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

合集下载

南京中山陵名词解释

南京中山陵名词解释

南京中山陵名词解释
南京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著名的纪念建筑,位于南京市玄武
湖畔紫金山南麓,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以下是对南
京中山陵相关名词的解释:
1.中山陵:中山陵是指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纪念孙中山先生
的纪念建筑。

中山陵庄严肃穆,是孙中山先生生前提倡的"三民主义"
思想的象征,也是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

2.中山陵景区:中山陵景区是指围绕中山陵建设的一片广阔区域,包括陵墓区、纪念堂、瞻园、大宅门等。

景区内的建筑以中山陵为核心,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和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3.纪念堂:中山陵内的纪念堂是用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物,
以供人们缅怀敬仰。

南京中山陵的纪念堂是一座中式建筑,内有孙中
山先生的雕像,门额上有"天下为公"四个金字,体现了他的人民至上
的思想。

4.瞻园:中山陵景区内的瞻园是一座以建筑、花木、景观等为主的公园,用来供人游览和休闲。

瞻园内有湖泊、林木,还有孙中山先生故居花园的遗址,给人以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拓展:
南京中山陵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纪念建筑,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和缅怀之意的象征。

每年的清明节和孙中山先生的诞辰等重要节日,都会有大批人慕名前往中山陵瞻仰纪念。

此外,中山陵周边还有其他景点,如中山植物园、中山烈士陵园等等,一起构成了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山陵的建设和保护,不仅是维护中国重要历史遗迹的任务,也是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中山先生的思想的重要举措。

南京中山陵介绍 简介

南京中山陵介绍 简介

南京中山陵介绍简介南京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明孝陵风景区东南部,是中国近现代史最重要的革命纪念场所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座以孙中山为主题的陵墓。

这座陵墓建于1926年,以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

中山陵以其较大的规模、宏伟的建筑和庄严的氛围而闻名于世。

中山陵占地约80多万平方米,由大门、碑廊、墓道、祭堂和墓地组成,是一个集合了建筑、雕塑、绘画、园林、文化、科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陵园。

进入中山陵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正门,正门上方是镌刻着“中山陵”三个大字的金字匾额。

穿过正门,便进入了一条长约500米的碑廊。

碑廊两侧设有72个石刻人物浮雕,以及孙中山的语录和革命事迹的文字记载。

这些浮雕和文字记录生动地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及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从碑廊走进墓道,墓道入口处左侧是“忠烈祠”,右侧则是陵墓祭堂。

忠烈祠是纪念烈士英勇事迹的场所,其中不仅安放着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灵位,还安放着许多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烈士。

祭堂内设有中山铜像,庄严而庄重。

祭堂正中央是一具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由玻璃棺椁覆盖。

陵墓祭堂的安排和设计充分展示了对孙中山的怀念和敬重之情。

从墓道出来,穿过一片绿草如茵的园林,便来到了陵墓。

陵墓由两方面组成,分别是南面的“至公楼”和北面的“实业楼”。

至公楼是属于孙中山先生生前的革命活动的纪念场所,内部设有陈列馆和影像资料室,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影像,向游客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和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实业楼是孙中山先生的学问纪念场所,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研修室和研究中心等,供研究孙中山思想和中国革命历史的学者和爱好者学习和研究。

两座楼房周围是广阔的庭院,种植着苍松翠柏,景色宜人。

中山陵一侧还有一个寿康宫,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家世和功业而建造的一座宫殿式建筑。

寿康宫巍峨壮丽,气势恢宏。

宫殿内设有展厅,展示了孙中山一生的照片、文件和珍贵文物。

南京中山陵旅游攻略路线

南京中山陵旅游攻略路线

南京中山陵旅游攻略路线简介南京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国革命的象征之一。

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风景区内,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南京中山陵旅游的攻略路线,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山陵。

