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卷 (3)
管理统计学试卷3精编版

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未组的组中值为: ( )A .520B .510C .530D .5402、某班男生平均体重60kg ,标准差为5kg ,女生平均体重为50kg,标准差为5kg ,用经验法则粗略估计一下,男生有( )人体重在55kg-65kg 之间,女生中有( )人体重在40kg-60kg 之间。
A 、68%,95%B 、68%,99%C 、91%,99%的数据D 、68%,91%3、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 .平均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四分位差4、在假设检验中,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称为( ) A 、弃伪错误 B 、弃真错误 C 、取伪错误 D 、取真错误5、某一贫困地区所估计的营养不良人数高达20%,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实际上还要高,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其假设形式为( ) A 、 B 、 C 、 D 、6、在某频数分布中,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则该分布为( ) A .左偏分布 B .右偏分布 C .扁平分布 D .尖峰分布7、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σ( )A .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变小B .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变大C .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D .大于总体标准差8、某企业男性职工占80%,月平均工资为450元,女性职工占20%,月平均工资为4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工资为( )A .425元B .430元C .435元D .440元9、设),(~2σμN X ,将X 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转化公式=Z ( ) A .2)(σμ-X B .σμ)(-X C .σμ)(+X D .μσ)(-X10、在下列指标中,哪一指标的取值完全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 )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 D .中位数判断题1、某企业1990年的产值为2000万元,1998年的产值为1990年的15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5%。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3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三)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小题1分)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是品质标志B、身高是变量C、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人口总数是质量指标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3、统计调查误差中的代表性误差()。
A、只在抽样调查中存在B、只在典型调查中存在C、只在重点调查中存在D、存在于所有的非全面调查中4、将某地区4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
A、产值B、工厂数C、各组的产值数D、各组的工厂数5、现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则总体标志总量是()。
A、职工总人数B、工业企业总个数C、职工平均月收入D、职工工资总额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要求是所计算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B、同质的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7、某企业2007年技术工占50%,2008年新招收了一批学徒工,使学徒工的毕生增加了20%,假定全厂各级工资水平均无变化,则2008年职工总平均工资将()。
A、提高B、下降C、不变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8、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 = a + bx 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r = 0B、r = 1C、r = -1D、r的绝对值为19、铸件废品率(%)和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56+8x,这意味着( )。
A、废品率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增加1%,则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增加1%,每吨成本为56元10、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了()。
A、25%B、37.5%C、20%D、12.5%二. 填空题(30%, 每小题1.5分)1、统计总体具有(1)、(2)、(3)三大特征,其中,(4)是形成统计总体的基础。
2、按组织形式不同,统计调查分为(5)和(6)两种。
统计学试卷三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三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卷一、单选题1.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变量是( )A、可变的质量指标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D、可变的数量标志.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代表性误差()。
A、只有非全面调查中才有B、只有全面调查中才有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有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750和2500B、800和2250C、800和2500D、750和2250.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划分各组界限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组数D、确定组距.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688亿元,这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总体总量指标D、平均指标.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多少,超额完成多少()。
A、133.33%、33.33%B、101.44%、1.44%C、101.60%、1.60%D、98.43%、–1.57%0.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1.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2.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 )A .n a a ∑=B .∑∑=faf a C .na a a aa n 2/2/210++++=ΛD .∑⨯+++⨯++⨯+=-ff a a f a a f a a a nn n 2221221110Λ3.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
统计学习题试卷(今天做的)

一、单项选择(1.5*12=30)1、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 C )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2、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3、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
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 D )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个别深度访问D、观察调查4、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5、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6、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 ( B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7、已知变量x的算术平均数为x,A为任意数,则( D )。
A、22)()∑∑--Axxx(B、()∑∑--22)(AxxxC、()()∑∑-=-22AxxxD、()()∑∑-≤-22Axxx8、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在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9、有8名研究生的年龄分别为21,24,28,22,26,24,22,20岁,则他们的年龄中位数为( B )A、24B、23C、22D、2110、下列各项中,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有 ( B )A、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C、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D、已知生产同一产品的各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11、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卷3附答案(共八套)

