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对脂肪氧合酶作用的影响

合集下载

食品酶学

食品酶学

食品酶学一、名词解释1、酶:酶是一类由活性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和高度专一性的特殊蛋白质。

2、胞外酶(exoenzyme):酶在活细胞中产生,被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如人和动物消化管中以及某些细菌所分泌的水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酶3、胞内酶:酶在活细胞中产生,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这些酶在细胞内常与颗粒体结合,并有着一定的分布4、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体内物质代谢的各条途径往往有许多酶共同参与,依次完成反应过程,这些酶不同于多酶复合体,在结构上无彼此关联。

故称为多酶体系。

5、同功酶((isoenzyme):指在生物体内或组织中催化相同反应而具有不同分子形式(包括不同的AA序列、空间结构等)的酶。

6、酶活力单位(active unit):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7、酶原:不具有活性的酶的前体。

8、酶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单位蛋白质(毫克蛋白质或毫克蛋白氮)所含有的酶活力(单位/毫克蛋白)9、酶的化学修饰(chemical modification):通过化学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技术过程。

10、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11、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特定的基因片段为模板,利用人工合成的一对寡聚核苷酸为引物,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DNA模板的变性,达到基因扩增的目的二、选择或判断(10题)三、简答题1、酶的特性及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⑴酶的一般特性:酶的催化效率高(比一般反应速度快106-1013倍)、酶作用的专一性(键专业性、基团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⑵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①酶对食品加工和保藏的重要性:;例如葡萄糖氧化酶作为除氧剂普遍应用于食品保鲜及包装中,延长食品保质期。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

食品化学:是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架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食品在加工、储藏和运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科学。

1.水分活度: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近似地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2.吸湿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食品水分含量(每单位质量干物质中水的质量)对Aw作图得到水分吸着等温线。

3.滞后现象:对于食品体系,水分回吸等温线很少与解吸等温线重叠,一般不能从水分回吸等温线预测解吸现象(解析过程中试样的水分含量大于回吸过程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回吸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之间的不一致性被称为滞后现象。

1.焦糖化褐变:糖类物质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下加热到熔点以上时,会变成黑褐色的色素物质,这作用称为焦糖化褐变。

2.美拉德反应: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

又称美拉德反应。

甲壳低聚糖:是一类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或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低聚合度水溶性氨基葡聚糖。

4.转化糖: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旋光发生改变)5.预糊化淀粉:由淀粉浆料糊化后及尚未老化前,立即进行滚筒干燥,最终产品即为冷水溶的预糊化淀粉。

特性:易于溶解,似亲水胶体。

6.变性淀粉:为适应食品加工的需要,将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酶等处理,使淀粉原有的物理性质,如水溶性、粘度、色泽、味道、流动性等发生变化,这样经过处理的淀粉称为变性淀粉。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

按规定方法,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油脂试样中加入碘化钾后的碘量,每公斤油样所需硫代硫酸钠的毫克当量数。

也可用1Kg油脂中的活性氧毫摩尔量表示。

2.油脂的可塑性:在一定外力范围内,油脂具有抗变形的能力,在较大外力的作用下,可改变形状的性质,在较小力的作用下不流动,较大力下可流动。

3.油脂的改性:油脂的改性就是借助于物理化学手段,通过对动物、植物油的加工,改变甘油三酸酯的组成和结构,使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使之适应某种用途。

