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以岭南园林为例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岭南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概念,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岭南园林文化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园林艺术,其造园文化与岭南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岭南园林文化中,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园林艺术,它体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园林传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植物的生长,因此岭南园林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著名的岭南园林如广州的光孝寺、清晖园、深圳的华侨城、香港的昂船洲等处,植物种类以大叶榕、凤仙花、百合、文竹、凤尾兰等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植物造景。
2.植物布局合理:岭南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布局十分讲究,它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和变化性,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搭配,形成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使人们在游园观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趣。
3.注重季节性景观: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还注重季节性景观的营造,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使得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季节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1. 山水相映: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树木、花卉与水池、河流相结合,营造出山水交融的景致。
通过山水的设置和植物的布置,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画,使其具有江南园林的悠远感和水乡的宁静韵味,将山水画融入园林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
2. 花木妍姿:岭南园林植物造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将美丽的花卉和高大挺拔的树木融为一体,营造出花木妍姿的景致。
这种景观使人们在园中游赏时,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使人心情愉悦。
3. 果香飘溢: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果树和花卉结合在一起,使其在果香飘溢的还能欣赏花卉的绚丽色彩。
这种景观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果实成熟的喜悦,还能欣赏到花卉的美丽,使得园林的气氛更加浓厚。
浅析南方某公园植物配置

浅析南方某公园植物配置作者:苏鸣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16期摘要:在当今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越来越重视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
本文结合南方某公园的实际,对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配置1 园林植物基本组成1.1 园林植物种类组成初步查明,该公园内现有绿化树种108种隶属52科80属。
其中乔木有48种,占44.44%;灌木43种,占39.81%;藤本6种,占4.18%;竹类3种,占2.78%。
乔灌比为111∶1,可见乔木种类的比重较大。
但该公园中大量的绿篱、大片的地被植物都属灌木,如萼季梅、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
绿化植物中物种较丰富的科有蔷薇科、桑科、柏科及木兰科等,充分显示出亚热带地域植被的特点。
52科中,包含5种以上植物的科有6个:柏科、木兰科、木樨科、蔷薇科、豆科、桑科。
而具有10种植物的科只有蔷薇科,可见蔷薇科植物在该公园绿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柏科植物在该公园绿化植物中属大科,包含了9个种,因此也不可忽视。
从植物分布的科来看,该公园园林绿化植物较为集中的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性科、热带、亚热带性属里。
含10种以上的科只有蔷薇科,却有15种,含5种以上的科有6科,计有40种,占种数的37.04%。
阔叶树种93种,占86%;针叶树种15种;占14%;常绿树种103种,占95%;落叶树种5种,占5%;园内绿化树种中被子植物种类较多,共49科90种;裸子植物较少,共5科15种。
1.2 植物群落结构组成该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以乔木、灌丛、林带、草地为主,注重园林绿化的原生态。
其群落的垂直结构构成形式多样,主要有乔木+灌木+草坪、乔木+灌木、乔木+草坪、灌木+草坪等多层次的几种群落垂直结构,其中以3层的结果构成为主,绿色植物景观较为丰富。
1.3 主要景点园林植物组成迎宾广场绿化区树种乔灌木22科36属47种,乔木与灌木树种之比16:19;其中乔木层有主要绿化树种有16种,落叶与常绿树种之比为9:7,其中灌木丛主要绿化树种有29种,落叶与常绿树种之比为2:8:1;草本植物10科14属15种。
岭南花境植物配置案例

岭南花境植物配置案例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岭南花境的那些超酷植物配置。
一、入口处的惊艳组合。
在岭南花境的入口,就像一场植物界的欢迎派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簕杜鹃,那家伙开起花来简直不要太热闹,大片大片的紫红色花朵像热情的火焰在燃烧。
旁边搭配着矮蒲苇,它那细长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剑,在风中轻轻摇曳,和簕杜鹃的热烈形成了动静对比。
再加上一些银叶菊,银色的叶片就像星星点点的碎钻,为这个入口增添了一抹神秘的亮色。
这种组合,就像是一个热情的主人拉着优雅的伙伴在门口迎接客人呢。
二、溪边的清新小世界。
沿着小路走到溪边,那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有水生美人蕉,它那宽大的叶子油绿油绿的,花朵是那种艳丽的黄色,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吹奏着溪边的小曲儿。
为了让画面更丰富,还种了菖蒲。
菖蒲的叶子是细长的线形,有一种古朴的美感,和美人蕉搭配起来,一刚一柔。
溪边再点缀上几丛鸢尾,鸢尾的花像一只只紫色的蝴蝶停在草丛间,当微风吹过,就好像蝴蝶要翩翩起舞飞到水面上一样。
这溪边的植物配置,就像是一幅清新的水彩画,充满了生机与灵动。
三、庭院中的悠闲角落。
在岭南的庭院里,植物配置那可是相当讲究悠闲的氛围。
