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卷

合集下载

统计学考试(试卷编号161)

统计学考试(试卷编号161)

统计学考试(试卷编号161)1.[单选题]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合计数应该为(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不等于1答案:B解析:2.[单选题]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A)260B)230C)215D)185答案:B解析:3.[单选题]已知5个水果商店香蕉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香蕉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答案:C解析:4.[单选题]下列现象之间的关系哪一个属于相关关系?( )A)播种量与粮食收获量之间关系B)圆半径与圆周长之间关系C)圆半径与圆面积之间关系D)单位产品成本与总成本之间关系答案:A解析:5.[单选题]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A)全部汽车B)每辆汽车C)一个停车场解析:6.[单选题]对入库的一批产品抽检10件,其中有9件合格,能以( )概率保证合格率不低于80%。

A)95.45%B)99.73%C)85.13%D)90%答案:A解析:7.[单选题]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目是( )A)统计分组B)统计指标C)统计标志D)统计数据答案:C解析:8.[单选题]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A)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B)当期指标和远期指标C)长期指标、中期指标和短期指标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答案:D解析:9.[单选题]如果将每一标志值都扩大 5 倍,则算术平均数( )A)保持不变B)也扩大C)缩小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10.[单选题]若一组数据的峰态系数小于零,偏态系数大于零,则其数据的分布情况是A)尖峰,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B)尖峰,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C)平峰,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D)平峰,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答案:D11.[单选题]在回归直线方程中,b表示A)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D)当y增加一国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答案:C解析:12.[单选题]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它的大小取决于()A)最末水平的大小B)最初水平的大小C)总速度的大小D)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小答案:C解析:13.[单选题]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答案:D解析:14.[单选题]设个人收入(万元)为自变量x、消费支出(万元)为因变量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4.5+0.87x,则回归糸数b的经济意义是( )A)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87万元B)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增加0.87万元C)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平均减少3.63万元D)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减少3.63万元答案:A解析:15.[单选题]出勤与出勤率,分别属于( )。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体抽样3.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H0:μ = 50,备择假设为H1:μ ≠ 50,当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时,说明:A. 样本均值等于50B. 样本均值不等于50C. 样本方差等于50D. 样本方差不等于50...(此处省略剩余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计算下列统计量:1. 平均数()2. 中位数()3. 众数()4. 方差()5. 标准差()...(此处省略剩余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区别。

2. 请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3, 28, 31, 36, 40, 42, 49, 55, 58, 62。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

2. 假设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其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平均重量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这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产品,请计算这100件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五、论述题(20分)请论述统计学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考试结束,请考生停止答题并交卷。

[注:本试卷仅为示例,具体题目和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一、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B 20个城市C 全国的高中生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 24B 25C 26D 274.两组数据相比较( )。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

A 产量指数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C 生产工时指数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统计学期末试卷及其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卷及其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在企事业单位中直接影响统计报表工作数字资料真实可靠的因素是:()A、高质量的原始记录工作B、建立统计台帐C、完善企业内部报表D、各种经济核算协调一致2、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统计机关在拥有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进行的零售价格水平系统调查。

这些都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3、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A、一次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和全面调查D、经常性调查和全面调查4、在不重复抽样中,抽样单位数从5%增加到25%,抽样平均误差()。

A、增加39.7%B、增加约3/5C、减少约3/5D、没有什么变化5、计算向上累计次数及比率时,各累计数的意义是各组()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B、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C、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D、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6、2004年某集团公司A分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B分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800元,2005年各分公司的工资水平不变,但A分公司的工人人数增加30%,B分公司的工人人数增加15%,则2005年两分公司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4年()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能做结论7、(甲)某高校新生1000人,从理科中随机抽取60人,文科中随机抽取40人,进行英语水平测试;(乙)从麦地总垅长中每3000市尺测竿落点处前后5尺长垅的产量进行实割实测;(丙)为研究城市青年业余时间活动情况,某城市每第10个居委会被抽取,并询问住在那里所有从16岁到30岁的青年人。

上述哪项属于类型抽样?()A、甲B、乙C、乙、丙D、甲、乙、丙8、工人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 c=50+70x,这意味着()A、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150元。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

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参数和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B、样本统计量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C、对一个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统计量的表达式是唯一的D、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2、2009年6月新浪网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把调查问卷刊登在网站上,然后由感兴趣的网民自行填写。

在回答问题的人员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对于此项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简单随机抽样B、这是方便抽样C、这是雪球抽样D、这是全面调查3、根据第2题中的调查,有媒体得出结论认为“全国居民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这一结论()。

A、完全正确B、不准确,因为没有给出置信区间C、不准确,因为样本缺乏对目标总体的代表性D、不准确,因为不知道调查的样本量,只有样本量足够大才可靠4、一名研究人员希望用图形说明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你认为适合的图形是()。

