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惨案

合集下载

鄂东影响近代中国的8位学者大家

鄂东影响近代中国的8位学者大家

国 , 暨 南 大 学 经 济 学 教 授 。 9 2年 与 郭 大 力 合 译 出 任 13
代诗 坛 的经典 之作 。 12 9 6年任 《 晨报 》 副刊 《 镌 》 诗 编
辑 , 徐 志 摩 等 人 形 成 了早 期 新 诗 三 大 流 派 之 一 的 格 与 律 派 , 对 当代 新 诗 创 作 产 生 了 重 大 的 影 响 。 徐 志 摩 并 曾说 : 我 想 这 五 六 年 来 我 们 写 诗 的 朋 友 多 少 都 受 到 “ 《 水 》 者 的 影 响 , 的 笔 本 来 是 最 不 受 羁 勒 的 一 匹 死 作 我
直 担 任 厦 门 大 学 校 长 , 现 并 培 养 了 著 名 数 学 家 陈 发
究, 著有 《 诗 杂 记 》 《 辞 校 补 》 《 唐 、楚 、 神话 与诗 》 专 等
论 , 其对 《 尤 楚辞 》 研究 成 就更 大 , 沫 若 曾称赞 其 为 郭
“ 无 古 人 , 无 来 者 ” 而 闻一 多 对 中 国近 现 代 社 会 前 后 。

《 七子 之 歌》 其 开篇 《 门》 1 9 , 澳 在 9 9年 回归 之 日经 一
名 幼 童 领 唱 而 再 次 响 彻 海 内外 。 作 为 一 名 大 学 教 授 ,
闻一 多于 12 9 8年 以后转 而致力 于古 籍 ,开始 对 《 周 易》、 诗经 》 《 子 》 《 辞 》 四大 古籍 进 行 整 理 研 《 、庄 、楚
业 于 武 昌 中 华 大 学 教 育 系 .在 杭 州 与 上 海 大 夏 大 学毕业生郭大力相识 。 开
始 钻 研 马 克 思 主 义 政 治 经
济 学 ,后 受 友 人 资 助 赴 E t
本 留学 。 “ ・ 八 ” 后 回 九 一

金寨红军史话

金寨红军史话

金寨红军史话摘要:金寨县是中国工农红军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党的领导下金寨人民英勇奋斗,铸造了光辉的革命史。

自1918年第一支抗租队成立以来,党领导举行了两大起义,先后组建了1 1支红军队伍,创建了豫东南、皖西两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共和国第一次授衔59位将军,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本文简要概述自金寨红军创立至国共共同抗战时期的红军史。

引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气势雄伟的大别山脉位于中央,有木兰山、天台山、万紫山、大雾山、大悟山、古角、桐柏诸峰纵横盘结,绵亘数百里,横贯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襟长江而带淮河。

北窥豫中,俯瞰武汉,东控江淮平原,西扼京汉铁路。

山川交错,水泊棋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为世代兵家囊括大江南北、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自徐向前《历史的回顾》)。

贫农的早期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旧中国,大别山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勤劳、本分的农民在不堪压迫、难以生存的时候,也会奋起反抗,这是大别山区红军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大别山区红军最初是纯农民军也是其区分与其他各地红军的主要特征。

1918年,霍山县燕子河地区组织了贫苦农民包围了大地主住宅的暴乱。

1922年霍山县西镇9个保的佃农在开明绅士刘仁辅带领下到县城打官司,县衙通令九保农民拥有永佃权。

192 4年六安县太平集一带农民组织大刀会抗捐抗税,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反军阀、反苛捐杂税的斗争。

贫苦农民的斗争有时虽得到一些利益,但由于没有统一、正确的领导,最终都失败了。

这也是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说明了农民无法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早期斗争:中共一大后,在董必武、陈潭秋的领导下,鄂东黄冈县成立了共产党组织,以后的鄂豫皖边区逐渐有了共产党的活动。

共产党的领导提高了农民的组织性与纪律性。

随着农村革命力量的迅速发展,1925年在豫东南组织了声讨“五三十”惨案后援活动,大别山脉中央各地也纷纷成立了农民协会。

桂系军师编制年简表

桂系军师编制年简表

170师:(7军)--》(46军)该师是1936年61后广西军的19师采用中央番号变革而来!1937年师长徐启明少将,副师长夏国璋少将(编入7军)编制:501旅(庞汉桢少将)淞沪会战1938年1019团(海竞强上校)1938年武汉会战后,回广西整编师长黎行恕少将(46军)1939年,参加桂南会战,参加高峰坳高地的战斗?。

