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极板两种化成工艺的讨论
铅酸电池工艺

铅酸电池工艺铅酸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蓄电池,其工艺包括制造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外壳等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铅酸电池的工艺流程。
1. 制造正极板正极板是铅酸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将铅板切割成所需大小,然后在表面涂上活性物质,如氧化铅或氧化铅钙。
接着,将正极板放入炉中进行烘烤,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层,提高电池的性能。
2. 制造负极板负极板的制造与正极板类似,也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将铅板切割成所需大小,然后在表面涂上活性物质,如氧化铅或氧化铅钙。
接着,将负极板放入炉中进行烘烤,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层,提高电池的性能。
3. 制造隔板隔板是铅酸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正负极板,防止短路。
隔板的制造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如聚乙烯或玻璃纤维。
首先,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大小,然后进行压制和烘烤,使其具有良好的隔离性能。
4. 制造电解液电解液是铅酸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离子传导通道,促进电池的反应。
电解液的制造需要使用硫酸和蒸馏水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化学反应。
5. 制造外壳外壳是铅酸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电池内部结构,防止外界物质的侵入。
外壳的制造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如聚丙烯或聚氯乙烯。
首先,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大小,然后进行压制和烘烤,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以上就是铅酸电池的工艺流程,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电池的性能和安全。
铅酸电池具有成本低、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汽车、UPS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精品文档)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铅蓄电池在制造过程中,生板固化、干燥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生板质量的优劣,对化成后极板质量及电池性能有密切关系。
因此生板固化、干燥过程决不可掉以轻心。
我厂主要是生产Pb-Ca-Sn-Al四元合金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极板。
一般铅粉生产时氧化度控制在72%~79%之间,其余为未氧化的游离铅;经过储存一定时间后进行和膏再进行涂填、浸酸后,铅膏中的游离铅含量降到15%~18%左右;在固化室中固化干燥后,铅膏物质中的游离铅含量一般在3%~5%。
固化良好的极板,化成后的极板可获得牢固的活性物质和良好的外观质量,反之由于在不同季节受气候变化等条件的影响,往往使生板固化条件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因而造成极板批量废品时有发生。
一般废品现象:负极板裂纹、起泡;正极板活物质疏松、脱粉、顺筋起皮、整格脱落等[1]。
1固化的作用机理极板的固化是指涂好膏的极板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下,在铅膏胶凝过程中完成游离铅及板栅筋条表面铅的氧化以及碱式硫酸铅的再结晶和硬化的过程。
铅蓄电池用生极板的固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要达到的效果有板栅腐蚀层的形成、游离铅的转化、碱式硫酸铅再结晶(脱水形成微孔)。
固化过程按顺序大体也可分为以下不可分割的3个阶段[2]:(1)第一阶段,主要使板栅形成腐蚀层,促使铅膏与板栅有强的附着力,以及使铅膏中3BS(3PbO·PbSO4·H2O)与4BS(4PbO·PbSO4·H2O)生成合适的比例。
板栅的腐蚀层是靠空气中的氧气不断溶进铅膏的水分中,再到达板栅表面形成微电池来完成,水作为催化剂(或介质),板栅的铅因其活性低,形成腐蚀层相对是比较缓慢的。
因此,这一阶段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固化温度越高,板栅腐蚀的速度越快,但铅膏中3BS也会向4BS转化。
因此,在此阶段应保证铅膏中有较高含量的水分,高的固化湿度和适宜的固化温度是很重要的。
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流程

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设备和汽车中的重要能源储存设备。
电动车用蓄电池内化成研讨

助动车用蓄电池内化成研讨一般把生极板装配成蓄电池后,再加入电解液充电化成的工艺方法叫做“内化成”。
把先将生极板用化成槽充电化成的工艺方法叫做“外化成”从控制产品质量观点出发,“外化成”工艺多了两道选品工序,这就是下片化成可以把发现有问题而漏检的生极板剔出。
