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网配电线路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农村电网配网的规划设计分析

农村电网配网的规划设计分析

农村电网配网的规划设计分析2国网罗田县供电公司湖北罗田 4386003国网黄冈供电公司湖北黄冈 438000摘要:当前,我国的供电企业越来越接近于买方市场,因此,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效率、供电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改善我国农村电网的整体质量,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以提高其规划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我国农村电网的配电网络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现状;设计规划引言:新时期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此阶段进行农村配网工作,以确保其性能能够合理分配。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不需要为电力供应的问题发愁,而且能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造成的损失,从而使电网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此外,为保证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在进行农村配网的设计与规划时,必须坚持以实用为主,从而使电网和配电网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并且还为电力资源的科学化利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农村电网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对于改善我国农村的发展状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政府和有关方面都应予以高度重视。

1农村电网配网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1.1对配电网现状没有足够的认识有关部门在制定农村电网规划时,对当前农村电网的状况不甚了解,也没有组织专人对其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电力系统的研究主要以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但是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还没有深入的研究,导致了电力系统的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2电力需求预测精确度不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得到提高。

随着家电的普及,用电量每年都在增加。

但是,供电企业对实际的用电需求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于缺乏对农村用电的预测,以及有关专业的电力知识不健全,导致了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1.3自动化规划建设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

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能极大地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并对农村配电网络进行优化。

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1 总则1.1为满足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日益增长需求,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国家《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5131)、《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等有关规程、办法和《省0.4kV-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要求,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制订本导则。

1.2农村中低压配电网是指农村10kV及以下电网,以下简称农村配网。

1.3 农村配网的建设与改造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地方政府中心镇、村建设规划,加大农村配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并与上级电网规划相衔接。

1.4农村配网建设与改造应按照统一规范、可靠适用、节能环保、维护方便的要求,积极采用适合国情的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

1.5本导则适用于农村配网的建设与改造。

2 农村配网建设目标农村配网建设与改造以提高农村配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节能降耗为目标。

经过建设与改造后,农村配网主要运行指标应达到:农村中压电网供电可靠率99.7%及以上, 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95%及以上, 农村10kV电网线损率低于6.5%, 农村低压电网线损率低于10%。

2.1农村供电可靠率目标地区供电可靠率RS-3(%)一类≥99.8二类≥99.75三类≥99.72.2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目标地区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一类≥97二类≥96三类≥95 2.3节能降损目标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损、环保技术,淘汰高耗能变压器。

农村10kV电网线损率和低压电网线损率达到以下标准。

地区农村10kV电网线损率(%) 农村低压电网线损率(%)一类≤ 6 ≤9二类≤ 6.3 ≤9.5三类≤ 6.5 ≤10注:苏州、无锡、常州市郊及武进区应达到一类地区目标。

南京、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常州的金坛、溧阳市应达到二类地区及以上目标。

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应达到三类地区及以上目标。

【农网设计】低压进户线与安装(一)

【农网设计】低压进户线与安装(一)

【农网设计】低压进户线与安装(一)一、设计要求1.接户线:从低压电力线路到用户室外第一支持物的一段线路,或由一个用户接到另一个用户的一段线路。

2.进户线:自第一支持物至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一段导线。

如下图所示:3.1kV以下接户线的档距不宜大于25m,超过25m时宜设接户杆。

4.接户线应选用绝缘导线,1kV以下接户线的导线截面应根据允许载流量选择,且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铜芯绝缘导线为10mm2;铝芯绝缘导线为16mm2。

5.1kV以下接户线的零线和相线交叉处,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加强绝缘措施。

1kV以下接户线的最小线间距离(m)架设方式档距线间距离自电杆上引下25及以下25以上0.15 0.20沿墙敷设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6及以下0.10 6以上0.156.接户线受电端的对地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kV以下为2.5m。

7.跨越街道的1kV以下接户线,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有汽车通过的街道为6m;汽车通过困难的街道、人行道为3.5m;胡同(里、弄、巷)为3m;沿墙敷设对地面垂直距离为2.5m。

8.1kV以下接户线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与接户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为0.3m;与接户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为0.8m;与窗户或阳台的水平距离为0.75m;与墙壁、构架的距离为0.05m。

9.1kV以下接户线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在弱电线路的上方为0.6m;在弱电线路的下方为0.3m。

