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的矛盾
关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 城 市化的发展 与耕地保护制度之 间的矛盾就一直很 难协调 , 目前随着我 国城镇化 已进入 了高速发展期 , 这 个矛盾仍 然存在 。 现对我 国城市化进 程中的土地利 用现状进行 了分析 , 并进一步对如何在城镇建设过程 中实现对耕地 的保护进行 了具体 的阐述。
关键 词 : 城镇化 ; 耕地保护 ; 土地 利 用 随着国家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提出, 城镇化 的发展速度加快 , 但在 建设过程中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则更加 的突出, 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过 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对大量 的农村土地进行 占有 , 尽管城镇化的提出 是为了在节约土地的情况下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 ,但在推进过程 中, 对土地浪费的现象仍大量 的存在 , 从而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
地利用形式的更集约化, 严格意义来讲 , 是可以达到土地节约的。 但目 前 的情况是, 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化 , 并没有将农村的建设用地腾出来 , 只是单纯的增加了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 , 不但没有达到节约土地 的目 的, 反倒使城镇发展中有限的土地资源被 占用。如果按照城镇化建设 的实现土地集约化的 目 标要求 , 城市规模的扩大、 人 口的密集 , 土地 自 然可以实现集约化利用 , 实现节约土地是必然的 ,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
如果按照城镇化建设的实现土地集约化的目标要求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密集土地自然可以实现集约化利用实现节约土地是必然的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城镇化建设中用地的问题同时还能节约出大量的耕地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农民进城并没有将农村的建设用地置换出来从而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现行地价的上涨超过了房价的涨幅从而使我国各城市的房价不断的处于涨幅的状态下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问题而是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所导致的
实践 ・ 思考
加快城镇化发展与加强耕地保护

浅析加快城镇化发展与加强耕地保护【摘要】本文对城镇化发展状况及其对耕地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耕地保护对策建议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加快城镇化发展则是国家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和重要抓手。
而耕地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加强耕地保护是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化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并将继续占用大量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
大量优质耕地不断流失,耕地总量质量不断下降,我们正面临着加快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严峻形势,因此研究如何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但始终高度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目前己形成以为主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用途管制为手段,以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关政策等在内的政策体系。
国家对耕地保护手段不断丰富,保护措施愈加严格,保护力度越来越大。
然而即使在耕地保护最严格情况下,城镇化快速发展仍将占有大量耕地,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新形势下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1.1城镇化发展就要占用一部分耕地。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在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情况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规模的扩张,需要为之提供必要的土地作为空间载体。
但土地作为一种资源随着被不断占用,可用耕地将会逐步减少。
另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将直接带动城镇住宅用地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的增加。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
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1.2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

浅谈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摘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耕地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增长,城镇化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并将继续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优质耕地。
大量优质耕地不断流失,耕地总体质量不断下降,城镇与农业生产争地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做好耕地保护。
关键词:粮食安全,城镇化,耕地保护一、对于目前我国占用耕地现象发生主要原因的探讨第一个方面是建设用地的行政配置和指标管理导致土地粗放利用。
土地市场化配置水平低,土地以行政划拨和协议方式出让的比例偏高。
第二个方面是征地制度不健全,补偿标准低和征地权滥用导致大量耕地被征占。
我国的土地制度对农村与城市的土地采取不同的法律约束,农村与城市的土地由不同机构进行管理,并分属不同的市场和权利体系。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入市交易;建设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农地变为建设用地要通过政府征地。
第三个方面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目标不一致。
中央更多的是考虑耕地保护和农民问题,地方政府则主要考虑本地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这两者都与土地开发利用有关,但是目标却是不一致。
第四个方面是缺乏准确评估占补平衡标准机制。
占补平衡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不下降,但至今没有配套的科学评估体系,占优补劣导致了耕地质量下降。
还有村庄建设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二、城镇化建设中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1、思想观念上有问题。
