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说鉴赏PPT教学课件

2020/12/11
7
解题思路:
▪ 情节结构为表现人物服务; ▪ 结合情节一般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前后照应,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总结上 文,点明题意,线索作用。) ▪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进行解答。
2020/12/11
8
语言组织
▪ X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 文中……相照应,反映了……内容,突出 了……性格,点名了……题旨。
▪ 巧用悬念法(抑扬法、突转法)
2020/12/11
15
▪ 5.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概括 (《想象》2009四川)
▪ 作者以“想像”为线索,以人物的心理活动 的描写为主要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 小说以我去图书馆查医学资料为开端,以我 感觉自己得了各种疾病为发展与高潮,以我 去看病医生开病单为结尾。
2020/12/11
6
常见考题:
▪ 1.文中某段文在小说(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或者 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2010全国新课标卷)
▪ 2. 文中某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遗璞》2009 辽宁)
▪ 3.概括小说主要情节。(《董师傅游湖》2009安徽, 2010广东卷)
▪ 4. 本文情节特点是什么?( ▪ 5.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想象》2009四川)
▪
被卖改嫁------------------------------发展
▪
再到鲁镇-----------------------------高潮
▪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尾声
2020/12/11
3
分析线索
▪ 单线结构小说: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 条。情节单纯,线索明晰,小说自始至终围
小说鉴赏之环境描写ppt课件

完成217页《风雪夜归》
❖ 结合具体文本,文中两次写到雪,试分 析其作用。
❖ 解析: ❖ ①渲染冷清、孤寂的氛围,交代故事
发生的背景,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 ②随着风雪更大,更紧,写出主人公
进门的迫切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作者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这样的环境描 写,暗含了什么信息?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 作用总结三: 揭示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展
示世态风情。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2011年江西卷《晚秋》
❖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 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 答案: ❖渲染氛围,天气和心情形成鲜明对
比,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 凄凉。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小说阅读鉴赏 之
环境描写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 结合具体文本,文中两次写到雪,试分 析其作用。
❖ 解析: ❖ ①渲染冷清、孤寂的氛围,交代故事
发生的背景,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 ②随着风雪更大,更紧,写出主人公
进门的迫切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作者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这样的环境描 写,暗含了什么信息?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 作用总结三: 揭示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展
示世态风情。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2011年江西卷《晚秋》
❖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 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 答案: ❖渲染氛围,天气和心情形成鲜明对
比,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 凄凉。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小说阅读鉴赏 之
环境描写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 课件(共57张ppt).ppt

契诃夫
①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②常常以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凭借巧妙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的心理进 行真实而又细致的描绘和概括,从中展示出重要的社会内容。
欧·亨利 ①写作的题材和对象固定化。②篇幅短小,构思巧妙,引人入胜。③幽 默诙谐。④结局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
人物 ①导引人物出场。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揭示人物心 境。
情节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题 ①揭示社会的本质。②揭示文章的主题。
关键技法 两步解答分析环境描写作用题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找到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 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 环境的作用是相对应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 思维角度并作对应分析。
分步解题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第二自然段中的
环境描写主要是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了房子、树 和风等,点明了环境的恶劣。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角度
分析
“房子又矮又小”说明居住环境差。“风大。树像绿狮子……发出 环境 猛兽似的嗥叫”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这里“风大”
的特点。通过描写长不高的树和风大,体现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突 出了守在这里的人们的艰难。
情节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舒缓节奏,调整读者的心情。
主题 ①深化主题。②揭示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角度
作用
环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如《孔乙己》开头一段描写了鲁镇 酒店的格局,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等。②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 关系,渲染特定氛围。
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 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群孩子。 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 “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 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 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养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老头端 着簸箕【注】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 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 声。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 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 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起了他的 婚姻问题。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团部。他喊报告进 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 他都看呆了。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政委说:“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转身走了。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张PPT精品课件

眼,连声称绝,说道:“这东西得值六根条子。你花了多少
请回来的?你买到便宜了吧。”
索七用心算一算,前前后后加在一起,竟是十二根。自
己怎么会花这么多钱呢?他再把前前后后的故事连起来一想,
忽然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了——他钻进了人家早做好的圈套!