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隔离措施。

10.1kV以下接户线不应从高压引下线间穿过,严禁跨越铁路。

1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的接户线,不应在档距内连接。

跨越有汽车通过的街道的接户线,不应有接头。

12.接户线与线路导线若为铜铝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措施。

13.各栋门之前的接户线若采用沿墙敷设时,应有保护措施。

二、接户线安装1.金属横担1.1金属横担的工艺规范(1)金属横担及第一支持物应经热浸锌。

农村供电工程方案设计要求

农村供电工程方案设计要求

农村供电工程方案设计要求一、工程规划1.1 工程地理位置农村供电工程的规划应首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

工程地理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确保工程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从而确保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1.2 用电需求农村供电工程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用电需求情况。

根据当地的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农村电化水平和用电负荷等情况,合理确定工程的用电需求,并据此确定工程供电设计的容量和需求预测。

1.3工程规模在确定工程地理位置和用电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确定工程的规模。

规模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用电需求和预计未来发展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

二、工程设计2.1 输电线路设计农村供电工程的输电线路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等因素,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类型和布置方案。

2.2 配电网设计配电网设计是农村供电工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配电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用电需求和用电负荷,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配电网的容量和布置方案,确保配电网能够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

2.3 变电站设计变电站设计是农村供电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变电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用电需求和输电线路的情况,合理确定变电站的容量和类型,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变电站的布置方案,确保变电站能够有效地接入输电线路,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

三、工程施工3.1 施工组织设计农村供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程的规模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施工组织的布置和管理方案。

3.2 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是农村供电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施工技术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需求,确保施工过程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农网建设与改造配电线路的设计

农网建设与改造配电线路的设计
户配 电箱 的安装 位 置 , 一般 装设 在 线 路 引接 点 3m 内。这 0
0 0 V配电线路一般为 4 ~ 0 , .k 4 0 6 m 最大不应超过 6m。 0 在特 减小。 为了得到较大的交叉跨越垂直距离 , 当新架线路从被 交叉跨越物上面通过时, 在保证倒杆距离的情况下 , 电杆应 尽量靠近被交叉跨越物 。若新架线路在被交叉跨越物下方 时, 交叉点应尽量放在新架线路的档距 中间。 4 导线型号及截面的选择
的内容进行修订。 应使其既有深刻的伦理基础 , 又有操作执 行的具体规定 ,并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需要而充实、 更 新。 其次 ,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校教育方面应在经济
【燕孝兰 , 3 】 聂万旗 会 计环境对套计职业道德的影 响o财政监督 ,0 ( 】 2 8) 0 1 【企业 内部控制的 范围性质 与概 念体系硼. 4 ] 套计研 究, 0( 2 77 0 建设 与改造配 电线路 的设 计
谢 宏权
( 武山县农电管理局, 甘肃天水 7 10) 4 30 随着农 网建设 与改造工程的实施 , 农村配 电网的技术 状况也有了截然的改观 。实践证明, 农村配 电网发展必须 样, 配电变压器和接户配 电箱安装位置确定后 , 到现场选择 路径 , 选择路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①与本地区的发展规划
】 孙移 月 谩会计准更f 系下会 计法的完善浅析0. ! 体 】 财套研究. 0 ( . 2 7) 0 7
衣 拿 怯生姻 挂 胜5
2 1 年第 1 00 4期
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的是否合适 , 对变压器的安全经 全运行 , 线路路径应避开易受雨水冲刷的地方, 严禁跨越堆 变压器容量时应全面进行考虑。 首先 , 根据变压器的技术特 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 此外 , 应考虑 电力线路对弱电线路的 性, 结合当地的实际运行状况和用电状况, 计算出变压器的 最佳经济容量。其次 , 在现有负荷基础上 , 以后 3 5 内 对 a 影响。 3 杆位测定 路径确定后, . 2 测量杆位。首先确定线路首

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般的设计要点:
1. 线路类型选择:根据农村地区的用电负荷情况,选择合适的线路类型,常见的有
架空线路和绝缘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适用于电力负荷较小、跨越距离较长的情况,而绝缘
电缆线路适用于用电负荷较大、跨越距离较短的情况。

2. 线路走向规划:根据农村地区的地形、建筑物分布等情况,规划最佳的线路走向,尽可能减少线路长度和投资,同时确保供电质量。

避免线路与树木、建筑物等物体接触,
防止植物或建筑物对线路造成破坏。

3. 线路容量计算:根据农村地区的用电负荷情况,计算线路所需的容量。

考虑到农
村地区的电力负荷通常较小,线路容量一般选择在10kVA以下。

4. 线路配置设计:根据线路的容量和负荷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缆截面和材料,确保
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杆塔或电杆进行线路配
置。

