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山陵的导游词_1
5篇有关江苏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文化古城,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
其中,中山陵作为南京市的重要景点之一,更是备受瞩目。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五篇关于江苏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以期帮助各位游客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一、江苏中山陵导游词范文: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苏的南京市,我们现在来到了南京市的一个重要景点——中山陵,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中山陵始建于1926年,是为纪念伟大的中国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建。
这座陵墓的建造历经21年,共分三期进行。
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中国三座先烈陵之一,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二、江苏中山陵导游词范文:各位好!在这个秀美的春季时节,我们来到了南京市的著名景点——中山陵,这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地方。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的明孝陵以北,距离市中心约有11公里,这座陵墓所在的山丘是金陵数十座陵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山陵的设计与建造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江苏中山陵导游词范文: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市的中山陵,这是全中国最大的一座明代古陵,纪念伟大的中国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领导了两次中国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的中国。
中山陵的建造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中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四、江苏中山陵导游词范文:大家好!在这个温暖的春天,我们来到了江苏南京市的中山陵。
中山陵是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建,它坐落在金陵多座陵墓的山丘上,面积达到百万平方米。
中山陵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座重要纪念建筑,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代表了一种精神和一种民族情感。
五、江苏中山陵导游词范文:大家好!我们来到了江苏南京市的中山陵,这座陵墓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建。
中山陵是一座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于一体的建筑工程,它的建造历时长达21年,历经三个阶段。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南京中山陵解说词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南京中山陵解说词中山陵位于南京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是南京民国时期的著名建筑,现已成为南京的名片和标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南京中山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一】各位团友,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景点是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是南京民国时期的著名建筑,现已成为南京的名片和标志,也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之一。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孙中山先生这个人。
孙中山先生名孙文,字逸仙,因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国内尊称他为中山先生,而外国友人常称他为孙逸仙博士。
1866年出生,少年时在檀香山、香港等地求学,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弃医从政;1905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以及“民主、民生、民权”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宣誓就职,袁世凯窃过后,他又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1925年3月12日因积劳成疾在北京病逝。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中山先生生前选定的,在1912年4月1日也就是孙中山为求南北和平统一毅然辞去总统职务的次日,孙中山先生与胡汉民等人曾到紫金山一带打猎,他环视周围地形,笑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柸土,以安置躯壳尔”。
中山陵是由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
1929年6月1日正午12时举行“奉安大典”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葬于墓穴内就从未打开过。
陵前部分:(2分钟)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山陵的半月形广场。
广场南面的八角形石台上有一尊紫铜宝鼎,高4.25米,腹径1.23米,重5000公斤,是中山陵的纪念性建筑之一,此鼎是1933秋由广州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和全体师生捐赠,鼎的腹部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内还刻戴母黄氏手术《孝经》全文,所以此鼎又名孝经鼎。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精选(3篇)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精选(3篇)导游词在很多时候也让很多导游头疼过吧,如果你当过导游,那你一定知道什么是导游词吧。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只有不断地完善和修改,我们才能把导游词变成自己的东西,您知道这个导游词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如果您对“南京中山陵导游词”感到好奇请阅读以下精心准备的资料,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大家仔细阅读!南京中山陵导游词篇1中山陵亲爱的朋友们,来到历史文化名城,一定要去看看该地区最著名、最有特色的景点。
到了南京,如果不去中山陵,只能看到南京的一半。
