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试题1

合集下载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理论准备和技能训练两部分,共计12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理论准备(30分)(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8%,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1.9%B 160%C 60%D 96.84%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3.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C 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单位特征的D 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单位特征的4.试指出比较相对数:(甲)同年甲国小麦产量为乙国的155%,(乙)某年某国人均粮食产量为1005千克()。

A 甲B 乙C 甲、乙D 全不是5.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A 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 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6.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社会总产值B 劳动生产率C 国民收入 D人口总数7.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 相等B 不等C 重叠D 间断8.某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1年第三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9.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性别B 年龄C 专业D 住址10.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企业个数B 职工人数C 利润额D 设备台数(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 (1)

统计学原理试题 (1)

统计学原理试题(总分:99.98,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总题数:15,分数:15.00)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分数:1.00)A.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C.是在社会经济现象的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研究其数量关系√D.是一种对经济现象做的定性研究解析:2.对某市科技人员进行调查,科技人员的职称和年龄()(分数:1.00)A.是品质标志B.是数量标志C.前者是数量标志,后者是品质标志D.前者是品质标志,后者是数量标志√解析:3.对企业职工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属于()(分数:1.00)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品质标志分组D.数量标志分组解析:4.计算比较相对指标()(分数:1.00)A.只能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B.只能是两个相对指标对比C.只能是两个平均指标对比D.既可以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也可以是两个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解析:5.某地区工业增加值1995年比1994年增长6%,1996年比1995年增长4%,1997年比1996年增长8%。

则三年来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分数:1.00)C.106%×104%×108% -100% √D.6%×4%×8%解析:6.某企业1997年比1996年产量增长了15%,产品单位成本下降了4%,1996年企业总成本支付了30万元,则1997年总成本比1996年多支付()(分数:1.00)A.3万元B.4.5万元C.3.12万元√D.1.38万元解析:7.调查误差包括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在抽样调查中()(分数:1.00)A.只有登记误差B.只有代表性误差C.两种误差都有√D.两种误差都没有解析:8.在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当极限误差范围Δ扩大一倍,则抽样单位数()(分数:1.00)A.只需原来的1/2B.只需原来的1/4 √C.是原来的1倍D.是原来的√2倍解析:9.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其权数()(分数:1.00)A.必须用基期的价值量指标B.必须用报告期的价值量指标√C.必须用基期的数量指标D.必须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解析:10.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分数:1.00)A.两个变量必须有明显的依存关系B.两个变量必须有函数关系C.两个变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D.两个变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解析:11.在相关分析中,若变量X的值减少,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分数:1.00)A.正相关√B.负相关C.复相关D.不相关解析:12.对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动进行分析时,若分析职工人员结构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应采用()(分数:1.00)A.总平均工资可变构成指数B.总平均工资综合指数C.总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D.总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解析:13.检验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分数:1.00)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估计标准误√D.符号系数解析:14.对甲乙两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甲企业80人,乙企业150人,两企业工人劳动生成率的方差相同,则抽样平均误差()(分数:1.00)A.甲企业大√B.乙企业大C.两个企业一样大D.不能确定解析:15.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而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大、单位数又多的情况下,宜采用()(分数:1.00)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10,分数:10.00)16.总量指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分数:1.00)A.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起点√B.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C.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D.实行经营管理的依据√E.反映某些相关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解析:17.对某项资料进行统计分组时,其关键的问题是()(分数:1.00)A.划分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B.选择分组标志√C.选择分组体系D.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E.划分各组界限√解析:18.设P为价格,Q为销售量,则总指数∑P0Q1/∑P0Q0的意义是()(分数:1.00)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C.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D.反映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解析:19.普查是一种()(分数:1.00)A.专门组织的调查√B.只调查时期现象C.不连续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解析:20.在直线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分数:1.00)A.表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B.表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C.表明两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D.表明两变量之间的量变关系√E.在数学上称为斜率√解析:21.时点指标所形成的时间数列中()(分数:1.00)A.指标的各个数值是可以相加的B.指标的各个数值是不能相加的√C.指标的各个数值相加起来没有实际意义√D.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有直接关系E.数列中的资料通过连续登记取得解析:22.在一定的误差范围要求下()(分数:1.00)A.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B.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多√C.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则抽样数目相应要少√D.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高,则抽样数目相应要少E.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解析:23.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分数:1.00)A.累积增长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去1√D.定基发展速度减1√E.逐期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解析:24.平均指标的特点是()(分数:1.00)A.将同一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B.将总体统计指标值的差异抽象化C.将不同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D.将各总体的数量差异抽象化E.是总体数量特征的代表值√解析:25.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分数:1.00)A.某地区某年人口增加数B.某地区某年乡镇企业总数√C.某地区某年招工录取率D.某地区某年商业网点数√E.某种原材料期初库存量√解析: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总题数:8,分数:15.00)26.抽样调查是按照 1抽选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其目的是 2。

