集了、、、、等标志性都市景观,成为新的万国建筑群。

我国的植被类型

我国的植被类型

我国的植被类型我国的植被类型多样丰富,从北方的草原到南方的热带雨林,每一种植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以下将从北方的草原、中部的森林、西部的沙漠和南方的热带雨林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国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

北方的草原植被覆盖广阔,是我国最典型的植被类型之一。

在北方的大片平原上,草原尽头处,有着一望无际的绿色。

这里的植物以草为主,包括高大的禾本科植物和矮小的禾草科植物。

草原植被具有耐旱、耐寒、耐火的特点,适应了北方地区干燥和极端天气的环境。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为牛羊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中部地区的森林植被茂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木材资源。

这里的植被类型多样,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和高山地区,如松树、云杉等;落叶阔叶林分布在中部地区,如橡树、槐树等;常绿阔叶林则分布在南方,如柚子树、木棉树等。

森林植被的生态功能十分重要,能够保护水土,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并为人类提供休闲和旅游资源。

西部地区的沙漠植被稀疏,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

这里的植物适应了缺水和高温的环境,具有抗旱性强的特点。

沙漠中的植被主要包括耐旱的灌木、草本植物和一些沙生植物。

这些植物多为矮小且有刺,能够减少水分的散失,并防止沙尘暴的发生。

沙漠植被对于保持土壤稳定、防治沙漠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

南方的热带雨林植被茂盛,是我国最具生物多样性的植被类型之一。

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高大的树木、藤蔓、草本植物等。

热带雨林植被生长茂密,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这里的植物之间竞争激烈,但也相互依存,形成了丰富的食物链和生物圈。

热带雨林植被对于维持全球气候平衡、保护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的植被类型多样,每一种植被都有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草原、森林、沙漠和热带雨林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区的植被特点,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24
(三)森林特点
本区域内天然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森林 的比重很少,并且多为次生林,今后本区 应以恢复森林为主,并在已有基础上大力 发展经济林。在平原地区,目前,仅在村 庄、河岸、渠旁、路边有栽培的阔叶树, 常见的有槐、臭椿、刺槐、榆、毛白杨、 旱柳、梧桐、合欢、桑树等。今后应大力 发展平原林业,建立高标准的农田林网。
(三)森林特点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植被 长期受到人为活动的破坏,出现大面积的次 生性灌草丛。灌木中以荆条、酸枣为主,草 本则以黄背草和白羊草占优势。
在山区,垂直带谱依次为山地落叶阔叶林、 山地温性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针叶林 带主要是云、冷杉林,有时也有落叶松林, 以及由于针叶林破坏后出现的次生杨、桦林。
38
(3)南亚热带
南亚热带的典型植被为偏湿性的季风常绿 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m以上的丘陵。
优势种以壳斗科和樟科的热带性属、种及金 缕梅科、山茶科的种类为主。另外,在群落 中还掺杂有藤黄科、番荔枝科、桃金娘科、 大戟科、桑科、橄榄科、无患子科、楝科、 梧桐科、茜草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棕 榈科、竹亚科等种类。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十分复杂, 自然条件多样,所以,我国森林种 类很多,几乎有世界上所有的各种 森林类型;但是我国森林分布不均 匀,主要集中在东半部和西南部的 山地和丘陵。
中国植被分区
一、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五、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六、温带草原区域 七、温带荒漠区域 八、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6251300269l629102012515020003000600800mm本区域地带性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最主要的特征是由红松为主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一般称为红松阔叶混700900m323042301000mm639由于热量和降水不同而引起植物群落组成上的差异明显地反映出纬经向的变化

上海地理知识

上海地理知识

上海地理知识一、地理位置上海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东临东海,地理坐标为北纬30°40′~31°53′,东经120°51′~122°12′。

上海是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和“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

上海东临太平洋,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隔海相望,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上海陆地面积6340.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海上交通枢纽,是全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是国务院直属的超大城市,直接受中央政府领导。

二、地形地貌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是长江下游最后的一座大城市,地势平坦。

上海北部地势较高,南部地势较低,整体呈东西倾斜。

上海陆地海拔平均在4-5米之间,北部丘陵地带海拔20米左右,而南部平原地带海拔在2米以下。

上海市地形北高南低,中间为南北低平滨海平原,陆地高程平均在3米~4米之间,主要分为四个区域,即南北低平、黄浦河口前低洼地带,靠近东海和长江江底的浅海及滩涂。

上海市的滨海平原长期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地质构造变动影响,海拔较低的位于长江口前的滩涂区频繁受到了长江淤积物的堆积,构成了我国东部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滩涂地貌—“松花江口东北部滩涂地貌”。