1944年师长许高阳少将(副师长巢威少将,胡厚基少将副师长桂林阻敌。

十一月十三日于激战时,中弹殉国;)驻防桂林参加桂林死守战。

1944年编制:五一零团(郭鉴淮上校),五零九团(冯丕铭上校),五零八团(高中学上校)该师在桂林死守战中被日军重创,伤亡2/3,残部在许高阳少将率领下突围。

1945年春季,因为桂柳会战的失败和蒋桂矛盾,隶属于桂系的170师番号被中央撤消!剩人员加进46军171师:(7军)1937年师长杨俊昌少将编制:511旅(秦霖少将)淞沪会战1938年师长杨俊昌少将徐州会战宿县之战杨俊昌将军临阵胆怯弃守被军法处置10年监禁。

1938年10月副师长:覃寿乔少将25日应安徽省保安4团的请求派171师512团增援在霍山作战的地方武装抗击日军,战后不久日军分南,北两路逃窜。

南路:27日被同时参战的176师526团追击的日军退至鹿吐石铺东关外河滩,遭遇171师512团3营阻击,日军伤亡惨重。

北路:日军被参战的桂138师一个团在仙人冲击败,逃窜至洪家冲,被陆军171师512团2营阻击,被歼者甚多!1938年底师长:漆道徵少将副师长:曹茂宗,一线指挥官:丘清英,参谋长:方钦。

团级指挥官:谭何易上校,吴绍礼上校。

周文福上校。

511,512,5131940年4月陆军171师一部配合安徽省保安团武装进攻新4军控制下的无为县!1940年6月进攻驻大、小悟山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占领大、小悟山。

1941年五一三团(萧湘汤上校)1941年10月陆军171师在第十游击纵队配合下,向津浦路西新四军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相继攻占周家岗、广兴集、界牌集等地,在击败新4军后,开始扩大战果,开始向路西中心区进攻,攻占了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重镇---大桥镇!1941年11月新4军第2师为了夺回大桥镇集中了第四旅十一团、十二团、第五旅十团和第六旅十六团等6个团**,陆军171师511团及定远县的一个常备队受到猛烈攻击,是役511团伤亡官兵达400多人,被新4军缴获丹麦制高平两用机枪1挺、迫击炮1门、轻机枪12挺、步枪100余支及大批其他军用物资![ 转自铁血社区/ ]1944年7月12日第511、第513团向新四军第2师巢北支队驻地西山释一带突然进攻!1944年11月13日第511、第512团向共产党路西根据地进犯对阵新四军第2师,攻占王回岗、曹家岗、江巷、延寿集、青龙厂等地!1945年2月为策应176师对新4军的作战,171师出动513团向新4军的第7师阵地含(山)和(县)地区进攻!1946年7月由曹老集向五河机动作战的171师部分部队对阵共产党李先念部队将其击败!同时171师协同172师作战的部队开始进攻五河城与7月30日占领!1946年8月23日协同172师向睢宁、宿遷之解放军进攻,先后攻克睢宁西南之新集、高集、王水洞、大李集。

课件闻一多

课件闻一多

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国。 (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整个中国处在白色恐 怖的黑暗之中。诗人于1928年编成第二本诗集《死水》出 版,并告别诗坛。)
《死水》全诗是一种隐喻,象征那个黏滞得流不 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死水”再加上“绝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 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而彻底的的批判精神。
昆明大学的塑像
青岛海洋大学 的塑像
画像
清华校园内的闻一多纪念亭
闻一多 纪念馆座落 在湖北省浠 水县清泉寺 遗址。她是 中宣部命名 的全国爱国 主义教育示 范基地。江 泽民总书记 亲自题写 了馆名。1993年5月18日正式开馆。后被黄冈市旅游局授予“优秀 景点”称号,她也是驰名鄂东的旅游胜地。
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
以丑为美的手法:
2—4节诗写死水的脏臭和死寂,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 引出“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一系列美妙 的事物,给“破铜、烂铁、油腻、霉菌、白沫”等象征 丑恶的事物穿上“华美精致”的外衣,这情景有如鲁迅 说的那样“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乳 酪”。闻一多先生主要借鉴西方象征主义诗歌“以丑为 美”的反讽艺术手法,运用这样一些极易唤起美感的华 丽词语来写这沟肮脏、腐烂、恶臭、死寂的死水,如此 “以丑为美”,以美写丑,不但“丑”的性质未变,还 能在美丑交织而成的强烈反差中,造成一种新颖独特的 表达效果,在阅读心理上产生一种更强烈的厌恶和憎恨 之情,从而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艺术鉴赏的空 间也得以拓展。
“死水”的象征意义大致有三种:
1.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表面繁华、内里充满罪恶 的美国社会。(1925年4月,诗人正在美国芝加哥留学 。)
2.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军阀政府。(发表于 1926年4月,而这年3月18日,腐败的段祺瑞政府制造了血 腥镇压爱国学生的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激起全国 人民的愤慨。)