栽跟头的事不能对外人说,嘴上说着“不多不多”,却觉得
条案上的八仙都在咧嘴笑他这个傻瓜。
《卖馄饨的夫妻》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 课件18张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 课件18张
(1) 以故事情节自然收结。 (出人意料结局、悲剧结局、大团圆结局、戛然而
止结局)
出人意料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害肺炎,
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难过得要命。他的鞋子和 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的夜里,他究竟是 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 的梯子,还有几去散落的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 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 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 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 课件18张
掌握规律,正确思维,避免套路,圆滑作答
——鉴赏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如何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 课件18张
(一)、设疑法(悬 念法、倒叙法)的 作用
1.情节上
①造成悬念,引人 入胜,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开篇点题,照应 题目;
④与结尾相呼应。
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结尾所产生的 审美效果与读者效果。
小说鉴赏概述PPT课件

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
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
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
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
1
一、小说的概念与特点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 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
2
巴尔扎克: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普鲁斯特:小说是沉默之子。 大江健三郎:写小说是救赎。 黄孝阳:小说是写人性的,小说也是要抵达神性的。
3. 注重描写和选材
5
1.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 小说中所创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
中的第一要素。如果一部小说作品没有塑造出感人 至深的人物艺术形象,它就不能跻身于第一流作品 的行列,在世界小说名作画廊里就不会有它的一席
之地。
6
《天龙八部》人物(共有169人) 刀白凤 /丁春秋/ 马夫人/ 马五德 /小翠 /于光豪/ 巴天石 /不
10Βιβλιοθήκη 环境是小说情节发生、发展所处的时间和空间。 既包含具体的场合、情境、生活氛围等小环境, 也包括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大环境。 在小说创作中,首要的是对艺术形象在特定情境 下的场合、氛围,即小环境的精心描写。大环境 在具体的创作中并非无时不在,但更多的时候是 作为幕后背景来体现的。
小说环境的设置有社会环境的设置、自然环境的 设置和生活场景与心理氛围的设置等。
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
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
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
1
一、小说的概念与特点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 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
2
巴尔扎克: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普鲁斯特:小说是沉默之子。 大江健三郎:写小说是救赎。 黄孝阳:小说是写人性的,小说也是要抵达神性的。
3. 注重描写和选材
5
1.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 小说中所创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
中的第一要素。如果一部小说作品没有塑造出感人 至深的人物艺术形象,它就不能跻身于第一流作品 的行列,在世界小说名作画廊里就不会有它的一席
之地。
6
《天龙八部》人物(共有169人) 刀白凤 /丁春秋/ 马夫人/ 马五德 /小翠 /于光豪/ 巴天石 /不
10Βιβλιοθήκη 环境是小说情节发生、发展所处的时间和空间。 既包含具体的场合、情境、生活氛围等小环境, 也包括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大环境。 在小说创作中,首要的是对艺术形象在特定情境 下的场合、氛围,即小环境的精心描写。大环境 在具体的创作中并非无时不在,但更多的时候是 作为幕后背景来体现的。
小说环境的设置有社会环境的设置、自然环境的 设置和生活场景与心理氛围的设置等。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鉴赏PPT课件