练习31.按照数据的获得方式,找出下列数据中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
( ) A.72克 B.65分 C.10米 D.3台2.测量数据10.000的下实限是:( )A.10.999B.9.999C.9.9995D.10.0005 3.欲从某重点中学720名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120名调查其视力情况。
首先按原有视力记录,将他们的视力情况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人数分别为108人、360人、252人。
若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法,则中等视力水平的学生中应抽取:( )A.18人B.60人C.42人D. 72人4.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6.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5.9分;外语平均成绩为66分,标准差为8分,问哪一科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A.语文B.数学C.外语D.无法比较5.假如某班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在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成绩时,良等成绩z分数应取值在哪个区间?( )A.-0.6--0.6B.-1--1C.0.6--1.8D.0.5--2.5 6.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反映了:( )A.随机变量的波动性B.正态曲线的对称位置C.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D.正态曲线的陡峭程度7.下列数据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是:( )A.14B.13C.17D.128. 某校1970年的教育经费是10万元,2002年的教育经费是121万元,问该校2010年的教育经费是多少?( )A.225.63万元B.278.32万元C.321.56万元D.210.00万元9. 有研究者调查了358名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的评价态度,结果如下:男性拥护66人,反对106人;女性拥护28人,反对158人,那么性别与评价态度的相关系数为( )A.0.7088B.0.3042C.1D.-0.978 10.直条图主要适用的数据资料类型为:( )A.离散型数据B.定比数据C.连续型数据D.定距数据11.正态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
统计学(3)(含答案)

模拟题B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每题2分,共50分)1、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
该研究人员所感兴趣的总体是( C )。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B、所有的大学生C、该大学所有的一年级新生D、样本中的200名新生2、1990年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为了估计佛罗里达州有多少居民愿意支付更多的税金以保护海滩环境不受破坏,共有2500户居民接受了调查。
该项调查中,最有可能采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是( C )。
A、设计的试验B、公开发表的资料C、随机抽样D、实际观察3、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女性MBA起薪的分布形状是( B )。
A、尖峰、对称B、右偏C、左偏D、均匀4、要了解成都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D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5、某股票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年收益率分别为4.5%,2.1%,25.5%,1.9%,则该股票在这四年的平均收益率为( A )。
A、8.079%B、7.821%C、8.5%D、7.5%6、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至少有( D )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A、68%B、99%C、95%D、89%7、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随着样本统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参数,该标准称为( A )。
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准确性8、如果峰态系数小于于0,则表明这组数据( A )。
A 、扁平分布B 、尖峰分布C 、左偏分布D 、右偏分布 9、在概率度(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 B )。
A 、允许误差较大,应抽取的单位越多B 、允许误差较小,应抽取的单位越多C 、允许误差较小,应抽取的单位越少D 、无法确定允许误差和应抽取单位数的变化10、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抽样平均数的抽样标准差减少到原来数1/3,则抽样单位就须( A )A 、增大到原来的9倍B 、增大到原来的3倍C 、比原来增加9倍D 、比原来减少8倍11、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那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D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和众数C 、调和平均数和众数D 、众数和中位数1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B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C 、两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一样大D 、无法判断13、设样本1X ,2X ,……,n X 取自正态总体N (u ,2σ),其中u 、2σ为未知参数。
统计学试题三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5分)1.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是( b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有时正比关系,有时反比关系D.两者无关系2.下列相对数中,属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对比的指标是( c )A.结构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3.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B )A. 劳动生产率B. 产量C. 人口密度D. 资金利税率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B )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填报单位D. 调查表5.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 A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标志变异指标6.某数列两个极端数值之差是( B )A.平均数 B.全距 C.组距 D.标准差7.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是( 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不等于100%C8. 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C )A.出勤率 B.合格率 C.工资总额 D.平均工资9.若把全部产品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所采用的标志属于( A )A.是非标志 B.不变标志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10.基期为前一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C )A.平均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逐期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11.某厂生产费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了( A )A.20% B.25% C.2% D.75%12.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大油田,以了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C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13.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14.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A )A.选择分组标志 B.确定组数 C.确定分组形式 D.划分各组界限15.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C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二、多项选择题(12分)1.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有( BE )A.全距 B.平均差系数 C.标准差D.平均差 E.标准差系数2.分析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有( BCD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增长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 E.平均发展水平3.普查不属于( CD )A.一次性调查 B.全面调查 C.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调查 E. 专门调查4.统计调查按调查资料方法不同,可分为( ADE )A.直接观察法 B.全面调查 C.非全面调查D.问卷调查法 E. 采访法5.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BE )A. 性别B. 年龄C. 职务D. 民族E. 工资6.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CE )A.主词 B.宾词 C.现象所属的时间D.次数 E. 统计指标值三、判断题(15分)1、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线时,相邻组的组线必须重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

