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优质课一等奖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

我们的生活被太多假象所蒙骗, 以至于缺少了真爱与关怀,在大多数 人的眼里,街边的乞讨,都是有组织 的集团操纵,为此人们忽略了真正需 要帮助的人群。
教学目标
❖ 1。学习一种文本阅读方法 ❖ 2。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前后叙述中的内
在联系。
学习方法,运用方法
yǔ 伛 pì 荒僻
kū lóu 骷髅
kuìzuò 愧怍
zuàn 攥 tā 塌败
yì 翳
huáng 惶恐 dì 取缔
zhì 滞笨
概括内容,奠定基础
❖ 1。这是一篇( ❖ 2。这是一篇(
❖ ——杨绛《将饮茶》P160-161,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2年2月
用善良体察善良 用爱心浇灌世界
我们常常无法做
伟大的事,但我
们可以用伟大的 爱去做些小事。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 修女
献给老王
哦,老王 茕茕孑立的身影 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三个轮子, 承载着全家的嘱托, 车夫的背,压得微驼。 风里来,雨里去, 一次次颠簸之后, 熟记了城里的每一个坎坷。
夏天的汗滴, 已凝结成严冬的寒霜, 染得两鬓,一片斑白。 轮子始终在缓慢的旋转, 终点又成了起点,
但车夫喜欢这样, 有路就意味着 ——有了生活的希望!
生活有时也很简单: 一口干涩的馒头, 一瓶浑浊的冷茶, 一抔干燥的黄土, 就能给自己的灵魂, 带来永久的宁静。
优质而廉价的冰块 却影射出你那腔 待人的热心肠
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
哦,老王 你倒下的是病体 挺起的是脊梁 身子纵然伛偻
哦,老王 岁月侵蚀你的肌骨 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 就是全身直僵 也要把香油和鸡蛋 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 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老王》精品教案一等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03
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等,可以为教学
提供有力支持。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整合这些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和形式。
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
结合学校文化
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等 与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形成具
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
利用地域优势
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和资 源优势,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资 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
明确分工与责任
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和优 势,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和 角色,确保教学工作的顺 利进行。
鼓励团队创新
鼓励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研 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尝试 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 高教学效果。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
校内培训
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来校进行讲座、研讨或示范教 学,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学生利用资源学习
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如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利 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课外阅读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06
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
Chapter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01
02
03
建立协作机制
通过定期的团队会议、集 体备课等活动,促进教师 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 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Chapter
设计合理的评价策略,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提问、课堂 观察等,全面了解学生在知识、 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学习情况。
