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复习要点一、台湾的历史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三国时,吴国的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3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一次分离与回归。
○4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
)○6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美国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三次分离。
)2、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1)1624——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2)1895———1945(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
)(3)1949年———今(国民党败逃台湾,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3、台湾的前两次分离与第三次分离有什么本质区别?○1前两次分离是由于外国侵略、民族矛盾造成的,是涉及主权的外交问题。
○2第三次分离是由于国内阶级矛盾造成的,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4、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1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台湾归还给中国。
○2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3当今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基本原则和立场: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什么情况下可以动武?○1如果台独分子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件。
○2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4、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和则两利,战则两伤)○1实践依据:港澳的成功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可行的、科学的。
○2现实意义: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进步。
新形势下影响两岸和平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新形势下影响两岸和平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新形势下我国两岸为什么还是没有很好的和平发展呢?到底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一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合作与经济整合是维持和平发展的利益机制,缺乏经济上合作的经济利益,不会有长久的两岸和平发展。
二政治互信的建立与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岸没有基本的政治互信,没有上述基础上的改善,无法建立两岸和平架构。
三是结束敌对状态与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在法律局面上改变内战延续的军事对立状态其中涉及所谓大陆对台导弹部署问题与台湾对外军事采购问题,是必须认真对待与解决的两个难点,四是文化领域的全面交流共同发展中华文明五是两岸和平框架的建立或和平协议的签署。
两岸和平发展的障碍与困难最大的障碍来自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挑战,坚持台湾独立的民进党是台湾一个大党,对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的建构有很大牵制作用,其次是海峡两岸在国际社会的矛盾与斗争以及台湾国际空间的安排问题六是岛内民众希望维持现状的心态是影响祖国统一进程的基础性因素,美国等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则是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七是国民党在台湾灌输大陆是敌人,大陆同胞又被灌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即使前者有所好转,但还是会导致矛盾丛丛。
八是时间的长久,现在台湾人民渴望回归大陆的激情越来越少了,而中国大陆在其他边境问题上也有存在着许多危机,与许多邻国争夺领土主权问题的斗争还是屡屡发生,已经没有时间来处理台湾问题。
九日本目前仍然保留在台湾很大的影响力,李登辉等台湾政治人物都与日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历史渊源,现在很多的台独人士像金美玲等就居住在日本并参与台独活动,日本政府和民间的一些人士对其暗中支持。
台湾海峡是日本舰船和商船南下的咽喉通道,多数来自海湾地区的石油以及其他民营和战略物资都经过台湾海峡,如果两岸一旦统一,台湾海峡变成中国的内海,那日本舰船的通过就要看中国的脸子了,而绕道无疑对日本成本太大,并且受制于中国。
说说目前日本最台海问题的介入。
台湾问题

形势与政策期中论文台湾问题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终究还是需要战争来解决。
虽然两岸现在加强各方面合作,马英九上台以后也确实没有过什么激进的言行,两岸关系似乎看到了曙光,但是权衡各方利益,察古观今,台湾问题的解决必定在一场局部战争中……1、台湾的价值台湾背靠亚洲大陆,东濒浩瀚的太平洋,在它与日本、菲律宾、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之间是著名的菲律宾海,这是西太平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海域。
该海域西北同日本海和东海相通,向西经由南海可进入印度洋,向南通过苏拉威西海可抵大洋洲,是多条海上重要交通线的汇聚地,对控制整个西太平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有“西太平洋的安全防线”之称。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曾指出,“从马里亚纳群岛到阿留申群岛是一条弧形的岛屿锁链,可以把太平洋直到亚洲海岛加以控制,而台湾正处于这个防御圈正中内的一个敌性凸角。
