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点

合集下载

8.3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知识点

8.3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知识点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1、地理位置:⑴、纬度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⑵、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面临大西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热带草原上有许多野生动物:如羚羊、鸵鸟、长颈鹿、大象、斑马、狮子3、本区的地形特点P61图⑴、特点: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⑵、主要地形区:①、埃塞俄比亚高原一非洲屋脊”;南非高原,东非高原②、乞力马扎罗山一一非洲最高的山峰(山顶积雪);③、刚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大盆地;④东非大裂谷----世界最长,地球的伤疤”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770万平方米);⑥、几内亚湾——非洲最大海湾;⑦、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4、气候⑴、非洲绝大部分在热带,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状分布。

⑶、本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河流⑴、尼罗河一世界上最长河,注入地中海;⑵、刚果河一一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

6、资源丰富(“富饶大陆”)(1)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矿产资源: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⑵、经济落后的原因: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使本区成为殖民国家农矿产品的供应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

⑶、经济出路:a努力发展民族工业;b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7、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⑴、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2)解决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措施(课本66页活动题的A-F):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③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初一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点总结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受纬度位置和地形影响,气候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种人为主。

2.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具有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的特点。

3.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自南向北分布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

位于东非高原上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为非洲最高峰。

4.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赤道附近的刚果河是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

5.丰富的资源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储量也很大。

生物资源——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

6.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①长期遭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工业得不到发展;②出口矿产、木材、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7.经济快速发展(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是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3)努力改变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的局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产油国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发展迅速。

8.人口、粮食、环境问题(1)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产生了严重的粮食和环境问题。

(2)粮食问题: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加之许多地方经常受旱灾威胁,粮食供应不足,产生严重的粮食问题。

(3)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量增大,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或放牧过多的牲畜,导致土壤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澳大利亚1.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南回归线大致从中部穿过,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与亚洲隔海相望。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2.特有动物:袋鼠、鸭嘴兽、鸸鹋、考拉等。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点总结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点总结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点总结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与边界撒哈拉以南非洲,简称撒非,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该地区包括非洲的全部大陆,约占非洲总面积的98%。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北部和西部与撒哈拉沙漠相邻,南部与博茨瓦纳和南非接壤,东部与印度洋相连,东南部与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相邻。

二、地形地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地势多样,其中包括沙漠、高原、平原、山脉等。

撒哈拉沙漠是该地区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占据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大部分面积。

沙漠的地势相对平坦,沙丘连绵起伏。

此外,该地区还有赞比西河流域的低地平原、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东非大裂谷等地势特征。

三、气候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多样,主要包括撒哈拉沙漠的极端干燥气候、赞比西河流域的热带湿润气候以及东非大裂谷的高原气候等。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很少,温度变化大,白天炎热,夜晚寒冷。

而赞比西河流域则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较丰富,气温适宜。

东非大裂谷的高原气候则受到海洋气流的影响,气候相对温和。

四、自然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锰、钴等矿产资源。

尼日尔、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是该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地。

此外,该地区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如可可、咖啡、棉花、棕榈油等。

五、人口与主要城市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众多,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之一。

其中,尼日利亚是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南非、埃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家也人口众多。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城市有拉各斯、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开罗等。

六、文化与语言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和语言。

该地区有众多的部落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语言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斯瓦希里语、豪萨语、伊博语、约鲁巴语等。

七、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仍有很大的潜力与机遇。

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矿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农业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种植谷物、棉花、咖啡等农产品。