黄麻起义简介

黄麻起义简介

黄麻起义简介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至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黄安、麻城两县发动和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又称第二次黄麻起义。

9月,中共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委员会,为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和中共湖北省委员会“秋收暴动计划”,发动黄安、麻城两县贫苦农民举行起义。

因缺乏武装起义的经验,未获成功。

中共湖北省委于10月中旬派符向一巡视黄麻区,不久又派刘镇一、黄赤光前去指挥(黄赤光未到)。

11月3日,省里派来的代表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了黄麻两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中共黄麻区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符向一任特委书记,刘镇一为革命委员会负责人。

同时改组了黄安县委,麻城县委依旧。

随后,成立黄麻起义总指挥部,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统一领导起义的准备工作。

会后,两县县委负责人和党团员分别下到各区,组织发动群众,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武装暴动。

11月10日,国民党第三十军魏益三部一个营由黄安城进犯七里坪,黄麻两县县委决定由麻城调一部分快枪,帮助黄安农民自卫军去缴该营的枪。

因走漏消息,该营逃去。

11月11日,农民自卫军进驻七里坪,并召开了两万多人的庆祝大会,接着,黄麻特委在文昌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认为暴动工作已准备就绪,决定夺取县城,成立黄麻暴动行动指挥部,由潘忠汝、吴光浩、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刘文蔚等组成,潘忠汝为总指挥,吴光浩为副总指挥。

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

当天,黄麻特委调集黄安农民自卫军全部,麻城农民自卫军两个排,及七里、紫云等区千余精锐义勇队,组成攻城部队,与先期打进黄安城内的12名农民自卫军队员组成的尖刀班里应外合。

在农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于当夜10时,自七里坪向黄安县城进发。

麻城农民自卫军另一个排留在黄安、光山,麻城交界的北界河负责警戒,以防河南红枪会的进犯。

李先念、詹才芳、王树声、陈再道分别率领农民武装参加了暴动。

远东慕尼黑阴谋始末

远东慕尼黑阴谋始末

——远东慕尼黑阴谋始末——一九三八年十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后,形势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这是由于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严重地威胁到日寇占领区后方的安全,再加上日本兵力的不足,这就迫使它不得不停止向国民党战场的战略进攻,而将其主要军事力量转向解放区战场。

于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于国民党的政策,就由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三日,日本近卫内阁发表第二次对华声明:如果国民党政府放弃抗日,愿意吸收它参加“建设东亚新秩序”。

十二月二十二日又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1)中国放弃抗日,与满洲国建立外交关系;(2)中日缔结“防共协定”共同反共;(3)中日经济合作。

这时候,英美帝国主义担心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坚持持久的抗战,把日本拖得精疲力尽,使它不能在东方担负起反苏的任务。

特别是当时英国的张伯伦政府,奉行反苏的“绥靖”政策,在西方通过“慕尼黑”协定竭力挑动希特勒向苏联进攻。

在东方,三番五次地酝酿召开“太平洋国际会议”,企图用牺牲中国的办法求得同日本的妥协;并百般劝诱国民党政府与日本谋和,希望及早结束中国的抗战,以便日本把侵略的矛头指向苏联。

因此,英美帝国主义在日寇与国民党政府之间,进行穿针引线的勾当。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五日,上海《导报》披露,英国某“政治家”表示:“英国只要日本能接近‘民主国’,便在长江方面受点损失与日妥协都可以”,这是英国政府向日本暗送秋波,给日本一个信息。

过了十几天,十二月二十四日,华盛顿合众社报道《中国问题研究会》发表的声明则说得十分露骨:“自武汉失陷以后,,中国从此可不致受重大牺牲,反之,日本则因卷入漩涡太深,无力继续作战到底,故急盼和平。

