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京中山陵有感

合集下载

参观南京中山陵有感

参观南京中山陵有感

参观南京中山陵有感
哎呀妈呀,我去了一趟南京中山陵,那感觉,就像是上了一堂历史课,还附赠了健身房体验卡!一踏上那长长的台阶,我就知道,今天的微信步数要爆表了。

首先得提提那台阶,我的个乖乖,这哪是台阶啊,这分明是通往天庭的云梯吧!我爬得气喘吁吁,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参加马拉松,还是那种没有终点的。

我一边爬一边想,孙中山先生当年是不是也在这台阶上锻炼身体,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革命热情?
再来说说中山陵的建筑,哇,那叫一个庄重肃穆,我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一嗓子把屋顶上的瓦片给震下来。

那石雕,刻得跟真的一样,我看着看着,差点儿就伸手去跟孙中山先生握手了。

进了陵墓里面,那气氛,简直可以用“神圣不可侵犯”来形容。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感觉自己就像是走在历史的红地毯上,每一步都充满了仪式感。

我就想,这要是在这儿拍个抖音,那点赞不得蹭蹭往上涨?
最让我感慨的是那块“天下为公”的牌匾,那四个字,写得那叫一个气势磅礴,我看着都觉得自己胸怀壮志,好像随时都能出去干一番大事业。

我当时就决定了,回去后一定要把这句话设成手机壁纸,每天激励自己。

总之,这一趟中山陵之行,我是腿软得像面条,汗流得像瀑布,心却激动得像是在听摇滚演唱会。

这个地方,真是让人又累又感动,下次再来,我一定得带个自拍杆,记录下我征服这历史高地的英勇瞬
间!。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灵谷寺山上,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艺术最完美的陵墓之一。

近日,我参观了中山陵,深受震撼和启发。

以下是我个人的参观心得体会。

首先,中山陵的建筑规模和构造精密让我印象深刻。

它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布局,由三部分组成:丹阳门、碑廊和墓室。

丹阳门庄严肃穆,象征着中山先生崇高的革命事业。

碑廊上刻有孙中山先生的楹联,提醒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墓室内陈列着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和珍贵文物,让人们更加了解他伟大而光辉的一生。

其次,中山陵所蕴含的爱国情怀让我深受感动。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族复兴的领路人,他倡导民主和科学,致力于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中国。

参观中山陵,使我对他的爱国精神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他不仅在革命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还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山陵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沉热爱。

此外,中山陵的设计和景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陵园内植被茂密,花草繁盛。

参观者穿行其中,仿佛走进了一片秀美的园林。

宽阔的道路和错落有致的建筑,展示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我还注意到,在陵园的最高点可以一览全景,俯瞰整个南京城。

这种设计给人一种宽广和开放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在中山陵的参观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伟人的伟大和爱国情怀,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民主与科学的重要性。

中山陵不仅仅是一个陵墓,更是一座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伟大先行者的无尚崇敬的象征。

它的存在,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而言之,参观中山陵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作为中国革命的象征,中山陵让我明白了爱国情怀的重要性,也激励着我为实现个人价值和民族复兴而奋斗。

中山陵将永远成为我们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将时刻提醒我们努力为实现中国的伟大梦想而努力。

去南京的中山陵作文

去南京的中山陵作文

去南京的中山陵作文
《游南京中山陵》
哎呀呀,终于有机会去南京的中山陵啦!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呀。

我记得那天风和日丽的,我怀着超级期待的心情来到了中山陵。

一进去,哇塞,那台阶可真多呀,就跟天梯似的。

我就开始吭哧吭哧地往上爬,边爬边想,孙中山先生真会挑地方,这地方多壮观呀。

爬到一半的时候,我可累得不行了,喘得跟个老牛似的。

这时候我看到旁边有个小朋友蹭蹭蹭地往上跑,那速度,我都自愧不如。

我心一横,不行,咱可不能输给小朋友呀,于是鼓足了劲又往上爬。

等终于爬到顶的时候,我那腿呀,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

站在上面往远处看,风景那叫一个美呀,绿树成荫的,感觉心情一下子就舒畅了好多。

我在那还拍了好多照片呢,摆各种搞怪的姿势,想着以后可以好好回忆一下。

然后我又去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庄严肃穆的,让人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敬意。

我在那站了一会儿,想象着当年孙中山先生为了国家和人民做出的那些伟大贡献。

哎呀,这次去南京中山陵真的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呀。

以后有机会呀,我还得来,再来感受感受这不一样的氛围和历史的韵味。

中山陵呀,我肯定会再来找你的哟!。

参观南京中山陵感悟作文600字

参观南京中山陵感悟作文600字

烧钱式营销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烧钱式营销首先对市场秩序造成破坏。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应该是公平、合理的。