”“美国可以利用这个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兼供应舰来威胁整个南方的海运,并切断西太平洋上的所有海上通道。
”麦克阿瑟的见解充分显示了台湾在地缘战略方面的巨大价值。
对于中国来说,台湾对于中国的国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安全举足轻重。
台湾岛是中国东南近海的唯一大岛,台湾海峡最窄处只有约90余海浬,与中国大陆十分接近;它是联系中国东部、北部近海与南部近海的战略要冲。
如果台湾归并大陆,就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起到极好的屏障作用,成为大陆“腹地数省之屏蔽”;但一旦台湾被敌对势力所控制,中国华东、华南的沿海地区就将直接暴露在外部势力的威胁之下,而且还会危及中国近海航线的安全。
因此,对中国来说,台湾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生存的一块战略要地。
没有台湾,中国的海域就不完整、不连贯;没有台湾,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就缺乏安全屏障。
其次,台湾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中国在21世纪的前途与命运。
台湾问题是由于中国内战形成的。
但两岸人民经过数十年的摸索,已走上各具特色的促进社会繁荣的建设道路,如因台湾当局一意孤行而导致两岸战火再起,那就意味着两岸中国人数十年来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努力将被付之东流,中国在21世纪能否进入世界强国之林将成为一个未知数。
台湾问题的阻碍和解决方法

台湾问题的阻碍和解决方法阻碍:1.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的阻碍和干预(包括军事干预)。
2.中国自身的综合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经济和军事实力)。
3.两岸人民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感不强。
4.国名党的独台政策和民进党的台独政策。
5.双方的政治经济利益冲突。
主要障碍:1.美国的军事干预。
2.中国自身的综合国力不足(尤其人均GDP的不足)。
3.双方的政治经济利益冲突。
总的解决方针: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不仅要得到台湾的领土等主权,更要得到台湾同胞的心。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充分照顾台湾同胞的物质利益和情感需求。
(组员的观点)武力威慑,外交独立,经济制约等方法把台湾拉回谈判桌上,如果实在不行,以武促统也未尝不可。
(组长)组员的想法(王元昊):我的话不等于我偏向哪一方,而是客观的说。
对陆岛双方而言,统一本身并不是问题。
关键问题在于双方的利益。
大陆迫切须要那个岛屿目的是什么?无非 1.战略地位,须要通往外海的跳板;2.资源利益,大陆的资源相对已经匮乏,而自然环境保护尚好且海底蕴藏石油的台湾则是有相当诱惑力的。
但,台湾拒绝大陆的关键也在于此。
大陆要以台岛为基地深入外海,那么台湾势必丧失本土军事权,对于台湾上层而言这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道理很简单,军事不自主则政界必受人摆布,岛内政治家不会接受。
军事不自主私有财产即丧失保障,岛内资本家也不会接受。
大陆要分享台湾资源,势必对台移植资本与人员,这对于岛内资源行业而言无疑是割肉分羹。
尤其对东海油气资源,一旦大陆插手,岛内资源业很可能被彻底排挤。
而陆资与移民的渗入对于岛内无产者而言也无异于就业竞争。
所以,在岛内中小资本与无产阶层眼里大陆亦如洪水猛兽。
岛方所能接受的“统”法无非是‘联合国家’,即两国联邦,一中两府。
陆岛各自相安,名统而实不统。
这个条件对于大陆来说也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陆方早就放过话“一国两制”即要求岛方仿港澳例,制度可留,国不能留,实际就是逼台府降格为特别行政区,对内向大陆称臣。
台湾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台湾问题背景: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 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 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撕毁《 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反 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 民通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 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踞台湾,并在美国 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 的反共政治、军事机构,从而导致海峡两 岸长期隔绝的分离状态。
• 再次,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中国的强大。只有我们发达 了、强大了,我们从政治、经济等环境上给予台胞的吸引 力才会更大,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的政策才会更能有效,问题也才能最终解决。
2012-10-11
VS
海峡两岸领导人近几十年来为祖国和平 统一所取得的主要积极成就:
第一次汪辜会谈
连战访问大陆
两岸三通
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 商与通航
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 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 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 展的决心和诚意。
• 08年11月3到7日,大 陆授权团体,海协会 会长陈云林访台。这 是大陆授权的首次访 台。由台湾海基会董 事长江丙坤借鉴,签 署了4项协议。 • 08年12月5日,两岸 “三通”正式启动。 • 09年4月26日,依旧是 江丙坤,陈云林,在 南京,会谈。 • 09年12月,陈云林访 台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阻碍