制定明确评价标准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明确的 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 正性。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语⽂七年级下册《⽼王》省优质课⼀等奖教案《⽼王》教案教学设想:这篇散⽂以平淡似⽔的笔调,记述了⽣活在社会最地层的普通⼈⽼王的艰⾟⽣活琐事、⼈⽣经历,尤其是与作者⼀家的交往,热情讴歌了⽼王不畏艰⾟、任劳任怨、待⼈忠厚、舍⼰为⼈的⾦⼦般的⼼,寄托了作者对普通劳动⼈民的同情、敬佩和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这篇⽂章时,先让学⽣熟悉课⽂内容,理清⽂章线索,感受⽼王的思想品质,把握⽼王的善与苦两个⽅⾯,体会⽼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理解本⽂的主旨。
教育学⽣在⽣活中也应像作者⼀样对不幸者、卑微者持⼀颗爱⼼,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他们,也让学⽣通过语⾔了解⼀下当时那个时代。
教学思路:导⼊——了解作者——⾛近⽼王——善待⽼王——感受⽼王——关注⽼王——描写⽼王,从⽽实现从⽂本到⽣活的联系。
教学⽬标:1知识和能⼒⽬标:1、学习把握⼈物形象、概括⼈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法。
2、学习从朴素的语⾔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3、理解、积累“塌败、愧怍”等词语。
过程和⽅法⽬标:1、调动学⽣的⽣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拓展法等来体会⽂章的思想感情,提⾼阅读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1、体会“我”和⽼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的爱⼼、同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导⼊新课:2同学们,⼤家有没有乘坐过三轮车?⼤家有没有跟三轮车夫攀谈过?你会和他聊什么?今天让我们跟着杨绛的《⽼王》,去聆听⼀个关于三轮车夫的故事——背景资料:⽂章作于1984年。
这是⼀篇回忆性的散⽂,作者记叙了⾃⼰从前同⽼王交往中的⼏个⽚段,当时正是“⽂化⼤⾰命”时期,是⼀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对⽼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介绍作者杨绛,(1911— ),钱钟书夫⼈,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老王》优质课一等奖19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老王》优质课一等奖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第1篇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3、学会比较不同“车夫“身上的特点。
教学设想:1、《老王》是一篇有一定知名度的散文,文中所写的事情很琐碎,时间跨度也长,但人物的“忠厚“与“不幸“却充盈在行文的字里行间,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本文文字冲淡中的深沉、平静中的深情是破译这篇课文的突破口。
2、联系初中时学习的《一个摄影记者和四个文化名人》解读钱钟书、杨绛的为人,以此为基础理解这样的大专家、高级知识分子何以对一个像老王这样贫寒的下层人民如此关心?进而去揣摩篇尾“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内涵。
3、联系《在烈日和暴雨下》、《一件小事》,课外阅读《春儿》、《老王》、《亲近自己的双腿》,比较这些车夫各自拥有的特点,扩大阅读量的同时体会“小人物大社会“的写作技巧。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欣赏诗歌《人力车夫》:四季的斑谰悄然地在你奔波的车轮中演绎你生命的履历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携着夕阳隐没每一条蜿蜒的崎岖都弹奏着你铿锵的跫音你的足迹涂满东西南北尽把生活的浓彩描绘没有雄浑的豪言壮语没有靓丽的西装革履你擎起人生的火距挺进于时光的隧道为了生存的精彩为了生活的热爱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在这痛苦的世界上奔跑,好像不会停留的水用那没有痛苦的姿态,痛苦早已经昏睡,在时间里,仍能屹立的人他是这古老土地的坚忍的化身。
是谁在和他赛跑?死亡,死亡,它想拥抱这生命的马拉松赛者。
对于天空的风云,地上的不平早出的方向,夜归的路径他不能预知,也不能设计他的回答只是颠扑不破的沉默路人的希望支配着他他的希望被掷在赂旁一个失去目的者为他人的目的生活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奔跑,一条与生命同始终的漫长道路寒冷的风,饥饿的雨,死亡的雷电里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 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 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 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 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 《将饮茶》等,译有《堂吉 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 仨》,《洗澡》。
检查预习
伛( yǔ ) 荒僻( pì) 攥(zuàn) 塌败( tā ) 取缔( dì ) 骷髅(kūlóu) 滞笨(zhì) 愧怍( zuò) 惶恐(huáng)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作者是如何对待老王的?
2、在与老王的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杨绛是怎 样的一个人?
3、当闻听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病死,在他生前 关注他的“我”有什么样的感受?
再读课文,善待老王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作者是如何对 待老王的?
