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使用错误分析
成语误用例析

(一)语意重复(重复赘余)类成语使用中的意义重复是指句中已含有与成语本身的意义相互重叠或重复的部分,进而造成使用失当。
语意重复,尤其是那种比较隐蔽的语意重复(不表现为字面上的重复),是成语使用中的一种常见而疑难的错误类型。
解答成语辨析题时需要观其形、明其义,辨其用法,联系语境,考虑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是否有意义重复的现象。
1.他恶习不改,整日沉迷于赌博之中,最后弄得倾家荡产,这完全是由于他咎由自取。
(咎由自取指罪过或灾祸都由自己惹来的,其意义与“由于”重复。
)2.他拿自己那篇不像样的文章到处炫耀,也不怕被大家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指被行家讥笑,本身含被动语气。
)3.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集,几乎没有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基本上还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与“基本”的意义重叠。
)4.那张合影中,左边站着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站着许多莘莘学子。
(“莘莘”是形容众多,与“许多”相重复。
)5.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的“隐”与“苦衷”重复。
苦衷:痛苦或为难的心情。
)6.江姐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全身”与“遍体鳞伤”的“遍体”重复。
)7.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人民”与“生灵涂炭”的“生灵”重复。
)8.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不虞:意料不到)9.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10.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二)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类有些成语,由于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其含义,在使用过程中与句子的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产生了矛盾。
1.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高考成语错例分析

高考成语错例分析基础试题2013-01-16 06075d56b7b40102e2l9高考成语错例分析1. 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2. 美国政府准许石油公司在阿拉期加天然公园里钻井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环保组织怨声载道。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这里太夸张不满情绪的范围和程度。
)3. 声名不论大小,都是*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用得好。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4. 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语,含蓄浓缩。
(涉笔成趣,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
常用来表示创水平高。
这里“涉笔成趣的地方”指的不是创作人,而是故事情节。
片言只语,零零碎碎的话。
强调零碎,不表示浓缩。
)5. 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志来确定走向。
(顺水推舟,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常讽刺不坚持原则。
不能表示按规律办事。
)6. 在严打斗争中,*****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地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贬义。
)7.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不形容变化莫测。
)8. 幻想虽然美丽,但是它扑朔迷离,咱们这些学生,还是实际一点好。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不能理解为不切实际。
)9. 神话是世代相承的口头文学,其中不少创作于有史创作以前。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分析课件

用错对象是指将成语用于不适用的对象或情境,导致语义不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将“目不暇接”错误理解为“眼睛无法看清东西”,而实际上它形容的 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04
成语运用正确方式及技能
学习成语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从 而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以下是成语运用的十大常见错误
1. 望文生义:误解成语的含义,例如将“屡教不改”理解为“多次教育未果”。
2. 褒贬误用:将成语的褒义误用为贬义,或将贬义误用为褒义,例如将“无微不至 ”用于贬义场合。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01
02
03
3. 语境不合
使用成语与语境不协调, 例如在轻松的场合使用过 于庄重的成语。
实例二:褒贬不分的错误
总结词
褒贬不分是指将成语的褒义或贬义用错,导致情感色 彩与实际不符。
详细描述
例如,将“绞尽脑汁”错误理解为“费尽心机”,而 实际上前者形容用尽所有精力,后者则带有贬义。
实例三:画蛇添足的错误
总结词
画蛇添足是指将成语的意思表达得不够简洁明了,反 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成分。
详细描述
8. 混淆是非
将错误的成语认为是正确 的,例如将“半斤八两” 理解为“不相上下”。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9. 褒奖过度
使用褒义过度的成语,例如使用 “完善无缺”来形容一个表现正 常的人。
10. 忽视背景
忽视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使用具有特 定文化内涵的成语。
成语运用错误的影响与避免方法
前后矛盾
总结词
成语使用错误案例分析(十一)

成语使用错误案例分析(十一)
51.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侧目而视,又恨又怕地看着。
不能形容骄傲自满。
)
52.人代会下午3时开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
(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记者严阵以待,准备对付谁呢?)
53.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如履薄冰,比喻行事特别谨慎,存有戒心。
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
)
54.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它。
不比喻言行不一。
)
55.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志来确定走向。
(顺水推舟,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常讽刺不坚持原则。
不能表示按规律办事。
)。
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及改正