生物化学综合题

生物化学综合题
(2) 丙氨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 -------------→软脂酸 脂肪酸合成酶系
16、试将下列左右两栏的内在联系(即那种中间产物属于哪种代谢途
径)标出
左栏(代谢途径)
右栏(中间产物)
(1)淀粉合成
A. 7-磷酸景天糖
(2)脂肪酸合成
B. 氨酰-tRNA
(3)嘌呤核苷酸合成
C. 乳清酸
- (4) HMP途径
一个大肠杆菌细胞质量等于V.ρ=1.57x10-12x1.2=1.88x10-12g 一个大肠杆菌内β-半乳糖苷酶的质量:1.88x1012x14%x1%=2.63x10-15g 一个大肠杆菌内β-半乳糖苷酶的分子个数: 2.63x10-15/450000 x6.023x1023=3520个
11、试计算1摩尔天冬氨酸经过联合脱氨基、有氧呼吸等彻底氧化后,
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如下酶类和蛋白质:DNA旋转酶、 DNA连接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合成酶、DNA聚合酶Ⅲ全酶、 DNA聚合酶Ⅰ和DNA连接酶。 (2)tRNA是运载各种氨基酸的特异工具,mRNA是蛋白质合成 的模板,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简述乙酰辅酶A的来源和去路。 葡萄糖
丙酮酸 某些生酮及生 糖兼生酮氨基酸
乙酸+辅酶A+ATP
乙酰辅酶A+H2O+Ppi+AMP
乙醛酸循环
乙酰辅酶A
柠檬酸
异柠檬酸
草酰乙酸
异柠檬酸裂解酶
琥珀酸
苹果酸合成酶
苹果酸
乙醛酸
乙酰辅酶A
可见,由于乙醛酸循环中有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存 在,可以不断地合成二羧酸和三羧酸,作为TCA循环的补充。
葡萄糖 (2)

脂肪氧合酶

脂肪氧合酶

哺乳动物中的铁离 子中心含有四个组 氨酸残基配体 (His361,His366, His541,His545)和 一个C-末端异亮氨 酸残基配体 (Ile593)。
VLX-B的底物结合部位大约
由三个分支部分组成,其中
有两个分支在催化点附近急
剧弯曲,使其能容纳亚油酸
底物。这两个弯曲内腔是由
Q509和I552残基的侧链组成
动力学性质
大豆中LOXs Km=80.6μmol/L,Vmax=54.2μmol/(L •min); 南美白对虾血淋巴中LOX Km=0.5mmol/L,Vmax=1670U/mg•min; 罗非鱼鳃组织中LOX Km=0.073mmol/L,Vmax=30800U/mg•min; 小球藻中LOX Km=104.18mmol/L,Vmax=4.12μmol/mg•min。
如:在黄瓜脂肪体13-LOXs中,底物结合口袋的底部存在 一个组氨酸或苯丙氨酸残基的空间,而在9-LOXs中存在一 个缬氨酸残基空间。该位点是位置专一性的基本决定因素 。若它被较小的空间取代,充满缬氨酸和蛋氨酸残基,则 亚油酸13-LOX的位置专一性会变为9-LOX。
有文献指出当亚油酸作为底物时,酶作用后存在4 种潜在的异构体和对映体。
脂肪氧合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以及抵御机械 损伤和病虫侵染等逆境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 脂肪氧合酶活性抑制的研究,是研究果实的成熟衰老的关 键。
迄今为止,在所有已分析的LOXs中,在酶活性位点(即 “Coffa位点”)只有一种氨基酸参与了这部分反应。
底物特异性
大豆中LOX-1、LOX-3、VLX-B、VLX-D天然底物主要是亚 油酸和亚麻酸,其中VLX-D还可催化甘油三酯。
大部分哺乳动物最适底物是花生四烯酸,但鱼类的LOX 的最适底物变化较大,如鲑鱼的LOX的最适底物是DHA ,白鲢鱼和沙丁鱼的LOX的最适底物是亚麻酸。

酶的最适ph

酶的最适ph

酶的最适ph
酶活性的PH值的适宜区间是有一定范围的,各种酶在不同环境PH值下,其
活性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只有在适当的PH值下,生物催化剂的活性才是最高的。

因此,针对不同的酶而言,它们的最适PH值也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具体地介绍它们的最适PH值:
1. 酪氨酸激酶:9.6
这种酶可以产生用于胆碱、氨基酸代谢,以及其它细胞活动的一类重要的生物物质,其最适PH值则为9.6。

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5-9.5
它是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中的一种关键酶,在5.5-9.5 PH值下其最适激活。

3. 细胞色素P450:6-7
它是人体内生物体内最重要的酶之一,有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其最适特定的
PH值在6-7之间。

