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临朐
“临朐”地名考释

“临朐”地名考释通过对渊源、时间、规律三个方面的分析,临山说、临山临水说、临朐是山名说都不能成立,因此临朐应该源于临水说。
但以上仅仅是解决了“临”的问题,而“朐”字是何意,此地的山水为何都以“朐”字命名,尚需要对“朐”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临山说;临水说;朐;临朐临朐县在山东半岛中部,潍坊市西南部,沂山之北,弥河上游。
自西汉置县迄今已越两千余年,文化底蕴丰厚,风景名胜众多,是全国文化模范县和著名的“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奇石之乡”。
但唯其称谓至今尚存疑义,笔者不揣冒昧,在立足于本专业的基础上对“临朐”地名的由来、“朐”字的含义以及其中的诸多疑点进行探析,借以抛砖引玉,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临朐”地名的四种说法1.临山说。
《汉书集释八》载: 应劭曰,临朐山有伯氏骈邑。
师古曰,朐,音劬。
《通典》汉置临朐县,以县东有朐山也。
《元和志》今青州临朐县,本汉县。
县东南二里有朐山,因取为名。
《寰宇记》朐山,在临朐县七十里,县因山建名。
且其名临朐者,谓其临朐山也。
《齐乘》、《山东通志》等都言此说,即县东临朐山而得名。
朐山又名覆釜山( 从东南望之状如覆釜) ,据《临朐风物专辑》记载: 朐山,自汉代即建庙立祠,历代续修增建,形成了古建筑群,主要建筑有淫祠、玉皇殿、文昌阁、魁星楼、步云台、高明堂等。
2.临水说。
《辞海》载: 以县东朐水得名。
《水经注》: “朐,亦水名”,是也。
但城近临龙泉水,外临巨蔑水。
《国语》所谓“具水”。
郦道元亦未定指朐水为何水。
疑具、朐声相近,又为天下经水,近在郭外数武,必以临此水名也。
《水经注》载: 巨洋水,即《国语》所谓具水矣。
袁宏谓之巨昧,王韶之以为巨蔑,亦或曰朐瀰,皆一水也,而广其目焉。
朐水即是弥河,弥河是临朐的母亲河,河水澄澈,浮光跃金,两岸绿树连荫,花香怡人。
3.临山临水说。
山水指朐山、朐水。
按此说法“临朐”的“朐”字是朐山和朐水的合称。
《续修四库全书》载: 赵氏一清曰朐是山名又是水名,县名临朐以城临侧之故耳。
临朐风景作文

临朐风景作文提起临朐,那可真是个好地方!我有幸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亲身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景。
临朐的山,那才叫有个性!沂山就是其中的代表。
当我第一次站在沂山脚下,抬头仰望,那连绵的山峰仿佛与天相接,雄伟得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给大山披上了一件厚厚的绿色披风。
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走,每一步都充满了新奇。
路边的野花野草,随风摇曳,像是在向我打招呼。
记得有一次,我在爬山的途中,看到了一只小松鼠。
它那毛茸茸的大尾巴一甩一甩的,在树枝间灵活地跳跃着。
我站在那里,不敢出声,生怕惊扰了它。
只见它嘴里叼着一颗松果,眼睛滴溜溜地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过了一会儿,可能是觉得没有危险,它才“嗖”的一下,消失在了树林深处。
这小小的插曲,让我的爬山之旅变得更加有趣。
继续往上爬,山路变得越来越陡峭。
有时候,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前进。
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裳,但当我终于登上山顶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山峦起伏,云海翻腾,那景色简直美得让人窒息。
远处的村庄、田野,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卷。
除了沂山,石门坊的红叶也是一绝。
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红叶像是被点燃了一样,红彤彤的一片。
走进石门坊,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红色的童话世界。
那红叶有的像手掌,有的像扇子,形状各异。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斑斑驳驳的,像是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我沿着山间的小路漫步,脚下是厚厚的红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微风拂过,红叶纷纷飘落,像是下起了一场红色的雨。
我忍不住伸手接住一片红叶,仔细端详起来。
它的颜色鲜艳夺目,叶脉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在临朐,还有一条美丽的弥河。
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河边的垂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像是少女的长发。
河面上,不时有几只水鸟飞过,它们时而俯冲而下,捕捉水中的鱼儿,时而振翅高飞,消失在天际。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在河边野餐。