路线一:主要景点游览第一天1.上午:从市区乘坐公共交通前往中山陵,游览主陵区。

首先到达迎宾广场,迎宾广场集中了大量的革命历史文物和纪念碑,是了解中山陵历史的重要地点。

2.之后,继续前往登山口。

沿着盘山公路,步行进入陵园,穿过草坪和林荫道,慢慢走向主陵区。

3.中山陵主陵区包括大殿和遗容展览馆,您可以参观这些地方,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留下的珍贵文物。

第二天1.上午:参观中山陵陵园。

陵园内风景宜人,有着精美的中国传统园林,您可以在此漫步游览,欣赏池塘、花草和建筑。

2.下午:到达著名的梅花山,登上山顶俯瞰整个中山陵风景区。

在山顶上可以看到南京市区的壮丽景色和长江的美景。

路线二:历史文化之旅第一天1.上午:乘坐公共交通前往中山陵。

首先参观中山陵陵园内的明代长陵。

长陵是明朝朱棣皇帝和他妻子的陵墓,是一座宏伟的古代皇家陵墓。

2.下午:前往中山陵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和事迹。

博物馆内有丰富的陈列品和多媒体展示,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山先生的贡献。

第二天1.上午:参观中山陵迎宾广场,了解中山陵的历史渊源和纪念碑。

迎宾广场上有许多纪念碑,记录了中国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下午: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之美。

中山陵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您可以参观陵园内的建筑群,欣赏其独特之美。

注意事项•参观中山陵时,请尊重陵墓和陵园的环境,不要乱扔垃圾或破坏设施。

•注意保持安全,遵守景区的规定和指示。

在爬山或登高时要格外小心。

•走进中山陵,请注意保持安静和庄重,以表达对先烈的尊敬之情。

希望本文提供的南京中山陵旅游攻略路线对您有所帮助,愿您在南京中山陵的旅行中获得美好的记忆!。

南京中山陵景点介绍

南京中山陵景点介绍

南京中山陵景点介绍南京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明孝陵路中山陵景区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墓葬之一,被誉为“中国人的敬仰和世界人民的珍视”。

中山陵以其宏伟的建筑、壮丽的雕刻和厚重的历史内涵,成为南京甚至整个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山陵景点的具体情况。

中山陵景区内,建筑群分为三部分:牌坊、碑廊和墓室。

牌坊群是中山陵景区的入口,中山陵墓在硕果仅存的参天大树之中依山傍水而建,墓坑深达22米。

而牌坊群则是为迎接旅客、方便交通而建,包括东、南、西三座牌坊和一座崇仁亭,南牌坊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花树间,西牌坊为一个嵌入墙壁的佛像。

牌坊内各有顶明间,其下有美丽的长廊。

碑廊群是中山陵景区里的重要景点,一字排开着5个只有北进南出的超长廊,全长600米,覆盖面积约达4000平方米。

石廊中央往南是两座相对的钟楼,钟楼高达40米,浑厚的钟声铸造了中华民族为开拓未来的决心和光荣。

展示于牌坊群东侧的碑廊里,主要有1930年孙中山先生逝世而钦定的半身巨像,都可以在整个碑廊看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中山陵的建造过程。

墓室群是中山陵景区的核心部分,洞悉着孙中山先生许多风云人物的光辉历程。

墓室始建于1929年,墓室的正面有大型的孙逸仙先生的半身雕像。

墓室内的壁画形象的展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和建墓经过。

一扇150多吨的青铜大门,上面是孙中山先生七言诗一首:“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墓内的祭坛,台阶面衍化成大地图,国家地图中心点是中山陵,人们在此观看并迎接祖国的发展。

中山陵景区开放给所有人士,无论您是来旅游、学习、敬重先烈、探秘历史、还是健身锻炼,都可以在此安心放还。

中山陵景区沿滦河岸边,绿荫成林,围绕着中山陵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平台、孔廊、绿地等。

这里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是现代城市中难得一见的大片绿化休闲空间。

南京中山陵必游攻略

南京中山陵必游攻略

南京中山陵必游攻略南京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它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中山陵以其雄伟的建筑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如果你计划前往南京中山陵,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攻略,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欣赏这个历史名胜。