4. 脂肪酶:7-8
脂肪酶是常见的脂肪分解酶之一,它可以分解植物和动物源食物中的脂质,其最
适环境比较偏碱性,PH值在7-8之间。

5. 磷酸肌醇酶:7.0–8.3
磷酸肌醇酶是有可能影响心肌梗死的一种酶,其最适的PH值一般在7.0–8.3之间。

6. 酒石酸脱氢酶:
7.4-7.8
这是一类既能把酒石酸转变为乙酸又能把乙酸转化成氯乙酸的重要的酶,其最适
的PH值在7.4-7.8之间。

7. 叶绿素合成酶:7.6-9.8
叶绿素合成酶是一类可以促进草本植物绿色植物叶绿素合成重要酶,其活性最适PH值为7.6-9.8。

8. 糖原合成酶:7.0-7.3
糖原合成酶是一类能促进皮质醇和乳糖合成重要酶,其活性在PH值在7.0-7.3时是最适的。

总结起来,不同酶之间的最适PH值是有差异的,选择最适宜的环境才能激活酶的活性,达到最佳的结果。

生物化学---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生物化学---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 结合部位(Binding site):酶分子中与底 物结合的部位或区域
一般称为结合部位。
医学ppt
30
医学ppt
31
➢ 催化部位(Catalytic site): 酶分子中促使底物发生化 学变化的部位称为催化部 位。
通常将酶的结合部位和催 化部位总称为酶的活性部 位或活性中心。
结合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 催化部位决定酶所催化反
物四氢叶酸。
H
H2N
N NH H
N
N
CH2 NH H
OH H
COOH
CH2
O
CH2
C NH CH COOH
四氢叶酸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基团,如-CH3, -CH2-, -CHO 等的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过程。
医学ppt
23
⑧ 维生素B12和B12辅酶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维生素B12分子中与
CHO
CH2NH2
HO
CH2 OH
H3C N
HO
CH2 OH
H3C N
维生素B6在体内经磷酸化作用转化为相应的磷酸脂,参 加代谢的主要的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磷酸吡哆 醛是氨基酸转氨作用、脱羧作用和消旋作用的辅酶。
HO H3C
CHO O
CH2 O P OH HO OH H3C
N
磷酸吡哆醛
医学ppt
14
②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嗪
两部分组成。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状为口腔 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OHOHOH O
CH2CHCHCHCH2OPOH
NN
OH
CH3
CO

脂肪氧合酶的介绍及其应用

脂肪氧合酶的介绍及其应用
脂氧合酶对食品贮藏和加工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深人,随着分
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人和作用的不断了解,通过LOX基因的
获得和构件,以及优良微生物菌株的选育,通过现代发酵技术 大量生产脂肪氧合酶,为进一步的生产应用提供可能。
THE END Thank you!
二.脂肪氧合酶催化机理
1.催化过程
主要分三步: 首先氢原子从底物上离 开,同时铁离子被还原。 第二步为分子氧与底物 自由基反应,形成过氧化自 由基,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伴 随O2转变成O-2•自由基。
最后,过氧自由基被LOX的铁所还原,生成氢过氧化合物,而 LOX的铁转变为Fe3+,重新转变为活性态。
三、脂肪氧合酶制备
2.脂肪氧合酶纯化的方法 (1)离子交换柱层析法 (2)凝胶过滤法
(3)电泳法
(4)透析法
(5)双相分离法
(6)有机溶剂沉淀法
三、脂肪氧合酶制备
3.脂肪氧合酶活性测定方法 (1)分光光度法 LOX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具有共扼双键的过氧化氢化合 物,此化合物在234llm波长具有吸收峰,并且峰的高度与酶的 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2)氧电极法 LOX催化底物反应时消耗氧,溶液中氧浓度的减少速率与酶 活力的大小成正比。这样,利用氧电极可精确地测定LOX的活性。 (3)同位素标记法 将LOX的作用底物如亚油酸进行同位素标记,根据代谢产物 中放射性物质的多少即放射强度来确定LOX活性的大小。
四、植物脂肪氧合酶固定化技术
(1)交联法 交联法使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相互交联呈网 状结构。酶分子和双功能试剂或多功能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得 到三向的交联网状结构。除了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外,还存在一 定的分子内交联。 交联剂:烷基胺层状硅酸盐 (2)包埋法 包埋法是指将酶包埋在高聚物的细微凝胶网格中,或高分子半 透膜内的固定化方法。前者又称为凝胶包埋法,酶被包埋成网格 型;后者也称为微胶囊包埋法,酶被包埋成微胶囊型。 包埋剂:聚丙烯酰胺凝胶、藻酸盐—硅酸盐凝胶、

氧化还原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 (2)