化成好后要经过干燥、修整、分片、刷极耳等工序,再逐片检验剔出熟极板中的不合格品,因为有些极板的质量问题,生极板是看不出来的,例如,极板的弯曲、脱皮、掉粉、疏松、负极板出现铁锈斑等质量问题,只有化成干燥后的熟极板才能看出来,而“内化成”是用极板组装电池,如果发生上述质量问题就不会及时发现,产品在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就更难以追溯找出原因,因此采用“内化成”工艺给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在技术、设备、材料、生产环境、工人素质都还达不到高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还是采用传统的“外化成工艺”较好。
通过研究发现,采用大电流化成有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正极活性物质与界面结构,从而使电池在大电流放电的使用条件下,极板软化速度明显放缓,循环寿命大幅度提高,这一特性非常适合电动车电池的使用要求,采用间歇脉冲(秒级的慢脉冲)充电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大电流充电时的温升,为大电流化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扫除了障碍。
根据电池的具体要求设定包括幅值电流、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充电时间在内的脉冲化成工艺参数。
幅值充电部分外特性显示为恒流,实际上是由多种不同频率的高次谐波叠加而成。
化成过程中电解液的欧姆电压降和两极极化必将转化为热,而内化成除电化学反应外还伴随有大量放热的化学反应,且要求充进几倍于额定容量的电量,就使得化成和普通充电相比有更多的热量产生,设法去除和削弱极化是抑制温升的有效办法。
在同样占空比和幅值电流的情况下,采用慢脉冲的方式,其幅值电压虽然会更高,但由于有较为充裕的停充时间,大大减少了析气量,使硫酸和水有充分的时间扩散到极板的底部,减小了化成时电解液的浓差极化,大大提高了极板的化成效率,可以使极板孔隙间的硫酸被充分稀释,离子非线性浓差扩散达到稳态,充电可以反复从较低的电压开始,使充电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也消除了欧姆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优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参数的研究

优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参数的研究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铅酸蓄电池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们既可以作为储能设备,也可以作为电能的临时供应设备。
然而,为了使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优化其化成工艺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确定化成溶液的配比是优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参数的基础。
传统上,电解液的配比通常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水系统,但是由于这种液体总是在铅酸蓄电池出厂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漂白处理,所以化成溶液的组成成分也会有所变化。
在研究中,经过实验对比,结果发现氢氧化铵的含量较高的化成溶液具有良好的化成效果,可以大大提高铅酸蓄电池的储能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冲击耐受性。
其次,研究表明,通过调节电解液的pH值可以改善铅酸蓄电池的化成效果,避免铅酸盐析出现负面影响,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在化成溶液中注入一定量的碱性离子可以改善pH值,b并且有助于加快离子的迁移,从而改善铅酸蓄电池的性能。
此外,研究表明,电解液的温度也是优化化成工艺参数的重要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当溶液温度处于室温时,电池元件的化成速率最快,可以大大加快化成过程的进行,而且提高电池的性能。
因此,在电解液的化成工艺中也应注意温度的控制。
最后,为了有效改善铅酸蓄电池的性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更加高效的方法,如快速冷却、超声波处理等。
综上所述,由于优化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工艺参数可以有效改善电池的性能,因此这一研究领域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在优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参数方面,研究人员必须仔细考虑多种因素,如化成溶液的配比、温度和pH值等。
他们要深入研究不同的浓缩方案,并且要求控制电解液的收缩速率,努力实现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优化。
未来可以期待,研究人员将能够利用最新的技术和科学方法来提高铅酸蓄电池性能,为更多的社会需求提供更有效的储能设备。
优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参数的研究

优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参数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铅酸蓄电池屡屡耳闻目睹,并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池、汽车电池和太阳能储能等领域。