概率统计测验题一答案

概率统计测验题一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测验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5分)
1、某人射击中靶的概率为 ,则在第二次中靶之前已经失败3次的概率为(A).
(A) ;(B) ;(C) ;(D)
2、设随机变量 只能取 这四个值,其相应的概率依次为 ,则常数 (B).
(A)1;(B)2;(C)3;(D)4.
3、设随机变量 ,且 ,则 =(A).
三、(10分)10把钥匙中有(取出的这两把钥匙能打开门)= (取出的这两把钥匙至少有一把能打
开门)=1- (取出的这两把钥匙都不能打开门)= .
四、(20分)假设同一年级有两个班,一班50名学生,其中20名女生;二班45名
学生,其中15名女生,从中任选一个班,然后从中任选一名学生.(1)试求选出的是
(2)由(1)得 所求概率为
.
六、(10分)设随机变量 ,求随机变量 的概率密度 .
解:因为 ,所以其概率密度为 .
记 的分布函数为 ,故当 时, =0;当 时,有
.
所以 的概率密度为
(A) ;(B) ;(C) ;(D) .
二、填空题(25分,每小题5分)
1、设 为随机事件, , ,则 .
2、一袋中装有4只白球、2只红球,从袋中取球两次,每次取1只,取后不放回,则取到2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 .
3、设事件 相互独立, , ,则 .
4、已知随机变量 ,且 ,则
5、设 的概率密度 = ,则 .
女生的概率;(2)已知选到的是女生,求此女生是一班的概率.
解:设 =“选出一班”, =“选出二班”, =“选出的是女生”,则有
.
(1)由全概率公式,所求概率为
.
(2)由贝叶斯公式,所求概率为 .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1(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1(附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1(附答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3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确定调查单位D.确定调查时限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3分)A.作用不同B.灵活方式不同C.组织方式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3分)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4.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3分)A.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B.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D.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5.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3分)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3分)A.企业按年产能力分组B.人口按年龄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产品按品种分组7.抽样误差是指()。

(3分)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8.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3分)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9.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3分)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10.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零售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3分)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1.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

统计学期考试题1(附答案)

统计学期考试题1(附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期末考试卷课程名称:《统计学》考试学期: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对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调查时,应该采用()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2.某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标准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异()A 城市大B农村大C城市和农村一样D二者不能比较3.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4.重复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他条件不变,抽样误差将()A 减少1/3B 减少2/3C 增加2倍D 增加3倍5.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 众数、中位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B 平均数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C 无论左偏还是右偏分布,一般中位数都在平均数和众数之间D 任何一个数列都存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6.某连续变量数列,最末组是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组的组中值为()A 540B 510C 580D 5207.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估计区间不含零点的是()A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B 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C 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D 总体均值、成数及方差的区间估计8.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 商品销售量B国内生产总值C 商品库存量D 人均月收入9.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而相应的剩余平方和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 ) A 相关程度低 B 相关程度高 C 完全相关 D 完全不相关10.同样多的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则价格指数为( ) A 110% B % C105% D120%11. (1X ,2X ,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在下列样本统计量中,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是( ) A221X X + B 21X C 321X X + D 32X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度(1-α)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A 抽样推断的精确度越高B 抽样推断的置信区间越小C 抽样推断的可靠性越高D 抽样推断的极限误差越小13.下列调查中不存在代表性误差的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普查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次抽样的实际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B 实际抽样误差是估计量的标准差C 实际抽样误差是随样本不同而改变的随机变量D 抽样误差是抽样估计结果与真实数值之差15.对某企业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合格品率为95%,抽样平均误差为1%。