比如说鸡蛋花树,它那独特的花朵形状就像一个个小风车,白色的花瓣中间夹着黄色的花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在鸡蛋花树下,种着一些长春花,长春花小小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就像地上的小星星,不断地闪烁着。
周围再配上几株散尾葵,散尾葵那散开的叶子像一把把大扇子,为这个角落营造出一种慵懒的阴凉感。
坐在这个庭院角落,看着这些植物,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就像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堂。
四、花境中的高低错落。
整个岭南花境里,高低错落的植物配置是一大亮点。
像高大的木棉树,那可是花境里的“大哥大”,在春天的时候,满树火红的木棉花,就像燃烧的云霞。
在木棉树下,中层有红千层,红千层的花朵像一个个红色的小刷子,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再往下就是各种草本花卉了,比如鼠尾草,它那长长的花序就像小尾巴一样,在风中晃悠。
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作者:龚雨晴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1期以岭南园林为例阐述我国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
我国岭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具有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
在长期的造景实践中,通过多样的造景手法形成了层次多,风格秀雅且精致的植物配置手法。
本文则以岭南园林为例简要阐述我国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形式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南方,在自然地理概念中,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在人文意义上的南方地区通常指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等。
岭南,古时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级,秦末汉初,是南越国的辖地。
这一称谓第一次出现是在唐贞观年间,现指我国南方五岭以南概称。
植物配置,指在栽植植物的过程中,注重其自身的生长适应性和生活习性,建立多层次植物群体的同时,关注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整体性的思考和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布置植物,从而使绿化中的各个绿的都可以被充分的利用,并发挥一定的整体效应。
二、南方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优化配置建议园林植物配置的优劣决定了一项景观工程的品质。
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应该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由于对园林植物配置缺乏系统的理论实践,仅仅注重美观却不注重后期的生态效应,忽视植物的群落动态演化等原因,植物配置在乔木、灌木和草花部分都表现出了一系列的不足。
(一)乔木。
乔木配置过于注重引用外地树种,轻本土树种。
高大的乔木是植物配置的主要素材,是植物群落林冠线的核心构成部分。
近年来,各设计者偏爱于使用银杏、朴树等树种,但是这些树种生长年限长久,不能迅速繁殖,其供给持续减少,价格猛增,耗费大量成本。
设计者偏爱于使用外地树种,认为外地树种可以提升园林工程档次,乡土树种过于普遍、大众化、没有特色,因此大幅引进外地树种。
外地树种无法适应当地气候,出现死亡现象,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景观效果。
(二)灌木。
灌木作为压边和收口植物,需要很好的观赏性,是人工植物群落的林缘线。
岭南地区城市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搭配与造景

岭南地区城市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搭配与造景摘要:随着国内外植物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深入,城市绿地中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同时令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绿地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岭南地区不同时令花色的植物搭配,使城市景观呈现不同的绿地风格,创造不同意境,做到四时景致各异。
关键词:生态性;园林;绿地;景观风景园林景观包含建筑、水体以及地理地形等内容,这些部分构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风景园林景观。
而在风景园林中,园林的植物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岭南气候、环境、文化的独特性,造成岭南园林植物自带独特的属性,不同季相变化丰富多元的色彩与完美设计的整体姿态使岭南的风景园林更具灵动性。
由于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同时,也把关注焦点集中到了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上,而城市植物景观可以带来大量的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因此因地制宜、注重城市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岭南园林城市植物景观的关注度逐渐加深。
1.建设岭南特色的生态园林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
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
岭南地处亚热带地区,园林植物具有浓厚的热带性、乡土性和地域性。
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
岭南古典园林特点--以岭南四大名园为例

4
植物配置
If you want , you can delete the text , you can add some words here as you like.
植 物 配 置
由于地域、气候环境等方面不同,中国 三大园林体系的植物配置差异显著。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征与所处自 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园林空间类型 以及植物的布置方式等均有很大的关联
清晖园 余荫山房
可园
造园空间布局
2. 岭南私家园林从实际出发,注重园林的实用性和交际性。
• 园林建筑通透轻巧,格局便捷旷朗,能很好适应潮湿闷热气候。 • 园林中水榭、船厅、水楼依水而筑,能达到迅速降温且观景位置优越的效果。 • 园林植物多采用岭南当地的花卉和果树,既可观赏、遮荫又可食用,具有很高
的实用价值。
植物配置
小中见大
岭南古典园林庭园占地狭小,景深层次相对压缩,空间序列的距离也相对缩短, 常运用绿廊、绿篱、花基、花台等多种方法,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增加绿化面积, 然后运用框景、抬高、假山洞等方式锁定这些微缩的片段式植物景观,以此起到 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5
参考文献
If you want , you can delete the text , you can add some words here as you like.