三、气候特点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上海地处沿海地区,冬暖夏凉,温差明显。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上海的夏季一般温度在30℃以上,冬季则很少有零下的天气。

上海的气候变化较大,春秋季很短,夏季炎热潮湿而且长,所以冬季较为温和干燥。

此外,上海也是全国平均降水最多的城市之一,年均降水量约为1200毫米。

上海的气候是上海市区独特的季风气候,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双重影响,城市中短时降水较多。

夏季和秋季多台风影响。

四、水文地理上海的水文地理主要包括江河水系和湖泊水系两部分。

上海境内有长江、黄浦江、苏州河等河流。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上海最大的供水外源。

中国七大树种分布区

中国七大树种分布区

中国树种分布区概况中国树种分布区主要受水, 热条件限制, 反过来说中国树种的分布区可以反映各区的水, 热等自然环境. 参照吴征镒主编的<<中国植被>>(1980)分区, 将中国树种分布区区分为7个区. 树种分布区与行政区不一致.一.华北区本区范围北自沈阳, 东一线, 南至甘肃天水, 武都, 沿秦岭山分水岭, 伏牛山, 淮河主流, 安徽凤台, 蚌埠, 江苏江坝, 盐城至海滨. 西界由辽宁彰武, 阜新, 河北围场, 沿坝上南缘, 山西恒山北坡, 兴县, 过黄河进入陕西志丹, 吴堡, 安塞沿子午岭至天水, 约北纬32.30℃-42.30℃, 东经103.5-124.5℃. 本区从地形上明显分为丘陵, 平原和山地3部分。

