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工具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毛笔入门知识点归纳总结

毛笔入门知识点归纳总结

毛笔入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毛笔的起源和历史毛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写用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毛笔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隋唐时期毛笔已经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唐代的毛笔书法成就尤为显著。

毛笔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不同材质和毛料的毛笔逐渐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二、毛笔的基本结构毛笔的基本结构包括笔杆、笔毛和笔眼。

笔杆一般由竹子、木头或塑料制成,形状有圆形、方形或多面体等,长度一般在10-40厘米之间。

笔毛一般以兽毫、羊毛、兔毛或狼毫为材料,有硬毛和软毛之分,也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笔眼是指笔毛插入笔杆的部分,其制作工艺对于毛笔的使用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毛笔的分类根据笔杆的材质、笔毛的款式和用途等,毛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主要包括宣纸毛笔、宣毫毛笔、羊毫毛笔、兰竹毛笔、楷书毛笔、行书毛笔等。

不同类型的毛笔适合不同的书法和绘画风格,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毛笔是很重要的。

四、毛笔的使用技巧1. 握笔姿势:毛笔的正确握笔姿势对于书写和绘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握笔姿势要自然舒适,以便于控制笔毛的力度和方向。

2. 力道掌握:毛笔书法和绘画需要灵活运用力道,控制笔毛的压力和速度以打造出不同的线条和笔墨效果。

3. 笔法训练:毛笔书法包括竖笔、横笔、撇捺等基本笔画,需要通过频繁的练习和模仿名家作品来掌握不同的笔法技巧。

4. 墨水使用:正确的墨水使用可以使毛笔的效果更加出色,控制墨水的浓淡和干湿度是毛笔书法的关键之一。

五、毛笔书法的入门知识毛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学习毛笔书法需要从基础开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书写基本功:毛笔书法的基本功包括笔墨纸砚四宝的使用,握笔姿势的训练,笔法的练习和书写的基本规范。

2. 字体练习:书写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字体的练习对于提高书法水平和品味有着很大的帮助。

3. 名家作品欣赏:通过欣赏古代和现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可以提高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笔的发展历史介绍

笔的发展历史介绍

20XX年笔的发展历史介绍笔的发展史可以分几个时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笔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帮到你。

笔的发展历史最初以杆代笔时期笔的诞生要从那些用来在地上画出符号的树枝,木棒,骨头等都只是一个光光的杆子,然而正是这最简单的东西划出了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就是用这种笔在泥板上划出了闻名世界的契形文字,木炭棒可以画出黑迹,古埃及人曾用它将自己的象形文字记录下来,后来由于文字的载体出现了甲骨和石板,于是有出现了刀笔.刀笔也是杆式的,它的出现是为了对付坚硬的甲骨文和石头.自从古人发现用木炭棒可以涂写文字后,这种方法一直被沿用下来,并且发现了石墨也可以涂写,但无论木炭棒还是石墨棒拿在手上极易污手,聪明的人类在木炭棒和石墨棒外加上了一层外衣,多是软木质,也就是现在的铅笔,它的最大特点是字迹易于更改,橡皮一擦,笔迹就全无了.笔的发展历史笔的发展史蘸水笔时期随着文字载体向布料和竹简方面发展,以杆代笔的时期慢慢结束了,第二代蘸水笔开始出现了,其中首屈一指的要数毛笔,毛笔以竹节做杆,动物的毫毛为笔头,动物的毛软硬适中,吸水力强,但由于毛笔对握笔姿势,运笔速度等方面要求太高,所以蘸水笔又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羽毛笔,人们发现鸟儿翅尾的长羽质地较硬,适合于手握,羽杆又是中空的,刚好可以蘸取墨水,书写起来相当方便,于是,羽毛笔应运而生,但它有许多缺憾,比如羽毛笔的水量不易控制,写出的字迹时粗时细,弄不好将墨水滴在纸上.笔的发展历史笔的发展史便携式笔的时期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羽毛笔的基础上,发明了钢笔,钢笔迅速替代了传统的羽毛笔而成为20世纪主要的书写工具.钢笔也称自来水笔,它是根据气压原理制成的一种便携式笔,笔胆是空的小圆筒,挤压它使空气排出,松手后里面空间体积增大,压强变小,内外较大的压强使墨水吸入笔胆,书写时被压入的墨水在重力作用下随笔尖流出,这样书写就不必不停地蘸墨水,大大节约了时间,而且书写流畅,方便,再后来,又发明了书写更方便的圆珠笔,由于是油性书写材料,避免了钢笔会漏墨的麻烦,书写时间更长,更轻巧,更方便,更经济,所以深受现代人的喜爱.笔的历史简介笔,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