第五章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五章撒哈拉以南非洲

小结: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 区域地理特征
(1)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矿产资源、草场资源、 热带经济作物和动物资源等等。但由于过去长期受殖 民主义者的统治和影响,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本区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和 出口、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在经济和贸易中占有绝 对优势,成为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 一经济地区。 (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3)本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过高,生产力水平又较低, 自然资源破坏严重,这里已成为世界上人口问题、粮 食问题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
矿产 金 刚 石 占世界的比 重(%) 72 热带经济作物
铝 丁 可 剑 花 棕 咖 金 铬 铜 土 香 可 麻 生 油 啡 60 42 17 15 99 62 46 27 26 22
"剑麻与丁香之国"坦桑尼亚
“可可王国”加纳
丁香
剑麻
丁香属植物主要应用于园林观赏,因其具有独特的 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而调和的花色、丰满 而秀丽的姿态,在观赏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
(5)湖泊 坦噶尼喀湖 非洲最 深而狭长的湖泊,世 界第二深的湖泊。 非洲最大的湖泊,世 界第二大淡水 湖 维多利亚湖 。
2、气候-热带大陆
(1)赤道横穿中部,全洲大 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年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炎 热,所以整个非洲又被称为 “热带大陆”。 (2)主要气候类型和景观
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 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 开普敦 • 好望角
开普敦
好望角
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要道
好望角
南非矿产的分布(地图册P70)
约翰内斯堡: 南非最大的 金矿开采中 心和机械制 造中心

备考复习知识点速记(04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备考复习知识点速记(04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备考复习知识点速记(04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故乡1.地理位置: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属于热带。

2.人文特征:本区是黑种人的故乡,居民大多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的天赋,生活中鼓是主要的乐器,茅草屋是典型的民居。

自然环境(1)轮廓特点: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较少;最大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最大海湾几内亚湾。

(2)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非洲中西部有世界最大的盆地A 刚果盆地。

(3)河流:本区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B 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4)气候:气候类型有C 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E 热带沙漠气候,F 地中海气候。

各种气候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该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

快速发展的经济1.资源优势:(1)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宝库,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2)生物资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

2.经济特点——“单一商品经济”。

(1)进出口产品:出口价格低廉的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等类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高昂的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2)不利影响:造成了国家财富不断流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3)形成原因: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的占领和掠夺。

(4)改变措施:积极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的农业,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人口、粮食与环境1.人口问题:本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产生了严重的粮食和环境问题。

2.粮食问题:本区农牧业生产落后,许多地方经常受旱灾威胁,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非常普遍。

3.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和多样的经济活动,是世界的一个重要且充满活力的区域。

以下是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地形特点:该地区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其中包括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等。

还有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2. 气候条件: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

3. 生物多样性:该地区动物资源丰富,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如长颈鹿、斑马、非洲狮子、非洲象等,以及独特的植物种类。

4. 人口与文化: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音乐、歌舞、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独具特色,茅草屋是该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

5. 经济发展: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和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但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国家的经济依赖于单一商品出口,面临发展挑战。

6. 环境与社会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人口增长迅速、粮食需求增加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挑战。

综上所述,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一个地理环境多样、文化丰富多彩、经济潜力巨大但同时面临诸多挑战的地区。

七年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总结

七年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总结

三、非洲的河流湖泊: a: 河,此河自 向 注入 。 此河是世界上最 的河流。 b: 河, 此河自 向 注入 湾 此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c: 河, 此河自 向 注入 湾 d: 河,此河自 向 注入 洋 e: 湖泊;此河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二淡水湖泊 (次于苏必利尔湖——美国东北部) f: 湖泊;此河是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次于 贝加尔湖——俄罗斯) 。
非洲的人口主要以
人种为主,黑种人能歌善舞具有

、 ,种类
等天赋。 ,储量 位。
1、矿产资源总体特征:矿产资源 2、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 3、 5、 6、 刚果(金) : 7、 8、 湾沿岸的石油资源丰富 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 最多的国家 4、 几内亚是出产
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
是本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地。
第一页
四、非洲的气候: 1、从纬度位置看非洲绝大部分位于 气候为主,所以整个非洲又被称为“ a: b: c: d: 北部: 中部: 气候;气候特征: 气候;气候特征: 气候;气候特征: 气候;气候特征: 气候——全年干旱少雨 气候——全年高温,有干湿两季之分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南部: 2、撒哈拉以南气候特点: ①以 ②气候类型以 气候类型为主 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带,所以非洲的气候以热带 ” 。
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国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口 为了改变经济发展状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
,进口 , 发展了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位,约为
第二页
初一
地理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R
经度位置: 2、半球位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总结