虽然南京号称:“六朝古都”拥有“金陵四十景”等等,但中山陵无疑是最具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名胜之一。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人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
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
外国朋友称他为“孙逸仙博士”。
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使用了"中山桥"他的别名,所以他在中国被尊为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象山县翠横村。
他野心不大,在檀香山、香港等地读书。
毕业后在广州澳门行医。
后来弃医从政,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了中国同盟会,被选为并提出了“驱逐满洲、恢复中国、建立人民国家、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理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
从那以后,我经历了“袁世凯窃国”第二次革命民族保护运动保护法运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总统。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把旧的三民主义发展成新的三民主义,并“提出:联俄共助农工”三大政策。
同年11月,应冯玉祥邀请,北上商讨国家计划,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操劳过度而死。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
视野开阔,气候壮丽,是修建陵墓的好地方。
你可能会问;孙先生生于广东,死于北京。
借鉴2019年著名景点中山陵导游词五篇

借鉴2019年著名景点中山陵导游词五篇中山陵导游词(一)这里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地——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名孙文,字逸仙,因1912年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尊称他为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于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
中山陵墓址是由孙中山先生生前选定的。
1925年3月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左右"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平面为一木铎形。
表示"唤醒民众"及"木铎警示"的含义,又象征着中山先生精神如响亮钟声,响彻遐迩。
陵墓在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奠基,1926年6月1日开工,1929年春天完工。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中山陵前的广场。
在这个半月型广场正南面的三层八角形石台上矗立着一尊三足双耳的紫铜宝鼎,重达万斤。
是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在1933年秋捐赠的。
鼎身外铸有中山大学校训"智仁勇"三字,鼎内立有一块六角形铜牌,刻有《孝经》全文,所以又称孝经鼎。
孝经鼎对面的这座四柱三楼檐的冲天式石坊名为博爱坊,在它正中的横额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镏金阴文,"博爱"一语出自唐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为之仁"。
穿过博爱坊向前,我们来到的是长480米、宽近40米的墓道。
墓道两侧种有两两对称的雪松、桧柏、银杏、红枫等树木,代替了古代陵墓前的石人石兽,寓意中山精神如青松翠柏万古长青。
走过墓道,我们来到陵门前的平台。
平台正北方为用福建花岗岩筑成的单檐歇山顶的陵门,上盖蓝色琉璃瓦。
陵门檐下的石额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南京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南京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南京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南京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南京中山陵的导游词1各位朋友,来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
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
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
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孙逸仙博士”。
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
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
此后,经历了”袁世凯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名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
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的确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
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在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南京中山陵的导游词2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
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9篇

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9篇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 1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山陵。
它于1920xx年1月15日破土动工,历时三年多,耗资220余万银元,于1920xx年春竣工。
孙先生的遗体是1920xx年6月1日从北京运抵这里的。
整个陵区的面积达83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台和墓室等组成。
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区平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醒的启迪。
孙中山先生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
吕彦直的警钟形设计,寓意深刻,最贴切地表达了“唤起民众”之意。
中山陵作为一座陵墓,吕彦直在设计上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陵墓建筑风格,如依山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中国古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筑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属于封建糟粕一类的东西,如摒弃用于显示古代帝王威严的石人石兽,同时吸取西方建筑的一些先进技艺。