然而,根据不同的结构及使用条件,每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工艺参数各不相同,只有正确把握和优化化成工艺参数,才能够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以提高蓄电池性能及使用寿命。
首先,有必要掌握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以便深入了解其化学反应过程,并对其化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其次,研究人员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使用条件。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适当的实验,验证所得的结论,以确保其准确有效性。
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工艺参数有几个主要的因素,包括电解液、电极组成、温度、电解质浓度、水洗时间和冲洗次数等。
由于每种参数都会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研究人员必须正确把握和优化其参数,以达到最理想的性能。
首先,对电解液和电极组成的研究。
电解液是铅酸蓄电池的核心,电极组成是其性能的关键,而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必须正确选择电解液和电极组成,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其次,对温度、电解质浓度、水洗时间和冲洗次数的研究。
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电解质浓度的主要因素,并且这种浓度与蓄电池的性能直接相关。
因此,研究人员必须恰当调整温度,以确保电解质浓度的最佳稳定性。
此外,水洗时间和冲洗次数也需要恰当的调整,以确保电解液的最佳流动性。
最后,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更多的实验,来确认和评估最终的结果,以确保优化的结果是最终可以接受的。
综上所述,优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参数是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研究,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研究表明,在正确地选择电解液和电极组成的同时,温度、电解质浓度、水洗时间和冲洗次数也需要恰当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而且,研究人员还需要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优化这些参数,并利用适当的实验,评估所得结果的准确有效性,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极板外化成的探讨

2 极 板外 化成
电)使 正 、负 电极 的极 板发 生氧 化还 原 反应 ,通 过
外 化成 的转 化 不具 有 电性能 的正 、负生极 板 ( 同 都
时含 有铅 、氧化 铅 、一 碱 式 硫 酸 铅 、三 碱 式 硫 酸
I hns A A a i eL B TM n C e
电池 一致性 比较 好控 制 。
P O・ I 0 P b p s 广+ h的还原 电位 为 一 .9 1 0 9V; 0 P s 广+ b的还 原 电位 为 一 .5 h0 P 03 6V;
极 板化 成充 电制 式包 括 电路 连接 方式 、充 电电
流 、充 电电压 、充 电电量 以及充 电时 间等 多方面 内
容 ,文 中主要讨 论充 电 电流对极 板 的影响 。充 电电
Thef r to d o n y af cst aiy o l t s b lo af csp o ci n c ss a d e r y c n— o main mo e n t l fe t hequ lt fp a e , utas fe t r du t o t n ne g o o o
上 又 受极 板化 成 充 电制 式的 影 响 。极 板 化 成 充 电制 式 不仅 影 响 极板 质量 ,还 影 响 生 产成 本 及 能
耗 。根据 作 者 多年 的工作 经验 ,总 结 出 了一 套行 之 有效 的 方法 。
关键 词 :极板 外 化成 ;质 量 ;能耗 ;成 本
中 图分类 号 :T 1. M9 26
t n. i o
K e r :t n o m ai n o lt ; uaiy e r yc ns y wo ds a k fr to fp ae q lt ; ne g o ump i n c s to ; o tFra bibliotek1 前言
铅酸蓄电池极板配方

铅酸蓄电池极板配方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能储存装置,其极板配方的选择和制备对电池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配方,并探讨其制备过程。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们能够获得对铅酸蓄电池极板配方的全面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基本构成。
铅酸蓄电池的极板主要由铅和铅合金组成。
正极板通常使用纯铅材料制作,而负极板则是由铅合金制成。
这是因为纯铅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可以提高正极的放电能力;而铅合金则能降低负极板的自腐蚀倾向,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铅酸蓄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需要合理选择极板的配方。
正极板的配方通常包括纯铅粉、铅酸以及某些添加剂。
纯铅粉是主要的成分,可以提供良好的导电性能。
而铅酸则是为了增加极板的容量和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