最新统计学试题1培训讲学

最新统计学试题1培训讲学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

这里语种属于()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

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B所有居民是总体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1.推断统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如何科学地确定总体B如何科学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C怎样控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误差D怎样消除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误差E由所抽取样本去推断总体特征2.下面属于定序尺度的有()A学生的智商等级 B学生到达教室的距离C学生按考试成绩的位次 D学生按出生地的分组E学生统计学成绩的分数3.下表是《财富》杂志提供的按销售额和利润排列的500强公司中10家公司的数据。

一年级统计测试题及答案

一年级统计测试题及答案

一年级统计测试题及答案1. 统计一下,你班级里有多少个男生和女生?答案:男生有XX个,女生有XX个。

2. 请计算一下,你班级里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答案:班级里一共有XX个学生。

3. 你班级里有多少个学生喜欢打篮球?答案:有XX个学生喜欢打篮球。

4. 统计一下,你班级里有多少个学生喜欢踢足球?答案:有XX个学生喜欢踢足球。

5. 请计算一下,喜欢打篮球的学生比喜欢踢足球的学生多多少个?答案:喜欢打篮球的学生比喜欢踢足球的学生多XX个。

6. 你班级里有多少个学生不喜欢运动?答案:有XX个学生不喜欢运动。

7. 统计一下,你班级里有多少个学生喜欢画画?答案:有XX个学生喜欢画画。

8. 请计算一下,喜欢画画的学生比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多多少个?答案:喜欢画画的学生比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多XX个。

9. 你班级里有多少个学生喜欢唱歌?答案:有XX个学生喜欢唱歌。

10. 统计一下,喜欢唱歌的学生比喜欢画画的学生多多少个?答案:喜欢唱歌的学生比喜欢画画的学生多XX个。

11. 你班级里有多少个学生喜欢跳舞?答案:有XX个学生喜欢跳舞。

12. 请计算一下,喜欢跳舞的学生比喜欢唱歌的学生多多少个?答案:喜欢跳舞的学生比喜欢唱歌的学生多XX个。

13. 你班级里有多少个学生喜欢读书?答案:有XX个学生喜欢读书。

14. 统计一下,喜欢读书的学生比喜欢跳舞的学生多多少个?答案:喜欢读书的学生比喜欢跳舞的学生多XX个。

15. 你班级里有多少个学生喜欢看电视?答案:有XX个学生喜欢看电视。

16. 请计算一下,喜欢看电视的学生比喜欢读书的学生少多少个?答案:喜欢看电视的学生比喜欢读书的学生少XX个。

统计学试题库1

统计学试题库1

统计学试题库一、判断题(×)1.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数量特征。

(×)2.一个人口总体的特征,可以用人口总数、年龄、性别、民族等概念来反映。

(√)3.凡是以绝对数形式出现的指标均为数量指标,凡是以相对数和平均数形式出现的指标均为质量指标。

(×)4.男性是品质标志。

(×)5.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6.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也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7.数量标志值是由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汇总而来的。

(×)8.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变量与变量值的主要区别是变量不能相加平均,而变量值可以相加平均。

(×)10.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11.统计调查的任务是搜集总体的原始资料。

(√)12.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其核心是调查表。

(√)13.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期限。

(×)14.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1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差。

(×)16.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规定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是为了保证登记工作在同一时刻进行。

(×)17.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表性误差,还有可能产生登记性误差,所以它的误差要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

(√)18.重点调查所选择的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的被研究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19.观察法可获得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20.一览表是指一份表格上只体现一个调查单位的情况表。

(√)21. 统计整理的关键步骤在于统计分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统计资料初步描述(二)
一、单项选择题
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①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②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
③总体部分数值和总体数值对比
④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和同一总体的单位数对比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

①权数绝对数大小
②权数相对水平大小
③权数平均值大小
④权数总和大小
3、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①集中趋势②离中趋势③变动趋势④分布特征
4、由相对数指标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

①算术平均法②调和平均法
③几何平均法④根据所掌握资料而定
5、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①增加25% ②减少25% ③不变化④无法判断
6、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

①对某班同学的测试成绩求平均数②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
③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④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
7、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
③几何平均数④中位数和众数
8、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①降低②不变
③提高④无法决断
9、一班和二班《统计学》平均测试成绩分别为78.6分和83.3分,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9.5
分和11.9分,可以判断()。