一、了解中山陵的历史与背景中山陵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修建的,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和国父。

中山陵的建筑规模宏大,包括大型建筑群、陵墓、纪念园和陵园等多个部分。

参观之前,了解一些中山陵的历史与背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个建筑的意义和价值。

二、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季节中山陵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因此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季节非常重要。

避开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可以减少游客拥挤和排队的时间,更好地享受参观体验。

同时,季节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景色的美丽程度,春季樱花盛开、秋季红叶飘落都是很棒的选择。

三、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子由于中山陵的场地较大,参观需要步行较多的路程。

穿着合适的服装和舒适的鞋子可以让你更好地适应长时间的步行,减少不必要的不适。

此外,中山陵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为了尊重先烈,建议着装要得体、得体。

四、游览线路规划中山陵包括多个景点,如大成门、道士桥、南岗、思源门等。

游览前可以事先了解一下每个景点的特点和位置,制定合理的游览线路规划。

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不错过任何一个重要景点。

五、学习中山陵的文化与艺术中山陵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性建筑,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与艺术元素。

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聆听导游的讲解,学习中山陵的历史,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

这样可以增加参观的意义和深度。

六、尊重纪念场所的庄严性中山陵是中国人民对伟大先行者的深深怀念之地,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

在参观时,我们应该保持肃静,尊重周围环境和他人。

不要随地乱扔垃圾,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为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

南京城市之光:中山陵

南京城市之光:中山陵

南京城市之光:中山陵南京作为东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文物古迹。

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非中山陵莫属。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湖畔,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

中山陵的建设始于1926年,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思念。

陵墓的选址得天独厚,背依紫金山,临望玄武湖,气势宏伟壮丽。

整个陵墓占地80多万平方米,由大型半圆形人工湖组成的中山湖和香山两部分组成。

中山湖波光粼粼、碧水环抱,成为陵墓的一大亮点。

中山陵分为前山、中山湖和后山三部分。

前山是中山陵的主体,包括礼堂、瞻仰亭和墓道等。

礼堂庄严肃穆、气势宏伟,是举行各种仪式和纪念活动的场所。

瞻仰亭高耸入云,顶部是一个巨大的彩瓦球,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英明和智慧。

墓道长约100米,两旁设有24座石刻人物雕像,分别代表孙中山的同志和战友。

中山湖是中山陵的地标之一,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园林,有着自然、宁静的美感。

湖面上有一个假山,名为香山,山上建有孙中山先生的香台。

后山则是中山陵的自然保护区,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是游人休憩和漫步的好去处。

中山陵不仅是一座陵墓,更是一座纪念堂、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

中山陵的建筑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技艺,既保留了传统的风格特点,又展示了西方的现代化风貌。

陵墓内设有纪念馆,陈设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相关文物和图片,让人们了解和认识孙中山先生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巨大贡献。

每年的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和逝世纪念日,中山陵都会举行庄重而隆重的纪念仪式。

在仪式上,政府和公民代表会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遗容,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同时,还会邀请专家学者给予讲演,宣传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激励人们坚定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山陵作为南京的一座文化景点,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成为南京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南京中山陵游玩攻略

南京中山陵游玩攻略

南京中山陵游玩攻略1. 简介南京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玄武湖畔的紫金山麓,是中国现代重要的历史文化名胜区之一。

中山陵由千人营建队伍历时近四年修建而成,于1929年完成。

该陵墓以其壮丽的建筑风格,雄伟的规模以及丰富的历史内涵而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游览。

2. 交通•公交:可以乘坐1、201、202、203、204、206等多路公交车到达中山陵。

•地铁:可乘坐地铁2号线,在“新街口站”下车,然后转乘公交到达中山陵。

•自驾:驾车到达中山陵建议选择周边停车场停车,然后步行前往陵墓。

•摆渡船:可以选择乘坐玄武湖摆渡船,在湖心亭码头下船后步行到中山陵。

3. 游览路线中山陵游览区包括大牌楼、石阶、明孝陵、纪念堂、墓道等多个景点,游览路线如下:• 3.1 大牌楼:进入中山陵游览区的大门,迎面而立的是气势恢宏的大牌楼,游客可以在此照相留念。