但是烧钱式营销采取的是“多金者胜出”的策略,即通过大量投入资金、资源来获取市场份额,而不是靠产品品质、服务质量来争取消费者的青睐。

这种做法会造成市场的扭曲,使原本应该公平竞争的市场变得失去了竞争的本质。

因为只有部分企业有能力进行烧钱式营销,其他企业很难在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

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就会受到极大的破坏。

烧钱式营销还会导致产业泡沫的产生。

很多企业为了迎合烧钱式营销的浪潮,纷纷涌入市场,导致市场上同类产品数量过剩,产生了产业泡沫。

由于市场上产品数量过多,需求相对匮乏,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从而使原本可以赚取利润的产品变得赔钱经营。

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困难,甚至导致倒闭。

而且,因为市场上产品种类繁多,很多产品都是以低价甚至免费的形式来吸引消费者,最终导致整个市场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中。

烧钱式营销还会对企业自身造成严重的财务压力,为了进行烧钱式营销,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进行宣传推广、抢占市场份额。

这些开支举步维艰,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销量,就会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困难,甚至因此走上破产的道路。

尽管一些大型企业可能有能力承受这种压力,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一旦陷入财务困境就很难扭转局面。

这就会造成市场经济中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市场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烧钱式营销还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

一方面,烧钱式营销会使得消费者形成“趁热打铁”的消费观念,即一些产品一旦开始热卖,就会有很多消费者会盲目跟风购买,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价比。

从而使得一些企业通过大肆宣传、煽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就很容易吸引一大批忠实消费者。

这种做法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理性,使得只有通过烧钱式营销手段的产品能够获得成功,而不是靠产品自身的实力。

烧钱式营销也容易导致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受到误导,因为烧钱式营销往往会夸大产品的优点和功效,或者不惜成本地进行促销,从而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很难真正了解产品的实际价值,产生质量与价格不匹配的情况,从而造成消费者权益的受损。

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

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

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精选11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篇1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

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

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

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

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阔了许多。

我想,孙中山先生生前所创下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后人才会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陵墓来纪念他。

不由想起刚才在陵门处看到的无字碑,那是孙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伟绩刻在石碑上,后人自由评说。

就更加深了对先生的敬佩。

心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游历中山陵的感受

游历中山陵的感受

游历中山陵的感受游历中山陵的感受在一个闷热的夏日,我跟我的家人一起游览了南京市的中山陵,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极为重要和著名的遗址之一。

我非常兴奋,因为这是我终生的梦想之一。

以下是我的游历体验和一些心得体会。

1. 初见中山陵我们早晨出发,在途中一路欣赏着沿途景致。

当我们抵达中山陵的时候,烈日当空,天空湛蓝,景色十分宜人。

我们进入了游客接待区,获得了参观的时间和小地图,然后我们开始了我的中山陵之旅。

2. 参观中山陵在参观中山陵的过程中,我被许多东西深深地打动了。

首先,几乎每一个摆在路边的雕塑或者花坛,在每一个拐角处,都会提醒我记得去思考这位伟人和他的功勋。

其次,我眼前的建筑物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都十分出色。

我真的非常感谢那些匠人,他们建造了这样一座美丽的陵墓,它被留传和珍惜了几代人的心中。

最后,中山陵内有许多博物馆和珍贵的藏品,这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我们在博物馆里学习了很多崇高的历史和许多珍贵的文物。

3. 中山陵的独特之处中山陵真的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地方。

在我的游览中,我发现中山陵是如此独特,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公园。

首先,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座陵墓深深地扎根于南京美丽的地理环境中,由此产生出一种宏伟和庄严的感觉。

其次,除了组成中山陵庭园的传统禅房和设施,陵墓后方的山峦和湖泊也给游客更多的休闲和放松感,将彩色缤纷和自然美景结合在一起。

最后,我已经经历和见证了许多遗址,但是中山陵的典雅和古老的程度真的非同一般。

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在这篇文章中,我描述了在南京游歷中山陵的感受。

我相信这个旅程将会成为我生命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通过全面的参观和体验,我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有机会欣赏到中山陵的古典美学和园林设计,这个悠久而庄重的陵墓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通用5篇)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通用5篇)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通用5篇)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篇1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他生前领导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遗迹。

我有幸参观了中山陵,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中山陵的建筑宏伟壮观,从陵园的大门开始,依次是大孙山广场、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深意和历史背景。

中山陵的氛围庄严肃穆,前来参观的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默默地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伟人的威严。

参观中山陵,我深深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影响。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胸怀天下的文化人和教育家。

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民生,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此外,他还倡导了“五权宪法”,即考试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监察权,这些理念都为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孙中山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领袖,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教育才能的人。

他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在此刻更加深刻和真挚。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山陵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见证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安宁,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信念。

总之,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卓越贡献,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信念。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篇2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景点,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我有幸参观了中山陵,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在参观中山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陵墓也是为了纪念他的一生,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我参观了中山陵,心中不禁涌起了一种崇敬的感觉。

中山陵是纪念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的,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