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总结

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总结撒哈拉以南非洲,这片充满生机与挑战的大陆,拥有着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特征。

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其丰富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有着炎热的气候。

它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海岸线相对平直,优良港湾较少。

二、地形地貌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东部和南部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等。

此外,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以及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三、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多样,以热带气候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非洲南端。

四、河流湖泊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刚果河是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此外,还有尼日尔河、赞比西河等重要河流。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的湖泊。

五、丰富的资源(一)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

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刚果(金)的金刚石产量居世界前列。

此外,还有石油、铜、铝土等重要矿产。

(二)生物资源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如咖啡、可可、椰枣、油棕等。

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如狮子、长颈鹿、斑马、大象等。

六、人口与民族人口增长迅速,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河谷地带。

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

七、经济发展(一)经济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许多国家出口一种或几种农矿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农业农业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不能自给。

(三)工业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点一、位置与范围(一)经纬度位置:介于20ºW一40ºE之间。

北回归线和30ºS之间,赤道和20ºE从中间穿过。

(二)海陆位置:北临撒哈拉沙漠、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南临好望角。

(三)范围和国家:苏丹是黑人最早的故乡也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唯一过亿的国家。

南非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贫穷的国家。

(四)需要注意的地方:苏伊士运河、红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印度洋、大西洋、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好望角、莫桑比克海峡(世界上最长的海峡)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

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称为高原大陆。

特点: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和海湾。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

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好望角(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几内亚湾是最大的海湾,马达加斯加是最大的岛,索马里半岛是最大的半岛。

②高原大陆: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①、刚果盆地分析刚果盆地的成因。

原为内陆湖,后因东部地壳抬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②、东非大裂谷(地球上的伤痕)起止: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东非高原,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

成因: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断裂而成。

特征:裂谷带两岸悬崖壁立,并有许多火山分布(乞力马扎罗山:死活山)。

谷底湖泊成串。

据科学家测定,裂谷北端的红海每年扩张2厘米,大陆裂谷每年加宽数厘米。

再过1亿年,大裂谷就会被彻底撕裂,形成一个新的“大洋”。

乞力马扎罗山享有“非洲屋脊”美誉。

由于它地处赤道附近,其顶部终年积雪,是以“赤道雪峰”而闻名世界。

但在过去20年时间里,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已经消融了33%,15年后,乞力马扎罗山的最高峰————“自由峰”上的冰雪将会消融殆尽。

2、气候气候类型、特点、成因非洲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以及一点点高山气候。

1、非洲成为热带大陆的原因?非洲3/4的面积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C以上,气候暖热,故为热带大陆。

2、气候带作南北对称分布的原因?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地形单一,海岸线平直。

撒哈拉沙漠为什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①北回归线穿过,常年受副高控制,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高控制范围大;②北非紧邻亚欧大陆,东北信风从大陆吹来,不易形成降水;③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受海洋影响小;④北非西岸有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1)热带雨林气候①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非洲的刚果盆地。

②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③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④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⑤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⑥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2)热带草原气候①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

②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③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④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⑤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⑥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3)热带沙漠气候①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

②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③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④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荒漠带。

⑤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荒漠⑥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绿洲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尼罗河谷地)(4)地中海气候①位置:纬度位置:30一40N(S)的大陆西岸。

海陆位置:地中海沿岸地区,非洲大陆的南端。

②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③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和西风带(冬季)交替控制。

④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⑤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⑥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小麦、玉米,葡萄,柠檬,无花果,油橄榄,柑橘。

思考:非洲气候的特点?①热带气候为主;②气候类型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

地形与气候之间关系(形成四处非地带性气候)①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较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

②索马里半岛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冬季受寒冷干燥的东北风影响,夏季受沿岸上升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③非洲西侧南回归线的热带沙漠气候:是因为本格拉寒流和加那利寒流的降温降湿。

④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山地迎风坡+沿岸暖流增温增湿,降水充沛。

3、河湖四大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1、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

