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与体会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与体会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与体会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尿蛋白、水肿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本文结合我多年临床经验,对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探讨。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肾主水,肾气虚弱、肾阳虚弱、肾阴虚、湿热内蕴等因素均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其中,湿热内蕴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

湿热内蕴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良、情绪压抑等因素导致湿热蕴结,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二、治疗原则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原则是“滋阴清热、利水消肿、扶正祛邪”。

具体而言,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药调理肾气、调和阴阳、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方面的治疗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

三、常用中药1.滋阴清热类常用中药有熟地、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等。

这些中药具有滋阴清热、调和阴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等病情。

2.利水消肿类常用中药有茯苓、车前草、猪苓、泽泻等。

这些中药具有利水消肿、通利尿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水肿、尿少等症状。

3.清热解毒类常用中药有黄芩、连翘、金银花、赤芍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四、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和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

五、预防与康复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不仅需要治疗病症,还需要注意预防和康复。

预防方面,应注意饮食健康、生活规律、情绪稳定等方面的调理,减少肾脏负担,防止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康复方面,应注意饮食调理、锻炼身体、心理疏导等方面的调理,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和康复。

六、结语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注意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

中医治肾病综合征案例

中医治肾病综合征案例

中医治肾病综合征案例
病人张某,男性,年龄58岁。

患有肾病综合征,主要症状为水肿,发作时肝区和侧腹部疼痛,尿量较少,舌苔黄腻,脉沉细。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仍无明显好转。

随后,病人前往我院中医科就诊。

中医师根据诊断及辨证论治理论,认为病人主要是肝肾阴虚,失于疏泄,导致水液内停所致。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逍遥散加减。

治疗方法:中药口服。

每日1剂,连服7天。

治疗进程:服药后,患者体内水肿现象逐渐减轻,尿量逐渐增加,舌质变淡,舌苔黄薄,脉象沉缓有力。

连续服用7天后,肾功检查相关指标已有所改善,治愈出院。

注:此文中无任何网址、超链接和电话,请谅解。

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导语:肾病综合症这种疾病,其实也是比较常见的,自然它跟我们健康就会造成影响,所以对于治疗工作,以及平时生活中的预防问题大家也应该注重,而
肾病综合症这种疾病,其实也是比较常见的,自然它跟我们健康就会造成影响,所以对于治疗工作,以及平时生活中的预防问题大家也应该注重,而下面要为大家具体介绍的是,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科学地采取这些治疗方法,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宜从塞流、澄源、复本3方面入手。

(1)塞流主要指消除或减少尿蛋白的流失,常用药物有复方雷公藤糖浆,由雷公藤去二层根皮后的根心木质部分、丹参、生甘草组成。

(2)澄源主要指针对病因、病机采取辨证论治措施,以清其源头。

不同证型的方药为:①肾气虚方黄芪、党参、山药、白术、仙灵脾、桑枝、米仁. ②脾肾阳虚方桂枝、附予、白术、芍药、干姜、猪茯苓、泽泻、带皮槟榔、陈葫芦壳。

③肝肾阴虚方.干地黄、女贞子、杞子、知母、旱莲草、茯苓;泽泻、益母草。

④肾络淤阻方干地黄、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仙灵脾、水蛭粉(吞)。

⑤湿热肿方商陆、泽泻、赤小豆、川椒目、带皮槟榔、茯苓皮、羌活、大黄。

⑥外感风寒及风热方外感风寒用麻黄、白杏仁、茯苓皮、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衣、车前子草,外感风热用麻黄、生石膏、连翘、白茅根、黄芩、赤小豆、鱼腥草、桔梗。

(3)复本主要指针对原蛋白流失及疾病导致精.血耗伤的补偿措施,其中包括药补和食补。

药补可用黑料豆丸:黑料豆、黄芪、苍术、山药,并可选用阿胶等。

因为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如果太过盲目用药,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案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案。

首先,中医药调理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中医认为肾主水,水液代谢失常是导致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医常用药物来调理水液代谢,清热利水,以减轻水肿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茯苓、泽泻、桑寄生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缓解水肿。

其次,针灸疗法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改善肾脏的功能,从而减轻蛋白尿的程度。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缓解精神压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另外,中医还常采用中药熏洗疗法来治疗肾病综合征。

中药熏洗是利用中药的药性和热力来刺激患者的穴位,以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肾脏的功能。

这种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外,中医还强调患者的日常调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过咸、过辣的食物,多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以帮助调理体内的水盐平衡。