我们铺上野餐垫,摆上各种美食,一边欣赏着河边的美景,一边享受着美食。
临朐八大景观

临朐八大景观临朐八景是对山东省临朐县景点的概括,经过文人墨客的精心整理,后汇集成诗。
先后有两首:临朐八景骈邑石门晚照残,粟山孤地落平川。
冶源烟霭三冬暖,百丈瀑布六月寒。
弥河澄清通地底,沂山叠翠接云端。
白芽寺中古松树,仰天高挂秋月园。
临朐新八景石门红叶染青山,龙湾海浮即江南。
山旺化石数万卷,东镇碑林纪千年。
巨洋湖波连天涌,沂山双崮耸云烟。
淌水黑松涛震谷,嵩峰抹黛映龙潭。
大体上概括了东镇沂山、冶源老龙湾、石门红叶、粟山、弥河(今为句月湖)、山旺化石等景点。
临朐方言张——这样。
举例:张办!= 就这样吧!囊(酿)——那样。
举例:囊(酿)不行!= 那样不可以。
白——不要。
举例:白吃生东西=不要吃生东西。
甭——不用。
举例:甭去=不用去。
当门儿滴——怎么可能。
镇侯——毛病。
举例:你怎么捏么多镇侯=你怎么那么多毛病陈子——鸟。
举例:老师,请问陈子的陈怎么写?你这个朝巴,你不会写个鸟?朝巴——傻。
参看上例家陈子——麻雀谷堆捉——蹲着知不道(不盹第)——不知道下面列举另外一些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潍坊方言,以供来潍朋友参考:极好——很好(临朐)。
举例:奇好=很好。
组——做(临朐)。
举例:组饭=做饭组戏——故意做给人看,装模作样胡囊——糊弄呒——没呒个——没有。
决——大骂凶——脾气坏。
多指男子。
扣——脾气暴躁,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
多指女子佛轱辘子——摔跤,有时比喻双方动手。
抡皮捶——动手打架。
矢张——大惊小怪草鸡——着急、惊慌失措白瞪眼——没有办法、干着急、死去俩眼蹬得一样大——没有办法瞎——除了指眼睛看不见,更多指东西变坏。
贝——白白地顿——懂刚——很刚着获——很多干的航——口渴孝纯——孝顺耍儿——办法、招数、城府、能力。
举例:没耍儿=没有实际能力街狗子——缺乏教养、不务正业的人。
举例:街狗子=半无赖行为,流氓,很色的人别架儿——破样子(贬义)、面目。
举例:看你个别架儿=看你那副破样子!治不滴——没有办法,解决不了,坚持不住捞不捉——得不到,做不成,没有时间。
临朐风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经济欠发达而文化“发 达”的“临朐文化现 象”。临朐文脉流长,
底蕴深厚,素有“书画 之乡”、“小戏之乡” 的美誉。县内书画、赏 石、剪纸、手绘年画、 雕塑等民间文化艺术久 负盛名,在上世纪八九 十年代呈现出“崭露头 角”的发展势头:1988 年、1993年分别被文化 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 绘画之乡”、“全国文 化先进县”;1995年被 文化部、人事部授予 “全国文化模范县”.
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山东省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位于全国文化模范县——临
朐县城,距“化石宝库”——山旺化石产地仅20公里。该 馆198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编制委员公布成立,占地10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始建于1982年,1985年第 一期工程竣工,馆体采用明末清初二层楼阁式建筑形式, 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巍峨壮观,周围廊宇环绕,雕梁画栋, 雍容典雅。1996年博物馆第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主 体分为三层楼房。目前辟有山旺化石、文物、石佛、书画 精品和奇石精品五大展厅及石刻长廊一处,是一个集陈列、 教育、收藏、研究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东镇沂山
沂山古称“海岳”,有“东泰山”之称,居中 国五大镇山之首。素享“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 为五镇之首”的盛名。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被 誉为“鲁中仙山”。沂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 名山。《史记》载,黄帝曾登封沂山。舜肇州封 山,定沂山为重镇。汉武帝亲临至其下,令礼官 祀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屡有增封, 祀典不废。历代大家名士倾慕沂山,接踵而至。 李白、鹂道元、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 以及明状元马愉、赵秉忠,清朝体仁阁大学士刘 墉等均至此揽胜,留下了大量诗章名句和碑碣铭 文。
万宝泉
临朐嵩山风景区
赞美临朐美丽山水的作文

赞美临朐美丽山水的作文哎呀呀,临朐可真是个好地方呀!嘿嘿。
那里有好多好多美丽的山山水水呢。
那些山呀,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陡峭,有的平缓,嘿呀,就像一个个巨人站在那里。
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有高的,有矮的,有粗的,有细的。