很多人认为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的,我们必须摒弃这种观点。
一些地区片面强调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保护耕地就抑制了城镇化进程,而发展的过程就须占用耕地。
所以,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为了发展不惜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大量耕地被占用来搞开发,使得耕地面积锐减。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及实施滞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宏观上保护和利用土地的指导方针。
丰县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问题探讨

丰县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问题探讨摘要: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问题,被城市化背景下进行耕地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土地集约化利用,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耕地保护和城镇化建设共同发展。
关键词:耕地保护城镇化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1前言法律规定要保护耕地,但经济要发展,我们要进行经济建设,需要占用耕地,因此要真正保护耕地必须解决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城镇化建设所占用的耕地数量尤其大,因此本文仅就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讨论。
2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复杂关系2.1.城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化建设天然具有大量的土地需求,给丰县耕地保护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压力。
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城区不断现代化建设导致旧城的更新改造。
新城区建设逐年推进,规模不断扩大。
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建制镇的扩大是丰县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城镇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丰县城镇周围耕地的迅速减少。
2.2.城镇化建设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缓和耕地保护的压力。
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随着大量人口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也在持续减少,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村人口的减少会导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推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缓解由于城镇化建设导致耕地减少所形成的耕地保护压力。
3丰县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周围的耕地大量被占用,特别是开发区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搞城镇建设,导致耕地总量的减少,耕地质量的下降,产生粮食生产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
这就在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问题。
耕地保护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矛盾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但如何防止盲目滥占耕地,防止侵占连队职工利益,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把“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策落到实处。
关键词:合理利用切实保护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
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况且,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但如何防止盲目滥占耕地,防止侵占连队职工利益,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家对保护耕地的重要性的认识似乎都很清楚,但现实生活中耕地占用仍然在加剧,形成了“道理都明白,思想不统一”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把“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策落到实处。
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具体化、规范化:(一)基本农田保护区要落实到地块:目前我国划定的基本农田达到17亿亩,保护率达到83%,应该说不算低。
但现在的基本农田是个总数,许多地方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地块。
在基层团场,基本农田要一个连队一个连队落实,一块地一块地落实,地块、面积等,每一块土地信息都应该公开透明,便于连队职工和社会监督。
这是一项很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二)强化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建设用地要严格限制在规划用地数量范围之内,并尽可能高效集约、少占耕地,严禁在规划圈以外占地,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总量。
团场因交通、水利、等重点公共设施建设需要而超出规划范围的,要经过上级部门批准。
(三)严格基本农田审批制度:首先要明确,一般的团场扩张和商业开发不能占用基本农田,以稳定基本农田面积。
目前,团场扩区占用土地较多,而且大都是有水浇条件的好地。
城市化建设用地与耕地矛盾及解决办法

THANK YOU
,
量三 衰 退耕
地 数 量 变 动 引 起 质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
年份 类型
耕地面积(km2) 城区面积(km2)
1949年 460.2 24.75
2004年 327.5 244.76
二 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
二
城
城
市
市
土
违
地
法
闲
用
置
地
与
严
撂
重
荒
三
口四
城 市
增 长
城 市
土
用
地
地
利
增
用
长
效
速
率
业 布 局 分 散 , 用 地 规 模
三 为何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国
居 高
家
不 下 的
安 全
房 价
!
! ! !
! !
四 从城市化谈耕地保护措施
1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2.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3.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4.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内容介绍
耕
的土城
地
问地市
现
题利化
状 及 分
用建 存设
析
在中
一
二
亩为 耕何 地要 红坚 线守
亿
三
18
从 城 护市 的化 措谈 施耕 地 保
四
耕地的重要性
生态安全
粮食安全
耕地
食品安全