同时,患者还应该适当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促进废物的排泄。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通过中医药调理、针灸疗法、中药熏洗疗法以及日常调摄,可以综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然,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要遵医嘱,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以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血脂过高,血浆蛋白过低和尿中出现脂肪小体为其特征。

本综合征可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肾小球毛血管的通透性改变和负电荷的损失导致体内大量蛋白质的丢失有关。

根据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其属于中医“水肿”、“肾水”、“尿浊”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内因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尤以脾肾阳虚,气虚为主,外因为风寒湿邪的侵袭。

因脾主运化水湿,若冒雨涉水,居处潮湿,脾为湿困,可致水湿内盛而发为水肿。

若脾阳不足,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减退,亦可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水肿。

肾主气化水液,开窍于二阴,若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湿潴留,泛溢肌肤而为水肿。

脾主升清,肾主藏精,人体精微物质(蛋白质)只宜封藏,不可耗泄,肾虚则失封藏,精气外泄,下注膀胱则出现大量蛋白尿;脾虚则精微物质生化无源,加之肾虚外泄,则可致机体精气更亏,故而出现低蛋白血症。

脾肾俱虚,损及肝脏,而使肝阴亦虚,肝阴虚则阳无制而上亢。

病变过程中,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重心,致阴阳气血亏损,为该病之本,水湿,湿热,瘀血该病之标,表现为虚中夹实之复杂病理过程。

(一)辨证论治1.脾肾阳虚水停证【主要表现】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冷肢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腹胀,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法方药】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真武汤合五苓(散)汤加减:附子(先煎)10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2g,肉桂3g,泽泻12g,猪苓10g,白芍12g,胡芦巴15g,车前子(包煎)10g,巴戟天12g,姜皮5g。

2.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全身浮肿,神疲气短,面色无华,腹胀纳差,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方药】滋阴益气。

参麦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参须10g,麦冬12g,黄芪15g,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5g,牡丹皮10g,龟甲(先煎)15g,茯苓12g,泽泻10g,五味子5g。

中医医案——肾病综合征

中医医案——肾病综合征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中满分消丸化裁治疗肾病综合征病案:付某,男,33岁。

主诉:反复周身浮肿3年余病史:该患肾病综合征病史3年余,水肿屡消屡作,尿蛋白(+~2+),近2个月因感冒水种加重。

腹部膨大,高度腹水,尿量一昼夜100m左右,曾用速尿等尿量稍增,但停药尿量仍少。

初诊:周身浮肿,五心烦热,恶心呕吐,口干舌燥,腹胀难忍,苔白腻,脉象弦滑。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中医诊断:水肿辨证审机:脾湿胃热,升降失常,湿热中阻,气滞水停。

治法:健脾清胃热,除湿利水分消法。

方药:中满分消丸化裁泽泻25克猪苓2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干晒参15克干姜10克黄芩10克川连10克槟榔20克姜黄15克砂仁15克川朴20克枳实15克半夏15克知母15克甘草10克。

水煎,日一剂,分2次服。

二诊:服上方七剂,24小时尿量增加至3000ml,恶心呕吐消失,腹部宽松,守方继服七剂,24小时尿量继续增至3500-4000ml,腹胀全消食纳好转,经治半年仅尿蛋白(±),余症悉除。

按语本案的病机为脾气虚不能升清而湿浊中阻,胃气滞不能降浊而热瘀,形成虚中夹瘀,湿热中阻之证。

张琪教授方用东垣中满分消丸衍化,配伍严谨,药味虽多而不滥,体现了东垣治脾胃用分消法之特色。

药物组成:黄芩15克、黄连10克、草果仁15克、川连15克、槟榔15克、半夏15克、干姜10克、陈皮15克、姜黄15克、茯苓15克、干晒参10克、白术10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知母15克。

张琪教授常用本方治疗肾病综合征周身乏力水肿,以腹水为重者,症见腹部膨满,腹水明显,小便不利,大便秘,五心烦热,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口干食纳减少;舌质红苔白厚腻,舌体胖大,脉弦滑或弦数;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低,高血脂,或肌酐尿素氮高。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210,张琪医案。

张琪,1922年生,哈尔滨汉医讲习会首批学员,1951年创办哈尔滨第四联合诊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中医肾病学科奠基人。

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一组以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成年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难度大,易复发和进展至慢性肾病。