董、王涛各进一球,将比分反超。 (破釜沉舟)
5、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
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 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浮光掠影) 6、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署自己的姓名, 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金钱。
例题: 1、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 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 充栋。
2、本刊将洗心革面,决心继续提高稿件的编 辑质量,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3、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豆蔻年 华,却己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4、我们漫步在山阴道上,沿途的风景络绎不 绝。 5、这座破旧的博物馆如今修葺一新,看起来 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趋之若骛 玩火自焚 满城风雨 舞文弄墨 煞有介事 官样文章 暴虎冯河 流风余韵 醍醐灌顶 师心自用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
词语有谦敬色彩。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
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 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1)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 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政府为 他们办了实事。 3、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 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 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5、他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再加上这两年 的苦练,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笔杆子。
对策三:注意感情色彩,辨明褒贬
4、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独自孑然
一身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 黑的大门。 5、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 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对策五 细心体味语境与成语意思,消除重复
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华文。
汉语成语是汉语中独特而丰富的一部分,但对于留学生来说,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们在学习和运用汉语成语时往往存在一些偏误。
本文将就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中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字面理解错误许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往往将成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意义混淆。
比如“井底之蛙”,直译过来是指井底的青蛙,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指见识狭隘的人。
许多留学生会错误地理解成这个人在井底,而没有理解其寓意。
这种字面理解错误造成了他们在使用成语时的不当使用和误解。
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强调汉语成语的实际意义,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
可以通过教学材料、语境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避免他们陷入字面意思的误区。
二、误解成语的来源和历史背景汉语成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古代的故事或典故。
许多留学生对汉语成语的来源和历史背景了解不深,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准确理解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天下》的一个故事,意思是指做多余的事情,但是很多留学生并不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造成了误用和误解。
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汉语成语的来源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故事和起源,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典籍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三、语境不当使用成语在学习汉语成语的过程中,许多留学生经常不注意成语的语境使用,容易造成成语的不当使用。
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在不恰当的语境下使用成语,导致了误解和混淆。
他们可能会选择不适当的成语来表达某种含义,造成了语言不通顺或不自然的情况。
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成语的语境使用,让学生了解成语的适当使用场景和语境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例句和练习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正确使用成语,加深他们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四、缺乏实际运用和实践汉语成语是词汇的一种,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它们。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中考)