12
小说阅读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二、探究情节
心障 瘟疫袭击了山寨。三天内,夺去十几条人命。寨人纷纷出 逃。除几个走不动的老人外,只有健壮的阿罗留在寨里。 老人们听天由命,每天靠在墙脚晒太阳。 阿罗诸备了足够一个月用的粮食及饮用水,便将自己房子 门窗反锁上,过起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阿罗每天吃了便睡,但恶梦频频。四天前一起饮酒的死了 的二狗,五天前一起打猎的死了的胡三。……他屡屡惊醒。 山外救援队十天后来了,几个老人居然还活着,阿罗却已 死在床上,医检报告显示,阿罗并未感染瘟疫。
主要人物的作用: 1、揭示某种典型人物;2、揭示某种社会现象,表现 作者的歌颂和批判;3、表现作者的理想信念。 次要人物的作用: 1、为主要人物服务,起烘托作用;2、揭示或暗示主 题;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4、 有时次要人物的出现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4
需要记住的一些常规的思考方向
2、不合理。①阿罗虽有心理障碍,但健壮的他还不至
于死;②可能感染瘟疫的老人活着,这夸大了所谓自然、
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不符合医学常识;③小说为强调
心理障碍的可怕,不惜违背科学常识,是一种耸人听闻
的写法。
14
小说阅读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三、探究标题
冤家 现在,他们兄弟俩终于都过世了。一个画家和一个医生。画家 一直自以为有绘画的天 才。他自大、骄傲而且易怒,向来看不起他兄弟那副庸俗、多愁善 感的德性。然而,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才气,如果不是他兄弟的接 济,他早就要三餐不济了。奇怪的是,尽管他的画从技巧、内涵各 方面看来都是极粗俗、拙劣的作品,他还是持续地画着。偶尔举办 几次画展,总是刚好卖出两幅画,每次都是如此,一幅不多一幅不 少。终于,医生也绝望地认清他兄弟的“天分”了。在不断地接济 和支持之后,医生发现自己的兄弟天生就只能当个二流的画家,心 里着实十分难过。可是他一直隐埋在心里。医生去世的时候留下所 有的遗产给他的兄弟。画家在医生的房子里发现了二十五年来他卖 给那个匿名者的所有作品。起初他疑惑不解,最后他给自己找到了 解释——这狡猾的家伙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投资。
小说阅读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二、探究情节
心障 瘟疫袭击了山寨。三天内,夺去十几条人命。寨人纷纷出 逃。除几个走不动的老人外,只有健壮的阿罗留在寨里。 老人们听天由命,每天靠在墙脚晒太阳。 阿罗诸备了足够一个月用的粮食及饮用水,便将自己房子 门窗反锁上,过起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阿罗每天吃了便睡,但恶梦频频。四天前一起饮酒的死了 的二狗,五天前一起打猎的死了的胡三。……他屡屡惊醒。 山外救援队十天后来了,几个老人居然还活着,阿罗却已 死在床上,医检报告显示,阿罗并未感染瘟疫。
主要人物的作用: 1、揭示某种典型人物;2、揭示某种社会现象,表现 作者的歌颂和批判;3、表现作者的理想信念。 次要人物的作用: 1、为主要人物服务,起烘托作用;2、揭示或暗示主 题;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4、 有时次要人物的出现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4
需要记住的一些常规的思考方向
2、不合理。①阿罗虽有心理障碍,但健壮的他还不至
于死;②可能感染瘟疫的老人活着,这夸大了所谓自然、
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不符合医学常识;③小说为强调
心理障碍的可怕,不惜违背科学常识,是一种耸人听闻
的写法。
14
小说阅读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三、探究标题
冤家 现在,他们兄弟俩终于都过世了。一个画家和一个医生。画家 一直自以为有绘画的天 才。他自大、骄傲而且易怒,向来看不起他兄弟那副庸俗、多愁善 感的德性。然而,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才气,如果不是他兄弟的接 济,他早就要三餐不济了。奇怪的是,尽管他的画从技巧、内涵各 方面看来都是极粗俗、拙劣的作品,他还是持续地画着。偶尔举办 几次画展,总是刚好卖出两幅画,每次都是如此,一幅不多一幅不 少。终于,医生也绝望地认清他兄弟的“天分”了。在不断地接济 和支持之后,医生发现自己的兄弟天生就只能当个二流的画家,心 里着实十分难过。可是他一直隐埋在心里。医生去世的时候留下所 有的遗产给他的兄弟。画家在医生的房子里发现了二十五年来他卖 给那个匿名者的所有作品。起初他疑惑不解,最后他给自己找到了 解释——这狡猾的家伙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投资。
小说阅读鉴赏ppt课件

03
小说人物塑造
人物性格特点与形象塑造
性格特点
小说中的人物通常具有独特 的性格特点,例如勇敢、懦 弱、善良、邪恶等,这些特 点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 为、心理等细节表现出来。
外貌形象
人物的外貌形象也是塑造人 物形象的重要方面,包括相 貌、穿着、举止等,能够反 映人物的背景、身份和性格
特点。
行为举止
文化背景与影响
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和所属文化,分析其 对小说的影响和塑造。
影响探究
分析小说在文学史、文化传承以及读者接受等方面的贡 献和影响。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多读、多思考、多比较等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02