传统中医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肾气亏虚、肾阳不固、痰浊中阻等。

中医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肾失调、痰浊中阻、气血不畅等因素有关。

肝肾失调是指肾脏和肝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失去平衡,导致肾脏功能障碍。

痰浊中阻是指体内湿浊痰浊聚积在肾脏,干扰肾脏的正常功能。

气血不畅是指气血循环不畅通,导致肾脏功能受到影响。

中医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在于脏腑间的关系失衡,导致肾脏功能异常,所以中医治疗应该从调理肾脏和平衡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

二、中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基本原则1. 调理肾脏:中医认为肾主水,与生长发育、生殖等密切相关。

肾虚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治疗应首先从调理肾脏入手,以益肾为主要措施。

2. 疏肝解郁:肝脏主疏泄,肝气郁结易导致肾气亏虚,进而导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疏肝解郁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3. 祛痰化浊:中医认为痰浊中阻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机之一,因此祛痰化浊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1. 草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优势在于“辨病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伍草药,具有针对性强、疗效确切的特点。

临床研究表明,采用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以有效控制蛋白尿、减轻水肿、改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如小柴胡汤加味、龙胆草汤等都是扶正祛邪、调理肝肾的经典处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一大特色疗法,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点是尿蛋白增多、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药物来控制症状,但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相比之下,中医药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

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或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

因此,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更注重调理整个身体。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运行来改善肾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目的。

其次,中医药具有个体化的特点。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时,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因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选择适合患者的中药组合。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中医药注重预防和调理。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内外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时,中医药不仅仅是针对病症进行治疗,更注重从根本上预防和调理。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和增强体质等方面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中医药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其中,最常见的是中药治疗。

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中药组合,如黄芪、当归、熟地黄等。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可以改善肾功能,减轻症状。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采用针灸、艾灸、拔罐等疗法进行治疗。

这些疗法可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当然,中医药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并非万能的。

对于一些严重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仍然需要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透析。

中医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个体化治疗和预防调理,可以改善肾功能,减轻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综合症是很严重的一种肾脏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甚至有很多患者因为这种疾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体统的西医治疗肾病综合症多采用西药激素疗法,此疗法虽然能在短期内将症状消除,但远期疗效不好,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复发。

这也是肾病综合症病情反反复复的原因之一。

中医采用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原则,往往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上主要还是要因人而异,对症用药的。

具体发挥以下多方面优势:
1、辩证和辨病结合——缩短治疗时间
在应用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过程中,除了发挥中医药辩证的治疗作用外,还需要西医辨病处理疾病。

2、分阶段进行——巩固治疗效果
肾病综合征临床常用激素治疗,在激素治疗过程中,从初期大剂量使用到减量阶段,病人的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或是出现激素反跳现象。

在此阶段,配合应用中医药辅助,可以调养和改善病人的不良体质,缓解临床病症,并能巩固治疗效果。

3、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辩证和辨病结合,缩短医治时间。

北京东城中医院肾病诊疗中心的肾病专家们在应用中医诊治肾病综合症的过程中,除了发挥中医药辩证的治疗作用外,还需要对症处理疾病。

肾病综合症的中医医治,分阶段进行,巩固医治效果。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中医特色疗法——“基因活肾逆转法”是北京东城中医院肾病诊疗中心的肾病专家们经过临床近50的实践研发创立的,治疗肾病综合症有特效。

此疗法现代基因学与现代中医药学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疗法,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引起各种肾炎的原因是肾小球发生病变,使肾小球失去过滤功能,造成体内毒素无法正常代谢。

而造成肾小球病变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内的某些易感基因受到外界的刺激,产生变异,引发炎症。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中药中的某些物质对基因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依据中医经络学说,将药物直接介入和植入到机体组织的特定部位、特定穴位,直接修复病变的基因。

“基因活肾逆转法”运用天然无污染的植物草菌中的特效成分进入人体后能迅速达到肾脏病灶部位促使受损肾脏固有细胞逆转,恢复其正常的细胞代谢功能;
同时促使其降解,阻断肾脏功能继续恶化。

植物草菌中的活性物质在进入病人体内后,能够对炎性介质与各种导致肾脏病变的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灭活,从而能够运用中药活性物质阻断肾脏病变进程,延缓肾病综合症的病情进展,激活肾脏功能,促进和改善已经萎缩坏死肾脏的微循环,加速病变肾脏的新陈代谢,使药物中有效成分充分发挥作用,修复受损肾细胞,增强肾小球重吸取,恢复肾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