到了春天,山上还会开好多好多漂亮的花,五颜六色的,可好看啦,哈哈。
还有那水呀,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小鱼小虾在游来游去呢。
我喜欢在水边玩耍,把脚丫子伸进水里,哎呀,那感觉凉凉的,可舒服啦。
有时候,我会跟着爸爸妈妈去爬山,一边爬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爬到山顶的时候,我会大声地喊:“临朐真美呀!”哈哈。
临朐的天空也特别蓝,云朵就像棉花糖一样飘在空中。
嘿呀,我真想咬一口那些棉花糖似的云朵呀。
我真的好喜欢临朐呀,这里的美丽山水让我着迷,嘿嘿,我希望能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呢。
哎呀,临朐,我爱你!。
临朐八大景古诗

临朐八大景古诗
临朝石,巍峨耸立,如屹立云霄间;古意浓厚,彰显岁月的磅礴。
千门洞,独具风韵,洞口隐约现天光;山中悠然,自成一景世所稀。
玲珑木,巧夺天工,艺术之精髓展眼前;栩栩如生,童话中的魔法乐园。
叠翠山,起伏连绵,绿意映入人心田;山青水秀,世间风景最为绮丽。
金碧岂,高耸入云,金钱之源流动万古;金石之间,能够看遍古今风云。
神仙湖,碧波荡漾,倒映天空与山峰;湖光山色,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胜观岛,峡谷交错,只见峡谷如画卷;独木桥间,感受人生的无限可能。
水神坊,泉水流转,一泓清泉涤去尘;坊中繁华,城市中的美好瞬间。
卧牛山,奇石如云,神奇之处令人惊叹;云雾缭绕,山间仙境令人陶醉。
盘古庙,古朴庄严,神像显现历史光芒;庙中觥筹交错,传承文明不曾断绝。
瓶窑寺,飞檐流水,寺院似画卷中的仙都;静谧安宁,禅意沉浸心灵净土。
望海楼,云山相接,海天一线相连处;眺望远方,豁然开朗心中宽。
瀑布泉,激起飞雨,如银河倾泻而下;水气腾腾,清凉如画令心舒。
九龙瀑,高负重连,水帘飞泻波涛汹涌;龙戏云飞,壮观景象仿佛灵龙游。
蓮花山,丹霞鲜亮,山岩间的红云如烟;山脚下,香雨潺潺,花海中的一方净土。
秦汉岩,雄浑壮丽,石壁刻画古代历史;岩壁丹青,感受着岁月的沉淀。
三叠山,层峦叠嶂,如仙境中的童话国;云雾缭绕,远离纷扰的桃源之地。
太荣寺,佛光闪耀,香客如云宽慰心;信仰之地,寻求内心宁静的圣地。
临朐八景,如诗如画,婉约诗句尽展其中;山水之间,审美与文化交融。
注:以上内容仅为AI创作,可能存在不准确之处。
我爱临朐尹洪涛

我爱临朐寺头镇王庄小学尹洪涛我爱临朐临朐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她是全国文化模范县和著名的“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奇石之乡”。
灵气所钟,山水临朐。
临朐的美就美在她的山和她的水。
沂山又名东泰山,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
素享“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的盛名。
雄峙于沂蒙山区北部,连接临朐、沂水、沂源三县,主峰玉皇顶,处临朐县境内。
山体蜿蜒,气势磅礴,奥谷深幽,钟灵毓秀,灿古灼今。
弥河,临朐人民的母亲河,一路流淌着临朐的历史和文化、血脉与灵魂,一路澎湃着临朐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见证着临朐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奔腾的弥河水,奏响了跨越发展的乐章。
这就是终点?不,你听,“弥河综合开发”的呐喊在空中飞扬。
你见过“霜打红叶,泼染山红”的壮丽秋景吗?每当深秋,霜打栌叶,遍山红透。
这时候你来到临朐石门坊,登上石门山东顶,极目西眺,屏翠迭嶂,逶迤跌宕。
间以苍松翠柏与黄叶映衬,远远望去,如泼红嵌黛,妍丽多姿。
而“烟霭三冬暖” 的老龙湾是天下七十二名泉之一,湾内看去到处泉水喷涌,铸剑池、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等泉流犹如熠熠生光的串串珍珠出自水底滚浮而上。
泉水皆清澈见底,四季恒温,盛夏酷暑,清凉甘冽;数九隆冬,湾中云雾蒸腾,烟霞缭绕。
晨暮,霞光流泻,与水面雾霭交融,极为壮观。
如有机会和家人畅游其间,与朋友或爱人携手同行那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临朐不仅自然风景秀丽,人文底蕴丰厚,最近几年的经济更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从临朐实际出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实现了临朐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先是蓝帆新材料、雷奥新能源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临朐,山水水泥、伊利液态奶等大项目也接二连三开工、竣工,好项目纷纷落地、生根,使临朐的新型工业化浓墨重彩、波澜壮阔。
自豪、自信,洋溢在临朐86万百姓的脸上;务实,高效,刻写在临朐各级干部和广大建设者的步履之间。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县委县政府更加关注民生。
一座座居民小区拔地而起,人民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赞美临朐美丽山水的作文

赞美临朐美丽山水的作文
《美丽临朐,我的爱》
嘿呀,要说临朐啊,那可真是个好地方!那里的山水真是太让我着迷啦!