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晴燥, 夏季酷热多雨. 年平均气温8-14.8℃, 由北向南递增, 沈阳年平均气温为7.8℃, 北京11.6℃, 河南驻马店14.8℃. 最低气温-20—30.5℃(沈阳); 年降水500-1000mm, 由东向西递减, 山东济南为723.7mm, 驻马店724.7mm, 西安584.4mm, 北京植物生长期为235天, 济南265天.本区树木种类丰富.据<<华北树木志>>记载, 有89科, 245属799种.本区以松属和栎属的树种为代表树种.(一)辽东, 胶东半岛丘陵区本区范围北以东北区南线为界, 东面海, 南至江苏连云港, 西界以辽河平原, 山东的平度, 五莲至连云港. 海拔高度200-500m.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辽东半岛年平均温度6-10℃, 年降水量达1000mm; 胶东半岛年平均温度10-15℃, 年降水量达900mm.树种以赤松和麻栎为代表. 它们是组成森林的主要树种. 还有蒙古栎, 栓皮栎和狍栎. 辽东半岛除与长白山有共同树种外, 还有许多喜暖性的亚热带树种, 如三桠乌药, 瓜木, 漆树, 盐肤木, 天女木兰等. 胶东半岛有野生山茶.本区引种树种很多, 有北美乔松, 日本黑松, 北美短叶松, 日本厚朴; 在山东烟台昆仑山引种的杉木和池杉均生长正常. 在山东胶南, 日照等地引种茶树, 梅和秕杷等.栽培果树主要有板栗, 日本板栗, 苹果, 梨等.(二)平原区包括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 本区主要是农业区, 天然植被都已破坏, 常见栽培树种有侧柏, 圆柏, 毛白杨, 小叶杨, 加杨, 旱柳, 垂柳, 榆, 槐, 刺槐, 臭椿, 香椿, 桑, 枣, 楸在南部有泡桐, 楝等.果树有枣, 苹果, 梨, 桃, 李, 樱桃, 葡萄等.(三)山区和丘陵区包括辽宁西部山地, 河北燕山山脉, 太行山脉, 山西吕梁山脉, 中条山脉, 山东沂蒙山区, 河南伏牛山脉及陕西秦岭北坡. 南北跨9个纬度, 东西跨15个经度, 海拔高度差异很大, 水热条件变化大. 华北的树木主要分布在这些山区. 为了叙述得清楚一点, 分下列3小区. 1.辽西, 晋, 冀山区和丘陵区包括辽宁西部山地的医巫闾山, 河北各山区, 山西阳城, 曲沃以北各山区. 河北小五台山海拔高2870m, 山西五台山海拔高3058m. 北京东灵山海拔高2303m. 区内年平均温度5-9℃, 年降水量500-700mm, 随着海拔高度变化, 树种垂直分布明显. 本区以油松和辽东栎为代表种.海拔800(1000)m以下, 针叶树种以油松, 侧柏为主, 阔叶树种有栓皮栎, 槲树, 槲栎, 黑弹朴, 大果榆, 栾树, 白蜡, 山杏, 荆条, 酸枣等. 本带下部多种植果树, 柿, 胡桃, 板栗, 山楂, 杏, 海棠, 梨, 苹果等.海拔800-1200m 有油松, 辽东栎, 大叶白蜡, 大果榆, 山桃, 槭属. 灌木有大花溲疏, 小花溲疏, 绣线菊和北五味子等.海拔1200-1600m有油松, 白桦, 黑检, 山杨, 胡桃楸, 蒙古椴, 糠椴, 山荆子, 榛, 毛榛和虎榛等, 树木种类很多.海拔1600-2500(2100)m有白扦, 青扦, 华北落叶松, 臭冷杉, 硕桦, 红桦和黄花柳等多种柳树.海拔2500(2100)m以上为亚高山草甸, 以草本植物为主, 灌木有锦鸡儿属和金露梅等. 2.山东泰山, 沂蒙山区包括平原以内的丘陵和山地. 泰山海拔高1524m. 年均温13.2℃, 临沂年降水量915.3mm. 树种以油松和麻栎为代表, 有许多树种与上区海拔800m以上相同. 如栓皮栎, 槲栎等. 但由于水热条件较好, 有许多喜温暖树种, 如枫杨, 黄檀, 山胡椒, 红果山胡椒, 三桠乌药, 白檀等等.引种树种有马尾松, 日本落叶松, 杉木, 三尖杉, 乌桕, 油桐, 茶等.3.晋南, 豫北, 秦岭北坡区范围北自太行山南端, 经山西阳城, 曲沃, 陕西铜川至甘肃的天水, 南至淮河主流, 伏牛山脉至秦岭北坡. 秦岭是本区内的最高山岭, 主峰太白山海拔高3767m. 年平均温度12℃, 年降水600-700mm, 随海拔高低而增减.本区以油松和半常绿的缰子栎为代表树种. 本区除具有华北区的树种外, 还有许多亚热带成分的树种, 如连香树, 领春木, 水青树, 杜仲, 漆树, 化香树, 枫香等.二. 东北区本区范围: 北自黑龙江漠河, 南至辽宁沈阳至丹东一线, 西至东北平原, 东至国境线, 约由北纬40.30℃-53.30℃, 分为4 个小区.(一)大兴安岭区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西北部, 海拔700-1100m, 最高海拔1529m. 年均温-2℃--5.6℃, 极端低温-52℃, 年降水量360-500mm, 无霜期90-100天, 气候寒冷干燥.主要树种是落叶松; 组成大面积落叶松林. 其次是樟子松, 山顶有偃松匐伏生长; 阔叶树种有白桦, 黑桦, 山杨和蒙古栎. 灌木有越橘, 笃斯越橘, 毛蒿豆等. 越橘称为北国红豆, 已作为饮料资源开发. 在大兴安岭北部漠河生长着少量西伯利亚红松.(二)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包括小兴安岭, 完达山脉, 张广才岭和长白山. 小兴安岭海拔500-700m. 张广才岭达1760m. 长白山达2691m . 水热条件比大兴安岭好, 年降水量500-800mm , 气候寒冷湿润. 植物生长期100-150天.据《黑龙江树木志》记载, 黑龙江省有木本植物41科, 94属332种. 主要以红松为代表树种, 与其混生的针叶树种有沙冷杉, 臭冷杉, 红皮云杉, 鱼鳞云杉, 落叶松和紫杉, 朝鲜崖柏, 阔叶树有蒙古栎, 白桦, 黑桦, 硕桦, 紫椴, 黄檗, 水曲柳, 胡桃楸, 五角枫, 大青杨, 香杨等. 灌木种类较多, 有刺参等, 在吉林珲春有野生玫瑰, 刺五加等.本区最高的山是长白山, 树种垂直分布明显, 分为5带.海拔250-550m, 一般都在城市边缘和居民点附近. 原生的红松阔叶混交林植被完全破坏, 现以落叶阔叶树为主, 以蒙古栎为代表树种, 其他有白桦, 黑桦, 黄檗, 水曲柳, 糠椴, 怀槐, 槭树, 柳树, 钻天杨等, 长白松(美人松)分布在二道白河是本区特有树种.海拔550-1150m在植被上属于红松阔叶混交林带. 以红松和蒙古栎为主, 树种较复杂, 针叶树还有沙冷杉, 臭冷杉, 紫杉, 阔叶树有水曲柳, 黄檗, 紫椴, 槭属等9种, 柳属种类很多. 海拔1150-1700m 为云,冷杉林带, 云杉属有鱼鳞云杉, 红皮云杉, 冷杉属主要是臭松. 在火烧迹地和皆伐迹地上有次生白桦林.海拔1700-2200m 为亚高山岳桦林带, 属于长白山的森林上限. 岳桦因长期适应高山风大的影响, 呈多主干的矮曲林. 还有偃松, 蓝靛果忍冬等.海拔2000-2691m 属高山冻原带, 由于山高风大, 气候寒冷, 乔木不能生长, 只有低矮小灌木, 主要种类不越橘, 圆叶柳, 牛皮杜鹃, 苞叶杜鹃等.三.蒙宁区本区范围包括东北平原以西, 大兴安岭南段, 华北区以北, 西界大致从内蒙古的阴山, 贺兰山至青海湖东缘. 另外还包括新疆北部天山地区. 地势较高, 辽阔坦荡. 区内有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 贺兰山, 六盘山. 气候寒冷干燥. 为温带草原区.(一)北部区大致为以呼和浩特南面的大黑河为界以北以东地区. 1月平均气温-10--20℃, 极端最低温为-30---40℃, 冬季长达5-7月, 年降水量100-450mm, 自东向西递减.全区以草本灌木为主, 常见灌木有锦鸡儿属, 沙冬青属, 胡枝子属, 绣线菊属, 沿河有柽柳, 胡杨等. 大兴安岭林区的树种与东北区大兴安岭近似,落叶松的主要树种. 樟子松自海拉尔沿伊敏河至红花尔基呈带状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地区植被概况周忠泽蒙仁宪( 葡;系一_厶 1丽i9)r摘要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从北向南大致属于暖温带落叶阏叶林区域、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阀叶混交林地带、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阏叶林地带、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通过对华东地区自然地理成因、气候和土壤状况的介绍,从不同生境角度分析了华东地区原生植被类型、狄生植被类型和人工栽培植被类型。