A、饼图B、箱线图C、线图D、茎叶图5、在第4题中,如果要描述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统计分布情况,则最不适当的图形是()。

A、直方图B、散点图C、箱线图D、茎叶图6、和开放式问题相比,封闭式问题的特点是()。

A、问题的答案将会被严格保密B、所有可能的答案都被列在问卷上C、不属于目标总体的人员不得填写问卷D、调查结果不利于计算机处理7、在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一项会造成非抽样误差?()。

A、数据录入错误B、被调查者拒答C、调查员编造数据D、以上都对8、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有限总体校正系数的使用()。

A.增大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B.不会影响样本均值的标准误C .缩小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D .缩小了样本标准差9、调查了一个企业10名员工上个月的缺勤天数,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 )A.中位数为2 B 中位数为2.5 C 中位数为4 D 众数为410、2009年6月19日,国务院决定在境内股市实施国有股转持,股改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首发上市的公司须按首发时实际发行股份数的10%将部分国有股转社保基金持有。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B 上涨11.1%C 下跌11.1%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

(Z 0.005=2.58)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 ,(2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

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n s x μ-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①、x > e M >o M ②、x <e M <o M ③、x >o M >e M8、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①、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②、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9、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 )①、甲类较大 ②、乙类较大 ③、两类相同10、某企业2004年与2003年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 15%,则该企业2004年单位成本指数为 ( )①、187.5% ②、7% ③、106.48%11、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统计学基础试卷及答案10套

统计学基础试卷及答案10套

统计学基础试卷及答案10套《统计学基础》课程试卷库A⼀、填空(20分) 1、⼯⼚数、商店数属于变量,⽽产值、销售额是变量。

2、某地区⼯业产值95年是94年的120%,96年是94年的150%,则96年⽐95年增长。

3、95年我国国民收⼊中消费与积累的⽐例是73.2% :26.8%,这个指标是。

4、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单位数扩⼤为原来的4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5、na a nx x ∑∑==分别是和的计算公式。

6、标准差是说明代表性⼤⼩,抽样平均误差说明代表性⼤⼩,他们的数据愈⼤,说明其代表性。

7、从变量之间的变动⽅向是否相同划分,相关关系可以分为和。

8、强度相对指标有与两种计算⽅法。

9、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在于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则是负责的单位是。

10、形成次数分布数列是由、两部分组成。

⼆、单项选择(10分)1、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A 实物单位和货币单位B 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C ⽆名数D ⽆名数和有名数 2、现有5名考⽣的成绩分别为55分、74分、78分、81分、92分,则可以说() A 5个变量的和为380分 B 5个变量的平均数为76分 C 5个变量值的⼀般⽔平为76分 D 5个变量的全距为37分3、某⼯业局要观察所属25个企业的⽣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25个企业的⽣产设备数B 25个企业中的每⼀个企业C 25个企业中每个企业的设备数D 25个企业的每台⽣产设备4、下列指标中哪⼀个可⽤来对⽐分析不同⽔平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差异程度()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5、平均值标的分⼦分母必须属于()A 同⼀总体B 不同总体C 同⼀总体或不同总体D ⽆法确定6、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民币少购买商品2%,则物价指数为()A 90.00%B 102.04%C 91.91%D 109.18%7、某学校学⽣⼈数逐年有所增加,95年⽐94年增加8%,96年⽐95年增加15%,97年⽐96年增加10%,则95年—97年学⽣⼈数总体增长速度的算式为()A 8%×15%×10%B 8%+15%+10%C 108%+115%+110% D108%×115%×110% E108%×115%×110%-100%8、据统计指数的内容不同,指数分为()A 个体指数与总体指数B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D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数指数9、众数是变量数列中()的变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统计学;统计总体;统计分组;基尼系数;变量数列;平均指标;众数;中位数;统计指数,同度量因素;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常住经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统计总体:是人们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的总和统计分组: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分别列入不同的组内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的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变量数列:按照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所形成的分配数列平均指标: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中位数:是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众数: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队形成次数分配后,在统计分布中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统计指数:广义上,是指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狭义上,是指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同度量因素: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为可以相加的因素抽样平均误差:是误差的平均值抽样极限误差:误差的两个极限之间的差距常住经济单位:是指在本国经济领土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是货币计量的由本国常住单位所创造的社会最终产品的总量,又是社会各常住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二、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三个基本特点是:变异性、大量性和同质性.2、如果一个变量是以整数形式取值,该变量被称为__ 离散_变量,如果它在一个区间内可取无穷多个值,该变量称为__ 连续_变量。