关于铅笔的知识资料

关于铅笔的知识资料

关于铅笔的知识资料一、铅笔的起源和历史铅笔,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早期,人们使用石墨或木炭棒来进行书写。

然而,直到16世纪中期,世界上第一支现代铅笔才由一位名叫法朗西斯·凯勒的瑞士人发明。

凯勒将石墨嵌入木制笔杆中,从而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铅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铅笔的制作工艺和技术不断得到改进。

到了18世纪,英国人约翰·沃特斯的改良使得铅笔的制作成本大幅降低,使其更广泛地普及开来。

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铅笔行业也迎来了创新的高潮。

自动铅笔、彩色铅笔、带有橡皮头的铅笔等各式各样的铅笔不断涌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书写需求。

二、铅笔的种类和特点1.传统木制铅笔传统木制铅笔是最常见的铅笔种类,其笔杆由木材制成,笔芯则由石墨或彩色颜料制成。

木制铅笔的特点是书写流畅、手感舒适,是学习和工作中最常用的书写工具之一。

2.自动铅笔自动铅笔是一种便捷的书写工具,其笔杆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自动铅笔的笔芯使用的是细小的铅芯或彩色塑料芯,通过按动或旋转的方式将笔芯伸出或缩回。

自动铅笔的优点是方便携带和更换笔芯,适合于需要大量书写的人群。

3.彩色铅笔彩色铅笔是一种多功能的书写工具,其笔杆和笔芯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

彩色铅笔的笔芯使用的是彩色颜料或染料,可以在纸张上进行创作或标注。

彩色铅笔不仅可以用于书写,还可以用于绘画和涂鸦等艺术创作。

4.特殊用途铅笔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铅笔种类外,市场上还有许多特殊用途的铅笔可供选择。

如橡皮头铅笔、学生铅笔、制图铅笔、珠宝师专用铅笔等。

这些特殊用途铅笔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用途,适用于不同领域和人群的需求。

三、铅笔的材料和技术1.笔杆材料铅笔的笔杆通常由木材、金属或塑料制成。

木材是最传统的材料,其纹理和颜色给人以自然和舒适的感觉。

金属笔杆则具有坚固耐用、不易变形等特点,但其手感可能较为冰凉。

塑料笔杆则具有轻便、不易碎等特点,但其质感可能不如木材和金属。

《传统书写工具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化书写工具的创新发展》——硬笔书法套装笔的诞生

《传统书写工具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化书写工具的创新发展》——硬笔书法套装笔的诞生