持续发展
农民生计
一 耕地现状及分析
均一 耕 地耕 较地 少总
广东省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矛盾及对策研究

来越大, 城镇的扩展 占用了大量耕地 资源 。城镇化与耕 地保护之 间存在突 出矛盾 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
Abtat Wi edvlp n f e n cnm cadsca popry teubnztnpors ea efs r n trU bnzt n s c: t t eeomet  ̄oa eoo i n il rse t,h ra i i rges cm t df e. ra i i r hh or l o i ao b aea a s ao
4 个县 、 自治县 ;实现国 内生产 总值 3 7 . 1 元,人均 1 3个 06 3 7 亿 G P达 3 1 , D 27 3元 经济综合 实力 稳居全 国前列 , 工业化 、 城镇化 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的逐 步提 高必然对建设用地需求越
21 0 0年耕地保有 量 目标,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耕 地减少最快 的
云浮 4 市以外 ,其余地市的 2 0 年末耕地 实际数量都 已突破 个 07
内的城镇人 口占总人 口的 比重来衡量 [ 城镇化的进程伴随着农 u 。
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向城镇的转移,城镇人 口容纳 能力大大高于 农 村。耕地资源是经济发展 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 是农业生产 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 安全和经济安全。 20 , 07年 广东省辖 2 个地级市,4个 市辖 区、 3 1 5 2 个县级市 、
wi a s ul u r a r a e p s n a d r d ci n o u t ae a d T e e i a c nr d c o ewe n u b n z t n a d c l v td ln l c u eb i - p u b n a e x a i n e u t f l v td l n . h r o t it n b t e r a ia o u t ae a d l t n o o c i s a i i n i p oe t n II a e nr d c d u b iai n a d r d c o u t ae a d i a g o g p o ic i c 0 0 n ay e e r lt n h p r tc o ., i p p r ito u e r a z t n e u t n o c l v td ln n Gu n d n r vn e sn e 2 0 ,a l z d t ea o s i i 1s n o i f i h i b t e n t e e t p c s T ec u t r a u e n u g s o swe ea s u r r . ew e s h wo a e t. s h o n e me s r sa d s g e t n r lo p t o wa d i f Ke r s u b n z t n c lv t d l d p oe t n Gu g o g P o ic y wo d : r a ia o ; u t ae a r tc o ; a d n r vn e i i n i n
四大问题构成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盘活集体土地成为破解矛盾的焦点

四大问题构成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盘活集体土地成为破解矛盾的焦点中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社会或者城镇化,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时间是公元2010年,当今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的社会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历史上的“摸着石头过河”,当今这些问题已经积累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矛盾一:当今城镇化的困境与矛盾以及未来城镇化的道路问题。
当今中国城镇化的表现是,1.3亿流动人口想进城而无法进城,因为供他们选择的机会太少,限制条件太多:一是城镇的高房价;二是城镇的户口、公共资源太稀缺;三是农村集体土地放不下;城乡两栖人口陷入了两难境地。
不仅如此,中国未来每年还将有1300万人向城镇流动,城镇的压力会更大,城镇各方面显现出来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不解决,中国的社会就很难再前进,或者是会把中国带到崩溃的边缘。
矛盾二:建设用地扩大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目前中国建设用地的扩大确实非常明显,每个城镇的规划面积都在成倍的增加,这势必会造成耕地的减少,耕地减少就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供给出现问题,势必会造成国家管理的混乱。
如何破解是摆在全体中国人以及中国政府工作日程中的大事。
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十八亿亩耕地的总体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矛盾三: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和使用粗放的矛盾。
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一方面是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一方面是与农村集体用地闲置和使用粗放的矛盾。
构成了当今中国社会土地利用的两大问题。
据统计:中国的城镇人口中有40%以上在农村有宅基地,甚至有的在农村还有承包地。
更别说目前栖息在中国城乡之间的1.3亿流动人口。
这更加剧了农村建设用地的闲置和使用粗放。
如何破解也成为全中国人以及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
解决不了就会影响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矛盾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中国在农村地区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却遇到了启动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没有资金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就无法展开,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群
CONTENTS
1
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必然性
2 耕地保护的新思路
3
缓解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用地矛盾 的途径
1
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必然性
LOREM IPSUM DOLOR
3 经济发展导致城
市人均用地增加 经济利益驱使城市蔓延 外商投资推动了城市的扩张
A
LOREM
B
LOREM
加强土地 整理和土 地复垦
LOREM
对于西北等欠发达地区, 由于 对于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 由于大量土地都已被开发成 建设用地, 因此必须要严格保 护基本农田。对于基本农田以 外的土地, 如果进行城市建设 确实能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
该地区人口密度很小, 所以在
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 可以适当放宽对耕地保护的限 制。这样可以促进西部的经济 发展, 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 略遥相呼应。同时, 由于西北 等地区的耕地质量较低, 因此 要下大力气加强对耕地可持续 发展的科学研究, 不断提高技 术水平, 改造耕地的品质。