有利因素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 提高,一个中国的原则得 到联合国和世界大多数国 家的承认。 •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 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 大势所趋。 •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顺利解 决,为实现大陆与台湾和 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有利因素 • 美国、日本等国支持台湾、 干涉中国内政以及对台军 售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 最大障碍,台湾问题得不 到解决主要是由于外国势 力干涉和台独势力的阻饶。 • 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 的台独势力活动猖獗,是 台湾问题最大麻烦的制造 者,是祖国统一道路上的 绊脚石。
台湾问题复习要点

台湾问题复习要点一、台湾的历史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三国时,吴国的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3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一次分离与回归。
○4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
)○6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美国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三次分离。
)2、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1)1624——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2)1895———1945(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
)(3)1949年———今(国民党败逃台湾,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3、台湾的前两次分离与第三次分离有什么本质区别?○1前两次分离是由于外国侵略、民族矛盾造成的,是涉及主权的外交问题。
○2第三次分离是由于国内阶级矛盾造成的,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4、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1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台湾归还给中国。
○2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3当今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基本原则和立场: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什么情况下可以动武?○1如果台独分子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件。
○2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4、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和则两利,战则两伤)○1实践依据:港澳的成功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可行的、科学的。
○2现实意义: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进步。
影响中国统一的因素

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学者指出:“祖国统一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外国势力的干涉,另一个就是台湾分裂势力的阻挠。
”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本人认为,就目前而言,影响中国统一的障碍有三大因素:一是国内因素;二是台湾因素;三是国际因素。
一、国内因素首先,由于台湾历史上三次与大陆分离,近代受到美国和日本的影响,国民党的长期统治,大陆进行了汉字简化运动以及在大陆生活过的台湾“外省人”的逐渐死去,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缺乏文化认同感,台湾和大陆的认同感也只会越来越低;其次,两岸政治制度的差异,特别是台湾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恐惧也阻碍着两岸的统一,政治制度障碍,旗号不同,两岸的政治家又都难以割舍领导中国的欲望;再次,由于大陆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虽然GDP排名高居世界第二名,但是人均G DP的低下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都使得台湾人对于大陆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很多人害怕统一后台湾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再者,由于目前“藏独”、“疆独”以及“台独”势力出现了合流的趋势,三股势力互相协同,一起阻挠着国家的统一;最后,由于中国在军事、科技、文化等其他方面都还比较落后,国家的软实力不足,对于他国的干涉以及台湾本身构不成足够的威慑作用。
总之,从国内来看,主要是历史因素以及中国国家实力尚不足等方面阻碍着祖国的统一。
二、台湾因素首先,在台湾来说,两岸统一还不是人心所向。
台湾人民的人心是关键,台湾同胞习惯了民主政治,习惯了把台湾认同为祖国,也习惯了现有的较高的生活水平,不想失去现在的生活方式。
如果台湾绝大多数人要统一,美国根本无力阻挡,虽然心里不舒服还要摆出一副笑脸。
其次,以民进党为主的台独势力不断地阻挠着两岸的统一。
以李登辉、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恶意破坏台湾与大陆的和平统一,不断抛出所谓的“一边一国论”,举行入联公投等台独活动,严重阻碍了两岸的统一进程;最后,由于近代受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台湾的“亲日”情节严重,并且有相当部分的人宣扬军国主义,这对于两岸统一阻碍巨大。
(完整word版)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1、这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3、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
4、祖国统一是历史最终的发展趋势。
不利因素:1、我国大陆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
都不成熟。
2、台独分子不断破坏。
3、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租期为99年。