商代已开始运用于绘画和书写 。古代制笔 的
原料 ,主要 是 兽毛 ,人 们 最初 曾经 利 用过 各
中国制 笔 2 1 . 4 002 0

鬻 麟
12 8 9年 ,英 吲詹 姆 上成 功研 制 钢 笔尖 ,经 过特 殊 加工 ,笔尖 圆滑而 仃 弹性 ,书 写起 米写 ,亦 称 蘸水 笔 。后
( el i k) g —n 。
伴 随着 人 类文 明的进 步 ,正 以实用 、新 犁 、多 门类 ,进 入 世界 经济 的消费 群 体。
硬 笔 书法 顾名 思义 ,区别 于毛 笔 书写 男种 f 5
顿 笔 、同峰 、肥瘦 结合 ,点面 相 问等 “ ”的 面
有 一个 先秦 硬 笔 时代 。
长发 展 于秦 汉 ,兴盛 于 唐朱 , 明清 为其 鼎 盛
时期 , 并 一 直沿 用 至今 。
用人 的须和 胎发 的。但 长期 的实践 告诉 人 们 ,兔毛 才 是制 笔 的最好 原 料 。 笔管 用竹 制 , 用麻 丝把 兔 箭毛包 裹 在竹 杆 的外 周 ,形 成 笔头 , 锋 坚 而挺 。我 国古 笔 代有 “ 蒙恬 造 笔 ” 的传说 ,公元 前 23 , 2年 秦 将奉 命南 伐楚 。途 经 安徽 宣城 地 区 , 卜 见 山兔毛 长适 于 制笔 ,命工 匠制 造 了~ 批 改 良 的笔 ,世称 “ 蒙恬 笔 ” 。这 时代 的 毛笔 已经 定 型 ,并 有 了装饰 ,在 战 圈时 ,对 于 笔 的称
传 到 巾 国和 日本 。
15 ,派 克钢 笔 公司推 出 “ o tr 94年 Tte” 圆珠笔 。由于 其书 写 时 问 比最 流行 的同类 产 品长 5 , 圆珠笔 得到 快 速发 展 。 倍

圆珠笔发展史范文

圆珠笔发展史范文

圆珠笔发展史范文圆珠笔是一种使用油墨球的书写工具,以其方便携带和使用的特点,在20世纪中期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笔类。

下面将为您介绍圆珠笔的发展史。

20世纪初期,圆珠笔的概念首次提出。

1909年,匈牙利人Laszlo Biro成功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支圆珠笔。

他利用了油墨球的滚动原理,将细小的钢球放置在墨水储存仓中,通过钢球和纸张的接触,使得墨水能够滚动流出,从而实现书写功能。

1910年,Biro将他的圆珠笔专利出售给了美国的企业Waterman。

然而,最初的圆珠笔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墨水流动不畅和钢球容易堵塞等。

因此,圆珠笔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和采用。

到了1930年代,圆珠笔开始出现一些改进。

英国人伊凡·斯洛特(Ivan Slothrop)在1935年申请了一项新型圆珠笔专利,他将圆珠笔的设计分成两部分,将钢球和墨盒分离,并通过一根管道连接起来。

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原始圆珠笔的问题,还可以更换独立的墨水罐,提高了书写的持续性。

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圆珠笔的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直到战争结束后的1950年代,圆珠笔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普及。

这时,圆珠笔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设计和材料,比如使用尼龙球替代钢球,使用纸张或塑料纤维替代金属管道等。

1953年,法国企业BIC推出了其标志性的BIC圆珠笔。

这支笔由Marcel Bich和Edouard Buffard创立,使用了更轻更坚固的材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得圆珠笔的普及化成为可能。

BIC圆珠笔也成为了圆珠笔的代名词和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品牌。

自此以后,圆珠笔逐渐取代了钢笔和铅笔成为主流的书写工具。

20世纪70年代,圆珠笔进一步改进,如引入了按压式开关设计,使得打开和关闭笔帽更加方便快捷。

到了21世纪,圆珠笔的发展进一步提升。

许多提高书写流畅度和书写质量的创新应用到了圆珠笔设计中,如使用更先进的油墨配方、改进钢球材质和表面处理方式等。

关于铅笔的知识点

关于铅笔的知识点

关于铅笔的知识点铅笔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书写工具,具有较长的历史。

下面将介绍关于铅笔的一些知识点。

1. 铅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铅笔起源于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古埃及。

当时人们使用鹅毛或竹片制成的笔杆,将石墨粉末与蜡或胶质混合,制成了最早的原始铅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铅笔的制作工艺逐渐改进,出现了现代铅芯铅笔。