添加剂的选择则根据具体需要来定,比如锑、钠、钙等元素的掺入,可以改善电池的耐腐蚀性能和循环寿命。
负极板的配方相对复杂一些,常见的合金成分包括铅、锡、钙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其中,铅和锡的合金可以提高负极板的耐久性和抵抗硫化物的形成,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而添加钙或其他辅助材料可以改善负极板的电化学性能,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充电效率。
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制备过程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的配制、混合、浇铸、烘烤和充电等环节。
其中,混合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需要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确保成分均匀分布。
浇铸过程则是将混合均匀的物料倒入铅酸蓄电池容器中,并通过振动或其他方式使其充分填充。
烘烤工艺是为了将浇铸完成的极板在适当的温度下烘干,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铅酸蓄电池极板配方的选择和制备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配极板的成分,严格控制制备工艺,才能生产出具有良好性能和长寿命的铅酸蓄电池。
希望读者们通过本文的介绍,对铅酸蓄电池极板配方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提升电池的性能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粉,内化成时加人的密度为1.230(250C)硫酸溶 液,添加量按额定容量计算14~15 rr・L/A}l(其中 一般也添加1%的无水硫酸钠);采用第二种内化 成制度,电池内温度也控制在20~45℃,夏天用 水浴冷却,由于电流较大,水分损耗,但因添加量 较大,密度较低,充电时问较长,最后电液密度可 上升至1.285~1.29()(25℃)。 2两种“内化成”工艺的效果比较与分析
表1
贫液状态。而且充电电流较大,一亢两放耗电比较 多,但化成较彻底,仪有o.t%~O.5%的初容量不 合格的情况。浮充运行中如果长期允电不足也有早 期容量衰减严重的现象,一般浮光运行3年后也有 容量下降甚至不能使用的情况,但比前一种“化 成”工艺的产品要少,因此质量成本较低一些,
宠—!至皇—:坠至苎;三坚—至旦三竖——二塑
2
1从化成质量来看,第二种工艺由于耗电量大、
时间长,二充两放时间共需130 h,化成较为彻底。 初容量水合格的在o.1%以下。而采用第一种“内 化成”_[艺的除了铅膏配方上有些差异外,就是充 电电量较少、时间较短,共需103 h,但化成不够 彻底,初容量不合格的往往为2%一5%,而且解 剖观察正极板有花白的现象严重。如果用深循环的 办法充放试验,则会出现容量明显衰减的情况。多 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内化成”工艺,如果第 一次化成不透,以后就再难以补救,在深循环使用 的情况下,早期容量衰减现象十分突出。尽管只有 2%~5%不合格,但严重影响质量成本。从实际使
fomlatlon for
1a1驴
the wllh
ⅦL^hltery
qualit)T
plates.There is
in
obvious di{rerence i“product quality for bot|l
to
fom埘jo“syste船,but
as
con帅l
th。producIio“process se舳ls
。晒岛 0.衄5氏
0l‰ 0】‰
01“ 01啦‰
o晒岛 0啪fn
o瞄C”
0.国硒‰
冲:第二种化成制度为三充两放,第二状放电与第一次相同,第三次允电与第二次充电相同
3引进的“内化成”工艺与国内上述两种“内化成” 工艺比较 3.1引进的“内化成”1二艺是美国某公司的技术,估 计铅膏内含酸量在50∥k铅粉以上,而且铅粉是用 “氧化法”生产的.铅粉晶形结构也与国内・般机械 法生产的不同,砂型铅膏机械涂片,固化设备工艺与 国内一般厂家采用的粘型铅膏手工涂片及固化工艺 条件等等有很大差别,而且能严格控制化成时的电 池温度,充电设备也是引进的,能做到稳压、稳流及 自动程序控制.并在注液口上加j:一个柱式漏斗,定 量加液设备比较准确,在富液状态下进行充电化成 较为彻底曾解剖观察.正极板花自现象很少,负极 扳色泽正常,初容量也看1i出衰减现象,但极板较 嗥, 3.2过充电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内化成”与“外化 成”工艺生产的产品并没有很大的差别,而在实际使 用中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如果大批量生产就会造 成质量成本的增加.因此近午来只剩下少数厂家仍 采用“内化成”的工艺,多数厂家则采用“外化成”的 工艺一有的广原来采用“I^j化成”工艺,由于质量成 本较高.且影响产品声誉.不得已改为“外化成”工 艺= 4两种化成工艺的优缺点爰选择意见
对大型阀控铅酸蕾电池极板两种化成工岂的讨论
交流与探讨
对大型阀控铅酸蓄电池极板两种化成工艺的讨论
胡耀东
长江电源厂(武汉430034)
摘要
对大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内化成(两种制度)及外化成工艺进行了比较,二者在
产品质量上并无明显的差别.但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面,外化威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关键词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内化成 外化成 文章编号:1006—0847(20(11)一【)l一021一02 for large VRLA battery pIates 文献标识码:B
be conv朗ienI and timely mr
tal咄f0肌ation
com畔d
jar fomlation.