小说阅读方法
精读与泛读
精读:精读是一种深入阅读方式,需要读者认真阅读并仔细品味文本的细节和深层 含义。在精读过程中,读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理解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等语言特点。
分析人物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以及它们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是一种 强调读者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阅读 方式。在创造性阅读过程中,读
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发掘文本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 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想象与创造性阅读
基于文本的线索和暗示,推测和设想可能的故事发展方向和结局。
通过与文本的互动和对话,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们与读者自身的联系。
转折点
小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例如突发事件或人物之间的重大决策,这些转折点能够改变情节 的发展方向,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吸引力。
人物与社会背景关系
社会背景
小说的社会背景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 时代、地域和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也会有所 不同。
文学小说《小王子》作品介绍名著鉴赏课件PPT

飞行员和小王子在沙漠中共同拥有过一 段极为珍贵的友谊。当小王子离开地球 时,飞行员非常悲伤。他一直非常怀念 他们共度的时光。他为纪念小王子写了 这部小说
作品赏析
童话表现的不是常识而是真理。它是一 种理想的艺术,使人能够从中捕捉到生 命的真谛。《小王子》在表现人类精神 家园的可贵的同时,还凸显了交往的真 谛,即对爱与责任的感悟
随着“我”与小王子日渐加深的 了解和情感,“我”最终回归到 孩童时的状态,认同小王子的 价值观和情感,崇尚着爱的哲 学。至此,童话的主题便昭然 若揭。
感谢观看
儿童短篇小说赏析
汇报人:11
在童话故事里,始终表达着一个 永恒的主题,即儿童一定比成人 强大。他们敢于追寻如天方夜谭 般的幻想、可无法企及的事情、 还能够发现成人难以体悟的生命 之真
人物介绍
小说的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讲述了小王子、以及他们之间友谊的故事.飞 行员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大沙漠,在那里遇见了小王子。飞行员写下 这段故事是为了平静自己与小王子离别的悲伤。那次与小王子的相遇,让 飞行员既悲伤,然也使自己重振精神
玫瑰
不懂爱情且略有“矫情”的花儿。她的 内心爱慕、依赖、渴望着小王子,但 是自身性格的缺陷却使她不能完全表 达自己对小王子的情谊,导致小王子 出走。但在离开的日子里,小王子内 心一直存在着花儿。她与小王子之间 是共度过长久时间的陪伴,象征着令 人烦恼但又美丽的爱情
艺术特色
在整篇童话中,叙述者几乎都采用了这种经验视角和叙述视 角交替的视角模式。叙述者总是先采用叙述自我的视角揭示 出他知道的一切,但又不告知读者,而是接着换用经验视角 加以展示。由于整篇童话基本都是回顾性质的,因而叙述者 追忆往事的视角成为了常规视角,读者期待看到叙述者所观 察到的一切。而叙述者又有意采取经验视角,对信息进行控 制,从而造成紧张的悬念感,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和作品的戏剧性
作品赏析
童话表现的不是常识而是真理。它是一 种理想的艺术,使人能够从中捕捉到生 命的真谛。《小王子》在表现人类精神 家园的可贵的同时,还凸显了交往的真 谛,即对爱与责任的感悟
随着“我”与小王子日渐加深的 了解和情感,“我”最终回归到 孩童时的状态,认同小王子的 价值观和情感,崇尚着爱的哲 学。至此,童话的主题便昭然 若揭。
感谢观看
儿童短篇小说赏析
汇报人:11
在童话故事里,始终表达着一个 永恒的主题,即儿童一定比成人 强大。他们敢于追寻如天方夜谭 般的幻想、可无法企及的事情、 还能够发现成人难以体悟的生命 之真
人物介绍
小说的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讲述了小王子、以及他们之间友谊的故事.飞 行员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大沙漠,在那里遇见了小王子。飞行员写下 这段故事是为了平静自己与小王子离别的悲伤。那次与小王子的相遇,让 飞行员既悲伤,然也使自己重振精神
玫瑰
不懂爱情且略有“矫情”的花儿。她的 内心爱慕、依赖、渴望着小王子,但 是自身性格的缺陷却使她不能完全表 达自己对小王子的情谊,导致小王子 出走。但在离开的日子里,小王子内 心一直存在着花儿。她与小王子之间 是共度过长久时间的陪伴,象征着令 人烦恼但又美丽的爱情
艺术特色
在整篇童话中,叙述者几乎都采用了这种经验视角和叙述视 角交替的视角模式。叙述者总是先采用叙述自我的视角揭示 出他知道的一切,但又不告知读者,而是接着换用经验视角 加以展示。由于整篇童话基本都是回顾性质的,因而叙述者 追忆往事的视角成为了常规视角,读者期待看到叙述者所观 察到的一切。而叙述者又有意采取经验视角,对信息进行控 制,从而造成紧张的悬念感,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和作品的戏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王 蒙《青春万岁》 《组织部来了年轻人》
2020年10月2日