2. 铅笔的结构和材质铅笔的主要结构包括木杆、铅芯和外壳。

木杆通常由松木或柏木制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用性。

铅芯是铅笔的核心部分,一般由石墨和黏合剂构成,形成可供书写的细长条状。

外壳则起到保护铅芯和握持的作用,通常由木材、塑料或金属制成。

3. 铅芯的硬度和用途铅芯的硬度是指铅芯在书写时的柔软程度,通常用H和B表示。

H 代表硬度(Hardness),B代表黑度(Blackness)。

H系列铅芯越硬,书写时越不容易产生污渍,适合细致的画线和绘图;B系列铅芯越软,书写时越容易产生浓厚的黑色,适合一般的日常写字和绘画。

4. 铅笔的用途和应用领域铅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书写工具,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和职业。

在学生中,铅笔常用于书写、绘画和做题;在办公室中,铅笔常用于草稿、标记和记号;在艺术领域,铅笔可以用于素描、速写和描绘细节等。

5. 铅笔的保养和使用技巧为了延长铅芯的使用寿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保养和使用技巧:- 使用铅笔削笔刀削尖,保持铅芯锐利;- 铅芯断裂时,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铅芯两端,使其断面平整,再次使用;- 铅笔使用后应盖好笔帽,避免铅芯暴露在空气中,防止干燥和断裂。

6. 铅笔的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与其他书写工具相比,铅笔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铅芯主要由石墨和黏合剂构成,不会产生过多的废弃物。

同时,铅笔的木杆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铅笔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选择。

总结起来,铅笔是一种古老而常用的书写工具,具有较长的历史。

它由木杆、铅芯和外壳组成,具有不同硬度的铅芯可适用于不同的书写和绘画需求。

圆珠笔的发展历史

圆珠笔的发展历史

圆珠笔的发展历史最早出现圆珠笔这一名称的时间是1888年,是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曾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但他未能将其制成便于人们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国市场上也曾出售过商品化的非书写用圆珠笔,因其用途狭窄,未能流行起来。

1916年,德国也有人设计制作过一种新型的圆珠笔,其结构与今天的圆珠笔较为接近,但性能较差,未能引起广泛的重视。

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比罗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普通钢笔所存在的问题。

比罗认为,他是在访问一家报纸的时候产生了用一种使用快干墨水的笔代替传统墨汁笔这一想法的。

报纸用的油墨几乎是在瞬间干燥,而且不会留下污迹。

比罗发誓要将类似墨水应用到一种新型书写工具中。

为了避免粘稠的墨水堵塞他的笔,他提出在装有这种快干墨水的管子顶端安装能够旋转的小金属球。

该金属球将有两个功能:作为笔帽防止墨水变干。

使墨水以可控速率从笔中流出。

1943年6月,比罗和他的兄弟格奥尔格(一位化学家)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了一个新专利,并生产了第一种商品化的圆珠笔——Biro圆珠笔。

后来,英国政府购买了这个专利圆珠笔的使用权,使得这些圆珠笔可以被英国皇家空军的机组人员使用。

除了比传统钢笔更坚固以外,圆珠笔还能够在低压的高空中使用(在高空中,传统自来水笔的墨水会溢出)。

这在英国皇家空军中收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使得Biro圆珠笔大受好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圆珠笔由于其坚固性和适应战场环境的能力而在军队中广泛使用。

在美国,米尔顿·雷诺在1945年推出了新型圆珠笔,并首次成功地投入商业生产,以代替当时还很流行的自来水笔。

该圆珠笔使用了一颗小的圆珠,将浓度很大的明胶型墨水释放到纸上。

雷诺圆珠笔是一种简单的书写工具,并以“第一支能在水下书写的笔”大作市场宣传。

雷诺在初次推出新型圆珠笔时便卖出了10,000支。

这些首次公开销售的圆珠笔非常昂贵(10美元一支),主要是因为它们采用了新技术。

笔的发展简史

笔的发展简史



毛笔 羽毛笔→自来水笔




1548年:西班牙书法家胡 安· 德· 伊西亚尔在他的书法手册中 最早提及青铜笔。 1700年:尼古拉斯· 比翁(法国 路易十四时代的乐器制作大师)最早 为自来水笔留下画图. 1803年:英国工程师布赖恩· 唐 金获得第一个钢制笔尖的专利权 1830年:英国的钢铁工人威 廉· 约瑟夫· 吉洛特、威廉· 米切尔和 詹姆斯· 斯蒂芬佩里发明了大量生产 钢笔尖的方法。