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临朐玩。
我们来到了朐山,那山啊,真的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怪物趴在那里!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一路上满是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那花红的红,紫的紫,好看得很嘞!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就像是在跟我们打招呼。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一条小溪,溪水清澈得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游动的小鱼。
我忍不住蹲下来,伸手去摸那水,哎呀,冰冰凉凉的,舒服极了!我还玩心大起,捡起一块小石头往水里扔,看着那溅起的水花,我哈哈大笑起来。
再往上走,我们到了山顶。
哇,从那里望下去,整个临朐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像是一条巨龙在舞动;山下的村庄错落有致,冒着袅袅的炊烟;还有那一片片的田野,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临朐好美啊,美得让人心醉!
临朐的山水就是这么有魅力,每次想起那次游玩的经历,我都忍不住感叹。
我爱临朐,爱它的美丽山水,爱这里的一切!将来啊,我还要带着更多的人来领略它的美好!这就是临朐,一个让我深深眷恋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临朐,灵气所钟
这是一片古老而丰饶的土地,倚沂山之浑厚,挟四水之灵气,孕六千年文化底蕴。
《永和志》曾说:“东有朐山,因以为名。
”临朐,这里既有北雄的骏马西风冀北式的壮美风光,也有南秀的杏花春雨江南式的怡然山水。
奇峰峭壁,斗出霄汉之外;瀑布千丈,飞落云霞之表。
临朐是山东省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重点县,是全国有名的书画之乡、小戏之乡、全国文化模范县、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现有重点景区景点20余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长城等古文化遗址210余处,沂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旺国家地质公园、老龙湾、石门坊等旅游景点,蜚声海内外。
你瞧,这里云动山移,峰影隐现,颇有山在虚无飘渺间的画中之美。
没错,这就是临朐县赫赫有名的沂山,古城海岳、海岱,又名东泰山,民间素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的传颂之词。
古人尊东为上,东乃大地日出之所,万物初生之地,紫气溯源之处,因而,东镇沂山之称源于此。
它雄峙于沂蒙山区北部,山体蜿蜒,气势磅礴,具有南险、北奇、东秀、西幽之特点,为汶、弥、沂、沭四水的发源地,其峰峭、石奇、谷翠、水秀、松涛、云霭相映成趣,被誉为鲁中仙山。
沂山自然资源丰富,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8.9万个,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
沂山位于临朐县城南45公里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其自然风光色和气韵,堪称移步换景。
站在沂山最高峰玉皇顶上仰望,就会发现日月低垂,白云摩顶,山下景色,尽收眼底。
歪头崮突兀矗立,高耸穹空,峭壁若劈。
登上崮之极顶,巨石层叠,犹如身置凌空。
《临朐八景诗》描绘的一大景观百丈崖瀑布,落差80余米,四季流泻不断,其声如松涛,形似白练垂天。
落水击石,水花四溅,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崖下有松柏凝寒,积雪常至四五月不消,虽骄阳盛暑,但身处其中仍能感到丝丝凉意,正如古诗所描述,“百丈瀑布六月寒”。
神龙大峡谷、仙人谷中的水、树、草、石皆为原始风貌,奇峰怪石,流水鸣泉,藤树相缠,花果遍野,堪称天然的森林浴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造就了“天下第一雄狮”——狮子崮、一汪墨绿云海似的黑松林等景观。
沿途可供观赏的代表性景点共有一百四十余处,令人目不暇接。
不仅大自然眷顾着沂山,使其迤逦于四逵之野,而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亦倾慕于它,不断为其增封着墨,题写赞诗,因而沂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十朝十六帝都曾登封于它,据《史记》载,黄帝登封沂山;舜肇州封山,定沂山为重镇;西汉太初三年,武帝亲临沂山设祠祭祀,始建东镇庙于玉皇顶,名泰山祠;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
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五十二年,也就是1712年,手书“灵气所钟”,清高宗弘历于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书丹“大东陪岳”。