Keywords
ⅦIA
bali。ry,m
fomladon,tank fo丌眦Iion
一殷把生极板装配成蓄电池后,再加入电解液 充电化成的工艺方法叫做“内化成”。把先将生极 板用化成槽充电化成的工艺方法叫做“外化成”。 中国在80年代末开始发展大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 电池.同时从国外引进和国内某专业研究所技术转 让的“内化成”技术,开始用于生产。这种技术经 过了这十几年的生产实践.尽管在不断改进提高, 但从产品质量保证系数和质量成本等方面综合分 析,“内化成”上艺仍值得进一步改进和探讨。现 就近十几年来的生产技术工作实践体会发表一些意 见,以供同行参考。 1两种“内化成”工艺(表1) 1.1生极板铅膏内含酸量为30 g(纯硫酸)/kg铅 粉,内化成时加入密度为1.250~1.255(15℃)的 硫酸溶液,加量按额定容量12 u-L/Ah(电液内有 的添加l%的无水硫酸钠)。因为灌液时间较长. 有的厂工艺规定不是灌注后立即通电,而是要浸泡
(收稿日期:2000.1l一22
1从电能的消耗来看,如果要求较好的初容量,
“内化成”三充两放所用的电能与“外化成”]二艺加补
~——————一—一一一—————_—一——————~—————~一一一
充电两充一放所耗电量基本相同。所需时间也一
22
Chln哪LABATM如No
J,200 J
万 方数据
媾
蓐
l 2
壁垒二竺壁翌耋::堕壁垦垒三竺壁一
电流
(A) 时问 (h)
l() lo
电流 (^)
时问 (h) 揶 砌
电流 (A)
时问 (h)
巧 巧
电流 (A)
时问 (h)
15 巧
电流 (A)
时问 (h)
8 lo
电流 (A)
时问 (h)
m 5
电流 (A)
时间 (h)
5 10
OI“ OmcD
O.嘶% 0(】7l“
中国分类号:TM9】2.4 Discu蟠ion
on two
types of
for瑚tion
HIl
Yaodong
C托,l咖愕P0删r s0H脚ndo叮(Wk如,£4姗4)
Abs衄.ct
A
comp撕sion
and discussion lⅢve
no
beell啪de
on
the tallk
f0硼ation{lIld jar
h,并采用表中第一种化成制度。化成过程中
电池内极群上面温度为20~450C。 1.2生极板铅膏内吉酸量为40 g(纯硫酸)/kg铅
《蓄电池》2001年第1期
万 方数据
—至堕兰堡-!一…~一~一~一』童盔塑量塑堕董皇垫避堡堕争丛堕茎堕堕迨一
用情况来看,浮充运行3年,就有容量下降至4i能 中期都在富液状态下进行充电,只有到最后才达到 继续使』H的现象,更换下来解剖观察。正极板表面 有一层较厚的白色硫酸铅层,有个别电池干涸,或 伴有内部活性物质软化,也有呈稀泥状的。 2.2对于第二种“内化成”工艺的产品.质量情 况比较好一些,由于铅膏配方中含酸量比前者要高 ~些,化成时加的电液密度较低,电液的总添加量 较多,又是分期逐步加入,而且化成过程的前期甜
化成j二艺”较好。对于200汕以下的小型阀控式铅
蓄电池来说,由于极板薄,结构紧密,采用“内化成” 工艺呵节约投资,但需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措施,如
板栅合金采用多元低钙高锡合金,或铅一锑一镉超
钙合金,铅膏配方采用cM(:、多向异性向石墨等添 加剂以及在正极铅膏中加人红丹。没备卜必须采用 自控充电设备及降温设备,当然还必须严格控制各 上序的纯洁及均匀性能等,否则从质量和成本上都 不如采用“外化成”工艺可靠,.
4
样,不同的只是“外化成”需较多的一次性厂房及没 备的投资。 4.2从控制产品质量观点出发,“外化戚”工艺多了 两道选品工序,这就是下片化成可以把发现有问题 而漏检的生极板剔出,,化成好后要经过干燥、修整, 分片、刷极耳等工序。再逐片检验剔出熟极板中的不 合格品,因为有些极板的质量问题,牛极板是看不出 来的,例如,极板的弯曲、脱皮、掉粉、疏松、负极板出 现铁锈斑等质量问题,只彳『化成干燥后的熟极板才 能看出来。而“内化成”是用极板组装电池,如果发 生上述质量问题就不会及时发现,产品在使用中出 现的质量问题就更难以追溯找出原因,冈此采用”内 化成”工艺给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工作提出了更严格 的要求。在技术、没备、材料、生产环境、工人素质都 还达不到高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还是采用传统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