8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一届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将军吟》(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李自成(二)》(姚雪垠)
第二届
《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
《黄河东流去》(李准)
第三届
《少年天子》(凌力)
现当代小说鉴赏
2020年10月2日
1
一、如何阅读鉴赏中国现当 代小说?(阅读教材第39页)
(一)了解小说写作的背景,正确掌 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要有正确的审美观,认真品味 作品的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
(三)能够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 境等方面全面把握作品的特点。
2020年10月2日
2
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
比如阿Q的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运动,表现为宣布
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和幻想破灭的情节走
向,读者从中感受到人物命运
的起伏跌宕。
3.从典型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
形象的生动性。如《荷花淀》
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
队的消息后,手指的震动,把
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
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的震
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
“激流三步曲”:《家》、《春》、《秋》
2020年10月2日
5
08、萧 红:原名张乃莹
《生死场》(中篇 该小说受到鲁迅的称赞
)
09、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边城》(中篇)
10、钱钟书:《围城》(长篇) 11、丁 玲:原名蒋冰之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长篇 1951年获
“斯大林文学奖”)
12、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长篇) 《李
2020年10月2日
4
04、郁达夫:《沉沦》(长篇) 《春风沉醉的
晚上》(短篇) 《薄奠》(短篇
05、老 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骆驼祥子》(长篇)《四世同堂》(长篇
)
06、柔 石:原名赵平复
《为奴隶的母亲》(短篇)《二月》(长篇
)
07、巴 金: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
“爱情三步曲”:《雾》、《雨》、《电
3
02、叶盛陶:原名叶绍钧 《倪焕之》(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
《 多收了三五斗》(短篇) 03、茅 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蚀》三步曲”:《幻灭》、《动摇》、 《追求》(三个连续的中篇)
“农村三步曲”:《春蚕》 、《秋收》、《残冬》(三 个连续的短篇)
《子夜》(长篇, 1932年 )
《林家铺子》(短篇)
有才板话》(中篇)
《小二黑结婚》(短篇)
13、周立波:《暴风骤雨》(长篇 获“斯大林
文学奖”) 2020年10月2日
6
14、孙 犁:原名孙树勋 《风云初记》(长篇) 《铁木前传》(
中篇) 《荷花淀》(短篇) 15、刘白羽:《政治委员》(短篇) 《火光 在前》(中篇)
01、欧阳山:《三家巷》(长篇)
02、杨 沫:《青春之歌》(长篇 1958年)
03、梁 斌:《红旗谱》(长篇 1958年)
04、曲 波:《林海雪原》(长篇 1957年)
05、茹志鹃:《百合花》(短篇)
2020年10月2日
7
06、王愿坚:《党费》(短篇)《七根火柴》 (短篇)《普通劳动者》(短篇)
07、峻 青:《党员登记表》(短篇) 08、杜鹏程:《保卫延安》(长篇 1954年) 09、吴 强:《红日》(长篇 1955年) 10、柳 青:《创业史》(长篇 1959年 ) 11、周而复:《白求恩大夫》(长篇)《上海 的早晨》(长篇)
起身走到树根边,弯腰拾起了那片剥落的树皮,捧在手里,呆呆地 凝视着,果然又想入非非了。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2
4.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
环境的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
受人物的情趣、心境;从人物
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
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
中体会人物心理、性格。如
《药》的结尾描写坟场的自然
环境,突出悲凉的气氛,烘托老妇人失去亲人的悲
哀。
感受形象后还必须善于把握相关描写的内在
联系,善于联系环境背景进行思考,善于把相关形
象拿来比较,在比较中去鉴别,去深入理解形象的
本质20属20年1性0月2,日 才能整体把握形象。
13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小说《树皮》,完成文后练习。
树皮
⑴夏日的傍晚,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浓阴婆娑。我的两个孩子, 一人一把竹椅,凑着幽幽晃晃的月光,还在嘀嘀咕咕地叨念着什么, 快高考了。