关键词华东区植被覆盖1 华东地区气候、土壤状况—一f ’l I ,I1.1 华东地区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气候、土壤状况该区域的南界经安徽省风台、蚌埠到江苏省的蒋坝、盐城后至黄海之滨,包括整个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的北部。

该区域主要为山东省,由于l临海,故气候为海洋性年平均温度为10~1 5℃,年平均降水量为600~900ram,年相对湿度达75 。

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平原为无石灰性浅色草甸土,沿海地区有小面积的滨海盐渍土。

1.2 华东地区的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的气候、土壤状况该地带位于北纬32。

~ 34。

,包括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

该地带气候总的特征为温暖湿润、四季寒暑分明。

年均温15~ 18"C,年降雨量750~ lO00mm,年相对湿度80 。

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和黄褐壤。

农业区多为水稻土,东部沿海一带有盐渍土。

1.3 华东地区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气候、土壤状况该地带位于北纬23 ~ 32。

,包括浙江省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江西全省,福建省的北部。

该地带气候总的特征为温暖而湿润。

年平均温度18~ l9℃,年降雨量l000~ 16001Tm'l,年相对湿度80 。

土壤主要为黄壤和红壤。

1.4 华东地区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的气候、土壤状况该地带位于北纬2 ~ 24。

,仅包括福建省南部。

气候总特征为河谷干热,山原暖湿夏长冬暖,雨量丰富。

年均温l9~21℃,年降雨量1500~ 2000mm,年相对湿度80 ,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

收稿日期:1995— 12— 20■_第4期周忠泽等:华东地区植被概况2 华东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2.1 原生性的植被类型2.1.1 多水生境中的植被类型芦苇沼泽是华东地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沼泽植被类型·属于禾草沼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各湖泊、池沼、洼淀周围及河流两岸滩地芦苇有发达的地下根茎·形成单优势群落,高1.5~4米,盖度70 ~ 90~/,-,。