• 3.2 石阶:沿着石阶向上攀登,一边欣赏周围的风景,一边感受历史的厚重氛围。

• 3.3 明孝陵:到达山顶后,可以参观明孝陵,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明代陵墓,是明太祖朱棣和明成祖朱棣的合葬陵墓,其建筑风格独特,极富历史意义。

• 3.4 纪念堂:明孝陵之后,游客可以前往纪念堂参观,在这里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革命思想。

• 3.5 墓道:纪念堂参观完毕后,可以进入墓道,这条长达400米的长廊连接着纪念堂和陵墓,墓道内灯光昏暗,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4. 注意事项•游客需遵守参观秩序,不得随意触摸、乱涂乱画。

•中山陵是一处革命纪念地,游客应保持庄重的心态,不得大声喧哗。

•游览途中需遵守景区的各项规定,禁止拍照、录像等任何行为。

•参观过程中请勿攀爬、跳跃或进行其他危险行为,以确保自身安全。

5. 周边景点推荐•总统府:位于中山陵东南方向,是中国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建筑群之一。

•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河畔,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中国古代文化名街之一,是集旅游、购物、美食于一体的景区。

中山陵景点介绍

中山陵景点介绍

中山陵景点介绍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灵谷寺山南麓,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标。

中山陵景区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包括中山陵主体建筑、陵园、陵墓广场、明孝陵、灵谷寺、梅园等景点。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一下这些景点。

一、中山陵主体建筑中山陵主体建筑是一座中式宫殿式建筑,高达70米,由1912年开始设计,1926年开始建造,1929年落成。

正殿高54米,宽42米,进深29米,是中国现代建筑中的杰作之一。

陵墓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以“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寓意着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与人民同在。

二、陵园陵园是中山陵景区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是一个集文化、纪念、休闲为一体的公园。

陵园内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纪念碑、石刻、花坛、假山、水池等景观,以及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史的展览馆。

陵园内还有一条长达1.5公里的健身步道,供游客散步、跑步、健身等。

三、陵墓广场陵墓广场位于中山陵主体建筑前面,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是举行各种庆典和纪念活动的场所。

广场上有孙中山先生的巨型铜像和“中山先生万岁”等字样的石刻,显得庄严肃穆。

四、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也是南京市的著名景点之一。

明孝陵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成门、石狮、灵路、大明宫殿、神道、宝顶等,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五、灵谷寺灵谷寺是南京市著名的佛教寺庙,始建于386年,历史悠久。

寺内有南朝名刹著名僧人慧思的舍利塔、唐代名僧法相的圆通寺塔等文物古迹。

寺内还藏有唐代的《金刚经》碑、宋代的《大藏经》碑等古代碑刻,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六、梅园梅园是中山陵景区内的一处园林景点,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园内种植着各种名贵的梅花,是南京市的著名赏梅胜地之一。