5. 线路保护设计:为了保护线路和用户设备安全,设计适当的线路保护装置,如熔
断器、断路器等。

考虑到农村地区用电设备质量较差和用户使用不规范的情况,线路保护
装置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 线路标识设计:为了方便运维管理和故障排查,合理设计线路标识,包括线路编号、杆塔编号、电缆编号等。

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地形条件、用电负
荷情况等因素,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加强农村地区的用电安全宣传和
设备维护保养,提高农村地区的用电水平。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DL5118-2000T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landesignguidefortheruralelectricpowernetworkDL/T5118-2000主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2000]1048号毅;nL/T5118-2000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128号文“关于下达1997年制、修订电力行业标准项目的通知”安排制定的。

农村电力网指主要为县(包括县级市、旗、区,以下简称县)辖区域内城镇、农村或农场及林、牧、渔场的各类用户供电的110kV及以下各级配电网,简称农网。

也称县级电网。

农村电力网(以下简称“农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

为使农村电力网在现有基础和水平上有目标、有计划地健康发展,加大农村电力网技术的科技含量,改变农网结构不合理、损耗高、设备陈旧的状况,配合标准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导则。

农村电力网与城市电力网(以下简称“城网”)在电力网的基本规律和担任配电任务方面有共同性。

由于农村电力负荷特性及负荷分布与城市不同,所以农村电力网与城市电力网在技术经济规律和技术要求上又有所区别。

本导则在农网与城网的共性方面与《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相协调,在农网的特性方面,以农网长期发展建设、运行的经验,农网方面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电力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农村电气化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喜庆、张英书、孙明德、崔立丽、孟繁长。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DL/T5118-2000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编制农村电力网规划的技术要求及相关事宜,适用于农村电力网中110kV及以下各级配电网的新建、扩建和改造的规划设计。

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配电线路的设计

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配电线路的设计
的和谐 建 设 和发 展 。 j. 科学 安装 变压 器 。 2 农村 的 屯 网有 一个 显 著 的特 点 。 在缺 少 多 台大
农村 地 区在冬 季都 有可 能结 冰 , 在东 北和 西北 的广大 地 区则要 面对 低温 、 结冰 和大 风 的考验 。 以架 设 电线需 要综 合考虑 当地 的天 气 , 所 并综 合根据 历 史架设 电线的 资料 进 行设 计 。 3. 根 据 电线截 面和 电压 的关 系 , 2 农村 电网选 择 电线的 截面 大小 时 既 要考 虑供 电质量 , 又要 为农 村 的发展 前 景 , 今后 留够 充 足和 负荷 。 照 目前 为 按 我 国对 农村 低 压配 电 网线路 的主 干线路 截 面要求 :O v 04k 的线路 电线 IK 和 .0 v 截 面-d 于 3rm ! g' 5 a 。
1. 电 网 中 合 理 选 择 和 安 装 变 压 器 配
i. 1选择 合 适 的变压 器 。 村 的实 际情 况决 定 了农 村变 压播 的 选择 必 农 须综合 考虑 各种 条 件。 村用 户分 散 、 农 线路 长 、 电时 间集 中 , 用 因此在 选择变 压 器是先 要 结合 农村 的 用 电量 隋况进 行 计算 , 选择 适合 当地 的 最佳 容量 的变 压 器 。 次 , 农村 的 发展 速度 , 拟 计算 出 3 5 后 的农 村在 呢 个就 爱用 其 根据 模 到 年 电量 , 有选 择 地根 据 当地 经济 的发展 情 况 选用 合适 容量 的变压 器 。 三 , 并 第 根 据我 国农 村 的低压 配 电网 普遍 情 况 , 以计 算当地 功 率最 大 的 电机 的用 电量 可 进 行计 算和 考虑 , 在 农 时节和 农闲 时节 时变压 器 的负荷 , 计算 并权衡 农业 生 产 的经 济 效益 , 减轻 电 网建设 的压 力 , 择科 学 的变压 器 设计 , 到农村 电 网 选 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网配电线路设计规范要求
一、农网10KV主(分支)线路设计要求
(一)导线及档距选择
10KV配电网主干线路导线截面积应参考供电区域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并考虑负荷增长需求。

县城电网主干线截面一般不小于120mm2,乡村电网主干线一般不小于95mm2。

平原地区野外线路档距宜为60米-80米,进村和高低压架设档距不大于50米,城镇线路档距宜为50-60米,耐张段长度不大于1km。

山区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出线走廊拥挤、线树矛盾突出、城镇宜采用JKLGYJ系列交联架空绝缘导线。