这两幢御碑掩映在唐槐宋柏之中,均保存在东镇庙,传颂着沂山之神的灵慧。
历代朝廷,大家名士骚人墨客,祭游沂山时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章名句勒于碑铭,遍布庙院内外,丛矗如林,故有东镇碑林之称。
循着沂山北上30余公里,进入冶源镇境内的海浮山北麓,就能享受到老龙湾泉水的浸润与酣畅。
老龙湾,古城薰冶湖,其西尽头主泉薰冶泉,在战国时期的史书《齐乘》中已有记载。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薰冶水已成名迹”,可见老龙湾的成名历史何其悠久。
传说老龙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深不可测,并有神龙潜居其中,故得名老龙湾,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旅游区、全国七十二大名泉之一,曾是明代散曲家冯惟敏的
私家园林。
老龙湾南岸竹林环抱,北岸杨柳垂丝,因泉奇、竹翠而闻名,罕见的泉水景观和竹林景观,为其赢得北国江南的美誉。
老龙湾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聚而成,且水温常年保持18℃,水深盈丈,清澈见底。
涌泉多不胜数,主要有薰冶泉、万宝泉、善息泉、八角湾等,皆源于山石中。
一串串气泡自水底汩汩上浮,簇拥着,忽聚忽散,犹如万斛珍珠。
盛夏酷暑之时,泉水甘冽,树木蓊郁,竹荫蔽日,清爽宜人,但在数九寒冬,湾内却泉水涌动,雾气蒸腾,轻而为烟,重而为雾,浮而为霭,聚而为气,故古人在《临朐八大景诗》中有留下“冶源烟霭三冬暖”的诗句。
老龙湾泉涌竹茂,四季成趣,是避暑疗养的胜地。
老龙湾泉水经鉴定,全部为重碳酸盐水,含有锂、锶、锌、钙等微量元素,为低矿化度的优质矿泉水,是酿造酒类和饮料的优质水源。
静谧而优美的老龙湾,好似少女般地散发这淡淡的清香,令人气定神凝,轻逸休畅。
相形之下,位于临朐县城西12公里处的石门坊,则使人沉醉于它的丛栌间柏中,石门晚照时。
石门坊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景区,因深山入口处双峰耸立,对峙如门因而得名。
风景区因地理环境所致,有天然的黄栌滋生,树林区高达3000余亩。
每值深秋,霜染黄栌,红叶满山,如火似霞,间以苍松翠柏与之映衬,远远望去,泼红嵌绿,令人流连忘返,故游人留下了“霜栌秋桧染洪山,坐爱清幽忘回返”的诗句。
诚然,在飒飒的秋风中,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色下,那如火如荼的红叶像美丽的蝴蝶,从树上慢慢飘落,正是红叶飘丹的独特韵味。
蜿蜒曲折的之字形小径,漫山遍野燃烧着的娇艳的经霜红叶,尽显石门坊秋天的魅力,“泼染山红景色好,不是香山胜香山”。
石门坊自古就有洞天福地之美称,山中有八洞,其中尤以龙洞、三元洞最有名。
三元洞虽系天然洞穴,却犹如石工凿成的隧道,其洞穴之深,至今无人测知。
石门坊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还有众多的文化遗迹。
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居临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时期,即为人们所慕仰,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山中半山腰耸立着两座古老的明朝佛塔,均为石门坊崇圣寺的主持僧而修建,两塔虽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却仍然保存完好,尽显风采。
每逢重阳时节,泼染山红,朱谷丹崖,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在观赏这漫山红叶之际,游客还能听到许多关于石门坊的传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说会渐渐消隐,但是化石却可以永久记录历史的变迁、岁月的足迹。
位于临朐县城东北22公里处的山旺村东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现已设为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其核心区是国务院1980年批准设立的山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蕴藏着大量的硅藻土页岩,因其质地细腻,颜色灰白,黑白相间,层薄如纸,稍经风化即可层层翘起,宛如张张翻开的书页,故被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
“万卷书”中保存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距今已有两千万年,如树叶的叶脉、蝙蝠的翼膜、蜘蛛的足毛、蜻蜓的羽翅,印痕清晰,历历可辨,就连极难形成化石的蝌蚪、青蛙、蝾螈、蜜蜂、花朵都保持了原态,甚至保持了原来的色彩。
山旺古生物化石种类繁多,且保存完美,为世界罕见。
现已发现10多个门类,700余属种,被中外学者称为化石宝库。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临朐奇绝的山水风光,古老岁月的积淀幻化了六千年的文化底蕴,它们相互摇曳着,荡涤出今天光彩熠熠的现代临朐。