整个构思的确称得上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别具匠心,巧夺天工。
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 2今天,天气特别的热。
火辣辣的太阳像烤炉一样当头照。
小草热的低下了头;小狗热的吐着舌头;就连路上的行人热的也无影无踪。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中山陵了,小的时候,也来过,但至今脑子里只有模糊的片段。
但今年,我11岁了,希望能通过今天,来给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山陵。
来到中山陵的大门口,一下子就映入眼帘的就是高耸入云的台阶。
它是用白色的大理石做成的。
台阶上的人很多,他们有的背了一个大背包,有的戴了一顶太阳帽,有的手里还拿着一瓶矿泉水。
看了这一切,我也迫不及待了,立刻快步走上台阶,来到第一道门。
“那是什么?”“博爱是什么?”“博爱是谁说的?”听着周边游客议论着什么什么爱的,我的心里不犹有些好奇,就问:“那个什么什么爱的是什么意思呀?”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告诉我说:“是博爱吧!他是国父孙中山先生说的,意思是:不能自私自利,要有爱心,心胸要宽广。
通过了第一道门,我和爸爸,妈妈,哥哥又挤进了去第二道门的人流。
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推荐

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推荐 关于中山陵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朋友: 这里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地——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名孙文,字逸仙,因 1912 年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用过" 中山樵"的化名,所以尊称他为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于 1866 年 11 月 12 日,1925 年 3 月 12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60 岁。
中山陵墓址是由孙中山先生生前选定的。
1925 年 3 月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左 右"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 忘辛亥革命也。
"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 平面为一木铎形。
表示"唤醒民众"及" 木铎警示"的含义,又象征着中山先生精神如响亮钟声,响彻遐迩。
陵墓在 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奠基,1926 年 6 月 1 日开工,1929 年春天完工。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中山陵前的广场。
在这个半月型广场正南面的三层八角形石台上矗立着一尊三足双耳的紫铜 宝鼎,重达万斤。
是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在 1933 年秋捐赠的。
鼎身外铸有中山 大学校训"智仁勇"三字,鼎内立有一块六角形铜牌,刻有《孝经》全 文,所以又称孝经鼎。
孝经鼎对面的这座四柱三楼檐的冲天式石坊名为博爱坊, 在它正中的横额上 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镏金阴文, "博爱"一语 出自唐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为之仁"。
穿过博爱坊向前,我们来到的是长 480 米、宽近 40 米的墓道。
墓道两侧种 有两两对称的雪松、桧柏、银杏、红枫等树木,代替了古代陵墓前的石人石兽, 寓意中山精神如青松翠柏万古长青。
南京中山陵的完整版导游词

南京中山陵的完整版导游词南京中山陵的完整版导游词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南京中山陵的完整版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古都南京来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员xx,今天我们即将要参观的景点是中山陵景区。
中山陵景区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5A级景区。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后,葬事筹备处根据他生前的遗愿选定了墓址,也许你们有人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于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世界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紫金山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因为在当年,孙先生在临终时曾嘱咐道“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因为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故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陵墓于1926年3月12日开工(奠基),于1929年春完工,建筑按照传统的中轴对称的形式,色调采用蓝、白二色,在群山林海的映衬之下更显得庄严肃穆。
它的设计者吕彦直匠心独具,将整个陵寝设计为“木铎”形,寓意“警钟长鸣”。
接下来,就容我为您简单的介绍一下孙先生的生平。
孙先生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年少时远赴美国和香港等地求学,攻读医学专业,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后弃医从政。
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先生被十七省代表一致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元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先生在革命生涯中也收获了人生和革命的伴侣——宋庆龄女士,她陪伴了先生共同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
1924年一月,孙先生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连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同年十一月,他受冯玉祥将军之邀,抱病北上,共商国是,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住所,享年59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中山陵的导游词
中山陵地处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
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介绍中山陵的导游词
步入中山陵大门,我被中山陵的高大和雄伟所吸引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陵园广场。
广场四周屹立着一棵棵苍松,它们看上去是那样的青翠欲滴,那样的生机勃勃。