新型笔




1966年:费希尔为美国航天局发明 了太空笔。这种笔的墨水囊经过加压, 能在失重状态下写字。 979年:吉列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 钢笔.它写出的字能在10小时内擦去,其 决窍是用橡胶胶水制成墨水。 1984年:日本樱花公司推出中性墨 水笔。它是圆珠笔和记号笔的中间产品, 用的是中性墨水(gel-ink)。 1996年:美国彭特尔公司推出 “Milkys"中性墨水笔,大受美国儿童欢 迎。
自来水笔→圆珠笔 Nhomakorabea
188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韦茅斯的约 翰· 劳德获得第一枝圆珠笔的专利权.但直 到专利权期满.它也没被批量生产过。 1938年: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 比罗和他 的兄弟格奥尔格发明了第一枝实用的圆 珠笔。它使用的是能迅速变干的印刷油 墨。 1950年:法国男爵马塞尔· 比什成立了比 克公司。他的公司擅长于大量生产圆珠 笔.(如今,比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制笔 公司。每天销售2100万枝笔,一年76亿 枝) 1951年:在最初的热情过后公众发 现圆珠笔价格高,而且不可靠,圆珠笔 销售量急剧下滑,自来水笔卷土重来。 1954年:派克钢笔公司推出[Jotter" 圆珠笔.这种更加可靠的新型圆珠笔的书 写时间比最流行的同类产品长5倍.圆珠笔 的销售量重新回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工具的发展史黄夏荻 14122403纵观人类历史,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书写工具的。

若没有用于记录的纸和笔,我们的文化、技术的传承只能靠口口相传,那今天的一切可能也无法存在了。

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就会使用石头在石头上刻画图案,或者使用燃烧取暖后的木材变成的炭棒在石壁上涂写,也可能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出要不了多久就会消失的信息。

再往后,人类开始学会利用液体状的墨水书写,也慢慢演变成了现代的书写工具。

如果要给书写工具分类的话,按照其使用原理大致可以分成三种。

由于第一种方式记录速度慢,费时费力,多见于古代石刻、甲骨等;能快速使用时是在易形变材质上留下痕迹,如在沙地上写字,不容易保持原样。

上述算不上现在意义上的书写,而应该被归为雕刻一类,故不加以赘述。

<从炭棒到铅笔 不会搞脏手的设计> 1564年,在英格兰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石墨。

很快,当地的一些牧羊人发现,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

受此启发,人们把石墨块切成小条拿来写字和绘画。

但石墨条很容易弄脏手,而且容易折断。

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把石墨矿石研磨成粉末,用水冲洗去杂质,获得纯净的石墨粉;接着,他又在石墨粉中掺入硫磺、锑、松香等物质;然后再将这种混合物加热凝固,并压制成笔的形状,这是铅笔最早的雏形。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德发明的“铅笔”实际上还只是铅笔芯。

给铅笔芯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1812年,美国一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完成的。

门罗发明的机械可以切割出长5至18厘米的标准化细木条,并能在细木条中间挖出一条刚好适合铅笔芯的凹槽。

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把两条木条对紧、粘合,这就制成了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铅笔杆。

直到今天,这仍是制造普通笔杆的标准流程。

石墨碳棒现代铅笔 1. 在另一材料的表面留下凹痕形成内容(略)2. 在另一材料的表面附着粉末类固体材质形成内容3. 在另一材料的表面先留下液体痕迹,干后形成内容(搭配吸水材质使用如木材/纸)在固体材料的使用中,现在依旧沿用的还有学校所使用的粉笔,绘画上使用的色粉笔、蜡笔。

原理类似。

<使用墨水的巧思从古至今>1.毛笔——使用兽毛吸水传说中毛笔的发明是在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