岭南私家园林——世俗功用的审美观念表现得更为强烈浓郁,更注重生活享受 江南文人士大夫园林,更注重文化享受
2
造园空间布局
If you want , you can delete the text , you can add some words here as you like.
明清时期岭南私家园林风格
南方园林植物造景现状及优化配置分析 周燕云

南方园林植物造景现状及优化配置分析周燕云发表时间:2018-03-21T17:00:53.9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作者:周燕云[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城市园林造景建设已经充分的融入到了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园林造景可以提高城市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够优化城市的自然环境。
东莞市华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城市园林造景建设已经充分的融入到了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园林造景可以提高城市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够优化城市的自然环境。
对于我国南方的园林造景来说在植物的种类搭配和物种的选择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适应园林建设发展的需求和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对南方园林建设应该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植物优化配置方案。
关键词:南方园林;植物造景;现状;优化配置我国南方地处长江流域,具有气温温和、雨量充沛的环境特点,在园林建设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植物的种类繁多,园林造景的方式和方法也具有多样化。
在园林造景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点,但是在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更加合理的选择和配置。
1.南方园林植物造景现状南方园林是以苏州和杭州等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园林设计为主要代表的,在实际的园林设计中是以私家园林设计为主,由于南方的气候具有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因此,植物具有多样性,用于园林建设中的植物种类也非常的多。
植物造景的手法也多样,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不断的加强,各种审美能力和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使南方园林的设计逐渐形成了玲珑婉约和细腻别致的特色。
我国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不断加大重视的力度,城市建设中园林景观的设计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竞争的一部分。
环保部门对生态建设工程的大量投入,进而促使园林景观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的技术和资本,例如重庆的中央公园。
中国古典园林地方风格化特征——以岭南园林为例

2020年第14期现代园艺中国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从奴隶社会中后期到清王朝末期30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典园林体系。
中国自古以来地域广阔,有多种气候类型,地域环境复杂多样。
由于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地域文化也有所不同,所以,造园活动所用的文化元素、材料、植物、建筑的构造也有所不同,逐渐发展为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为主要代表的三大地方风格园林,发展历程(见表1)。
1三大地方园林风格比较1.1用石材料的对比一般石材运用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
北方园林主要为皇家园林,石材较少,北方产青石和北太湖石,2种石材给人一种浑厚凝重的形象,北方园林建筑深受皇家建筑的影响,且以皇家园林建筑为主,青石和太湖石与北方的建筑风格十分协调,所以,北方园林叠山石材多采用青石和北太湖石。
江南园林叠山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都非常高,在造园中对石的用量非常大,光石材品种就非常多,其叠山主要以太湖石和黄石2种石材为主。
岭南园林常使用塑石的技法,叠山的形象皱褶众多,通常只可远距离欣赏而不可近距离观望,岭南地区沿海一带,多采用石蛋、礁石进行叠山塑造。
1.2理水的对比自古以来“山水”便是大自然风景的代称,中国园林叠山和理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理水上不同地方的园林也存在差异。
北方大部分地区水源匮乏,北方园林在造园活动中水源的运用相对较少,水池一般较南方园林更小,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北方地区园林也有采用“旱园”的做法。
江南园林理水方式较之并没有北方园林丰富多样,然而江南地区水网密布,理水的运用非常普遍。
岭南地区同样水资源丰富,理水手法多样,少数水池没有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式,而是采用西方园林的几何规整式。
1.3植物配置的对比自然界中的美有不少来源于植物本身,植物在园林创作中有着调节环境与美化环境的作用。
北方气候干旱且寒冷,观赏性植物比南方少,到了冬季绿色植物少,水面结冰,给人萧瑟的气氛,为了皇家宫苑庄重大气的形象,一般多种植针叶树种,以达到冬有绿色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以岭南园林为例
————————————————————————————————作者:————————————————————————————————日期:
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以岭南园林为例-旅游管理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以岭南园林为例
龚雨晴
以岭南园林为例阐述我国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