①一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②二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③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有相同代表性
④无法判断
10、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11、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①极差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方差
12、平均差和标准差属于()。

①平均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
③总量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
13、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①1 ②1/2 ③1/3 ④1/4
二、多项选择题
1、平均数指标()。

①是将总体中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掉了的抽象化数值
②是一个代表性数值
③是一个典型数值
④是一个可以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值
⑤是一个可以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特征值
2、平均数指标和强度相对数指标的区别是()。

①前者反映数值的一般水平,后者主要反映数量联系程度
②前者可以反映现象的普遍程度,后者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弱程度
③前者是有名数,后者是无名数
④平均数指标基本公式中分子和分母属于同一总体,分母分子的承担者,后者则不然
⑤有些强度相对数指标带有平均的含义,但从本质上说不是平均数
3、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数指标的是()。

①人均GDP ②人均耕地面积③农民人均纯收入
④职工人均工资⑤人均住房面积
4、下列指标中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指标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
④中位数⑤众数
5、由总体所以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
④中位数⑤众数
6、当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相等时,则()。

①算术平均数等于调和平均数
②简单算术平均数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
③算术平均数等于几何平均数
④算术平均数等于中位数
⑤算术平均数等于众数
7、中位数是()。

①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②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计算的
③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④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⑤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8、计算几何平均数应满足的条件是()。

①总比率等于若干个比率之和②总比率等于若干个比率的乘积
③总速度等于若干个速度的乘积④被平均的变量值可以为任意数
⑤被平均的变量值不得为负数
9、标志变异指标中反映平均差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
④平均差系数⑤标准差系数
10、计算标准差系数可以在以下哪些情况下进行()。

①已知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②已知变量的平均数和各标志值平方的平均数
③已知变量的标准差和各标志值平方的平均数
④已知变量的平均数和各标志值对任意数的方差
⑤已知变量各标志值的平均数和平均数
11、和变量值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方差标准差系数
三、填空题
1、平均数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中各变量值分布的()。

2、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3、用组中值计算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标志值是()分布的,因此所计算出的平均数只是一个()。

4、在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必须保证所选用的权数和标志值乘积的总和具有经济意义,
并使其等于各组的()。

5、平均指标按确定和计算方法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其中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计
算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而根据标志值在分布数列中的位置确定的,称为( )。

6、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如果掌握了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应采用();
如果掌握了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应采用()。

7、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称为()。

8、各标志值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各标志值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
之和为()。

9、计算和使用平均数指标时,必须注意现象总体应具有()。

四、思考题
1、什么是平均数指标?有何作用?
2、平均数指标怎样反映总体的集中趋势?
3、什么是权数?它是怎样影响算术平均数的?如何正确选择权数?
4、在什么情况下需用几何平均数反映被研究现象的集中趋势?
5、计算和使用平均数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有何作用?
7、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8、什么是是非标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是什么?
五、计算题
1
组别工人数(人)日产量(件)
1 2 3 4 20
25
30
25
300
280
310
320
(1)计算平均每个小组的日产量;
(2)计算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

2、某乡所属25个行政村的农户年收入资料如下表:
按农户年收入分组(元)行政村数(个)各组农户占农户总数(%)
2000以下2000~4000 4000~6000 6000~8000 8000~10000 10000以上2
3
6
6
9
4
8
10
15
30
25
12
合计30 100 计算该乡农户的年平均收入。

3
企业计划产量(件)计划完成(%)实际一级品率(%)
甲乙丙
500
340
250
103
101
98
96
98
95 (2)平均一级品率。

4
购进批次价格(元/吨)总金额(元)
一二三200
190
205
16000
19000
28700
5、投资银行某笔投资的年利率是按复利计算的。

25年的年利率分配是:有1年为8%,有4年为10%,有10年为12%,有2年为14%。

求平均年利率。

6、某企业生产工人本月完成生产定额的资料如下:
生产定额完成程度(%)工人数(人)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10 22 28 54 40 28 18
按开始成绩分组(分)人数(人)
60以下 4
60—70 15
70—80 30
80—90 27
90以上10
合计86
又知乙班概率论平均测试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12分。

试比较甲乙两班概率论平均测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