1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1.词义理解不准型这种错误是指对成语的意义理解不准确导致使用错误,这种情况或是因为对成语中的重要语素理解不准,或是由于望文生义造成的。
典型示例:a .别人都已经被感动了,小刚的心里面却无动于衷。
b .我要张华八点半到我家做客,他却九点才来,真是个不速之客。
示例详解:a .衷:内心。
无动于衷:心里面没有触动。
此句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
b .速:邀请。
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自己而来的客人。
本类型常见成语:⑴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⑵不屑置辩:屑,值得;置辩,辩论,申辩。
不值得辩论。
⑶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现意指某人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得非常透彻,对问题阐述清楚到位。
⑷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产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
⑸耸人听闻:耸,惊动。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⑹记忆犹新:犹,还。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
⑺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褒义词。
(不能形容市场)⑻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⑼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⑽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益,更加;彰,显著。
2.褒贬色彩不分型对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或谦敬等理解不准造成的使用不当。
典型示例:我们要努力培养在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示例详解:随波逐流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适应社会的能力”。
它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本类型常见成语:⑴变本加厉: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⑵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地,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解释及误用分析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解释及误用分析【篇一】学校三班级四字成语解释及误用分析1、无所不至【解释】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危言危行【解释】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可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急的言论和行为”。
3、评头论足【解释】比方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误用】现在多用于争论一个人,是不对的。
4、休戚与共【解释】同欢快共悲伤。
【误用】与“患难与共”不同。
5、置之度外【解释】为正义的事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误用】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6、翻云覆雨【解释】比方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误用】不能表示气概雄伟。
7、弹冠相庆【解释】贬义。
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相互庆贺有官可作。
【误用】常被误会为中性的相互庆贺。
即使是坏人相互庆贺,假如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行用。
8、期期艾艾【解释】口吃。
【误用】不理解为软弱、迟疑等。
9、无可厚非【解释】不必做过严峻的批判。
【误用】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10、不胫而走【解释】消息传得很快。
【误用】不是表示东西丢失。
11、身临其境【解释】自己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误用】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12、茕茕孑立【解释】孑然一身,境况孤独,无依无靠。
【误用】使用时句中不能有“独自”、“孤独”、“一个人”等语义重复的词语。
13、耿耿于怀【解释】不能忘记,萦绕于心,形容有心事。
【误用】不能用于“记住别人的好处”。
14、因人成事【解释】自己无能,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误用】不能对第三人说。
15、耳提面命【解释】表示长辈的谆谆教育。
【误用】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
16、耸人听闻【解释】有意夸张使人震动。
强调主观目的。
【误用】不能说这个事情耸人听闻。
17、骇人听闻【解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惊讶。
强调客观效果。
【误用】与耸人听闻经常混用。
18、咬文嚼字【解释】一般用于贬义,多指死抠字眼。
【误用】被用于表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使用错误分析175例1.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不孚众望,不使群众信服。
意思反了。
改为“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3.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 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
)6.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不用于知识。
)7.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9. 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10.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果不其然,果然如此。
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用在这里使前后意思矛盾。
)11.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不能用于对待别人。
)12.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使人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
是用于批评说话人的。
如“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
”这段文字说明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不是说他说话内容混乱。
)13.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应该为“不可理喻”。
)14.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15.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多指逆潮流而动。
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16. 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像冰一样完全消除。
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17.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这里写的不是心理状态。
)18.十年来,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能不忧心忡忡且耿耿于怀呢?(忧心忡忡,形容忧愁很深,用得对。
耿耿于怀,习惯用于不能忘怀与别人的芥蒂。
这里用错了。
)19.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不能用于退休的老人。
)20. 他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知名度都极高,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炙手可热,比喻人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不指知名度。
)21 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不用于价格高低的比较。
)22.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不形容个性鲜明。
而且,“配角”是人,活人,怎么能说“活人像活的一样”呢?)23.尽管世界杯小组出线的前景微乎其微,“米家军”的全体将士仍然准备再做最后一搏。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这里与“前景”搭配不当,因为前景无所谓大小多少。
宜将“前景”改为“希望”。
)24.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
(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明星有出书的权利,不是缺点。
应改为“无可非议”。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不能形容错别字多。
)25 美国政府准许石油公司在阿拉期加天然公园里钻井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环保组织怨声载道。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这里太夸张不满情绪的范围和程度。
)26.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不形容两个人方向相反。
)27.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这里用反了。
)28.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褒义。
这里用于贬义。
)29.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
名,占有。
这里宜改为“一文不值”。
)30.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既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
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左右动摇不定。
这里用于表示言行不一,错。
)31.人世五年后,食品、纺织、服装、建筑、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就业机会将平均增加30%;届时,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将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见20说明。
这里用来形容“吃香的人才”,错。
)32..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用得好。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33.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语,含蓄浓缩。
(涉笔成趣,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
常用来表示创作者水平高。
这里“涉笔成趣的地方”指的不是创作人,而是故事情节。
片言只语,零零碎碎的话。
强调零碎,不表示浓缩。
)34.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不合语境。
)35.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装戴得一尘不染。
(装戴得一尘不染,搭配不当。
)36.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
(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
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此人是“本土上的头面人物”,无须回乡。
)37.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含轻视或自谦之意。
这里是感叹数量太少,应换为“杯水车薪”。
38.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看似正确,但习惯上“水落石出”从积极的角度比喻真相终于大白,不表示消极的担忧。
)39.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倾巢出动,贬义,不能用于公安干警。
)40.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
(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义。
)41. 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官样文章,讽刺那些空话套话连篇的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贬义。
)42.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
(望文生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贬义。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3. 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褒义。
不能用来形容官僚作风。
)44. 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班上同学有成绩好坏之分,无好人坏人之别。
)45.汉室西迁长安,一把火,河洛一片焦土,寸草不生,赤地千里,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赤地千里,形容旱灾或虫灾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不能形容火灾后果。
万劫不复,佛教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万劫就是万世的意思。
指永远不能恢复。
用在这里夸张过度。
)46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完全不合语境。
)47.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唾手可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实现“人机对话”不是可以“得到”的东西,而是希望“达到”的目标。
)48.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贬义。
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49.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不表示无中生有。
)50.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作者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