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

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

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

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笔的念头,这次要写大量的战况报告,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

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

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

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

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

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

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抽时间琢磨其他别的改进方式。

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

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

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辘辘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

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

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

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聿”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筆”.今日简写作“笔”。

毛笔最早的实物是在距今2500年左右的战国中期楚墓中发现的。

发现最早毛笔的墓葬是河南省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和湖南省长沙左家公山楚墓。

从中出土的毛笔与当今通用的毛笔相似,而笔竿细长,笔锋均为2.5厘米,略长于现代小楷毛笔的笔锋。

其制作方法是将笔毛笔毛围在笔竿的一端,以丝线束紧。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战国秦墓也出土了毛笔,但它与上述毛笔不同,笔毫是插入竿腔中的,与今天的制笔方法相似。

2.芦管笔——失传的古埃及与波斯,再发现的楼兰【此处所言芦管笔并不是苏美尔人用于在泥板上书写楔形文字的芦苇杆(被归入第一分类),而是实际蘸墨使用的前端削尖后劈开叉的,近似于现代钢笔头部设计的芦管笔。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米兰遗址中发现了三枝双瓣合尖芦管笔(约公元3世纪),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张义堡遗址中发现三枝双瓣合尖竹管笔(约公元12世纪)。

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以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

同时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

笔舌正中劈缝,增加了笔尖的柔软性,减弱了僵硬度,降低了划破纸张的几率,同时为墨汁缓缓下渗开辟了一通道,书写起来较为流利。

古埃及所使用芦管笔被视为现代钢笔的原型,必定也是因为其头部的优良设计。

3. 羽毛笔——记录欧洲千年历史羽毛翎管经过去脂处理以后,把端面削成斜尖形醮上墨汁进行书写,效果比芦管笔好得多。

羽毛笔由于外形美观,书写时显得风度潇洒。

因此它在欧洲各国风行一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欧洲许多经典著作中都留下了羽毛笔的不朽墨迹。

羽毛笔,现在钢笔的前身,从中世纪到公元19世纪,羽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记录着欧洲文明进程的每一阶段。

几乎所有的文字著作(如宗教、哲学、文学、历史、科学、医学、商业及管理学)无不是依靠羽毛笔来完成的。

然而第一支羽笔的由来和出现时期却无从查考。

起源于何时何地众说纷纭,但目前一般相信是西元六世纪时由罗马人发明. 一般用家禽、鹅、火鸡、天鹅、乌鸦或水鸭翅膀上的最大五根羽毛来制作羽笔,有时其它鸟身上的羽毛也可用作羽毛笔。

4. 蘸水笔到自来水笔——墨水储存的飞跃在自来水笔发明以前,欧洲人千余年使用的一直是羽毛笔,但羽毛笔的寿命很短,笔尖很容易磨秃或劈裂,一支笔能写几千字就很不错了。

后来,人们在羽毛笔尖上包上一层金属薄片,诞生了金属笔尖。

1803年,英国工程师布赖恩·唐金获得第一个钢制笔尖的专利权。

随后,木杆、金属杆逐渐取代了鸟翅羽毛,演变为蘸水笔。

笔的寿命大大延长了,但每写几个字就要蘸一下墨水,人们思考对它进一步变革。

1809年,英国人福逊发明了笔杆中可以灌注墨水的笔,笔杆上部有一小孔,小孔关闭时笔尖写不出字,只有打开小孔墨水才能流至笔尖。

同年,由另一个英国人布莱姆改进的蘸水笔具有一个很薄的银制笔杆,要像使用带橡皮囊的玻璃管一样用手挤压笔杆,笔尖才能写出字来。

在1800~1900年约100年的遗址中发现的芦管笔 羽毛笔羽毛笔的制作金属笔尖的羽毛笔时间里,不少发明家创造了不少各式各样的自来水笔,前后申请的专利达400余项,并曾有过手工制作的、靠滴管贮存墨水的书写用笔。