每年的春季,梅园内的梅花竞相开放,香气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总之,中山陵景区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标,也是南京市的著名景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个墓区平面如铎形,取“木铎警世”之意。钟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 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 “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 意。
他设计的中山陵,平面图呈大钟 型,给人以警钟长鸣之感,寓意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既有深刻含 意,又显庄严雄伟,被誉为“中 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中 山陵主要由孝经鼎、博爱坊、陵 门、碑亭、祭堂等建筑物组成。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 石砌成。
祭堂,陵墓主体部分。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
长 30米,阔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垒式的方屋,并有两 座高12.6米的华表供卫。祭堂屋顶为重檐九脊,覆蓝色琉 璃瓦,外墙全用香港花岗岩砌成。祭堂门额上有“民族”、 “民生”、“民权”阳文篆字,为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 这是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最基本最概括的指导思想。居中 门楣上端,有孙中山手书 “天地正气”四字直额。
墓道尽头是陵门。 高 16米,宽27米,进 深8.8米,用福建花岗 岩筑成,以青色的琉 璃瓦为顶。门额上为 孙中山的手迹“天下 为公”,出自《礼 记.礼运》中的“大 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意思是说国家 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 下,而是天下人的天 下,老百姓的天下。 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 有其一定的含意,青 色象征苍天,青色琉 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 意,以此来显示孙中 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 大胸怀
南京中山陵
Hale Waihona Puke 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的
陵墓,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中山陵前临苍茫平 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厅、光华亭、流 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 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 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 极高的艺术价值。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 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 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 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史上第一陵”。
中 山 陵
仰止亭
光华厅
音乐厅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
(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位于南京东郊钟山 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气势宏伟。中山陵依山 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 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南京中山陵是“民国以来第一次有价值之纪念建筑物”。按照吕彦直的观 点,“公共建筑,为吾民建设精神之主要的表示。 南京中山陵的设计和建造,完全体现了吕彦直的这一重要的建筑思想—— 使用西方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去构造纯中国样式的建筑。 从颜色上看,他用孙中山手创共和的国旗蓝色为主色,以蓝色的琉璃瓦 顶。 从使用功能上看,他以祭奠活动的公共性,取代了以往皇家祭奠活动的 私人性。
祭堂内部以云南产乳白色大理石铺地。堂内有直径 0.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周 墙壁下嵌黑色大理石。东西两壁刻有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 的<<总理遗嘱>>。祭堂正中孙中山着长袍马褂全身石刻坐像,高4.6米,底座阔 2.1米。雕像由世界著名的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 郎特斯基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 于1930年从巴黎运至中山陵,全部造价150万法郎。坐像下四面的六幅浮雕,截 取了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六幅画面,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 “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
吕彦直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区别:
1.南京中山陵: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 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中山纪念堂: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 宫殿式建筑。 2南京中山陵:屋顶则采用蓝色的琉璃瓦,墙体采用花岗石,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和 钢架,檐下又采用石料制成的中国古建筑中特殊的构件——斗拱。 中山纪念堂: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 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 3南京中山陵:梁柱上没有多余的结构,朴素简洁 中山纪念堂: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 广 州 中 山 纪 念 堂
对于吕彦直的这一设计,后来有专家总结认为共有四个特点:
一是结构完整,聚散巧妙。设计中结合钟山的形势,把孤立而尺度不大的牌 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贯穿于一条中轴线上,用大片的绿地和宽广的石 阶,联成一个大尺度的整体,显得庄严而雄伟。 二是中西一体,珠联璧合。墓圹置于祭堂之后,合乎中国传统观念,祭堂采用 中国宫殿式建筑为基调,吸收西洋建筑之长处,墓室则完全采用西洋建筑做法, 两者结合可谓天衣无缝,同时运用牌坊、陵门、碑亭等中国古代陵墓的传统形 制,再饰以华表、石狮、铜鼎等部件,使整个建筑群既富有中华民族特色,而又 别具一格。 三是气势磅礴,视角见奇。陵墓建筑在山坡上,用392级石阶相连,石阶中缀 以八个平台,坡度逐渐加大,视角不断变换,例如由博爱坊望祭堂仰角为9°,而从 碑亭望祭堂仰角则为19°,瞻仰者缘石阶拾级而上,庄严肃穆之感,景仰崇敬之 情,不禁油然而生,而到达大平台,再回首俯视,却不见石阶,仅见平台连成一片,如 同平地一般,令人啧啧称奇。 四是简朴庄重,寓意深远。建筑古雅纯正,结构朴实坚固,色彩庄重,整个建筑 布局呈一大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凌鸿勋语),“适成一大钟形,尤为有 趣之结构”(李金发语),“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中山陵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前临
平川,后拥青嶂,是块风水宝地。据说,1912年初春的一天,孙中山 与胡汉民等到明孝陵一带打猎,当时他环顾四周,对左右说:“待我 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孙先生临终前 嘱咐左右:“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 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孝经鼎。位于广场正南,
鼎高4.3米,重万斤。壁上 刻“智、仁、勇”,内藏 六角形铜牌,上刻国民党 元老戴季陶之母手书的 《孝经》全文。孝经鼎 1932年由金陵兵工厂铸造, 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与中 山大学师生捐赠。
博爱坊向前是一段长 480米的墓道。中山陵的整 体设计,沿用古代依山为陵的惯例,朝北顺着山坡, 依次有陵门、碑亭、祭堂,祭堂后的墓室筑于海拔 约158米的全陵最高处。整个陵区建筑植被讲求中 轴对称,两边雪松、松柏、银杏、红枫两两相衬, 给人以法度庄严之感。其中雪松是世界四大观赏树 种之一,现为南京的市树。
坐像后是墓室。墓门分两道, 第一道是两扇紫铜保险门, 门上的门钉和铜环上的神兽 极富中国传统特色。门楣上 刻“浩气长存”横额,取孙 中山为黄花岗烈士墓所写手 迹。第二道门为独扇铜门, 刻有张静江所写“孙中山先 生之墓”七个篆字。墓室是 半球形封闭建筑,顶呈西式 穹窿状,以马赛克镶成国民 党徽图案。室内圆形,铺以 大理石,直径18米,高11 米, 四壁以淡红色大理石贴面。 正中的圆形大理石圹,直径 4.33米,深1.7米,四周围以1 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栏杆。圹 内墓穴上安放着孙中山穿中 山装的大理石卧像,是捷克 雕塑家高琪所作。下面安葬 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 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 凝土密封。
南京中山陵的建筑、设计风格堪称古今中外的合璧之作。贺云翱分析,首先, 它凝聚了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中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世界文化 潮流的元素、审美观;其次,它的设计风格又凸显了中华民族主体性的背景, 它的牌坊、圆拱门、四方城、华表……都最好地沿袭了明孝陵的风格,沿袭、 传承了明清的文化命脉;再次,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山陵所 有建筑都是因势而建,遇河建桥,从未推山填河,高度体现了设计与自然的 和谐。
站立石碑后,豁然 开朗,台阶、祭堂 尽收眼底。从博爱 坊到祭堂共有392级 台阶,高差约70米, 有大小10个平台。 从下向上看,台阶 连绵不断,不见平 台。
陵门后是碑亭。碑 亭内立有9米高的石 碑,碑上有谭延闿 手书的“中国国民 党葬总理孙先生于 此 中华民国十八 年六月一日” 24个 镏金楷体大字。
南 京 中 山 陵
中山陵的各个单体的细部处理,在运用我国传统建筑词汇是结合新材料,新 技术,对大木作,小木作,砖石作,彩画作均进行了精炼,慨括。也就是在 深入我国独有建筑的基础上,将与现代思想,艺术,科技,材料等相结合, 探寻我国现代建筑之路

博爱坊。融会中外建筑特色的三门冲天式 花岗石牌坊,建于 1929至1931年,高12
米,宽17.3米。中间横楣上有孙中山手书的 “博爱”两字,原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原 道》“博爱之为仁”一语。孙先生最爱题这两 字送人,体现了他“天下为公”的思想。 2005年南京将 “博爱之都”做为城市名片。 博爱坊前有广场,广场的南端是孝经鼎。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 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 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牌坊、墓道、陵门、碑亭、 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 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 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 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 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 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 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建筑 师吴彦直设计的“自由钟” 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 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 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 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 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 严的气氛。
祭堂内部护壁为黑色花岗石,12根黑色花 岗石圆柱,代表“四隐八现”,各以白色花 岗石柱础承载,这些护壁及圆柱材料均产自 青岛浮山。
刘伯承任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 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 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 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 非常成功,陵墓的平面图呈警钟形,象征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唤醒民众, 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奋斗不息的精神。1961年国务院公布中山陵为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