常见的伴生种有:茭笋(zi “一伪r“)、水烛(Typha angustifolia)、狭叶甜茅(Gl~z rm slacutosa)、稗、水葱、蔗草(5choeno~ig r)、蓠草(Phataris arundinacea)、菌草(13eck~nniu rwd ,。

r )、碎米莎草(Cypeiri“)、水蓼两栖蓼.此外.尚有水生植物苦草(~,'ullisneriu gqgan~e.)、水车前( 妇nwides)、孤尾藻(M3rio slicatum)、槐叶苹(Satvinia ncaaruO等。

属禾草沼泽还有茭笋沼泽,生长在沿湖水域的浅水域中一通常在芦苇沼泽的外围c此外,分布的杂类草沼泽有香蒲沼泽、酸模叶蓼沼泽;莎草沼泽有苔草、灯心草沼泽水生植被该地区永生植被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型可分为沉水、浮水、挺水三个水毒植被亚型。

沉水水生植被有金鱼藻、黑藻、孤尾藻群落;菹草、苦草、茨藻群落;竹叶眼子菜群落;梅花藻群落。

它们在水域内呈垂直分布,可以布满水底。

分布在浅水或近水面的群落·有时伴生有浮水植被。

浮水水生植被有满江红、槐叶苹群落;浮萍、品藻群落;紫萍、浮萍群落;荇菜、水鳖群落;野菱、芡实群落;菱群落;萍蓬草、睡莲群落;大藻、风跟莲群落;水皮莲群落;眼子菜、浮叶眼子菜群落;空心莲子草群落。

它们一般分布在水深3米以内的水域,有时伴生有沉水植物.很少同时也伴生有挺水植物。

挺水水生植被有莲群落,慈姑群落-节节菜群落,它们分布在沿岸水边深1.5米以内的水域,常伴生有浮水、沉水植物。

水生植被和沼泽植被在较大的深水池塘或湖泊内,都是有规律地呈带状分布一般来说,沿岸边为沼泽植被的芦苇群落和茭笋群落组成的挺水植物带;在茭笋群落内缘开始出现槐叶苹、满江红及浮萍等浮水植物,它们向湖心方向沿伸.形成浮水植物带;往往即在浮水植物带分布的范围内即开始有狐尾藻、眼于菜,金鱼藻及黑藻等沉水植物.~fqlsl湖心方向延伸形成沉水植物带。

2.1.2 分布在平原、丘陵及低中山地区的植被类型分布在暖温带的有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塑丝丛盐组成种类比较贫乏t主要有松属(Pinup)、柳杉属(Cryl~ r )及侧柏属(Platycludus)的一些种类。

温性针叶林下灌木层常见有胡枝子属(如如 )、绣线菊属(sl~'ruea)、枸子属(Cotoneaster)、黄栌属(Cotinu~)、酸枣属(矗: )、荆条属(Vite~)等属的种类;草本层多系禾本科、豆科、苔草属( ●、蒿属(Artemisil1)。

董塑盐分布于山东省的平原、丘陵和低中山地区的落叶阔叶林有蒙古概林、短柄袍林、懈栎林、栓皮栎林,构成该地区中的主要植被类型,其次为赤杨林该群落成层64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0卷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以壳斗科中的落叶树种为主.其次为桦术科,榆科,槭树科,杨柳科和金缕梅科的部分属种,林下灌木层主要以豆科、蔷薇科和桦木科等属中的落叶种类组成。

草本层主要以禾本科的野古草属(Arundinella)和大油芒属(s 如 g。

)、莎草科的苔草属、蔷薇科的委陵菜属(Pote,aillu)、菊科的蒿属(Artemi~ia)等的种类组成草本层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有的以种子越冬。

竹林该地区有毛竹林和副竹林。

分布在亚热带的有: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暖性竹林。

温性针叶林油松(Pinus f曲出 rmis)林是温性针叶林中分布最广的植物群落.它的最南端为亚热带北部山地,再往南,它为马尾松(Pinu~masson ram)林所取代;华山松(“r )林是我国亚热带西部地区的山地针叶林.本种在安徽西南部的大别山区海拔900~ 1400m一带为相近的大别山松( dabeslusnemis)所代替黄山松(Pinus tai~nensis)是华东江南中山的特有种,由它组成的群落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中山地区的代表性群系之一。