3、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了总体,每一家庭的收入是总体单位。

4、总体按其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的多少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线总体。

5、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6、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7、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___ 准确性_、_及时性与完整性_ 。

8、变量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组别和次数。

9、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频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频率。

10、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合理确定各组组限11、对于异距式变量数列,只有以频数密度绘制直方图。

12和。

13和14、总量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15、同类指标数值在不同空间作静态对比形成_比较相对指标。

16、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无名数和复名数17、结构相对指标是总体的某一部分与之比。

18、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p*(1-p) ,其取值范围为(0,0.5)。

19、切尾均值的计算是为了消除极端值对平均水平的影响。

20、根据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具有近似值的性质21、概括的讲,算术平均数有两大数学性质,即作为代表值的优良性和计算、分析上的简便性 .22、对于定距尺度数据,通常计算算术平均数来反映其集中趋势,而对于定比尺度的数据,则可用多种形式的平均数来表现其平均水平。

23、对于定类尺度数据,通常只能计算众数来反映其集中趋势,而对定序尺度的数据,最好用中位数来表现其平均水平。

2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变量值大小和权数两大因素的影响。

25、根据同样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中,几何平均数居中。

26、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时间和指标数值。

2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分。

28、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对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

29、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有两种: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30、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累积法。

31、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抽样和抽样。

32、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95.45%,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 40 ;若样本单位数增加3倍,极限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33、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80,1020)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95.45%,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 20 ,当样本单位数减少3/4,极限误差扩大为原来的两倍。

34、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量、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品。

35、序时平均数是对发展水平的平均。

36、若变量x与y之间为完全正相关,则相关系数r= 1 ;若变量x与y之间为完全负相关,则相关系数r= -1 。

37、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8,则它们之间的相关方向是正相关,相关的程度为高度显著相关。

38、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参数a代表,b代表。

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即给出的数值,估计的可能值。

39、总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两种。

40、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三、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2、研究某厂全部职工情况,则其品质变量(标志)是( BD )A、工资B、性别C、年龄D、民族E、工龄3、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调查对象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 A )。

A、威廉配弟;B、阿亨华尔;C、凯特勒;D、康令;5、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 2000名学生;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8、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C )。

A、工业企业中的职工B、每一个企业的厂长C、每一个工业企业D、企业中的每一个车间E、企业中的每一个班组9、统计表中的横行标题表明统计资料所反映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一般写在统计表的( C )。

A、上方;B、下方;C、左方;D、右方;10、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B )。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11、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E、职工按年龄分组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520;B、510;C、530;D、540;1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C )。

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14、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五组,这种分组属于( A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体系分组1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的大小;B、标志值本身的大小;C、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D、标志值的多少;16、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C )。

A、13%-11%B、C、D、E、13%/11%17、某地区2008年工业总产值为2007年的108.8%,此指标为( D )。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18、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B )。

A、中位数 B 、算术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19、由总体所有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AB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20、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ACD )A.时距扩大法B.几何平均法C.移动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算术平均法21、指出下列的数列哪些属于时点数列。

( ADE )A.某股票周一到周五各天的收盘价B.某工厂各月的利润额C.某地区05~08年的各年平均人口数D.某厂各月月末的产品库存E.某企业05~08年年末固定资产净值22、根据组间方差的资料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组织方式是( D )。

A 、纯随机抽样;B 、机械抽样;C 、类型抽样;D 、整群抽样;23、由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设条件,即( C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各组的变量必须相等;C 、各组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24、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

A 、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B 、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研究;C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 、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25、一般情况下,按成绩分组的学生人数表现为( A )。

A 、正态分布;B 、U 型分布;C 、J 型分布;D 、统计分布; 2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CDE )。

A 、基本建设投资额;B 、岛屿个数;C 、GDP 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D 、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 、人的平均身高; 27、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CD )。

A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 、各组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 、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 、频率又称次数。

28、位置平均数是指( DE )。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众数;E 、中位数; 2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BC )。

A 、算术平均法;B 、几何平均法;C 、方程式法;D 、调和平均法;E 、加权平均法; 31、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A )A 、销售量B 、单位产品价格C 、单位产品成本D 、销售额E 以上备选答案都不对根据 32、在销售量综合指数1000q p q p ∑∑ 中,1q p q p -∑∑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E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33、对两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 BDE )A.两变量的关系是对等的B.两变量的关系是不对等的C.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D.一变量是随机变量,另一变量是非随机变量E.一变量是自变量,另一变量是因变量 34、设单位产品成本(元)对产量(千件)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85-5.6x,这意味着(ACE ) A 、 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B 、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是正相关C、产量为1千件时单位成本为79.4元D、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增加5.6元E、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5.6元、3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B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