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
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母亲》尼洛
夫娜在候车室爆发“小火花”到吹灭“小火星”,
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母亲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理转
化过程。 2020年10月2日
11
2.在划分情节结构的基础上,从矛盾运动的角度
分析情节的走向,并从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性。
⑵白昼那动荡不安的热流,在这夜与静中,渐渐地凝结成了一 块暗绿而透明的冻糕,凉而微甜。
⑶我躺在藤榻上,那光和影在树叶的琴键上奏鸣着无声的旋律。
我散漫地玩赏着,任其一片朦胧,无需费力聚焦。四肢似乎很重, 又似乎很轻,仿佛浮在水中。耳边嘤嘤地回绕着孩子们的苦读,他 们将去搏击,而我却已疲惫。
⑷“啪!”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我那个□□□□的女儿,
《平凡的世界》(路遥)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2020年10月2日
9
第四届
《白鹿原》(陈忠实) 《战争和人》(王火) 《白门柳》(刘斯愤) 《骚动的秋》(刘玉民)
第五届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 (王旭峰)
01、鲁 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狂人日记》(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
说 1918 始用“鲁迅”笔名) 《呐喊》(小说集,有《狂人日记》、
《阿Q正传》、《孔乙己》、《社 戏》等14篇 小说)
《 彷徨》(小说集,有《祝福》等11篇小 说)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有《铸剑》 等10篇小说)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0
小说欣赏中的感受方法
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
独特而鲜明的个性。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
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
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
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描写祥林嫂重
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
2020年10月2日
8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一届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将军吟》(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李自成(二)》(姚雪垠)
第二届
《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
《黄河东流去》(李准)
第三届
《少年天子》(凌力)
现当代小说鉴赏
2020年10月2日
1
一、如何阅读鉴赏中国现当 代小说?(阅读教材第39页)
(一)了解小说写作的背景,正确掌 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要有正确的审美观,认真品味 作品的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
(三)能够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 境等方面全面把握作品的特点。
2020年10月2日
2
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
比如阿Q的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运动,表现为宣布
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和幻想破灭的情节走
向,读者从中感受到人物命运
的起伏跌宕。
3.从典型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
形象的生动性。如《荷花淀》
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
队的消息后,手指的震动,把
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
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的震
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
“激流三步曲”:《家》、《春》、《秋》
2020年10月2日
5
08、萧 红:原名张乃莹
《生死场》(中篇 该小说受到鲁迅的称赞
)
09、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边城》(中篇)
10、钱钟书:《围城》(长篇) 11、丁 玲:原名蒋冰之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长篇 1951年获
“斯大林文学奖”)
12、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长篇) 《李
2020年10月2日
4
04、郁达夫:《沉沦》(长篇) 《春风沉醉的
晚上》(短篇) 《薄奠》(短篇
05、老 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骆驼祥子》(长篇)《四世同堂》(长篇