我国岭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具有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
在长期的造景实践中,通过多样的造景手法形成了层次多,风格秀雅且精致的植物配置手法。
本文则以岭南园林为例简要阐述我国南方地区园林植物配置形式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
南方,在自然地理概念中,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在人文意义上的南方地区通常指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等。
岭南,古时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级,秦末汉初,是南越国的辖地。
这一称谓第一次出现是在唐贞观年间,现指我国南方五岭以南概称。
植物配置,指在栽植植物的过程中,注重其自身的生长适应性和生活习性,建立多层次植物群体的同时,关注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整体性的思考和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布置植物,从而使绿化中的各个绿的都可以被充分的利用,并发挥一定的整体效应。
二、南方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优化配置建议
园林植物配置的优劣决定了一项景观工程的品质。
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应该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由于对园林植物配置缺乏系统的理论实践,仅仅注重美观却不注重后期的生态效应,忽视植物的群落动态演化等原因,植物配置在乔木、灌木和草花部分都表现出了一系列的不足。
(一)乔木。
乔木配置过于注重引用外地树种,轻本土树种。
高大的乔木是植物配置的主要素材,是植物群落林冠线的核心构成部分。
近年来,各设计者偏爱于使用银杏、朴树等树种,但是这些树种生长年限长久,不能迅速繁殖,其供给持续减少,价格猛增,耗费大量成本。
设计者偏爱于使用外地树种,认为外地树种可以提升园林工程档次,乡土树种过于普遍、大众化、没有特色,因此大幅引进外地树种。
外地树种无法适应当地气候,出现死亡现象,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景观效果。
(二)灌木。
灌木作为压边和收口植物,需要很好的观赏性,是人工植物群落的林缘线。
灌木的合理配置可以和好的体现层次感,是园林景观的核心看点。
由于缺乏对灌木的相应知识的系统了解,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群落层次不明显、过度生硬、季相变化不明显等问题。
另外,收边收口的植物不耐修剪,叶片掉落使其露脚等问题时时发生。
(三)草花的配置、水体绿化和垂直绿化有待加强。
南方气候温润,植物种类丰富,各种形式的绿化要不断进步。
南方地形多样,主要以山水园林为主,攀缘类植物可以很好的美化土坡假山、桥墩立柱等。
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体,吸收污染物,同时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
三、以岭南园林为例简析南方园林植物的配置
(一)岭南文化特征对植物配置的影响
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古代岭南与中原基本上是相互封闭的,这造成了岭南地区开发较晚,但是这也使岭南的文化和特色保持了它的纯粹性,使它有别于中原文化。
岭南地区靠近海洋,能更好的接触海外的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岭南文化与各种各样的文化发生交互碰撞。
在这样的碰撞中,岭南文化去粗取精,
融合各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岭南文化具备了兼容、开放、灵活的特征。
这些特征影响岭南园林植物的配置风格和形式。
重视本土植物的栽植运用。
岭南地区植物配置风格由它特殊的的环境所决定,在古代,一些造园者因为好奇引进了一批外来植物,这些外来植物适应了本地环境之后也弥补了本土植物的一些缺陷,同时丰富了植物景观。
但是,在配置时并不建议过多的引入外来树种,大量引入会造成本地区自然植物群落内部的不稳定。
平面和立面的植物配置方式不同。
在岭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植物在平面与立面上都呈现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从纵向的立面上,以多层次的群落结构为主,植物和水体、山石等间隔分层的方式搭配。
而从横向的平面上,由于岭南地区栽植面积的限定,以点簇式的栽种为主,林植为辅,群植补白,同时结合绿篱、盆景等种植方式构成。
(二)岭南园林植物配置总体特征
1、实用性与景观效果并存
繁复玲珑的配置艺术。
在横向上,多种植物品种呈现点簇式栽种,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和栽培面积种植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植物,大小乔木互相交错,下部配植耐阴的灌木。
在纵向上,力求增加植物群落层次,重视垂直绿化,达到层次起伏变化的效果。
2、重视“风水”功能的体现
这里的风水是指环境中的采光、通风和水池等元素。
岭南属于亚热带气候,植物多枝繁叶茂,在庭院内种植,必然会有植物过于茂密而空间较少这一矛盾。
在进行岭南园林植物配置时,会充分考虑南方气候、气流来源和光照等因素。
例如清晖园和可园在东面和东南面墙都开辟漏窗顺应院外的气流,将气流恰到好处
的引入院内;在上风口,巧妙的栽植具有花香的植物;因地制宜的在不同的空间环境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
3、构成微缩景观
江南园林诗情画意,北方皇家园林恢宏气派,而岭南园林占地面积狭小,更利于运用植物配置构成微缩景观。
在植物配置中,运用障景、框景等方法分隔空间和造景、遮挡不雅、减弱建筑存在感的效果。
同时,景深层次压缩,多采用花台、绿篱等配置方式,丰富空间群落层次,增加绿化面积。
在配置时,多突出增加植物景观的立体感,但由于场地空间有限,利用框景、抬高地势、假山门洞等方法创造微缩的片段式植物景观,经过这种特殊的处理,让人不由自主对环境产生丰富的感觉。
四、结语
植物配置在园林造景中的地位日益增加,而具有生态性、文化性的植物配置也越来越受人们推崇,我国南方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利用这一优势,南方地区的植物配置丰富而又富有特色。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