该群落结构简单.分层明显,一般具乔、灌、草三层乔木层以黄山松为主,lO00m以上山脊可形成纯林.在1 O00m左右土层深厚的山坡,常可同壳斗科一些树种形成松栎混交林。

伴生树种有化香树、光皮桦、水青冈(bhgm"longipetiolata)、鹅耳枥、玉兰(Magnolia denu~a)等。

灌木层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金银木、中华绣线菊、马银花(Rhododendron oz~um)、满山红( muriesii)、蜡瓣花(0r sinensis)、三桠乌药(Linderu obtmilo&)、华山矾、锦带花、伞八仙、野山楂、川榛( ,。

m m )、尖尾荼(Camellia cuspdata)等。

林下草本层较稀疏.常见的有三脉叶马兰(Aater ageratoides)、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野菊、前胡(Peucedcmwn dec Ⅲr )、大油芒、黄背草(Tkemeda mpJnica)、桔梗(Plaaycodon grandi r )及蕨(Pteridlum uquilinum)等藤本植物常见有菝葜(sduna)、爬山虎(Parthenocissu~tric~lidata)、葛蓖(Wtis “)等暖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在亚热带中山上通常分布在温性针叶林之下,构成典型垂直分布的关系。

构成华东地区林下层建群层片中的裸子植物的落叶树种有水杉(Metusequo& glyptostroboides)、水松(Glyptostrobl~ pensilis):常绿树种有马尾松、杉木(Cunninglu~nia lanceotata)、柏木(Cupressus J~ebris)。

马尾松林是我国东南部湿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的森林群落.也是华东地区典型代表群系之一。

马尾松森林的垂直分布于江南丘陵和浙闽山地300~ 800m的范围。

马尾松在生境优越的地方多与阔叶树混生,常见的有栎属(Que~cus)、栗属(Custanea)、青冈属(C2x'lobatanopsis)、栲属(Cast~nopsis)、黄檀属(1)Mbergia)、枫香属(Liqu~damber)、化香属(Ptatycar2~)、黄连木属(Pist~'ia)、漆树属(Tosicodendron)等一些种类。

木层常见的有樟科、杜鹃花科、山茶科、金缕梅科、蔷薇科、冬青科,忍冬科、山矾科、虎耳草科;福建南部的有紫金牛科、茜草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梧桐科、野牡丹科、五加科的种类草本层以禾草及蕨类植物为主。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它是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

该类型的群落组成复杂,季相变化明显,群落外貌色采丰富多样。

群落结构通常可分为乔木、灌木及草本三个层次,有时还有苔藓活地被层乔木层又可分为2 3个亚层.最高的一层由落叶阔叶第4期周忠泽等:华东地区植被概况树组成,第二和第三亚层概为常绿阔叶树为主.其常绿阔叶树大多是耐寒的种类.常见的有苦槠、青冈、女贞、蚊母、冬青、日本珊瑚树及石楠。

此类型的特点是上层主要建群种均为壳斗科树种,落叶的为栎属和水青冈属,常绿的是青冈属.栲属和石栎属( 砌“r )。

此外常见的落叶种类还有漆树科的盐肤木属,漆属及黄连木属.金缕梅科(m “出一)的枫香属、蜡瓣花属( r咖 ),樟科的山胡椒属(Liml~ra)、山鸡椒属(L~tseu).胡桃科的化香属,含羞草科(Mimosuceae)的台欢属(出 z “),安息香科的安息香属(Styr~).清风藤科(Sabi~ceae)的泡花树属(Mefiosma),山荣萸科(Cornuce~)的灯台树属(]3othr~cury2m).榆科以及其它喜钙树种。

较常见的常绿种类还有樟科的樟属(Cmnamomum)、润楠属(Machilu~")、楠木属(Phoebe)、新木姜子属(Neolit~eu)以及山胡椒属和山鸡椒属的常绿种类.山茶科的木荷属(Schirnu)、山茶属(Camellia)、柃属(E )、红淡属(^出“廿“).交让木科(Dalg',nil~ytlaceae)以及山矾科(S2.vnl:toca~vae)、冬青科、杜鹃科、蔷薇科、五加科等的常见种类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该类型是亚热带地区最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和杜英科的常绿阔叶榭种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