氧化还原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 (2)
3.1最适pH 过氧化物酶一般都含有多种同功酶,因此最适pH
范围较宽。
酸性状态,过氧化物酶血红素和蛋白质部分分离 ,酶蛋白从天然状态转变到可逆变性状态,活力下降 ,且热稳定性低;
在中型和碱性状态,酶处于天然状态,蛋白质结 构含α-螺旋结构,稳定,酸化后α-螺旋结构破坏, 产生β-结构。
如青刀豆:pH5.0-5.4,有可溶态,离子结合, 共价结合。
(2)黄蛋白过氧化物酶:含有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作为辅基,这类酶存在于微生物和动物组织中。
1.3分布:
过氧化氢酶在植物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 ①以可溶形式存在于细胞浆中 ②以结合形式在细胞中与细胞壁或细胞器
相结合
辣根是过氧化氢酶最重要的一个来 源。辣根中20%的过氧化氢酶(POD) 与细胞壁结合,用2mol/L NaCl(高离 子强度)才能提取出来。辣根中过氧化物 酶活力为569,000单位/g组织(蘑菇仅 240单位/g组织)。
3.2.最适温度 差异较大:35-60℃。 不同来源的过氧化物酶在最适作用温度 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马铃薯和 花菜(均浆)中过氧化物酶的最适温 度分别为55℃和35~40℃。
4过氧化物酶的热稳定性
4.1. 热失活概念 ①双向性:POD中含有不同的耐热性质 部分,不耐热部分在热处理时很快地 失活,而耐热部分在同样的温度缓慢 地失活。
① PPO的最佳底物并非和酶同时存在于同一植物 中。
② PPO只能催化在对位上有一个大于-CH2的取 代基的一元酚羟基化,即PPO对底物具有特异 性要求。
③ 不同的品种果蔬,同一品种不同部位中PPO具 有不同的底物特性。
④ 多酚氧化酶在植株幼嫩阶段及生长旺盛期活性 最高。
3 pH对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中指出了表面活性剂吐 温20对大豆脂肪氧合酶活 20对大豆脂肪氧合酶活 力-pH曲线的影响。图中A pH曲线的影响。图中A 加了吐温20, 加了吐温20,B未加。由 曲线A 曲线A可以看出脂肪氧合 酶的最适pH为7.0,酶在 酶的最适pH为7.0,酶在 此pH两侧几乎对称下降; pH两侧几乎对称下降; 曲线B 曲线B表明脂肪氧合酶的 最适pH移动到7.5,整个 最适pH移动到7.5,整个 pH范围内活性较低;在 pH范围内活性较低;在 pH时两者的差别趋向于消 pH时两者的差别趋向于消 失。
pH 对脂肪氧合酶活力的影响
由于脂肪氧合酶的底物亚油酸在pH低于7 由于脂肪氧合酶的底物亚油酸在pH低于7的 范围内实际上是不溶解的,因此很难解释 一些已发表的pH一些已发表的pH-酶活力曲线。尽管从实验 数据得到钟形曲线,而且对大多数脂肪氧 合酶,这类曲线的最高点相当于pH7.0-8.0, 合酶,这类曲线的最高点相当于pH7.0-8.0, 然而,在pH低于7 然而,在pH低于7时,酶活力下降部分原因 是底物亚油酸的溶解度在酸性pH范围内下 是底物亚油酸的溶解度在酸性pH范围内下 降。
3.大豆肽对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3.大豆肽对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①络合酶的活性部位Fe ①络合酶的活性部位Fe3+ ②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 ③肽与酶分子之间的的相互作用而影响或改变酶 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酶活。 在大豆肽的浓度为10mg/ml时,可能是由于在此 在大豆肽的浓度为10mg/ml时,可能是由于在此 浓度时肽与酶的相互作用最弱,因而对脂肪氧合 酶的抑制率降低。
在实际应用中,抗氧化剂的有效性因难以 在细胞破碎前将它引入到完整的组织中去 而受到限制,但正是在食品材料研磨或粉 碎时,脂肪氧合酶才显示出它的活力。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1.酚羟基与自由基进行反应生成稳定的半醌 1.酚羟基与自由基进行反应生成稳定的半醌 自由基,从而中断链式反应以完成抗氧化。 2.通过抗氧化剂的还原作用直接给出电子而 2.通过抗氧化剂的还原作用直接给出电子而 清除自由基。 3.通过抗氧化剂使金属离子的催化反应速率 3.通过抗氧化剂使金属离子的催化反应速率 降低,从而间接实现抗氧化作用。