但由于墨水常常凝结而堵塞笔尖,有时出水过多,有时还会漏水,使用很不方便,因而均未能得到普遍使用。

初具今天自来水笔结构的发明距今仅有百余年的历史。

它是1884年由美国人沃特曼·艾奇逊(现钢笔品牌“水人”创始人)发明的。

沃特曼当时从事保险工作,在工作中常常因为笔漏墨水而花了很大精力绘制出的表格作废,所以他想应该重新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墨水下泄,使用更加方便的自来水笔。

于是,他放弃了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开始潜心研究自来水笔。

1884年左右,研究取得了结果。

他利用毛细管的作用,用一条长形的硬橡皮,连接笔嘴和笔内的贮墨水管,又在硬橡皮上钻了一条细如毛发的通管,可容少量的空气进入贮管,以保持贮管内的气压平衡。

这样,在笔嘴受到压力时,墨水会徐徐不断地流至笔尖,有效地解决了墨水的突然滴漏。

此后,又有人对沃特曼的发明进行了改进,将加装墨水的滴管改成了能自动吸墨水的胶皮软管,到如今的活塞上墨器与旋转上墨器,能储墨的自来水笔也愈加好用。

【现代外文艺术字仍大量使用蘸水笔,是考虑到墨水与笔尖清洗养护的方便。

同时还有一种被称为“玻璃笔”的蘸水笔,虽然同样利用虹吸效应,但墨水保存在笔尖外螺旋形缝隙中,打破了传统吸墨形式,有也十分有趣】5. 圆珠笔、中性笔——钢珠的旋转最早出现圆珠笔这一名称的时间是1888年,是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曾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但他未能将其制成便于人们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国市场上也曾出售过商品化的非书写用圆珠笔,因其用途狭窄,未能流行起来。

1916年,德国也有人设计制作过一种新型的圆珠笔,其结构与今天的圆珠笔较为接近,但性能较差,未能引起广泛的重视。

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比罗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普通钢笔所存在的问题。

比罗认为,他是在访问一家报纸的时候产生了用一种使用快干墨水的笔代替传统墨汁笔这一想法的。

报纸用的油墨几乎是在瞬间干燥,而且不会留下污迹。

比罗发誓要将类似墨水应用到一种新型书写工具中。

为了避免粘稠的墨水堵塞他的笔,他提出在装有这种现代钢笔笔尖、总成结构 艺术字用蘸水笔 玻璃蘸水笔快干墨水的管子顶端安装能够旋转的小金属球。

笔尖的金属球该金属球将有两个功能:作为笔帽防止墨水变干;使墨水以可控速率从笔中流出。

1943年6月,比罗和他的兄弟格奥尔格(一位化学家)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了一个新专利,并生产了第一种商品化的Biro圆珠笔。

后来,英国政府购买了这个专利圆珠笔的使用权,使得这些圆珠笔可以被英国皇家空军的机组人员使用。

除了比传统钢笔更坚固以外,圆珠笔还能够在低压的高空中使用(在高空中,传统自来水笔的墨水会溢出)。

这在英国皇家空军中收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使得Biro圆珠笔大受好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圆珠笔由于其坚固性和适应战场环境的能力而在军队中广泛使用。

在美国,米尔顿·雷诺在1945年推出了新型圆珠笔,并首次成功地投入商业生产,以代替当时还很流行的自来水笔。

该圆珠笔使用了一颗小的圆珠,将浓度很大的明胶型墨水释放到纸上。

雷诺圆珠笔是一种简单的书写工具,并以“第一支能在水下书写的笔”大作市场宣传。

雷诺在初次推出新型圆珠笔时便卖出了10,000支。

这些首次公开销售的圆珠笔非常昂贵(10美元一支),主要是因为它们采用了新技术。

1945年,第一支廉价圆珠笔生产了出来。

当时,法国人马塞尔·比希开发了一个制造圆珠笔的工业流程,使得单位成本大大下降。

1949年,比希在欧洲推出了他的圆珠笔。

他将这些圆珠笔取名为“BIC”,该商标是他名字易于记忆的简化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