它们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永远不倒,又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生生不息。
继续往前走,一座巍峨耸立着的牌坊便映入眼帘,抬头仰望,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赫然显现在牌坊中央,这苍劲有力的两个字告诫人们,要只求奉献,不求索取;要用大海般的胸怀去关爱天下每一个人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我们一边向上攀登,一边拍照留影。
走到一半,我向上看了看发现,映入眼帘的只有台阶,没有平台。
我再回头往下看时,却只能看见平台,看不见台阶了。
我问导游:“中山陵的台阶设计得这么巧妙,可有什么含义呢?”导游说:“从下往上看,只有台阶,寓意着前面的路很艰辛。
而从上往下看,全是平台,寓意着当经过了艰辛和磨难以后,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过去的路也很平坦。
”奥,我明白了: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会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一旦你弄明白了,才感觉并不是那么难。
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面书写着孙中山先生所
创导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堂中置放着孙中山先生的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再进入一扇铜门,可以看见一座汉白玉雕像-孙中山先生静静地躺在灵柩上.听导游说,孙中山先生的躯体在紫铜棺内,被混泥土浇筑在离地面5米的地下... 我久久地站着,心里默默的向这位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
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篇二:介绍中山陵的导游词
走过牌坊,顺着墓道,跨过陵门,那连绵不断的台阶映入我的眼帘。
拾级而上,来到第五层平台,可以看见一对大铜鼎,上刻“奉安大典”字样,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的。
大家仔细看,会发现在左边那个鼎下面有两个孔。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是1937年末日军攻占南京时被炮弹击穿的,换句话说,这两个孔是当时留下的弹坑。
如今虽早已时过境迁,但这两个弹坑时时提醒我们莫忘国耻。
终于登上顶处的大平台。
微风徐徐,此处阵阵松涛,更觉伟人浩然正气与天地同存。
这392级台阶,高差约70米,总计有大小10个平台。
更妙的是,从下向上看时一望到顶,石阶连绵不断,不见平台;而各位现在朝下看时,却反而不见台阶,只见平台。
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来到顶处的祭堂,祭堂内部以云南产乳白色大理石铺地。
堂内有直径0。
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周墙壁下嵌黑色大理石。
大家可
以看见东西两壁上所刻的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祭堂正中是孙中山着长袍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像高4。
6米,底座阔2。
1米。
这座雕像是当时世界著名的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郎特斯基受孙中山葬事筹委会之托,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并于1930年塑成后从巴黎运至中山陵的,全部造价150万法郎。
坐像下四面的六幅浮雕是截取了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六幅画面。
它们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
看着伟人的光辉业绩,我心中无比敬佩。
如今,作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旅游纪念胜地,中山陵每年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炎黄子孙与国际友人。
人们怀着对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
在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目前海峡两岸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彼时彼刻,倘若孙先生泉下有知,也必会含笑长眠!
篇三:介绍中山陵的导游词
今天,天气特别的热。
火辣辣的太阳像烤炉一样当头照。
小草热的低下了头;小狗热的吐着舌头;就连路上的行人热的也无影无踪。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中山陵了,小的时候,也来过,但至今脑子里只有模糊的片段。
但今年,我11岁了,希望能通过今天,来给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山陵。
来到中山陵的大门口,一下子就映入眼帘的就是高耸入云的台阶。
它是用白色的大理石做成的。
台阶上的人很多,他们有的背了一
个大背包,有的戴了一顶太阳帽,有的手里还拿着一瓶矿泉水。
看了这一切,我也迫不及待了,立刻快步走上台阶,来到第一道门。
“那是什么?”“博爱是什么?”“博爱是谁说的?”听着周边游客议论着什么什么爱的,我的心里不犹有些好奇,就问:“那个什么什么爱的是什么意思呀?”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告诉我说:“是博爱吧!他是国父孙中山先生说的,意思是:不能自私自利,要有爱心,心胸要宽广。
通过了第一道门,我和爸爸,妈妈,哥哥又挤进了去第二道门的人流。
火辣辣的太阳好像也在于我们同行,我们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累的我们双腿发软。
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气呼呼的说到:“不爬了,不爬了,我的腿骨都要散架了,你们先上去吧!”“喂!”哥哥瞟了我一眼,说:“你不会就这么点能耐吧?还不如我!”虽然知道哥哥用的是“激将法”可我哪能让他嚣张?我不服输的性格那是一贯的!是呀!坚持就是胜利!哥哥说的不错!想到这里,我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继续走,“1,2,3,,,,,,,21,22,23”我一个一个台阶数着,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第二道门,它的的外形真特别!是一个圆形的拱门,门头上是用青色的琉璃瓦搭建而成,青色代表的是:苍天。
在这道门上还有用金灿灿的亮漆刻上去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
意思是:要对别人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要站在国家一方想事。
啊!看到去第三道门的石阶,我们还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真的好长!大约有600多级呢!等我们好不容易才上去时,(虽然中间有很多的放弃,但还是上来了)才明白第三道门上的字,它们是:民族,民权,民生,这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在最里面还有一个大厅,大厅的
中间是孙中山的石像,他手拿一本书,戴着副眼镜,坐在一张石椅上,好像有很多知识的样子。
他面朝南,因为他生前就想收回台湾,而南,就是台湾现在所处位置。
虽然今天的中山陵一游,并没有去游乐场,去商场购物好玩,有趣,但是我学到了很多于中山陵,孙中山的知识,让我比别人早一步开启中国历史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