2.对面团形成的影响 2.对面团形成的影响
在面粉中加入脂肪氧合酶后,该酶可催化 分子氧对具有戊二烯1 分子氧对具有戊二烯1,4-双键的油脂作用, 生成的氢过氧化物具有氧化作用,可将生成的氢过氧化物具有氧化作用,可将-SH 氧化为氧化为-S-S-,从而使得面筋筋力加强,同 ,从而使得面筋筋力加强,同 时还可以消除面粉中蛋白酶的激活因子-SH, 时还可以消除面粉中蛋白酶的激活因子-SH, 防止面筋蛋白水解。相互作用表示如下: 防止面筋蛋白水解。相互作用表示如下:
4.一些天然提取物对脂肪氧合酶的活性也有 4.一些天然提取物对脂肪氧合酶的活性也有 抑制作用,如儿茶素、黄酮类、原花青素 等物质。
三、其它一些方法
1.脂肪氧合酶的辅酶中含有Fe3+ ,其活化 1.脂肪氧合酶的辅酶中含有Fe 态为Fe 态为Fe3+ ,Fe2+ 为非活化态,所以通过降 低Fe3+ 的浓度可抑制脂肪氧合酶的活性, 因此可以通过对Fe 因此可以通过对Fe3+ 的络合或化剂的作用
吐温是一种非离子型去污剂,与SDS相比不会破 吐温是一种非离子型去污剂,与SDS相比不会破 坏蛋白质的结构,常作水包油O/W型乳化剂。它 坏蛋白质的结构,常作水包油O/W型乳化剂。它 使其他物质均匀的在溶液中分散,而且高浓度电 解质和pH值的改变对其影响很小。 解质和pH值的改变对其影响很小。 作用原理:乳化剂在两界面间形成界面膜,两种 物质在界面发生吸附。其中亲水部分向水方向定 向排列,亲油部分向油方向定向排列,它们相互 作用使界面张力发生变化,最后以液滴的方式形 成乳状液。
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氧化性,会氧化破坏β 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氧化性,会氧化破坏β- 胡萝卜素的共轭双键,从而增加了面粉的 白度。纯的过氧化苯甲酰,对上呼吸道有 刺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及致敏作 用。进入眼内可造成损害。
脂肪氧合酶是大多数欧洲国家允许使用的 漂白酶制剂。在北美,焙烤厂采用它作为 过氧化苯甲酰的辅助漂白剂。同过氧化苯 甲酰相比,脂肪氧合酶作用发生在面粉混 合过程中,由于它的活性需要水和氧气。 面粉中的色素通过共氧化作用而被漂白, 因此,漂白效应是由于在脂肪酸氧化过程 中形成的自由基及其它活性氧的作用,而 并非直接的脂肪氧合酶的作用。
BHT和TBHQ都是人工合成的效果较好的油 BHT和TBHQ都是人工合成的效果较好的油 脂抗氧化剂,它们能有效地抑制油脂的过 氧化作用,而这一机制和脂肪氧合酶催化 脂质过氧化反应本质是一样的。
许多研究说明,酚类抗氧化剂能抑制脂肪 氧合酶。棓酸丙酯、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茶多酚、V 茶多酚、VE 、迷迭香 等多酚抗氧化剂都能 起到抑制作用。如棓酸丙酯在控制豌豆泥 中的脂肪氧合酶的活力上非常有效。
pH对脂肪氧合酶作用的 pH对脂肪氧合酶作用的 影响
一、pH 对脂肪氧合酶活力的影响 二、脂肪氧合酶的作用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三、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pH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 pH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 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 1.过酸或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引起 1.过酸或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引起 酶的失活。 2.当pH改变不强烈时,酶虽未变性,但活力受到 2.当pH改变不强烈时,酶虽未变性,但活力受到 影响。 ①pH影响了底物的解离状态,使底物不能和酶结 pH影响了底物的解离状态,使底物不能和酶结 合,不生成底物。 ②pH影响酶分子活性部位上有关基团的解离,从 pH影响酶分子活性部位上有关基团的解离,从 而影响与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使得酶活性下降。 ③也可能影响了中间络合物的解离,不利于催化 反应。 3.pH影响了维持酶分子空间结构的有关集团解离, 3.pH影响了维持酶分子空间结构的有关集团解离, 从而影响了酶活性部位的构象,进而影响了酶活 力。