线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交叉处应采用电缆钻越,电缆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电缆,电缆型号应与裸导线相配合,符合电流载荷要求。

(二)导线排列方式选择
10KV线路的排列方式根据河北地区地势条件及气象条件,宜采用水平、垂直、三角形共三种方式,本设计考虑单回、双回架设。

1.单回
单回架空线采用三角形和水平排列两种方式。

2.双回
双回架空线采用左右对称的双三角形、双垂直排列两种布置方式
(三)杆塔的选择
10KV配电网线路杆塔主干线路应采用12m及以上杆塔,设计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8,并满足DL/T499对交叉跨越距离的要求。

城镇、村庄路边考虑运行安全宜采用非预应力水泥电杆。

为提高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0kV主干线路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宜采用钢管杆。

(四)横担
1.横担型式
水泥电杆的横担采用角钢组合结构,钢管杆的横担使用箱形固定横担。

直线杆采用单横担,对于重要的交叉跨越和直线转角杆采用双横担。

45度及以下的转角杆用单排横担, 大于45度的转角杆用双排横担。

2.横担规格的确定原则
本着安全、经济,方便加工和施工的原则,直线横担按档距和导线型号分类,耐张横担按档距予以分类。

(五)10KV绝缘子及金具的选择及导线防雷
支柱绝缘子宜采用P-20T型针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宜采用XP-10瓷质绝缘子。

高污染区可以考虑选用硅橡胶绝缘子。

金具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具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等缺陷,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线路在适当位置应加装防雷击措施。

(六)基础型式的选择
1.水泥电杆
水泥电杆采用直埋型式,电杆埋设深度为杆长的1/6。

根据当地土质及杆塔组装形式选用底盘、卡盘。

2.钢管杆基础型式
根据地形情况钢管杆基础选用浇注式、灌注式或钢桩等基础型式。

二、10KV高压架空线路进村设计要求
(一)10KV导线排列方式
10KV高压进村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采用水平、三角形布置。

因其绝大部数为主线路的分支线所以只考虑单回、高低压同杆架设。

(二)导线线间距离
依据DL/T 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和DL/T 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配电线
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如无可靠资料,导线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配电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单位:m
(三)杆塔选型
高压进村线路宜选择12米或15米的宜选用非预应力锥形水泥杆,特殊地形选用钢杆。

(四)横担选型
高压过村线路属于分支线路,导线考虑JKLGYJ-70以下导线。

高低压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也考虑为JKLGYJ-70以下导线。

高低压横担均选择∠63×6的镀锌角钢。

三、低压线路设计要求
(一)概述
本典型设计包括单独架设的低压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的选择、线路档距的选择、杆型及横担的选择布置、预应力杆及非预应力杆的选择、绝缘子的选择等。

(二)导线的选择
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参考供电区域的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

城镇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不宜小于120mm2,乡村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不宜小于50mm2。

各地区按当地实际条件宜确定2~3种导线型号。

在县城、集镇和人口密集地区、穿越林区低压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其他地区可采用裸导线。

(三)线路档距的选择
低压主干线路档距城镇不应大于50m,乡村空旷地带不应大于60m。

(四)杆型及横担的选择布置
1.低压线路的杆型选择
低压线路的杆型不宜过多,包括以下杆型:直线杆、直线转角杆、转角耐张杆及终端杆。

2.导线的排列
低压线路的导线宜采用水平排列;在狭窄的胡同等地带可采用两排横担的方型布置。

3.横担与导线的选型配合
(1)导线截面120mm2及以下、转角在15°及以上或导线截面150mm2及以上、转角在8°及以上应采用耐张杆。

(2)线路45°以下转角,应采用单层横担布置方式;线路45°及以上转角,应采用双层横担布置方式。

(3)导线截面与横担角钢配合如下表:
(五)电杆的选择
1.低压主干线路应优先选用水泥电杆,电杆高度宜选择10m、12m,在城镇地区及跨越林区等宜选用12m及以上电杆。

2.低压主干线路的耐张、转角的杆型应采用非预应力电杆;直线杆型一般采用预应力电杆,在城镇及交通发达的乡村道路旁宜采用非预应力电杆。

(六)绝缘子及金具的选择
1.直线杆选用P-6型支柱绝缘子,耐张杆绝缘子采用一片悬式绝缘子。

2.线夹类型按导线匹配:绝缘导线采用ZFN型绝缘导线耐张线夹;裸导线采用NLD型耐张线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