)
06、柔 石:原名赵平复
《为奴隶的母亲》(短篇)《二月》(长篇
)
07、巴 金: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
“爱情三步曲”:《雾》、《雨》、《电
3
02、叶盛陶:原名叶绍钧 《倪焕之》(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
《 多收了三五斗》(短篇) 03、茅 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蚀》三步曲”:《幻灭》、《动摇》、 《追求》(三个连续的中篇)
“农村三步曲”:《春蚕》 、《秋收》、《残冬》(三 个连续的短篇)
《子夜》(长篇, 1932年 )
《林家铺子》(短篇)
有才板话》(中篇)
《小二黑结婚》(短篇)
13、周立波:《暴风骤雨》(长篇 获“斯大林
文学奖”) 2020年10月2日
6
14、孙 犁:原名孙树勋 《风云初记》(长篇) 《铁木前传》(
中篇) 《荷花淀》(短篇) 15、刘白羽:《政治委员》(短篇) 《火光 在前》(中篇)
01、欧阳山:《三家巷》(长篇)
02、杨 沫:《青春之歌》(长篇 1958年)
03、梁 斌:《红旗谱》(长篇 1958年)
04、曲 波:《林海雪原》(长篇 1957年)
05、茹志鹃:《百合花》(短篇)
2020年10月2日
7
06、王愿坚:《党费》(短篇)《七根火柴》 (短篇)《普通劳动者》(短篇)
07、峻 青:《党员登记表》(短篇) 08、杜鹏程:《保卫延安》(长篇 1954年) 09、吴 强:《红日》(长篇 1955年) 10、柳 青:《创业史》(长篇 1959年 ) 11、周而复:《白求恩大夫》(长篇)《上海 的早晨》(长篇)
起身走到树根边,弯腰拾起了那片剥落的树皮,捧在手里,呆呆地 凝视着,果然又想入非非了。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2
4.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
环境的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
受人物的情趣、心境;从人物
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
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
中体会人物心理、性格。如
《药》的结尾描写坟场的自然
环境,突出悲凉的气氛,烘托老妇人失去亲人的悲
哀。
感受形象后还必须善于把握相关描写的内在
联系,善于联系环境背景进行思考,善于把相关形
象拿来比较,在比较中去鉴别,去深入理解形象的
本质20属20年1性0月2,日 才能整体把握形象。
13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小说《树皮》,完成文后练习。
树皮
⑴夏日的傍晚,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浓阴婆娑。我的两个孩子, 一人一把竹椅,凑着幽幽晃晃的月光,还在嘀嘀咕咕地叨念着什么, 快高考了。
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
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母亲》尼洛
夫娜在候车室爆发“小火花”到吹灭“小火星”,
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母亲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理转
化过程。 2020年10月2日
11
2.在划分情节结构的基础上,从矛盾运动的角度
分析情节的走向,并从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性。
⑵白昼那动荡不安的热流,在这夜与静中,渐渐地凝结成了一 块暗绿而透明的冻糕,凉而微甜。
⑶我躺在藤榻上,那光和影在树叶的琴键上奏鸣着无声的旋律。
我散漫地玩赏着,任其一片朦胧,无需费力聚焦。四肢似乎很重, 又似乎很轻,仿佛浮在水中。耳边嘤嘤地回绕着孩子们的苦读,他 们将去搏击,而我却已疲惫。
⑷“啪!”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我那个□□□□的女儿,
《平凡的世界》(路遥)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2020年10月2日
9
第四届
《白鹿原》(陈忠实) 《战争和人》(王火) 《白门柳》(刘斯愤) 《骚动的秋》(刘玉民)
第五届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 (王旭峰)
01、鲁 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狂人日记》(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
说 1918 始用“鲁迅”笔名) 《呐喊》(小说集,有《狂人日记》、
《阿Q正传》、《孔乙己》、《社 戏》等14篇 小说)
《 彷徨》(小说集,有《祝福》等11篇小 说)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有《铸剑》 等10篇小说)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0
小说欣赏中的感受方法
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
独特而鲜明的个性。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
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
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
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描写祥林嫂重
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