一、加热抑制酶活
控制食品加工时的温度是最有效的手段。 例如,在豆奶加工中,将末浸泡的脱壳大 豆在加热到80℃ 100℃的热水中研磨10min 豆在加热到80℃-100℃的热水中研磨10min 就可以消除不良风味。
pH抑制酶活 二、pH抑制酶活
将食品材料调节到pH偏酸性再热处理是使 将食品材料调节到pH偏酸性再热处理是使 酶失活的有效方法。例如,将大豆在 pH3.88和热水一起研磨,然后再烧煮,可 pH3.88和热水一起研磨,然后再烧煮,可 以使脂肪氧合酶失活。
二、脂肪氧合酶的作用对于食品颜色、风味 和营养的影响
1.对颜色的影响 1.对颜色的影响
脂肪氧合酶能够降解类胡萝卜素而使面份 漂白,这种作用还能使其他一些食品的颜 色改变,如参与冷冻和其他加工蔬菜中破 坏叶绿素的作用;破坏一些食用鱼类皮中 的色素;使保藏中的苹果出现褐斑等,但 脂肪氧合酶参与这些变化的机制有待进一 步说明。
在空气存在的条件下混合面团时结合脂肪 酸的释出:
通过以上机制可以知道脂肪氧合酶的重要 性就在于防止脂肪结合,这就保证了外加 起酥油能有效的改进面包的体积和软度。 同时,游离脂肪酸释放出时伴随的面筋蛋 白的氧化对面团的流变性改变起着重要的 作用。
因此,脂肪氧合酶的作用对面包质量改进 可能通过两种途径: 1.在面筋蛋白质中形成二硫键,从而改变面 1.在面筋蛋白质中形成二硫键,从而改变面 团的流变性。 团的流变性。 2.通过面筋蛋白质的氧化而增加面团中的游 2.通过面筋蛋白质的氧化而增加面团中的游 离脂肪酸的数量。 离脂肪酸的数量。
2.对风味的影响 2.对风味的影响
脂肪氧合酶作用于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时产 生的中间产物,在进一步分解后生成的挥 发性化合物对不同食品的风味产生截然不 同的影响。对于一些水果蔬菜中,它们能 够产生令人期望的味道,但是在冷冻蔬菜 水果及其它食品的加工中,它们却产生不 良气味。
3.对营养的影响 3.对营养的影响
脂肪氧合酶对食品营养的影响: ①对维生素A及维生素A原的破坏 对维生素A及维生素A ②减少食品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③酶作用的产物同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作 用,从而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由于脂肪氧合酶的作用,是一些食品特别 是大豆类食品在加工和储藏期间产生不良 风味。所以破坏脂肪氧合酶在很多情况下 也十分重要。其中加热和调节pH是最简便、 也十分重要。其中加热和调节pH是最简便、 实用的方法。
面包心的颜色部分是由于面粉中天然存在 的黄色素——类胡萝卜素(它包括β 的黄色素——类胡萝卜素(它包括β-胡萝卜 素、叶黄素及黄酮类)造成的。lkg小麦面粉 素、叶黄素及黄酮类)造成的。lkg小麦面粉 中包含约3mg类胡萝卜素,其中主要是叶黄 中包含约3mg类胡萝卜素,其中主要是叶黄 素。过氧化苯甲酰是最普遍的面粉漂白剂, 但是它仅在某些国家(如加拿大、美国) 但是它仅在某些国家(如加拿大、美国)允许 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主要影响面粉中的亲 脂色素。
脂肪氧合酶的作用对食品质量的影 响
一.脂肪氧合酶的作用对焙烤食品的影 响
脂肪氧合酶在焙烤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大豆是脂肪氧合酶的主要来源,在面粉中 加入1%(按面粉质量计算)含脂肪氧合酶 加入1%(按面粉质量计算)含脂肪氧合酶 活力的大豆,能改进面粉的颜色和焙烤质 量
1.对面粉颜色的影响 1.对面粉颜色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