(1)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 (2)“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送他大瓶鱼肝油 (3)老王再客气也付他应得的报酬 (4)“我”关切地询问只有一位主顾的老王是否能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 被打倒 ,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 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 1969年11月,钱 钟书作为“ 先遣队 ”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 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 ,1970年6月,钱 钟书夫妇的女婿王德一因“五六一”案被迫含冤自杀。 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迫害, 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文 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生一筐煤 40公斤, 从煤坑向 上爬100 米,然后再 走1000米 山路,挣1 元人民币
……
的 床
我 们 的 课 桌 , 我 们
放 学
……
我 要 读 书
……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7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2、能力目标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3、德育目标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新课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解释下列词语4、、本文中老王的职业(身份)是什么?三轮车夫三、整体感知,走进老王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为这个车夫撰文的?愧怍2、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的呢?你从文中读出了老王的哪些不幸?单干户、有眼疾、蹬三轮、居破屋、无依靠.......3、这样一个不幸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善良:半价送冰、免费送人、病中送物(老实厚道、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知恩图报.....)四、合作探究,品味老王作者选取了这么多材料描写老王,记述最详细的是哪一件事?读这一部分,画出你认为描写老王的精妙语句,看看作者要通过这些描写突出什么?学生自由找语句赏析,品味老王的善四、深入探究,突破重难点1、杨绛一家究竟做了什么,竟让老王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来关心回报他们?照顾他生意、再客气也要付给他报酬、送香油和鸡蛋不让白送、关心他生计、女儿送他鱼肝油2、作者一家对老王如此照顾,为什么老王去世后,会产生愧怍之情呢?作者觉得对老王关心不够3、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关爱、善待不幸者五、拓展延伸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将如何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学生各抒己见六、知识反馈1、《老王》的作者是,她的丈夫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
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x的小胡同②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x的小屋。
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4篇

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4篇老王教学设计篇一《老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二、过程与方法:(一)反复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分析文章的重点语句,深入领会人物感情通过独立阅读,发表有独创的见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学习目标:1、走近作者2、美读课文3、重点字词4、走近老王5、品味老王6、怀念老王7、感悟老王8、关注“老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2、难点: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匠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教法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本篇课文选自七年级下册,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对初中生活开始有了新的体验,在学习了本单元《背影》之后,对细腻的情感把握有了自己的认识,但语文基础还比较薄弱,对记叙文的把握停留在情节新鲜度上,而本文是一篇简洁凝练的记叙散文,尤其体现于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2、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3、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体学法分析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学生的情况,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法方面采用“导-—思—点拨-—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言基础,指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感动中国节目评选中,有一位三轮车夫,虽然遗憾的最终没有评选上,但是却感动了无数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富爱心、帮助、关心、尊重
善
作者是如此的善良,可当老王去世了时, 作者有什么感受?请用原文回答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为什么作者觉得愧怍?
再次体现了作者的善良,她觉得,一个社会总 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尽管自己当时也很苦,很艰 难,可是他觉得自己相比于老王还是幸运的,而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 “愧怍”。
老 王
杨 绛
教学目标
1.了解老王不幸的命运遭际与忠厚善 良的性格特点。 2.全面把握课文,感受人物的善。
3.关注像老王这样的人,献出自己的 爱心。
检查预习
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 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 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 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 有《堂·吉诃德》,散文集 《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长篇小说《洗澡》。
合作探究 品味真情
面对这么苦命善良的老王,作者一家是怎么 做的?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第1段) 2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第6段) 3、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第14段) 4、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 是否能维持生活。(第7段) 5、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 盲症。(第3段)
启示? 用善良对待善良!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仿写下面的句子,把你的爱心 表达出来!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___,就要_______。
作业:
仔细观察身边的受苦人,弱者,以最简 洁又最感人的语言描写出他们的生存状况。
赠 言
钱钟书(1910—1998) 字,墨存。江苏无锡人。学者, 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 学术著作《谈艺录》等。
读准下列字词
伛偻 yǔ lǚ
荒僻 pì
攥 zuàn 惶恐 huáng
取缔
dì
翳 yì
骷髅 kū lóu 愧怍 kuìzuò
滞笨 zhì 塌败 tā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写人 记事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 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 派踩在脚下,但是,老王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 帮助他们,并且知恩图报。由此与老王的交往 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找出本文的文眼。(原句回答)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本文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
本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3.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两个 关键字概括。
苦、善
小组合作 研讨老王之“苦”
老王 蹬三轮车 姓名: 职业: 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便就没了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家庭住址: 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
地位卑微 谋生手段的艰苦 老光棍、孤独终老 生理缺陷 居住条件恶劣
苦
研讨老王之“善”
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来体现老王的善的?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C.用平板车拉人,加半寸边 D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 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