2、刚果河:流经盆地河流水量很大,河流穿过高原峡谷时,形成许多瀑布,水力资源为世界之最。

(1)非洲第二长河;(2)流量大而稳定(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3)河段特征:①上游:水流湍急;②中游:流经刚果盆地中部,地势低平,落差小,水势平稳;水量丰富,河宽水深,利于航运。

③下游:切穿西部高地,形成一系列瀑布,落差大,不能通航。

3、尼日尔河4、赞比西河河流的水文特征答题思维:①河流的流量;②流量的季节变化;③含沙量;④有无结冰期;⑤河流的落差、流速、水能资源。

歌诀记忆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速流量含沙量,汛期冰期或短长,水位水能要记准,内流外流不能忘。

比较刚果河、尼罗河、赞比西河的水文特征。

刚果河: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尼罗河:水量较少,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赞比西河:水量较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

湖泊①在裂谷带的底部有许多狭长深邃的湖泊,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世界第二深的湖泊。

②东非高原西部有著名的维多利亚湖,它是盆地凹陷而成,为非洲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③世界第一深湖—贝加尔湖;世界第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维多利亚瀑布为非洲最大瀑布,阿萨勒湖,非洲咸水湖,非洲大陆的最低点。

4、自然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带状对称分布。

这种自然带分布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5、富饶的大陆:(1)矿产种类多储量大:撒哈拉沙漠:石油。

南非:黄金产量第一。

刚果(金):金刚石世界产量第一。

几内亚:铝土产量第一。

赞比亚:世界重要产铜国。

尼日利亚: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科特迪瓦:可可,咖啡。

摩洛哥的磷酸盐在世界储量最多。

北非和几内亚湾沿岸的石油资源丰富。

(2)动植物资源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草原—猴面包树、热带草原代表动物——狮子。

三、人文区域特征1.黑种人的故乡–黑非洲2.经济: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北非——中等收入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低收入国家,南非(国家)——发达国家。

不平等的国际贸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矿产、森林、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产品(低价)。

从发达国家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高价)。

思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怎样摆脱这种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局面?发展民族工业;农业发展多样化;大力发展旅游业等。

撒哈拉以南地区粮食短缺的原因草原气候区范围广,降水不稳定,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不断出现;②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速度不如人口增长速度快;③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粮食产量低下;④热带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比例大,粮食作物少;⑤政局不稳,战争频发。

非洲人民为什么会面临严重的饥饿问题?解决措施是什么?①人口增长过快;②农牧业生产落后,产量低;③自然灾害(旱灾)威胁;④政局不稳。

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③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④保护自然环境。

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有何特点?经济特点:主要依靠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出口。

思考:结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口、资源开发,该地有哪些环境问题?①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森林破坏、草原破坏;④野生动物被大量屠杀,生物多样性减少;⑤环境污染。

探究: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请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建议:①控制该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②结束内乱、战争,创造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③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农牧业,并对农矿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④利用本国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风光,发展旅游业;⑤加大科技投入、重视教育、引进人才,提高工农业发展水平;⑥利用国外的资金,完善该地区的交通、住房、通信、农田水利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⑦完善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⑧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分析南非地理位置重要性。

南非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绕道好望角的航线为沟通东西方的要道,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地形:以高原为主,沿海是窄狭平原。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

重要城市:比勒陀利亚——首都,政治,文化中心。

约翰内斯堡——南非最大的城市,商业经济中心。

开普敦——重要港口。

好望角位于34°21′S,18°30′E处。

补充:分区:按照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非洲常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属于白色人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非洲的世界之最1.非洲、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2.非洲、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3.非洲、世界第一大盆地——刚果盆地;4.非洲、世界第一裂谷带——东非裂谷带;5.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6.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7.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8.非洲最深的湖泊——坦葛尼喀湖;9.非洲最大的岛——马达加斯加岛;10.最后独立的国家——纳米比亚;11.世界最炎热的大陆——非洲大陆;12.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刚果河;13.世界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南非;14.世界出产铝土矿最多的国家——几内亚;15.世界磷酸盐储量最多的国家——摩洛哥;16.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17.世界国家最多的大洲——非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