2.澳门问题的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
3.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外交结课作业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台湾从古自今都属于中国的领土,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的主权至今还没有真真的属于大陆,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晚期时期,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清政府和日本签署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宝岛台湾被日本占领五十多年,直到抗日战争的结束,台湾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国共内战的爆发,最后蒋介石被迫逃亡台湾。
此时,中共准备收复台湾,但是在国际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并出兵朝鲜,而且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分析了当时的时局,决定抗美援朝,维护祖国的周边和平,抗美援朝就此爆发了。
台湾主权的收复,就此耽搁,直到现在也没有收复。
纵观历史,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谁也无法否认和更改。
台湾问题的形成,是国内和国外事件造成的。
但是台湾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华人民共合国对台湾的态度,是解决台湾问题最最要的因素,即何时,以什么方式解决是主要;其次,在国际方面,美国,日本,欧盟对台湾的态度也是解决台湾问题必须考虑的;再次,台湾台独势力阻碍台湾的和平与统一。
在国内来看,抗日战争胜利后,从表面看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实际上,国共双方内战不断,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凭借台湾和美国的支持,妄想和新生的新中国长期对峙下去,企图收复大陆,而且制定了一个反攻大陆的计划,导致台湾未能融入中国新生的血液之中。
反攻的计划失败后,到后来的民进党搞独立。
抗美援朝的爆发,使得中共失去了收复台湾的绝佳的机会。
一国两制的方针,成功的收复了香港和澳门,是中共领导人对台湾的收复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在港澳相继实践成功此后大陆采取了以和平的方法收复台湾。
抗美援朝结束后,国家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国家的重点是建设经济,从而缓和了台湾问题,从邓小平到现在主席胡锦涛都实行这个原则,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使用武力,但不放弃不使用武力。
现阶段对台湾问题有以下方针: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反对台湾独立,必须以一个中国原则。
二是,不反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三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
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四是,中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在国际方面,美国,日本,欧盟对台湾的统一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国。
台湾是在整个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关节点上,是一个要害地区,是太平洋盆西緣地区的南
北与东西连接之枢纽。
由于战略和利益关系,美国看中了台湾的地理位置,派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这个举动与美国推行的全球战略和对华战略的目标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正是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政策,才使得台湾问题演变到现在这样的地步。
二战结束后,美国变成了超级大国,到处干预别国内政,以谋取利益。
并且敌对新生的中国,企图通过各种方式,消灭社会主义。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干涉朝鲜内政,由此引来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的内政,阻挠祖国的和平与统一。
在这期间美国对华实行敌视和遏制政策,与台湾则保有外交关系,并结成了军事同盟,向其提供安全保护,以武力阻挠中国实现统一的努力,同时美国又制约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图谋,美国在这个时期曾策划“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企图将两岸分裂的状态从国际法的意义上固定化,但这并未被蒋介石接受。
中国和苏联的关系破裂,导致了新的国际局势的变化。
使得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此以后,美国虽然加强了与台湾的关系,但仍以不破坏中美关系的大局为前提。
在新型国际的影响下,以及新的国际环境,为各自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和美国也加强了合作。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美这两个大国无论在全球安全、地区事务还是在双边关系上,都拥有许多共同利益,存在着合作的必要与可能。
今后,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强,将进一步拓宽中美合作的范围,加深协调的程度,使两国合作潜力进一步释放。
在两国共同利益和相互借重的需求越来越增加的情况下,美国以台制华策略的实施空间将是有限的,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也将是有限的,但不排除美国对台湾是重要的外部因素。
近年来,台湾和大陆的关系逐渐加强,友好往来,关系日益渐好,从表面看呈良好的态势发展,但是在政治上还不明朗。
到目前,台湾问题仍然不能放松警惕,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解决种种矛盾,最终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民族的和平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