一、简答题(10小题,每题6分,共60分)1.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哪几个?简述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
均数:用于单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几何均数:用于变量值间呈倍数关系的偏态分布资料,特别是变量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中位数:用于不对称分布资料、两端无确切值的资料以及分布不明确的资料。
2.已知某地调查200名正常成年女性的空腹血糖值,均数为 4.95mmol/L,标准差为1.03mmol/L,故该研究者得出该地正常成年女性的空腹血糖值的95%可信区间为(4.95±1.96×1.03) mmol/L,请问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应用标准误对可信区间进行估计3.“某医生收治200名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人。
一组用A药,另一组用B药。
经过2个月的治疗,A药组治愈了90人,B组治愈了85名患者,因此认为A药的疗效高于B药。
”该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不正确,这次实验造成的A药疗效高于B药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所以应该进行假设检验。
由样本得到的结果应该进行假设检验,以明确差异是由实验误差造成还是由于总体本质上存在差异。
4.若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为拒绝H0,则 值越小,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不正确。
P值越小,越能拒绝H0,接受H1,说明根据样本数据越有理由认为量总体均数存在差别。
假设检验只做出是否拒绝H0的定性结论,不能说明差别的大小。
5.有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实验,各组间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率的比较结果如表1,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间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率的比较肺功能的比较组别例数FEVI(x±s,%)t值鼻炎组5483.90±4.87* 5.12鼻炎哮喘组3678.82±7.41▲ 5.28健康对照组2090.25±4.69∆ 3.18注:*鼻炎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鼻炎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鼻炎组与鼻炎哮喘组比较(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统计学》期末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统计学是 、 、 、 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常用的离散型概率分布有 、 、 。
3.常用的连续型概率分布有 、 、 。
4.已知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0.3,从中有放回地抽取4次,全算次品的概率为 , 没有次品的概率为 。
5.经验法表明,当一组数据满足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的数据。
6. 当一组数据不满足对称分布时,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至少有 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至少有 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至少有 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7.在假设检验中,一般原假设用 表示,备择假设用 表示,如果备择假设没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 ”,这样的假设检验称为 ;如果备择假设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或“﹤”,这样的假设检验称为 。
备
注假设含有符号“﹥”的假设检验称为 ;而备注假设含有符号“﹤”的假设检验称为 。
8.如果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 。
9.在一个企业中随机抽取9名员工,得到每个员工的月工资收入(单位:元)数据如下:1500,750,780,1080,850,960,2000,1630,这9名员工工资的平均数为 ,中位数为 ,四分位数为 、 ,极差为 ,四分位差为 ,
标准差为 ,其中1500的标准分数为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指出下列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支票、信用卡) 2.一个样本中各个部分的数据域全部数据之比称为( ) A.频数 B.频率 C.比例 D.比率
3.在某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成绩为68,73,66,76,86,74,63,90, 65,89,该班考试分数的平均数是( ) A.70 B.75 C.68 D.66
4.假定一个样本由5个数据组成:3,7,8,9,13,该样本的方差为( ) A.10 B.13 C.16 D.18
5.一部电梯在一周内发生故障的次数X 及相应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发生故障次数的期望值和方差分别为( )
.
.
A.1.85,0.9275
B.1.50,0.9275
C.2,0.849
D.0.25,0
6.估计量的无偏估计是指()
A.样本估计量的值恰好等于待估的总体参数
B.所有可能样本估计值的期望值等于待估的总体参数
C.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最小
D.样本量足够大时估计量等于总体参数
7.在假设检验中,如果计算出的p值越小,说明检验的结果()
A.越显著
B.越不显著
C.越真实
D.月不真实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描述统计:
2.推断统计:
3.极差:
4.期望:
5.参数:
6.估计量: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变量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
2.参数估计的方法只有区间估计。
()
3.假设检验的目的主要是收集证据接受原假设。
()
4.概率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
5.展示定量数据一般用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等。
()
五.计算题(共16分)
1.某银行为缩短顾客到银行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准备采用两种排队方式进行试验。
一种是所
有顾客都进入一个等待队列,另一种是顾客在3个业务窗口处列对3排等待。
为比较哪种排队
方式使顾客等待的时间更短,两种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9名顾客,得到第一种方式的平均等待
时间为7.2分钟,标准差为1.97分钟,第二种排队方式的等待时间(单位:分钟)如下:
5.5,
6.6,6.7,6.8,
7.1,7.3,7.4,7.8,7.8。
(1)计算第二种排队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3分)
(2)比较两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3分)
(3)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排队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试说明理由。
(3分)
2.某城市想要估计下岗职工中女性所占的比例,随机抽取100名下岗职工,其中65人为女性。
用9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城市下岗职工中女性比例的置信区间。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