英国或有劝降中国议和之可能,美国政府亦渴望国际间一律能维持和平,故大致将支持英国之主张。

”正是这个时候,英国驻华大使卡尔从上海到达重庆,同蒋介石密谈了七次。

事后他回到香港即向外界表示:“假使日本和中国两方面都能自动的接近,那时英国很愿作一个调停者。

黄麻起义

黄麻起义
备 爆发起义
起义挫折 后续事件
起义准备
9月,中共黄安、麻城两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及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举行了秋收起 义,但由于缺乏领导起义的经验,没有及时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加上国民党军第30军一部 的进扰,不久,起义陷于停滞。10月中旬,中共湖北省委得知黄、麻两县尚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 量和很好的群众基础,遂先后派符向一、刘镇一、吴光浩、王志仁等到黄、麻地区加强起义的领 导,成立了以符向一为书记的中共黄麻特别区委员会,组成了以潘忠汝为总指挥的黄麻起义指挥 部,积极进行起义的准备。11月3日和11日,黄麻特委先后在七里坪召开会议,决定以黄、麻两 县农民自卫军为骨干,群众武装予以配合,首先夺取黄安县城。
起义影响
起义影响
黄麻起义路线 黄麻起义是继中国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农民 武装起义,是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开了鄂 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 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黄麻起义及其后期的革命斗争,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革命军队。在黄麻起义及其后鄂豫皖根据 地的斗争中,走出了三支红军部队。第一支是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七里坪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 第四方面军,第二支是1932年11月30日在黄安檀树岗重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三支 是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在七里坪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 黄麻起义及其后的革命斗争,造就了一大批杰出革命人才。
后续事件
1928年1月,鄂东军在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3 月上旬,为对付国民党军的围攻,第7军编为4个短枪队,采用“昼伏夜动,远袭近止,绕南进北, 声东击西”的战术,分散游击于黄陂、孝感、黄冈、罗田、黄安、麻城等县。5月,第7军进入河 南省光山县南部柴山保地区,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走上了边界武装割据的道路。7月,第7军 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到1929年5月,红31师发展到近400人,初步建成了以柴山 保为中心,纵横50余千米的鄂豫边苏区。黄麻起义创建的红军和苏区,是后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 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来源及组成部分。

党史基本知识内容

党史基本知识内容

党史基本知识内容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有两个人贡献特别突出,在党的创建史上被称为“南陈北李”。

他们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4、湖北是全国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6个地区之一,董必武和陈潭秋作为湖北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5、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

6、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并明确阐释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8、1922年1月爆发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

1923年2月4日以武汉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爆发,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点。

9、1923年2月7日,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等先后被杀害。

10、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2、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东惨案”
阅读提示
了解“鄂东惨案”事件的经过。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凌晨,桂军第一七二师和鄂东游击总指挥部第八纵队王啸风部同时向夏家山、芦柴坳、龙王山、回龙山等第五大队各中队驻地发动全面进攻。

战斗首先在芦柴坳打响。

刘西尧、丁宇宸率部向芦柴坳的一个山头冲锋,意在接出张体学。

但敌军火力非常猛烈,未能冲上去,丁宇宸左肩负伤。

刘西尧命令机炮排用迫击炮轰击敌军阵地,将其三挺重机枪全部炸哑后,率一个中队突围出来。

另一个中队的一个排也胜利突围,另两个排的战士大部分壮烈牺牲。

黄昏时,刘西尧、丁宇宸部由一营二中队副指导员林勉斌接应,前去与熊桐柏会合。

另一路突围部队是驻扎杜皮龙王山的三营,他们在营长漆少川、副营长刘洪顺、副教导员易鹏的率领下,掩护中心县委书记文祥等,与鄂东土顽黄汝庭部进行激烈的战斗,胜利突出重围,到铁冶将军山休息。

天黑后,出其不意地插到离日军较近的王家坊湖区。

回龙山中队由于龙飞等人叛变,集体投降。

三营教导员曹云露前去制止,却被黄冈县自卫队扣留,押解到浠水囚禁。

十月二日,牺牲于浠水汪岗南氏祠堂。

被围困在芦柴坳的张体学及所率第五大队大队部机关、后勤等非战斗人员,成为敌军主要攻击目标,机关、后勤人员全部被俘。

张体学只带两个班和少数警卫人员隐蔽在山林草丛之中,入夜换上敌军的服装,趁顽第十八纵队向山上发起冲锋之际,绕过桂军的封锁线,到群众家隐蔽。

几天后,欧少伦带手枪队把张体学接到王家坊,与文祥、漆少川等会合。

张体学到王家坊后,留下一个排和手枪队五十余人随文祥、漆少川等在该地开辟根据地,坚持敌后游击战,自己率余部追赶向西突围的部队。

九月十八日,第五大队各部在河南省罗山县周党畈会师,与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以及信南部队组成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临时支队,随后跨过平汉铁路,到达安陆赵家棚。

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大部分胜利突围,但大队部机关人员、后勤医务人员、地方干部以及伤病战士被俘,其中大队供给处长姚渠,电话队长王天凯,身怀有孕的张体学夫人、医务主任戴醒群等一百多人惨遭杀害。

就在桂军第一七二师血洗夏家山之时,国民党黄冈县自卫大队大队长范庭玉指挥所部涌向铁冶东山寺,妄图抓捕在此办培训班的漆先庭。

扑空后,范庭玉将林少儒杀害,启林学校教学设备全部遭到破坏。

从九月二日起,国民党军政人员在黄冈杜皮及周边挨户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二百余人被杀害。

他们强迫老百姓搬家并村,到处张贴捉拿刘西尧、张体学、漆先庭、文祥等人的布告,白色恐怖又一次笼罩在将军山及周边地区的上空,这就是震惊全国的“鄂东惨案”,又称“夏家山事件”。

1.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内容。

2.说一说在“鄂东惨案”事件中敌人的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