保护耕地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一定的粮食产量, 因此耕地保护的重点在于保证耕地的高产和可持续 发展潜力, 而不在于单纯意义上的耕地数量的保护。 在城市化进程无法阻挡的今天, 单纯意义上的限制 占用耕地是徒劳的, 只有改变耕地保护的传统观念,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使耕地得到有效的保护。 这种新的耕地保护思路就是注重对土地资源 的保护, 使土地生态系统能够进行自我更新和修复, 把单纯意义上的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上升到保护耕 地可持续发展性的高度上来。而那种认为城市用地 侵蚀耕地将造成农业生产不可持续, 从而应当严格 控制城市用地而保护耕地的想法是值得商榷的。
合理利用 耕地占用 税
LOREM
对于农民而言, 土地的产权就是其最大的财产。因此, 政府退出 征地补偿谈判, 让农民和房地产开发商面对面地进行谈判是实现
农民权利的最好途径。一方面, 可以让农民得到更多的补偿以使
其财产权得到充分保障; 另一方面, 随着房地产开发商对农民补 偿的增多, 房地产开发成本就会相应提高, 会使开发商对其中的 利害关系进行更充分的权衡, 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遏制房地产开 发滥用耕地的现象。
要有强有力的措施保障土地规 划的实施。在现实中, 一些部 门无视土地规划的权威性和严
肃性, 常常为了一己小利或地
方利益擅自修改土地规划, 使 土地利用陷入混乱的状态。因 此要从制度上、法律上、体制 上给土地规划一个严肃的、权 威的地位, 保证规划的顺利实 施。
建立完善的 土地规划体 系和相应的 保障措施
注重粮食 安全问题
LOREM
LOREM
LOREM
LOREM
LOREM
征收的耕地占用税不仅要用于新耕地的开发, 还应该用于耕地品质的提高。耕地占用 税是对占用耕地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其目的是要限制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鼓励在不影响水土保持, 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尽可能利 用非农用土地, 以有效地保护宝贵的农用土地资源。因此, 一方面, 国家应通过征收 耕地占用税, 筹措部分资金, 积极开发荒地, 以缓解我国人多地少, 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的局面; 更重要的则是要利用耕地占用税的一部分, 积极改造、整治中低产田, 提高 耕地质量, 进行已有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研究。
外商投资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优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外商投资中有不少 是技术和管理水平很高的公司, 其大大提 升了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 并且通过提高 经济发展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间接地促进 了城市化进程。此外, 外资企业通过成片、 成带的发展、聚集, 对城市用地的 扩展起了重要作用。
2
耕地保护的新思路
C
LOREM
LOREM IPSUM DOLOR
经济发展导致城市 人均用地增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 ,人们对住房、 交通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人均居住面积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 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 持续增长,刺激城市道路用地快速扩张,导 致更多的土地用于道路、停车和其他相应的 服务设施。
农民和房地 产商直接进 行征地补偿 谈判
LOREM
通过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得到更多的土地以进行耕作或城市建设。土 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城市用地整理两部分。农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 面积, 提高土地利用率, 还可以扩大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土地的产 出率。而城市用地整理则是以集约利用土地为目标, 主要是通过利用闲 散用地和进行合理规划来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要尽可能地放弃外延 扩张式的土地利用模式, 着重于内部挖潜, 依靠土地系统功能的改善、 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科技的进步来解决非农建设用地短缺的问题, 避免 过度开发。土地复垦是对已被破坏的土地进行再生利用。就这部分土 地而言,由于技术的局限性, 已被破坏的土地很难恢复成为高产耕地。因 此这部分土地, 应该作为建设用地的首选。
缓解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用 地矛盾的途径
3
经济的发展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基础。同样, 只有农业技术的不断发
展, 单产的不断提高, 才能以更少的土地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来满足不 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而言尤为 重要。尽管国家要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保护耕地, 但是事实 上每年耕地减少的速度却在直线上升。因此, 研究如何提高耕地可持续
利用的技术水平, 远比研究如何使耕地数量不减少要有意义得多。
重视对耕 地可持续 利用的科 学研究
LOREM
Hale Waihona Puke 要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规划体系。土地规划不仅 要着重于规划土地用途, 而且更要着重于确定具体的土地利 用数量, 要彻底改变本应带有指导性、预见性的土地利用规 划严重滞后的局面。因此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时, 要先进行充分的土地评价, 明确各块土地最合适的用途后, 再进行综合考虑。对于高产地和基本农田, 一定要在规划中 反映清楚, 并且要严格加以保护。其余耕地和其他农用地, 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如果经过评估, 确定发展房地产 业能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利益的话, 则可以发展房地产业, 用一种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方法来实现它的价值, 不要拘 泥于保护耕地的限制中。
LOREM IPSUM DOLOR
经济利益驱使城市蔓延 外商投资推动了城市的扩张
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存在着巨 大的差距, 这构成了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 转化的经济驱动力, 因此, 城市蔓延是市场 耕地保护的新思路 经济下自发的市场力作用的结果。一些地 方政府为了吸引项目, 只看到土地的经济 价值, 随意占用耕地, 对城市蔓延起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
对于华北、东北等重要的粮食
生产基地, 一定要进行最严格 的耕地保护以保证能给国家提 供强有力的粮食安全储备。同 时要寻求城市建设占地的新模
式和新渠道, 比如通过科技发
展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以节 约耕地或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 来进行城市建设。
社会效益, 可以根据其土地评
价, 进行转变, 而不必拘泥于耕 地保护的限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