这座庄严肃穆的陵墓体现了对先烈的敬意和崇高的敬意。

中山陵主体建筑是三层结构的大型墓庙,庄严肃穆而不失庄重。

我首先来到了陵墓前的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

雕像栩栩如生,气魄宏伟。

在雕像周围,是一圈圈整齐的石柱,上面刻着伟人的名言。

这些名言字字深入人心,充满智慧和力量,令人肃然起敬。

我随后进入了陵墓内部,这里十分庄严肃穆。

一排长长的梯田状台阶引领着我向上,脚底下踏着的是金碧辉煌的大理石。

一步步向上,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中。

当我到达最高处,我看到墓庙内供奉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容,遗容周围摆放着鲜花和利益群众的点缀。

这里一片静谧,我的内心也不由感到肃然起敬。

参观中山陵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伟人的卓越和伟大。

孙中山先生是我们民族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中国民众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斗争,为中国人民争取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权利。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他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利益不辞辛劳。

他以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振兴的道路。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参观中山陵让我深刻领悟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和坚定。

孙中山先生的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思想,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我们民族进步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先生教导我们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要坚持民主主义,实现人民的自由和平等;要关心科学,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这些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山陵是我们纪念先烈的圣地,也是我们学习伟人的地方。

参观中山陵,让我深受教育和触动。

我会牢记伟人的教诲,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南京中山陵有感
我们组织了一次去中山陵,在去之前我事先了解了一下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

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

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

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

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

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

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

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

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

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那景点很多。

中山陵的主要景点有:孙中山纪念馆,革命历史图书馆,林荫大道,光华亭,祭堂,陵门,流徽榭,美龄宫,行健亭,仰止亭,议政亭,音乐台,永丰社,永慕庐。

其中中山陵有一个紧密的故事:4月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当时,南京的国民党军队都已撤退,解放军先头部队入城后,向前追击,他们发现陵园内还有一支国民党部队,但这支部队不是国民党的正规部队,而是守卫孙中山陵陵寝的卫队。

解放军上级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对这支守卫中山陵的拱卫部队,应该区别于参加内战的国民党军队。

随即,第二野战军第105师派某团政委刘志诚率领一批战士进入陵园,到达陵园之后,他们与范良等拱卫处负责人谈判,双方一致决定:人民解放军分别进驻中山陵和明孝陵、灵谷寺、紫金山天文台。

拱卫大队接受解放军的改编,继续担任中山陵的守卫工作。

从此,中山陵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其中有一景点印象极深。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

392级石阶象征当时中华民国人口3亿9千200万。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三门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

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於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的鎏金大字。

中山陵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级台阶。

在台阶上置放有各种铜鼎,其中几个被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军队的炮弹打中,留下很深的凹洞。

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书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分书“民族”、“民权”、“民生”。

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一座,高 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

殿
堂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

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

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

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

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

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

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

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在通往中山陵园附近的路途中,公路两旁矗立着整整齐齐的参天古树,名曰“法国梧桐”。

凉风徐徐吹来,哗哗作响的梧桐树叶似乎在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

这时王导给我们解说到,这些树是当年宋庆龄女士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特意从法租界买的树苗栽种下来的。

民国时期的小树,如今长得如此粗壮而又枝繁叶茂,给人一种“大树脚下好乘凉”的感觉。

其实它有着自己深刻的寓意:一方面古树的健在见证着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深沉持久的爱情故事,启示后代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珍惜爱情;另一方面也告诫我们年青一代不要忘掉历史,不要忘掉曾为中华民国之崛起而呕心沥血的革命先辈们。

揭开了法国梧桐的神秘面纱,带着更多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我们走进了中山陵园。

一座被严密茂盛的树丛层层覆盖的山城呈现在我的眼前,没有喧闹,没有繁华,一切树木与建筑都是那么的静谧与和谐。

园内游客众多,老老少少,白皮肤黑皮肤的,三人一群,两人一伙的也有。

然而,我却没有看到在陵园中嬉笑打闹的面孔,可见世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尊重和爱戴之情是多么地深切。

陵园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们经过“博爱”坊,“天下为公”雕像大厅,每到一处,导游详细周到的解说更是增强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孙中山先生生平的事迹一点点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代伟人的不凡与崇高是如何做到的?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身处一个和平安祥的年代,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激情和斗志被现实生活日益消磨殆尽,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当我们走到离墓室长达840多米的阶梯墓道之下时,从下向上放眼望去,一步一步地台阶笔直般通往中山陵墓,又直又高,听说是由392个石阶和10个平台构建而成。

我准备利用体内蓄积的所有能量,一鼓作气攀登到墓室,然而每当我攀完几十个台阶,就得在一个平台上缓口气。

最后当我们终于到达海拔高度为185米的中山陵墓时,回头望去,居然看不到一个墓道石阶,只剩下一块块平台,设计者的聪明智慧真是难以言表啊!攀登石阶的过程确实有些耗能,但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吗?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同时也让我深深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目标的实现是充满艰难和挫折的,只有当我们按着坚定的步伐坚持不懈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最后我们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
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平躺像,他的遗体就安放在这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整个陵像就像一口警钟,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是英雄把自己变成了英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了懦夫。

”中山陵之行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孙中山先生是伟人,更是一名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历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只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努力学习、创造和奉献,我们才能创造出绚丽的青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